怎样找到2011年的全国中考成绩查询2011物理试题

& 最新上传全部试卷
最新上传全部试卷
共37269条数据&页次:1/746页&
中考试题:
高考试题:
2015中考试题
2014中考试题
2013中考试题
2012中考试题
2011中考试题
中考试题地区分类
中考模拟试题
2013中考模拟试题
2012中考模拟试题
2011中考模拟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地区分类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 实验15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精品试题分类汇编_百度文库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 实验15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精品试题分类汇编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1.(2011年中考·浙江义乌卷)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如图所示,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2011年中考·湖南岳阳卷)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a)(b)
(c)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年中考·山东青岛卷)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
贡献者:jihugy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_新浪教育_新浪网
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2011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各个知识板块所占分值
  二、各个知识板块考查的难易程度
新浪教育 图
  三、试卷整体特点
媒体来源:学而思教育
  1.&试卷整体难度中等,&较2010年题目难题比例略有下降。
  2.&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并且较多问题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化学。
  3.&学科间的综合,尤其是和物理的综合更加紧密。
  4.&新颖的题目类型考验了观察能力和陷阱识别能力。
  5.&承担区分度的题目,如25、30、32、33、35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6.&题型间的综合在卷中尤为突出,如30题推断,加入和实验题的元素;33题探究实验加入了以往综合实验中的气体流动原理;35在题目叙述上面加入了流程型元素化合物的叙述特点。
  四、试题重点题目分析
  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且。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新浪教育 图
  ☆对比题目(母题):&
  (2010上海中考)&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先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新浪教育 图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答案】&D
  14.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重力势能变小
  C。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答案】&BCD
  考查知识点:&(1)&做功的两个因素.&(容易)
  (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容易)
  (3)&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中等难度,&易错)
  (4)&功率的应用(中等难度,&查考形式新颖,&易错)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密度越大、体积越大的物体的质量也越大
  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D。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答案】&BD
  考查知识点:&(1)&考查机械能的含义及动、势能的影响因素.&(易错)
  (2)&考查密度的特性.&(容易)
  (3)&相互作用力的考查.&(容易)
  (4)&考查浮力产生原因,&及对平衡力的考查.&(易错)
  22.有两根电阻丝、和一个电源E,且电源E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如果只将电阻丝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在120s内产生的总热量为;如果将、并联接在电源E两端,电阻丝、在60s内产生的热量为;如果将电阻丝、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为使电阻丝、产生的总热量为,则需要通电的时间是____s。
  ☆对比题目(母题):
  (2008年西城初三上期末考试填空最后一题)&在家庭电路中,用甲、乙两根电热丝先后给完全相同的三壶水加热至沸腾。单独接甲需用时间t1;甲、乙串联需用时间t2;则甲、乙并联需用时间t3=_______。
  23.将高为1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端。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8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M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已知:,容器M的底面积为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则圆柱体甲的密度为_______kg/m3。
  32.小宝在探究电路中电压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压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16所示。请你根据该图像写出电压和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
  解析:&在串联电路中两个分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像的考察,&新颖。
  35.小丽用伏安法测量标有“2.5V 0.5A”的小灯泡L的电功率,她正确连&
  接如图18所示的实物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发光。于
  是她认为:小灯泡L不发光,一定是由于小灯泡L所在电路断路或小灯
  泡L短路造成的。经老师检查发现,图18中电路元件均无故障,且电
  路连线完好。请你选用图18所示电路中的元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
  丽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简述实验现象。
  解析:&应该采用对比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察电压变示数直到2.5V,&小灯泡即可正常发光.&
  证伪实验考查电学中测量小灯泡额定实验中的电路故障问题,&题目考查新颖。
  考点:&(1)&短路故障特征&
  (2)&短路故障特征&&
  (3)&串联电路中,&某一个电阻阻值过大,&使得另一个电阻分压很小,&实际电功率很小,&不能正常工作.&
  (4)&采用对比实验法。
  评价:&难题,&容易丢分。
  36.实验桌上有满足实验需要的如下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铝块、细线、大烧杯、量筒、水。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解析:&
  考点:&(1)&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排水法测体积。
  (3)&利用天平的差量法测量物体的浮力.&(与2007年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原理相同)
  (4)&考查实验语言的严谨性。
  对比题目:
  39.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20甲所示。图中水平杆与竖直杆、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亮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安装在水平杆上的两个定滑轮组成。小亮以拉力匀速竖直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小亮以拉力匀速竖直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拉力、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0乙中的①、②所示。已知:,物体的体积为,物体的体积为,且,物体的密度为,物体的密度为,且。(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
来源:学而思教育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The page cannot be found
The page cannot be found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might have been removed, had its name changed, 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the following:
Make sure that the Web site address displayed in the address bar of your browser is spelled and formatted correctly.
If you reached this page by clicking a link, contact
the Web site administrator to alert them that the link is incorrectly formatted.
button to try another link.
HTTP Error 404 - File or directory not found.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support personnel)
and perform a title search for the words HTTP and 404.
Open IIS Help, which is accessible in IIS Manager (inetmgr),
and search for topics titled Web Site Setup, Common Administrative Tasks, and About Custom Error Messages.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体的运动专题分类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体的运动专题分类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体的运动专题分类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2011年全国中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4.物体的运动
&(;山东临沂)1.周日,晓月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明是&& 的。【解题思路】我们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但是当被选作参照物后,该物体就假设不动了,再去判断别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明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答案】静止【点评】借用情景引入运动和静止的判断,这是物理学科命题的趋势,难度较小。
(;广东湛江)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解题思路】 医生检查病人的体温时,常选三个地方的温度:直肠温度正常时为36.9~37.9℃;口腔舌下温度正常时为36.7~37.7℃;腋窝的温度正常时为36.0~37.4℃。所以,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错。2011年中考体育成绩评分标准掷实心球的100分是11.5m,故B错。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500N,故D错。【答案】 C[【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据,对于平时注意体验和感受常见的数据的考生来说,本题的难度较小。10.我市于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解题思路】&&& 龙舟上的运动员坐着的位置不变,龙舟相对于运动员的位置也不变,所以,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船是静止的,故A错;龙船漂浮在水面上时,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一对平衡力关系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所以,龙船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错。桨往后划水时,水也给桨一下向前的力,推动龙舟向前进,这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惯性的作用”、“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所以D是一种科学性的错误。【答案】 C【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平衡力、力的相互作用、惯性的知识点,理解各考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山东济宁)1. 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解题思路】本题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的并不是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而是2.00刻度线,所以木块的长度为3.83(3.83~1.86)cm-2.00cm=1.83~1.86cm【答案】答案内容1.83~1.86均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测量时注意是否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难度中等。
(;山东菏泽)14.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h。
【解题思路】40表示速度,60表示距离,由公式V=S/t,代入可得。【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1.5[来【点评】本题较为容易。
(;浙江湖州)15.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DD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解题思路】题目中的时间DD速度图像表示:在8:20~8:23时间段内他驾车加速前进,车速由40千米/时增加到60千米/时;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在8:27时刻紧急刹车,极短时间内车速降到20千米/时,然后加速到40千米/时,可见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因此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答案】D【点评】本题为图像信息题,考查学生图像分析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识别在不同时间点(段)对应的车速。本题难度中等。(;黑龙江 鸡西)23.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解题思路】“老树”与“枯藤”的位置没有发生相对变化,所以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小桥”与“流水”的位置发生了相对变化,所以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答案】静止的&&& 流水【点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这两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相对变化。难度中等。
(2011年湖北省荆门市2分)15.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 。【解题思路】平面越光滑,所受到的阻力越小,从而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小;根据牛顿力学定一定律,可知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大(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评】本题考查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属于容易题。
18.(2011四川广安)(7分)**中学初2011级6班部分学生去游玩岳池翠湖,坐上游船后人和船的总质量为8000kg,游船与他们要去的农家乐的距离是3km,到达目的地游船共用了10min。回答下面问题:(取g=10N/kg)(1)游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游船底部距水面的深度为1.2m,求该处受到水的压强。(3)游船静止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解题思路】(1)根据题中的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v=s/t可以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统一和变换;(2)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把数据直接代入即可算出;(3)由于船处于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然后根据V排= F浮/ρ水g就可算出排开水的体积,即浸入水中的体积。【答案】(1)t=10min=1/6h&&&&& V=S/t=3km/(1/6h)=18km/h……………(2分)(或者:t=10min=600s& V=S/t=s=5m/s)(2) P=ρ水gh= 1×103kg/m3×10N/kg×1.2m=1.2×103Pa………(2分)&& (3)由于漂浮:F浮=G=mg=8000kg×10N/kg=80000N……………(1分)& V排= F浮/ρ水g=83kg/m3×10N/kg=8m3……………(2分)【点评】该题考查了力学中几个基本公式的应用,掌握公式及单位的变换是解题的前提。难度较小。
(2011重庆市)19.日,世界内河上最豪华的邮轮――“长江黄金l号”在重庆朝天门下水首航。如图18所示,一架重力为9×l04N的直升飞机在20s内竖直下降10m,最后停在邮轮的停机坪上。& 求:& (1)飞机竖直下降20s内的平均速度。(2)飞机竖直下降20s内重力做的功。
【解题思路】(1)平均速度v=s/t=10m/20s=0.5m/s;(2)重力做的功W=FS=Gh=9×l04N×10m=9×l05J。【答案】(1)0.5m/s&& (2)9×l05J【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功的基本计算,选择合适的公式,直接代入数据即可,难度较小。
(江苏连云港市 2)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参照物,然后拿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对照,如果有位置的变化,说明物体是运动的,没有位置的变化说明物体是静止的。宇航员和座舱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它们是静止的,A选项正确;宇航员和天空中的云朵、地面上的发射架和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之间都有位置的改变,它们之间是运动的,故BCD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A【点评】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参照物、运动和静止。关键是要知道参照物选定以后就要认为被选定的物体是静止的,容易错的地方是不知道参照物和其它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本题属于难度较小。
(江苏连云港市 2)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4 k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_h。【解题思路】从速度公式的应用考虑,孙悟空从花果山到月球翻的筋斗数是&,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时间为 【答案】7&&& 1260 【点评】本题考察的知识点:速度、速度的计算,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速度公式变形错误,难度中等
(2011年无锡市)13.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来会儿,她叉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解题思路】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甲火车运动较慢时,那坐在甲车上的小华就看不到乙火车的车尾。这道题最好用排除法,建立合理的物理情境,逐个确认。【答案】C【点评】考察学生创设合理物理情境,难度较大。
(;江苏南京•18题•2分)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 (1)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规定“渣土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渣土车”行驶3000m至少需要&&&&&&&& h.& (2)图中的6轮“渣土车”装载渣土后总质量为12t,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 N.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 Pa,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2m2,则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力不得超过&&&&&&&&&&& N.(g取10N/kg) &【解题思路】(1) ;(2)F=G=mg=1.2×104kg×10N/kg=1.2×105 N;F=PS=7×105 Pa×0.02m2×6=8.4×l04N。【答案】(1)0.1&&& (2)1.2×105&&& 8.4×l04【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压力和压强的简单计算。易错点:受力面积因为6个轮子的着地面积。试题难度适中。(;江苏南京•15题•3分)如图所示为我市标志性建筑紫峰大厦的外观图,大厦总高度450m.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题思路】小明相对于电梯,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匀速上升过程中,小明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答案】静止&& 不变&& 增大【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动能、势能及其转化。易错点:部分同学认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重力势能增大了,则动能应该减小。故本题动能应该减小,其实,这是错误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一种能增大,另一种能减小,是有条件的,是仅有两种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时,而本题中还有第三种能,电梯的机械能,故不能机械的判断动能的大小,否则容易出错。本试题难度适中。
(;江西)2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时间t/s&&4&平均速度v/(cm/s)&&&15(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解题思路】(1)根据图片,可以获取时间及路程,再利用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2)匀速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形式,可以通过各段的平均速度是否变化来判断是否为匀速。【答案】(1)如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64&90时间t/s&2&&6平均速度v/(cm/s)&13&16&(2)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点评】本题考查电子秒表、刻度尺的读数和求解平均速度,试题难度小。
(2011哈尔滨)39.(2分)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解题思路】通过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S甲/t甲=300m/20s=15s;甲车比乙车快,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远离甲车,乙向西运动。【答案】15&&&&& 西【点评】本题考察匀速直线运动图像,速度计算,运动的相对性。难度中等。
(;广东)1.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火车车厢&&&&&&&&&&&& 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 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解题思路】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关键是看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答案】答案内容A【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本题的难度小。[来源:中教网](;广东)16.(6分)(1)如图11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____,测出的读数如图12所示,则液体温度为&&&&&& ℃。&(;广东)(2)①如图1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②如图14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广东)(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15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之能完成“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解题思路】(1)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16℃;(2) ①秒表读数时先看小圈,它每一大格表示1分钟,大圈每一大格表示1秒,每一小格表示0.1秒,从大圈可以看出超过5分钟而没有到达6分钟,则应该读成5分37.5秒,即为337.5 s;②这把刻度尺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它把1当作0刻度线,则物体右边所对的3.50要减去当成零刻度线的1cm即为2.50cm。(3)电流表要与待测电路串联,而电压表与待测电路并联,并且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接线要采用“一上一下”的原则。【答案】答案内容(1)D&& 16&& (2) 337.5&&& 2.50&& (3)见图【点评】本题考查一些基本器材的使用。本题难度中等。
(;福建泉州)9.我们观察到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困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C.月亮&&& D.火星【解题思路】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但是相当于地球的位置不变,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若以太阳、月亮、火星为参照物,它则是运动的。【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的参照物的判断。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关键是分析它相当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本题难度较小。
(;福建泉州)15.小理家准各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m&&&&& B.400m&&&& C.2000m&&&& D.10000m【解题思路】汽车在市区的速度约为40km/h,约合11m/s,则汽车在3min通过的路程约为s=vt=11m/s×3×60s=1980m≈2000m。【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的了同学们的估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汽车大致的行驶速度,这就需要同学记住一些常见的速度值,如人步行速度、骑车的速度等等。本题难度中等。(;福建泉州)25.(3分)请你读出图13中各测量工具的示数:(1)图13(a)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 ;&(2)图13(b)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3)图13(c)手的拉力是&&& N。
【解题思路】(1)速度仪上的单位是“km/h”,指针对准的是“80”,由此可知此时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此时的读数是38.3℃;(3)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指针指刻度线“1”下面的第二格处,故示数为1.4N。【答案】(1)80km/h (2)38.3  (3)1.4【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能使用种种测量仪器,并能读数是同学们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题难度较小。
(2011北京)19.小英乘坐在行驶的“和谐号”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小英是以&&&&& 为参照物的。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跟参照物的选取有关。以“和谐号”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相对“和谐号”列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树是运动的。答案:“和谐号”列车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选择参照物。解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对象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2011北京)24.如图9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cm。&&&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尺子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的起始刻度线是0.00cm,物体的末端对着3.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 3.40cm -0.00cm = 3.40cm。答案:3.40&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是否会正确估读,解题的关键是必须弄清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是多少,估读时,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成绩查询201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