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加偏硅酸钠加氢氧化钠溶液密度的混合溶液...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____.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____.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乐乐题库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 &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习题详情
14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3.4%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04&&△&&&K2Mn04+Mn02+02↑&.(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可避免CO2与水接触部分溶解,导致测量误差;&.(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B&(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3)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考虑本题;(4)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考虑;(5)①根据pH值的测定方法考虑;②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考虑验证生成物存在的方法;③根据反应后的生成物考虑溶液质量的变化;(6)根据烧杯中物质质量的减少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再除以盐酸的质量即可.
解:(1)①颈比较长的漏斗(没有开关)属于长颈漏斗;②收集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2)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时,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固体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配平方法是用观察法配平.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3)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物是碳酸钙与稀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通过观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 (4)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直接与水接触会溶解到水中,影响实验结果,所以用植物油可避免CO2与水接触部分溶解,导致测量误差;(5)①测pH值具体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②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只要能验证有碳酸根离子存在即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C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即碳酸钙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③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虽然有二氧化碳进入溶液,但生成的碳酸钙属于沉淀,不能算溶液质量,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减少;(6)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00g-107.6g=4.4g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4.4g根据:7344=x4.4g解得x=7.3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g100g×100%=7.3%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2)A;&2KMn04&&△&&&K2Mn04+Mn02+02↑;(3)CaCO3+2HCl═CaCl2+H2O+CO2↑;(4)植物油可避免CO2与水接触部分溶解,导致测量误差;(5)①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③B(6)7.3%.
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即再检验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可以通过与碳酸根离子产生沉淀,也可以与碳酸根离子产生气体也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主要考察你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
与“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相似的题目:
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等质量的碳和氧气,高温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是(???)、COCO2和O2CO和CCO2
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后,再加热.下列关于a、b的图象正确的是(  )
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g1.6g4.2g8.5g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2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2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____.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____.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____.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____.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相似的习题。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如何变化答案
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如何变化答案
10-03-08 &匿名提问 发布关于高锰酸钾与碱反应的问题在家做这个反应,发现如下问题:1、反应时快时慢,极少数几次可以立刻看到锰酸根的绿色,但大多数时候很久也没有颜色变化.2、浓高锰酸钾溶液与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甚至一星期无变_百度作业帮
关于高锰酸钾与碱反应的问题在家做这个反应,发现如下问题:1、反应时快时慢,极少数几次可以立刻看到锰酸根的绿色,但大多数时候很久也没有颜色变化.2、浓高锰酸钾溶液与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甚至一星期无变
在家做这个反应,发现如下问题:1、反应时快时慢,极少数几次可以立刻看到锰酸根的绿色,但大多数时候很久也没有颜色变化.2、浓高锰酸钾溶液与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甚至一星期无变化,但一旦扰动溶液(将溶液滴在卫生纸上)颜色立刻改变3、反应中加入蔗糖,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锰酸根也很快褪色4、反应后的深绿溶液可保存很久,一旦过滤,颜色很快褪去.
1、高锰酸根在碱性条件下和水反应,生成锰酸根并放出氧气.然而此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较慢,加热时进行较快. 2、那不是扰动导致的反应变快,而是卫生纸具有还原性,将高锰酸根还原为锰酸根所致. 3、同2.蔗糖还原了高锰酸钾(预计主要是羟基被氧化) 4、过滤后,由于吸收空气中的CO2,锰酸根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2和MnO4-,由于量很小,MnO4-的颜色浅,所以几乎看不出颜色. 满意请采纳,谢谢~ 欢迎追问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当前位置: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铁粉中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C.加热一定量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滴加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铁粉&&&&&&&&高锰酸钾固体&&&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氢气的质量为零。此项不正确。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实验开始时为硫酸铜溶液,溶液质量不为零。此项不正确。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时,锰元素仍在固体中,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此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其质量会随着盐酸的加入而逐渐减少。当加入盐酸的质量恰好将氢氧化钠反应完全时,其质量为零。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C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主要考查你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氧化物,同素异形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氧化物同素异形体
单质:(1)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单质的分类:依据组成单质元素的性质把一单质分为三类。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铁、铜、银等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碳、磷、氧气等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氖、氛等单质 化合物: (1)概念: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理解单质的概念必须抓住两点:①由同种元素组成;②必须是纯净物,如氧气是一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 (O2)、臭氧(O3)两种物质混在一起是一种混合物,但是只有一种氧元素;同样的例子还有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等。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1)单质的概念:①理解一单质的概念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氧气、氮气、碳、硫、铁、铜、各种稀有气体等都属于单质。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都只含一种元素,但都属于混合物。 (2)化合物的概念:理解化合物的概念同样不仅要关注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还应注意它首先是一种纯净物。如二氧化碳,氯化钠、高锰酸钾等都属于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区别:1. 共价化合物(1)概念:像HCl、CO2这样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2)共价化合物的类型:①两种非金属原子结合成的化合物,如HCl、CO2等。②非金属与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NO3等。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全部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共价化合物大多数由分子构成。混合物:(1)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没有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3)常见的混合物:空气、合金、矿石、溶液等。 (4)混合物的提纯:混合物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以提纯。 纯净物: (1)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的分类:纯净物根据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分为两大类: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氧化物的区别:
对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理解:(1)混合物概念: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由于混合物的组成一般不固定,所以往往不能用化学式表示。(2)纯净物概念: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1)混合物:石油、煤、天然气、洁净的空气、生理盐水、矿泉水、汽水、碘酒、白酒、双氧水、盐酸、合金等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水银、烧碱、纯碱、胆矾、液态氧、液态氮、蒸馏水(纯水)、干冰、冰水共存物、金刚石、石墨、生石灰、熟石灰、氯化钠、氧化铁等都是纯净物:&物质的分类示意图:氧化物: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即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分类:(1)根据组成分类:金属氧化物,如Na2O,Cu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NO等 (2)根据性质分类:①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3等②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Fe2O3等③两性氧化物(初中不作要求) ④不成盐氧化物不能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如CO,NO等金属氧化物性质小结: 1.与水反应生成碱(可溶性金属氧化物)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2.与强酸反应 CaO+2HCI==Ca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3+3H2O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3.与H2、CO或C反应 CuO+H2==Cu+H2O2CuO+C==2Cu+CO2↑CuO+CO==Cu+CO2 Fe2O3+3H2==2Fe+3H2O 2Fe2O3+3C==4Fe+3CO2↑ Fe2O3+3CO==2Fe+3CO2 Fe3O4+4H2==3Fe+4H2O Fe3O4+2C==3Fe+2CO2↑ Fe3O4+4CO==3Fe+4CO2 非金属氧化物性质小结: 1.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 Ca(OH)2+SO2==CaSO3↓+H2O 2NaOH+SO2==Na2SO3+H2O易错点:①酸性氧化物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一般都是酸性氧化物,但H2O、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常见的过氧化物有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 (Na2O2)。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用作杀菌剂,漂白剂。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根据该性质,可将过氧化钠用在坑道、潜艇或宁宙飞船等缺氧的场所,将人们呼出的CO2转换成O2,供给呼吸。&定义: 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如碳元素就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注意事项: 由于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不同,或原子的成键、排列方式不同,使得同一种元素产生多种单质。各种同素异形体都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化学性质不一定不同。初中化学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氧气,臭氧金刚石,碳,石墨红磷,白磷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3169273312263487263081199342225289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
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向氢氧化钠溶液_百度作业帮
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
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向氢氧化钠溶液
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二:将上述所得溶液蒸发,至开始有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得到溶液A.&取溶液A于烧杯中,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固体,固体溶解,得到紫红色溶液B,继续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固体,固体又溶解,得到紫红色溶液C.则溶液B______(填“是”或“不是”)高锰酸钾的饱和溶液.分析实验二,你对饱和溶液有何认识______.
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值大于7,当向其中加入盐酸时,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的pH值将会中将变小,至他们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其pH值等于7,如果继续加入稀盐酸,则溶液呈酸性,此时的pH值小于7,所以溶液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为:未滴加稀盐酸前,溶液的pH值大于7,滴加稀盐酸的至它们恰好完全反应这一过程中溶液的pH值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等于7,至稀盐酸过量时溶液pH值将会小于7;实验二:向溶液B中加入一小粒高锰酸钾后,高锰酸钾溶解,所以B溶液为高锰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从而我们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但是仍能够继续溶解高锰酸钾,即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能再溶解其他物质.故答案为:实验一:未滴加稀盐酸前,溶液的pH值大于7,滴加稀盐酸的至它们恰好完全反应这一过程中溶液的pH值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等于7,至稀盐酸过量时溶液pH值将会小于7;实验二:不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能再溶解其他物质(或饱和溶液还可能溶解其他物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氧化钠溶液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