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需专业电子专业英文较著名的论文,不用太长...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电子商务英语教学初探
2009年第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急需、热门的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资料显示,全球86%的internet网站页面语言是英语,其中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语言98%是英语。可以说,只要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就需要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因此,凡是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大多数开设了电子商务英语,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电子商务英语的学习中接触到电子商务知识的多个不同侧面,并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翻译的能力。 中国论文网 /3/view-9692.htm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英语 教学      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今天,由于互联网以其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企业经营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根本性变革。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扩展,世界正步入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纷纷结合实际开展务实的电子商务业务,随之产生了巨大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据国内人才市场专家预测,我国在未来十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急需、热门的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资料显示,全球86%的internet网站页面语言是英语,其中电子商务网站的页面语言98%是英语。可以说,只要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就需要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因此,将电子商务英语纳入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是必然趋势!      一、电子商务英语教学目标      专业英语,也称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是大学非英语专业普遍设置的一门涉及专业领域的英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教学既是英语教学的延伸,也是对专业学习的拓展,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专业英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技能的应用过渡,是英语教学贴近专业贴进社会,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一大变革。电子商务专业英语作为一门具体的专业英语,其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及特殊语法,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为学生阅读外语文献资料和书籍和以后进一步从事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英语教学特点      电子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有很大区别,其主要特点如下:   1、重构词多   英语构词有六种方式:派生(derivation),复合(compounding),混成(blending)、缩略(shortening)、借用(loanword)、转化(conversion),在电子商务英语中使用非常普遍。例如,由onduct (传导)一词派生出conductor(导体),conductive(导电的),conductivity(导电性)等词。由on和line,复合online(在线)。由system +call构成了混成词syscall (系统调用)。缩略词在电子商务英语中地位更加特殊,也是掌握的重点: EDI,POS,CRM,ERP等等。   2、词义比较单一   专业英语中的词汇往往比较长,但词义比较单一。如proliferate (增生扩散), mainframe (主机)等。   3、专业英语句子的特点   专业英语中的句子有四多,即复杂长句多,非谓语动词多,被动语态多,词性转换多。   例句一,The quiet revolution that is developing in the world of B2Btransactions will generate far more profits and millionaires than anythingthe C2C,B2C or C2B models can produce and will have a far more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conomy of each country than any number s.省略s,第二步要了解该句有一个主语revolution和两个并列谓语will generate, will have及相应的宾语,此外,句中的主语及第一个宾语各有一个定语从句。然后让学生进行初步翻译并由教师进行指导,最后教师可给出参考译文:B2B交易正给全球带来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      三、电子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1、教材难度与学生水平的矛盾   电商专业学生的进校成绩不算太好,在几个专业的排名比较靠后,学生的基础不扎实,英语水平也不高。而电子商务英语内容广泛,涉及到远程医学、网络广告、网络营销、物流配送与供应链、数字钱包、电子资金转账、因特网介入方法、浏览器、防火墙、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财务分析、处理器、windows XP、电子商务示范法等诸多方面,从多个角度描述了电子商务。每一篇课文课后新单词至少20个,但是课文中学生眼中的陌生单词更是有近百个之多,有时一个句子就有四五个新单词,而且这些单词都比较专业,读音和拼写都有一定的难度。常常讲解单词就要花费两节课时间,甚至更多。除了单词多,文章也很长,用的多是长句、从句等学生理解起来很有难度的句型和语法。知道单词的意思后,他们仍然理解不了课文内容,整篇文章要完全要靠老师一字一句得讲解。一开始他们都比较有学习热情,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就觉得难度太大,渐渐失去了信心,上课也越来越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佳。   2、教材内容陈旧与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矛盾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买卖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旧有工作经营模式,它通过网络使企业面对整个世界,为用户提供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的全天候服务。电子商务的规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长,根据Deloitte咨询公司几年前的研究,全球电子商务收入将从1997年的150亿美元上升至2002年的1.1万亿美元,到2002年70%的大公司将通过Web进行销售;eMarketer公司也预期全世界的电子商务收入将从1998年的984 亿美元增长到2003 年的1.2 万亿。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使得商业环境、企业运作和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也必然体现在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知识不断更新。而电子商务英语教材中的不少内容,在现在看来已经显得有点陈旧,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要解决电子商务英语教学中教材与学生的矛盾、教材与电子商务发展的矛盾,就应该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只有本校的教师才真正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水平,知道怎样的难度他们才能接受,什么样的形式他们才感兴趣。   3、电子商务英语教师师资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内容特别广泛,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营销、广告、物流供应链等几大方面,而师范学校毕业的英语教师一般都没有接触过与电子商务专业有关的知识,对基本的电子商务知识缺乏了解。大多数学校考虑到教学难度,一般都会选派电子商务专业老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如此能够列举和深入分析案例,使得电子商务英语的课堂具备一定深度,但不足之处在于专业老师英语水平可能相对要弱些。因此电子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大量精通外语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教师。这就要求任课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努力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当前的电子商务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达到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学校应该加大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力度,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基础,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更好地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高级英语应用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评高级职称需要发表论文2篇?
评高级职称需要发表论文2篇?
09-06-07 &
我有时候也接一些论文写作的活,我知道的写作这行大多数都是按字数和要求收费有意向的,联系我Q&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把这一新的物质体系,称为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尽管表达的字眼以及所包括的空间范围不完全一致,而其所指的客观实体却是基本相同的。这些术语主要有:地理壳(A.A.格里哥里耶夫)、地理圈(Ⅱ.Ⅱ.阿尔曼德);景观壳(C.B.卡列斯尼克)、景观圈(m.K.叶夫列鲁夫)、表成地圈(A.r.伊萨钦科)、生命发生圈(H.M.查别林)、地球表层(Ⅱ.H.布罗乌诺夫)、自然地理面(牛文元)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以参与教育部门的教师职称评定,但你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这得需要教育部门的认定才行。(需要考试获得才行,要考教育学,心理学什么的)。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话,就不用教师资格证了。还有如果你是理工科毕业当老师的,就需要考资格证;如果学历不合格的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的! 事业编的单位领导说了不算。人事部门才负责职称评定。 发表论文那是肯定的,我听说的就是最少2篇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要发论文可以联系我  各级各类  吴编辑 QQ: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编辑词条 论文目录[隐藏]简介英语专业论文格式规范论文格式论文的种类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学术论文论文的组成 简介 英语专业论文格式规范论文格式论文的种类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学术论文论文的组成    论文 [拼音] [ lun wen ]    a paper   相关词组  毕业论文   a gra a graduation thesis   博士论文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论文撮要   an a a synopsis of a thesis   论文答辩   (thesis) oral defense   学期论文   a term paper   学术论文    a scientific paper   专题论文    a disquisition   专题论文集   a symposium[编辑本段]简介  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学术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格式规范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Key Words】 E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2.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 …. And it can be clearly seen in the below examples:   (1) I don’t know。我不知道。 (2) I am not a poet. 我不是诗人。 (正文中的例子以(1),(2)…为序号排列,直至最后一个例子;而①, ②…则为脚注或尾注的上标序号)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idioms and Chinese idioms   3.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idioms   (正文章节序号编制:章的编号:1. ,2., 3.,…;节的编号:1.1,1.2…,2.1,2.2…;小节的编号为:1.1.1,   1.1.2…。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   In conclusion, ….   3.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dioms   ….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3.2.1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   一、英语论文的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0.6cm(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2.5cm,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2.5cm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语论文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2.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编辑本段]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编辑本段]论文的种类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编辑本段]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每学年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一些学校,各个专业执行的情况不同。这个是学位条例规定要这么做的,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逐步逐步积累经验以后,在毕业的时候撰写毕业论文就不会成为一件太难的事了。但是有很多学校没有把学年论文当作是一个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途径或者是工具。那么,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是很注重学年论文的撰写的,因为只有训练学年论文的写作才能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一门课的授课到最后的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在训练一学期或一学年论文的写作。因为任课老师都是从自己的课程的角度出发给大家考一点知识题,再考一个论述题。那么对于论述题,应该说有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很好的利用论述题来训练学生写论文的。有一部分学校这样做了,但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将其提到日程上来。还是由各个老师具体要求,让学生当一次作业来做的,没有强调学术性。  北京师范大学原来的中文系,现在的文学院要求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训练写学年论文,在“五四”或者“七一”、“一二九”等特殊的日子进行论文竞赛,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训练。那么在每学年,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去训练学生撰写学年论文,为将来毕业论文打基础。那么这是一个概念和相关的状况。   一、撰写学年论文的目的  在本科三年级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学生必须结合自己专业课的学习,练习撰写学术论文(专业调研报告、审计案例或工程管理实务),作为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践中某一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审计或工程管理过程中某一课题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巩固、充实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3.通过学习撰写学年论文,掌握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掌握案例编写技术。  二、撰写学年论文的要求  大学三年级或大四的本科生,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该学年末完成一篇研究论文(鼓励撰写调查报告、实证分析或编写案例)。学生要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充分搜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论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然后据此撰写学年论文,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基础。每篇学年论文不得少于3000个汉字。  三、论文成绩评估标准  (一)优秀(90-100分)  1、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密切联系审计或工程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见,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4、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80-89分)  1.正确理解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较好地联系审计或工程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论文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数据基本可靠,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  4.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三)中等(70-79分)  1.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联系审计或工程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3.语句通顺,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有一定的论据。  4.具有一定的原始资料,但不够全面,加工整理也较差。  (四)及格(60-69分)  1、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2、尚能联系审计或工程管理工作实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一定分析和考证。  3、语句尚通顺,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有一定的论据。  4、原始资料不全,加工整理也较差。  (五)不及格(59分以下)  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1、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没有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  2、论文缺乏中心,层次含混不清,缺少主要论据,或论据、论点与结论相互矛盾,语句不通顺。  3、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成果。  4、原始资料残缺不全,主要数据失真或已过时,加工整理极差。  5、论文字数不足3000字。  六、学年论文材料组成  1、封面;  2、指导记录表  3、评语及成绩  4、学年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二、正文格式要求  1、 论文一律用WORD编辑、排版、单面打印。  2、 编辑要求如下:  1) 论文题目采用小二号宋体字加粗;  2) 正文;a、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  b、一级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字加粗;  c、脚注采用小五号宋体字;  d、页码设置在页面底端右侧;  3、论文页面设置参数如下:   1)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  2) A4打印纸,纵向横排,单面打印;   3) 页边距参数如下:  上 下 左 右   2.2cm 2.2cm 2.7cm 2.2cm[编辑本段]毕业论文  下面要讲的是毕业论文。什么叫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这里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独立完成,当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三是总结性的,所谓总结性的就是说,将来在选题的时候,比如中文系,你可能会选语言方面的,也可能会选文学方面的。语言方面,你可能更喜欢古代汉语,或者更喜欢现代汉语,或者更喜欢应用语言学。文学方面,你可能喜欢古典文学,或者喜欢现代文学,或者是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你可能喜欢东欧的或者西欧的,或者喜欢日本的等。总起来说专业分的比较强。为什么说是总结性的呢?尽管你选择的选题可能是你所学的四年来最感兴趣的的题目,但要真正写出一篇象样的、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调动各种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一下你四年或三年半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论文具有总结性。   那么说它是论文,就意味着它不同于平时的读后感之类,自己有什么感性的认识记下来。毕业论文具有学术性,所谓的学术性就是说当你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的时候即立论的时候,你必须有自己充分的理据加以证实,使得你的立论能够站住脚。不光能够站住脚,而且我们要求你的理论要对社会或者说对你的学科有一定的贡献。  为什么要在毕业之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呢?主要是要让学生总结一下在校四年来的学习成果。学校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一个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两个要点。所以一定不要小看毕业论文,选个题,写一写就行了。真正动手开始写了以后,就会感觉到自己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只要是认真去撰写论文的同学,他最后的体会就是如果我没有写这篇论文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了多少,有的时候是通过背诵参加闭卷考试的。但是这篇论文是开放的,它不用你去背诵。主要看你的选题能力怎么样,是不是能够结合社会实践,能够选一个社会需要的论题。这就看你的社会敏锐性怎么样了。这也是一种考察,从选题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能力的考察,这篇论文写出来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的深刻性、新颖性怎么样等等。   当你选出了一个题目,要真正形成一篇论文是不那么简单的。有的学生说毕业论文我突击一下就可以完成了,一般情况来说毕业论文需要将近一学期的时间来写。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在四年级的上学期,我们已经把学生分给各个导师,由导师与所辅导的学生进行沟通。学生选择了论题就由导师研究,看合适不合适,合适了就让学生动笔写提纲。提纲被导师认可了,就再动笔撰写。从时间上讲有将近一学期的时间。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可能就是突击一下,让学生在最后一两个月完成。那么这样的论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好,时间短了就一定不好。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说写论文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去思考。有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论文的质量还是有影响的。这是我要讲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学校能够通过毕业论文来考察一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的时候回答一个大题,那还不能叫科学研究。那是你面对着一门课看你学得怎么样。有经验的老师必定会出一道论述题,那就是面对着所教授的那门课通过这一道论述题来考察一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因此,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讲是非同小可的。   毕业论文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培养的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个论题。有的学生说我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题目。那么我说今天我讲完课了,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去选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来做论文题目。那么当你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要跟导师沟通。为什么要有导师呢?有导师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大题目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就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你这篇论文完成了,也就是定稿了。定稿了以后,导师要邀请若干个老师组成论文答辩小组,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这篇论文进行答辩,也就是说答辩小组的各个老师看了你的论文以后,从论文中提出相关问题,你面对着各位评委提出的问题应该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一个是书面的撰写论文,一个是论文完成以后的论文答辩,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最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论文给予一个成绩。那么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我们就说这个毕业论文完成了。毕业论文现在分为三个等级,一个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那么这三个层次的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编辑本段]学位论文  下面我们把另一个概念——学位论文讲一下。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那么什么样的人能申请呢?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我说的再通俗一点:目前学校里通行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你各门课都要及格,学分已满,这是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现在一个很硬的一个指标是什么呢?一个很硬的指标就是英语。倘若你本科生的英语没有过四级,那么你就不属于能够申请学位的人。我再重复一遍,有两种情况是不能申请学位的:一种情况就是你的外语四级没有过,你的专业课都过了,但惟独你的外语没有过,那你就没有资格申请学位;第二种情况是,四级英语是过了,但是你在学科当中有重要的课程即使补考也没有及格,那么也没有申请学位的资格。说的更清楚一点,凡是有资格申请学位的本科生,第一是要把学校规定四年内要修满的学分都修满,第二是外语四级及格,那么你就可以申请学位。   那么当你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如果外语四级没过,但你的各门课的学分都拿满了,可以毕业,所写的论文就只是毕业论文,而没有学位。同样的道理也是这样,硕士生的各门课修满,英语过了六级,就可以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所写的毕业论文就是硕士学位论文,同时也是毕业论文。在硕士二年级开题的时候,如果学分不够,外语没过都不容许开题。不容许开题也就不容许继续深造,就应该被淘汰。硕士能够读到三年级,毕业的时候,学分修满,外语也通过了,开题也通过了,这样才有资格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同样的,博士也是一样的。所以,学位论文和毕业论文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码事,一篇论文可以有两个含义,既毕业了也有了学位;可是对有些人来说,毕业了,但没有学位。   第一,撰写学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和要求。   那么对于学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我将做一个比较具体的讲解。首先,我们讲一下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应该是什么样的要求?这篇论文应该反映出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科学能力,对所研究的论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论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展开来说,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基础知识比较浮,论文肯定写不好。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一个前提;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是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我选了一个作家,他的参考资料很多,我拼一篇论文出来就行。这样论文就肯定通过不了。作为毕业论文来说,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决不能人云亦云。就算是你的观点跟别人的相同,也要换一个角度,有自己的论述过程。所以说,有独立的科学研究的能力指的是多方面的,一个是选题,通过选题能看出来你的能力;第二,如果你的选题跟别人一样,比如大家都在研究沈从文的湘西文学,但是大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或者退一步讲对他的看法评价都一样:从湘西文学角度上讲沈从文是独树一帜的,没有人能超过他。评价是一致的,但各人有各人的切入点。不同的切入点也是学生独立科研能力的表现。切入点不同,那么在阐述的过程中就会在某些地方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我们都把科研能力框在“一定”的范围,因为你们是本科生,跟硕士生、博士生不一样。这是从学士也就是你们本科生的角度说的。   第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和要求。   撰写硕士论文的标准和要求是,应该反映论者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知识,刚才我说的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里是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这里就扩展了。对于本科生说,我们只是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对于硕士生来说,是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因为我们有很多交叉学科,有些研究我们必须跨出自己的领域,有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说研究中文的作家、作品,必须要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否则你的论文就不会有深度和广度。具有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本科生来说是“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对于硕士生是必须有独立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当然这种独立还是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对所研究的论题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就是说,对所有的论题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刚才谈到了硕士论文,跟学士学问论文做了比较,那么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当中还能让评委看到它比较好的科学价值。   第三,撰写博士论文的标准和要求。   作为博士论文,这篇论文应该反映论者能够掌握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它突出的不是广泛而是渊博二字。去年北大校长在校长论坛中谈到,国外的博士,一般情况下,每个博士差不多有五到六位导师,导师的以一门学科为主,相互交叉,因此,这是名副其实的博士,知识是渊博的,不但是在专业的领域是渊博的,而且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是渊博的。那么在国内这种情况就欠缺一点,一个导师带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博士,在国外是五、六个老师带一个博士,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去带一个博士。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就行,就是要在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有渊博的知识,这是第一。第二,要有熟练的科研能力,在本专业要有创见性和独到的见解。创见和独到的区别是,独到就是凭着你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创见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别人都没有涉及到,但你能考虑到,而且确实在本领域里面有贡献。所以论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是我谈的第三个概念,谈到论文有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这三种论文的大致的状况,他们的大致标准是什么。[编辑本段]科技论文  第四个概念是科技论文。这是科学技术领域当中描述科学技术成果的文章,也就是我们把文理工这些都分开,前面的都是一种宏观的说法。科技论文单独拿出来,在不同的科研领域,可能它的提法不一样,科技论文也包括在学术论文的框架里,我只是把它单独的拿出来。科技论文和文科类的学术论文是有所区别的,文科一般是从书本到社会,从社会到书本,是双向的,尤其是对文学来说。文学基本上就是从书本资料,如果是历史,查找的就是历史资料,现实的,如当代文学,就要了解当代社会的文理思潮,这会方便一点。对历史,你无法亲身体验,所以仍然是资料,仍然是书本。科学技术,比如说农业,林业,医学等,跟文学就不太一样。科技论文,它是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领域的某些现象,或者是某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比如,这次的SARS,在医学界,还在孜孜不倦的进行科学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上说,往往涉及到很多年,涉及到很长时间。涉及到科学实验,时间就可能更长一些。),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术论文,我们都称它为科技论文。一般学术论文的撰写要求对科技论文也适用,但是考虑不同学科技术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科技论文也有它自己写作上的一些特殊要求。也就是说,科技论文更多的是实验报告,有的是单独的实验报告,我们也认为它是一篇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是不容易的,要有很精确的数据和很完整的过程。有时实验报告和理论阐述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论文,一般是这两种形式。这是讲的第一个大问题。   论文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述形式之一,就是专门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的文章。   一般讲,这个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很大的,比较重要,或者有新发现的问题。再大一些,可以叫做“课题”。论文可以很多人一起完成,也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   一般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获得都要通过论文答辩,就是导师会针对你的论文来问你一些问题,请你回答,根据你的回答和论文情况来看你是否有资格获得学位。  科技论文应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引领性、针对性五个特点。[编辑本段]学术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VDC 001.81、CB 7713-87号文件给学术论文的定义为: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   ①学术性: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学术”,所谓学术,是指较为专门、系统的学问。所谓学术性,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即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当然也有的学术问题,仅凭一个专业的知识解决不了,就会由两个或几个专业的专家联手合作研究,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个学术问题,写出学术论文。例如夏商周断代问题,单靠历史学家就解决不了,于是调集古文字学家、天文学家、考古学家等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再写出科学论著。学术论文从选题上说有很强的专业性。如《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中苏条约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论宋太宗》等单从题目上看就有很强的专业性。相反,如《我所认识的启功先生》、《假期:少儿看电视悠着点儿》等等单从题目上看就没有专业性。   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更是富有明显的专业性。学术论文是作者运用他们系统的专业知识,去论证或解决专业性很强的学术问题。有时候,单纯从题目上还难以判断是否学术论文,必须从内容上加以辨别。如2001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我国主要大报都发表社论,虽然它也谈历史问题,但主要着眼于现实,这就不是学术论文,而是议论文、政论文。如果某个历史学专家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辛亥革命的某个问题就是学术论文了,如《历史研究》2002年第一期发表的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源的文章《张汤交谊与辛亥革命》,分析立宪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张謇与汤寿潜在辛亥革命时期在各项革新事业中的贡献,这就是学术论文了。再如关于破除迷信的论题,可以写成政论文或思想评论,但如果由一位地理学家运用地理知识去论证“风水术”的古代科学与封建迷信并存一体的特点,这就不是一般议论文,而是学术论文了。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算命术”和“占卜术”,也很可能成为一篇心理学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所以从内容上看是否有明显的专业性是学术论文和一般议论文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从语言表达来看,学术论文是运用专业术语和专业性图表符号表达内容的,它主要是写给同行看的,所以不在乎其他人是否看得懂,而是要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确、规范,因此,专业术语用得很多。   ② 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特点,也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开展学术研究,写作学术论文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从而促进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这就决定了学术论文必须具有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推理合乎逻辑。   学术论文要做到科学性,首先是研究态度的科学性,这就是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要以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严密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从大量的材料出发,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而不能先有结论,再找材料去论证。从事实验研究,就应对课题进行系统的多方面的实验,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为已经去世的人写传记之风很盛,尤其是当代人物,某位干部去世了,其子女或许搞到一笔钱,就物色某个人,请他为其亲属写传纪。有的人就为尊者讳,任意拔高,违背史实,歪曲史实,这就不是科学的态度,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传记,必然科学性不强。   态度的不端正主要表现为:有的人为了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故意歪曲事实,标新立异,甚至伪造事实,提出所谓新观点。如英国一位曾经名扬四海的研究者,“深信理论无误而编造数据”;前苏联的一位女科学家为了使自己声名显赫而虚构“细胞起源”的假实验。也有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私人目的,窥测方向,看风写文章,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专门看权威者的意向,完全以某一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科学的态度,就不可能写出具有科学性的文章来,例如毛泽东同志对李白与杜甫的态度不同,更喜爱李白而不太喜爱杜甫。郭老知道后,在他的著作《李白与杜甫》中,就扬李抑杜,从而使这本著作的科学性就打了折扣。   学术论文要做到科学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进行科学探讨。科学性在思唯方式上的重要表现就是逻辑性。王力先生说:“撰写论文,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引自《谈谈写论文》见《怎样写学术论文》PS.北大出版社1981年)   有些史学论文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用简单化的方法,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这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这不符合事实。历史人物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去评价他,一定要实事求是。有几分功就肯定几分功,有几分过就指出几分过,这才是科学的。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就是先用归纳法,再用演绎法,而不能反过来。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以归纳为基础,再作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对结论还要多设疑问,反复思考论证,凡是先有结论,再找材料的研究,都是反科学的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要做到科学性,第三是内容的科学性。什么样的内容才符合科学性?这就是论点正确,概念明确,论据确凿充分,推理严密,语言准确。   论点(观点)即学术研究的成果结论,这个结论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揭示客观真理,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验证,经得起推敲和逻辑推理。   论文中概念的外延、内涵要有明确性、准确性和确定性,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随意更换概念。   论据要确凿充分,不能使用孤证就轻率得出结论,更不能歪曲材料,伪造材料。   推理严密就是论据和论点有机联系而无懈可击,假想推断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有些考证需要类比,也要注意类比的可比性与可靠性。   ③ 创新性:   创新性被视为学术论文的特点之一,这是由科学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如果科学研究只作继承,没有创造,那么人类文明就不会前进。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不断发明也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这个民族就要衰亡。同样,一篇论文如果没有创新之处,它就毫无价值。   学术论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人类的科研活动,主要是发现活动和发明活动。发现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成就。把原来存在却未被人们认识的事物揭示出来,就是发现。如居里夫人发现镭,考古学家发现恐龙化石等。科学发现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财富,使科学得到发展。发明是改造世界的科技成就,运用知识发明出对人类有用的新成果,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如蒸汽机、电子计算机等等。新理论是一种自成系统的学说,它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李四光的“新华夏构造体系”、邓小平理论等。   B. 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创新。创新离不开科学继承。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也是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如日本彩电,继承了三分欧洲技术、七分美国技术,在综合国际300多项高新技术基础上,创造了更先进的日本技术。电子计算机也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创新,不断发展,至今仍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换代。邓小平理论也是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C. 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见解。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术争鸣是不能避免的,参加学术争鸣切忌人云亦云,应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和根据给以认真的思辨,并积极参与争鸣,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立论根据。对活跃思维,产生科学创见做出一点贡献,也是一种创造性。   D. 推翻前人定论。由于人们在探究物质世界客观规律过程中,总是不能一下子穷尽其本质,任何学派的理论、学说,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正确。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研究者本人的知识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他们研究而得出来的结论,即使当时被认为是正确的,但随着历史发展,科学进步,研究手段的更新等,很可能会发现这些定论存在着问题。所以,对待前人的定论,我们提倡继承,但不迷信,若发现其错误,就需要用科学的勇气去批判它、推翻它。科学史上这类例子太多了,这也是一种创新。   E. 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之所以这也是一种创新,就在于作者在综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人们去解决问题。   当今世界,信息丰富,文字浩瀚,能对资料作分门别类的索引,已经备受欢迎,为科学研究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而整理性论文,不仅提供了比索引更详细的资料,更可贵的是整理者在阅读大量的同类信息过程中,以他特有的专业眼光和专业思维,做出筛选归纳,其信息高度浓缩。整理者把散置在各篇文章中的学术精华较为系统地综合成既清晰又条理的问题,明人眼目,这就是创造性综合。这种综合,与文摘有明显区别。这种综合需要专业特长,需要学术鉴赏水平,需用综合归纳能力,更需要发现具有学术价值问题的敏锐力。   我们应积极追求学术论文的创造性,为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自觉抵制“人云亦云”或毫无新意的论文,也应自觉抵制为晋升职称而“急功近利”、“鹦鹉学舌”地去写那些重复别人说过的,改头换面的文章。将论文写作当作晋升职称的“敲门砖”,这是学术的悲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篇学术论文的创造性是有限的。惊人发现、伟大发明、填补空白,这些创造绝非轻而易举,也不可能每篇学术论文都有这种创造性,但只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添一点新的东西,提供一点人所不知的资料,丰富了别人的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学术做出了贡献,就可看做是一种创造。   ④ 理论性   学术论文与科普读物、实践报告、科技情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理论性的特征。所谓理论性就是指论文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   A. 思维的理论性。即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思考,不是停留在零散的感性上,而是运用概念、判断、分析、归纳、推理等思辨的方法,深刻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经过高度概括和升华,使之成为理论。   进行理论思维,把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这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有的人因时间紧迫,或因畏惧艰难,在理论思维上怯步,以致把学术论文写成罗列现象,就事论事,从而使学术论文失去理论色彩,其价值也就大为逊色了。   B. 结论的理论性。学术论文的结论,不是心血来潮的激动之词,也不是天马行空般的幻想,也不是零散琐碎的感性偶得。学术论文的结论是建筑在充分的事实归纳上,通过理性思维,高度概括其本质和规律,使之升华为理论,理性思维水平越高,结论的理论价值就越高。   C. 表达的论证性。学术论文除了思维的理论性和结论的理论性外,它还必须对结论展开逻辑的、精密的论证,以达到无懈可击、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在弄清什么是学术论文之后,我们对史学论文就好理解了。[编辑本段]论文的组成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  (一)题名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公式和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必要时,可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若题名语意未尽,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有时,论文是分阶段的研究成果,也可分别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命题方式  3.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二)作者  1.作者署名的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多位作者的名字排列上是以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排列。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2.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事项  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  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  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  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  (三)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前。摘要一般在论文完稿后再撰写。  为了便于交流,还应有英文摘要。中文编排在前,英文在后。中文摘要的前面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的前面以“Abstract:”作为标识。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般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它的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相应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有时,根据特别需要,摘要的长度视正文长度、主题范围、重要性等而定,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①英文摘要的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其中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生或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英文摘要偶尔也采用完成时,其中,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者过去已经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以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经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英文摘要基本不用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  ②英文摘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合使用语态,更不要在一个句子的混合使用语态。  ③现在主张摘要中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为它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以及表达有力。但是,为强调动作承受者,或者仅仅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均可采用被动语态;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作主语。  ④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四)关键词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五)正文  1.正文规范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每一逻辑段可冠以适当标题。标题末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自然段的呈现方式最好使用规范段的呈现方式。  所谓规范段是指集中一个完整意思的单义段。一个观点写成一段,全段文字围绕这个小论点服务。在写作中,常常只用一句话把这个段旨概括出来。这样既能使作者写作时不至于不着边际,节外生枝,又能使读者一目了然。概括段旨的这句话,可放在段首,也可放在段尾揭示。  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一般说来,论文的层次可按顺序 “一、(顿号)”、“(一)”、“1.(实心下圆点)”、“(1)”形式的标题序号。论文的层次序号不宜与注释号相同。  1.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列出的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撰写论文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必须特别重视参考文献的处理,它代表著作者治学时所持的一种严谨、负责任的态度,也展现出作者的学术素养、学术品味及学术风格;参考文献的处理还有利于读者做进一步的追踪与查证。  当作者参考的一种方法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过时,应选择最有权威的那一篇作为所要列举的参考文献,如此才能体现论文的价值。  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对于较完整的长段引文应独立成段,即在冒号后另起一段,书写时整体缩进两格(首行相对正文缩进四格),采用楷体小五号字书写,引文头尾处不必再加引号。  例如:  (六)致谢  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论文发表流程  1,发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文章投稿后,一般3-15日之间就会收到审核结果通知。通过的,会给予发用稿通知。   一般收到通知的同时,会要求办理相关费用以及办理方式,大部分杂志社只收版面费,部分期刊收审稿费用和其他费用。办理完毕后,文章就会被安排版面并给予发表。通常文章安排的发表时间,是根据杂志的征稿时间定的。一般杂志会提前1-3个月时间征稿,满一期开始征下一期。   杂志出刊后,一般各杂志社会统一邮递。   2.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5-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3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3.发表论文有效问题。   国家规定,必须发表在正规的CN期刊上,论文才有效。   部分非法期刊借版面费的名头非法敛财。非法期刊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没有CN刊号。   一本期刊必须又CN刊号才是正规期刊。一本期刊对应一个刊号。期刊的信息可以从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系统里检索到。非法期刊是在新闻出版总署里检索不到的。所以说,新闻出版总署的检索系统可以有效辨别期刊的真伪。   4.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从来没有对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核心期刊:  现在比较认可一些核心期刊目录如下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  AHCI期刊目录   SCI期刊目录   SSCI期刊目录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701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专著论文写作演讲实验报告发言稿调研报告叙事研究社会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调查报告附录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论文摘要读书笔记演讲稿毕业论文研究论文试卷开题报告工作总结黄页 开放分类: 教育,科研,学术,知识,发表更多 合作编辑者: 寻萧、豆花一族、专业打假315、jn7kan、烧烤味虾条、远方的问候、奇hui、dxsip、午夜启明灯、akzzwj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论文”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 a paper 词条统计浏览次数:约 94912 次编辑次数:63 次  历史版本最近更新:创建者:gjyj023 最新动态探索世界A计划:更多内容:情系e乡百科编辑大赛Discovery中文网历史上的今天热门词条榜(C)2009 Baidu 权利声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嗯,教育论文、教学论文各一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派别都是不同的概念,曾有多种既有差别又有相同之处的说法或界定,如地理壳、景观壳、地理环境和地球表层等。其中,地球表层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9世纪中提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从科学发展及其服务于社会发展,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地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从系统论角度,明确提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现在,国内较权威的是由白光润教授、潘玉君教授提出的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所谓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每一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不断地运动着,都要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复杂的联系。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主体有大小之分,环境有大小之别。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基本粒子,它们都有其存在的空间条件。因此,环境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许多科学的内容都涉及环境。然而,把环境作为实体来研究的主要有生物科学中的生态学、地球科学中的地理学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环境学。虽然这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环境,但因研究的主体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其“环境”的含义也各有差别。生态学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生物与环境的矛盾,其“环境”是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环境学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人体与环境的矛盾,其“环境”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地理学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其“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理环境。   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成的地理环境部分,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部分,包括人口、社会、国家以及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和组合结构,还涉及社会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对应于上述地理环境的三部分,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学科,即研究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经济环境的经济地理学和研究社会文化环境的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人文环境,是人文地理学(广义的)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第1页    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如放牧的草场,经过采伐的森林、农田、鱼塘、水库、运河等。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然而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仍受制于自然规律,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天然湖1自、河流一样,仍受制于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一样,同属于自然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   地球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圈层性。整个地球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物质圈层所构成。这些地球圈层称为地圈。   地球的外部笼罩着大气圈,其中还可再分为散逸层、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圈的下垫面是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层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刚体部分)。岩石圈的上部分布着很薄的一层沉积岩石圈及地表风化壳和土被层;岩石圈以下的地球内部是地幔的大部和地核;此外,在海陆表面还存在生命物质,它们组成生物圈。所有这些地圈的组合形式具有两种类型: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而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这后一种组合形式的四个地圈不仅是紧密地接触,而且是多方面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比较地球其他圈层具有独特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这个物质体系不是大气、水体、岩石和生物等各种物质成分的机械凑合(正如食糖这个碳水化合物,不是碳、氢、氧的机械相加那样),而是一个复杂的具有自己独特性质的物质体系,叫做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把这一新的物质体系,称为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尽管表达的字眼以及所包括的空间范围不完全一致,而其所指的客观实体却是基本相同的。这些术语主要有:地理壳(A.A.格里哥里耶夫)、地理圈(Ⅱ.Ⅱ.阿尔曼德);景观壳(C.B.卡列斯尼克)、景观圈(m.K.叶夫列鲁夫)、表成地圈(A.r.伊萨钦科)、生命发生圈(H.M.查别林)、地球表层(Ⅱ.H.布罗乌诺夫)、自然地理面(牛文元)等。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由上可见,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个复合圈层,它镶嵌于地球的表层,以自己的表面朝向宇宙空间,正像一个包着固体地球的“壳”,因此,有些自然地理学家把它称作“地理壳”、“景观壳”,这种名称,突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外形和空间位置。   然而,要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位置,即确定它的范围和边界,却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我们知道,客观物体的边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突变的鲜明边界。这类边界在空间呈一个面(没有厚度),界面两侧物质(体系)的性质有明显区别。例如海陆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本人大学土木系老师,由于今年评副教授需要,手头上有若干篇录用待发的核心期刊论文(工业建筑、建筑技术、建筑科学、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和投稿后录用问题不大的结构类论文,上述都是北大核心期刊,算是比较难发的且发表周期都比较长(一般录用后都要1~2年才发的,所以录用待发的积累下了6篇),考虑版面费昂贵,最近做了房奴,需要找个学校老师一起发表(设计单位的考虑评高工一般不管论文核心不核心,所以合作不合算),你可为第一第二或第三作者,当然版面费会有很大差别,最好本人自己第一作者。可在录用通知单收到并向编辑部查询后付费。若需要,可联系详谈,QQ:,注明:论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您好如果你是高级修饰,就可以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额  有论文需求的 联系本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以参与教育部门的教师职称评定,但你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这得需要教育部门的认定才行。(需要考试获得才行,要考教育学,心理学什么的)。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的话,就不用教师资格证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一些学校,各个专业执行的情况不同。这个是学位条例规定要这么做的,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逐步逐步积累经验以后,在毕业的时候撰写毕业论文就不会成为一件太难的事了。但是有很多学校没有把学年论文当作是一个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途径或者是工具。那么,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是很注重学年论文的撰写的,因为只有训练学年论文的写作才能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为什么要在毕业之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呢?主要是要让学生总结一下在校四年来的学习成果。学校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一个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两个要点。所以一定不要小看毕业论文,选个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急需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