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题: 零状态下,LC并联电路公式,t=...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解析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解析 投稿:宋臇臈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V第2章 章后习题解析2.1 求图2.9所示电路中通过14Ω电阻的电流I。 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Ω2.520UOC?12.5?12.5??7.5V10?2.55?20 10?2.55?20R0???6?1…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指出图(a)、(b)两电路各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个回路?几个网孔? (a) (b) 习题1.1电路 解:(a)节点数:2;支路数:4;回路数:4;网孔数:3。 (b)节点数:3;支路数:5;回路数:6;网孔…
电路分析 试题(Ⅰ) 二. 填空 (每题1分,共10分)1.KVL体现了电路中守恒的法则。2.电路中,某元件开路,则流过它的电流必为 。3.若电路的支路数为b,节点数为n,则独立的KCL方程数为 。4.在线性电路叠加定理分析中,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应…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章后习题解析
2.1 求图2.9所示电路中通过14Ω电阻的电流I。 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
UOC?12.5?12.5??7.5V
10?2.55?20
10?2.55?20R0???6?
10?2.55?20
再把待求支路接到等效电源两端,应用全电路欧姆定律即可求出待求电流为
图2.9 习题2.1电路
2.2 求图2.10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2。
图2.10 习题2.2电路
解:应用叠加定理求解。首先求出当理想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I2′为
再求出当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I2″为
根据叠加定理可得
I2= I2′+I2″=0.5+0.08=0.58A
图2.11 习题2.3电路
2.3电路如图2.11所示。试用弥尔曼定理求解电路中A点的电位值。
2444???14V 解:
2.4 某浮充供电电路如图2.12所示。整流器直流输出电压US1=250V,等效内阻RS1=1Ω,浮充蓄电池组的电压值US2=239V,内阻RS2=0.5Ω,负载电阻RL=30Ω,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负载端电压及负载上获得的功率。
解:①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对电路列出方程组
I1?30I?250
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
0.5I2?30I?239
联立方程可求得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I2=-2A 负载端电压为
UAB=IRL=8×30=240V 负载上获得的功率为
PL=I2R=82×30=1920W
②应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对电路列出回路电流方程
应用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 图2.12 习题2.4电路
0.5)IA?0.5IB?250?239(0.5?30)IB?0.5IA?239
联立方程可求得各回路电流分别为
根据回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可得出各支路电流为
I1= IA=10A
I2= -IA+ IB=-10+8=-2A
负载端电压为
UAB=IRL=8×30=240V 负载上获得的功率为
PL=I2R=82×30=1920W
2.5 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图2.1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再用叠加定理进行校验。 解:断开待求支路,求出等效电源
R0?2//4?(2?8)//10?6.33? 因此电流为
4?{[(2?8)//10]?5}//22?10
图2.13 习题2.5电路
用叠加定理校验,当左边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当右边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2?{[(2?8)//10]?5}//44?10
因此电流为
I=I′+I″=1.176+2.353≈3.53A
2.6 先将图2.14所示电路化简,然后求出通过电阻R3的电流I3。
图2.14 习题2.6电路
习题2.6等效电路
解:首先根据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的等效互换将电路化简为上右图所示,然后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流
2.7 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2.15所示电路中50K
Ω电阻中的电流I。
习题2.7电路一般画法
习题2.7电路
(联立方程式求解可得
VA≈-30.12V
VB≈18.1V 由此可得50KΩ电阻中的电流为
VA?VB?30.1?18.1
???0.964mA 5050
习题2.8电路一
电流I的实际方向由B点流向A点。
2.8 求图2.16所示各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a)电路
UOC?Uab?9?3?2?8?28VR0?8?10?18?
UOC?6I?3I?9I?9?1?9V I?R0?
(b) 习题2.8电路二 图2.16
2.9 分别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求解图2.17所示各电路中的电流I。 解:①用叠加定理求解(a)图电路中I。当125V电源单独作用时
40?36//6060?36
当120V电源单独作用时
[40//60?36]//?60
I?I'?I''?1.25?(?2)??0.75A
习题2.9电路一
图2.17 习题2.9电路
(b) 习题2.9电路二
②用叠加定理求解(b)图电路中I。当1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0.769A 9?4
当3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I'?I''?0.769?(?0.923)??0.154A
③用戴维南定理求解(a)图电路中I。
RO?40//60?24?
④用戴维南定理求解(b)图电路中I。
UOC?10?3?4??2V
??0.154A4?9
2.10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2.18
U0C?2?2?3??1V
U?3?3?1?8V
习题2.10电路
3.1 按照图示所选定的参考方向,电流
i的表达式为i?20sin(314t??)A,如果把参考方向选成相反的方向,则i的表达式应如何改写?讨论把正弦量的参考方向改成相反方向时,对相位差有什么影响?
解:若把电流的参考方向选成相反的方向时,解析式中的初相可加(或减)180°,即原式可改写为i?20sin(314t?
图3.11 题3.1图
???)?20sin(314t?)A。当正弦量的33
参考方向改成相反方向时,原来的同相关系将变为反相关系;原来的反相关系变为同相关系;原来超前的关系将变为滞后;原来滞后的关系变为超前。
已知uA?222si3n1t 4V,
uB?2202sin(314t?120?)V。
(1)试指出各正弦量的振幅值、有效值、初相、角频率、频率、周期及两者之间的相位差各为多少?
(2)画出uA、uB的波形。
习题3.2电压波形图
解:①uA的振幅值是311V,有效值是220V,初相是0,角频率等于314rad/s,频率是50Hz,
周期等于0.02s;uB的幅值也是311V,有效值是220V,初相是-120°,角频率等于314rad/s,频率是50Hz,周期等于0.02s。uA超前uB120°电角。uA、uB的波形如图所示。
按照图示电压u和电流i的波形,问u和i的初相各为多少?相位差为多少?若将计时起点向右移π/ 3,则u和i的初相有何改变?相位差有何改变?u和i哪一个超前?
解:由波形图可知,u的初相是-60°,i的初相是30°;u滞后I的电角度为90°。若将计时起点向右移π/ 3(即60°),则u的初相变为零,i的初相变为90°,二者之间的相位差不变。
3.4 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通常接在220伏交流电源上,若把它接在220伏的直流电源上行吗?
答:灯泡可以看作是纯电阻负载,纯电阻负载在工频交流电下和直流情况下的电阻值变化很小,而额定电压值通常是指加在灯泡两端的长期、安全工作条件下的最高限值的有效值,有效值又与数值相同的直流电热效应相等,因此,把灯泡接在220V直流电源上是可以的。
3.5 在电压为220伏、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路中,接入一组白炽灯,其等效电阻是11欧,要求:(1)绘出电路图;(2)求出电灯组取用的电流有效值;(3)求出电灯组取用的功率。
解:(1)绘出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电灯组取用的电流有效值为
图3.12 题3.3波形图
(3)电灯组取用的功率为
P?UI?220?20?4400W
电路示意图 习题3.5
3.6 已知通过线圈的电流i?2sin314tA,线圈的电感L=70mH(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设电流i、外施电压u为关联参考方向,试计算在t=T/6,T/4,T/2瞬间电流、电压的数值。
解:线圈的感抗为
XL=314×0.07≈22Ω
t=T/6时:i?102sin(314?
)?14.14?sin60??12.24A 6
Um=ImXL=14.14×22≈311V
u?311sin150??155.5V
t=T/4时:i?102sin(314?
)?14.14?sin90??14.14A 4
)?14.14?sin180??0A 2
u?311sin180??0V
t=T/2时:i?102sin(314?
u?311sin270???311V
3.7 把L=51mH的线圈(其电阻极小,可忽略不计),接在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要求:(1)绘出电路图;(2)求出电流I的有效值;(3)求出XL。
解:(1)绘出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电流有效值为
(3)线圈感抗为
XL??L?314?51?10?3?16?
习题3.7电路示意图
3.8 在50微法的电容两端加一正弦电压u?2202sin314tV。设电压u和i为关联参考方向,试计算t?T,T,T瞬间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解:通过电容的电流最大值为
Im?Um?C??10?6?4.88A
t=T/6时:u?2202sin(314?
)?311?sin60??269V 6
)?311?sin90??311V 4
)?311?sin180??0V 2
i?4.88sin150??2.44A
t=T/4时:u?2sin(314?
i?4.88sin180??0A t=T/2时:u?2202sin(314?
i?4.88sin270???4.88A
3.9 C=140微法的电容器接在电压为220伏、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路中,求:(1)绘出电路图;(2)求出电流I的有效值;(3)求出XC 。
解:电路图如右图所示。电流的有效值为
I?U?C?220?314?140?10?6?9.67A
电容器的容抗为
3.10 具有电阻为4欧和电感为25.5毫亨的线圈接到频率为50赫、电压为115伏的正弦电源上。求通过线圈的电流?如果这只线圈接到电压为115伏的直流电源上,则电流又是多少?
解:线圈在115V正弦交流电源作用下的阻抗为
42?(314?0..94?
通过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为
U115??12.9A Z8.94
若这只线圈接到电压为115V的直流电源上,电流为
U115??28.75A R4
3.11 如图所示,各电容、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均相等,问哪一个安培表的读数最大?哪一个为零?为什么?
图3.13 题3.11电路
解:电容对直流相当于开路,因此A2表的读数为零;(c)图总电容量大于(a)图电容量,根据I=UωC可知,在电源电压和频率均相等的情况下,A3表的读数最大。
3.12 一个电力电容器由于有损耗的缘故,可以用R、C并联电路表示。在工程上为了表示损耗所占的比例常用tg??
来表示,δ称为损耗角。今有电力电容器,测得其电容C=0.67XC
微法,其等值电阻R=21欧。试求50赫时这只电容器的tg?为多少?
解:工频50Hz情况下
XC???4753.3?
2?fC314?0.67
R21tg????4.42?10?3
3.13 有一只具有电阻和电感的线圈,当把它接在直流电流中时,测得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8A,线圈两端的电压是48V;当把它接在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路中,测得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12A,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120V,试绘出电路图,并计算线圈的电阻和电感。
线圈的阻抗为
则线圈的电感为
章后习题解析
4.1已知RL串联电路的端电压u?2sin(314t?30?)V,通过它的电流I=5A且滞后电压45°,求电路的参数R和L各为多少?
/45??44/45??
即阻抗角等于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角。
R?Zcos45??44?0.707?31.1?
L???0.099H1
4.2 已知一线圈在工频50V情况下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1A,在100Hz、50V下测得电流为0.8A,求线圈的参数R和L各为多少?
解:|Z|50=50÷1=50Ω,
|Z|100=50÷0.8=62.5Ω
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如下
502?R2?3142L2
(1)62.52?R2?6282L2(
R2?502?98596L2
(3)代(2)有
62.52?50 2?2L2解得
L?0.069H?69mH代入(3)求得
4.3 电阻R=40Ω,和一个25微法的电容器相串联后接到u?2sin500tV的电源上。试求电路中的电流I并画出相量图。
?89.4/?63.4?? 解:U?100/0?V
Z?R?jXC?40?j
100/0?U??1.12/63.4?A Z89.4?
画出电压、电流相量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4.4 电路如图4.17所示。已知电容C=0.1μF,输入电压U1=5V,f=50Hz,若使输出电压U2滞后输入电压60°,问电路中电阻应为多大?
解:根据电路图可画出相量示意图如图所示,由相量图中的电压三角形又可导出阻抗三角形,由阻抗三角形可得
图4.17 题4.4电路
习题4.4相量图 习题4.4阻抗三角形
XC???31847?
R???55165?
tg30?0.5773
电路中电阻约为55KΩ。
4.5 已知RLC串联电路的参数为R=20Ω,L=0.1H,C=30μF,当信号频率分别为50Hz、1000Hz时,电路的复阻抗各为多少?两个频率下电路的性质如何?
解:①当信号频率为50Hz时
)?20?j74.6?77.2容性 )
Z'?20?j(314?0.1?
②当信号频率为1000Hz时
)?20?j623?623/88?(感性)
Z''?20?j(?
4.6 已知RLC串联电路中,电阻R=16Ω,感抗XL=30Ω,容抗XC=18Ω,电路端电压为220V,试求电路中的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及功率因数cos?。
Z?R?j(XL?XC)?16?j(30?18)?20/36.9??
I???11/?36.9?A
S?UI?220?11/0??(?36.9?)???(VA)
cos??cos36.9??0.8
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1936W,无功功率为1452var,视在功率为2420VA,功率因数为0.8。 4.7 已知正弦交流电路中Z1=30+j40Ω,Z2=8-j6Ω,并联后接入u?2202sin?tV的电源上。求各支路电流I1、I2和总电流I,作电路相量图。
??0.02/?53.1??0.012?j0.016(s)
30?j405011
??0.1/36.9??0.08?j0.06(s)8?j610/?36.9?
Y?Y1?Y2?(0.012?0.08)?j(?0.016?0.06)?0.092?j0.044?0.102(s)Y2?
I?UY?220/0??0.102/25.6??22.4/25.6?A
I1?UY1?220/0??0.02/?53.1??4.4/?53.1?AI2?UY2?220?0.1?22作出相量图如图示。
15V;V2为 80V;V3为 100V。求图中电压US。
解:(a)图
US?302?602?67.1V
US?2?(80?100)2?25V
图4.18 题4.8电路
I14.8已知图4.18(a)中电压表读数V1为 30V;V2为 60V。图(b)中电压表读数V1为
4.9 已知图4.19所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5A;A2=20A;A3= 25A。求(1)电流表A的读数;(2)如果维持电流表A1的读数不变,而把电源的频率提高一倍,再求电流表A的读数。
解:(1)电流表A的读数即电路中总电流,即
I?52?(20?25)2?7.07A
(2)频率提高一倍时,感抗增大一倍而
使得通过电感的电流减半,即A2读数为10A;容抗则减半而使通过电容的电流加倍,即A3读数为50A。所以总电流表A的读数为
I?52?(10?50)2?40.3A
4.10 已知图4.20所示电路中I?2?0?A,求电压US,并作相量图。 解:
图4.20 题4.10电路
US?IZ?2/0?[4?j(3?5)]
?2?4.47/0??(?25.6?)
?8.94/?25.6?V
V2=240V。求阻抗Z2。
4.11 已知图4.21示电路中Z1=j60Ω,各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V=100V; V1=171V; 解:由KVL定律可知,三个电压可构成一个电压三角形,对这个电压三角形可运用余弦定理求出电压U1和总电压U之间的夹角θ(如相量图示)为:
100?171?240
?arccos(?0.537)?122?
图4.21 题4.11电路
由相量图可看出,由于Z2端电压滞后于电流,所以推出
阻抗Z2是一个容性设备,又由Z1=j60Ω可知,Z1是一个纯电感元件,设
电路中电流为参考相量,则 ?2
U1?U1171I?/0??/0??2.85A?
Z2?2/?(122?90)??/?32??84.2/?32??71.4?j44.6(?)
已知图4.22所示电路中U=8V,Z=(1-j0.5)Ω,Z1=(1+j1) Ω,Z2=(3-j1)Ω。求各支路的电流和电路的输入导纳,画出电路的相量图。
11??0.707/?45??0.5?j0.5(S)
11??0.316?0.3?j0.1(S)Z23?j1
Y12?Y1?Y2?0.8?j0.4?0.894(S)Z12
11???1?j0.5(?)Y120.894/26.6?
1?j0.5?1?j0.52
I?UY?8?0.5?4A
图4.22 题4.12电路
UZ?IZ?4?(1?j0.5)?4.48/?26.6?VU并
I4??4.47/26.6?VY120.894?
I1?U并Y1?4.47/26.6??0.707/?45??3.16/?18.4?AI2?U并Y2?4.47/26.6??0.316/18.4??1.41/45?A
图4.23所示电路中,IS=10A,ω=5000rad/s,R1=R2=10Ω, C=10μF, μ= 0.5。求各支路电流,并作相量图。
图4.23 题4.13电路
??(?j)??j200V 解:UC?IS?(?j?C5000?10
对右回路列KVL方程
10IR2?10(IS?IR2)?0.5?(?j200)?0 解得
IR2?5?j5?7.07
I1?IS?IR2?10?5?j5?5?j5?7.07/?45?A
US?UC?UR2??j200?70.7/45??158/?71.6?V
4.14 已知如图4.24所示电路中,R1=100Ω,L1=1H,R2=200 Ω,L2=1H,电流I2=0,电压US=1002V,, ω=100rad/s,求其它各支路电流。
解:电流I2=0,说明电路中A、B两点等电位,电源电压激发的电流沿R1、jωL1流动,即
141.4/0?US
图4.24 题4.14电路
I1?I?1/?45?A
UBC?UAC?I1j?L1?1/?45??j(100?1)?100/45?VI3?
100/45?UBC
??Aj?L2j(100?1)
试求图4.25所示电路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a)图:UOC?Uab?
图4.25 题4.15电路
有源二端网络对外部电路相当于开路。
?1.28/?39.8?A
(b)图:I1?
UOC?j5?1.28/?39.8??1.28/?39.8??6?10/0?V
6?(6?j10)R0??4.4919.2??
求图4.26所示电路中R2的端电压U?。 解:对左回路列KVL方程(顺时针绕行),有
?US?U?gUR1?0?US?U(1?gR1)?0US
?gUSR21?gR1
图4.26 题4.16电路
图4.27所示电路中is?吸收的复功率。
2sin(104t)A,Z1=(10+j50)Ω,Z2=-j50Ω。求Z1、Z2
111???0.?S Z110?j?11??j0.02SZ2?j50
Y?Y1?Y2?0.02?j0.02
图4.27 题4.17电路
I1?UY1?255/?11.8??0.???j5A
I2?UY2?255/?11.8??j0.02?5.1/78.2?A
S1?UI1?255?5/?11.8?90????261?j1248(VA)S2?UI2?255?5.??j1300.5(VA)
图4.28所示电路中,U=20V,Z1=3+j4Ω,开关S合上前、后I的有效值相等,开关合上后的I与U同相。试求Z2,并作相量图。
解:开关S合上前、后I的有效值相等,说明电路总阻抗的模值等于Z1支路的阻抗模值;开关合上后的I与U同相,说明Z1、Z2两阻抗虚部的数值相等且性质相反,因此
3?j45/53.1??0.2/?53.1? ?0.12?j0.16(S)
1?Y2?1?0.2S
0.2?0.12?j0.16?G2?j0.16 得
G2=0.08 所以
图4.28 题4.18电路
0.08?j0.160.179/63.4? ?5.59/?63.4??2.5?j5?
20/0?U??4/?53.1?A Z1520U??3.58/63.4?A Z25.59/?63.4?
习题4.18相量图
图4.29所示电路中,R1=5Ω,R2= XL,端口电压为100V,XC的电流为10A,R2
的电流为102A。试求XC、R2、XL。
解:设并联支路端电压为参考相量,则
IRL?10/?45?A,
I?IRL? IC?10?j10?j10?10/0?A
UR1?IR1?10/0??5?50/0?V
因为并联支路端电压初相为零,所以总电压初相也为零,即U并=100-50=50V,因此
图4.29 题4.19电路
ZRL??3.54/45??2.5?j2.5(?) ?
R2=2.5Ω,
XL=2.5Ω。
有一个U=220V、P=40W、cos??0.443的日光灯,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并联一个C=4.75μF的电容器,试求并联电容后电路的电流和功率因数(电源频率为50Hz)。
解:并联电容支路电流为
IC?U?C?220?314?4.75?10?6?0.328A 原功率因数角
??arccos0.443?63.7? 原日光灯电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为
I1sin63.7??
?0.897?0.368A
并电容后补偿的是日光灯电路电流的无功分量,所以
I/?'?(I1sin??IC)2?(I1cos?)2/arctg[(I1sin??IC)?(I1cos?)]
?0.042?0.1822/arctg[(0.368?0.328)?0.182]?0.186/12.4?A
解得并联电容后电路的电流和功率因数分别为
I=0.186A,
cos?'?cos12.4??0.977
功率为 60W,功率因数为0.5的日光灯负载与功率为 100W的白炽灯各 50只并联在 220V的正弦电源上(电源频率为50Hz)。如果要把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2,应并联多大的电容?
解:设电源电压为参考相量。日光灯电路、白炽灯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
?60?50I1??27.3?13.7?j23.6(A)
I2???22.7?A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I'?I1?I2?13.7?22.7?j23.6?43.4/33?A 并联电容器以后,电路的总有功功率不变,则总电流减少为
?39.5/arccos0.92?39.5/23.1?A
画出电路相量图进行分析:
因为:U?C?I'sin33??I''sin23.1?
U2? -0.427)2
220?314?117?F
(tg33??tg23.1?)
章后习题解析
5.1 在RLC串联回路中,电源电压为5mV,试求回路谐振时的频率、谐振时元件L和C上的电压以及回路的品质因数。
解:RLC串联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
谐振时元件L和C上的电压为
UL?UC?5QmV?
5.2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L=100mH,R=3.4Ω,电路在输入信号频率为400Hz时发生谐振,求电容C的电容量和回路的品质因数。
解:电容C的电容量为
回路的品质因数为
2?f0L6.28?400?0.1
5.3 一个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为100Ω,品质因数为100,谐振时的角频率为1000rad/s,试求R、L和C的值。
解:根据特性阻抗和品质因数的数值可得
电感量L和电容量C分别为
?100??0.1H?01000
5.4 一个线圈与电容串联后加1V的正弦交流电压,当电容为100pF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100V且最大,此时信号源的频率为100kHz,求线圈的品质因数和电感量。
解:据题意可知,在频率为100KHz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则线圈的品质因数为
(6.28?100?103)2?100?10?12
线圈的电感量为
5.5 有L=100μH,R=20Ω的线圈和一电容C并联,调节电容的大小使电路在720kHz发生谐振,问这时电容为多大?回路的品质因数为多少?
解:电容量C的数值为
(6.28?720?103)2?100?10?6
回路的品质因数为
2?f0L6.28?720?103?100?10?6
5.6 一条R1L串联电路和一条R2C串联电路相并联,其中R1=10Ω,R2=20Ω,L=10mH,C=10μF,求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值。
解:并谐电路的回路总电阻为R=R1+R2=10+20=30Ω,并谐电路的谐振频率约为
品质因数约为
6.28?.01?10
R30??0.95 ?0L2??504?0.01
5.7 在题5.6的并联电路中,若电容所在的支路中又串入一个10mH的电感,这时电路的谐振频率为多少?
解:如果在电容所在支路又串入一个10mH的电感,则并谐回路中的总电感量为20mH,
这时电路的谐振频率约为
6.28?.02?10
5.8 一个正弦交流电源的频率为1000Hz,U=10V,RS=20Ω,LS=10mH,问负载为多大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功率?最大功率为多少?
解:当负载阻抗等于电源内阻抗的共轭复数时,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因此
XS?j2?fL?j6.28??j62.8?ZL?20?j62.8(?)
最大功率为
???1.25W 22(RS?RL)(20?20)
5.9 一个电阻为12Ω的电感线圈,品质因数为125,与电容器相联后构成并联谐振电路,当再并上一只100kΩ的电阻,电路的品质因数降低为多少?
解:根据题目中已知量可求得谐振电路的特征阻抗为
?RQ?12?125?1500? C
把电路化为RˊLC相并联的形式,其中Rˊ的数值为
(?0L)215002L???188K?
其当再并上一只100kΩ的电阻后,电路的品质因数为
R'//RL188//100
??103?43.5 ?0L1500
计算结果表明,当并谐电路中再并入一个电阻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降低,选择性变差。 5.10 一个R=13.7Ω,L=0.25mH的电感线圈,与C=100pF的电容器分别接成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求谐振频率和两种谐振情况下电路呈现的阻抗。
解:①串联谐振时,电路的谐振频率为
6.28?0.25?10?100
对串谐电路所呈现的阻抗为
②并联谐振时,电路的谐振频率约为
6.28?0.25?10?100
并谐电路的所呈现的阻抗为
L0.25?10?3
CR100?10?12?13.7
互感耦合电路与变压器
章后习题解析
6.1 在图6.13所示电路中,L1=0.01H,L2=0.02H,C=20μF,R=10Ω,M=0.01H。求两个线圈在顺接串联和反接串联时的谐振角频率ω0。
解:两线圈在顺接串联时的谐振角频率为
1(L1?L2?2M)C
0.01?0.02?0.02)?20
?100r0ad/s
图6.13 题6.1电路图
两线圈在反接串联时的谐振角频率为
1L1?L2?2M)C
(0.01?0.02?0.02)?20
?223r6ad/ s
6.2 具有互感的两个线圈顺接串联时总电感为0.6亨,反接串联时总电感为0.2亨,若两线圈的电感量相同时,求互感和线圈的电感。
L1?L2?2M?(L1?L2?2M)?0.6?0.2
由上述关系式可解得
L?L2?2M?L1?L2?2M?0.4
L1?L2?2M?(L1?L2?2M)?0.6?0.2
由上述关系式可解得
L1?L2?2M?L1?L2?2M?0.8L1?L2?0.2H
6.3 求图6.1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解:对原电路进行去耦等效变换,其等效电路如图示。
图6.14 题6.3电路图
习题6.3去耦等效电路图
首先求出T型等效电路的入端阻抗为
(20?j10)j??55.3/49.4??
利用欧姆定律及其分流公式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为
?0.362/?49.4?A
55.3/49.4?
?0.362/?49.4??0.362/-94?A
I3?0.362/?49.4??0.362/?49.4??0.323/14?A
I2?0.362/?49.4?
6.4 在图6.15所示电路中,耦合系数是0.5,求:(1)流过两线圈的电流;(2)电路消耗的功率;(3)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
解:首先求出电路的互感电抗为
?M?KL1L2?0.5?40?40? 对电路进行T型等效变换,并画出其等效电路图如图示:
图6.15 题6.4电路
习题6.4去耦等效电路
对去耦等效电路求其入端阻抗
Z?50?j120?
20?(?j40)800/?90?
?50?j120??130/59.5??
利用欧姆定律及其分流公式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为
130?j4040/?90?
?0.769/?59.5??0.688/?86.1?A
I2?0.769/?59.5?
6.5 由理想变压器组成的电路如图6.16所示,已知US?16/0?V,求:I1、U2和RL吸收的功率。
解:对电路的入端电阻进行求解,即
R?2?(0.22?(2.5?52?5)?7.1? 利用欧姆定律可得
图6.16 题6.5电路
16?2.25/0?A 7.1
利用分压公式和变比公式可求得
?16/0??0./0?V2?5.1
??57.5n10.2
125U2'?U2?57.5/0??0./0?V
2.5?125UL?
U2'56.4/0?
??11.27n25
因此,负载电阻上吸收的功率为
PL???16/0??0.W
6.6 在图6.17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US?10/0?V,求电压UC。
解:Z1r?0.52?(?j4)??j?
图6.17 题6.6电路
?10/0??0.094/?131? ?0.94/?13?1V
0.94/?131?
?1.88/13?1V
6.7 图6.18所示全耦合变压器电路,求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各为多少? 解:画出全耦合变压器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图示:
习题6.7等效电路
全耦合变压器的变比就是等效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变比,即n?
?0.5,在此基础上画4
出右图所示等效电路,又由等效电路可知,电路图中两个电阻并联在相同的两点之间,因此两个电阻的端电压相同,即用弥尔曼定理求解出的结点电压
?10/0?10/0?10/0?
U????18.6/68.2?V
.1?j(0.5?1)0.539?????
章后习题解析
7.1三相发电机作Y连接,如果有一相接反,例如C相,设相电压为U,试问三个线电压为多少?画出电压相量图。
解:当Y接三相发电机C相接反时,由相量图分析可知,三个线电压分别为:
UAB=1.732U
7.2 三相相等的复阻抗Z=40+j30Ω,Y形连接,其中点与电源中点通过阻抗ZN相连接。已知对称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求负载的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和功率,并画出相量图。设(1)ZN=0,(2)ZN=∞,(3)ZN=1+j0.9Ω。
解:由于电源是对称三相电源,负载是Y接的对称三相负载,因此构成了对称三相电路。UCA
对称三相电路可归结为一相电路进行分析和计 算,而在一相计算电路中,因三相对称而不发生中点偏移,电源中性点N和负载中性点N′是相重合的,所以,联接N和N′两点的是一根短路线,与电路中线阻抗的情况无关。所以①、②、③三种情况下,计算和分析结果完全相同。
电源线电压已知,即Ul=380V,Y接情况下
习题7.2①相量图
习题7.1相量图
一相计算电路中的复阻抗为
Z=40+j30=
Y接三相电路的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即
Il?IP?三相有功功率为
??4.4A Z50
P?3UPIPcos??3?220?4.4?cos36.9??2323.2W 以UA为参考相量,画出电路相量图如图示。 7.3 图7.12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各安培表读数均为3.8A。若将S打开,问安培表读数各为多少?并画出两种情况的相量图。
解:三个安培表的读数为三相Δ接负载对称时的线电流数值。由此值可求得相电流数值为
图7.12题7.3电路
?2.194A 1.732
A习题7.3三相对称时相量图
习题7.3三相不对称时相量图
当S打开后,对称三相Δ接负载出现一相开路。此时A和C火线上串联的安培表中通过的电流实际上为一相负载中的相电流,即等于2.194A;而B火线上串联的安培表数值不变,仍为3.8A。两种情况下的相量图分别如图所示。
7.4 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为380V(电源端),三角形负载阻抗Z=(4.5+j14)Ω,端线阻抗Z=(1.5+j2)Ω。求线电流和负载的相电流,并画出相量图。
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可归结为一相电路进行。设UAB?380/0?V,则负载端电压为
UA'B'?380/0?
?380/0??233/-17.8?V
6?j1624由此可计算出相电流为
UA'B'233/-17.8????15.9/-90?A ZAB14.7/72.2?
根据对称电路中相、线电流的关系可得
IA?3IAB/?30??1.732?15.9/-90??30??27.5/-120?A
即电路的线电流为27.5安,负载中通过的相电流为15.9安,画出的电路相量图如图示。 7.5 图7.13所示为对称Y-Y三相电路,电源相电压为220V,负载阻抗Z=(30+j20)Ω, 求:(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 (2)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
(3)如果A相的负载阻抗等于零(其它不变),再求(1)、(2);
(4)如果A相负载开路,再求(1)、(2)。
图7.13 题7.5电路
解:① 对称三相电路可归结为一相电路的计算。图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6.1A 36.06
② 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P?3?220?6.1?cos(arctg
)?3350W 30
③ A相的负载阻抗等于零时相当于A相的负载阻抗短路,此时B、C两相分别与A相构成回路,设电源线电压UAB?380?V,有
?10.54/146??(?8.66?j5.89)A
36.06/33.7??380?
IC??10.54/86.3??(0.68?j10.52)A
36.06/33.7?
IA?IB?IC??8.66?j5.89?0.68?j10.52??7.98?j16.41?18.2/11?6A
则电流表的读数为18.2A。负载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P?PB?PC?380?10.54?cos33.7??2?666W4
④ 如果A相负载开路,则通过的A相的电流为零。电路的功率为
380/?120?380/?120?
IBC???5.27/?154?A
P?380?5.27?cos33.7??166W6
B7.6 图7.14所示为三相对称的Y-△三相电路,UAB=380V,Z=27.5+j47.64Ω,求(1)图中功率表的读数及其代数和有无意义?(2)若开关S打开,再求(1)。
解:① 两功率表的读数分别为
图7.14 题7.6电路
Il??6.91?12A
P1?UABIAcos(??30?)?380?12?0.866?3949WP2?UBCIBcos(??30?)?380?12?0?0W
该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为
P?UlIlcos60??1.732?380?12?0.5?3949W?P1?P2
计算结果说明,用二瓦计法测量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两表之和就等于对称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
② 开关S打开后,出现了一相开路,这时两个瓦特计上的读数分别为
P1?UPIPcos?P?380?6.91?0.5?1313W
P2?UPIPcos?P?380?6.91?0.5?1313W
P?P1?P2?26W
两个瓦特计上的读数实际上已为一相负载上所吸收的功率,其代数和为电路消耗的总有功功率。
对称三相感性负载接在对称线电压380V上,测得输入线电流为12.1A,输入功率为5.5KW,求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解:由P?3UlIlcos?p可得功率因数为
1.732?380?12.1
电路的无功功率为
Q?3UlIlsin(arccos0.69)
?1.732?380?12.1?0.724 ?5764var
图7.15所示电路中的US是频率?=50Hz的正弦电压源。若要使Uao、UbO、UcO构成对称三相电压,试求R、L、C之间应当满足什么关系。设R=20Ω,求L和C的值。
解:设Uao?U/0?V,则
Uab?Uao?Ubo?U/0??U/?120?
?(1?0.5?j0.866)U?3U/30?VUbC?UbO?UC0?U/?120??U/120?
图 7.15 题7.8电路
?(?0.5?0.5?j0.866?j0.866)U??j3U
??U/120??3U/30?UU
IL??/?60?,
IC?U?C RRj?L?L
对电路中a点和c点分别列KCL方程,有
I? IRa? IL,
I? IC?IRC联立两式可得:
IRa? IL? IC?IRC
UUU?/?60??3U?C?/120?
1C1?3?j1.5?C?j1.5
解得: RL?L
其中:R?,
把R?20?和L?2代入R?可得C?541?F
把C?541?F的结果代入L?2可求得L?18.7mH
计算结果表明,若要使Uao、UbO、UcO构成对称三相电压, R、L、C之间应当满足
的关系。当R=20Ω时,L和C应分别为18.7mH和541μF。
7.9 图7.16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为380V,R=200Ω,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为15203var。试求:
(1)各线电流; (2)电源发出的复功率。
解:①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可归结为一相电路进行,选择A相电路。计算时电路的参考相量是UAB?380/0?。有
??4?2?j3.464(A)
B图7.16 题7.9电路
/?30??3.291/?30?200
?2.85?j1.65(A)
IA?IAY?IA??2?j3.464?2.85?j1.65
?4.85?j1.814?5.18/20.5?A
IB?5.18/?99.5?AIC?5.18S?P?jQ?3IAB?R?j1520
)?200?j2633200
7.10 图7.17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为380V,相电流IA’B’=2A。求图中功率表的读数。
解:电路中线电流为
IA?3IA'B'?1.732?2?3.464A 因为负载为纯电感,所以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角
图7.17 题7.10电路
??90?,根据二瓦计测量法的计算公式可得
P1?380?3.464?cos(90??30?)?658WP2?380?3.464?cos(90??30?)??658W
章后习题解析
8.1图示各电路已达稳态,开关S在t?0时动作,试求各电路中的各元件电压的初始值。
习题8.1电路
解:(a)图电路:换路前
根据换路定律可得:
iL(0?)?iL(0?)?3.33A
习题8.1(a)t=0+等效电路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示。根据t=0+时的等效电路可求得
U3???3?10V
U10???10? ?33.3V
UL??U3??100?U10???10?100?33.3?56.7V(b)图电路:换路前达稳态时
iL(0?)?0A,
uC(0?)?15V
根据换路定律可得:
iL(0?)?iL(0?)?0A
uC(0?)?uC(0?)?15V
习题8.1(b)t=0+等效电路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示。根据t=0+时的等效电路可求得
U5??15?2.5V
U25??15?2.5?12.5V
(c)图电路:换路前
根据换路定律可得:
iL(0?)?iL(0?)?1A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示。根据t=0+时的等效电路可求得
??100VuL(0?)?
U100??100? 33
U50??uL(0?)?50??50??V
(d)图电路:换路前
uC(0?)?24?16V
根据换路定律可得:
习题8.1(d)t=0+等效电路
uC(0?)?uC(0?)?16V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示。根据t=0+时的等效电路可求得
U100??uC(0?)?16V
8.2 图示电路在t?0时开关S闭合,闭合开关之前电路已达稳态。求uC(t)。
解:由题意可知,此电路的暂态过程中不存在独立源,因此是零输入响应电路。首先根据换路前的电路求出电容电压为
uC(0-)=US=126V 根据换路定律可得初始值
uC(0+)= uC(0-)=126V
换路后,126V电源及3KΩ电阻被开关短路,因此电路的时间常数
τ=3×103×100×10-6=0.3s
代入零输入响应公式后可得
图8.22 习题8.2电路
uC(t)?126e?3.33tV
8.3 图示电路在开关S动作之前已达稳态,在
t?0时由位置a投向位置b。求过渡过程中的
uL(t)和iL(t)。
解:由电路图可知,换路后电路中不再存在独立源,因此该电路也是零输入响应电路。根据换路前的电路可得
图8.23 习题8.3电路
习题8.3 t=0+时的电路图
(3//6?2)//43?63
根据换路定律可得
iL(0?)?iL(0?)?
画出t=0+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示。根据t=0+时的等效电路可求得
uL(0?)??U1?U2??
?3??6??200V 33?2
把t=0+等效电路中的恒流源断开,求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入端电阻为
R=[(2+4)∥6]+3=6Ω 求得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uL(t)??200e?tV 3
图8.24 习题8.4电路
将初始值和时间常数代入零输入响应公式后可得
8.4 在图8.24所示电路中,R1 = R2 =100KΩ,C=1uF,US =3V。开关S闭合前电容元件上原始储能为零,试求开关闭合后0.2秒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解:由于动态元件的原始储能为零,所以此电路是零状态响应电路。此类电路应先求出响应的稳态值和时间常数。电路重新达稳态时,电容处于开路状态,其端电压等于与它相并联的电阻端电阻端电压,即
uC(?)?UR1?3?
求时间常数的等效电路如图示,可得
?10?6?0.05s
代入公式后可得
uC(t)?1.5?1.5e?20tV
在开关闭合后0.2秒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为
uC(0.2)?1.5?1.5e?20?0.2?1.5?0.5V≈1.5V
经过了0.2秒,实际上暂态过程经历了4τ时间,可以认为暂态过程基本结束,因此电容电压十分接近稳态值。
8.5 在图8.25所示电路中,R1 =6Ω,R2 =2Ω,L=0.2H,US =12V,换路前电路已达稳态。t=0时开关S闭合。求响应iL(t)。并求出电流达到 4.5A时需用的时间。
解:响应iL(t)的初始值、稳态值及时间常数分别为
iL(0?)?iL(0?)?
L0.2??0.1sR2
图8.25 习题8.5电路
应用三要素法求得响应为
iL(t)?6?4.5e?10tA
电流达到4.5A时所需用的时间根据响应式可求得,即
?4.5?6?4.5e?10t
??10t?ln( 4.56?4.5
t?(?0.1)?ln?0.1099s
8.6 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试求开关S闭合后开关两端的电压uK(t)。
解:根据换路前的电路及换路定律可求出动态元件响应的初始值为
iL(0+)= iL(0-)=IS,
uC(0+)=uC(0-)=0 画出t=0+的等效电路如图示。由图可求得
uk(0?)?iL(0?)R2?ISR2
图8.26 习题8.6电路
R2L构成的一阶电路部分,时间常数为
uK在这部分只存在暂态响应,且为
uk'(t)?ISR2e
开关左半部分只存在零状态响应而不存在零输入响应,因此只需对电路求出其稳态值与时间常数τ2,即
uk(?)?ISR1
习题8.6 t=∞的等效电路
uk''(t)?ISR1(1?e
所以,开关两端电压响应为
uk(t)?uk'(t)?uk''(t)?ISR2e
8.7 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已达稳态,试求换路后的全响应uC,并画出它的曲线。 解:根据换路前的电路求uC初始值为
uC(0?)?uC(0?)??10?20?10V 画出换路后的等效电路如图示。求稳态值与时间常数τ
u(?)??10?0.5?10??5V
??RC?0?10.1s
uC(t)??5?15e?10tV 画出其曲线如图示。
习题8.7换路后的等效电路
习题8.7电容电压全响应波形图
图8.27 习题8.7电路
8.8 图示电路,已知iL(0?)?0,在t?0时开关S打开,试求换路后的零状态响应iL(t)。
解:响应的稳态值为
iL(?)?10?时间常数为
L3??0.3s R4?6
图8.28 习题8.8电路
零状态响应为
iL(t)?4(1?e
8.9 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t?0时开关S闭合。试求电路响应uC(t)。 解:响应的初始值为
响应的稳态值为
电路的时间常数
图8.29 习题8.9电路
R3R)C?C 22
?e全响应为:
uC(t)?V 22
8.10 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t?0时开关S动作。试求电路响应uC(t)。 解:响应的初始值为
uC(0?)?10??6V
响应的稳态值为
uC(?)?18?电路的时间常数
Ω 图8.30 习题8.10电路
???103?10?5?0.2s
全响应为:
uC(t)?12?6e?5tV
8.11 用三要素法求解图8.31所示电路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全响应。 解: 对换路前的电路求解电感电流的初始值为
2i?(15?i)2?30
iL(0?)?iL(0?)?15mA
画出t=0+的等效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可得响应的初始值为
?15?152u(0?)??15V11?
i(0?)??7.5mA
画出t=∞的等效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可得响应的稳态值为
图8.31 习题8.11电路
习题8.11 t=0+等效电路
30?15u(?)??20V111??
22230?20i(?)??5mA
时间常数为
L0.03??0.01s R2//2?2
习题8.11 t=∞的等效电路
应用三要素法可得响应为
u(t)?20?5e?100tV,
i(t)?5?2.5e?100tmA
8.12 图8.32(a)所示电路中,已知R?5?,L?1H,输入电压波形如图(b)所示,试求电路响应iL(t)。
习题8.12电路及电源电压波形图
解:首先对电路求解其单位阶跃响应。
s(t)?0.2(1?e?5t)??(t)A
写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为
uS(t)?3?1(t)?4?1(t?1)?1(t?2)V 将上式代入单位阶跃响应中可得
iL(t)?0.6(1?e?5t)??(t)?0.8[1?e?5(t?1)]??(t?1)?0.2[1?e?5(t?2)]??(t?2)A
章后习题解析
9.1根据下列解析式,画出下列电压的波形图,加以比较后说明它们有何不同? (1) u?2sin?t?cos?tV (2) u?2sin?t?sin2?tV (3) u?2sin?t?sin(2?t?90?)V 解:各电压波形图如下:
习题9.1(1)电压波形图
习题9.1(2)电压波形图
由波形图可看出,当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相叠加
时,合成波仍然还是一个正弦波,如习题9.1(1)的电压波形图(图中粗实线)所示;当两个频率不同的正弦波相叠加时,其合成波不再按正弦规律变化,而成为一个非正弦波了,如习题9.1(2)、(3)的电压波
形图所示。
9.2 已知正弦全波整流的幅值Im?1A,求直流分量I0和基波、二次、三次、四次谐波的最大值。
解:从教材的表9.1可查出正弦全波整流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为
f(t)?(?cos2?t?cos4?t?cos6?t???)
?231535其直流分量为
???0.637A ?2?
基波、二次、三次、四次谐波的最大值分别为 I1m?I3m?0
?33?4?114????0.?
9.3 求图9.5所示各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直流分量A0。
图9.5 习题9.3各周期量的波形图
解:根据A0等于非正弦周期函数波形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可得 (a)图中:A0=0.25A-0.75×0.5A=-0.125A (b)图中:A0=0.5A
9.4 图示为一滤波器电路,已知负载R=1000Ω,C=30μF,L=10H,外加非正弦周期信号电压u?160?250sin314tV,试求通过电阻R中的电流。
解:当电源电压的直流分量单独作用时,电感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开路,通过R的电流为
I0?0??0.16A
当电源电压的基波单独作用时,并联部分的阻抗为
?106/?83.9??11.3?j105?
并联部分电压的最大值相量为
106/?83.9?
?8.73/?17?4V
j314?10?11.3?j105
通过电阻R的一次谐波电流最大值相量为
Um并8.73/?174?
所以通过R中的电流为
i?[0.16?0.00873sin(314t?174?)]A
9.5 设等腰三角波电压对横轴对称,其最大值为1V。试选择计时起点:①使波形对原点对称;②使波形对纵轴对称。画出其波形,并写出相应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解:波形对原点对称和波形对纵轴对称的等腰三角波电压波形图如图示。
习题9.5对原点对称的等腰三角波波形图
习题9.5对纵轴对称的等腰三角波波形图
波形对原点对称的等腰三角波电压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811
sin5?t???)V
u(t)?2(sin?t?sin3?t?
波形对纵轴对称的等腰三角波电压为偶函数,图示波形还具有偶次对称性,因此,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只包含直流成分和cos项中的偶次谐波分量,即
cos6?t???)V
u(t)??2(cos2?t?cos4?t?
9.6 画出表9.1中3、6波形所对应的频谱图。
解:画出表9.1中3、6波形所对应的频谱图如图所示。
A/A/A/2A/4
A/2A/32A/4ω
2A/习题9.6 表9.1中3的振幅频谱图
习题9.6表9.1中6的振幅频谱图
9.7 求下列非正弦周期电压的有效值。 ① 振幅为10V的锯齿波;
② u(t)?[10?2sin(?t?20?)?22sin(3?t?30?)]V。 解:① 将Um=10V代入表9.1中可得
u(t)?5?其电压有效值为
U?52?2.252?1.??5.65V ②
U?2?52?22?11.4V
9.8 若把上题中的两非正弦周期信号分别加在两个 5Ω的电阻上,试求各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
解:① 通过电阻的各次谐波电流为
sin6?t??(V) 3?
?1A52.25??0.45A5
1.125??0.225A
50.75??0.15A5?
因为是纯电阻负载,所以电压、电流相位差为零。因此,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P?P0?P2?P4?P6?5?1?2.25?0.45?1.125?0.225?0.75?0.15?6.38W ② 通过电阻的各次谐波电流为
I3?3??0.4A
因为是纯电阻负载,所以电压、电流相位差为零。因此,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P?P0?P1?P3?10?2?5?1?2?0.4?25.8W
9.9 已知某非正弦周期信号在四分之一周期内的波形为一锯齿波,且在横轴上方,幅值等于1V。试根据下列情况分别绘出一个周期的波形。
(1) u(t)为偶函数,且具有偶半波对称性; (2) u(t)为奇函数,且具有奇半波对称性; (3) u(t)为偶函数,无半波对称性; (4) u(t)为奇函数,无半波对称性; (5) u(t)为偶函数,只含有偶次谐波; (6) u(t)为奇函数,只含有奇次谐波。 解:绘出各种情况下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波形如下:
习题9.9(4)电压波形
习题9.9(2)电压波形
习题9.9锯齿波在T/4的波形 习题9.9(1)电压波形
习题9.9(3)电压波形
9.10 图9.7(a)所示电路的输入电压如图(b)所示,求电路中的响应i(t)和uC(t)。
解:由图(b)可写出非正弦电压的解析式为
3(1.4t?90?)V
u(t)?10?20sin
当零次谐波电压单独作用时,电感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开路,因此电流的零次谐波等于0;而电容的端电压则等于电源电压的零次谐波,即
UC0?U0?10V
当1次谐波电压单独作用时,电感和电容的电抗值如图(a)中所标示,电路对1次谐波电压呈现的阻抗为
Z?4?j(9?6)?5/36.9??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一次谐波相量的最大值为
U1m20/?90????4/?12.69?A Z5/36.9?
电容电压最大值相量为
UC1m?I1m?(?jXC)
?4/?126.9??6/?90? ?24/143.1?V
根据相量与正弦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得电流、电压1次谐波解析式分别为
i1?4sin(31.4t?126.9?)AuC1?24sin(31.4t?143.1?)V
图9.7 习题9.10电路图和波形图
即电路中电流及电容电压的谐波表达式分别为
i?4sin(31.4t?126.9?)AuC?10?24sin(31.4t?143.1?)V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V第2章 章后习题解析2.1 求图2.9所示电路中通过14Ω电阻的电流I。 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Ω2.520UOC?12.5?12.5??7.5V10?2.55?20 10?2.55?20R0???6?1…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V第2章 章后习题解析2.1 求图2.9所示电路中通过14Ω电阻的电流I。 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Ω2.520UOC?12.5?12.5??7.5V10?2.55?20 10?2.55?20R0???6?1…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V第2章 章后习题解析2.1 求图2.9所示电路中通过14Ω电阻的电流I。 解:将待求支路断开,先求出戴维南等效电源Ω2.520UOC?12.5?12.5??7.5V10?2.55?20 10?2.55?20R0???6?1…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联电路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