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烟草如何施氮钙镁磷钾肥肥

一种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高氮肥肥效的烟草专用追肥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根据烟草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特征,结合氮肥增效剂的使用,合理选择烟草生长所需追施的营养元素肥料,配制成高效、优质的一种烟草专用追肥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促进烟草生长、提高烟叶产量、烟叶品质等效用。
背景技术烟草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氮素是烟碱的重要组分,施氮比其他营养元素对烟碱含量提高的作用更大,因此氮是影响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品质最重要的元素。但是, 烟草对氮肥的需要量又特别的严格,氮肥的用量直接影响到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氮肥过量使用给植烟土壤带来污染的风险。国内当前的氮肥施用状况调查表明,烟农为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普遍存在过量施用氮肥的情况,尤其是烟草生长过程中,烟农通过大量的追施氮肥来促进烟草的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导致了烟叶中烟碱和全氮含量过高,植烟土壤质量退化,烟叶内在品质不断下降,工业可用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而适当的减少氮肥用量是解决土壤环境退化和烟叶品质下降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减少氮肥的用量容易造成烟叶减产,影响烟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提高氮肥的肥效来保证烟叶产量和品质。人们尝试通过氮肥增效剂来提高氮肥的肥效,现有的技术中,结合2,5-二氯硝基苯(如中国专利申请.2)等氮肥增效剂来提高氮肥肥效已有应用。
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较为常见的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主要抑制脲酶活性,延长尿素在土壤中的水解释放速度,提高作物对氮的利用率,硝化抑制剂主要抑制硝化菌,控制硝化作用,减少反硝化损失和硝酸盐的损失。海泡石是一种极细的粘土矿物,有着较大的比表面积,有着很好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海泡石对氮素肥料有着较好的缓释作用,对减少氮素的流失,保证氮素的肥效有着较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各种增效剂在水稻、 棉花上单独使用的情况有见报道外,在其他作物中应用较少,在烟草种植中未见有氮肥增效剂的使用。
烟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其经济效益,肥料因子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 39%。基肥中提供所需的养分外,在其生长过程中追施肥料对保证烟叶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因此在烟草的追肥使用中,要充分考虑烟草的生长需求特征、保证烟叶旺盛生长发育,需选用平衡、安全、高效的专用追肥。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烟草生产中氮肥使用过量,烟叶品质下降等现状,根据烟草生长发育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征,配制出一种具有提高氮 肥肥效,养分充足、合理、高效,能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改善烟叶品质的专用追肥,并提供该追肥的使用方法。
一种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
a)该追肥:氮、磷、钾总养分占追肥的42.5wt% 43wt% ;总养分中含氮8.5wt%
9wt%,硝态氮含量占总氮含量比例& 45wt%,含磷为5wt%,含钾为2wt% ;
b)该追肥由以下几种原材料组成:①农用硝酸钾33.5wt% ;②养分含量55%粉状磷酸一铵12wt% ;③农用硫酸钾28.5wt% ;④农用硫酸铵13wt% 16wt% !⑤海泡石9.5wt% 12.5wt% ;⑥氮肥增效剂0.5wt%,氮肥增效剂中含醌氢醌6wt%,双氰胺94wt% ;
c)各组分粉碎后采用“氨酸法”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农用硫酸铵由硫酸和气态氨按量反应替代,造粒温度控制在65V 80°C,成品粒径为Imm 4.5mm。
所述的氮肥增效剂中2种成分先碾碎混匀,再与其他原料充分拌匀。
所述的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的使用方法,烟草的整个生长期共施3次追肥:烟苗移栽到大田5 7天,施用追肥10kg/667m2,移栽15天,施用追肥20kg/667m2,移栽35天, 施用追肥20kg/667m2,烟草种植密度为1.2mX 0.5m。
该追肥的施用方法采用肥料溶液灌根或者穴施,按当地追肥施用习惯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和验证试验,配制成此追肥后,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浏阳市等烟草种植基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追肥对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降低烟叶中烟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烟叶中糖碱比和钾素的含量等有着较好效果, 能综合提高烟草生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a)氮是烟叶生长的必要元素,也是品质的决定指标之一,氮素施用过多,造成烟叶中氮和烟碱含量超标,氮的流失又给环境带来污染的风险,因此控制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烟草施肥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发明首先从氮素利用和损失途径着手,选择市面上多种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并组合进行田间试验,综合生产成本、烟草产量和品质指标,筛选出脲酶抑制剂为醌氢醌,硝化抑制剂为双氰胺,此后,通过用量配比试验,得出醌氢醌与双氰胺配比(6:94)。同时,考虑氮肥的流失,导致烟草生长期供肥较差,引入对氮等元素有较好的吸附、缓释作用的海泡石,可以降低由于氮素钾等元素的流失带来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摸索试验之后,将醌氢醌、双氰胺(6:94) 2种原料配制成氮肥综合增效剂,总的用量为追肥的0.5%,将海泡石作为氮肥增效剂的填充剂,用量为肥料总量的9% 12%。试验证明,通过本发明氮肥增效剂的施用,在减少10% 15%氮肥的基础上,仍然能增加烟叶产量5.0% 20.0%。之后,结合烟草生长规律和营养需求特征,通过试验,确定了本发明追肥组分及配比为:农用硝酸钾33.5wt%,55%粉状磷酸一铵12wt%,农用硫酸钾28.5wt%,农用硫酸铵13wt% 16wt%,海泡石9.5wt% 12.5wt%,氮肥增效剂0.5wt%,氮肥增效剂中含醌氢醌6wt%,双氰胺94wt%。
经过a),确定追肥的组分及比例后,将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间验证试验。
c) 2011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烟草基地,开展了本发明追肥肥效验证的田间试验,烤烟品种为G80,将当地的常规施肥(常规追肥为当前烟·农普遍使用的追肥,其含氮量为 10%,磷钾含量与本发明一致,分别为5%和29%)设为对照,追肥用量和施用方法相同,追肥分3次施用,烟苗移栽到大田5 7天,施用追肥10kg/667m2,烟草种植密度为1.2mX0.5m ;移栽15天左右,施用追肥20kg/667m2,移栽35天左右,施用追肥20kg/667m2,其他肥料用量,施肥方法及田间管理,采收等均相同,全部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如下:
如表I所示,与当地目前使用的常规追肥相比,使用本发明氮肥增效专用追肥后, 追肥成本虽然每亩增加了 12元,但是每亩产量提高了 10.0kg,产值增加了 178.9元,增加幅度为7.6%。
表I对烟草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一种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其特征在于,a)该追肥氮、磷、钾总养分占追肥的42.5wt% 43wt% ;总养分中含氮8. 5wt% 9wt%, 硝态氮含量占总氮含量比例& 45wt%,含磷为5wt%,含钾为2wt% ;b)该追肥由以下几种原材料组成①农用硝酸钾33.5wt% ;②养分含量55wt%粉状磷酸一铵12wt% ;③农用硫酸钾28. 5wt% ;④农用硫酸铵13wt% 16wt% !⑤海泡石9. 5wt%
12. 5wt% ;⑥氮肥增效剂O. 5wt%,氮肥增效剂中含醌氢醌6wt%,双氰胺94wt% ;c)各组分粉碎后采用“氨酸法”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农用硫酸铵由硫酸和气态氨按量反应替代,造粒温度控制在65°C 80°C,成品粒径为Imm 4. 5mm。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肥增效剂中2种成分先碾碎混匀,再与其他原料充分拌匀。
3.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烟草的整个生长期共施3次追肥烟苗移栽到大田5 7天,施用追肥10kg/667m2,移栽15天,施用追肥20kg/667m2,移栽35天,施用追肥20kg/667m2,烟草种植密度为I. 2mX O. 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肥增效烟草专用追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追肥的施用方法采用肥料溶液灌根或者穴施,按当地追肥施用习惯即可。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氮肥增效的烟草专用追肥及其使用方法,针对当前烟叶中普遍存在烟碱、总氮含量过高等问题,结合烟草生长期间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征,配制出一种具有提高氮肥肥效,减少氮肥用量,养分充足、合理、高效的专用于烟草生长的追肥。具体包括农用硝酸钾33.5%,55%粉状磷酸一铵12%,农用硫酸钾28.5%,农用硫酸铵13%~16%,海泡石9.5%~12.5%,氮肥增效剂0.5%(其中含醌氢醌6%,双氰胺94%),等多种成分,经过“氨酸法”造粒组成。本发明的应用能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草的产量、产值,和改善烟叶的内外品质,能提高烟农的经济效益,在烟草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C05G3/00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李明德, 吴海勇 申请人: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烟草专用肥的施用
& 每日新闻报道
烟草专用肥的施用
  近年来我市烤烟生产认真贯彻落实“提质控碱”各项技术,抓好以平衡施肥为中心的各项技术措施,全面科学使用烟草专用肥,烟叶质量得到较大提高。据反映,我市烟叶颜色桔黄,烟碱含量适中,糖碱比协调,香气量足,香气质好,烟叶的吃味有较大改进,烟灰变白,清香风格明显,烟叶的可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巩固烤烟生产“提质控碱”技术成果,保持我市“清香型”优质烟叶风格,烤烟生产必须继续全面推广使用烟草专用肥。
  2004年烟草专用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配方上略有调整,新配方烟草专用肥氮、磷、钾比例为10∶9∶21,总养分达到40%,其中硝态氮的含量占总氮量的35%,新配方烟草专用肥在氮、磷、钾比例和硝态氮含量上更加符合烟草的生长发育需要。
  新配方烟草专用肥有效养分含量较高,因此,用量上要比往年略为减少,中等肥力田块K326、云烟系列亩施纯氮8~8.5公斤,亩施用烟草专用肥45~55公斤;翠碧一号亩施纯氮6~6.5公斤,亩用烟草专用肥35~45公斤,配合施用牛栏粪500~700公斤,菜籽饼20~25公斤,硝酸钾10公斤。施肥采用“基肥+穴肥+两次追肥”的办法,牛栏粪等有机肥腐熟后全部以条沟方式一次施用做基肥,烟草专用肥各次施肥的比例按60%+10%+30%的比例分配施用。移栽时每亩穴施烟草专用肥5公斤,施肥深度不超过15厘米。移栽后5~7天及移栽后25天以内将剩余的烟草专用肥和硝酸钾肥用施肥移栽器在烟株双侧正位作追肥施入。在团棵、旺长期,根据烟株具体生长情况,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肥调节烟株营养,促进顶叶开面平衡生长。
  在烟草专用肥的使用上切不可按老经验办事,否则会造成烟株叶片肥大,贪青晚熟,烟碱升高。另外,所配方烟草专用肥溶解性好,易吸潮结块,在保存时要选择较干燥的场所,防止因吸潮而造成肥效降低。(王鑫 邱志丹)
& 每日新闻报道
镜像站点-[北京]-[美国]-[福建]- | 网站结构 |
投稿信箱 |烟稻复种体系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烟稻复种体系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为给长沙烟区烟稻复种体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在调查烟区气候资源、耕地资源、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的基础上,于年在长沙烟稻轮作区,从烟草氮肥施用量、氮磷钾配比、包膜肥、肥料增效剂与水稻品种选择、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氮磷钾配比以及施氮量与密度互作等角度研究了烟草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且配合较好,是理想的烤烟种植区域。长沙烟区烤烟种植一般采用“烟—稻”轮作方式。长沙烟区植烟土壤pH值、有效锌、有效硼和交换性镁含量适宜,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部分乡镇硫、速效磷含量偏高,速效钾供应明显不足。因此,长沙烟区烤烟养分管理应坚持“降氮、控磷硫、增钾,适当补施微肥”的原则,通过改良植烟土壤,调整专用肥配方,改进施肥方法,为烟叶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2.连续3年(年)的比较研究发现,烤烟产值是早稻产值的3倍以上,但烤烟种植利润仅比早稻高31~212元/667m2,其主要原因是烤烟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烤烟生产节本增效是稳定烤烟种植的关键。3.对烟稻和稻稻复种田块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长期实行不同种植制度的土壤全量养分间差异很大,烟稻复种制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极显著高于稻稻连作制田块,全氮含量提高49.26%,全磷含量提高62.00%,但两种复种制田块的全钾含量相差不大;烟稻复种周年内,烟草收获后土壤全磷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烟后晚稻收获后降低,周年后与基础地力相比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有一定增加。4.通过施氮量、氮磷钾比例以及施氮量与氮磷钾比例双因素试验发现,长沙烟区在施氮10~12kg/667m2、氮磷钾比例1:1:2.5~3条件下,能获得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烟叶。5.烤烟控释肥试验表明,控释肥可改善烤烟中后期光合特性,使产量、产值分别提高3%~7%和9%~16%,使各叶位烤后烟叶全钾含量提高或显著提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降低;控释肥有利于提高烤烟氮肥、钾肥利用率,在施氮90kg/hm2和150kg/hm2条件下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1.1和8.7个百分点,施钾180kg/667m2和300kg/667m2条件下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9.4和8.6个百分点。6.烤烟肥料增效剂试验表明,在施N120 kg/hm2条件下增施肥料增效剂可使烤烟全生育期推迟4d,烤烟最大叶面积明显增大,产量显著提高,但施N120kg/hm2+肥料增效剂的效果仍达不到施氮150kg/hm2的效果。7.烤烟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试验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烤烟在种植密度16500株/hm2、施氮量180 kg/hm2条件下能获得最佳产质量和经济效益。8.两年的烟后晚稻品种比较试验表明,烟后晚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且产量在不同小气候条件下略有差异。整体来看,上部烟叶终采期较早的田块宜选生育期居中(120-125天)、分蘖能力一般、穗型较大(200粒以上)、千粒重较大(27g左右)的品种,而上部烟叶终采期较迟的田块宜选生育期短(115天左右)、分蘖能力较强、穗型中等(150粒左右)的品种。9.综合宁乡与浏阳两地试验发现,烟后晚稻不宜施用过多氮肥,在施氮60~90kg/hm2条件下能获得最佳产量结果;施氮量在60 kg/hm2以下时,氮肥后移有利于烟后晚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而施氮量偏高时(90kg/hm2)后期施用氮肥比例不宜过高;目前生产上烟草季肥料施用量较大,烟后晚稻可少施或不施磷钾肥。10.烟后晚稻施氮量与密度互作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条件下,水稻产量均因施氮而显著提高;密度与施氮量间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即不同密度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不同:中低密度条件下,水稻产量在施氮量0~12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大持续提高;但较高密度条件下,以施N 90kg/hm2处理产量最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S511;S572【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7第1章 绪论17-25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7-1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4
1.2.1 烟稻复种研究现状18-20
1.2.2 烟草肥料利用现状20-24
1.2.3 烟后晚稻栽培技术研究现状24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4-25第2章 烟稻轮作区自然条件、烟草施肥与生产效益现状调查25-42 2.1 长沙烟稻轮作区自然条件概述(以宁乡县为例)25-27
2.1.1 宁乡县地理地形概况25
2.1.2 宁乡县水文气象状况25-26
2.1.3 宁乡县耕地资源状况26-27
2.1.4 小结27 2.2 宁乡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27-38
2.2.1 材料与方法27-28
2.2.2 结果与分析28-37
2.2.3 小结与讨论37-38 2.3 宁乡县烤烟生产效益分析38-42
2.3.1 烤烟生产效益分析38-39
2.3.2 烟用农资及燃料动力成本分析39
2.3.3 劳动力成本分析39-40
2.3.4 烤烟与早稻比价效益分析40-41
2.3.5 小结与讨论41-42第3章 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动态研究42-50 3.1 材料与方法42-43
3.1.1 试验设计42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42-43
3.1.3 数据处理43 3.2 结果与分析43-48
3.2.1 烟稻轮作区烟草季土壤养分动态43-44
3.2.2 烟稻轮作区晚稻季土壤养分动态44-45
3.2.3 烟稻与稻稻复种体系土壤养分动态比较45-47
3.2.4 施肥量对烟草季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47-48 3.3 小结与讨论48-50
3.3.1 讨论48-49
3.3.2 结论49-50第4章 烟稻轮作区烟草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50-81 4.1 烤烟适宜施氮量与氮磷钾比例研究50-63
4.1.1 材料与方法50-52
4.1.2 结果与分析52-62
4.1.3 小结62-63 4.2 烤烟光合特性、产质量与氮钾利用率对包膜肥的响应研究63-71
4.2.1 材料与方法64-65
4.2.2 结果与分析65-70
4.2.3 讨论70-71
4.2.4 结论71 4.3 肥料增效剂对烤烟产量产值的效应研究71-75
4.3.1 材料与方法72-73
4.3.2 结果与分析73-74
4.3.3 讨论与小结74-75 4.4 施氮量与密度耦合对烤烟的效应研究75-81
4.4.1 材料与方法75-76
4.4.2 结果与分析76-77
4.4.3 施氮量和密度对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77-79
4.4.4 施氮量和密度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79
4.4.5 小结与讨论79-81第5章 烟稻轮作区水稻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81-102 5.1 烟后晚稻品种比较研究81-86
5.1.1 材料与方法81-82
5.1.2 结果与分析82-85
5.1.3 小结85-86 5.2 烟后晚稻适宜施氮量研究86-90
5.2.1 材料与方法86-87
5.2.2 结果与分析87-90
5.2.3 小结90 5.3 氮肥用量与运筹方式对烟后晚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90-96
5.3.1 材料与方法90-91
5.3.2 结果与分析91-96
5.3.3 小结96 5.4 氮磷钾配比对烟后晚稻产量与养分利用的影响96-99
5.4.1 材料与方法96-97
5.4.2 结果与分析97-99
5.4.3 小结99 5.5 肥料与密度互作对烟后晚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99-102
5.5.1 材料与方法99
5.5.2 结果与分析99-101
5.5.3 小结101-102第6章 全文结论102-104参考文献104-111致谢111-112作者简历11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世济,崔权仁,刘小平,赵第锟,武家美;[J];安徽农学通报;2002年06期
任四海,徐辰生,孙敬权,唐经祥;[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罗建新,石丽红,龙世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吴海勇;李明德;刘琼峰;曾艳;黄科延;;[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郑立臣,宇万太,马强,王永宝;[J];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侯雪坤,程岩,陈魁卿;[J];土壤肥料;1996年04期
周冀衡;[J];中国烟草学报;1994年02期
周兴华;;[J];中国烟草;1993年02期
任亚,汪耀富,刘占卿,李志敏;[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4期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杨建昌,王光火,邹应斌,张福锁,朱庆森,Roland Buresh,Christian W[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学田;赵平敏;周永;刘卫华;朱常香;;[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余立祥;卞坡;吴跃进;余增亮;刘新海;蔡冬清;周莎莎;乔菊;吴林;;[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4期
乔菊;蔡冬清;姜疆;卞坡;吴跃进;余增亮;余立祥;刘星海;吴林;周莎莎;;[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4期
詹良;李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张鹏程;陆引罡;远红伟;张振中;崔保伟;;[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沈淮东;柏彦超;茅正芳;薛巧云;陈峰;汪孙军;钱晓晴;;[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乔菊;蔡冬清;姜疆;卞坡;吴跃进;余增亮;;[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戴勋;王毅;廖小琳;杨焕文;李兴娟;年夫照;;[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翟晶;曹凑贵;潘圣刚;汪金平;蔡明历;王若涵;;[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司辉;孙敬国;闫铁军;叶建美;涂书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道中;张成军;郭熙盛;;[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何东健;杨成海;杨青;兰玉彬;杨福增;赵友亮;;[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杭杰;马群;张胜飞;张庆;刘艳阳;;[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程建平;曹凑贵;蔡明历;原保忠;翟晶;;[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杭杰;马群;张胜飞;张庆;;[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史宏志;范艺宽;刘国顺;沈笑天;李志;;[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向青松;彭军;舒杰;谢春凤;;[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李强;周冀衡;;[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新宁;[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李金文;[D];浙江大学;2010年
武深树;[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徐畅;[D];西南大学;2011年
张惠;[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李文彪;[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夏文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孙爱华;[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邹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曹静;[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鹏达;[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冯俊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杨亚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王正旭;[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刘优雄;[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胡皓月;[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李才华;[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洪晓微;[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石玫莉;[D];广西大学;2007年
何礼军;[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唐经祥,何厚民,江理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崔权仁,王世济,刘小平,赵第锟,武家美;[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任四海,徐辰生,孙敬权,唐经祥;[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周荣;杨荣泉;陈海军;;[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赵久然,郭强,郭景伦,尉德铭,王长武,刘友,凌昆;[J];北京农业科学;1997年02期
赵久然,郭景伦,郭强,尉德铭,孙政才,王长武,刘友,凌昆;[J];北京农业科学;1997年03期
王立春;赵兰坡;朱平;高洪军;彭畅;;[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孙波,赵其国;[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唐晓平,陈健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李建伟,郑少清,石俊雄,蔡刘体,李卫红;[J];贵州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立山;艾国付;苏建华;;[J];中国科技信息;2004年24期
杨春霞,李永梅,洪常青;[J];作物杂志;2004年04期
温明霞,易时来,李学平,石孝均,关博谦;[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王惠群,萧浪涛,刘素纯,彭克勤,蔺万煌,胡家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肖汉乾,靳志丽,陆中山,赵松义,刘学军,张延春,聂新柏;[J];中国烟草科学;2004年04期
刘红日;[J];中国烟草科学;2004年04期
浦吉存,蓝光汉;[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年S1期
杨尚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吕永华;高淑涛;郭庆荣;谢玉华;凌寿军;;[J];中国烟草科学;2006年01期
石丽红;罗建新;向鹏华;;[J];作物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鹏;党军政;丁明石;;[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常宝勋;;[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浦吉存;蓝光汉;;[A];2004年滇桂黔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论文集[C];2004年
周洪林;普匡;罗金文;缪一飞;普金安;徐艳红;;[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顾欣;田楠;付继刚;王洪斌;杨胜忠;;[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黄廷炎;沈长华;邱泉成;陈志厚;;[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赵巧梅;杜彩月;方彦召;刘玉巧;;[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谢志坚;涂书新;李进平;陈振国;许汝冰;王学龙;曹仕明;李建平;陈良存;郭利;曹祥练;胡功军;张允政;;[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罗国安;田吉林;;[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保平;;[A];山西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汪靖云;[N];云南日报;2005年
范洪春;[N];凉山日报(汉);2006年
郭子松;[N];四川日报;2006年
朱学文;[N];云南科技报;2006年
杨林;[N];商洛日报;2007年
罗喜祥?实习生
黎晓蓉;[N];郴州日报;2008年
谢友成;[N];黔西南日报;2008年
王益平?穆东升;[N];黔西南日报;2008年
张荣成?杨霞;[N];汉中日报;2008年
陈维林;[N];黔西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英华;[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刘青丽;[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常思敏;[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邓阳春;[D];西南大学;2010年
冯晓英;[D];西南大学;2012年
王瑞;[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李辉;[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袁仕豪;[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关博谦;[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邓小华;[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达;[D];浙江林学院;2008年
刘晶;[D];贵州大学;2008年
刘丹;[D];延边大学;2009年
唐伟杰;[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周红江;[D];贵州大学;2009年
秦璐;[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刘玉青;[D];河海大学;2007年
洪志立;[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刘优雄;[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王秀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氮磷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