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学学习方法,主要是大物国语版入门方法

物理学大学课程该怎么学,怎么准备呢? 是...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物理学大学课程该怎么学,怎么准备呢? 是否能有一个知识架构性的指南?
邻居家有人考上了物理系,不过我给不了什么合理的学习建议。想问一下,物理学本科课程是否有一个知识架构性的东西?有没有哪本书能比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感觉可以让新生更好地理解各门物理专业课以及数学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吧。下面是自己写的一个拿计算机系举例的剖析各门专业课作用的例子(不做IT多年 ,写得不清晰,也可能有误
但是可能能更好地理清计算机学习思路,希望大家能就物理课程做更清晰详尽剖析),下面内容与问题本身无关,只是我感觉如果新生能看到一个物理系类似的框架性“指南”,可能能更好地理解专业课及数学所起的作用。 学计算机这个工程学科,个人感觉是为了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然后可以应用到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用软件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对于新生我会推荐先看《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卡耐基梅隆大学大二教材)。之后大概可以知道,目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都是处理器一个接一个地执行二进制指令(逻辑上是这样),同时接收中断进行响应(如输入设备产生的中断),并操作其他硬件。而执行的这些二进制码则是编译器编译处理高级语言后转化得到的(《编译原理》课程就讲这个,《汇编语言》则基本是1条汇编对应1个机器语言二进制码,学汇编就能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指令的原理,在软件设计时就可以考虑硬件的特点冲破软件效率瓶颈);如何安排处理器执行程序、响应中断、操作文件等则大约是《操作系统》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则大约可以理解为从思路和工程上分析了如何把处理器、存储器、显示设备 输入设备 网络等合成在一起。《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电路知识既可以帮助理解计算机电路,更可以帮助明晰处理器设计中的逻辑门 乘法加法器等设计。《C语言》《数据结构》C++等则是高级语言的设计和编程思路,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太需要考虑底层硬件在做什么,专心于用数学算法和逻辑解决问题。《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等科目可能会穿插在数据库、算法、图形学、数据结构、编译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 、对问题建模等方面中发挥作用,可能还涉及到电流电压的计算、数字信号处理等。总的来说,可以在遇到具体工作时,根据需要再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更好(我自己数学没学好 理解很浅)。
+ 加入我的果篮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近代物理的一些发展研究方向和其对应的数学工具,和几本适合本科阶段学习阅读的原版著作,还有一些英文论坛和大家经常在其上交流的网站。学习物理必要了解的两门数学是向量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而近代物理学的数学基础主要是偏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概率论,微分几何,和代数拓扑。(一)一些例子:最基本的运动学即是向量微积分,线性代数中向量空间的概念,则是每个物理学分支都会用到偏微分方程:近代物理学中有很多很多,比如,麦克斯韦方程(一阶线性方程组),薛定谔方程(二阶dispersive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非线性方程),弹性力学介质方程(二阶椭圆方程)泛函分析:其中之算子,泛函,和希尔伯特空间,是量子力学分析的基础,量子力学中的可观测量(比如速度和位置),就是算子,而粒子所处的状态,则是希尔伯特空间内的一个函数(向量)。微分几何:自己认为几何和物理不分家,从相对论,到电磁场,等这些场论,本质都是几何学;还有所有物理守恒定律的数学基础,诺特定理;某一种物理量跟着时间变化的方程涉及半群和李导数。代数拓朴:量子场论的基础,自己不知甚解,故就此打住。(二)系统介绍牛顿力学之后,主要的两支分析力学是拉格朗日力学和汉密尔顿力学,主要思想是,通过引入比位置和速度包涵更多信息的物理量,和其满足的偏微分方程,来刻画更广义的物体运动,可以推广到微观世界中。统计力学和热力学,这不是自己熟悉的部分,不过在wiki上发现一个有趣的链接,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的历史发展线()。电磁学,近代电磁场理论的基础就是麦克斯韦偏微分方程组,将电和磁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理现象统一了起来,也是自己主要从事求解的方程,其数学的终极形态是微分几何中的同调理论,4维弯曲时空中的电磁场具有相当优美的数学结构。最经典的入门教材莫过于Griffiths所作之《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量子力学,学习量子力学的切入点很多,总体来说需要很多泛函分析的基础知识,当一个“函数”自己的变量也是函数的时候,它所具有的性质,这是量子力学分析中最主要的数学工具,矩阵力学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切入点。经典教材之一也是Griffiths所作的《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封面是一只站着的小猫,而背面是一只躺着的小猫。19世纪之后,近代数学和其对应物理分支的研究互相支持,两者都发展迅猛,除了四大力学和相对论这些基础理论分支之外,一些新兴的物理分支有很大发展,比如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场论,物理化学,和天体物理。比较经典的教材有:朗道所著10卷《理论物理学教程》,特点为数学推导严格,涵盖面广,高等教育出版已经翻译出版;费曼所著3卷《物理学讲义》,中文版封面为他敲Bongo的照片,是集趣味性,文笔和严格为一体的教科书。Frankel所著《物理学家的几何学》,国内应该有影印版,讲述几何之于物理学的影响和物理学很多分支之本质乃几何,从向量微积分开始,用微分形式统一其微积分的基本定理,进而进入流形和同调理论,介绍德拉姆定理,自己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三)一些网站或者论坛:
SE旗下的物理版面,回答问题赚取积分,很类似Quora和果壳的运作方式
最老牌的作业互助网站,数学或者物理作业不会做可以去发帖子,也有物理研究的讨论。
MO论坛上的一个著名帖子,介绍学习数学的人怎么去入门量子力学 物理GRE真题解答……自己的专业是计算物理,主要是研究有限元解数学物理方程时候的误差分析。以上是从一个计算数学工作者的角度来介绍物理的主要分支,见识粗浅,不免错漏,望大家多多指出。
物理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的答案我觉得难度比较大,对于物理系的本科生可能执行起来挺困难的。我的建议是: 微积分好好学,线性代数好好学,概率论好好学,还有其他什么数学课都要好好学。数学是物理的基础,数学工具不好学物理会很痛苦。普通物理好好学,经典力学好好学,热力学好好学,量子力学好好学,电动力学好好学,统计物理好好学,物理的基础课都需要好好地去学,好好上课好好看书好好做题目,基础扎实了以后才会好。物理实验好好做,培养动手能力很重要,有些大学物理实验接触过一点的东西,可能以后就会成为你的某个工作的切入点。计算机和编程方面的课程也要好好学,现在的物理学研究方向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理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不管是哪一个方面,对编程的能力都有相应的需求。可能以后用到的不一定是你现在学的语言,但是好好学了一门语言之后,再学其他的语言就会很容易。课余的时间,可以读一些培养物理兴趣的书,比如说《费曼物理讲义》之类,这个新浪爱问上可以下到电子版,学校图书馆应该也借的到,对物理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涉及,能很好地拓宽思路。其他领域的科普类书也可以多看一点,大学之后可能读书的时间就不会那么多了。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应该关注下物理学的发展和现状。可以从physics today之类的科普性杂志开始,看一下最近的热点研究领域是什么样子的,慢慢地学着读些nature、science、PRL之类的学术文献。到了高年级,专业课要好好学,根据进一步细化的专业不同,学习的课程也会不同,但是每一门课程都值得好好学。同时,可以找一个感兴趣的实验室,开始学着做一些研究,一个方面是积累经验,一个方面也是积累以后找工作、读研或者出国的资历。这些东西,总结一下,就是课要好好上,别管是必修还是自己感兴趣的选修,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老师讲的好是你的福气,老师讲的不好就是你的挑战,自己看书把课程学好。多接触一下物理学研究的方向,以后不做物理的话,也应该要稍微了解一下物理学的热点问题。哪怕以后改行做了码工也是没有问题的。
义和神拳大师兄;拜上帝教大喇嘛;上帝的三儿子(大...
物理研究僧
本喵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考的最好,忘得最快
大学物理因为平时分太低挂了的路过额。。我们大物平时分50%,老师给了我20分。。。他的意思是如果我能考100分的话。。。
大学本科物理系,物理初学者
看过上面各位的介绍。。。表示压力很大。。特别是 先生的各种好好学。。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您好,欢迎访问山东大学新闻网――山大视点网站 今天: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     | |
最新更新:
09:03:22 08:03:21 08:03:04 07:03:32 07:03:44 17:03:08 16:03:10 16:03:08 17:03:02 16:03:32 15:03:42 15:03:58 15:03:54 15:03:02 15:03:34 14:03:16 14:03:25 14:03:45 13:03:38 13:03:22 11:03:49 11:03:59
学物理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好奇心
――访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所王萌教授
发布日期: 11:08:34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次数:0
  [本站讯]王萌,江苏东台人,粒子物理学博士,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年被聘为山东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他的主要科研方向是高能对撞物理实验、中微子物理、暗物质、像素探测器、新型气体探测器、核电子学与数据获取系统等。王萌教授曾参加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实验、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的L3实验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德国汉堡DESY电子质子对撞机(HERA)上的ZEUS实验等,目前正在进行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锦屏山二相氙暗物质实验,以及新型粒子探测器研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王萌教授所在的研究所全称为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所,从事的主要是粒子物理学实验与理论方面的研究。关于山东大学粒子物理学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王萌教授谈到,山大紧随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高校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名列前茅。在高能物理国际合作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师生也曾多次参加高能物理国际合作项目,譬如LHC/ATLAS实验、丁肇中教授主持的AMS实验、美国的RHIC/STAR重离子对撞实验。目前正在进行的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和锦屏山二相氙暗物质实验中,山大的师生也是其主力之一。
  王萌教授介绍说,山东大学在高能物理领域的传统强项是软件方面,在探测器等硬件方面稍弱。他表示,他当初来山大的主要目标就是加强高能物理实验的探测器部分。因为目前的高能物理实验规模都比较大,也比较复杂,而探测器是高能物理实验的一大核心领域。&我们现在开展的有好几个方向,我所参与进行的一个项目就是与化学院合作的纳米复合闪烁探测器的研发,另外一个是与我校的集成电路研究室合作的像素探测器的研发。 &
粒子物理学:从标准模型的建立到对暗物质、中微子的探究
  王萌教授与粒子物理学打交道已近20年。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它是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97年发现第一个基本粒子电子,其加速发展大概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宇宙线中发现粒子为标志。当时的人们&靠天吃饭&,试图从宇宙线中寻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粒子。在发现了众多&基本&粒子的存在后,当时的研究者受到元素周期表的启发,开始思考世界是否也是由那么几种更基本的粒子构成。
  随着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高能的质子束、电子束打靶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新的粒子,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发现有上百种&基本粒子&。但后来又发现这些&基本粒子&也并不&基本&。在1964年,M&盖耳曼和G&兹韦克提出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夸克共有上夸克u、下夸克d和奇异夸克s三种,可以基本上解释当时已发现的各种粒子。1974年,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B&里希特等分别在质子加速器和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粒子J/&,它的质量很大,而寿命比大部分质量小的共振态长一万倍,这必须解释它是由一个新的夸克c和它的反粒子所构成,这种新的夸克c被称为粲夸克,也被称为第四种夸克。后来,顶夸克t和底夸克b也被发现。
  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包括这六种夸克在内的标准模型逐渐建立起来,并通过实验不断地得到验证,只有对理论所预测的质量的起源希格斯(Higgs)玻色子还没有被发现。对于标准模型,研究者认为其虽然解释得很好,但仍不完美,也试图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理论。坐落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内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Hadron Collider,LHC)正是最新的尝试,也是许多人认为最可能成功的。
  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发现超出标准模型的现象,首个与标准模型不相符的实验结果来自于1998年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发表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结果,显示中微子拥有非零质量,三代中微子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这个发现就跟原来标准模型理念中认为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观念相矛盾,因此对原来的标准模型做了简单修正。
  随着宇宙学、天体物理的研究扩展,研究者开始把粒子物理的理论应用到对宇宙起源和恒星演化的研究当中。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一方面往微观延伸,譬如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尺度已经达到10-18米以下,另一方面往宇观的自大爆炸以来的140亿光年的整个宇宙扩展。当然现在由于没有观测数据,在宇宙大爆炸初期的一些东西还得不到解释。而为了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星系中恒星速度的分布、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大尺度非均匀分布等现象,人们提出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假设。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各种观测和计算证实,暗能量不仅存在,而且在宇宙中占主导地位,它的总量约达到宇宙总量的73%,而宇宙中的暗物质约占23%,普通物质仅约占4%。关于暗物质,虽然还没有被发现,但是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性质已被确定,而粒子物理研究中提出的一些粒子正符合这些性质,比如超对称模型中假设的弱作用重粒子(WIMPs),正成为暗物质实验最热门的候选者。
  据王萌教授介绍,研究暗物质有助于人类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然而,对暗物质的探索仅靠平常的观测是不够的,&上天入地下海&是现在寻找暗物质的三种方法。&上天&就是放卫星,我国也正在筹划五到十年内往太空发射卫星寻找暗物质;&入地&就是往地下挖,屏蔽宇宙线辐射,我国现在已在四川锦屏山建设了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开展暗物质的直接探测工作;&下海&就是深入海底寻找,美国科学家在南极建设了&冰立方中微子监测站&,启动了大型中微子观测实验,还有一些国家现在计划在地中海布置一个立方公里范围的探测器,探究暗物质的存在。
  目前,中微子研究与寻找暗物质暗能量、寻找质量的起源Higgs粒子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等学科的交叉与热点。之所以中微子研究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在微观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大部分中微子为宇宙大爆炸的残留,其携带着宇宙早期的信息,对于它的研究可以深入我们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然而,对于中微子的研究非常困难,因为它跟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非常小,具有最强的穿透力,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有一个会与物质发生反应。
  目前,关于中微子有大量谜团尚未解开。描述中微子振荡过程的6个参数已确定了4个半,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领导的中美合作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于2006年启动,目的就在于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中微子,精确测量最后一个未知参数混合角&13。这一角度的确定,关系到下一步中微子实验的发展方向,即关系到轻子电荷宇称破坏参数的测量,进而关系到解开宇宙中的&反物质消失之谜&。因此,国际上对这一角度的测量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比如法国和韩国都启动了相关实验计划,而大亚湾实验因为实验设计的精度最高,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美国为此放弃其国内这方面的实验计划,参加了大亚湾实验。近日,位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两个中微子探测器已开始实验取数。
  之所以我国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备受国内外关注,王萌教授解释因为其具备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群总装机热功率位居世界前三,这与其产生的中微子数成正比;其二,大亚湾反应堆附近是山脉,便于建设地下实验室,即可以很好地屏蔽宇宙线,又可以通过挖掘隧道进行工程建设。
物理科研:寻找兴趣之源,发掘学科之美
  当被记者问到什么是物理学科的传统时,王萌教授不假思索,&很简单,物理学科的传统就是好奇心,正是由于对未知的探索才推动物理等自然学科的发展,整个科研实验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 &当谈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时王萌教授显得特别的自豪,语调也变得轻松了很多,&每个学科都有美的地方,物理的美在于纯粹。我认为物理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引擎,而粒子物理是物理学科最前沿的领域。 &
  就物理专业如何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方面,王萌教授表示,物理实验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这就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前我们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很多物理科研实验受制于资金问题无法进行,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实验都可以开展了,像大亚湾实验工程,我们国家就投入了3个亿,而ATLAS实验需要的经费则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这些科研项目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老师申请的项目经费,另一方面则需要学校对于建设科研平台的资金支持。 &王萌教授如是说。
  在硬件设施方面,粒子物理学科不同于化学、生物等其他基础学科的地方在于物理实验的设备是买不到成品的,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购买实验所需的零部件来搭建科研平台,而在这一方面相比国内其他高校,山大对物理科研给予了很多支持。
  当然只拥有设备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懂得操作实验设备,愿意从事物理科研工作。就像王萌教授所说的&资金要花在人身上,设备最终要为人所用才是最重要的&。
  王萌强调博士后是物理科研的中坚力量。&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在实验中占到50%科研力量的,能百分百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做科研工作的就是博士和博士后,且博士后可以全职地搞科研。&王萌教授同时指出,我国高校的博士后待遇相比于欧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国外的教授可以自由招收博士后,利用项目经费来支付博士后的工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科研团队。而我国很多高校的科研系统还是计划经济模式,招收学生的数量与经费都是一定的,这就可能导致很多科研需要得不到保障,很难吸引更优秀更年轻的科研人员。
  王萌表示,虽然我国目前推出了&千人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项目,但若没有一个健康合理的学术环境和学术管理体制,则难以将高端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最后,对于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工作,王萌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对于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真正找到自己最喜爱的研究领域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寻找的过程很漫长,但是必须坚持下去,不能放弃。学好一门学科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其次就是一定要抓紧时间,时间稍纵即逝。王萌坦言大学校园时光珍贵而短暂,很多同学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外出打工,这样固然能增加社会经验,但也要视情况而定。将来想从事社会性工作的同学可以多参加社会实践,如果是立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那就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作者:张丽莎 沈茜玉 来自:校报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孙悦】
 | 分享 | 收藏如何做到每周、每月都能取得明显的学习进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叫辛雷,是《辛雷学习方法》的创始人。很高兴,能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我今天讲的是“辛雷,给不同人,制定出进步最快的学习方案”。
先让我说说自己吧。
在中学时,我曾是个“坏孩子”,因为我在班里,不学习,还影响别人,我曾,追着女生满学校跑,我还在教室里吸烟,我逃课,我还经常打架,老师讨厌我,父母亲戚见了我皱眉,人见人烦。但最终,我考入了清华大学!我还横跨了土木建筑、计算机、金融三个专业。
我父母只有我一个儿子。但直到今天,我们家乡还有人以为我父母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是个“坏孩子”,不学习、跟别人打架,整天在大街上晃悠。另外一个是个天才,不但考入了清华,而且博览群书。
我们那一个老师,喜欢对学生说,“连辛雷都能考上清华,你们还考不上?”。
同学们,我曾那么差,都能学好,你们怕什么?高考算什么?高考只是一个小山峰。你们人生的路还很长,你们以后还要征服好多座、好多座比高考更高的山峰!
中学时,我学习班里曾经中等,也曾全市数理化竞赛前三名。我曾考过班里第一,也曾考过班里倒数第一。我曾由理科班转到文科班,又从文科班转到理科班。
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女儿考试压力很大,我跟她女儿说,有什么压力啊?考试不好就不好吧,跟你有什么关系啊。考试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拼搏,坚持把最后一门课程考完!考试结束后,仔细分析成败原因,至于你考第一名还是倒数第一名,你理它干吗?
这就叫“做奋力拼搏,但不要在意考试成绩!”
&辛雷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三个主要原因
学习总考第一,不知道学习差怎么回事,总考倒数第一,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我又考第一,又考倒数第一,又学习好,又学习差,有学习不好,又学习好。
这是我能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第一个原因。
在清华,有人说我是“傻子”,因为我整天想问题,发呆,有人说我是“神仙”,似乎无所不知。
我确实有个“很神奇”的经历。
十六、十七岁那两年,我几乎每天到山东省日照市图书馆读书。十六岁那一年,我自学完了大学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课程。十七岁,我读完了《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还有大量的哲学、心理学、文学等书。&
总之,那两年,我是什么书都看,读书没有功利性,随心所欲的读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读懂了,还是读的太深了。但我总感觉是处于“很神奇”的状态。
直到今天,想起那段经历,我都感到很“神奇”。
大学,我读了土木建筑,后来,我又学计算机,我编写了很多计算机软件。后来,我又在银行业,从事金融工作。我觉得,没有什么“跨专业”的感觉,万事万物都是贯通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都是相通的。
这是我能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第二个原因。
在写《辛雷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我经常被某个问题“卡”住了,我就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有时想几个小时,有时想几天,问题就解决了。看书有用么?没用,书上是没有答案的。我是硬生生的从一砖一瓦的建立起《学习方法》这座大厦的!
同学们,没有现代数学、物理学,是不可能造出宇宙飞船的!
没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我辛雷,是不可能给不同人,制定出,进步最快的学习方案!
十多年来,为了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我费尽了心思,我舍弃了很多,例如爱情、安逸、甚至是自由。
想起当年,为了学习好,我苦苦挣扎;想起高考结束十多年之后,我还经常在深夜里,被高考的噩梦惊醒;想当年,在大雨中,我长时间的、独自一个人站在清华大学土木馆旁,祈求上天让我能进清华,我不禁眼泪纵横;想起你们,仍像我当年一样,在学海里拼搏,因某次考试成绩不好而沮丧、伤心、甚至独自流泪。我觉得,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无论我受多少苦,只要能为你们做一点事情,都值得。
这是我能创立“辛雷学习方法”的第三个原因。
有同学说,你别跟我说《学习方法》,没用,我学习得很好,就是考试前紧张,所以考试成绩不好,要是我不紧张,我就能考第一,你的学习方法能解决紧张么?还有人说,我学习时不能平静下来?还有人说,我的学习效率不高,怎么办?还有人说,我的学习效率够高了,每天能做出很多题目,能记住很多东西,为什么还不能学习好呢?还有人说,我很用功,可是为什么还是不能学习好呢?还有人说,我每天好多作业要做,好多课程要学习,我很急躁,怎么办?
还有人说,我经常犯困,怎么办?还有人说,我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
还有人说,我上课老是分神怎么办?&
还有人说,我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怎么办?还有人说,我老是记不住东西,我记忆能力太差,怎么办?
同学们,我辛雷,只要用“一招”,只要八个字,就几乎能解决上面的所有问题,那就是
“提高“狠劲”、高强运动”。
很多年前的某一年,我要考完6门很难的计算机课程,我还要参加出国考试,必须记住6000多个很难记住的英语单词,我还得编写一个很大的计算机软件。我采用了很多“巧妙的背单词”方法,可是英语单词就是记不住。我也看了很多计算机参考书,可是越看越胡涂,后来,我学习时头疼、身体酸软、全身无力。考试前急躁、紧张,感到非常难受。
这时,我开始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天锻炼身体两个半小时,跑步1万米,推大重量的杠铃几百次。我每天从起床起,就对自己说,我要“狠”,学习时狠,锻炼身体时“狠”,甚至走路时也“狠”。
效果是什么样呢?我每天背6个小时英语单词,看4个小时的计算机书,再编写4个小时的软件,不但不感到累,而且记忆很准,大脑清晰,反应迅速。
几个月之后,我就胜利完成了我的学习计划!
清华人说我“很神奇”,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同学们,最终我的身体练成什么样子呢?就像今天,我穿着短袖和单裤。同学们,一年四季在北京,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我只穿短袖和单裤!
同学们,只要你们对自己足够“狠”,不断提高“狠劲”,并且每天坚持体育锻炼,锻炼的强度越来越大,你就不会“紧张、犯困、注意力不集中”了。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就大提高了。
这个同学问了?“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跟锻炼身体有什么关系啊?
好,就让我讲讲“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大家知道,考试时,必须要准确、快速、灵活的做出题目。所以,平时学习时,就要反应快、记得准、会思考、脑子又灵活。所以,就要大量做题,同时,还要做的快、做的好,学习能力就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提高了。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快速阅读法”、“超强记忆法”、“巧妙解题法”等等,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学习方法”。
是这样的么?不是的,要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首要的,是从“心态”和“身体”下手,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方法”!
学习能力中,有个重要的能力是记忆能力。
同学们,什么是记忆能力?怎样才能记忆好?首要的是要“狠”、大脑要清晰、每天学习时间要长。别人每天只能背10分钟英语单词,还经常犯困;而你呢,每天可以背3个小时英语单词,大脑始终很清晰,谁记得多?谁记得准?
同学们,只要你不断提高“狠劲”、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进行强度很高的体育锻炼,就没有记不住的东西!
实际上,所谓“超级记忆法”、“巧妙记忆法”、“神奇记忆法”,大多都是很低级的学习方法,如“联想法”等:脑中看见一座山,就联想到某个英语单词,把一个英语单词拆成好几个部分进行记忆,用“口诀”记住化学的“元素周期率”等等。
同学们,考试时,时间这么紧,你有时间“联想”么?如果一篇英语阅读文章的中的很多单词只有“拆开”才能“认出”它,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题目么?
实际上,记忆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硬记”,但是要不断调整记忆的范围、记忆的重复次数、每次记忆的时间、记忆的深度等等。
真正高级的记忆方法是“回忆再现”、“形成知识体系”、“简化知识体系”等等,等会我还要讲,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世界上哪有什么“超级记忆方法”?
所谓“超级记忆方法”,把记电话号码的方法用到学习上了!
能力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是,思考能力。
什么样的人思考能力强?心情越平静、每天深入思考时间越长、每次深入思考时间越长、思考不同学习问题的“间隙”越短,思考能力才越强!
对于极少数同学来说,数学难题是“悟”出来的,但对于大多数同学,一道数学难题是“憋”出来的,一道题目你“憋”的时间越长,你越能“憋”,你实在“憋”不出来了,你可以让老师引导一下,或者看看类似的题目,再继续“憋”,直到把这道题目“憋”出来。等你“憋”的能力提高了,你就可以“悟”了,整天琢磨某道数学题目。
物理更需要深入思考,爱因斯坦几乎无时不刻的在深入思考物理问题,所以他的思考能力极强!我认为,他的深入思考能力已经达到了“深入思考无间隙”的境界。
什么叫“深入思考无间隙”?这里就不细讲了。
有的人,学物理时,上课认真听讲,也认真做物理作业,题目不会做了,就看详细解题过程看得再细致,这是理解、记忆,根本就没有深入思考。
有的人,也思考了,但思考的方向不对,例如,某道物理题目,是“一辆小轿车以撞到一辆大卡车,那么…
…”,这个学生往这方面想:“哎呀,这还得了,司机会不会受伤啊?”或者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某电影里的撞车镜头,这些人,思考了等于没思考。应该多读一些大物理学家的传记、对一些物理发展史之类的参考书,把思维“拧”过来。
怎样才能提高思考能力?首先要延长思考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间,例如,用好几个小时思考某个物理定理、物理问题。
这个同学说了,好几几个小时想一个问题,学习效率也太低了吧?
好,让我说说“学习效率”。
考试的本质,是在规定时间内,解决一定数量的问题。两个小时内,做对的题目越多,你的考试成绩就越高。
这是对的。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每个小时记住的东西越多,做出的题目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了。
那么,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下,每天学习时间越多,学习就进步的越快了。所以,题海战术就有了充足的“理论”基础。
社会上很多人反对“题海战术”,因为“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不利于“素质”教育,实际上,即使从“应试”教育的角度,“题海战术”也是错的。
同学们,一个小时内做出题目的越多,不代表学习越进步。一旦基本题目初步掌握了。那么,一、个小时做出一道难题,无论对于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学生,比做10道题目更好。
记忆也是,记住了10个知识点,还不如,虽然一个知识点都没记住,但却找出了不同知识的联系,形成了知识体系。
在我看来,怎么算是学习效率高?(1)每天有效学习时间长。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的时间,才算有效学习时间。理解、记住了某些知识、或更深入的理解了某些知识,或知识掌握的更准确更灵活更快速等等的时间。上课记笔记而没有理解、记忆、思考,看书而没有领悟到任何东西,都不算是有效学习时间。(2)每次最长学习时间长,不离开座位学习的时间,别人每学习一个小时就得休息一会,你可以两、三个小时不需要休息。(3)学习强度。考试结束后,你觉得很累,如果你平时学习也象考试时那么累,说明你的学习强度很大,(4)大脑清很晰度,学习久了,从不犯困、大脑发木。(5)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联系,知识的联系程度。例如,你记住了一篇300字的英语课文,比你记住了100个单词,还管用。你形成了知识体系,比记住了几个知识点更管用,你真正做出了一道很好的难题,比做出十道简单题目,更管用。
同学们,如果你每天能跑完一万米,每天做完300个引体向上,每节课的课间跳绳500次,你每天就可以学习十三、十四个小时,学习强度很大,大脑始终非常清晰,能记住很多东西,能思考的很深入。
这就是学习能力,这就是学习效率。
怎样评价一天的学习?认真听讲了,做完作业了,写完一篇作文了,做出几道题目了,学习进步了么?不见得。
你可以这样评价一天的学习:领悟了很多东西,产生了很多学习心得,感到很兴奋。或者你突破了一些难点,真正攻克了一些难题,超越了“极点”,感到全身充满力量、充满“狠劲”、感到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这样,你的这一天才是最有意义的。
现在说说如何“做”难题。
看到一道“难题”,你该怎么办?这个同学说了,我先看概念,然后再做。那个同学说,我刚从参考书上看到了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正好拿来试一下。
对不对?不对。
让我举个例子:
一个婴儿,连一个椅子都搬不动,一个青年,能搬动一块大石头,一个大力士,能搬动一辆小轿车,但没有人能把一座山搬起来。
难题?对于不同的人,是个相对的概念,学习极差的同学,任何题都是难题;学习极端好的同学,没有难题,因为他不会做的题目,别人肯定也不会做,考试也不会考,考了也没意义。
看到“难题”,你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解,而是该不该做这道难题。
你做出一道题目,不要太高兴,你做不出一道题目,也不要难过。
有个人会“铁腿功”,一脚能把坏人踢很远。他的“铁腿功”是怎么练成的呢?他不踢墙,因为即使把腿踢折了,也不能把墙踢个大洞;他也从不走门,他整天踢门。一开始他们家是软木门,踢坏了一百个软木门后,他家安上硬木门,踢坏了五十个硬木门后,他家换上了铝门,后来又换上了铁门,他不踢了,为什么,“铁腿功”已练成了!
要做什么样的难题?你只做:自己尽最大力气才能做出来的难题。
在基本题目掌握得好的前提下,你能否做出难题,关键是在“很难描述”的解题感觉上,而不是具体解题技巧。
一道难题,考试时能在10、20分钟做出来,就很不错了。那么,平时应该用20分钟、一两个小时,甚至好多个小时做出来,才对,否则你怎会进步?所以,难题不可能做的太多,因为每道难题需要花很多功夫。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一个学生能真正独立做出一道难题,那么,很多难题就都会做了,因为难题,“难”就难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巧上,也就是难在“很难描述”的解题感觉上。
有的难题,是综合题,综合题会涉及到多个解题技巧,想到了这个解题技巧,另外的一个又想不起来了,即使这几个解题技巧都想起来了,又不知如何把这两个解题技巧连接起来,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往往要十分钟、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必须不断的接近最终解决方法,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就必须有老师引导或者从类似题目中启发,但不思考是绝对不行的,你还得尝试不同的方法。综合性越强的题目,越需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解题技巧,这就是所谓的“题感”。所以,你总结出的不能很难总结出的东西越多,解决综合题目的能力越强。
你理解、研究和记忆参考书上的一道难题的解题方法,没有太多意义。
有人说了,一、两个小时只做一道“难题”、只想一个问题,多浪费时间啊?我一个小时可以做出10道题目啊!是啊,你一个小时确实“做”出了10道题目,可是,你这一个小时中的50%是用来理解“题意”了,例如“圆”了、“直线”了、“方程式”了,“汽车”了、“斜坡”了、小滑轮了,还有49.9%的时间用来作图了,计算了,只有0.1%的时间用来“憋”了。你怎能进步啊?
“很难描述”的解题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巧上怎样产生?关键是“憋”,但要看怎么“憋”。
如何“憋”?
数学、物理、化学,碰到难题怎么办呢?张三一看不会做,就放弃了;李四则“硬抠”,做不出来誓不罢休,一道难题两个小时,却往往还做不出来,心里很难受。
张三对还是李四谁对?都不对!
对于一般同学,考试成绩一般,基础一般。应该有很多本数学参考书,每本参考书上例题很多,每道例题都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做“难题”时,首先,要硬“憋”,憋了几分钟到十几钟之后,“憋”不出来了。就从参考书中找到类似的题目,或者找类似的解题技巧,用类似的题目或者类似的解题技巧解决现在要做的题目,ok!
然后尝试着做一下,十几秒到几分钟之后还是做不出来,可以看这道题目的详细解题过程的第一步,不要看第二步。受到启发后,再“憋”,如果“憋”不出来,再看第二步。等等,等等。一道难题“憋”出来了,要总结一下,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记在笔记本上,例如,你总结出了几个字“这道题目用对称法”,如果别人看到你的总结,就会感到很奇怪,这些题目怎么会用“对称法”呢?实际上,你的“对称法”只是你自己的“对称法”,全世界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知道。当积累了几十道题目后,要把这些题目放在一起,反复看,找出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上的深层联系,例如,“此类题目都用对称法”。这时,就慢慢的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了。
什么是解题技巧体系?举个例子,你家有一颗苹果树,每个苹果在哪个大树枝的哪个小树枝上,都很清楚,要想摘哪个苹果,你都很清楚。在你的脑中,也有一个题型和解题技巧的苹果树,不同题型对应不同的题目,不同题目的相同解题技巧,各种联系,你都很清楚。这样,考试时,碰到不会的题目,你就在大脑中“回忆再现”,从某个题型想到某个解题技巧,又从某个解题技巧想到另一个解题技巧。
同学们,你以前做过的题目,在你大脑中成为一个体系了,考试时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你搜索大脑中的“解题技巧”体系,只要你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类似的题型,类似的解题技巧,甚至有类似的感觉,你就肯定能有解题思路!
当你用上面的方法,总结出一、二百道难题后,你要把这出一、二百道放在一起总结,找出更加深层的联系,这时,你总结出的东西,就不再是“此类题目都用对称法”,而是“草帽”、“拖鞋”、“卡车”之类的了,这些东西,别人更看不懂了,因为更“不可言传”了。
这就叫做解题技巧的简化。为什么要简化?因为随着你总结的题目越来越多,如果你解题技巧体系过于庞大,你考试时就不容易回忆了。
再看“不一般”的同学。
有的同学,不看参考书,对于“难题”,自己硬生生的“憋”,往往想了半个小时以上之后,才想出解题思路,这个同学,深入思考能力很强、“狠”劲很足,解题经验也很多。但每次“憋”的时间过长,这类同学,应该看一些“解析”类的参考书,这些参考书用一两句话,来引导你的思路,帮助你尽快的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再看“很强”的同学。有的人,不看参考书,自己硬生生的“憋”,想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上之后,就想出解决方法,说明他深入思考能力很强、大脑非常清晰、“狠”劲很足,解题技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这类人应该强化准确性和速度性的训练,例如每天限时做一个小时的模拟考试题。
再看“很强、很强”的同学。有的人不看参考书,自己硬生生的“憋”,想了几分钟之后,就能想出“难题”的解题思路,这个人的深入思考能力很强、大脑非常清晰、“狠”劲很足,脑中的解题技巧体系已经很简化了,这类人进行速度的训练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做题比别人快多了只要强化训练准确性即可,每道“难题”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要确保无误,速度也就随之提高了。如果还有余力,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法,找到最简单的方法。
再看“很强、很强、很很强”的同学。有的人,对于“难题”,不看参考书,几秒内想出解决方法,说明直觉已经很强了,而直觉只与平静相关,与大脑清晰度没有关系,只与心态的纯净相关了。这类人进行速度的训练没有太大意义,主要要训练准确性,(枪神、酒鬼的例子),这类人,实际上学习不重要了,关键要保持纯净的心态。
实际上,一些数学特别好的人,他并没有有意识的去形成解题技巧体系,就很自然的形成解题技巧体系了,而有些“天才”,“题感”很强,根本不需要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而一些物理极好的人,甚至很少做题,连课本上的题目都没做完,但他深入思考的却很多,他对物理学的核心思想理解的很深入了。
浙江一个商人的儿子,学习也很认真,他的数学班里中等,他爸爸给请了个数学家教老师,每学期之前的寒、暑假,他就提前把下个学期的数学课学完了,课本上的题目也大多数都会做。他还特有心计,花钱把班里数学最好的同学的“做题笔记”买下来,反复研究,但他的数学还是班里中等。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不同的人,差别很大,因此,使用不同的方法
由于不同的人,学习基础不同、心态不同、身体情况不同,因此,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要使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下的,你们会看到一些例子,不同的人,如何使用不同方法的。
陈静,女,一个北京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全校考试前五名,但没考过全校第一名,按照她母亲目前的说法,学习这么好了,成绩很难快速提高了。我发现她心态很好,身体也很好,学习很认真,学习基础扎实,记忆很好,思考能力很强。她学习的主要缺陷是学习方法太单一,例如,她以前上课时认真听讲,记笔记。我让我让她上数学课时,老师在上面黑板上讲题目,她在下面做,一开始,老师上面讲完了,她在下面也做完了,但她的解题方法往往不如老师的巧妙。几周后,老师上面讲完题目了,她在下面也做完了,但方法和老师的一样巧妙了,再过几周,老师上面讲完题目了,她在下面也做完了,而且用了好几种方法。这时,她的数学成绩就成为全校第一了。
王京,男,山东省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班里考试倒数一、二名,按照其他人看法,他肯定考不上大学本科了,因为他们班里只有中等偏上的才能考上本科,但最终,他在我的辅导下,却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一开始,父母说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实际上,他基础太差,上课根本听不懂,于是,我让他上课时尽量听,能听懂就理解,不听懂的就记在笔记本上。下课后只做老师布置的最简单的题目,节约出时间让家教老师讲解以前的知识。几个月后,他上课时,老师讲的东西就基本能听懂了,这时,就可以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了。他的考考试成绩就成为班里中等了。
同学们,应该怎样听课最有效?
不同人,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1)对于学习非常差的人,不必听课,因为即使再认真听讲,他也听不懂。但他必须指定一个最快的弥补以前的学习漏洞的学习计划;(2)学习一般的同学,需要课前认真预习;(3)学习很好的同学,就不必预习;(4)身体不舒服时,要坚持听课;(5)而身体差的人,若在身体不舒服时还坚持听课,就会生病,所以,他就不要听课,赶紧回家休息,然后制定一个提高身体的计划;(6)上课时容易分心,就应该要“狠”,要平静;(7)有的课程,上课听懂就可以了,不必记笔记;(8)有的课程,必须记笔记;(9)有时听课时,必须记住老师讲的东西;(11)有时,老师在黑板上讲题目,你却在下面把题目做完了,是最好的方法;(11)有时听课时,在记忆的同时,再“回忆再现”效果更好;(12)有时上课时,采用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更好;(13)对于有的课程,上课时要深入思考,等等。
上课时采用“回忆再现”和形成知识体系等方法
上面说的王京同学,当考上成绩进步到班里五到十名时,他上课听讲时已经很轻松了,无论是专心听讲,还是偶尔分神,总能听明白老师讲的东西,而且上课时能记住大多数。这时,我让他采用“回忆再现”和“形成知识体系”等方法。
当老师讲某一部分知识时,他在理解了老师讲的内容时,象“过电影”一样,把以前的知识在大脑中回忆一下并在大脑中重新显现,这就是“回忆再现”,同时,他还要思考,把以前的知识和现在老师讲的知识联系起来。下课后,他参照课本和参考书,把不同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进行回忆,一个月之后,他的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了。
这时,知识在他脑中,就像一颗苹果树,每个苹果在哪个大树枝的哪个小树枝上,都很清楚,要想摘哪个苹果,脑子里都很清楚。
成绩班里倒数时,考试时,王京所有的题目几乎都不会做,成绩班里中等时,他平时会做的题目,考试时就会做,平时不会做的题目,考试时也不会做。班里排名五到十名时,会做的题目都能做出来了,不会做的题目,考试时使劲“憋”一下,有的能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但做出来的题目,也不知道为什么做不出来。现在,考试时某道难题,如果想一下想不起来,就“回忆再现”脑中的知识体系,往往题目就做出来了。
不同的课程,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课程,特点很不同,你要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选择核心学习方法,例如数学的核心学习方法是做题,物理的核心方法是深入思考、英语的核心学习方法是记忆、历史的核心学习方法是形成多个框架,在多个框架基础上再形成知识体系。有的同学为什么有些课程好,有些课程不好,原因是没有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例如,把做数学题的核心学习方法用于学习物理,以为只要会做题,就可以学好物理,而没有把深入思考作为中心,始终贯串于物理学习。很多人说物理很难学,因为他们用数学的核心学习方法对付物理,而另外一些人说物理很好学,因为他们找到了物理的核心学习方法-深入思考。有的人把英语背单词的方法用于背历史,无论背的多“狠”,不形成多个框架,也很难记住。
上面说的陈静,数学成为全校第一后,继续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我让她再专攻物理和化学,物理深入思考,化学形成解题技巧体系。她每天用一个小时,静思,坐在座位上什么都不干,只是深入思考不同物理概念的更本质的联系,思考同一题目的不同解法,把练习、概念融合起来,她还读了一些爱因斯坦、牛顿的传记,体味大物理学家的深邃思想。对于化学,则以几道最典型的历年高考题中的物质推断题为突破口,把各种化学知识点用一些线索“串”起来,例如,所有能产生白色物质的化学反应,就形成了化学的知识体系。几个月后,陈静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最后,很轻松的就考入最好的大学了。
另外,每一门课程的不同部分,往往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政治的原理部分需要形成知识体系,而政治的经济原理部分需要强行记忆,“实事”政治
需要深入思考。所以,某些同学有的课程有些部分学的好,有的部分学的不好,就是没有根据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面对同一棵树,用斧头就比用砍刀省力,用电锯更比斧头更省力!对于每一门课程,对于一门课程的某一部分,使用更好的学习方法,你就进步的更快!
根据身体、心态、学习基础的差异,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考试成绩差、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与考试成绩好的、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应该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但考试成绩差不多,考试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就可以使用同样的学习方法了么?
例如,有三个考试成绩差不多的人,学习基础也差不多的人,有人认为可以使用同样的学习方法。但在我看来,一个是“平静”不行,另外一个则是“不良心态”过于严重、“学习状态”太差,另外一个则是“狠劲”不足、“自信心”不足。因此,我给他们三个人的学习方案完全不同。
先看一个很难“平静”下来的孩子。属于大家认为学习不用功的孩子。
于波,男,高一学生,考试成绩班里中等,她母亲是某银行行长的儿子,于波这个孩子,每天晚上回家之后,手机的短信息不断,他母亲说,经常发现他在半夜里收到某些女孩的短信息,自己偷着乐。她母亲还看到他在跟某个女生一起逛街。于是他母亲就说他谈恋爱,影响学习,而于波说他没有谈恋爱,不影响学习。母亲说他属于那种学习不用功的,学习潜力很大,只要学习用功,就能学习好,不用功就差。经我分析后,他确实没有女朋友,他最大问题是由于心里总是想着追女孩,充满对爱情的期待,他又经常上网看电视,受网络电视上的爱情至上、轻浮、投机取巧等影响严重,所以学习时很难平静下来,因此,他学习数学时碰到“难题”,根本无法真正平静下来,无法深入思考。学习物理时,也无法深入思考物理概念,所以,无论她母亲花多少钱,请多么好的老师到家里讲课,无论老师把解题技巧讲解得多么好,由于他不能深入思考,学习不可能取得进步。我让他母亲监督他,把他的手机没收了,并且不允许他上网、看电视,也不允许他跟女孩子说话和交往,并从内心深处杜绝对爱情的期待。然后每天让他做几道数学“难题”,一开始,他看到题目不会做,左盼右顾,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强迫自己思考,往往一、两个小时,才能静下来,一个星期后,他能平静了,我给他一道“难题”,让他看各种参考书上各种类似题目的详细解题过程,但就是不能看这道题目,于是,他就苦思冥想、着急上跳、坐立不安,千方百计往这道题目上靠,往往两、三个小时后,才能想出这道难题的正确思路,就做出来了。他每天做两、三小时的难题,也只能做出一、两道题目,几个星期后,他只做出了十道难题,因为他每做出一道难题,几乎就要翻阅十多本参考书,寻找类似题目。他两个月后,他的考试成绩就成为班里前几名了。
同学们,只要考试成绩能不断提高,你就能控制住很多东西。
谈恋爱不见得影响学习,不谈恋爱不见到不影响学习。关键是你怎么想,你是否在期待爱情。
为什么于波的母亲说于波学习不用功?实际上,于波也想用功学习,但每到他准备用功学习了,由于心情不平静,反而越学习,脑子越乱,不但难题也不会做了,连简单题目也容易错了,考试成绩就会下降。所以,于波就不用功了,感到不想学习了,就去打篮球,给女生发个短信息。
再看一个很用功的孩子。他的“不良心态”很严重、“学习状态”太差。
厉凝,男生,考试成绩班里中等,是个家庭很贫困的孩子,父亲靠种地和做建筑工生活,他父亲到现在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厉凝住校,父亲每天只给他一元钱的吃饭钱,但他父亲却给他买了大量参考书和练习题,父亲对厉凝非常严格,如果学习上有一点点小错误,学习稍微表现出不努力,就会大声责骂他,有时还打他。我给了厉凝600元改善营养的费用,他却给他父亲让父亲买件衣服,他父亲却存起来等他考上大学用。厉凝学习也特别“狠”,经常熬夜学习到凌晨2、3点钟。他做了很多参考书上的很多数学题目,记住了很多难题的解题技巧,实际上,他不是在做难题,而是看难题、背难题。虽然他记住了很多难题,考试时有时也能碰到了,但由于他记忆得太多,又加上大脑不清晰,考试时还是不会做,而且有些简单题目也做不出来。但数学考试成绩仍然在班里中等偏下,越到大考试,越紧张,考试成绩越差。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厉凝的首要漏洞是每天学习时间过长,学习时大脑不清晰,经常感到大脑“发蒙”、“发木”,还有很严重的“气恨”等不良心态,做难题时,不会做,就很生气,恨自己、恨学习、恨父母、恨其他同学。我让他不要再熬夜学习,严格作息,每天晚上按时睡觉,每天跑步一万米。一个月后,他学习时大脑很清晰了,不良心态也没有了,考试时虽然依旧很紧张,但不影响考试,考试时也不再出现“本来会做的题目考试时不会做”的情况了,考试成绩就进步到前十名了。然后,我让他把以前所有做过的大量题目中的“难题”,反复看,反复想,找出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的深层的联系,并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有时,他为了把五道难题总结出共同的解题技巧,他会思考一整天。两个月后,他就形成数学的解题技巧体系了。考试成绩就进入班里前三名了。
为什么有些复读生考不过应届生?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很用功,但学习成绩不好?听完上面的例子,你就知道什么原因了。
再讲一个“狠劲”不足、“自信心”不足的例子
刘园园是个很好强的女孩,做事干净利落、上课听讲非常认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成绩仍然不好,尤其是数学,总有几道大题不会做,每次考试之前,她都暗下决心,要考第一名,但考试成绩下来,还是班里中等。经我对她检测后,发现她的问题是“狠劲”不足,“自信心”不足,因此,我给他找了一个大一学生,跟她一起做题,让她体味这个学生的“狠劲”和学习强度,后来,我再让她通过不断的超越极点,产生自信心,考试成绩就很快提高了。
如何超越极点,产生自信心,我就不细讲了。
使用更高级的学习方法
越高级的学习方法,进步的越快,但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对心态、身体、学习基础等要求的越高。
学习基础太差的人,有时不得不使用很低级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学习进步。
上面说的王京,在高一时,以大量阅读小说、每天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但英语班里倒数。我让他分析英语考试题目中的阅读题,他发现很多单词都不认识,连单词都不认识,还谈什么整篇文章?阅读不下去,于是,我让王京先从背单词下手,他用了一个月时间,把初中到高一课本中的单词浏览和记忆了很多遍。他每天在尽快、尽量完成老师的作业后,用4个小时背英语单词,背单词时,只要能认识就行了,单词辨析、用法、拼写、用法、同义词和反义词辨析等都不背,一个月后,虽然很多单词拼写不正确,但80%的单词基本都认识了。
再拿来考试题中的阅读题,发现还是读不下去,这时,单词的障碍已经消除了,真正的障碍是心态上的问题,就是“狠劲”不足!于是,他就硬着头皮读!他选择了一些难度适合自己的(不认识的单词占整篇文章的5%以内)、长度和范围与历年高考阅读题目很接近的英语“新”文章,每天读三个小时。
阅读时,尽量不查词典,一开始,他读一篇文章用的时间很长,往往一个小时过去了,一篇文章还没读明白,但他咬牙往下读。几天后,每一个小时就能读懂2篇文章了。阅读速度在不断提高,一周后,他每一个小时就能读完3篇短文了。这样,每天3个小时,一个月后,他读完了300多篇英语“新”文章。这时,他1个小时内就能读完5篇英语“新”文章了。
后来,看完了一本很好的高中语法参考书,并把这本参考书上的练习都做了一遍。后来,他做完了一本关于全国各地历年高考题目的参考书,根据这本书上的启发,总结出了一些解题技巧。他的英语就进步到班里中等了。
有的同学,明明可以使用高级的学习方法,却使用低级的学习方法。
于茜茜是我最近辅导的一名初二女孩,她从小就听英语小故事、看英语小说,现在就能看懂部分美国电影了,她不学英语语法,所以她写英语作文时,经常自创语法,错误很多。而且,她不喜欢记单词,经常出现拼写错误。于是她妈妈就让她记忆20个单词、每天做一套“完型填空”、还请了一个家教老师给她系统的讲解语法。
她妈妈找到我之后,我跟她妈妈说,她以前的学习方法是“潜移默化”,是非常高级的学习方法,现在不能退后到低级的学习方法,让她制定了这样的学习方案:继续听英语故事、看英语小说,看美国电影,但要在看完听完、看完后,要复述几遍,然后在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注意单词的拼写错误,在写作中不是很刻意的逐步改掉语法错误。
除了“潜移默化”、“深入思考无间隙”等具体学习方法外,还有“深入思考长长练”、“精挑极背”、“精挑极练”、“自己出题”、“用直觉解题”等高级的学习方法。在《辛雷学习方法》中,针对中学九门课程,有几百种具体的学习方法,每种学习方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每种具体学习方法怎么使用,适用于那些人,我都写的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讲了。
辛雷学习方法,从非常复杂到非常简单
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都非常复杂,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找出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联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例如,心态上的“平静”与学习上的“深入思考”直接对应,“深入思考”和数学难题相关很大,“深入思考”又是物理的核心学习方法,所以,通过在不学习的时候,也不断的平静自己,杜绝对爱情的期待,不理会电视、网络上的各种轻浮、投机取巧等不良思想,在做数学题目时长时间深入思考,深入思考物理学的核心思想方法,你进步的就很快。
表面上看来很相似的两个学生,实际上,可能就大不一样。
你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就会发现很复杂。
例如,平时学习方法不同,考前复习方法也不同。
有的人,直觉很强,平时碰到“难题”,主要靠直觉,这类人,如果考试时不平静,心情不纯净,比如说考试前看了电视,则这个人就完了,而其他人看电视,影响不大。还与大脑清晰度相关,这个人平时经常睡懒觉又熬夜,平时没有影响,但考试时影响就大了。这就是这类人的“发挥失常”。&
有的人,平时碰到“难题”,主要靠硬生生的“憋”,对于这类人,考试时必须有足够的强大自信心,对于这类人考试前可使用“超越极点、产生自信心”的方法,在考试前凝聚起强大的自信心。&
所以,有的人考试前复习时不必做题目,有的人考试前要做一些简单题目,有的人考试前则必须做一些难题。
平时学习方法不同,考场的策略也不同。
平时碰到难题主要靠硬“憋”、或者靠直觉的同学,考场上碰到难题,就要平静;而平时已经形成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体系的同学,考场上碰到难题可以“回忆再现”,搜索自己大脑中的体系;而平时善于总结但尚未形成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体系的同学,考场上碰到难题,可想一些线索,如老师讲课的样子、笔记本上的学习心得、参考书上的符号,等等。
我把影响学习的每个深层的因素弄清楚了,每个深层因素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了,所以,我的学习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几乎可以解决所有学习方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上面讲的东西,实际上,只是《辛雷学习方法》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我讲的时候,往往都是用“近似”的,如果我更“科学”、更严谨的去讲,可能大家早胡涂了。
智能化检测和学习方案
某个人生病了,感到“头疼、咳嗽、手脚冰冷、恶心”,于是以为自己感冒了,就到药店买了治“感冒药”吃了,但不管用;于是,又以为自己是嗓子有问题,于是去买了“咳嗽药”,还是不管用。于是他只好到医院里进行全身检查,才发现自己得的是“胃病”,于是医生按照“胃病”进行治疗,不久很快就好了。
同学们,你们以为自己的最大漏洞,往往不是最大漏洞。所以,你们往往会用大量时间去弥补一个无足轻重的漏洞,就像很多人以为自己数学不好是粗心、马虎,所以,就反复做简单题目,提高自己的准确性,结果只是提高了一点点小分数,实际上的最大漏洞是很少“憋”,或者“憋”的方法不对,导致考试时解题思路不对。
有时,你们觉得是心态上的问题,例如考试紧张、压力过大、敏感多疑,实际上是身体上的问题,你们通过体育锻炼和高强运动,就可以解决了,而如果你们去找心理医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有时,你以前使用某个学习方法,证明了很有效,于是就抱着这个学习方法不放手,而当发现学习进步的不象以前那么快了,就认为自己不够用功,所以,你更加用功,但还是进步不大,于是就你更加用功,或者懈怠了。你不知道:你学习进步了,就应该使用更高级的学习方法,越高级的学习方法,威力越大,学习进步的越快。
写完《辛雷学习方法》之后,我就着手进行“智能化检测”,其目的就是让某个学生回答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计算出他的“平静”、“狠劲”“自信心”、“身体”、“学习状态”、“大脑清晰度”、“思考能力”、“快速准确灵活”、“考试技巧”等每一个方面的确切的数值,这样,就能从“根”上找出他的漏洞和优势,并根据“弥补最大的漏洞往往进步得最快”、“使用越高级的学习方法进步得越快”等原则,从而给他量身定做出学习进步的最快的学习方案。每个人情况很不同,我给每个人制定的方案都是不同的。我的方案很简单,少则几句话,多则几百个字。经过几周或者几个月后,当你考试成绩提高了,你的情况发生变化了,我再给你制定一个学习方案,可能和上一次的完全不同了,但还是几句话,或者几百个字。这就叫做,辛雷学习方法,永远只有“一招”。
我能做到的和做不到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学习好,但我很少考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考大学。也就是,我很少考虑“学习动力”。
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考试成绩就会周周提高、月月提高,你还需要学习动力了么?
实践也已经证明了我的方法的有效性。
好多年前,凡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学生,大多数考入了中国的很好的大学。而那时,我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比起现在,还差的很远。
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庞然大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