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有机农业网一体化怎样才能形成一个...

发挥比较优势
开发有机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发挥比较优势
开发有机农业
&&&热&荐&&★★★★★
发挥比较优势
开发有机农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09:22:14
(沈康荣 涂扬晟 吴高华 王爱群& 徐琼)
随着中国入世日趋临近,中国农业在发展空间拓宽的同时,制定因素也相应增多。面对与时俱增的机遇和挑战,十堰农业当如何应对?把握发展态势,分析比较优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广度,战略性调整的现实深度,寻求应对方略,我们认为,不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行为,都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抢抓机遇,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 &&&&&&比较优势:十堰特色,在于有机农业
所谓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美国农业部USDA定义)。在可行范围内,有机农业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份的矿石等维持养份平衡,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有机农业的产物是有机产品。有机农业是依靠科学技术及传统经验建立一种能够确保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由有机农业的内涵,看十堰农业现状、潜力和特点,可以发现,十堰农业的生产方式、资源潜力、开发态势,都在于有机农业。这是十堰农业的最大特色,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从生产方式看,十堰是历史形成的有机农业区。
十堰是个自然生态丰富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基本上沿习着传统农业模式。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85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了温饱,农民不得不在有限的耕地上精耕细作;另一方面,由于收入较低,2000年农民人平纯收入仅1487元,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生产上农民无钱投入,为了发展,农民不得不依赖天赋营养(增施农家肥),来弥补地力的损耗;靠物理的办法(灯光诱杀害虫、人工清除病源)来防治病虫危害。两个平均低于全国、全省水平的因素制约,决定了十堰农业化肥、农药、激素等人工合成的生产资料投入水平低,是历史形成的有机农业区。2000年,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9.4万吨,农药2056吨,主要用于低山坪坝地区的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药材等作物,按600万亩的耕种面积计算,亩平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仅为15kg、0.3kg,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二高山以上山区域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基本上不用化肥和农药,激素等其它人工合成物质完全不用。在养殖业方面,动物饲料主要为粮食饲料,特别牛、羊饲养基本上采用放养方式,饲料全靠野外生草。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山区农业的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机农业固有的品质好,但产量不高的矛盾表现得十分突出,这也正是,近年来,我市农产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不少产品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从资源潜力看,十堰是天然的有机食品宝库。
从生物资源来看,独特的地理区位、生态环境、历史因源,孕育了十堰山区独特的绿色生物宝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初步探明的生物资源就达3100多种,可作为食品的有:野生蔬菜、植物、野生药用植物、野生酿造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油料植物、可食用微生物等六大类。这些野生资源,种类多,门类全,蕴量大,分布广,品质好,全是一尘不染的天然有机食品,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初步统计,全市仅山野菜就有300多种,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野生猕猴桃约2万吨左右,野生药物资源更为丰富,种类达1300多种,总蕴量达55万吨以上,其中不少为地道药材和名贵中药材。从农业环境资源来看,十堰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中央山区,属亚热带气候过渡区。秦岭山区、大巴山位于其南,道教圣地武当山位于其北,汉江穿越全境,丹江水库镶嵌其中。境内重峦叠嶂,地貌多样。南北气候兼备,小气候特点突出。加之山大人稀,六个县(市)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市城区,生态系统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侵袭,环境污染较轻,我市大气环境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越的农业环境和独特的生物资源宝库,是其它地方移不走、搬不去的天然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风险小,成本低,质量优,效益高,潜力巨大。
(三)从开发的势头看,有机农业正在成为十堰调整增收的新亮点。
一是有机食品开发势头强劲,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开发野菜、野果、野药、野菇、野竹等特色产品,增收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南部不少高山乡镇,相继兴建了千亩以上的山野菜基地,目前,全市仅山野菜开发品种就有30多个,年产干鲜菜10000多吨,创产值过亿元;竹溪“双竹”牌魔芋面条,“龙峰”绿茶、房县“神农”绿茶,郧县“白羽乌鸡”等产品已获“绿色食品”的称号。竹溪龙王垭茶场生产的有机茶,在全省首次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今年获准出口干茶300吨,可创外汇300多万美元,再次显示了我市发展有机食品的广阔前景。
二是特色产业开发初具规模。立足丰富的山水资源,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着力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全市已初步形成23万亩黄姜基地、70多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魔芋基地、30万亩柑桔基地、21万亩茶叶基地等一批具有十堰山区特色的多种经营基地,多种经营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达76%。不少特色产业象茶叶、黄姜、魔芋等已成为地农业增效、财政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
三是有机农业开发方兴未艾。运用循环、整体、再生的生态学原理,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有机农业开发模式。以郧县桂花为代表的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的有机农业开发模式,得到了省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以郧县柳陂为代表的利用澳州瓢虫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模式,其技术获省科技成果,在全省推广;以丹江口市六里坪为代表的稻―蒜轮作开发模式,有效降低了水稻病虫发生率,实现了节本增效;以竹山圣水茶场为代表推广的茶―羊,果―畜模式,在果、茶园里养鸡放养,减轻了虫害、草害,增强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开发效益;以张湾白岭等地为代表的猪―沼―菜(果)循环利用,畜、能、经配套的开发模式,节约了农村能源,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这些模式的探索与推广,为我市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 发展方向:宏观需求,趋向有机农业
&&& 农业发展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需求的双重约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的主要特征。中国入世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需求约束将变得更为突出。突破需求约束,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而不论是从宏观农业发展态势,全球农产品的消费趋势,还是从入世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山区农业的后发优势来看,都必须大力开发有机农业。
(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决定了有机农业必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
回顾农业发展历程,世界农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20世纪进入了依靠化石能源投入和科技进步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世界农业生产力得以飞跃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突出表现就是农业环境不断恶化,食品安全系数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开发效益大幅度下降。惨重的教训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农业替代模式。20世纪30年代,有机农业先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问世,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之后,70年代后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特别是90年代之后,有机农业更是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全球已建立的有机农业农场达一万多个,有机农产品达400多个,2000年有机农业产值超过3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2倍多,有机农业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有几个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2000年底,国际有机农业联盟(IFOM)已有110多个国家和700多个会员组织,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IFOM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抢占有机农业发展的制高点,20世纪90年代,欧盟制定了有机农产品条例EU2092/91,美国颁布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法案》,日本也于去年4月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我国的云南从去年在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不少地方也开始把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开发重点。可以预见,有机农业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
(二)人类食品消费结构的嬗变,决定了有机食品必将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主角。
回归自然,崇尚绿色,是当今世界人类食品消费的新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食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保健性,人类的食品消费结构已由过去能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正因如此,在大众农副产品普遍价跌滞销的同时,天然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营养、安全、无污染,具有保健功能的生态质量型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扬,市场份额剧增。有机食品作为质量型农产品中的佼佼者,以其更为广泛的人文内涵和卓越的内在品质,为世界各国所共认,受到了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青睐。1997年,世界有机食品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2000年急增到200亿美元,三年间翻了一番,许多发达国家象美国、欧盟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50%;专家预测,到2006年,仅欧美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市场份额将达到6―10%。尽管目前有机食品价格普遍高于其它食品30%以上,有的国家象美国甚至是一般食品价格的2到3倍,但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美国有1/3的人购买有机食品,83%的人考虑购买,几乎所有的超市、连锁店都有有机食品销售,德国2000年有机食品销售额为35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2.7%,预计2008年将达到25%,其中进口份额占50%;丹麦2001年预计有机食品份额将达到20%,英国60―70%的有机食品依赖进口。可以预见,随着世界贫困人口的减少,富裕人口的增加,世界有机食品还将大幅度扩大,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主角。有机食品巨大的潜在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为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抢抓入世后的历史机遇,决定了开发有机农业必将成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选。
宏观层面分析,入世后中国农业面对的挑战将大于机遇。发达国家凭借着雄厚的技术、资本优势,一方面通过“黄箱”政策,加大其资本、土地密集型的优势农产品,向中国市场出口;另一方面,他们又充分利用世贸规则,通过技术贸易垒 (TBT),提高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农产品进入的市场门槛,限制本国进口。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因为缺乏比较优势,必将受到巨大冲击;而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中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平原及不少发达地区,受环境及生物资源的制约,加之长期以来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限制,其产品难以达到TBT标准,也很难进入国际市场。这对十堰山区而言,恰恰是最大的机遇和优势。抢抓这一机遇,在推进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我们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培植特色产业,既是十堰山区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山区农民收入不高,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这一对突出的现实矛盾,实现节本增效的最佳突破口。尤其是在目前国家强化生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发展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十堰山区,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开发对策:主攻效益,要求科学实施
&&& 有机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全程质量控制。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大市转化为农业强市,实现十堰农业跨越式发展,必须明晰思路,依靠科技,精心组织,科学实施。
(一)更新思想观念,拓宽调整视野。突破就十堰论十堰的传统思维定势,站在经济全球化和统一大市场的高度,深刻认识十堰农业发展的出路,特色在有机,“车间”在山上,市场在山外,进而拓宽调整视野,切实把调整的重点转移到深度开发山水资源上来;突破就优势抓生产的习惯心理,面向市场找优势,认准优势抓开发,实现由产、供、销向贸、工、农的大调头,捕捉市场信息,合理规划布局,突出产后系列开发,着力产品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创汇农业;突破重数量轻效益的价值标准约束,坚持增产与增效并重,突出增效,算好成本效益帐,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明确开发思路,突出开发重点。
围绕“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区域开发,依靠科技,提高效益”这一指导思想,坚持依靠科技,综合开发,开发与保护结合,增产与增收结合的开发路线,突出特色、创新、整合三大重点。充分利用十堰农业的比较优势,着力培植茶叶、魔芋、黄姜、柑桔、高山无公害蔬菜、草食动物、武当山珍等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开发有机茶、有机果、有机菜、有机药等特色产品,靠特色占领市场;转换开发机制,对土地、科技、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重组,整合有形资源,实现规模经营。整合科技资源,建设科技推广、质量监测、质量标准三大体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兴建特色基地,加快技术推广。建立完善质量监测体系,添置设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十堰有机农产品的地方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工艺、统一品牌,加大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把十堰地方精品名牌做大、做强,打响打亮;着力科技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加大野转家生的试验示范力度,探索不同野生植物驯化栽培的技术要点。对野转家后营养成份下降的问题展开联合攻关,用技术创新解决发展难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对适宜精深加工业附加值高的产品,要配置相应的加工企业,对不宜加工的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着力培植龙头企业,组建十堰有机食品开发集团,用利益机制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联合起来,搞开发,闯市场。在营销上,从实际出发,先间接贸易,后直贸易,与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型农产品外贸企业联合,通过他们把十堰的地方特色产品打出海外,条件成熟后,直接与外商交易,努力提高农业外向度;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吸纳外来资本参与山区有机农业开发,同时要大力加强本地的有机食品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大市场战略,形成市内有机食品交易市场,市外有销售窗口,国际超市上有十堰的有机食品。
(三)分层分带开发,分步分段实施。
本着先示范,后推广,先绿色,后有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悉心运作,整体推进。
分层、分带开发,就是从不同海拔层次,不同社区条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十堰特色的五大有机农业区。
一是市郊、城郊有机农业区。围绕服务城市,美化环境,打破产业界线,发展第三产业,合理配置菜园、果园、茶园、花园、植物园、养殖园、农业庄园、科技示范园。各类农业园中,逐步减少农药、化肥和其它人工合物激素的使用,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加快有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营造一个多元配套,四子(菜蓝子、花瓶子、果盘子、钱袋子)结合的有机农业区。
二是库区有机农业区。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同时,大搞库区养殖、库边种植、种养结合、合理开发水资源,大力发展果茶特,在养殖业中,尽量不用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营造一个立体开发,水秀山青,环境优美,农民富裕的库区有机农业区。
三是低山有机农业区。围绕粮食生产、多经发展、集约经营,减少污染,在狠抓植树造林、种草、种果,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同时,深化水土文章,改善生产条件,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在粮食生产中,逐步减少农药、化肥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积极推广秸杆进过腹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生物肥;大力实施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和生态家园建设,试验示范病虫生物防治技术,营造一个山下大粮仓,庭院小银行的低山有机农业区。
四是中山有机农业区。围绕山林、水、田路综合治理,突出治水、治水治地,深度开发旱作农业。运作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大力推广粮经间套、间作轮作、种养结合,严格限制农药化肥及人工合成物质的使用量,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营造一个多元间套,地沃山兴的有机农业区。
五是高山有机农业区。围绕武当山珍有机食品开发,农、牧、药、草配套,在大力实施温饱工程的同时,停耕还林,加快武当山珍产业基地建设,扩大范围、壮大规模,大力推广野转家种植技术,停止使用化肥、农药及人工合成物质,利用丰富的草场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营造一个品高质优,规范经营的有机农业区。
分步、分段建设,就是按照总体目标,分别突出不同时期建设重点,开发十堰有机农业。
第一阶段为近期目标。用2―3年时间,先重点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发展绿色食品,逐步减少农作物的化肥、农药及人工合成物质的使用量。同时,在五大有机农业区内分别建设不同类型的试验示范样板,为中期目标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为中期目标。用2―3年时间,重点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发展有机食品,中高山地区完全停止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产品为有机食品,其它地区的使用量得到完全控制,产品基本上为绿色食品。大力推广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同时在低山地区展开有机农业的试验示范。
第三阶段为远期目标。用2―3年时间,全面推广应用有机农业开发技术,生产品基本上为有机食品,并获得有关机构认证。基地规模成型,体系配套健全,十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有机农业开发基地和有机食品的集散中心。
(四)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优质服务。
信息录入:山农&&&&责任编辑:山农&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主管单位:十堰市农业局 地址:十堰市柳林路49号 邮政编码:442000
建议分辨率:
版权所有:十堰市农业局 制作维护:十堰市农业局信息科
联系电话:
在线联系:
局长信箱:,更多公众号:xcyksw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淅川县毛堂乡白树生态工业园,是集研发生产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和有机农业开发为一体的大型“农字号”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566万元,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制定企业标准1项,拥有自主研发专利3项,注册商标16个。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为什么要发展有机农业?,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提供最全面的创业资讯引导科学 理性的创业理念
&&>>&&>>&正文
“80后创二代”:如何打造一个有机生态小镇
来源:盐城创业网
编辑:孙顶亮
  “从切入有机农业的方式来讲,我们只是一个特例  “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人觉得我们并不是真的在做农业,他们觉得你们是在搞旅游、房地产或是其他”  姚智怀发现,ERP里的主要模组是可以用于项目管理的,于是他将农业切开变成项目管理,提出了农业管理中的ERP系统概念  4月2日下午,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兴义镇朴宝园――成都翔生实业有限公司的基地,记者初见这家公司的执行总裁、“iGarden田园城市”(由翔生集团运营打造的网络平台,)的创办人兼CEO姚智怀。  随着一声洪亮的“Hello”,一个带着棒球帽、蓝牙耳机,上身运动装,下身迷彩齐膝短裤,将墨镜挂在耳后的年轻人出现在记者面前。打完招呼后,他低头迅速走过。身边的工作人员冯晓杰告诉记者,这位年轻人就是“姚总”。  今年31岁的姚智怀来自台湾,曾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后又取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MBA学位。2010年6月,他收拾行囊从北京飞到成都,正式踏上生态农业创业之路。  4年来,姚智怀及其团队致力于将兴义镇打造成全国第一个数码化生态小镇。目前,小镇已经颇具规模,主要实体包括翔生有机生态农场以及占地600亩的朴宝园森林公园。  然而,采访伊始,姚智怀就强调,在有机行业里,成都翔生并不具代表性。  “从切入有机农业的方式来讲,我们只是一个特例。”姚智怀说,“我希望通过IT平台把他们“菜虫”和“通路商”的功能和价值转交给农民,让产销真正地一体化。”  让农民直接与消费者对话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姚智怀首先选择了扎根有机农业生产。翔生有机生态农场应运而生。  “只有了解生产,了解生产的困难点,了解生产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能主导这个市常”姚智怀说。他希望,能建立一个平台,让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民可以直接和消费者对话。  作为成长在台湾,后又求学海外的年青人,姚智怀原本对中国的农民了解并不深入。 2007年,在父亲姚祖骧的工程项目里做监工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农民工群体。一番仔细观察后,他发现很多农民工并不是心甘情愿来做工程的,种地才是他们的强项。但是,因为种地赚不了钱,为了养家糊口或是供孩子去城里读书,他们别无选择。  姚智怀回忆,自己后来之所以会选择农业,也许和这段经历有关系。“我想,如果我能把农业做好,让他们留在家里,跟家人一起生活、工作,会是一件幸福的事。”他说。  2009年下旬,在姚智怀来到兴义镇之前,他的父亲首先被吸引至这里。2010年初,姚祖骧、姚智怀父子以及同样来自台湾的田月皎一起碰撞出“做有机生态农业小镇”的想法。  田月皎是台湾创立有机食品超市的先行者。2003年,她在上海开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有机食品超市。姚智怀称她为老师。  2010年6月,姚智怀聘请了他的第一个员工,到了2010年底,整个公司的员工仍不足10人。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计划开始从纸面走向实践,农场也慢慢地开始建设了。  在姚智怀看来,打造一个生态小镇,也就是打造一个经济体,涉及到当地人收入的提升、就业机会能否增多等多项衡量指标。基于此,成都翔生必然与其他单纯做有机农业、有机农场的人的思路不同,需要“以人为基础思考和做事”,为农民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据姚智怀介绍,截至今年,成都翔生已经用去了2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投入到农场的就有1亿人民币。而如此巨额的投入,还只完成了不到25%的小镇建设计划。  不过,让姚智怀高兴的是,从直接成本的投入上看,自2013年始,有机农场有了盈利。  目前,翔生有机生态农场已规划1700亩有机种植区域(无农药、无化肥、无转基因),是西南区第一家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种植品种达到186种。  其中,150亩已经获得“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国家级有机认证),剩余土地正处于有机转换过程中。翔生打造有机小镇的最终目标是15000亩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区的种养殖及建设。  搭建两个平台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离整个生态小镇赚钱还差得远。要怎样让当地农民富起来呢?  在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前,姚智怀首先看到了两个让农民“富不起来”的原因:“一般农产品到农贸市场,物流成本就占到50%至70%,再加上最终销售环节‘吃掉’的钱以及其他,最后,理论上大概农民能到手的只有1成左右。这是中间供应链条的问题,利益分配不合理。”  “另外,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造成因盲目而导致的报损,比如生产者不知道生产的类别和数量,产多了,就会浪费。这是信息不均衡导致的。”  在此基础上,姚智怀搭建两个平台:“iGarden电子商务平台”和“CSA+菜送俺家社区支持农业平台”。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即社区支持农业,旨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关系。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与生产者共同承担来年农业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支持生产者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  在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之下,生产者在季节之初就获得了这一年种植的公平收益,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获得了生态有机种植的农产品。  “CSA+菜送俺家”通过社区支持农业的方式,让消费者获得更安全的食物;支持环保、与农民携手合作,发展农民为主体的“细胞农潮、“卫星农潮,从而形成农场群的集成平台。  于此同时,每一位CSA+的成员都不再是对立的买卖关系,而是平等的风险承担者和收益所有者,彼此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  企业有机标准开先河  姚智怀认为,搭建平台的关键点在于谨慎地建立标准。  今年初,成都翔生所创立的翔生大地有机标准体系通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有机之家的认可,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被该国际组织认可的企业有机标准。  根据姚智怀团队的设想,翔生大地标准体系将依托100%透明化的全民监督式所构成的信用平台来确保并促进认证对象的生产、操作及其他相关作业遵循中国本土和国际化的有机产业发展理念,坚持传统、科学及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同时让消费者充分参与到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监控与发展。  此外,翔生大地标准体系还将全面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电子商务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中国消费者稳定地提供创新、透明化和高性价比的有机产品与服务。  据iGarden官网介绍,“在技术层面上,CSA+菜送俺家严格按照翔生大地标准体系操作,并对CSA细胞农场进行技术指导;在运营层面,CSA+菜送俺家通过“线上田园城市”直接面对广大消费群体,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在营销层面,CSA农场群根据标准化体系进行农业生产,其农产品通过CSA+菜送俺家统一销售,优化了独立CSA细胞农场的薄弱市场营销。”  除此之外,成都翔生还完成了一系列实体建设,例如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的iGarden城市馆、涉农体验观光、世界田园公民体验馆等,均已投入使用。  在iGarden城市馆里,正在推出24味节气餐饮,要求食材均是符合翔生大地标准体系的农产品,且制作过程不添加味精。  “他几乎每天都会去“城市馆”的餐厅里监督厨师,或是提一些意见,做细微处的调整,提升用户体验,是一个特别细致的人。”成都翔生传媒营销中心胡小春告记者。  不过,姚智怀也有自己的烦恼。“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人觉得我们并不是真的在做农业,他们觉得你们是在搞旅游、房地产或是其他。”他提高了声音说。  用ERP进行农业管理  每天早上,姚智怀随着日出而起床,写报告,画一些图表,很晚睡下,睡眠时间只有4至6个小时。  他非常注意细节、过程的透明公开。记者发现,成都翔生员工使用公司车辆,必须填写表单,签字且标明时间。如此精细的管理源于公司使用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即企业资源计划)云端数据平台。  有人认为,ERP云端数据平台不适用于农业管理,因为农业包括生产、收成等多个流程,很复杂。  但姚智怀发现,ERP里的主要模组是可以用于项目管理的,于是他将农业切开变成项目管理,提出了农业管理中的ERP系统概念。目前,成都翔生已经开始推动这个管理系统的运行。  姚智怀认为,农业企业ERP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其本身资源管理优势,而且会使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实现更为容易。  建立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得以知晓自己所购买的有机农产品源头,是所有有机认证产品必不可少的。“翔生大地标准体系”下的农产品同样如此。  姚智怀说:“我们现在希望把可追溯和农业管理ERP系统合在一起,让可追溯变成一个不需要特别去做的东西。而是把你原本的信息调阅出来,弄出报表,就可以了。”  姚智怀评价自己是一个爱胡思乱想却有想法的人。“读大学时,通常观点很精彩,但是很难得高分”。尽管如此,他还是在自己认准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就像致力于把兴义镇打造成农业生态小镇一样,如果这个模式能够成功,他会把这个模式向全国推广。  他说,在这里,自己看得到未来。  姚智怀:“在中国做有机农业是幸福的”  有机与整个环境的健康相关  记者:在你看来,目前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环境如何?  姚智怀:我觉得这个环境已经比很多其他国家好。2000年以后,中国的有机行业开始慢慢出现。尽管比很多西方国家晚,但是政府在这个产业该如何发展的问题上花了很多心思。政府介入得很迅速,而且还设立了标准。  我认为在中国做有机农业是幸福的。不能拿国外现在的条件和我们国家比,因为国外已经做了三四十年,中国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给政府一点时间。记者:你眼中的有机农业是怎样的?  姚智怀:现在,有很多人把有机“神化”了,包括将其与健康划等号。但我认为,有机更多的是跟生态,跟整个环境的健康有关系。这个理念常被忽略掉。  我认为,全世界支持有机农业的政府都是为了环境改善而支持有机农业。中国第一个立法有机产品的部门是环保部,还颁发了国内第一份有机食品认证证书。  我认为,有机农业不能完全被当成是农产品看待。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农业变成有机农业,但是,大环境里,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农产品是有机的。因为有机农业具备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可以让做一般农业的人,有更多的方式尝试尽量环保。  这要求现在的经营者不是只拿自己的利益,而是要考虑整个生态环境的利益作为决策指标,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今天没有有机农业,大家有可能不会在经营决策时考虑到环境,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记者:你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有机标准?  姚智怀:建立有机标准的目的有可能有两个,一是为了跟国外接轨,或是为了满足内需,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我认为,中国目前建立的标准主要是为了内需。  目前,中国消费者对绿色有机、无公害,已经产生怀疑。他们可能觉得,这些标准都是假的,或者是噱头。人家给点钱就能拿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要去进行管制,不要(让这种标示)泛滥。  此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如果今天不用很严格的标准区分有机、绿色、无公害,以后市场就会乱,这对未来的发展不利。  记者:关于有机农业行业,你还有什么建议?  姚智怀:让更多的国外有机产品进入中国参与竞争,和中国本土的有机产品进行碰撞。  市场才能让公信力“从1发展到无限大”  记者:市场的作用如何在翔生大地标准体系中得以体现?  姚智怀:首先要符合国家相关认证标准,这是最基本的。第二,你必须要开放你公司的所有的硬体设施,要让第三方随时都可以进来监督,让消费者随时进来监督。看你有没有用农药、化肥等。市场监督本身就是翔生大地标准体系的一部分。  记者:除了市场监督之外,对于未来加入翔生大地标准体系的“细胞农潮和“卫星农潮,你们是否也会对其进行监督?  姚智怀:市场做监督,我们也要做监督,但是我们提供的更多的是技术型的监督。  我相信在未来社会,一个企业如果无法透明化,它将无法建立公信力。没有公信力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不要生存。只要你加入翔生大地标准体系,就表示你要去打开你自己。  记者:“翔生大地标准体系”将如何获得公信力?  姚智怀:从现在来看,0到1的公信力是国际标准给予的,这是我们跟国际有机运动联盟的合作。他们在搭建全球的标准化平台,在中国目前选择了两家,一家是南京国环(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我们是第二家。  至于从1发展到无限大的公信力,必须是市场来给。这个平台的设计就是要让大众来相信它,大众的参与度越高,它的公信力也会提升的越高。这是一套需要在市场运作中成长的标准体系,就像点评网一样。我认为未来的中国大陆适合这个模式。  本文来源:法治周末
相关阅读:
致富直通车
小本创业项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农业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