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有编制的如何考教师编制(历史),但是不清楚到...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初中历史测试命题与试卷评析
考试评价是教学评价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活动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由于近年来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有些教师认为考试评价(或纸笔测试)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认为它只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不能评价学生素养的其他方面,例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把考试评价当做“洪水猛兽”。但是,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无论是任课教师进行的日常测试,学校、学区组织的期中、期末测试,还是和学生毕业、升学关系密切的会考、中考,考试评价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最基本、最成熟、最方便、最经济甚至最公正的方法,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考试评价在现阶段的缺陷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关键在于方案的设计、操作以及对评价结果的不恰当运用。
一、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评价的目标和种类
1. 考试评价的目标
⑴ 为历史教学提供重要反馈信息,改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对教师来说,通过学生历史学业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把握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为历史教学及时反馈信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同时完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学处于教师的有效控制之中。没有对学生历史学业成绩的及时检查,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历史教师也难免主观、盲目行事。
通过学生历史学业评价,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并通过这些不足和失误进一步分析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是教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当,还是教学方法运用有误;是教学目标有偏差,还是考试测量有失误;等等,通过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完善历史教学活动。
⑵ 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学习
编制、运用合理的纸笔测试可以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也能起到激励作用。测验和评价可以使学生明白定位学习目标,指导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历史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评价证明了的成功学习,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⑶ 验证历史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纸笔测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作出判断,也是衡量历史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
例如: 向目标、教材、课程的编制者提供系统改革的总体建议;向有关方面报告学习结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 考试评价的种类
由于考试评价的具体目的、任务不同,每一具体评价都会有一定的侧重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有:
⑴发展性考试、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
发展性考试:由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主要功能是了解学生学业情况和学科教学情况,以改进教学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水平性考试:毕业会考等,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的水平。
选拔性考试:中考等。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试,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提供依据。
从一定意义上讲,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也具有发展性考试的功能,但是发展性考试、水平性考试就不应该具有选拔性考试功能,所以不应注重依据考试成绩排名次。
⑵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
系统的教学过程完成后(期中、期末,或初中历史课程结束)
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困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进而改进教学
评分, 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业是否已按计划达标,达标程度如何;为评价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受教学内容影响
难度范围较大
总结性评价经常兼具形成性评价的功能
⑶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开闭卷结合的考试
闭卷考试较为侧重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巩固;而开卷考试 试题 “ 活 ” ,与闭卷考试相比,它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等特点, 有些题在课本上和资料中不易找到现存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综合归纳,灵活答题。
两种形式在各地的中考中都有运用,还有的地区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一部分题目要求学生闭卷完成,另一部分回答时可以参考教材或其他资料。
二、初中历史试卷的编制
1. 确定考试目标
新理念下中学历史学科考试评价命题的核心目标是:遵循《历史课程标准》中蕴涵的教育理念,严格、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课程标准》是评价的主要依据。
⑴《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初中阶段开设历史课程,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未来公民的人文素养。因此考试该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培养。选择学科核心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作为考试重点,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机结合。
《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标准” 中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70 %左右。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20 %左右。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10 %左右。
⑵ 考试性质和目的
⑶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2. 命制试题
历史试题的类型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每种题型都有自己侧重点和优势,也都会有各自的不足。
填空题的一般形式是提供一个留有空隙的不完整的陈述句子,要求考生将空缺的字、词、句补填进去。
填空题的优点之一是,它是最容易命制的一种题目类型,更加重要的优点就是,学生必须提供答案;这就减少了学生通过猜测获得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使学生从选择题中选择正确答案的部分知识,对于正确回答简答题是不够的。
填空题的不足是不适合测量复杂的学习结果,主要功能是测量学生的记忆能力。
为了保证答案的唯一性,命制选择题时首先要注意,教材中的陈述往往有一定语境、背景,直接用来作为填空题可能出现答案不唯一的情况,给评分带来困难。
例如,教材表述为:“麦加清真寺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
填空题:“ _________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果学生回答其他著名清真寺也符合题目要求。
如果表述为“麦加清真寺闻名遐迩,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_________ 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就可以保证答案唯一。(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也称为配对题或匹配题。传统的连线题由两列组成,一列的内容要与另外一列匹配。
例如:指导语:A栏中为政治主张,B栏为中国古代思想家,请将他们配对。
A栏              B栏
“兼爱”,“非攻”          孔子
“施仁政于民”           孟子
“为政以德”            墨子
“法制”,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
两列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经常还是要在指导语中说。首先,这样可以避免不确定和混淆。其次测验的时间也节省了,因为学生不需要从头至尾地阅读整个的前提项和反应项,然后自己找出需要匹配的是什么。
A栏的内容应为同一类,B栏也是如此。还可以用来考查某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所取得的成就等。
为了帮助学生加快反应速度,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题目应尽量简短,将更简练的一栏放在右边;每列最佳的项目数是 4 — 7 个,最好不要超过 10 个。
连线题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形式紧凑,这样就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测量到大量的相关事实材料。也容易编制,但过于强调记忆简单的关系,不适宜测量高层次的认知水平。
选择题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问题或写出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表述,然后列出这个问题的几项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或几项补充,由被试者将其中的正确答案选择出来。除正确选项以外的选项称为干扰项。
选择题的优点包括:① 减少了书写过程,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多的题目,扩大了试卷的题量和知识覆盖面。 ② 答案相对比较固定和客观。选择题有利于解决主观性试题阅卷时间长,评分误差较难控制的缺点。 ③能够考查多项能力,难度变化大。选择题可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材料、归纳、比较和概括,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等较高层次的能力。
例题 1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A. 粟 B. 小麦 C. 水稻 D. 玉米
例题 2 小明同学写了一篇关于春秋战国阶段历史的小论文,要选择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的题目。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是 (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A. 文明的曙光 B. 争霸与图强
C. 帝国的崩溃 D. 开放和交流
例题 3 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小明认为这些传说具有真实性,准备用考古成果来证明自己观点。你能挑出其中 不恰当的一项吗?(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A                      . B.
船形彩陶壶:新石器时代
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鱼形埙:距今 4000 多年
火烧沟出土
      
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
神农教人农耕图
汉朝画像石
例题 4 请按表格的对应关系,将最合适的一项填入“?”所在的空格(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炎帝、黄帝时代
尧、舜、禹时代
A. 禅让 B. 氏族 C. 聚落 D. 史实
选择题的不足是:① 任何形式的选择题都无法测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组织能力和观点表述的能力。 ②无法测量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只能得到其思维结果。③ 难以找到足够多的似是而非的干扰项。干扰项不能在题中做陪衬,而是要承担干扰正确答案的职责。对于那些没有掌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学生,干扰项会和正确答案一样具有吸引力甚至是更为完美。设计得好的选择题每个干扰项都将被某些学生选中。如果一个迷惑项没有学生选择,就说明这个干扰项是无效的。因此造成了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费时费力,难度较高。
命制选择题要注意的问题
——题干要尽量简洁,但必须把问题交待清楚,避免不必要的复杂用语或难以理解的句型。
——考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时,最好使用教材以外的新材料,否则测试出的 很可能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不是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个题目应该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例题 589 年,隋沿长江全线进攻,灭掉与之对峙的南方政权,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北周静帝 ④陈后主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隋灭陈之战中,当时作为 晋王的杨广主力进攻陈都建康 ( 今 ) ,取得胜利。)
——为了避免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知识、能力以外的途径去猜测答案,在命制选择题时,要除去题干与选择项之间的语言联系以及其他关于正确答案的线索。使所有的选项的长度都大致相等,随机排列正确选项的位置。(有些教师经常把正确项安排在选项中间的位置,正确答案出现在最前和最后的可能性就比出现在中间小得多。当然,这就为聪明的学生提供了线索。)
例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所描绘的历史人物是
A. 夏桀 B.成汤 C.周武王 D.秦始皇
⑷主观性试题
主观性试题的得名是由于此类题目的答案为阅卷人留有主观判断的空间,有一定的伸缩性。包括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题型。 “材料解析题”由原来的独立题型到充当问答题的情景材料,近年又开始渗透于填空、选择等所有题型中,所以这里就不再单独叙述。
命制主观性试题的步骤为:
①立意:反映考查目的,是试题的核心或主题,包括知识与能力
初中命题是,优先选择《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层次高的知识点命题,例如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四个学习主题的内容,即“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其中属于运用层次要求的共有两项:“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主观性试题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层次学科能力。
题目中的情境可以使历史材料,而材料又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地图、漫画、照片、图表等很多种类,但无论使用哪种材料,都要与考查知识密切相关,可以适当剪裁,一般要注意避免无效信息(有时有意保留一些无关信息,以考查学生的鉴别能力)。材料的信息量和难度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境也可以由出题教师设计,情境要求 情境科学、可信, 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不能脱离 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
设问首先要针对性强,抓住题目重点,与立意保持一致;其次是语言准确、简明,避免出现影响答题的啰嗦而含义不清的设问。在此基础上力求设问方式新颖、巧妙、灵活。既有学术性,又具备学生乐于接受的亲和性;设问语言准确、简明、通俗。这是体现在设问上的对考试命题语言的要求。考试语言的特点是简明、通俗。
准确,简洁,可以有一定的开放空间。
紧扣教材和材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赋分合理,便于阅卷。
组卷即是按一定的规则,把命制完成的单个试题组织成一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份完整试卷的过程。
组卷完成对试卷结构的构筑。试卷的结构是否合理,关系着考试的目标能否实现。构筑科学、合理的试卷结构,是组卷成功的标志和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组卷的过程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过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每单一部分优势组合的总结果并不一定是最优化的结果。这就是说,在一份试卷中,假设每一道试题都是优秀,而当把它们组合成一份试卷施测时,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考试目的。
组卷原则包括:
⑴ 严格把握考查内容
按照《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评价目标),确定所考查知识点和能力目标层次。
⑵ 充分考虑考查内容的覆盖面及协调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
历史教育测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测量内容的多样性。因此在一份试卷中所考查的内容只能是从学科全部内容中抽取的一部。显然,如果所抽取的内容相对集中于某些章节或某些内容,则考试的科学性、公平性难以保证,同时助长了“猜题”“押题”等不良行为。所以考试内容必须保持合理的知识覆盖面。
⑶ 配置合理的题型比例
综合性考试一般设置四种以上题型。
⑷ 配置适当的难、中、易题比例
在目前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集中命题的条件下,对题目难易程度的确认仍主要依赖于经验。并且难度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概念,因而命题需不断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评价目标的内涵和考生群体的状况,尽可能使预估难度接近实际情况,合理配置难、中、易题比例,有效控制试卷的总体难度。
⑸ 控制试卷的长度
试卷的长度是指考试所有内容与完成全部答题所需时间的相宜程度。如果测试内容不饱满,试卷过短,则考生的成绩可能拉不开档次,或因知识覆盖面不够而致考试结果不公;反之,题量过大,学生即使每一道题都会做也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其考试结果也没有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试卷的长度应控制在中等程度的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为宜。
⑹ 编排试题顺序时考虑试题的难易程度
—般情况下,安排试题顺序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是从考生答题的心理因素考虑的。如果考生一开始便碰到无法完成的难题,可能会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回答好后面的问题产生不利影响,及至造成考试结果的不真实。当然,从理论上讲,考试也是测试考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力的过程。但实际上不能否认考试心理状态对于考试结果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所以,在安排试题顺序时,应尽量避免把很难的题目放在前面,以减少非智力性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
⑺ 注意各种试题之间不出现相互提示信息
全面注意试题之间的关系,保证考试结果的科学、公正。在历史考试卷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地图有时会附带该试题以外的信息,容易给其他试题提供暗示或参考。
三、初中历史试卷的评析
了解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要帮助学生建立“我可以学好”、“我能够学得更好”的自信心。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
对试题命制进行反思,提高命题水平。
例题 1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周王对诸侯 “ 授民授疆土 ”
B. 诸侯必须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
C. 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
D. 诸侯必须按受封的田亩数定期纳税、服役
难度: 58%
教师分析:错误主要集中在 B 。诸侯必须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纳贡。学生说书上原文是“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所以选择此项。关于正确选项 D 诸侯必选按受封的田亩数定期纳税、服役,学生认为书上的“纳贡”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没有理解“税”与“贡”的区别。课程目标和教学中基本不涉及税制问题,因此学生对“按田亩数纳税”的实质含义并不理解。
例题 2 春秋时代,有诸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借此达到争取中原盟主的目的。这个口号中的 “王”是指
A. 周天子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难度: 29%
教师分析: 错误主要集中在 B. 齐桓公。学生都知道“尊王攘夷”与齐桓公称霸有关,但没注意题目的设问点。错误原因:审题不清。
太阳神鸟金饰(也称为“四鸟绕日金饰”) 2001 年 2 月 25 日 出土于四川金沙遗址。
外径 12.5 厘米 ,内径 5.29 厘米 ,厚度 0.02 厘米 ,重量 20 克 。整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2005 年 8 月 16 日 “ 太阳神鸟 ” 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观察左图,探究它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把自己的看法写在下面。( 10 分)
预设答案:
造型优美,工艺精湛。( 2 分)
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 4 分)
4 只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12 道旋转芒纹代表一年 12 个月。( 4 分)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本题总分不超过 10 分。
出题教师反思:命题意图: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发挥想象。
典型答案:体现了古人已经能制造金属物品,且计算很精准;当时人们崇拜太阳,把四鸟绕日当做一种图腾,一种象征;构图很漂亮,证明我国的文物非常精致,我国在以前就掌握了这种高超的技术;传递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也传递了古人的手工艺精湛;太阳就像皇帝,四只鸟仿佛他的孩子,这表明他们五人永不分离,团团圆圆;中国就像太阳,是个永远璀璨放光的大国;而鸟就像中国的历史,不断循环往返,不知多少年后一切又从头;传递了对光明的渴望,因为有齿状光芒,鸟代表的是希望等。
出题意图是说出此文物的含义和意义,学生从工艺、象征意义等方面回答,比较合理,出乎命题人意料的是出现文物的现代含义、象征皇帝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问题较笼统,没有给出文物年代等。
目标:改善教学和学习
确定考试目的马鞍山历史教师考编要考哪些科目?大概多久会考一次?_百度知道
马鞍山历史教师考编要考哪些科目?大概多久会考一次?
提问者采纳
看是初中还是高中,考试的话笔试是教育理论也就是公共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设计。面试的话可能会有无声上课,答辩,结构化面试等等。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新教改,教师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如果考的是初中的话那么做做中考的试题,高考的也可以做下,顺便看看高校方面比较热点的历史性内容。重点是初高中的知识。中国的近现代史以及世界的近现代史都需要你熟练掌握。教案设计就看你有没有上过课了,没上过课的话建议你报个培训班,或者找个老师带带你怎么写教案以及上课,实在不行就从网上找些资料看看上课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至于考试的时间,安徽的地市县区每年一般都只有一次,不过有些地方不一定年年都考,就比如今年宿州到现在还没考呢,别的地方都基本考完了。考试时间一般在4-8月份,随时关注各个地方的教育局以及人事考试网就行。纯手打,谢谢参考。。。分分^.^
提问者评价
谢谢啦,很详细哦!^_^......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看是初中还是高中,考试的话笔试是教育理论也就是公共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设计。面试的话可能会有无声上课,答辩,结构化面试等等。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新教改,教师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如果考的是初中的话那么做做中考的试题,高考的也可以做下,顺便看看高校方面比较热点的历史性内容。重点是初高中的知识。中国的近现代史以及世界的近现代史都需要你熟练掌握。教案设计就看你有没有上过课了,没上过课的话建议你报个培训班,或者找个老师带带你怎么写教案以及上课,实在不行就从网上找些资料看看上课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至于考试的时间,安徽的地市县区每年一般都只有一次,不过有些地方不一定年年都考,就比如今年宿州到现在还没考呢,别的地方都基本考完了。考试时间一般在4-8月份,随时关注各个地方的教育局以及人事考试网就行。
会考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考历史教师编制要考的科目_百度知道
考历史教师编制要考的科目
我是学历史的,想参加考编,请问都是考什么?有没有数学啊!这个对我来说难度有点大
主要考察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最好能编制出一段历史教材内容,让教师写出教学方法,重难点的分析等,考察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和能力.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专业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学专业考研的基本内容,有些繁琐,如..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教育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考教师编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