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有机深圳固废网资源化...

当前位置: >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化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发布时间:10-04-07 10:30:3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学习和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素养,了解环境科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社会对环境监测和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多方面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及教育机构等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产品研发和环境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攻读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化工基础实验、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及实验、水处理工程及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必修课程,以及CAD制图、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环境信息系统、固废处理与处置、环境声学及噪声控制等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环境科学、分析化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在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明显的专业特色。
招生人数:2010年招生40人(具体以学校下发的2010年招生计划为准)。发布:111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2012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指南
一、实验室简介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1月由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依托于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室面积2000多平方米,通过浙江省财政专项资金和学校资金的多批次的资助,目前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实验室将以《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以基础研究为先导、自主创新为核心、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宗旨,完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培养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和装备,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教理念先进、科教体系完整、科教内容与方法齐全、设施装备精良、队伍结构合理、管理水平一流、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开放式专业实验室;同时实验室将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在工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及污染防控、污染场地风险调查及修复技术和固废处置设施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四个研究方向上建设成本领域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成为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产业化平台。
二、基金资助领域、资助对象和资助强度
(一)基金优先资助领域
1、生活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
(1)生物质垃圾厌氧消化产物高值利用技术与装备
(2)城市生活垃圾与城市污泥好氧共堆肥的工艺特性及机理
(3)餐厨垃圾油脂分离回收技术与设备
(4)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制清洁能源与光合固定CO2 的协同技术
2、工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1)含钙类固体废物的处置利用及风险控制技术
(2)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前处理技术
(3)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技术
(4)电子废物等“城市矿产”的处置利用技术
3、污染场地风险调查及修复技术
(1)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2)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3)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
(4)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4、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安全保障技术
(1)固体废物资源化生命周期评价体系
(2)固体废物减量化途径及资源化整体技术框架
(3)固体废物中典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
(4)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二)基金资助对象
凡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有博士学位的助教、博士后和博士生(需导师推荐),均可在以上规定的范围内提出申请。
(三)资助强度
资助金额为每项1-3万元,拟资助10项课题。
三、基金项目的申请
(一)实验室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研究项目的申请:
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
3、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
4、经费预算实事求是。
(二)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三)2012年度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日(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凭)。申请者必须认真填写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书》,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一式三份)寄送到实验室。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教工路198号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06办公室,邮编:310012。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四、基金项目的审批与立项
(一)实验室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室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基金项目的初审,然后送外单位同行进行函评,最后由学术委员会进行终评。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建议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
2、不符合基金资助范围;
3、申请者或项目组主要成员的项目数,连同在研资助项目数超过两项;
4、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
5、明显缺乏立论根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明显不清,无法进行评审;
6、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或申请者不可能到本实验室工作;
7、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
8、已从其它部门获得充足的经费。
(二)对通过初审的每项申请,选择至少两名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学术造诣较深、学术思想活跃、熟悉被评项目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情况、学风严谨、办事公正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评审。
(三)实验室负责人在初审、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对申请项目进行复审,提出客观的项目评审意见及资助强度,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
(四)学术委员会听取初审和复审报告,对所有申请项目进行审查,确定年度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实验室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结果报送主管部门备案。
(五)课题负责人应于评议结果签发后两周内,在申请书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填写《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计划任务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逾期不报,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项目,作为自动放弃处理。
五、项目结题和成果标注
(一)基金资助项目完成后,请认真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交实验室主任签字通过、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项目结题前,必须以重点实验室为署名单位发表SCI刊源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或授权发明专利一项以上(含一项),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的署名单位标注方式为:
中文: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310018
英文: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此外,需另在论文中标注获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SWTR××××),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二)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研究者及本实验室所有。
六、本申请指南由本实验室负责解释。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系
您现在的位置: &&
固废控制与资源化研究中心
一、中心简介
固废控制与资源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技术、生物质能源化与资源化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考察⑴有机固废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研究;(2)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目前,研究中心由1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20余名研究生组成。中心主任刘和教授曾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0年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和2009年无锡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
获得的主要学术奖励有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6),2006年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2011年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2011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40项。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授权13项。&
二、中心成员
主任:刘 和 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员:邹路易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 & & & &符 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 & & & &刘宏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 & & & &滕 跃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三、研究方向
1.有机固废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和发酵残余物制备活性炭和建材结合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2.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进行基础理论与新技术开发;
3.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和超积累植物联合修复的方法,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四、代表性成果
1、承担科研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城市污泥两阶段发酵法生产生物活性产品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环境微生物基因组技术的氯代芳烃脱氯酶基因的筛选与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市政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乙酸累积的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和
江苏省创新人才基金:冲击负荷条件下SBR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生态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和
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城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好氧发酵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BE2008627)项目负责人:刘和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利用生活污水二级出水高密度培养产油微藻的关键技术研究(NCET-10-0455)& 项目负责人:刘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同型乙酸菌转化合成气生产乙醇的调控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符波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同型乙酸菌转化合成气生产乙醇的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BK2012121)项目负责人:符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污泥发酵产酸自生动态膜反应器中膜过滤机理和污染调控&()项目负责人:刘宏波
江苏省环保厅科研课题&化工污泥发酵产酸回用强化污水脱氮的关键技术研发(2012035)& 项目负责人:符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微生物接种酸模修复Cu、Zn污染土壤及其耐受与修复机理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滕跃
2、授权专利:
发明专利ZL.7一种从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液中制备固体酶制剂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6一种抑制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法制酶制剂中蛋白酶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2一种用产氢产酸与耗氢产酸二相耦合工艺将废弃生物质转化为乙酸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9用产甲烷菌特异性抑制剂在污泥厌氧发酵中定向产乙酸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0一种采用强制通风强化将废弃生物质转化为乙酸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6一种采用分批补料方式提高废弃生物质转化为乙酸产量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2一种富集培养同型乙酸菌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6一种采用分批补料方式提高废弃生物质转化为乙酸产量的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3一种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城市污泥预处理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ZL .6一种湖泊河道疏浚淤泥的连续在线滤袋式脱水方法发明人:刘和等
发明专利一种硫氮重金属离子螯合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发明人:邹路易顾文秀,;
发明专利一锅法直接制备硫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发明人:邹路易顾文秀,
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废水的应急处理方法;发明人:邹路易詹旭,
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废水的应急处理方法;发明人:邹路易詹旭,
发明专利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发明人:邹路易詹旭张光生
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发明人:邹路易詹旭张光生邹华张一波,
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电镀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发明人:邹路易顾文秀王强孙赛玉,
3、科研获奖: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高效产酸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和(1)
4、SCI论文:
Bo Fu, Qian Jiang, Hongbo Liu, He Liu. Occurrence and reactivation of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E. coli in sewage sludge after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Biotechnol Lett. &279
Jin Wang, He Liu, Bo Fu, Kewei Xu, Jian Chen. Trophic link between syntrophic acetogens and homoacetogens during the anaerobic acidogenic fermentation of sewage sludge.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8.
Qian Jiang, Bo Fu, Yan Chen, Yan Wang. He Liu Quantification of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bacterial pathogens in anaerobic digested sludge.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3&6050
Liu He, Wang Jin, Liu Xiaoling, Chen Jian, Yu Hanqing. Acidogenic fermentation of proteinaceous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nd pathway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production: effect of pH. Water Research. 9-807
Yan Chen, Bo Fu, Yan Wang, Qian Jiang, He Liu. Reactor performance and bacterial pathogen removal in response to sludge retention time in a mesophilic anaerobic digester treating sewage sludg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26
Hongbo Liu et al.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in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carbon source manipulation with biological adsorption and sludge hydrolysi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62-68.
Bo Fu, Jingjing Zhang, Jinfeng Fan, Jin Wang, He Liu. Control of C/N ratio for butyric acid production from textile wastewater sludge by anaerobic diges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89.
Yue Teng, Rutao Liu*, &Insights into potentially toxic effects of 4-aminoantipyrine on the antioxidant enzyme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318-324
Yue Teng, Hao Zhang, Rutao Liu*,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4-aminoantipyrine and catalase reveals potentially toxic mechanism of the drug&, Molecular Biosystems, 57-3163
Yue Teng, Rutao Liu*, Chao Li, Hao Zhang, &Effect of 4-aminoantipyrine on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glutathione depletion in single human erythrocytes using a microfluidic device together with fluorescence imaging&,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Yue Teng, Rutao Liu*, Chao Li, Qing Xia, Pengjun Zha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4-aminoantipyrin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multiple spectroscopic and molecular docking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 574-581
Yue Teng, Fanying Ji, Chao Li, Zehua Yu, Rutao Liu*,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4-aminoantipyrine and the enzyme lysozym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
Yue Teng, Rutao Liu*, Shifeng Yan, Xingren Pan, Pengjun Zhang, Meijie Wang,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on the toxicological interactions of 4-aminoantipyrine with Bovine Hemoglobin&,Journal of Fluorescence, 1-387
Liu He, Wang Jin, Wang Aijie, Chen Jian. Chemical inhibitors of methanogenesis and putative application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3&1340
Xu Kewei, Liu He, Chen Jian. Effect of classic methanogenic inhibitors on the quantity and diversity of archaeal community and the reductive homoacetogenic activ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naerobic sludge diges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Xu Kewei, Liu He, Wang Aijie, Li Xiufen, Chen Jian. Typical methanogenic inhibitors can considerably alter bacterial populations and affe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tty acid degraders and homoacetogen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7&2279.
Xu Kewei, Liu He, Du Guocheng, Chen Jian. Real-time PCR assays targeting for myltetrahydrofolate synthetase gene to enumerate acetogens in natural and engineered environments. Anaerobe, 4&213
Liu He, Li GW, Zhang M, Du GC, Chen J. Real-time PCR quantification of ammonia-oxidising bacteria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nd activated sludge influenced by pentachlorophenol. Int. J.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265
Liu He, Li Guang-wei, Li Xiu-fen, Chen Jian.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tressed by Pentachlorophenol.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43-1250
Nie YQ,Liu H, Du GC, Chen J. Acetate yield increased by gas circulation and fed-batch fermentation in a novel syntrophic acetogenesis and homoacetogenesis coupling syste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9&2995
Nie Yanqiu, Liu He*, Du Guocheng, Chen Jian*. Enhancement of acetate production by a novel coupled syntrophic acetogenesis with homoacetogenesis process. Process Biochemistry. ): 599-605
LIU He*, LI Guang-wei, LI Xiu-fen, CHEN Jian.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tressed by Pentachlorophenol.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43-1250
He LIU*, Deyou TANG1, Guangwei LI1, Min ZHANG1, Guocheng DU, Jian CHEN. A Comparable Stud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nd Activated Sludg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1: 69-77
Liu Xiaoling, Liu He, Chen Jinhuan, Du Guocheng, Chen Jian. Enhancement of solubilization and acidific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by pretreatment. Waste Management, 14&2622
Xiaoling Liu, He Liu, Yiyang Chen, Guocheng Du and Jian Chen. Effects of organic matters and initial carbon-nitrogen-ratio on the bioconvers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from sewage sludge.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
Xiaoling Liu, He Liu, Guocheng Du, Jian Chen. Improved Bioconvers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from Waste Activated Sludge (WAS) by Pretreatment.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 13-20.
Yan-Qiu Nie, He Liu, Guo-Cheng Du, Jian Chen. Acetate production by a coupled syntrophic acetogenesis with homoacetogensis process: effect of sludge inoculum concetrati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141-150
He Liu*, GW Li, M Zhang, GC Du, J Chen. Real-time PCR quantification of ammonia-oxidising bacteria i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and activated sludge influenced by pentachlorophenol. Int. J.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Vol. 37, Nos. 2/3, 5&
五、教学改革项目与成果: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1JSJG136)。负责人:刘和
江南大学&教师卓越工程&项目:中美国际合作《湖泊与环境》短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1ZYGC11)。负责人:刘和
中美国际合作&湖泊与环境&短训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011年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刘和(1)&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_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SOLID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有机废弃物"一站式"资源化处理综合利用技术
&&&&&&有机废弃物"一站式"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采用德国EnviTec Biogas公司的厌氧发酵工艺,独有的预处理和混凝土预制板拼装罐技术处于业内国际领先水平。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沼气产率高、能耗低、建设及安装工期短,可实现市政污泥、畜禽粪便、餐厨垃圾和青贮玉米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处置,产生的生物质天然气满足《天然气》(GB/T)标准要求,沼液处理制备水溶肥,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
&&&&&&&&&&&&&&&&&&&&&&&&&&&&&&&&&&&&&&&&&&&&&&&&&&&&&&& “一站式”资源化处理工程——工艺流程 &&
&&&&&&&&&&
&典型工程项目
&&&&& 济源市生物能源再生工程项目属于济源市重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项目坐落于河南省济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期设计处理300吨/天畜禽粪便、餐厨垃圾和农业秸秆资源化处理处置工程;总投资1.8亿元,占地80余亩;规划有机废弃物处理示范区40余亩,林果示范区20余亩、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20余亩。
&&&&& 项目采用德国先进的预处理和厌氧发酵技术和工艺,实现畜禽粪便、餐厨垃圾和农业秸秆综合处理处置,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
&&&&&&&&&&&&&&&&&&&&&&&&&&&&&&&&&&&&&&&&&&&&&&&&&&&&&&&&&&&&& 典型工程项目:济源市生物能源再生工程效果图
&&&&苏州污泥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以处理市政污水厂污泥和餐厨垃圾为主,日处理200吨污泥和100吨餐厨垃圾。项目前期工作已启动,预计2015年年底建成。&&
苏州市中船重工污泥与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
&"一站式"资源化处理工程——核心技术: 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原理
&&&&&& 厌氧发酵是指在无机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依靠三大菌群完成的: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甲烷细菌。实现固体有机废弃物稳定化非常有效的一种处理工艺。
&&&&&&&&&&&&&&&&&&&&&&&&&&&&&&&&&&&&&&&&&&&&&&&&&&&&&&&&&&&&&&&&&&&&&&&&&&&&&&&&&& 预处理系统 –分散机原料处理技术
工艺概述:
&&&&&& 预处理系统采用分散剂原料处理技术,和传统的原料粉碎机相比,采用更先进的分散机来加工原料。这样对于餐厨垃圾、农业秸秆等难粉碎的有机废弃物能进行更好的粉碎,会使产气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原料粉碎的比较好,可使发酵罐中的液体含量增多,这样会减少搅拌器的使用,从而节约了能源。
关键设备:
&&&&&&&&&&&&&&&&&&&&&&&&&&&& &
&&&&&&&&&&&&&&&&&&&&&&&&&&&&&&&&&&&&&&&&&&&&&&&&&&&&&&&
预处理技术特点:
l 采用密闭式进料存储罐/池储存固态和液态有机废物;
l 采用多功能一体式密闭混合器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破碎、混合、搅拌处理;
l& 高含固率的进料;
l 计量进料的准确控制系统;
预处理技术优势:
l 降低预处理的沼气泄露量,提高沼气产量;
l 降低厌氧发酵系统的能耗;
l 减少发酵罐内的杂质量;
l 增加厌氧反应效率;
l 控制厌氧发酵系统活性微生物量;
l 占地面积少。
混凝土预制板拼装厌氧罐优点
l 制作费用低、容易实现设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l&抗腐蚀性强
l&安装周期短
l&安装、维护简单
l&可扩容、迁移实现多次利用
l&良好的运行效果
l&高效、环保及节能性
l&装置的整体美观
厌氧罐使用领域
&&&l 环保领域:市政污泥,餐厨垃圾有机物,城市垃圾渗滤液,市政、工业废水处理(含强酸、强碱、高盐废水等)
&&&l&沼气工程:UASB、EGSB、CSTR、SBR等工艺反应罐和沼气储存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固废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