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马上!!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反应方...

当前位置:
>>>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二氧化硫气体与..
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作用生成硫和水B.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碳酸钠和水C.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D.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作用生成硫和水不属于离子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碳酸钠和水为离子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不属于离子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离子反应,也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二氧化硫气体与..”主要考查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
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eg:C(金刚石)==C(石墨);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
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eg.H3PO4、H2SiO3(或H4SiO4)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氧化还原的表示可用单线桥也可用双线桥:
一、双线桥法:
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或原子团。
标变价   明确标出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价的元素不标化合价。
连双线  将标化合价的同一元素用直线加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注意:箭头的起止一律对准各元素)
标得失  1.标电子转移或偏离数   明确标出得失电子数,格式为“得/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子个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   
&&&&&&&&&&&&&&&&&& 2.标化合价变化   一律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这两种写法,不可写为“升价”“降价”等   
&&&&&&&&&&&&&&&&&& 3.标出元素反应类型   一律标出元素所发生的反应,“被氧化”或“被还原”,其余写法均不正确   
&&&&&&&&&&&&&&&&&& 4.检查得失电子守恒   检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重新分析。
二、单线桥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发生转移(得失或偏移),也就是在反应物中有元素电子发生得失或偏移,这时用一条带箭头的曲线从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并在“桥”上标出转移的电子数,这种表示方法叫单线桥法。
(1)标价态明确标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连单线连接方程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一律指向氧化剂
&(3)不注得失标出转移的电子的总数,这里不用像双线桥那样,仅需直接标出电子总数
注意事项:&
(1)不得标明"得"或"失",否则是错的
(2)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指向氧化剂注意:为了规范起见,单线桥法最好不用于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因为那样标记会使反应中的电子去向不明确,故在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方程式中最好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电子的得失过程:
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二氧化硫气体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4002209077136113136496188586248519当前位置:
>>>(每空2分,共8分)请按下列要求作答:(1)写出将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
(每空2分,共8分)请按下列要求作答:(1)写出将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写出将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每空2分,共8分)请按下列要求作答:(1)& SO2+2NaOH=Na2SO3+H2O&;(2)& 3NO2+H2O=2HNO3+NO&;(3)& 3Cu+8H++2NO3-=3Cu2++2NO↑+4H2O&;(4)& Ba2++2OH-+2H++SO42-=BaSO4↓+2H2O&。(1)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生成Na2SO3,& SO2+2NaOH=Na2SO3+H2O&;(2)& 3NO2+H2O=2HNO3+NO&;(3)与稀硝酸生成NO, 3Cu+8H++2NO3-=3Cu2++2NO↑+4H2O&;(4)& Ba2++2OH-+2H++SO42-=BaSO4↓+2H2O&。考查常见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按要求答题,注意少量、过量,浓、稀等关键词。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每空2分,共8分)请按下列要求作答:(1)写出将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主要考查你对&&离子方程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
发现相似题
与“(每空2分,共8分)请按下列要求作答:(1)写出将少量二氧化硫气体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30812086242025052071798590838335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内气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止水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约占瓶内总体积的.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其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点燃硫粉,看到淡蓝色的火焰,待硫熄灭并冷却后滴入液体并打开止水夹,水会(填“会”或“不会”)倒吸,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
解:(1)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某种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某一成分,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从而使等体积液体倒流进入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瓶内总体积的 .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这样水就能够更迅速进入装置内去溶解二氧化硫,故水会倒吸.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就不能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那样进入装置内的水会增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
(2)淡蓝,会,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
(3)不能.
(1)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某种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某一成分,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从而使等体积液体倒流进入装置内,故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解答.
(2)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淡蓝色火焰,乙同学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借助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这样水就能够更迅速进入装置内去溶解二氧化硫.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要考虑反应物该物质是否只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等.当前位置: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请..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同学认为Na2O: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______(答“是”或“否”);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______②______.(2)第二小组同学利用下图中的有关装置(固定装置及胶管略去)验证CO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已知:H2C204&浓硫酸&.△CO2↑+CO↑+H2O若CO能够与Na2O2发生反应,则预测反应产物为______;验证该产物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上述实验中选择的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知,该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SO2=2Na2SO3+O2,在检验硫酸根离子前要排除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和硝酸都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对硫酸根离子造成干扰,所以乙同学的方案不合理,故答案为:2Na2O2+2SO2=2Na2SO3+O2;否;①稀HNO3可以把BaSO3氧化为BaSO4;②若反应后的固体有Na2O2残留,溶于水后可把SO32- 氧化为 SO42-;(2)根据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知,一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碳酸钠,则一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的预测产物为Na2CO3,碳酸盐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为检验该产物可选择的试剂是稀H2SO4(或稀HC1)和澄清石灰水;为验证CO气体与Na2O2的反应,防止二氧化碳对其干扰,通入过氧化钠前需要除去二氧化碳,要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所以导气管的连接顺序为:abcf;故答案为:Na2CO3;稀H2SO4(或稀HC1)和澄清石灰水;abcf.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请..”主要考查你对&&二氧化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硫:①化学式:SO2②分子结构:S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因此易溶于水,其晶体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的SO2),易液化(沸点-10℃)。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②能与碱性氧化物、碱及某些盐反应。如:&(2)还原性 (3)弱氧化性 (4)漂白性(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而恢复原色,因此,SO2的漂白并不彻底。在中学化学常见试剂中,能用SO2漂白的只有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无色溶液恢复原色。SO2与一些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
SO2与强碱反应后固体成分的确定:
SO2与强碱(如NaOH)溶液发生反应后的固体成分取决于二者的用量。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采用数轴分析法讨论。设SO2的物质的量为n(SO2),NaOH物质的量为n(NaOH),数轴代表,如下数轴所示:分析数轴可得:(1)则固体物质为Na2SO3,(2),则固体物质为NaOH 和Na2SO3.(3),则同体物质为NaHSO3(4),则固体物质为Na2SO3和NaHSO3,(5),则固体物质为NaHSO3。二氧化硫的制备: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1)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2)检验:品红溶液。SO2是中学阶段学到的唯一种既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能使其恢复原色的气体。 (3)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 二氧化硫的用途:工业上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此外,二氧化硫还可用于杀菌消毒,可以用作防腐剂。 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发现相似题
与“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请..”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434090931213241134865118024119254怎么样设计方案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中有亚硫酸钠生成?
怎么样设计方案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中有亚硫酸钠生成? 10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亚硫酸钠加强酸后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可滴加硫酸,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法一:加硫酸与生成物反应,把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有沉淀产生则证明有二氧化硫!继而推断出反应物为亚硫酸盐!
方法二:(不推荐!)取极少量生成物品尝.......强烈不推荐!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