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芜湖一中理科实验班班做一个优秀的文科生

每一个文理科学生的后面|文科|文科生_凤凰资讯
每一个文理科学生的后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杭高语文老师许涛,至今记得自己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个去了文科班但很想回理科班的学生。那名学生理科成绩一直比较弱,被迫选择读文科,去了另外一个班。“结果他中午经常回我们理科班自修,我们教室也正好有多的桌子,怎么劝都不肯走。”许老师心软了,帮他去跟文科班老师沟通,同意他在非上课时间回理科班待着。两位班主任给他的关心和鼓励,创造了一个奇迹,之前在全校100多名文科生中,排名很靠后,高考时竟然夺得了全省文科前90名。
原标题:每一个文理科学生的后面最后的文理科·老师说每一个文理科学生的后面都有一些小纠结和往年一样,在各个高中,理科生仍是今年的绝对主角。钱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省一级重点高中,近年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保持在1:5左右。这和每年高考文理科报名人数的比例差了一大截——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共30.86万人,其中文科11.25万,理科19.61万。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重高,选理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在一般的优质高中,文科生的比例要相对高一点。一位资深高中老师的结论是:这是因为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理科。每到高二文理分班前夕,每所高中总有一批学生特纠结。有老师把这些纠结的学生归为三大类,一类是文科和理科都没有特长;二类是文理科都很强;三类是文科稍好点,但优势不明显,又觉得高校理科生招得多,以后就业好。但是纠结来纠结去,总有分班那一天,也有人会在分班后后悔。老师们统计了一下,选了文科想转理科的学生,要远远多于读了理科想转文科的。考虑到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担心学生换班后功课跟不上,类似申请一般不会被通过。有人因此留下了遗憾,但也有人有了意外收获。杭高语文老师许涛,至今记得自己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个去了文科班但很想回理科班的学生。那名学生理科成绩一直比较弱,被迫选择读文科,去了另外一个班。“结果他中午经常回我们理科班自修,我们教室也正好有多的桌子,怎么劝都不肯走。”许老师心软了,帮他去跟文科班老师沟通,同意他在非上课时间回理科班待着。两位班主任给他的关心和鼓励,创造了一个奇迹,之前在全校100多名文科生中,排名很靠后,高考时竟然夺得了全省文科前90名。理科好就选理科,理科不好就选文科,像这样的情况,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发明了一个新词来概括,叫做“被理科”。陈校长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理科的孩子,他们的数理化学得一般,但文科底子却很不错,喜欢人文学科且富有人文情怀。每次考试总分成绩一般,孩子纠结,家长痛苦,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孩子比其他学生要笨。也有一些孩子,理科学得不错,但更爱好文科。“我接触过一位浙江省内一流高中的女生,高考理科709分,家长让我一起帮助填报志愿,当我说到选择一些偏理的大学时,她含着泪说了一句‘我再也不想看到理化生了。’这让我刻骨铭心,我想,这应该是多年痛苦、煎熬、挣扎之后的呐喊。”陈校长说。有些孩子明摆着是读文科的一块“好料”,为什么选择了理科?经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陈校长发现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理科重点大学录取人数多,比例高,而且还有各类竞赛的保送、预录取、加分可能;理科生毕业后就业门路广,待遇高;大家公认比较聪明的同学都选择理科了,自己选择文科,等于承认自己是不够聪明的,只会死读书。越是优秀生集中的学校,重理轻文现象越严重。高一结束时,年级总分排名前100名,甚至前150名的学生,大都选择理科。今后文理不分科,或许这样的遗憾会少一点。 本报记者 沈蒙和那么“文理分科”是怎么来的呢?请翻到下一个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56645
播放数:204235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高二选择理科班如何学好“理科中偏文”的生物
[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和数学及物理相比,在学习方法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生物的学习应该从熟悉生物学语言入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要记忆概念。这里的记忆与化学、物理原理和公式的记忆一样。家长提问:开学孩子上高二,选择了理科班,但是生物成绩却一直无法提高,因此很担心会影响到最终()理综的成绩。生物的学习到底应该从哪方面下手?它跟传统的理科数学和物理相比,在学习方法上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吗?专家观点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生物老师吕舜杰:分完文理班后,不少学生会提出,像生物这样需要大量记忆概念的科目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上会跟“传统”的理科有所差异?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在生物学习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习方法上也和数学、物理没有大的差别。生物学科需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生物学科的学习应该从熟悉生物学语言入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要记忆概念。这里的记忆与化学、物理原理和公式的记忆一样,需要以深刻理解为基础。但是由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多、推进速度快、层次跨度大,所以在学习生物的整个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对概念深刻理解、准确记忆、精准描述。但如果这样你就认为这是一门偏文的学科的话,那就出现偏差了,其实这个阶段,生物对于孩子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都很高,甚至并不比物理、数学这样看起来更抽象的学科差,所以说要想学好这门课,记忆基础的生物学概念固然重要,但是透过概念、透过现象去理解和思考才是关键所在。学习方法与传统理科无很大区别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和数学及物理相比,在学习方法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数学、物理的规律、原理、概念要记忆,生物也一样;数学、物理需要通过习题加深记忆理解、检测效果、提高熟练度,生物也一样。换句话说,其他理科类学习如何进行,生物学习依然可以套用,不过要想提高成绩的话,有些内容还是需要家长和学生们注意的。由于在初三和高一都没有相关学习,对生物学的知识、技能的储备不足,所以首先需要下工夫的地方是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紧随教学过程,认识生命事实,理解生命规律。其次是精准记忆规律、原理,进行相关习题演练。最后是要关注在生活中的常见生命现象,以图用与所学生物知识、技能加以解释或解决。成绩不好主要是不够重视在高中生物课的初期,课程会进展得非常顺利,孩子们的成绩也还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兴趣高涨所致。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伸,有些学生出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对生物学习不重视或渐无兴趣;其次是有些学生认为生物不难,上课“做副业”、课下敷衍作业是这些孩子常见的表现;最后是重记忆轻理解,概念、规律记忆清楚但不会解题常是很多学生的困惑。尤其是很多学生直接把生物当成了“副科”,利用上课时间干其他的事情,等到高二下半学期明白过来时已经落后太多了。所以说,科目本身的难度确实并不大,但学生必须要重视,因为对于理科学习来说,这是一个长期逻辑思维养成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就能达到的。(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judyc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不是进入清华大学的途径?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5136096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5136096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我是名高二,刚刚进入文科班学习,听说读文科的高校专业较少,对以后就业较难,我很是担心,能指导我一些好的文科专业吗?
全部答案(共14个回答)
经济类语言类比较好
怀揣着对艺术类专业的梦想,期望着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的,这几乎是所有成绩处在中下游或下游孩子的梦想。但是,艺术类专业真的那么好吗?学艺术真的可以取捷径吗?
文科是他的强项,应该发挥他的强项。劝他不要理会同学的嘲笑,试想下嘲笑和前途哪个更重要呢?我建议您儿子学习文科。翻译类的专业比较不错。理科现在真的不是很好找工作的...
法律其实我听不赞成学的,如果你很喜欢法律,同时又想学语言的话,可以给你提供这样一条路供参考:不专业的讲,我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而大陆法系比较好的国家是日本,所...
无论哪一科,学好了都有前途,只不过相对来说理工科毕业生的机会更多,因为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很大。最主要要看你自己擅长的方面,不要人云亦云,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发...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背景:
文科生在理科班
作者: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语文组教师
“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这声冷漠而果断的报时广播似乎只是我的催命符,让我猛然抬头环顾左右,而大家仍然在埋头做题。每一个人似乎都对这张数学试卷的答案了然于心。我用手指,指着最后一道大题的题干的每一个字,读过去,以为这样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点儿灵感来,然而这些数字却都那样冷漠。旁边的函数图象更是骄傲得叉着腰立在那儿,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架势。这样的僵持终于被坚决的考试铃声结束,在铃声催促我放笔的三秒钟内,我迅速地把一道选择题由A改为C,因为我总觉得C比A正确的概率高,然后就义无返顾地逃出了考场。
如果我不拿出100米短跑冲刺的速度,我绝对会被我的三个学霸同桌抓住:对答案!一对就是一千零一夜的千言万语都说不完。周婷婷一定会画出某个函数图象,不停地说当P点在这里的时候,结果是什么,当P点与M点重合的时候会怎么样,解释又解释。先是陈坷欣慰地点点头微微笑,然后伴随着魏仪夸张而喜悦的赞叹:“就是!就是!做对啦!”于是本来是四个人的答案,最后变成他们三个和我一个人的分歧,并在他们自信满满的目光和滔滔不绝的讲解中摧毁我的数学神经系统和即将到来的寒假。
我知道,在他们三个眼里,我就是文科生在理科班。
高一(12)班,双流中学的理科英才班,周婷婷、陈坷、魏仪、我,我们四个坐在最中间的第一排。我,具备优秀文科生的一切属性,却错入了理科班的牢笼。更不幸的是我被安排坐在全班一二三名中间,貌似是拥有“背靠大树好抄答案”的福利,然而“背靠大树,自己不是大树”的辛酸相信很多人能感同身受,最不能忍受的是还要背负考好了就是作弊的永久性质疑。
尽管如此,我在12班一学期的迷茫黑暗中,依稀寻觅到一丝光明。
我唯一的乐趣就是上班主任的语文课。班主任叫马志远,长得就像教语文的,全身上下都流露出古代才子的书卷气。每次马老师上课要范读课文了,我们就聚精会神地听,他的调子真像古人和乐唱诗一般,轻柔悠扬似松风低吟,在教室里流淌着。他的名字和读书的样子,都让我确信,元曲大家马致远就是马老师那个样子。但这些并不能真正吸引我们四个,我们期待听到他读完每个段落的文字之后,自己加上的一个语调陡然高扬的语气词“的啦”。这个附着于文字之上的台湾腔调,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注力,我们竖着耳朵听并在下面数马老师到底“的啦”了多少次。经过半个学期的数据收集,魏仪和陈坷就能准确预测出马老师在哪个自然段结束后要“的啦”一下,并且在老师读的同时做出模仿的口型,逗得前后几个同学都低头窃笑。
语文课一下,迅速从抽屉里拿出数学作业,但上课的铃声却总在这时候就来得格外急促,我还只写了一个“解”字,同桌周婷婷就已经做了两个题了。不止做题快,说话语速也极快,比我的思维快两个八拍,她讲完数学题以后我的思维还在来的路上转圈。我会在课下观察她,一看就是理科女生,短头发,黑瘦的脸,指甲剪得短短的,除了她的衣着显得有些老土以外,我真没发现我和她有什么分别。我曾经一度幼稚得认为如果我也打扮成她那样,数学就会学得跟她学得一样好。但是形式主义的东西的确很难起作用,因为本质上我就是文科生。
数学谭老师四十多岁,头发全都白了,我们都一致认为是被数学迫害的,但是玩笑开完又继续去接受数学的迫害了。自从我数学单元测试考了个很辉煌的成绩之后,谭老对我莫名微笑的次数日渐增多。当然这对我无形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不得不再去多买一本数学练习册,并且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以此来报答老师的微笑。但是这一切,谭老师并不知道,所以当下一个单元我又不负众望考了我们四人组最差时,他又板起脸来,拿着我的试卷左翻翻、右翻翻,指着这个题和那个题,说来说去一句话:“这道题你都做不来啊?”那时候我都认为我的临终遗言可以是“这个题你都做不来啊?”夜里做梦看见无数的方程式扭着小胳膊小腿儿晃来晃去,大声叫嚣:“这个题你都做不来啊?”,于是第二天又去买了一本数学练习册回来。现在想起来,谭老的话既是批评又是鼓励,这种深深的挫败感就是一种动力。
文科生在理科班的生活,就如同飞鸟陷入罗布泊的流沙之中,无数的试卷漫天吹刮着。每一个分数都像一个漩涡,用力拉扯捆绑,直至把你湮没。每一次竞争都像一种残忍的刑罚,让你承认你就是不行。老师的每一个叹息都像一次宣判,告诉你他有多失望你有多没用。但是每到疲惫的深夜,在床上上辗转反侧的我,想到的不是今天自己有多糟糕,而是明天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我知道,我还是一只飞鸟。纵然被湮没了,被束缚了,只要等到大地复苏时醒来,一定有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绿洲,到那时我就可以飞走了,所以现在再坚持一会儿吧。
走廊上传出不断循环播放的的声音:“请考试完的同学回到各班教室……”与此同时,我就听到了一声全校同学气壮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叹息。所有的考试都结束了,意味着美丽的假期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于是所有的人都很疯。有人吵架,有人尖叫,有人唱歌,每个人都竭力燃烧着自己被考试消耗得所剩无几的能量来抗拒着黎明前的黑暗。十分钟以前每个人都被考试折磨得奄奄一息,现在全部回光返照了,姑且算是理科生的特异功能吧。而我,安安静静地坐着,回顾着高一上学期的学习,我知道我将带着我在这里找到的光明和勇气,到文科班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芜湖一中理科实验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