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真空泵标准

本文是工业循环水的重要指标——浓缩倍数论文,阐述了工业循环水的发展状况以及研..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工业循环水的重要指标——浓缩倍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工业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指标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为了充分发挥水处理药剂的效能,提高水质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对本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数据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浓缩倍数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并对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提出了合理范围。 中国论文网 /2/view-2283653.htm   关键词:循环水、浓缩倍数、冷却、检测方法、控制指标   Abstract: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 improv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increas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in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of multiple concentrated data in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atio detection and practical,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and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control index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cope.   Keywords: circulating water, concentration ratio, cooling, detecting methods, control index          中图分类号:V448.1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盐类不断累积浓缩,水的含盐量大大高于补充水的含盐量,两者的比值称为浓缩倍数,也可以说浓缩倍数是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度。浓缩倍数是反映和控制循环水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    我单位生产给水取自嫩江岸边的自建给水泵站,取水能力为T/H,用二根DN800的混凝土管送至厂区,每根管线长度约为一公里,供水能力为8000T/H。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厂需要的新鲜生产用水量为9800T/H,从而使生产用水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曾出现供水困难,压力不足的现象。我集团公司焦化分厂原有一套循环水系统,98年中氮肥改造项目建成后又投入了二套循环水系统,其中一循六座冷却塔,循环水量为18900T/H,是我集团公司规模最大的循环水系统。要想解决生产用水的供需矛盾只能从循环冷却水入手,其大有潜力可挖。浓缩倍数是判定循环冷却水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浓缩倍数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处理药剂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该数越高,说明循环水被利用的次数越多.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不仅可以降低补充水量、节约水资源、降低排污水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水处理量,还可减少水处理剂和杀生剂的消耗量,从而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浓缩倍数运行是目前公认的有效节水方法。但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循环水系统结垢和腐蚀因子也随着成倍上升。这就需要把浓缩倍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同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检测方法也至关重要。   1、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    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很多,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时,浓缩倍数的检测一般是根据循环水中某一种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与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之比来计算的,   即:K=C循/C补   式中 C循―循环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    C补―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   对于用来检测浓缩倍数的某一组分,要求不受运行中其他条件如加热、投加水处理剂、沉积、结垢等情况的干扰。因此,一般选用的组分有CI-、Ca2+、SiO2、K+等。   1.1 CI-、Ca2+等    虽然CI-的测定比较简单,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既不挥发也不沉淀,但我厂因常用CI2或NaCIO、洁尔灭等药剂来控制水中的微生物及粘泥,这样会引入额外的CI-,用该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高;同时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结垢,尤其在高浓缩倍数时更为明显,故用Ca2+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也会偏低。   1.2 SiO2法    此法我公司10年前曾利用SiO2法,用该法检测时循环水浓缩倍数数据有时会出现异常波动且严重失真的现象:用室内新鲜水作基准进行比较时,浓缩位数普遍偏高,一循曾高达7.2,二循曾高达8.3,焦化循环水曾高达8.5;后来改成装置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时,浓缩位数又普遍偏低,有时甚至出现小于1的情况。目前此检测方法已不再使用。   1.3 电导率法    电导率的测定比较简单、快速、准确。从理论上来说,在循环水系统中常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和通入CI2,这会使水的电导率增加,另外当系统设备有泄漏时也会使电导率明显增高,故用该法测出的电导率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我单位曾于月用电导率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循环水的电导率较高,补充水的电导率也较高时,得出的K值还是不高;当补充水电导率不高而循环水电导率又较低时,K值也会高。故此法误差也较大。   1.4 K+法    理论上来说,以K+作为浓缩倍数的标准物最佳。因为钾盐的溶解度较大,在循环冷却水运行中不会析出,一般药剂中均不含 K+,故用此法检测循环水浓缩倍数时,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少。循环水系统中K+来源较少,一般在某个阶段内K+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土壤、地面水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变化。   我们还进行了不同实验室(中心化验室和动力分厂化验室)的不同化验人员用不同仪器对一循和装置补充水的同一水样的进行了化验分析,测得的K值偏差也较小,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与平均值之比小于8.6%,由此可见,用该法测得的K值误差较小,可作为循环水系统的实际值。   循环水浓缩位数的控制指标    一般情况下浓缩倍数低,耗水量就大,排污量也大;浓缩倍数高也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但是浓缩倍数过高可以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提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出会增大很多,从而使防结垢、防腐蚀控制的难度变大,进而使水处理药剂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因此,循环冷却水的K值并不是愈高愈好,必须把浓缩倍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结论   ⑴我单位采用CI-、Ca2+、SiO2及电导率法检测循环水浓缩倍数的误差较大。而根据数理统计结果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用K+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⑵我单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2―4最为理想。   参考文献:   1、水处理剂与工业用水水质分析方法―中国化工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化学工业标准汇编。   2、分析化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 科学出版社,1991,郑用熙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空泵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