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代写哲学与人生论文论文 如有需要请联扣扣11...

最受欢迎文章最受欢迎图集
Copyright @
Inc 福布斯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本站代写论文,代写经济论文,代写管理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本科论文,论文代写就来学术论文代写网。
毕业设计,论文发表,期刊发表等服务。本站成立于2005年,历经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较为大型的毕业设计(论文)服务机构。
本站企业QQ,400热线同号双号认证信誉,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被多家权威机构认证的论文代写网。专业服务,助您成功。
当前位置: >
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创新发表文章
腾讯认证QQ:&
电信认证电话:<font color="#
【择要】&是一个民族前进的魂灵,是一个国度旺盛发家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朝气的源泉&。然而,此刻如故存在许多熟悉的误区和盲目推许创新的征象。本文旨在叙述创新的观念和内在的同时,指出怎样运用三大纪律领略创新、指导创新。
  【要害词】 创新 三大纪律创新是人类施展主观能动性的最高示意情势。从的角度来说,创新的进程就是人们运用物质行为的广泛纪律,施展主观能动性,使事物从无到有的缔造进程。
  一、创新的观念和内在
  &创新&一词发源于西方文化,韦伯斯特辞书对创新的界说有&引入新对象或新观念(to introduce something as or as if new)和刷新(to make changes)&两种意义。创新最早呈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论著中,他以为创新就是&新的或从头组合的或再次发明的常识被引人经济体系的进程&。创新的本质是实践,是对客观天下生生不断的状态的深刻显现。《哲学大辞典》中对创新的表明是&人类的缔造性勾当&;&人类自觉能动性的齐集浮现&及&人类固有的天性&。因此,创新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是人类社会实践勾当的基础属性。
  创新的内在首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缔造性。&创,始造之也&(颜师古语),&修旧曰新&(郑玄语)。顾名思义,创新具有&始创&、&修旧&之意。二是打破性。往往创新,肯定对原有头脑、理论、技能、要领等有重大的打破,并提出新的头脑、理论、技能、要领等等。&新思潮的利益,就恰好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料将来,而只但愿在批驳旧天下中发明新天下。&三是创新来由的充实性。任何创新都是成立在充实的按照之上的,具备富裕的来由,决不是凭梦想象,更不是妙想天开。
  二、创新熟悉进程中存在的误区
  1.单方面夸大创新的当代性,否定创新的永恒性
  许多人以为,创新是今世才呈现的,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月才被人们高度重视的题目。这一概念确有其公道性。然而究竟证明,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创新题目。马克思指出熟悉天下的目标是为了改革天下,而改革天下的目标是为了满意人们的物质文化必要。人的必要程度的不绝进步是创新不绝成长的不竭动力。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只要人们有需求,就有创新的永恒存在。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2.单方面熟悉传统见识,与传统彻底决裂
  有概念以为,传统的对象发生于旧社会,使人的思想受原有思想空间的限定,无法实现创新。因此,就以为传统是最顽固的守旧权势,阻碍了人们的创新勾当,要与之彻底决裂。然而,汗青只有在前人缔造的基本上,才气继承创新、提高,假如丢弃了这个基本,便只能倒退。因此,要想成为自觉缔造者,就必要擅长总结以往的履历与教导,而不是与传统决裂。
  3.单方面夸大创新与发现的接洽,否定其区别
  有人以为,发现应归于创新的领域之内,显然这是对创新观念的误解。据我国《辞海》的界说,发现是指&创制新的事物,创始新的建造要领&;《发现树模法》划定:&发现是发现人的一种能在现实中办理技能规模内某一特有题目的技能方案。&由此可见,发现与技能是密不行分的,是技妙本领的物质凝聚。从时刻上看,发现先于创新而发生,创新则是发现的贸易化或社会化的功效。因此,可以说创新从发现开始,发现是创新的基本,创新则是发现的拓展。
  4.单方面夸大主观浸染,忽视客观前提对创新的制约
  一些人以为,办理创新的基础题目在于社会的小我私人。他们以为,当社会中的个别较多地具有了创新见识,创新题目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他们没有熟悉到个别创新形成的外在情形即社会中的各类制度,对个别有着明明的制约浸染。公道操作创新的社会情形气氛,就会促使创新人才辈出。因此,办理创新题目,,不只要从个别入手,还要更多地为创新提供精采的社会情形。&
&&&&&&&  三、三大纪律指导创新
  唯物辩证法有三个根基纪律,即对立同一纪律、质量互变纪律和否认之否认纪律。研究三大纪律,对我们相识创新的要领和显现创新的本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对立同一纪律
  对立同一纪律显现了事物变革、成长的动力。唯物辩证法以为,任何事物都是有差此外。事物变革的动力和基础缘故起因是事物内部抵牾两边的斗争及力气消长。由对立同一纪律,可以得出如下熟悉:第一,创新中的新事物是往事物内部抵牾行为的肯定功效。创新就是抓住抵牾行为的特点和趋势,加以引导,顺遂实现抵牾两边职位的转化,而不能违反其纪律凭证主观兴趣去构思、计划创新。第二,创新的机缘是永恒存在的,只要人们以批驳的要领看题目,就能在创新机缘来到的时辰,抓住机缘,实现创新。第三,事物的变革成长是广泛接洽和永恒成长的,因此创新也是广泛接洽和永恒成长的。它不是当代才有的,而是汗青的,永恒存在的。
  2.质量互变纪律
  唯物辩证法以为,任何事物变革成长的进程老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到达必然的水平,就会产生质变。并在新质的基本上又开始新的量变。由质量互变纪律,可以得出如下熟悉:第一,创新要遵循事物自身成长变革的客观纪律。客观事物内涵的纪律性是创新的条件,我们只能在遵循客观事物内涵的纪律性的基本上才气举办创新,而不能主观臆造。创新产生质变毫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必需解放头脑,勇于冲破通例。第二、创新是个漫长的量变进程。创新进程中既要不绝蕴蓄新常识、新技能和乐成的履历,又要小心失败的教导,促使创新的质变实现。据此,在统统现实事变中,既要有宏大的方针,又要有量力而行、静心苦干的务实精力。
  3.否认之否认纪律
  否认之否认纪律,是指事物成长的两次否认(否认和否认之否认)及三个阶段(必定、否认、否认之否认)的纪律。这一纪律显现了事物变革、成长的情势。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内部必定身分和否认身分的抵牾行为,使事物的成长泛起必定阶段与否认阶段及否认之否认阶段的周期性变革。人们把事物成长的阶段性与持续性相团结的情势,描写为&螺旋式的上升&和&海浪式的推进&。由否认之否认纪律,可以得出如下熟悉:第一,创新不是通盘否认,而是扔掉。尽量创新是超过,是新的天生,可是创新既不是必定统统,也不可否认统统,它是对原有往事物起劲身分在批驳基本上的担任和成长,而不是对往事物的简朴丢弃。因此,对现存事物举办当真地说明研究;扬长避短,才气实现科学创新。第二、创新的进程具有重复性和曲折性。创新的进程遵循否认之否认纪律,不绝的否认和必定,再到否认之否认,从而完成创新的一个周期。因此,在创新的进程中,不免会产生暂且的坚苦和停滞,乃至退却。创新的阶梯曲直折的,前程是光亮的,只有保持强项的毅力和信念,才气终将创新举办到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书社,1995.
  [2]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道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道理[M].上海:人民出书社,2003.
  [3]陈多闻.创新体系化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学位,2004,(1).
  [4]霍甫安,毕凯鸣.关于创新的理论思索[J].理论试探,2004,(2).
  [5]梁银怀.论辩证思想与创新[J].湖北成人教诲学院学报,2006,(11):6-9.&
对我有帮助
暂时不需要
相关内容:
本站法律顾问:范小波律师
&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蜀ICP备号-2 &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文章出于提供更多信息与网友共享而转载文章,文章版权属于原创者。谢谢合作!本人大部分资料均来自网络,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只可学习交流使用。 本人如有侵犯作者权益,请作者联系本人删除。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9:22:26|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哲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官方公共微信教育理论论文发表-《淡谈哲学价值论视角下的价值教育》
本文从哲学价值论和教育价值理论的角度,对价值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述说。
Abstract: Values educ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is impacting immensely on education of the pre-sent age. From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Marxism, This thesis analyses values, educational valuesand values education, and evaluates the trend of thought values educ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put values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which will be propitious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make for devel-oping the spiritual of humanism and constructing the quality of our people.
Key words: values education
摘要:当代西方迅速崛起的&价值教育&思潮以其巨大的声势影响着的发展,本文站在教育哲学层面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角度,对价值、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对西方&价值教育&思潮的评述,提出在中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思潮,以推进当前深入开展的素质教育,同时,也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和民族素质的构建。
关键词:价值;教育价值;价值教育  
在当代西方,价值教育如同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思潮一样,是一种影响极为广泛、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一种教育思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倡导并实施价值教育多年,积累起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在理论上有诸多建树。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以倡导并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是非常必要的,它通过构建新一代的国民素质,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腾飞奠定基础,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举措。但是,笔者同时认为,当代西方的价值教育思潮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也颇具有启发意义,尤其是对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纠正片面的知识教育极为有效。因此,本文试从哲学价值论和教育价值理论的角度,对价值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点探索,期望能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实践提供一种参照的视角。
当代西方价值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哲学价值论的繁荣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西方的价值教育是伴随哲学上人们反对唯科学主义、倡导维护人的尊严和个性的一种教育应对。价值,在哲学的意义上,是与事实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说事实主要是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话,那么,哲学则主要是回答价值问题。关于这一点,早在新康德主义哲学中就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文德尔班(W.Windel-band)就认为,&哲学绝对不能脱离价值的观念,它总是强烈的、明确地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1](p40),他甚至指出,&哲学就是最一般的价值理论&[1](p489)、&哲学只有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批判科学才有生命力&[1](p47)。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文德尔班构建了他的价值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自然和历史文化之间是存在差别的,自然可以用规律来解释,历史文化则必须由引导文化的价值来解释。不过,文德尔班只是从一般哲学概念上来论述价值哲学的构成形式及其地位,真正把这种价值哲学思想运用于解释社会历史文化的则是李凯尔特(H.Rickert)。李凯尔特认为,世界是由现实和价值构成的,主体与客体是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与这个部分相对的是价值的世界。哲学问题就是这两部分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统一的问题。在李凯尔特看来,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价值世界的关系是非常的复杂的,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看,价值无处不在,政治、法律、伦理、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领域,就其本质来看,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对价值进行选择和甄别,并追求和实现在特定的主体看来是有价值的目标;从学科研究的理论视野来看,探讨价值问题跨越了众多的学科范围,几乎是整个人文学科的一般特性。如果说,在事实的世界里,人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来活动的话,那么,在价值的世界里,人们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主体的选择来活动,因此,价值是一个与主体的情感、意志、选择有着密切关系的范畴。人类行为就其本质来说,不过是在实在的世界加盖了价值的印迹,并不断地创造人类的新文化。世界历史就是在追求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延伸的。哲学要回答的是一般的价值理论。在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的影响下,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或反理性主义思潮几乎都带有价值哲学的特征。综观20世纪以来的西方价值理论或价值哲学,我们大体可将其划分为两个派别,即主观唯心主义价值论和客观唯心主义价值论。前者主要以新康德主义的弗莱堡学派和实用主义为代表,后者则为新托玛斯主义和人格主义学派。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论认为,对象有无价值,主要在于关于它的假定是否能够引起快感,价值是一种有效、有用的观念,是主观的满意、主观兴趣或占有情感的表达,这正像文德尔班说的那样,&抽开了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1](p215)客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论则认为,价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规范或理想,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前提、中心和归宿。我们认为,上述两种价值论都是错误的。主观价值论者撇开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夸大主观意向的作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相对价值论;在他们眼中,价值成了不可捉摸的&幽灵&,游荡于不同人的主观意向和情感体验之中。客观价值论贬低甚至否定物质价值,极力抬高精神价值、伦理道德价值,当个人自由与上帝发生矛盾是,就不得不靠牺牲个人自由来保全上帝,最后,说穿了,还是上帝统治世界,上帝主宰人类,人的自身价值化为乌有,这实质上是一种早已被人文主义者扫进垃圾堆的封建教会哲学的翻版。当然,在对价值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西方哲学的一些有益的东西,例如,重视主体的选择、强调人格的价值和伦理的价值,尤其是在当代唯科学主义思潮盛行的背景下,西方价值哲学特别注重人文价值的弘扬和重建,注重人的自身价值的提升和维护,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进行价值教育特别是克服只有考试、分数和升学的基础教育弊端是有启发意义的。我们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谈对西方价值教育的借鉴和吸收。
如果说哲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价值教育的理论基石的话,那么教育价值论(Axiology ofeducation)则是价值教育的理论背景。所谓教育价值论是指在哲学价值论的规范下研究探讨教育价值及其选择的一门教育学科。从历史上看,西方最明确地探讨教育价值理论的人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在1861年发表的《教育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在教育中&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论断,揭开了西方重视科学教育的改革序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实科教育的发展,并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斯宾塞也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探讨教育价值理论的思想家。此后,教育价值论在德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繁荣,伴随着教育哲学学科的进步,教育价值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科逻辑和话语体系,并对教育改革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人们一般认为,研究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价值观的研究。从理论研究上看,教育价值论主要探讨的问题有教育价值的概念和本质特征、教育价值和其他类型的价值的联系和区别、教育价值分类问题、教育价值思想的历史演变等。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价值研究成果来看,应该说,理论形态的教育价值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作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价值理论更是薄弱。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主要集中在对教育价值概念和教育价值分类问题上的探讨。在教育价值概念上,人们普遍认为,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是一种内涵于教育活动中&好&的属性,它客观地存在于教育现象之中,正因为教育是有价值的,所以,它自产生以来,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由于有了教育,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承、创造和转化。教育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肯定的、好的方面的含义,也就是说,研究探讨教育价值,就是在&真&的基础上去追求教育中的&善&与&美&,使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改造教育客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的需要。尽管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可能要分析某些负面价值或消极价值,但其宗旨在于揭示人们积极的价值意向活动规律,从而使人们对教育价值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在教育实践中、社会生活中去自觉地维护教育价值,坚持不懈的追求美好的教育价值。显然,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客体的属性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也就不断趋向于文明和进步。因此,全部教育价值研究,就在于使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趋于一致,并向积极的、肯定的和完善的方向发展。在教育价值分类问题上,我国目前的研究是比较活跃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看法是将全部教育价值分为两类: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中的价值。前者指教育目的,人们通过教育活动,总是要追求某种目的,例如,我们所培养的人,就是一种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出有价值的人的活动,这就是教育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的是人们的教育活动意向,是一种追求善和美的行动。后者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任何形式的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来完成的,它们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因而,也具有教育价值。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尽量地去选择那些最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方法,并利用它们去教育学生,从而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和实现的活动[2](p107-109)。第二种看法是将教育价值分为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正因为教育存在着这样的价值,许多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把发展教育看作是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尤其是重视基础教育,致力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的个人价值是从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上讲的,人通过接受教育,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和个性,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技巧,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为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教育正是在这两个方面有价值,它才成为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项重要的事业,也是当代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3](p23)。第三种看法是将教育的价值分为宏观的价值和微观的价值,所谓宏观的价值,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的价值类型,正因为有了这种形式的教育价值,人们才不断地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所谓微观的价值,主要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如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具有教育价值,它不仅有利于教育活动顺利地开展,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再如,学生学习不同的学科,这些学科也是有不同的价值的,数学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语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音乐美术陶冶学生的情操和美感等,正是由于不同的学科价值的存在,才能使学生通过教育而达到全面发展[4](p98-103)。从实践研究的层面看,我国的价值教育明显落后于西方。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西方人所讲的价值教育的内容,中国传统教育中并不缺乏,只是人们总结和研究不多。例如,道德教育,是西方人所讲的价值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中国素来有良好的道德教育传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基本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发展史;再如人格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非常精彩的内容,只是我们的发掘是不够的。因此,合理地借鉴西方价值教育理论,深入研究中国的价值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价值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选择。在教育价值观的研究上,我国近年来的进展比较快,人们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所选择的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类型,就是其基本表现形式。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普遍强调&双基&教学,这就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到后来,人们意识到,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于是又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后来又过渡到强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表明了教育价值观是在不断的进步。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使人们在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向前大大跨了一步,由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到注重民族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今天,我们倡导的创新教育,实际上也表明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的又一次进步,是从21世纪的中国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来看待今天的教育改革,教育没有创新不行,所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创新的素质也不行,因此,中国今天的教育改革,实际上是在为中国明天的发展准备人才基础,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有的正确的价值观。当然,从价值观的研究来看,我们的研究视野还不宽,尤其是对微观的教育过程的价值观研究比较薄弱,像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活动和方法选择中的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正确的知识教育价值观,审美教育价值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教育活动中体现的不同的价值观的区别、联系及其不同的作用等,我们的研究都还不充分,这也构成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教育价值研究的基本内容。
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范畴还是从实践的表现形式上看,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都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内容。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泰勒(M.J.Tayler)和海尔斯蒂德(M.L.Halstead)合著了《教育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的教育》(Values in Education andEducation in Values, 1996)一书,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透视,为人们正确认识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5](p101)。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教育价值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内容,旨在判断教育活动有那些价值以及如何去追求和实现这些价值,并形成一种有逻辑联系和基本概念的理论体系;而价值教育则主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称谓。这两者都离不开一定的哲学价值观的导向,因而,教育价值是哲学观指导下的教育理论的一种表述形式,而价值教育则是哲学观的教育实践运用,哲学是二者共同的基础理论。价值教育作为教育实践问题的出现,是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也就是说,人们倡导实施价值教育,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为了克服唯科学主义倾向带来的弊端而采取的教育措施。在今天的教育研究中,探讨当代教育的价值和价值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中国来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就关注对教育价值问题的探讨,孙喜亭教授、王汉澜教授、曾成平教授、王坤庆教授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教育价值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一股教育价值研究的热潮。对于这一现象,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等人专门撰写了回顾总结文章,充分肯定了教育价值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文被收入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6](p405-444)。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教育理论界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出发,通过借鉴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主张实施价值教育,像《21世纪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等文,都提到了要实施价值教育。2000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新世纪公民教育与价值教育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来自大陆的近30位学者与西方学者一道,讨论了价值教育等问题。人们一致认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的选择之一,就是全面实施价值教育,这既是应对当代科学技术挑战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的素质教育朝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上情况说明,中国当代实施价值教育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从国外来看,致力于价值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理论上,英国学者班图克(G.H.Bantock)的《教育与价值》(1966年)、美国学者拉思斯等人著的《价值与教学》(1972年)、德国学者波尔诺夫的《教育学的人类学考察方式》(1964年)、澳大利亚学者奥兹的《价值教育:一种三维结构模式》(1990年)等,都是对价值教育问题研究比较深入的代表作。在教育实践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价值教育日渐成为当代西方教育改革的主流,如,英国198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案&就明确规定,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致力于所有儿童的&道德、社会、精神、文化&(简称MSSC)方面的发展;澳大利亚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普通中小学实施的主要就是价值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教育学者皮特&克勒蒂(P.Keleti)著的《从行动到交往:哲学、文化与教育中的价值、方法与目的》(1988年)对价值教育中的哲学与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在当代,实施全面的价值教育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而当代美国教育特别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正是这种教育的体现[7](p21);德国教育家马可尔也对价值教育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思考,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教育三个基本内容的观点,即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创新意识和变通意识;英国女学者泰勒于1993年主编了《价值教育在26个欧洲国家》一书,对价值教育在欧洲的实践形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上述情况说明,无论中西,探讨价值教育理论并进行价值教育的实践,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环境下,人们共同的选择。笔者认为,进行价值教育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看,我国价值教育理论建设已明显落后,但中国素来有重视价值教育的传统,面对着当代世界的竞争和挑战,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教育基本理论,使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走向世界,赢得它应有的地位,同时,价值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对促进教育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从实践上来看,我国正面临着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审慎而积极地开展价值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抓住时机,进行价值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繁荣教育理论研究和推进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据相关材料和笔者的看法,价值教育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探讨价值教育的含义,包括对价值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价值教育的时代意义的探讨等。关于什么是价值教育,当代西方理论界和实践界实际上也是存在着争论的,主要以英美为代表。在英国,人们倾向于将价值教育定位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这一方面;而在美国,人们多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教育;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人们一般侧重从教育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价值教育,如重视公民教育等。总体来讲,当代西方将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精神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价值教育的范围加以考虑,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其二,探讨价值教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从人们通常理解的价值教育的范围来看,中国实际上有着古老的传统,中国古代教育和中国当代教育的很多内容实际上可以归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是,从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看,人们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出发,对价值教育范畴有明显拓宽的趋势,如将精神教育、环境教育、生存教育、公民教育等都纳入了价值教育的视野进行考虑。此外,像关心、理解、尊重、爱戴、团结、合作、诚实、谦虚、责任、宽容、简朴、和平等做人的基本规范和人类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构成了价值教育的基本内容[8]。我们认为,只有站在当代世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考虑价值教育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同国际教育理论界接轨,中国的价值教育理论才能获得国际承认。其三,探讨价值教育与课程结构改革的关系。任何形式的价值教育只有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它立足的土壤,这正如英国教育学者米勒(J.P.Miller)指出的,只有实施一种全面的课程,才能真正实施价值教育[9](p3)。这一研究思路包括探讨两方面的问题,即课程的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中的课程。前者解决的是理论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实践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改革来看,大规模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在一定意义上是契合了这种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换句话来说,我们只用了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别人几十年所走过的道路,如同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我们以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越了历史上同期的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这就是中国人智慧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在价值教育研究领域,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其四,探讨价值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应该说,价值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创新出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如当代美国的&价值澄清&学派,就主张通过价值引导,让学生学会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将价值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有的学者主张的,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享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时间,以改变目前呆板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这种新途径和方法的探索,正是价值教育实践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
进行价值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是当代中国教育哲学朝向实践方向发展的生长点,也是新世纪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言,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理论先导。在理论上,我国虽然有重视价值教育的传统,但在理论研究上并没有很好总结和深入探讨,尤其是在建构系统的价值教育理论上明显落后,专门的价值教育研究也不多见,因此,研究价值教育的基本理论,无论对教育哲学等理论学科的建设还是对教育实践的指导,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何况,伴随当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追求,正日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研究价值教育理论并从事价值教育实践,对重建人的生活秩序、张扬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确保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现代化的今日世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在价值教育的旗帜下,通过教育的变革,使当代中国既保存和继承传统文化价值,又接受人类共同价值,从而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全增嘏主编./jyll/ 西方哲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傅统先,张文郁合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 曾成平,熊明安.略论教育价值[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4).
[4] 王坤庆.现代教育价值论探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5] J.M.Halstead and M.J.Taylor, (ed.) Values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Values [C]. London &Washington D.C.:The Falmer Press, 1996.
[6] 郑金洲.教育价值研究十七年[A].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 P. Keleti. From Action to Interaction: Values,Methods and Goals in Philosophy, Culture and Edu- cation[M]. New York: Peter Publishing, Inc,1988.
[9] J.P.Miller, The Holistic Curriculum[M]. Toronto:OISE Press,1988.(责任编辑:教育论文发表网)
------分隔线----------------------------
教育论文网联系方式
职业教育理论之教学功能化及其实践 一、理论教学内容: ( 1) 重...
论教育功能理论的思考与研究 一、教育功能研究的取向和视角...
五观教育: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的要求探讨 一、大学生五...
论文论述之代写教育论文文本说明:本文阐述了普适性的教育功...
论文论述之代写教育论文文本说明:本文仅对影视教育理应与时...
论文论述之代写教育论文文本说明:本文仅对教育改革的不断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与人生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