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降尘存储能力怎样计算

短长协视频:立即观看
服务热线:400 837 7771
在线客服:联系客服
煤场储存的煤质变化
&&字体大小:
  煤运进电厂后,通常是在贮煤场存放一段时间才会入炉燃烧。因此,除了对入厂煤质及入炉质必须加以监督外,还存在煤场煤质监督问题。  煤场通常存煤量控制在15天燃煤量左右,存煤太少,有因缺煤而被迫停炉的危险;存煤太多,一方面增加煤场管理的难度,增加煤的损耗,又积压资金。  煤场监督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比如如何组堆,如何进行测温监督、防止煤堆自燃,如何进行煤场盘点,测准煤堆体积及煤的堆积温度以计算存煤量,煤场防风、防水应采取哪些措施等。对于煤质检测人员来说,应了解煤在自然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煤场煤质监督,减小煤的自然损耗,特别是防止煤堆自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电厂进煤通常都是露天存放。煤在自然条件下,将发生缓慢的氧化现象。当煤堆温度升至一定程度时,例如60℃以上,则氧化反应迅速增大,并有导致自燃的可能。这对高挥发分的烟煤及褐煤来说,这种危险性更大。  煤的氧化,导致煤质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其质量下降程度,则随煤质特性、特别是挥发分与含硫的高低、煤堆特点,特别是煤堆的大小、形状、高度及压实程度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由于各种煤性质不同,各电厂所处条件的差异(包括煤堆状况及自然环境等),其煤质变化幅度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说来,贫煤、瘦煤为主体的混煤,储存6个月,发热量损失约为1.8%~2.0%;高挥发分的气煤、长焰煤,则损失约为5%左右;无烟煤储存6个月以至更长一些时间,其发热量变化甚微;而褐煤即使储存1个月,其发热量也会明显降低。  煤的发热量发生变化,与其相应的煤质其他特性指标值也将发生变化,并呈现某种规律性。  现以作者近年的研究实例,来说明在自然条件的煤质变化规律。  为了研究电厂存煤在自然条件下的煤质变化规律,以确定燃煤在煤场中最佳存放条件,计算因煤质变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从而为电厂较准确地估算存煤的热值,探索入厂及入炉煤热值差及改善煤场管理提供依据,特对某电厂燃用的某矿区高挥发分烟煤进行了单独组堆。在与电厂煤场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放存1年,每半个月观测记录一次气象参数,测定煤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的温度,同时在煤堆四侧定点采样,以进行程度及各项特性指标的测定,从而研究其煤质变化规律:一是存放过程中煤质与组堆时相比的下降情况;二是根据对上述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在此1年中的煤质变化。  试验煤堆  在电厂火车煤场一侧清理出一块约600m2(30m×20m)的空地,作为试验煤的组堆场地,它与电厂煤场相距约20m,该试验煤与电厂用煤是在完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堆放。  组堆时,将一列火车运进电厂的某矿原煤1500t由翻车机卸于煤槽中,由拨煤机拨至输煤皮带送到试验煤场附近,用斗轮机卸煤组堆。煤堆四侧均是梯形,平均长度20m,宽12m,&高6&m。  一、测温热电偶的埋设  在组堆过程中,自距地面1、3、5&m时,分别在煤堆各层面两侧预埋2支镍铬-镍硅热电偶。在其瓷套管外用两端开口的金属管保护,将其平置于煤面上。冷端与补偿导线连结,并用防水自粘绝缘胶带密封,补偿导线一端裸露于煤堆外,并对正负极作好标记。  二、试验煤的特征  试验煤以高挥发分、灰分波动大为特点,在试验煤组堆前,在火车上及卸煤后进行了多次采样。  试验内容与方法  一、&气象参数的观测  在现场用便携式多功能气象仪观测开始与结束时的气温、气压、风速、风向与温度,取前后2次测定均值作为气象数值。  二、&温度测量  将各热电偶补偿导线引出端用砂纸打磨,以除去表面氧化层,连接到便携式电位差计或毫伏表上,记录电势值并换算成对应温度。  三、采样分析  在煤堆四侧定点(位于各温度测点附近)下控0.2m,每侧从上、中、下交错位置上3点各采集2kg煤样,将四侧等高度样品合成一个总样,这样每次测定,获得3个总样。  先进行粒度分析后,再将其还原成原样,用于制样与化验。  先进行粒度分析后,再将其还原成原样,用于制样与化验。  煤的采样、制样与化验均按国际规定进行。每次化验AdVdQgr,&d及St,d,共4项。  粒度分析结果分为大于25mm、大于13~25&mm、大于6~13&mm及小于6&mm,共4挡,分别计算所占百分率。  观测试验结果  一、气象参数  从2000年11月至2001年11月,正好1年期间,所观测的结果是:  温度:4~45℃,平均21.8℃;  温度:25%~70%,平均52.8%;  气压:(998~1033)×102Pa,&平均Pa;  风速:0.2~4.0m/s,&平均1.54m/s;  风向:东风占44%,东南风占20%,东北占12%,其他占24%。  由于煤堆四周无任何高速杂物及树木,它全部暴露在阳光直射范围内,又是接近中午测温(每次观测定于上午9:30~11:30进行),故夏季多次出现40℃以上的高温。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南风、东北风三者占76%。  二、粒度分析结果  在试验中,因在煤堆的表层下0.2m采样,故表5-4-2结果反映了煤堆近表面粒度分布规律。不同粒度区间,其粒度所占百分率大体上均与存煤时间是线性关系,其中较大颗粒者与存煤时间是负相关性;而较小粒度者则是正相关。结果表明:大粒度者(大于25mm)变化速度最快。  三、温度测量结果  温度测量结果由图5-4-1所示。该图为煤堆深度3m(煤堆中层)温度变化曲线,煤堆1m及5m深度的温度变化,与3m深度具有完全相似的变化趋势。  进入2月份后,煤堆各点温度多在20~30℃范围内变化;进入6月份后,各点温度急剧上升至40~50℃;进入10月份后,各点温度又缓慢降低,但仍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上。  四、煤质分析结果  煤堆中部3&m处,Ad值高,而VdQgr,&d、St,d,均低,煤质变化幅度最大,这与煤堆中部温度最高密切相关;而煤堆深1m层,其煤质变化幅度最小;煤堆深5m层,煤质变化则介于二者之间。
[责任编辑:郝佳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转载请必须注明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或。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我来完善】
热点文章TOP10煤场煤堆体积自动计量系统--《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煤场煤堆体积自动计量系统
【摘要】:
火电厂的燃煤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对电厂的经济指标有着直接影响。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激光测煤系统,它可广泛使用于火电厂煤堆体积的测量工作,可满足火电厂燃煤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煤堆体积计算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首先获取煤堆表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利用数值积分的方法算出煤堆体积。文章分析了测距系统的各种误差来源,根据重积分梯形公式的余式和中心极限定理,导出总体各截断误差和鉴别误差的密度分布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给出对不同情况下估计误差的结论。根据误差理论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工作参数。
本激光测煤系统以PC104为系统主机,采用主从式的微机结构。作者主要进行了测量系统的软、硬件的设计,完成了煤堆表面点的采样、煤堆体积计算、煤堆截面图形显示和煤堆数据管理等任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TH71【目录】:
1 绪论6-1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6-7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7-10
1.3 测试系统的要求10
1.4 作者的主要工作10-11
2 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11-17
2.1 体积测试原理11-14
2.1.1 矩形域的求积公式12-13
2.1.2 一般区域上的二重积分13-14
2.2 系统的设计思想14-17
3 测试系统参数的确定17-27
3.1 概述17-18
3.2 测试系统误差分析18-26
3.2.1 粗大误差18
3.2.2 A/D转换量化误差18-19
3.2.3 间接测量量误差的传递19
3.2.4 系统体积计算引入的误差19-26
3.2.4.1 中心极限定理20-22
3.2.4.2 截断误差22-24
3.2.4.3 鉴别误差24-25
3.2.4.4 误差的综合25-26
3.3 系统参数的确定26-27
4 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27-53
4.1 测距装置27-32
4.1.1 测距装置的选取27-28
4.1.2 功能和技术指标28-29
4.1.3 相位式激光测距原理29-32
4.2 测角装置32-38
4.2.1 测角装置选取32-33
4.2.2 测角装置的功能和技术指标33
4.2.3 基于单片机的轴角一数字转换电路33-38
4.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38-53
4.3.1 设计要求38
4.3.2 主机的选择38-46
4.3.2.1 PC/104嵌入式微机39-41
4.3.2.2 PC/104概念的起源41-42
4.3.2.3 PC/104总线标准42-43
4.3.2.4 PC/104模块43-44
4.3.2.5 PC/104面向对象的硬件设计开发44-45
4.3.2.6 PC/104软件开发45-46
4.3.2.7 PC/104嵌入式计算机在仪器中的应用前景46
4.3.3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46-53
4.3.3.1 系统核心模块47-48
4.3.3.2 CDT2000数据采集模块48-49
4.3.3.3 人机对话通道49-51
4.3.3.4 输出控制单元51
4.3.3.5 存储系统51-53
5 系统软件设计53-68
5.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53
5.2 软件总体设计53-68
5.2.1 主程序56
5.2.2 系统自检子程序56-57
5.2.3 数据采集子程序57-62
5.2.3.1 中断57-59
5.2.3.2 82C54定时器/计数器59
5.2.3.3 71055数字量I/O59-61
5.2.3.4 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图61-62
5.2.4 数据预处理62-64
5.2.4.1 数据保存63
5.2.4.2 角度和距离转化63
5.2.4.3 错误数据的剔除63
5.2.4.4 煤堆截面图形实时显示63-64
5.2.5 数据平滑处理、整理和体积计算64-68
5.2.5.1 采集数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间的转换64-65
5.2.5.2 数据平滑处理65-66
5.2.5.3 数据的整理66-67
5.2.5.4 体积的计算处理67-68
结束语68-69
参考文献7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甜;[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顺平,薛英;[J];测绘通报;2001年03期
仇林庆,赵君,卢中山,张晓梅;[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谢志远,卢铁兵,董泽,尹成群;[J];电力情报;1997年04期
李集田;贾欣志;檀慧明;;[J];光学机械;1991年05期
邓任远;[J];光学精密工程;1994年04期
胡坤华,王一举,平爱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Wafls Clin,姜桥;[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7年03期
梁捷,龚文刚;[J];海洋技术;1995年03期
杨耀权,施仁,于希宁,高镗年;[J];计量技术;1999年05期
邹远文,吴伟林,殷国富;[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恺;余学祥;;[J];北京测绘;2008年03期
范玖国;姜元军;王全全;;[J];测绘标准化;2009年01期
岳建平,高永刚,谢波;[J];测绘工程;2005年02期
范玖国;王全全;周志斌;张广兴;姜元军;;[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刘长星;;[J];测绘技术装备;2001年04期
吴腾飞;郭岚;;[J];测绘技术装备;2012年01期
张培宏;[J];测绘通报;2003年02期
张凤瑞;;[J];测绘通报;2011年11期
杨瑞芳;李红耀;;[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赵泽龙;周天祥;;[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鹰;[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长剑;[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田甜;[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孟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秦健;[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卢凤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朱顺平;[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李伟强;[D];浙江大学;2002年
王吓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吴振谦;[D];浙江大学;2003年
朱海波;[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秀美,宋学斌,刘炜刚,谢载贤,洪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仇林庆,赵君,卢中山,张晓梅;[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杨耀权,于希宁,施仁;[J];动力工程;1999年02期
隋婧,金伟其;[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0期
刘红军,于希宁,杨耀权,孙建平;[J];华北电力技术;1999年01期
赵敏;舒俭;;[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李洪钧,曹纪刚,宋英臣,白巧枝,刘立军,陈昕;[J];河南冶金;2004年04期
杨耀权,施仁,于希宁,高镗年;[J];计量技术;1999年05期
齐兴敏;刘冠梅;;[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邱茂林,马颂德,李毅;[J];自动化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斌;[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建平,杨建蒙,彭学志;[J];电力情报;1999年01期
谢志远,卢铁兵,董泽,尹成群;[J];电力情报;1997年04期
何立民;[J];电子产品世界;1997年01期
陈万春,朱良军;[J];电子技术应用;1996年07期
江毅;黄尚廉;;[J];计量学报;1996年03期
李泽军;[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6年07期
,何小庆;[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6年07期
邹定海,叶声华,王春和,郭育;[J];仪器仪表学报;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集田;;[J];光学精密工程;1992年06期
李集田;贾欣志;檀慧明;;[J];光学精密工程;1991年05期
袁萌;;[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75年00期
刘国隆;李孝曾;唐明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74年00期
杨耀权,施仁,于希宁,高镗年;[J];计量技术;1999年05期
仇林庆,赵君,卢中山,张晓梅;[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刘艳玲;刘海烨;秦健;;[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4期
郜辉;[J];冶金能源;1987年05期
蒋先刚;陶龙风;马得安;;[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刘绍武;[J];光学精密工程;199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熊文涛;[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田甜;[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臧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聂秀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曹长剑;[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李晶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姜志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场降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