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铁化学式、氧化铁怎么表示

当前位置:
>>>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
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
开始沉淀pH
9.4(1)蛇纹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2)进行Ⅰ操作时,控制溶液pH=7-8(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Ca(OH)2不能过量,若Ca(OH)2过量可能会导致______溶解、______沉淀.(3)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______&(填入物质的化学式),然后______&(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4)物质循环使用,能节约资源.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5)现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产品aMgCO3obMg(OH)2ocH2O中a、b、c的值(已知均为正整数),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可用试剂:浓硫酸、碱石灰):①样品称量&&②高温分解&&③______& ④______&&&⑤称出MgO的质量.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蛇纹石加盐酸溶解,MgO、Fe2O3、Al2O3和HCl反应溶解,反应方程式分别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Al2O3+6HCl=2AlCl3+3H2O.而SiO2不与盐酸反应,以沉淀的形式除去,故答案为:Fe3+、Al3+;(2)由(1)知,此时溶液中除了Mg2+外,还含有Fe3+、Al3+杂质,需除去Fe3+、Al3+但不能损失Mg2+,因Fe3++3H2O?Fe(OH)3+3H+和Al3++3H2O?Al(OH)3+3H+,利用平衡移动的原理,消耗H+使上述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除去Fe3+、Al3+,加Ca(OH)2需将溶液的pH控制在7~8,若pH过高,会导致生成的Al(OH)3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溶解,Mg(OH)2在pH为9.4时开始沉淀,所以碱性增强Mg(OH)2会沉淀,同时Mg2+也因转化为沉淀而损失,故答案为:Al(OH)3;Mg(OH)2;(3)从实验步骤图知:沉淀混合物为Fe(OH)3和Al(OH)3,红色氧化物是沉淀物Fe(OH)3分解后得到的Fe2O3,所以得先加碱把Al(OH)3除掉,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然后过滤洗涤灼烧即可,故答案为:NaOH;过滤、洗涤、灼烧;(4)从实验步骤图知:上述实验中,步骤Ⅱ中通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分解可得到二氧化碳,作为第Ⅱ步的原料,碱式碳酸镁分解得到CO2,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或CO2,故答案为:CaCO3或CO2;(5)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测出浓硫酸的增重测出水蒸汽的质量;利用碱石灰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求二氧化碳质量,故答案为:③测出水蒸汽的质量(或测出浓硫酸的增重);④测出CO2的质量(或测出碱石灰的增重).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主要考查你对&&沉淀溶解平衡,单质硅,二氧化硅&&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沉淀溶解平衡单质硅二氧化硅
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 (2)等: (3)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4)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不变。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 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 (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 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向沉淀中加入溶液,结合生成使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生成配合物: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反应生成配合物。如:c.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d.沉淀转化溶解法:本法是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如向中加入饱和溶液使转化为再将溶于盐酸。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例如&(2)沉淀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硅:
①元素符号:Si②原子结构示意图:③电子式:④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ⅣA族⑤含量与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⑥同素异形体: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它的结构类似金刚石,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硬度也很大,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①常温下,除与氟气、氢氟酸及强碱溶液反应外,与其他物质不反应 (雕刻玻璃)②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氯气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4)制备:在电炉里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先制得粗硅:,将制得的粗硅,再与Cl2反应后,蒸馏出SiCl4,然后用H2还原SiCl4可得到纯硅。有关的反应为:。碳族元素中碳和硅的一些特殊规律:1.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但金刚石不导电,晶体硅能导电.且金刚石的熔点(大于3550℃)比硅的熔点(1410℃)高;石墨是过渡型晶体或混合型晶体,也能导电。 2.碳和硅都能跟O2反应生成氧化物,碳的两种氧化物CO和CO2在常温下是气体,而硅的氧化物SiO2 在常温下是固体。 3.碳跟碱溶液不反应,而硅跟碱溶液能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4.碳在高温时能跟水蒸气反应,而硅不能。 C+H2O(g)CO+H2 5.碳跟氢氟酸不反应,而硅能跟氢氟酸反应。 Si+4HF==SiF4↑+2H2↑ 6.碳能被浓硫酸(或浓硝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但硅不能被浓硫酸(或浓硝酸)氧化。 C+2H2SO4(浓)CO2↑+2SO2↑+2H2O C+4HNO3(浓)4NO2↑+2H2O+CO2↑ 7.碳和硅都具有还原性,且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但在高温时碳能把硅从SiO2中还原出来。 2C+SiO2Si+2CO↑ 8.碳的氯化物都不能自燃,而SiH4能自燃。 SiH4+2O2==SiO2+2H2O 9.通常情况下,周态CO、CO2都是分子晶体,熔、沸点都很低;而SiO2是原子晶体,熔、沸点较高。 10.CO2溶于水且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SiO2却不能. 11.CO2跟氢氟酸不反应,而SiO2能跟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12.CO2跟碱溶液反嘘生成正盐或酸式盐,而SiO2 跟碱溶液反应只生成正盐。 CO2+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SiO2+2NaOH==Na2SiO3+H2O13.在溶液中Na2SiO3可转变为Na2CO3,而在高温条件下Na2CO3又可转变为Na2SiO3。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Na2CO3+SiO2Na2SiO3+CO2↑
硅及其化合物的几种反常现象: 1.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可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由于高温下生成了气态物质CO2它的放出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应反正向进行,故可发生反应:SiO2+2CSi+2CO↑ 2.部分非金属单质能与碱溶液反应,但其中只有 Si与碱反应放出H2 常见的非金属单质与碱溶液的反应有: Cl2+2NaOH==NaCl+NaClO+H2O① 3S+6NaOH2Na2S+Na2SO3+3H2O② Si+2NaOH+H2O==Na2SiO3+2H2↑③ 在反应①②中,Cl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在反应③中,Si为还原剂。 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会产生H2 4.硅酸不能由相应的酸酐与水反应制得制取硅酸的实际过程很复杂,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产物,通常包括原硅酸(H2SiO4)及其脱水得到的一系列酸。原硅酸经两步脱水变为SiO2,SiO2是硅酸的酸酐,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同体,不能直接用它制备硅酸,用SiO2制取硅酸时,可先将SiO2溶于烧碱中,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或通入过量的CO2,析出的胶状物就是原硅酸,将原硅酸在空气中脱水即得硅酸,反应原理可理解为: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CO2+2H2O==Na2CO3+H4SiO4↓ H4SiO4==H2SiO3+H2O 5.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沸点却很高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分子以分子问作用力相结合,而分子间作用力很弱,破坏它使晶体变为液体或气体比较容易;而在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相结合,形成硅氧四面体,在每个硅氧四面体结构单元中Si—O 键的键能很高,同时硅氧四面体结构单元可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连成立体网状结构,所以要使它熔融,必须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SiO2的熔沸点很高。 6.SiO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跟HF作用 SiO2+4HF==SiF4↑+2H2O,此反应并不是因为HF的酸性,而是因为为常温下SiF4为气态物质,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这是SiO2的突出特性,当然也是HF 的特性。 7.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但却能发生如下反应:Na2CO3+SiO2Na2SiO3+CO2↑ 强酸制备弱酸作为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只适用于水溶液体系,而在非水溶液的条件下不一定适用,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Na2CO3+SiO2Na2SiO3+ CO2↑的原因是H2SiO3难挥发,H2CO3易挥发,这符合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的反应规律,与此反应类似的还有: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NaNO3+H2SO4(浓)NaHSO4+HNO3↑ 上述两反应并不是由于H2SO4的强酸性,而是由于H2SO4为高沸点酸,HCl、HNO3为低沸点酸。硅的用途:
高纯硅可作半导体材料,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制造太阳能电池。硅的合金用途也很广,如含硅4%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可用来制造变压器的铁芯;含硅15%左右的钢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可用来制造耐酸设备。 二氧化硅:
①化学式SiO2②相对分子质量:60 ③类别:酸性氧化物④晶体类型:原子晶体⑥晶体中粒子间的作用力:共价键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或白色粉末,原子晶体,熔沸点都很高,坚硬难熔,不溶于水,天然的二氧化硅俗称硅石,是构成岩石的成分之一。 (2)化学性质:不活泼 ①不与水反应,不能跟酸(氢氟酸除外)发生反应。
(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容器中)。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能跟碱性氧化物或强碱反应。(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的原因)(制玻璃)③具有弱氧化性知识点拨:
二氧化硅晶体的结构若在硅晶体结构中的每个Si—Si键中“插入”一个氧原子,便可得到以硅氧四面体 (SiO4)为骨架的二氧化硅的结构,如图所示。在二氧化硅晶体里,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排列,不会出现Si—Si键和O—O键,即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与两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二氧化硅的用途: 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②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纯净的石英可用来制造石英玻璃。石英晶体中有时含有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它们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英中,呈各种颜色。纯净的SiO2晶体叫做水晶,它是六方柱状的透明晶体,是较贵重的宝石。 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也用来制造高级工艺品和眼镜片。 ③玛瑙石含有有色杂质的石英晶体,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和装饰品。&
发现相似题
与“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25152143068953430741136891691338“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xFe(OH)3③2Fe(OH)3=Fe2O3+3H2O请问:(1)上述反应中的x=____.(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____.-乐乐题库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知识点 & ““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习题详情
13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0.0%
“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xFe(OH)3③2Fe(OH)3=Fe2O3+3H2O请问:(1)上述反应中的x=4.(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Fe2O3.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永州
分析与解答
习题““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析;(2)根据反应原理中铁最终的产物分析.
解:(1)在4Fe(OH)2+O2+2H2O=xFe(OH)3中反应前铁、氧、氢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2,反应后铁、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3、3,因此Fe(OH)3的化学计量数是4;(2)根据三个反应原理,铁最终转化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答案为:(1)4;(2)Fe2O3.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及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知识,难度不大,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阅读信息的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主要考察你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知识点的认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的过程.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例如,P+O2-P2O5的配平方法是:式子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右边的是5,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 前面配上5,在P2O5 前面配上2(即P+5O2-2P2O5).式子右边的磷原子数是4,左边的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即4P+5O2点燃?2P2O5).另外,还有“设一法”、“观察法”和“奇数配偶法”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最小公倍数配平化学方程式、等号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的表达,有关的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来理解和配平化学方程式.2.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含义和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细心地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分数,要化为整数);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还有,只有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才能将短线改写为等号(即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与““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相似的题目:
配平方程式:&&&&P4+&&&&P七I4+&&&&H七O=&&&&H3PO4+&&&&PH4I.
2KMnO4+&&&&HCl═&&&&KCl+&&&&Cl2↑&&&&H2O+&&&&MnCl2.
日晚,北京2008年第29界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传递计划线路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点燃&.2+y&H2O&&其中x,y分别为&&&&1&&31&&53&&83&&4
““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xO2&n5点燃&n5.2+yH2O,则x和y的数值分别为&&&&
2从某些方面看,氨和水相当,NH口+和H3O+(常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u)已知液氨中下列二个反应能发生,完成并配平反应式:NH口Cu+KNH2→&&&&,NH口u+PbNH→&&&&.(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方程式(M为金属):M+NH3→&&&&,MO+NH口Cu→&&&&,M(NH2)2→&&&&&Mg3N2+口NH3↑.
3根据Fe2O6+囗CO&高温&.2,可以推算出囗内数字分别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xFe(OH)3③2Fe(OH)3=Fe2O3+3H2O请问:(1)上述反应中的x=&&&&.(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
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xO2&n5点燃&n5.2+yH2O,则x和y的数值分别为&&&&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Fe+&&&&O2&点燃&.3O4(2)&&&&CO+Fe2O3&高温&.&&&&Fe+&&&&CO2(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4)“长征三号”火箭用液氢(H2)做燃料,其燃烧反应是&&&&.2H2O.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xFe(OH)3③2Fe(OH)3=Fe2O3+3H2O请问:(1)上述反应中的x=____.(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xFe(OH)3③2Fe(OH)3=Fe2O3+3H2O请问:(1)上述反应中的x=____.(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____.”相似的习题。Fe和Fe2O3的混合物共13.6g,加入150mL稀H2SO4,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H2,Fe和Fe2O3均无剩余。为中和过量的H2SO4,并使FeSO4全部转化为Fe(OH)2沉淀,消耗了..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Fe和Fe2O3 的混合物共13.6g,加入150mL稀H2SO4,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H2,Fe和Fe2O3 均无剩余。为中和过量的H2SO4,并使FeSO4 全部转化为Fe(OH)2 沉淀,消耗了200mL 3mol/L的NaOH溶液,则该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2.25mol/L      B.2mol/L    C.0.3mol/L       D.0.6mol/L 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B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当前位置:
>>>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①Fe由+2价转为+3价..
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由+2价转为+3价&&&②O2被还原、③产生H2、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xH2O、⑤杂质碳被氧化.A.①②③④B.只②③④C.只①②D.①②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钢铁生锈的过程是金属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或是析氢腐蚀)的原电池原理,铁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Fe-2e-=Fe2+,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O+O2+4e-=4OH-,O2被还原,或是在酸性环境下,氢离子得电子的过程,会产生氢气,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Fe由+2价转为+3价,最后Fe(OH)3失水形成Fe2O3?xH2O,即为铁锈的成分.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①Fe由+2价转为+3价..”主要考查你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防护,金属的表面防护&&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防护金属的表面防护
金属的腐蚀: 1.金属腐蚀的概念金属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金属腐蚀的实质金属原子(M)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M-ne-==M n+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造成的腐蚀。最普遍的钢铁腐蚀是: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OH- (注:在少数情况下,若周围介质的酸性较强,正极的反应是:2H++2e-=H2↑)金属的腐蚀以电化腐蚀为主.例如,钢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1)吸氧腐蚀:金属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溶液里,空气里的氧气溶解于金属表面水膜中而发生的电化腐蚀。 ①发生条件:水膜的酸性很弱或呈中性②反应本质:形成原电池 ③铁为负极,(氧化反应);正极反应:(还原反应) (2)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电化腐蚀时放出氢气,这种腐蚀叫做析氢腐蚀。 ①发生条件:水膜的酸性较强 ②反应本质:形成原电池 ③铁为负极,(氧化反应);正极反应:(还原反应)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的两种类型:
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下列两个因素有关: (1)与构成原电池的材料有关,两极材料的活泼性差别越大,电动势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越快,活泼金属被腐蚀的速率就越快。 (2)与金属所接触的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活泼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于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一般来说,可用下列原则判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金属的化学腐蚀:
1、定义: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 等)或非电解质液体 (如石油)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条件:金属跟氧化剂直接接触3、现象:无电流产生4、本质:金属被氧化而腐蚀5、反应速率:v(电化学腐蚀)&v(化学腐蚀) 电化学防护: (1)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如把金属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上,这样就能消除引起金属腐蚀的原电池反应。 (2)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如在金属上铆接比它更活泼的另一种金属,发生金属腐蚀时是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而金属本身受到保护。金属的表面防护:
(1)改变金属的组成或结构。如在铁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铬炼制的铬钢,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既含铬又含镍的铬镍不锈钢,其耐腐蚀性更好。 (2)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使金属与周围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电解质溶液隔离,便可保护金属,防止金属腐蚀。如在金属表面喷漆、电镀或表面钝化等。
发现相似题
与“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①Fe由+2价转为+3价..”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7992370457366490379598382363741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氧化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