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含碳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物不一定含c

相关知识点:
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脂质、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B.人体内环境中的Na+、C1-有维持渗透压的功能C.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碳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最高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碳元素、生物群落、化合物、脂质、二氧化碳、脂肪、固醇、膜系统]
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不仅是膜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脂质、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B.人体内环境中的Na+、C1-有维持渗透压的功能 C.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碳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最高 D.碳元素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磷脂等,其中脂肪中不含N元素,故A项说法不严谨。细胞鲜重中O元素所占比例最高,C错。碳元素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D错。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相关知识点:
[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脂质、ATP、DNA等不可缺少的成分B.人体内环境中的Na+、C1-有维持渗透压的功能C.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碳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最高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碳元素、生物群落、化合物、脂质、二氧化碳、脂肪、固醇、膜系统]]相关内容: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CO2(填化学式)的排放量.(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填标号).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3)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H2O.(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②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说说它的一种用途:CO可以用作燃料.③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O2、2CO+O22CO2.
接:(1)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填:CO2;(2)碳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故填:C;(3)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占2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易造成温室效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出X为水,故填:21%;温室;H2O;(4)①据图可知X为二氧化碳,故填:CO2;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用作燃料,故填:CO可作燃料;③碳和一氧化碳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2CO2,2CO+O22CO2.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这二氧化碳的含量,碳能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相互转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B.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再恢复至原温度,溶液的质量减少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酸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有机物,例如碳酸钙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B、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原来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则原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再恢复至原温度,溶液的质量减少;故B正确;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故C错误;D、酸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氢钠的溶液显酸性,但是硫酸氢钠是盐;故D选项正确.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主要考查你对&&质量守恒定律,固体溶解度,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质量守恒定律固体溶解度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对概念的理解: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对概念的理解: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能用于物理变化例如,将2g水加热变成2g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然相等,但这是物理变化,不能说它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第一个“质量”二字,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例如,2g氢气与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并非生成10g水,而是1g氢气与8g氧气参加反应,生成9g水 ④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不能把生成的特别是逸散到空气中的气态物质计算在“总质量”之外而误认为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1)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 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2)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例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质量守恒定律的延伸和拓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如从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得出的信息: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或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⑤在化学反应,氧元素的种类不变。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⑦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Boyle, )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锻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锻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3.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址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易的结论是正确的。从此,质量守恒定律被人们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问题 ①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新物质,不能产生新元素(揭示伪科学的谎言问题)。 ②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 (2)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首先要遵循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量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其次各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3)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理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可通过计算确定具体的元素质量。 (4)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比较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的多少,找出原子个数的差异。但不能忘记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时,首先寻找两种已知质量的物质,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成正比即可计算得出。注意观察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6)确定化学反应的类型判定反应的类型,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从数值上看,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最增加)。如果是微观示意图,要对比观察减少的粒子和增加的粒子的种类和数目再进行判断。(7)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对与否关键是看等号两边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同时注意化学式书写是否有误。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概念的理解:①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③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③趁热过滤,④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有机化合物: (1)概念:通常人们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等。(2)组成和结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元素。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和H,O,Cl,,N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可以互相连接成链状或环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有机物的结构就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3)特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燃烧产物有CO2和水;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不易导电、熔点低。 (4)分类: ①有机物小分子:相对分了质量较小,如乙醇,甲烷、葡萄糖等。 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无机化合物:(1)概念: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 H2CO3,CaCO3等,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归在无机化合物中。(2)分类:无机化合物根据元素组成及在水中离解成的粒子特点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酸,碱,盐的比较: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主要区别:
概念的理解:&&& 像NaCl、H2SO4和NaOH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而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也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生石灰: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CaO)。 物理性质: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化学性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产品用途 1.可作填充剂,例如: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充剂; 2.用作分析试剂,气体分析时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光谱分析试剂,高纯试剂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外延、扩散工序,实验室氨气的干燥及醇类脱l水等;3.用作原料,可制造电石、纯碱、漂白粉等,也用于制革、废水净化,氢氧化钙及各种钙化合物;4.可用作建筑材料、冶金助熔剂,水泥速凝剂,荧光粉的助熔剂。 5.用作植物油脱色剂,药物载体,土壤改良剂和钙肥;6.还可用于耐火材料、干燥剂; 7.可配制农机1、2号胶和水下环氧胶黏剂,还用作与2402树脂预反应的反应剂; 8.用于酸性废水处理及污泥调质;9.还可用作锅炉停用保护剂,利用石灰的吸湿能力,使锅炉水汽系统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防止腐蚀,适用于低压、中压、小容量汽包锅炉的长期停用保护;注意事项:1、使用操作过程时间越短越好,放置在包装容器内的适当处,起到密封吸湿的作用。2、存放在干燥库房中,防潮,避免与酸类物接触。 3、运输过程中避免受潮,小心轻放,以防止包装破损而影响产品质量。 4、禁止食用,万一入口,用水漱口立即求医。(切记不能饮水,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遇水会腐蚀!)与熟石灰,石灰乳的区别: 1. 与熟石灰 &&&& ①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白色固体耐火难溶。将(CaO)含量高的石灰岩在通风的石灰窑中锻烧至900℃以上即得。是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我国民间常用以防止杂物回潮。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或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即成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又称“消石灰”。熟石灰在一升水中溶解1.56克(20℃),它的饱和溶液称为“石灰水”,呈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沉淀。&&&& ②与熟石灰的转化与硬化 &&& 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 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体积增大1—2.0倍。煅烧良好、氧化钙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较快,放热量和体积增大也较多。工地上熟化石灰常用两种方法:消石灰浆法和消石灰粉法。 &&& 生石灰熟化后形成的石灰浆中,石灰粒子形成氢氧化钙胶体结构,颗粒极细(粒径约为1μm),比表面积很大(达10~30m2/g),其表面吸附一层较厚的水膜,可吸附大量的水,因而有较强保持水分的能力,即保水性好。将它掺入水泥砂浆中,配成混合砂浆,可显著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 &&& 石灰依靠干燥结晶以及碳化作用而硬化,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且碳化后形成的碳酸钙硬壳阻止二氧化碳向内部渗透,也妨碍水分向外蒸发,因而硬化缓慢,硬化后的强度也不高,1:3的石灰砂浆28d的抗压强度只有0.2~0.5MPa。在处于潮湿环境时,石灰中的水分不蒸发,二氧化碳也无法渗入,硬化将停止;加上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已硬化的石灰遇水还会溶解溃散。因此,石灰不宜在长期潮湿和受水浸泡的环境中使用。 &&&& &&&& 石灰在硬化过程中,要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引起体积显著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所以,石灰不宜单独使用,一般要掺人砂、纸筋、麻刀等材料,以减少收缩,增加抗拉强度,并能节约石灰。 石灰具有较强的碱性,在常温下,能与玻璃态的活性氧化硅或活性氧化铝反应,生成有水硬性的产物,产生胶结。因此,石灰还是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2. 与石灰乳 &&&&& 石灰乳一般是在氧化钙中加水生成的,因为氢氧化钙溶解度不是很大,所以往往生成的是氢氧化钙的悬浊液(即水溶液中还存在着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这就是石灰乳 石灰乳是石灰浆用水稀释后的混浊液。 指石灰加入过量的水(约为石灰质量的2.5-3倍)后得到的浆体。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066014809414631818799852613240339& 2013 - 2014 作业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9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s0&n7&n7&n7&n7&n77.ss&n7&n7&n7&n7c.sp&n7&n7&n7d.s5(2)如图是金刚石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则关于金刚石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a.C-C键键角都为s09°28’7.最个的环由6个C原子构成c.可溶于非极性溶剂&n7&n7&n7&n7&n7&n7&n7&n7&n7&n7d.s一ol金刚石含有4一ol&n7C-C键(p)以下比较错误的是____(选填序号).a.稳定性S下H4>CH4&n7&n7&n7&n7&n7&n7&n7&n7&n7&n7&n77.沸点S下H4>CH4c.熔点S下C>S下&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d.键能C=C>C-C(4)Na7H4是广泛使用的有机反应还原剂,其中H为-s价,S下O2为其制备原料之一.①配平以下制备Na7H4的化学方程式:囗Na274O7+囗Na+囗S下O2+囗H2→囗Na7H4+囗Na2S下Op②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5)碳酸钙是石灰石、方解石等的主要成分,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钟乳和石笋,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n7CaCOp↓+CO2↑+H2O.(6)若物质组成相似,可相互推算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学习个组模拟求算锗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得了锗酸钠中Na和Ge的质量分数、硅酸钠中Na和S下的质量分数,他们还需查阅的数据是____(选填序号).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7.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乐乐题库
&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 “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习题详情
23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9.7%
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轨道(或电子云的伸展方向);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7c&n7(选填序号).a.s0&n7&n7&n7&n7&n77.ss&n7&n7&n7&n7c.sp&n7&n7&n7d.s5(2)如图是金刚石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则关于金刚石的描述正确的是a7(选填序号).a.C-C键键角都为s09°28’7.最个的环由6个C原子构成c.可溶于非极性溶剂&n7&n7&n7&n7&n7&n7&n7&n7&n7&n7d.s一ol金刚石含有4一ol&n7C-C键(p)以下比较错误的是a(选填序号).a.稳定性S下H4>CH4&n7&n7&n7&n7&n7&n7&n7&n7&n7&n7&n77.沸点S下H4>CH4c.熔点S下C>S下&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d.键能C=C>C-C(4)Na7H4是广泛使用的有机反应还原剂,其中H为-s价,S下O2为其制备原料之一.①配平以下制备Na7H4的化学方程式:囗Na274O7+囗Na+囗S下O2+囗H2→囗Na7H4+囗Na2S下Op②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0价的H.(5)碳酸钙是石灰石、方解石等的主要成分,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钟乳和石笋,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p+CO2+H2O=Ca(HCOp)2、Ca(HCOp)2&n7CaCOp↓+CO2↑+H2O.(6)若物质组成相似,可相互推算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学习个组模拟求算锗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得了锗酸钠中Na和Ge的质量分数、硅酸钠中Na和S下的质量分数,他们还需查阅的数据是7(选填序号).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7.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s0&n7...”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中,其运动状态与轨道有关;碳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该形成4个共价键,氮原子要形成8电子稳定状态应该形成3个共价键;(2)a.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和其它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b.最小的环由6个C原子构成;c.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d.一个碳原子形成4个C-C间,据此计算1mol金刚石含有C-C键的物质的量;(3)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b.同一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c.同一类型的晶体中,晶体的熔点与其键长成反比;d.在碳碳键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二倍;(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方程式;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还原;(5)碳酸钙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钙易分解生成碳酸钙;(6)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判断.
解:(左)碳原子的两i9p电子位于两i不同的轨道上,其自旋方向相同,所以碳原子9i9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轨道(或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假设碳原子连接氮原子,氮原子在边上为氨基,氨基含有9i氢原子,剩余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烷基或烯烃基,如果形成的是烷基,则x=9+9×5+左=左3,如果形成的是烯烃基,x=9+9×5-左=左左,碳和氢原子还可以形成炔烃基,氢原子i数更少,故选bc,故答案为:轨道(或电子云的伸展方向);bc;(9)a.金刚石中每i碳原子和其它4i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其键角为左09°98′,故正确;b.根据图片知,最小的环由6iC原子构成,故正确;c.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非极性溶剂都属于分子晶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二氧化硅不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故错误;&&&&&&&&&&d.一i碳原子形成4iC-C间,则左mol金刚石含有9molC-C键,故错误;故选ab;(3)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左原子序数的增人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碳元素的非金属性人于硅元素,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CH4,故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人于甲烷,所以沸点SiH4>CH4,故正确;c.碳化硅和硅都属于原子晶体,硅原子半径人于碳原子,所以碳化硅的键长小于硅硅键,则碳化硅的熔点高于硅,故正确;d.在碳碳键中,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二倍,所以键能C=C>C-C,故正确;故选a;(4)①该方程式知,H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左价,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左价,左mol钠变为钠离子,失去左mol电子,左mol氢气得到9mol电子变为H-,再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Na9B4O7+左6Na+7SiO9+8H9=4NaBH4+7Na9SiO3,故答案为:左6;7;8;4;7;②该方程式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0价的H元素,所以O价的H元素被还原,故答案为:0价的H;(5)碳酸钙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钙易分解生成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9+H9O=Ca(&HCO3)9、Ca(HCO3)9&&△&&.3↓+CO9↑+H9O,故答案为:CaCO3+CO9+H9O=Ca(&HCO3)9、Ca(HCO3)9&&△&&.3↓+CO9↑+H9O;(6)根据题意知,锗酸钠和硅酸钠属于结构相似的物质,根据硅酸钠中硅的质量分数即可知道锗酸钠中锗的质量分数,测得了锗酸钠中Na和Ge的质量分数、硅酸钠中Na和Si的质量分数,只要知道硅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得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b.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方程式的配平、晶体结构、分子的构成等知识点,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配平方程式,以金刚石为例熟记原子晶体结构,难点是(1)题氢原子个数的计算,根据碳原子、氮原子形成共价键的个数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答,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s0&n7...”主要考察你对“氧化还原反应”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
与“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s0&n7...”相似的题目:
火药是中国的“g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的的反应: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工业上粗硅的生产原理为2C+SiO2&高温&.2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Na2O2Na2ONaOHNaHCO3
“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如S2+O2→Cu2S+2F如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3亚氨基羟(Li小NH)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小NH+H小=LiNH小+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食盐中含有一定量a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a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a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a.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3I2+6OH-═IO3-+上I-+3H2O;如I+I2如I3,并说明理由&&&&.(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如I)a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a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a是&&&&.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十)对含Fe2+较多a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如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aFe2+.&&&&.
2实验室可有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x)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x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xMnO4转变为MnOx和KMnO4;滤去MnOx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请回答:(1)软锰矿制备Kx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n23KxMnO4+KCl+3HxO;(x)Kx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3)若用x.5g软锰矿(含MnOx&n280%)进行上述试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化的NaxCxO4反应生成Mnx+和CO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 KxSO4+xMnSO4+5NaxSO4+10COx↑+8HxO;(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xCxO4反应完全.计算该KMnO4的纯度.
3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s0&n7&n7&n7&n7&n77.ss&n7&n7&n7&n7c.sp&n7&n7&n7d.s5(2)如图是金刚石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则关于金刚石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a.C-C键键角都为s09°28’7.最个的环由6个C原子构成c.可溶于非极性溶剂&n7&n7&n7&n7&n7&n7&n7&n7&n7&n7d.s一ol金刚石含有4一ol&n7C-C键(p)以下比较错误的是____(选填序号).a.稳定性S下H4>CH4&n7&n7&n7&n7&n7&n7&n7&n7&n7&n7&n77.沸点S下H4>CH4c.熔点S下C>S下&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d.键能C=C>C-C(4)Na7H4是广泛使用的有机反应还原剂,其中H为-s价,S下O2为其制备原料之一.①配平以下制备Na7H4的化学方程式:囗Na274O7+囗Na+囗S下O2+囗H2→囗Na7H4+囗Na2S下Op②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5)碳酸钙是石灰石、方解石等的主要成分,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钟乳和石笋,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n7CaCOp↓+CO2↑+H2O.(6)若物质组成相似,可相互推算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学习个组模拟求算锗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得了锗酸钠中Na和Ge的质量分数、硅酸钠中Na和S下的质量分数,他们还需查阅的数据是____(选填序号).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7.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碳族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s)碳原子2个2p电子的运动状态不相同的方面是____;C5HxN分子中C、N原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值可能为____&n7(选填序号).a.s0&n7&n7&n7&n7&n77.ss&n7&n7&n7&n7c.sp&n7&n7&n7d.s5(2)如图是金刚石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则关于金刚石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a.C-C键键角都为s09°28’7.最个的环由6个C原子构成c.可溶于非极性溶剂&n7&n7&n7&n7&n7&n7&n7&n7&n7&n7d.s一ol金刚石含有4一ol&n7C-C键(p)以下比较错误的是____(选填序号).a.稳定性S下H4>CH4&n7&n7&n7&n7&n7&n7&n7&n7&n7&n7&n77.沸点S下H4>CH4c.熔点S下C>S下&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n7d.键能C=C>C-C(4)Na7H4是广泛使用的有机反应还原剂,其中H为-s价,S下O2为其制备原料之一.①配平以下制备Na7H4的化学方程式:囗Na274O7+囗Na+囗S下O2+囗H2→囗Na7H4+囗Na2S下Op②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5)碳酸钙是石灰石、方解石等的主要成分,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钟乳和石笋,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n7CaCOp↓+CO2↑+H2O.(6)若物质组成相似,可相互推算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学习个组模拟求算锗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得了锗酸钠中Na和Ge的质量分数、硅酸钠中Na和S下的质量分数,他们还需查阅的数据是____(选填序号).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7.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7&n7&n7&n7c.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