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mol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0.3molCO2,同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的课件反应生成0.1molH2该有机物是?

欢迎您,[][]
(您的IP:220.177.198.53)
当前的位置: >>
化学人教版选修五 3.1 醇 课件(共36张PPT)
上传会员:kkk
审 核 人:河曲水长
资料编号:7-1992252
课件类型:
授权方式:别处引用
资料版本: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运行环境:Powerpoint
适用地区:全国
文件大小:1.26M
下载次数:8次
等级评定:
下载扣费:3个学币(或普通点1个)
上传日期:
会员互动:
考查的知识点
审核评价:讲解细致,条理清晰,很好的展示了教学内容
==================资料简介======================乙醇 俗名:酒精醇※下列有机物属于醇类的是( ) AC 1) 根据羟基的数目配制化妆品工业酒精有毒!2.醇的分类汽车防冻剂丙三醇 俗称甘油乙二醇甲醇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CH3OH一、醇1,2,3-丙三醇1.官能团:——羟基(-OH)2.分类一、醇2.醇的分类2)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种类 (苯甲醇)(4-甲基-2-戊醇)3.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或CnH2n+2O思考与交流2、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谁的沸点更高,为什么?3、为什么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1、醇类的物理性质有何规律?2)溶解性:3)状态:无气体;C11以下液体; C12以上蜡状固体。Μ相近的醇与烷烃:醇 > 烷烃碳数相同的醇:羟基越多,沸点越高!1)沸点:碳数越多,沸点越高!碳数越多越难溶!醇乙醇钠转化钠与乙醇的反应沉慢且不熔5、醇的化学性质 密度:ρ水> ρNa> ρ乙醇1)与钠的置换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氢原子活泼性:H-OH>C2H5-OH5、醇的化学性质 1)与钠的置换反应——羟基氢 N(-OH) :N (H2) = 2:1 N(-OH) :N (Na) = 1:1 5、醇的化学性质 1) 与钠的置换反应——羟基氢 N(-OH) :N (H2) = 2:1 N(-OH) :N (Na) = 1:1 【例1】0.1 mol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0.3molCO2,同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0.1molH2,该有机物可能是( ) A.丙三醇 B.1,2-丙二醇 C.1,3-丙二醇 D.乙二醇BC================================================压缩包内容:化学人教版选修五 3.1 醇 课件(共36张PPT).ppt
学币不够 ->
学校用户免费试用 ->
资料下载地址与帮助
普通用户下载:
校网通下载:()
下载说明:半个月内下载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本站承诺: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化学学科最新资源
同分类其它资源
相关书籍推荐
查看次数:1473次
查看次数:3246次
作者上传的其它资源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有机化学基础(含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河南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5次
资料类型:专题训练/二轮复习
文档大小:1.26M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有机化学基础
1.下列各物质中能将苯酚溶液、苯甲醇、KSCN、NaOH四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的是(
A.碳酸钠溶液
B。 FeCl3溶液
C.酚酞溶液
正确答案:B
FeCl3溶液遇到苯酚溶液、苯甲醇、KSCN、NaOH四种无色液体的现象分别是:紫色、无明显现象、血红色、红褐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加到四种物质中均无明显现象
酚酞溶液只能测出KSCN、NaOH两溶液均显红色
D.稀盐酸,加到四种物质中均无明显现象
2.某炔烃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烃可能的结构有( )
试题分析:根据炔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炔存在C≡C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能形成三键位置只有:3和4之间,故该炔烃共有1种.
考点:炔烃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点评: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采取逆推法还原碳碳三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防止重写、漏写。
3.下面的微粒,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解析】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官能团,因此选项A不是,答案选A。B、羟基;C、羧基;D、碳碳双键。
4.肾上激素是化学信使,随着血液走到身体各处,促使细胞发生变化。它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肾上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12NO3
B.该分子中至少有9个原子共平面
C.可以发生加成、氧化、消去、加聚反应
D.可以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反应,也可以和盐酸反应
【解析】A错,分子式为C9H11NO3;B错,该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以苯为母体12个原子共面。C错,苯环可加成,燃烧属于氧化,有醇羟基且相邻的碳上有氢可消去,但分子结构中无双键或叁键不能加聚;D正确,结构中有酚羟基可与NaOH溶液、Na2CO3溶液反应,又有亚氨基碱性基团可与HCL反应。
5.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的是(  )。
A.苯中含少量的硝基苯
B.乙醇中含少量CH3COOH
C.乙酸乙酯中含少量乙酸
D.乙酸中含少量苯
【解析】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与Na2CO3反应,而乙酸乙酯与Na2CO3溶液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将二者分离。
6.下图是一种形状酷似一条小狗的有机物,化学家Tim Rickard将其取名为“doggycene”,有关doggyc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doggycene的分子式为:C26H30
C.1mol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该物质常温下为气态.
【解析】该分子含有多个苯环属于平面型,还有3个乙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A错误;根据结构可以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6H26,B错误;该物质属于芳香烃,所以在常温下不是气态,D错误;根据该物质的分子式以及碳元素和氢元素守恒可以得出1mol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答案选C。
7.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属于单糖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苏糖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它是单糖,不能再水解;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8.下列反应中,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C2H4↑+ H2O
B、2CH3CHO + O2
C、CH3—CH=CH2 + Br2 ─→CH3—CHBr-CH2Br
【解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所以选项D正确,A是消去反应,B是氧化反应,C是加成反应,答案选D。
9.有机物A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1 mol A能与3 mol NaOH反应
B.一定条件下,1 mol A能和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一定条件下和浓溴水反应时,1 mol A能消耗3 mol Br2
D.A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试题分析:A.只有酚羟基和酯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一定条件下,1 mol A能与2 mol NaOH反应,A错误;B.只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则一定条件下,1 mol A能和4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C.酚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以被溴原子取代,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加成,则一定条件下和浓溴水反应时,1 mol A能消耗3 mol Br2,C正确;D.酚羟基、酯基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B.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份都是纤维素
C.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产肥皂和甘油
D.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试题分析:A.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但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为醛类,如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但是葡萄糖为糖类,故A错误;B.棉花中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据此可以生成肥皂,故C正确;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故D错误;故选C.
考点:煤的综合利用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①②       B.③④
【答案】 B
【解析】 反应①是由双键变为单键,故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是生成了碳碳双键,故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③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④是—NO2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也属于取代反应。
12.某有机物与H2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加成后生成的产物结构为:
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羟基与碳碳双键相连的结构不稳定,不考虑其存在)
试题分析:如果是碳氧双键发生加成生成—OH,结构中有两个—OH那么就有两种结构,如果是碳碳双键发生加成,根据羟基与碳碳双键相连的结构不稳定,则—OH相邻的C原子上不能有碳碳双键,那么可以形成碳碳双键的位置只有两个,所以共有4种结构,选A。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推断。
13.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可以区分乙酸乙酯和苯
B.有机物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C.聚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油脂、淀粉是人们必需的营养物
【解析】A项,乙酸乙酯和苯均不溶于水,且二者密度均小于水,故用水无法区分;B项,甲烷(CH4)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只存在C—H键,D项,乙醇不是人们必需的营养物质。
14.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
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
试题分析:A、X和Z中含有酚羟基、Y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含有氢原子的酚、烯烃都能和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X和Z都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Y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三种物质都能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B、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Z和X中都只含酚羟基不含羧基,所以都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故B错误;C、Y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具有烯烃和苯的性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故C正确;D、Y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X中含有酚羟基,能和醛发生缩聚反应,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相关知识。
15.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mol 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CO2
试题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是178,故A错误;B.M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碳碳双键,则1 mol M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反应,故B错误;C.酚羟基与酯基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故C正确;D.M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COOH能与NaHCO3反应,所以1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1molCO2,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16.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现利用苯,同时使用其他部分试剂,可实现如下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2)上述反应①~③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
(3)C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 ①
(2) ③ (3)
【解析】考查苯的化学性质。苯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和显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也能在铁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中的变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溴环己烷。
17.共聚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R—CH2OHR—COOH(R表示饱和烃基)
R—OH+R′—OHR—O—R′+H2O (R、R′ 表示烃基)
nCH=CH+nCH=CH
(R1~R4表示氢或烃基)
(1)A的结构简式为
(2)C的名称为
(3)I由F经①~③合成,F可使溴水褪色
a. 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b. ②的反应试剂是
c. ③的反应类型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b. A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c. I生成M时,1mol I最多消耗3 mol NaOH
d. N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5)E与N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共聚反应生成P,P的结构简式为
(6)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 分子中只含一种环状结构
b.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c. 1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时能消耗4 mol Br2
【答案】(1)CH2=CH2
(2)乙二醇
c.氧化反应
(4)a、c、d(2分)
试题分析:(1)由D判断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
(2)B为1,2-二溴乙烷,所以C为乙二醇;
(3)由I的结构简式判断F为1,3-丁二烯发生1,4加成的产物,所以反应①为F的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是G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所以试剂是HCl;反应③由羟基变羧基,所以发生氧化反应;
(4)a. 乙二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正确;b. 乙烯与1,3-丁二烯不互为同系物,错误;c. I中存在2个羧基和1个氯原子,所以生成M时,1mol I最多消耗3 mol NaOH,正确;d. N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正确,答案选acd;
(5)E、N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双键,发生类似已知的第三个反应,所以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6)符合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碳碳双键和酚羟基,根据条件③判断酚羟基的2个邻位、1个对位都不能有取代基,这样才能与4mol溴反应,所以符合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结构简式的推断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推断及书写,物质的性质应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
18.(14分)3-丁酮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用途极广,广泛用于药物合成,还用作食品的着香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181℃,受热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易溶于水,与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试剂以任意比混溶;实验室可用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为88,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微溶于水,沸点77℃。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加热反应:向反应装置中加入32 mL(28.5g,0.32mol)乙酸乙酯、少量无水乙醇、1.6 g(0.07mol)切细的金属钠,微热回流1.5~3小时,直至金属钠消失。
2.产物后处理:冷却至室温,卸下冷凝管,将烧瓶浸在冷水浴中,在摇动下缓慢的加入32 mL 30%醋酸水溶液,使反应液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酯层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无水碳酸钾至液体澄清。
3.蒸出未反应的乙酸乙酯:将反应液在常压下蒸馏至100℃。然后改用减压蒸馏,得到产品2.0g。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原理看,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2)反应装置中加干燥管是为了
。两个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
(填“相同”或“不相同”),冷却水进水口分别为
(填图中的字母)。
(3)产物后处理中,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
,稀醋酸不能加多了,原因是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
。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加碳酸钾的目的是
(4)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
(5)本实验所得到的3-丁酮酸乙酯产率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答案】(1)催化剂(2分)
(2)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1分);
不相同(1分);b(1分);d(1分)。
(3)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1分);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分);分液(1分);中和醋酸(1分);干燥(1分)。
(4)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在沸点温度下还易分解(1分)。
(5)B(2分)
试题分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加入无水乙醇后又产生乙醇,这说明乙醇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装置中加干燥管是为了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以保证反应体系干燥;反应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挺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压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却蒸发出的蒸汽便于得到产品。为充分冷凝,使冷水充满冷凝器,因此冷却水的流向分别是b和d。
(3)由于产物中含有钠盐,因此产物处理后,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由于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醋酸不能滴加的过多。用分液漏斗分离出酯层的操作叫分液。酯类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所以为出去酯中的醋酸,需要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钾吸水,因此加碳酸钾的目的是干燥产品。
(4)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而受热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所以需要减压蒸馏。
(5)根据反应物的用量可知钠不足,因此理论上生成产品的物质的量是0.07mol,其质量是0.07mol×130g/mol=9.1g,所以产率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备的实验方案设与探究
19.(12分)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右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实验步骤如下:
将Na2Cr2O7溶液与浓硫酸混合液放置在B中。在A中加入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除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3)温度计的作用分别是C1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水在
层(填“上”或“下”)。
(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答案】(共12分,每空2分)
(1)不能,易迸溅
(2)分液漏斗
(3)C1控制反应温度;C2测定蒸馏出来气体的温度
(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试题分析:(1)浓硫酸的加入一般总是后加入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吸水放出大量的热,先加入浓硫酸,后加入Na2Cr2O7溶液,容易造成液体飞溅;
(2)根据仪器的图示判断B是分液漏斗,D是冷凝管;
(3)C1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所以C1的作用是控制反应温度;C2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所以C2的作用是测定蒸馏出来气体的温度;
(4)正丁醛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水在下层;
(5)根据题目所给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实验、反应原理、基本操作等
20.(14分) 三颈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是三颈瓶在部分无机实验或有机实验中的一些应用。
Ⅰ.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往三颈瓶内的浓氨水中不断通入空气,将红热的铂丝插入瓶中并接近液面。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铂丝始终保持红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B.反应后溶液中C()增大
C.实验过程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实验过程中的电离程度不可能发生变化
Ⅱ.有学生用五氧化二磷作为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进行相关实验。按如表所示的量和反应条件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再注入95%的乙醇,并加热,观察现象。
|95%乙醇量/mL
实验结果如下:
|酒精加入时,立刻产生白雾,当用酒精灯加热时,有气泡产生,并逐渐沸腾,生成黏|有无色液体
|酒精加入时,立刻产生白雾,当用水浴加热时,不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反应瓶内|有无色液体
|溶液不褪色
|生成黏稠状液体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上图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进水口为
(填“a”或“b”),浓硫酸的作用是
(3)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4)实验2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
(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5)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6)根据实验1、2可以推断:
①以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
②与95%乙醇在水浴70℃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
【答案】(14分)
Ⅱ:(1)CH3CH2OHCH2=CH2↑+H2O
(2)冷凝导气 ,
(4)大烧杯,温度计
(5)P2O5+3H2O = 2H3PO4
(6)①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②酯化(或取代)
试题分析:Ⅰ:A.观察到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红棕色的气体为NO2 ,NO2 和水反应生成硝酸,3NO2 +H2O=2HNO3 +NO,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O3-,正确;B.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生成的硝酸(HNO3)不断增加,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正确;C.氨的催化氧化生成NO,2NO+O2=2NO2 ,实验过程中有化合反应发生,正确;D.实验过程中硝酸和NH3·H2O反应,致使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错误;选D。
Ⅱ:(1)实验室用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CH2=CH2↑+H2O
(2)冷凝管起到冷凝和导气的作用,水流与气体流向相反,冷凝效果好,所以上图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导气,进水口为b,浓硫酸的作用是除水。
(3)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水需要大烧杯盛放,为了测量水浴的温度需要温度计。
(5)P2O5与水反应生成磷酸;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 = 2H3PO4。
(6)①当用酒精灯加热时,气泡加快生成并沸腾,生成粘稠状液体,说明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较高温度下或直接加热。
②P2O5与水反应生成H3PO4,H3PO4与乙醇可发生酯化反应。
考点:考查氨的催化氧化,弱电解质的电离,实验室制乙烯的基本仪器、操作、试剂等知识。
21.纳豆是一种减肥食品,从其中分离出一种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为确定其结构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相同条件下,测得A的蒸气密度是H2密度的60倍
②6gA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3.36L二氧化碳(标况)和1.8g水
③1mol物质A发生酯化反应,转化完全时消耗乙醇92g,等量的A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33.6L氢气(标况)
A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
【答案】(共8分) ⑴
HOOC-CH(OH)-COOH
试题分析:相同条件下,测得A的蒸气密度是H2密度的60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0
6gA的物质的量是0.05mol,生成的水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1mol和0.15mol
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是3和4
则含有的氧原子个数是个
因此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3H4O5
1mol该有机物消耗乙醇的物质的量是2mol
这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
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5mol
所以分子中还含有1个羟基
即结构简式是HOOC-CH(OH)-COOH
考点:考查有机物化学式和结构简式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原子守恒,然后借助于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即可。
22.高分子化合物G 是制备某种特种复合材料的基体。合成G 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下列信息:
①G 的结构简式为
③羟基直接与碳碳双键相连的结构不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 的化学名称为
,D 的结构简式为
,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B 生成C 的反应类型是
,F 生成G 的反应类型是
(3)由M 生成A 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只含苯环一个环状结构且遇FeCl3 溶液不显紫色的B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括B,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苯乙烯 ; ;羧基
(2)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试题分析:(1)根据B、C 结构中含有苯环,可知M 中也含苯环,由M 的分子式可知其不饱和度为5,苯环的不
饱和度为4,则另外两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碳碳双键,故M 为苯乙烯。由C 的结构简式及C 生成D的反应条件可知D为。结合E的分子式及已知信息①可知E为,其含氧官能团为羧基;
(2)对比B、C的结构简式可知,B生成C的反应是B中的羰基与HCN发生的加成反应;F的结构简式为,F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
(3)由B倒推A是,对比M、A的结构简式可知,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化学方程式是;
(4)只含苯环一个环状结构且遇FeCl3 溶液不显紫色的B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酚羟基,则符合题意的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醛基或醚键,所以有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 的是对甲基苯甲醛,结构简式是。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结构简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23.(13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1.R—CH=CH2RCH2CH2OH(B2H6为乙硼烷);
2.F的结构简式为;
3.醛基在Cu(OH)2、加热的条件下会氧化成羧基,碳碳双键则不受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1.2 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2和45 g H2O。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A被氯气取代后,只有B和C两种一氯代烃,且C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特征峰,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所有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3分)(1)C4H10 ;(2) B:(CH3)2CHCH2Cl
;C:(CH3)3CCl
(3)(CH3)2CHCH2Cl+ NaOH CH2=C(CH3)2+ NaCl + H2O
(2分) 消去反应(1分);
(5)(4分)、、、。
试题分析:(1)n(烃)=11.2 L÷22.4L/mol=0.5mol,反应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是:n(CO2)=88 g÷44g/mol=2mol,n(H2O)=45 g÷18g/mol=2. 5mol,则n(烃):n(C):n(H)= 0.5mol : 2mol : 2. 5mol ×2=1:4:10。所以A的分子式是C4H10;(2)A被氯气取代后,只有B和C两种一氯代烃,且C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特征峰,则A是(CH3)2CHCH3,它们的结构简式:B是(CH3)2CHCH2Cl,C是(CH3)3CCl;(3)反应①是(CH3)2CHCH2Cl与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形成烯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2CHCH2Cl+ NaOH CH2=C(CH3)2+ NaCl + H2O。(4)D是CH2=C(CH3)2,D与(i)B2H6、(ii)H2O2、OH-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E: CH(CH3)2 CH2OH,F是,F含有醛基,被新制Cu(OH)2氧化为G:,G含有羧基,E含有醇羟基,二者会发生酯化反应形成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5)G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所有结构简式有、、、。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的确定、物质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24.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物X,下面是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①X为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
②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
③(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其侧链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后,最多有
个碳原子共面;(2)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G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已知A为一氯代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①含有苯环;
②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NaHCO3完全反应。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条以A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1)C7H8(1分)
(2)邻羟基苯甲酸(1分)
硝基、羧基(1分)
(3)还原反应(1分);(1分)
(4) (2分)
(5)10(2分)
(4分,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试题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某芳香烃X应为C7H8,即甲苯(),则A为,A生成B, B能发生催化氧化,则B为,C为,D为,E为,甲苯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则F为,被氧化生成G为,然后还原可得,发生缩聚反应可生成Y为;
(1)X的分子式为C7H8,其侧链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后,由于碳的4条单键均不在同一平面,所以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面;
(2)的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G是,官能团名称为硝基、羧基;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E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5)阿司匹林是,满足下列条件①含有苯环,②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NaHCO3完全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中无酯基,无醛基,有2个羧基,满足此条件的结构有、、、、、、、、、共10种;
(6)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最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合成反应流程图为
考点:有机合成
-----------------------
1,3-丁二烯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钠的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