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三单二部曲式式的结构特征。。。。。

曲式学基础第十四讲——再现单三部曲式的各个部分
再现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主体部分构成,本身可以带有引子、前奏、连接、过渡、插句、补充、间奏、尾声等附属部分。
关于再现单三部曲式三个部分的称谓,我倾向于以“部分”来命名,即:“第一部分”、“中部”、“再现部分”。这里边,“第一部分”并没有称为“呈示部”或“首部”,因为“呈示部”是奏鸣曲式第一部分的称谓,而“首部”是复三部曲式的称谓。“中部”这一称谓,命名准确,是独立称谓,且通俗易懂(复三部曲式当中,中部类型有自己特有的称谓,如“三声中部”、“插部”等)。而之所以把第三部分称为“再现部分”,因其规模较小,且不容易与奏鸣曲式和复三部曲式中的“再现部”称谓混淆。
一、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通常是一个乐段或复乐段。有时候,也可以是段落或其他各类衍生结构。第一部分的作用为“呈示”,是一个形象内容较单一的基本陈述结构。大家可以分析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和舒曼的《梦幻曲》。
二、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中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全新主题对比性中部
并置型中部
2、单一主题展开性中部
引申型中部
3、兼用主题综合性中部
混合型中部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参考高为杰教授编著的《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所谓“并置型中部”,其特点在于这种单三部曲式的中段出现相对独立的新主题,并且中段音乐的陈述还往往具有一定的呈示性(如新主题有比较清晰的句法等),但同时又具有作为中间段落的某种不稳定因素(如和声、调性的不稳定性或结构、节奏中的不稳定因素等)。这种情况在歌曲、舞曲、或进行曲一类体裁的作品中比较多见。如《黄水谣》、《歌唱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牧童短笛》、《卡门序曲》第一部分等。这类再现单三部曲式在声乐作品中尤为多见。
所谓“引申型中部”,即中部的开始并未引入全新的主题,而是仍然采用第一部分的主题,并加以变化和发展。在多数情况下,单一主题展开的中部首先是和声和调性的展开性处理,也可能包括对原音乐主题的肢解、分裂、以及模进等,做展开性陈述(前者见舒曼的《梦幻曲》中部;后者见门德尔松《无词歌》中作品62之3《葬礼进行曲》的中部),这种写法在器乐作品中较多。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第一部分、肖邦《玛祖卡》第一部分(OP.33 No.2)、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等作品。
所谓“混合型中部”,即中部在展开时,即采用全新主题发展中部,又兼顾第一部分的主题,往往先展开,再引用第一部分主题进行发展。这种中部,混合了新旧两种音乐材料,从而使中部更加复杂化。采用混合材料来建构中部,其发展手法综合了“对比”与“展开”,两者可能先后出现,也可能交替出现,还可能混合出现。大家可以分析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五月的微风》和格里格的《摇篮曲》。
三、再现单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分大致可分为完全再现和变化再现两种情况。
完全再现,也称为原样再现、静止再现、严格再现。是在再现部位置原样重复乐曲的第一部分。有时,这种再现还可以用反复记号来表示。(
)例如:《卡门序曲》第一部分、肖邦《玛祖卡》第一部分(OP.33 No.2)、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第一部分等。
变化再现,情况比较复杂。根据再现时音乐变化的手法,可以分成简单变化再现(即改变织体或装饰旋律等,如《牧童短笛》)、扩充再现(即再现时比第一部分增长了,如《春之歌》)、减缩再现(即再现时比第一部分缩短了,如《黄水谣》)、综合再现(即再现时混合了各种音乐材料,如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葬礼进行曲》、格里格《阿尼特拉舞曲》等)、动力化再现(即再现时进行第二次展开,增强推动力,导致音乐又进入新一轮高潮,如格里格的《梦》和《歌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No.26》、肖邦《夜曲OP.48 No.1》第一部分等)、假再现(即再现时先以不稳定调性或其他调性再现第一部分,然后再出现与第一部分调性相同的真再现,如格里格的《摇篮曲》)等等。
再现单三部曲式是西方曲式的一颗珍珠,结构虽小,但涵盖众多西方曲式发展手法及曲式原则,各个部分也纷繁复杂,具体作品还要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相互套用。再现单三部曲式学的好,分析的透彻,今后分析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大型曲式时,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互借鉴、游刃有余。
再现单三部曲式还有许多变体形式,如再现四部曲式、双三部曲式、再现单三——五部曲式等。在此,不再赘述。
我接触过很多艺术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一提到再现单三部曲式,他们都戏称为“ABA”,“ABA”固然没错,但太简单化了,说出来也略显业余。我们应该拿出贾岛的“推敲”精神,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音乐作品,认真的分析,你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发现很多奥秘!何乐而不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三部曲式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08:28: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三部曲式_百度百科
三部曲式是各种“曲式”中的一种。
乐曲结构,它是各种“曲式”中的一种:三部曲式,在节目结束的时候,又提到了“复合曲式”,即大的结构是三部曲式,而在三个部分的第一本身,又是一个小的三部曲式,这种大结构中套着小结构的,就是复合型曲式。假如三部曲式当中,每个部分、尤其是第一部分本身只是个“一部曲式”的话,当然就不是复合型曲式了。[1]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歌曲15;第四章单三部曲式;一、概念:也叫三段体,它由三个同等重要、规模相近;二、类型: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有再现的单三;1、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的第一部分陈述主题,;它的第一部分―A段与单二部曲式A段的结构原则相似;第二部分―B段又称“中部”,是乐思陈述后的对比和;中段的类型:根据中段所使用主题材料的不同,可以分;(1)、派生中段:B乐段的主题旋
第四章 单三部曲式
一、概念:也叫三段体,它由三个同等重要、规模相近、相对独立且各自具有不同作用的乐段组成。它也是歌曲中常见的结构,它是单二部曲式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音乐表现较为完整的过程:陈述―展开或对比―收拢结束。
二、类型: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A”)和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C”)。
1、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的第一部分陈述主题,第二部分与其形成对比,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的材料。标记为ABA(A1)
这是歌曲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三段式结构。
它的第一部分―A段与单二部曲式A段的结构原则相似,采用呈示性的乐段写法,但是更具独立性和相对的完整性,它担负着全曲第一主题的呈示功能,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
第二部分―B段又称“中部”,是乐思陈述后的对比和展开部分,由于后面的再现段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乐段,那么中段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只担负与主题的对比和展开功能,所以,它比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中的对比部分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所以在规模和乐思的容量上具有更大伸缩性,中段经常出现新的对比性材料,音乐形象也常有较强的对比。
中段的类型:根据中段所使用主题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派生中段:B乐段的主题旋律与A乐段的主题旋律保持着某种联系。如节奏型、局部音调的统一等。
(2)、对比中段:B乐段陈述一个完全崭新的主题旋律,与A乐段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3)、混合中段:展开和对比兼有的因素,即既有A段主题材料的展开,又有新因素的出现。
(4)、移调中段:即B乐段在调式调性上与A乐段形成对比的中段。
B乐段是全曲最动荡的部分,极不稳定,结构上既可以是完整的乐段,也可以是不完整的乐段,转调、离调和新材料是展开和对比的重要手段,中段的尾声往往落在属功能上做半终止,为A乐段的再现做准备。
第三部分―A段,再现段,要清晰完整的再现A乐段的主题旋律,并形成独立的乐段结构,这是与有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的重要标志。
第三部分既然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当然也包括两种再现情况,一是原封不动地完全再现,标记为:ABA;一是变化、发展的再现,即根据旋律发展与歌词内容的需要作适当的变化和展开,这时第三部分的A,可标记为A1,以区别于完全重复的A。
如《长江之歌》(见谱例)
A段是复乐段结构;B段是A段的派生性对比,旋律在低音区逐渐上行,通过节奏变化推向高潮;第三部分A'段是稍加变化的再现,结尾处扩充了四小节,这样结束更为完满。
如《唱支山歌给党听》(见谱例)
歌曲采用了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段旋律采用了宫调式(大调式),突出了明郎的色彩。
B段与A段是并置式的对比,出现了全新的音调,在深沉的羽调式(小调式)上用特强音和切分节奏加强力度,使A、B段构成强烈的对比。
再现段A'是变化重复(同头换尾),这是由于歌曲终止的需要。
2、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是指单三部曲式中的第三部分不再重复第一部分的材料,而采用新的材料构成。
相比之下,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在歌曲创作中用得较少。它的创作技巧比较复杂,三个部分的音乐主题各不相同,音乐素材在每个部分又要不断出新,各段落之间的对比经常是逐渐增长的。它并不强调A、B、C三个部分的独立与完整,而更侧重于它们之间的联系(音调、节奏、调性等),以保持前后的呼应与统一,以保持结构上衔接的紧凑。
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布局:根据歌词内容的变化,三个乐段的主题在音区、力度等方面,一般按照下列的趋势安排: A低――B中――C高或A中――B低――C高。
这两种发展趋势都具有越来越奔放的特点,但在创作时要千万注意:全曲的速度、调性和风格等方面的统一,各乐段的规模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伸张有余,而内聚力不足的现象。
如《解放军进行曲》(见谱例):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两小节的引子,A为复乐段,B段19小节,C段23小节。
如《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采用是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A段是对家乡的思恋、回忆,旋律用了变化重复的手法。
B段是个双句体乐段,第二句句尾降低了八度(同头换尾),这是呐喊与悲泣,诉说了离别家乡后的痛苦。
C段由两种音调组成:6 6?7 6 5│6 6-│……;3│2 - 3│2 - 3……,多次反复、交织,变化出现,是对重返家乡的期待和对颠沛流浪生活的悲叹。尾声综合运用B段的呐喊与C段的悲叹,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这种一气呵成式的、更多考虑各段落间连贯、统一的写法,在独唱歌曲中运用得较多。
用单三部曲式写成的歌曲实例很多,如《渔光曲》(安娥词,任光曲)、《黄水谣》(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瞿希贤曲)、《小鸟的歌》(金帆词,赵行道曲)、《两颗小星星》(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阿根廷歌曲《小小的礼品》(瓜拉尼词曲)等,都各有自身的特色,限于篇幅,请大家自找歌谱分析,一定会获益匪浅。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单三部曲式15 歌曲曲式29等内容。 
 单三部曲式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资料分享 音乐专业的曲式材料 希望对...单三部曲式15 歌曲曲式 4页 免费 单三部曲式第三次作业 3页 4下载券 室内...  单三部曲式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1.单三部曲式...中段主题与呈示段主题形成对比的同时,在“主题材料”、“音乐形象”或上述两者...  15、《绒花》作品为两段体结构。音域:九度 g―a 16、《小草》作品为两段体结构。音域: 17、《绿岛小夜曲》这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音域:十三度 a...  4.曲式分析的原则:单一原则;并置对比原则;再现原则;回旋(循环)原则;变奏原则;...9.音乐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再现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  技术说明 (1) 该曲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分别有引子、尾声及带再现的三 ) ...了艺术歌曲的写作特征,当第二段最后一句结束的一小节中, 了艺术歌曲的写作特征...  3 第 1~16 小节 例 1-15 赵元任《卖布谣》 第一大乐句 第二大乐句 三...一部曲式的基本结构形态就是乐段,而乐段 又是音乐作品主题内容表达的常用结构...  也即是说,单三部曲式的第三段必须是第一段的再现 (或变化 再现) 。 3、结构图示: a b a (a`) 呈示段 中段 再现段 4、单三部曲式是音乐作品中最常见...  曲式分析_艺术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单三部曲式定义:三个乐段(或段落)以呈...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分出现动力性变化主要是因为音乐内容自身发展导致, 尤其是中部...  单二部一般用于表现同一形象的两个不同侧面,也可以表达两种对 比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 12 三段曲式 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二部曲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