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可能准确的得到数据,你认为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进行测量.②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2)(6分)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 2 .则:
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  & Hz;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
&&& && m/s,BE间的平均速度
&&& && m/s.
(1) ①螺旋测微器&&& ②23.22mm&&&&&&(2)①50 Hz;&& ②0.25 m/s;0.40 m/s
试题分析:(1)①0.5mm比较短,米尺误差太大,游标卡尺精确的0.02mm,和螺旋测微器相比误差也较大,所以选用螺旋测微器较准确。②游标卡尺读数方法:首先读出游标尺0刻线对应的主尺的整数部分读作n毫米,然后读出游标尺第几个刻度线和主尺刻度线对齐,读作m,最后读数为:(m+n×0.1)mm,所以本题读作23.22mm(2)①根据逐差法可得
,解得t=0.10s,t=5T,所以打点周期T=0.02s,频率
点评:中等难度。求加速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采用逐差法.事实上,可以把整条纸带分成两大段(时间相等)据
求加速度.求某点速度时,要用该点左右相邻的位移求平均速度.(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b.____.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
{[次数][小车质量M/g][][][1][200][1.91][5.00][2][250][1.71][4.00][3][300][1.50][3.33][4][350][1.36][2.86][5][400][1.12][2.50][6][450][1.00][2.22][7][500][0.90][2.00]}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乐乐题库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知识点 & “(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习题详情
21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8%
(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平衡摩擦力&;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x2+△x32T&;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
次数&小车质量M/g&加速度a/mos-2&1M/kg-1&1&200&1.91&5.00&2&250&1.71&4.00&3&300&1.50&3.33&4&350&1.36&2.86&5&400&1.12&2.50&6&450&1.00&2.22&7&500&0.90&2.00&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次:设小车加速度为a,则:绳上的力为F=Ma,对钩码来说:mg-Ma=ma,即:mg=(M+m)a,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原理:mgx=12Mv2,根据等式得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描点法作图,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结合图象特点即可正确回答.
解:(1)①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次: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整体的加速度为a,绳上的拉力为F,则:对小车有:F=Ma;对钩码有:mg-F=ma,即:mg=(M+m)a;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要求: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样两者才能近似相等.②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vC=xBDtBD=△x2+△x32T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只需验证:mgx=12Mv2,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2)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随着1M的增大,小车质量逐渐减小,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因此图象出现了偏折.即原因是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故答案为:(1)①a.平衡摩擦力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②△x2+△x32T,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2)图象如图,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要明确此题在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中用到的原理,围绕原理,记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与“(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相似的题目: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栓在小车上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改变小车质量时,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在用DIS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界面,这是由于&&&&造成的.为了克服这一误差,在实验前调节载车的轨道,使轨道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做匀速运动.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在该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代替绳子拉力的条件是两质量M&&&&m.
在用DIS实验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四组数据.
a/ms-2&2.01&2.98&4.02&6.00&F/N&1.00&2.00&3.00&5.00&(1)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线;(2)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3)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如图(b)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0开始时讲模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mA”),再将&&&&(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2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o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o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B&O-C&O-D&O-E&O-F&W/J&0.0432&0.0572&0.0734&0.0915&&&&&&△Ek/J&0.0430&0.0570&0.0734&0.0907&&&&&&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b.____.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
{[次数][小车质量M/g][][][1][200][1.91][5.00][2][250][1.71][4.00][3][300][1.50][3.33][4][350][1.36][2.86][5][400][1.12][2.50][6][450][1.00][2.22][7][500][0.90][2.00]}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a.____;b.____.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
{[次数][小车质量M/g][][][1][200][1.91][5.00][2][250][1.71][4.00][3][300][1.50][3.33][4][350][1.36][2.86][5][400][1.12][2.50][6][450][1.00][2.22][7][500][0.90][2.00]}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相似的习题。(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进行测量.②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2)(6分)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 2 .则:
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  & Hz;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
&&& && m/s,BE间的平均速度
&&& && m/s.
(1) ①螺旋测微器&&& ②23.22mm&&&&&&(2)①50 Hz;&& ②0.25 m/s;0.40 m/s
试题分析:(1)①0.5mm比较短,米尺误差太大,游标卡尺精确的0.02mm,和螺旋测微器相比误差也较大,所以选用螺旋测微器较准确。②游标卡尺读数方法:首先读出游标尺0刻线对应的主尺的整数部分读作n毫米,然后读出游标尺第几个刻度线和主尺刻度线对齐,读作m,最后读数为:(m+n×0.1)mm,所以本题读作23.22mm(2)①根据逐差法可得
,解得t=0.10s,t=5T,所以打点周期T=0.02s,频率
点评:中等难度。求加速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采用逐差法.事实上,可以把整条纸带分成两大段(时间相等)据
求加速度.求某点速度时,要用该点左右相邻的位移求平均速度.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_百度知道
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
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俯发碘菏鄢孤碉酞冬喀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进行测量.
提问者采纳
螺旋测微器
米尺分度值太大,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1mm,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使数据精确,应该选用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故答案为:螺旋测微器
其他类似问题
测量数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3)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①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②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0][0.5][1.0][1.5][2.0][2.5][3.0][速度v/(mos-1)][0.10][0.20][0.24][0.26][0.28][0.29][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③通过对图象的分析,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是:____.-乐乐题库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知识点 & “(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习题详情
11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9%
(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0.73&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C&.(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纸带与限位孔之间有摩擦力&.(3)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①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之前&(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②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0&0.5&1.0&1.5&2.0&2.5&3.0&速度v/(mos-1)&0.10&0.20&0.24&0.26&0.28&0.29&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③通过对图象的分析,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是:速度越大时,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武胜县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先读出主尺读数,看游标的0刻度线超过主尺的哪一个读数,主尺读数就读多少,游标读数用分度乘以对齐的根数.(2)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3)本题以探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基本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变通与创新能力.实验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利用题中数据可建立v-t图象,由v-t图象可得到不同速度时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到不同速度时的空气阻力,这就可以直到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解:(1)甲图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9cm,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游标读数为0.1×8mm=0.0mm=0.08cm,所以最终读数为:1.98cm;乙图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4cm,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游标读数为0.1×4mm=0.0mm=0.04cm,所以最终读数为:3.44cm;则该工件厚度为3.44-1.982cm=0.73cm(2)②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xt2,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用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实验中不需要天平,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也不需要秒表.故选C.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说明重物下落过程中除了受重力,还受到了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摩擦力.(3)①由于纸带长度有限,为了能在有限长度的纸带上打出更多可用的点,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②合理选取坐标刻度,尽可能使图象“充满”坐标平面,利用题中所给数据描点连线,得到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③由小车的v-t图象可知,随小车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图象斜率)变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车所受合外力随速度增大而减小.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一定,摩擦力已经平衡掉,所以合力减小必是由空气阻力增大引起的.所以,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故答案为:(1)0.73(2)①C&& ②纸带与限位孔之间有摩擦力(3)①之前&②(见图)③速度越大时,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
(1)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2)清楚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中知道需要的仪器和多余的仪器.知道实验原理,清楚实际情况下存在的误差.(3)本题以探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为背景,考查对基本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变通与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对书本上的实验问题掌握到位.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与“(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相似的题目: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0.20&0.30&0.40&0.50&0.60&a/mos-2&0.10&0.20&0.28&0.40&0.52&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2作出a-F图象.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一同学在实验室用位移传感器测定一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他让一重锤由静止开始下落,传感器记录了重锤在各时刻的位移如表所示,并得出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时刻t(s)&0&0.1&0.2&0.3&0.4&位移x(cm)&0&4.86&19.20&43.18&76.78&(1)根据图甲中的图象不能直观看出x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了直观的看出x随t变1化的函数关系,下面提供的三个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请填字母序号)A.作x2-t图象&&&B.作x-t2图象&&&&C.作x-1t图象(2)请按合理的方案在图乙中完成图象;(3)根据所作的图象求出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08o广东模拟)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仪器装置的情况.另一位同学指出了实验时的几个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该实验没有平衡摩擦力拉小车的细线应平行桌面实验电源应为交流电电源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
“(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0开始时讲模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mA”),再将&&&&(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2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o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盆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条直线o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B&O-C&O-D&O-E&O-F&W/J&0.0432&0.0572&0.0734&0.0915&&&&&&△Ek/J&0.0430&0.0570&0.0734&0.0907&&&&&&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3)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①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②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0][0.5][1.0][1.5][2.0][2.5][3.0][速度v/(mos-1)][0.10][0.20][0.24][0.26][0.28][0.29][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③通过对图象的分析,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用卡尺测某圆筒工件的厚度,甲图是测内径的读数,乙图是测外径的读数.则该工件厚度为____cm.(2)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3)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①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②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s][0][0.5][1.0][1.5][2.0][2.5][3.0][速度v/(mos-1)][0.10][0.20][0.24][0.26][0.28][0.29][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象.③通过对图象的分析,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