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公共关系学学习心得得+建议

中医药膳学学习心得
中医药膳学学习心得
范文一:学习中医药膳的体会养生之道——学习中医药膳的体会在开始进行大三学期的选修课的选择时,我看到了中医药膳这门课程,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其实最开始我选择中医药膳课的原因是因为我很爱吃,“民以食为天”嘛。但当我真正开始上课之后,我更相信我做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一所著名的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的学生,我学习到的中药医知识非常不全面、不完整,管理类专业使得我们不可能深入、系统的学习中医药课程。中医药知识的内容博大精深,不是我们一朝一夕便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这时中医药膳学的作用便很重要了。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学、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学相结合并以研究药与食的配剂规律、特殊制作工艺、及在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方法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医药膳学主要是讲究以食物来防病、治病,达到养生的目的,更加贴近生活,对我们这种掌握部分常用、浅显的中医药知识的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易于学习和理解的,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我们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了解阴阳五行、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机制等基础的中医理论,理解起药膳方子的构成也比较容易,还可以自主选择合适自己或他人的药膳方。的通过对中医药膳学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常用的养生类膳食,用几种很平常很普通的食材就能列成一张能防病治病的方子。例如比较常见的风热感冒,一般人们都会选择吃一些抗炎、解热的药物,但是学了中医药膳学之后,我就会选择饮用“桑菊饮”。只要用一些桑叶、菊花泡水喝,就可以不用担心有类似西药的副作用还能起到清热去火、治疗感冒的作用了。这就是中医药膳学的精妙所在。周俭老师为我们讲的都是一些易于制作的,贴近生活的药膳方子,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而做的,使我学到了很多养生的方法,原来好身体是可以吃出来的。很多人以为食疗和药膳是同样内容、同样目的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们都是通过食物来调理机体,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处。食疗是以纯食品为原料,以保健为目的的一种方式。而药膳是以食品和药品共同制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说中医药膳学包含了药膳和食疗两方面的内容,但更偏重于药膳。中医药膳学注重调理,没有峻药猛药,只要长时间坚持服用,一般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中医药膳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目前社会上对中医养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各地都陆续出现了以药膳为主题的餐厅,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药膳这种防病治病的方式,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药膳方子被研究出来,应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吃饭就达到治病、防病、养生的目的。通过对中医药膳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补养生的食谱,现在我也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子。以后我就可以针对自己和家人不同时候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药膳调配,可谓终身受益。但是药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药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药禁忌。既然药膳是通过将药材与食材相结合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那么就不能对人体有任何害处,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中的药材互犯禁忌,那药膳就不是治病的药了,而是“致死”的药!当然,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但如果药物犯了禁忌,是一定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么你通过药膳养生的目的就事与愿违了。其次药膳还一定要能够平衡阴阳,因为食用药膳的目的就是要养生,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不能平衡阴阳,那么服食久了就会导致体质阴阳失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药膳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体质内有失偏颇的阴阳二气通过食材的药理作用进行调和,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医药膳的目的还在于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将药材融入食物中,通过日常三餐,慢慢作用于患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患者体内的邪气就会逐渐被食物中的药材祛除,疾患也会慢慢的治愈。通常人们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别人说吃了这个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没有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中医药膳要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是说不同的人体的素质禀赋、体质强弱、性格类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人体,于一生中各个时期其体质及血气盛衰也有所变化。进行药膳方子的制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区别对待,采取最适宜的药膳方案。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人,其饮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态的人,其饮食宜忌也有差异。例如体胖的人多痰湿,适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体瘦的人多阴虚,血亏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情况均不一样,因而人们的饮食习惯、体质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异。在选用药膳方子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应地选取适应当地特征的药材、食材。最后就是因时制宜,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有寒、热、温、凉四时不同的气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们日常生活饮食要与气候相适应,才能调养机体,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气候渐暖,饮食既不能过温,也不能过寒。当选择平淡清补的食品,如蛋类、山药、萝卜等。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蒸发过多,津液耗伤,消化功能减弱,加之贪食生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应减少肉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西瓜之类。秋天气候渐凉而干燥,人们胃肠功能经过夏天的耗损逐渐增强,但不宜过食荤腥油腻,防止胃肠负担过重,应选择平补生津润燥之品,吃饭的时候配合乳制品、蛋类、梨、苹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气候寒冷,食宜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鸡肉之类,适当佐些辛辣调味之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生痰助热。这些都是制作药膳方子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让我们当堂制作几个常见病的药膳方子,如感冒、感冒发热,还有滋补型的方子如延缓衰老的,清肝明目的等等,这让我们在学到药膳知识后立刻能应用到实际之中,虽然我写的方子只是对经典的药膳方子做了一些改动,但也加入了我自己对药膳的理解。毕竟中医这门传统学科的内容是深之又深,加以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即使是学习了中医药膳学,我们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吸收这部分的知识精华,并一步步付诸实践。总之,中医药膳学的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用。而且有的简单的方子是我以前接触过的,例如小时候咳嗽,妈妈就会煮川贝雪梨冰糖水来给我喝,这也就是药膳在我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中追求保健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前一段时间就有所谓的“著名中医养生师”以萝卜绿豆为主要内容写过一些热卖的书籍。虽然中医药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深奥,但也绝不是天天吃萝卜绿豆就能把所有病都吃好的。学习了中医药膳学之后,我对饮食搭配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为我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都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让我和家人的身体状况也都能得到适当的调理,这才是我学习中医药膳学最大的收获。原文地址:
范文二:中医药膳学中医药善学之学习总结
中医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与食物结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为目的的一门实用学科。发挥中医药膳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的优势,从而可以拓展中医药膳在中医药学中的独特作用,使其在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存质量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中医药膳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灿烂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明珠。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药膳疗法已成为群众医疗保健康复的重要手段和普遍需要,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药膳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但也有许多人还不知何为药膳;药膳方剂很多,对症配膳也需要一定的营养学常识和中医药知识,这些都需要我们提供中医药膳理论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 正处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生活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世界性的“绿色工程”方兴未艾。中医药学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理所当然地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青睐。中医药膳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对其理论体系科学内容的总结、整理、发掘和研究,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是一项极有意义和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 凡以解表类药食为主制作而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预防或解除外感表证的药膳食品,均属于解表类药膳。解表 类药膳适用于六淫之邪侵入肌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亦可用于麻疹初起、疮疡初起、浮肿兼见表证者。表证是指邪气在肌表。一般而言,外感六淫伤人,大多先出现表证。此时病位尚浅,在肌表、在皮毛,故用解表剂可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三、 凡以滋养安神,或重镇安神药食为主制作而成,具有安神作用,以预防和治疗神志不安的药膳,均属于安神类药膳方。神志不安有多种类型,大体而言,可分为虚实两类。安神类药膳方也分为养心安神类和重镇安神类。
重镇安神类药膳适用于实证为主的心神不安病证。这类病证多由痰热扰心,或外受惊恐或肝郁化火,内扰心神所致,其发病急,变化快,常表现为惊恐不已、喜怒无常、烦躁不宁等症,治疗多以重镇安神为主,并常配以清热、化痰之品,常用原料有龙骨、磁石、朱砂、石菖蒲等,代表方如朱砂煮猪心、磁石粥等。此类多由金石药物组成,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宜久服 。 四 花生
花生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在我国被认为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中医认为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的作用主要就是花生外那层红衣的功劳。因为花生红衣能够补脾胃之气,所以能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同时,花生还有生发、乌发的效果。
枣是中国的传统滋补品,民间相传有“天天吃三枣,一辈子不见老”、“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之说。中医认为枣可以养血、益气。从营养价值上来说,不同种类的枣之间,营养差别并不大。一方面,枣的营养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橘子的13倍,苹果、香蕉的60~80倍,被人们称为“活维生素C丸”。
核桃仁性味甘平、温润,具有补肾养血、润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同时核桃仁还是一味乌发养颜、润肤防衰的美容佳品。“发为血之余”,“肾主发”,核桃仁具有强肾养血的作用,所以,久服核桃可以令头发乌黑亮泽,对头发早白、发枯不荣具有良好的疗效。古代医学家对于核桃仁的美容功效早有熟悉,他们认为常服核桃仁令人能食,骨肉细腻光滑,须发黑泽,血脉通润。由此可见,核桃除了乌须发之外,还可以荣养肌肤,使之变得光滑细腻。
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所以,它经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枸杞的性味甘平,中医认为,它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对于现代人来说,枸杞最实用的功效就是抗疲惫和降低血压。常吃枸杞可以美容,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因为,枸杞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
当归是血家的圣药,当归可活血。在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中有“十有九归”之说,并称其为“药王”。当归味甘辛、性温、无毒,为妇科良药。传统中医认为: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
许多乌发养颜的美容古方都以黑芝麻为主药,可以缓解皮肤的干枯、粗糙,令肌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龙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是上等的滋补品。每100克龙眼中含蛋白质5.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5.3克、钙33毫克、铁4.4毫克,没有任何一种植物的滋补成分像龙眼这样丰富。龙是安神补血的一剂天然良药。 五、春天,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正需补肝,称为升补,宜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这就充分说明饮食有节,可增寿延年;饮食不节,则招灾致祸。汉代张仲景明示:“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也就是说,由于四季气候的不同,因此对选择食物冷热苦酸辛甘也各异。
春夏秋冬是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就其气候而论,春天温和,夏天炎热,秋天干燥、冬天寒冷。人们所需的营养,就必须适应自然界的这一规律,去选择食物和药物,如果选择食用的食物和药物不当,人体阴阳就不平衡,就会生病。例如,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喜凉,肉食用鹿肉、狗肉,那么就会出现热症。反之,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喜热,若食用寒冷的食物,如牡蛎肉、团鱼肉,那么就会出现寒症。所以,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应注意它的性味,合理地食用。
春天食用的饮膳菜肴:有清炒竹笋、拌虾仁莴苣、玫瑰花烤羊心、首乌肝片、丁香鸭、果仁排骨、莲子猪肚、泥鳅豆腐、川贝雪梨等。
夏天宜食的饮膳菜肴:有荷叶凤脯、参麦团鱼、银杏蒸鸡、天麻鱼头、虫草鹌鹑、荷叶粉蒸鸡、参花鸭条、砂仁鲫鱼、大蒜烧茄、翠皮爆鳝鱼等。 秋天:有雪花鸡汤、黄芪猴头汤、淮药芝麻酥等。 冬天:有双鞭壮阳汤、杞鞭汤、十全大补汤、鹿鞭壮阳汤、乌鸡白凤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乾坤蒸狗、参杞羊头、桃杞鸡卷、芝麻兔、核桃仁炒韭菜等。
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人们应根据不同季节服用不同药物,他指出春季宜服小续命汤,夏季宜服肾蛎汤,秋季宜服黄芪汤,冬季宜服保健药酒。孙氏《千金要方o服食法》中说:“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季节里,人们选择服食不同的食物、药膳菜肴、药物是十分重要的,才会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疗、延年益寿的目的。阅读详情:
范文三:中医药膳学第二章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一、疾病发生过程:外因:六淫,疫疠。
作用于机体内因:七情,劳倦,饮食。
阴阳失调 其他:外伤:金石,水火烫伤,虫兽二、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依据阴阳属性的规定,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深层为阴,皮肤居表为阳。人体的睡眠活动,是属阳的兴奋与属阴的抑制两种功能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人在白昼,兴奋制约抑制而占主导地位,所以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抑制制约兴奋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人就进入睡眠状态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三、阴阳平衡指导中医药膳的调治体热:生地黄粥、石膏粳米汤清热体寒:生姜粥、川乌粥、姜附烧狗肉温中阳虚:鹿角粥、狗肉壮阳汤壮阳阴虚:鳖肉首乌汤、龟肉炖虫草滋阴四、五行学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生、克是自然界的正常发展;乘、悔是异常变动,是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即疾病的发生五行用于疾病的防治:肺病治脾培土生金肝病治肾滋水涵木补肾利尿肾不化气导致的水肿补脾的人参,大枣五、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四.药性理论1. 药性理论: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2.四气(1)概念: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2)确定依据: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总结出来的。(3)阴阳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4)量化表述:大寒—寒—微寒—凉—平大热—热—温—微温—平●四气的作用:(1)温热性的作用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及表寒证。补火助阳:治疗阳虚证。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温通气血: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证。副作用:伤阴液。(2)寒凉性的作用清热泻火:治疗里热证及表热证。养阴:治疗阴虚内热证。凉血:治疗血热证。副作用:伤阳气3.五味(1)概念:5这些作用主要是补、泻、敛、散方面。五味是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是对药物不同功能的高度概括.另外,涩附于酸,淡附于甘。(2)确定依据:口尝实践真实滋味和药效归纳。(3)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涩、咸属阴。
●五味的作用:(1)辛味的作用
(芳香的气味)①能散:散表邪(治表证,荆芥),散内结(治痰核瘰疬,夏枯草)②能行:行气(治气滞证,陈皮),行血(治血瘀证,川芎)。
③能润:润肾燥(治肾虚证,菟丝子)。
不良反应:耗气伤阴。(2)苦味的作用① 能泄: 1、降泄(降肺气,治喘咳,厚朴;降胃气,治呕恶,柿蒂)2、通泄(通便泻下,治热结便秘证,大黄),3、清泄(清热泄火,治火热内炽证,栀子),②能燥:清热燥湿(苦寒药,治湿热证,黄连),燥湿散寒(苦温药,治寒湿证,橘皮,厚朴,苍术)③能坚:苦能坚阴。黄柏坚肾阴,治肾阴虚相火妄动证。
不良反应:伤津、 败胃。(3)甘味的作用①能补:补气(治气虚证,人参),补血(治血虚证,熟地),补阴(治阴虚证,麦冬),补阳(治阳虚证,巴戟天)。② 能缓: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缓和筋脉拘挛(治筋脉拘挛证,甘草),缓和急躁易怒(治脏躁病,小麦)。③能和:和,和中(补虚药,消食药),调和药性(甘草)
不良反应:腻膈滞胃。(4)酸味的作用①能收涩:治滑脱不禁证。在肺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治自汗盗汗、久咳不止,如五味子;在肾涩精止遗,治遗精滑精遗尿等,如山茱萸;在大肠,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如石榴皮;在五脏,收敛固脱,治元气将脱证,如龙骨。②能生津:治津亏口渴证,如乌梅。不良反应:收敛邪气。(5)咸味的作用①能软坚:软坚散结,治癥瘕等,如鳖甲。②能泻下:治燥屎内结证,非常局限只有芒硝。不良反应:多食咸则脉凝涩。(6)淡味的作用能渗能利:能渗湿利水(能利尿)(猪苓,泽泻,薏仁)(甘淡并提)4、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行作用。归经的确定:是在中医脏腑筋络学说的基础上,以所治的病症为依据。临床意义:能够增强用药的准确性。5、 升降浮沉(1) 概念: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四种不同作用趋势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向外)是发散沉(向内)是收敛、固藏。升降沉浮的趋势是与病势的升降出入的倾向相对而言的。现在是由功效来确定药物的趋势。(2)能够影响升降沉浮的方法:炮制、配伍。
升浮性: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沉降性:泻下,利水,重镇安神,潜阳熄风,降逆止呕,止咳平喘等。 沉降性:泻下,利水,重镇安神,潜阳熄风,降逆止呕,止咳平喘等。 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依据:
药物的质地:质轻主升浮,质重主沉降(诸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6、毒性(1) 广义的毒药: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2) 狭义的毒药:容易造成人体的伤寒。(3) 影响毒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 (用量!)
其他:采集,贮存,炮制的方法,剂型和给药方式,配伍,患者的个体差异。6、 怎么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急性中毒的处理?毒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毒性会对身体产生损伤;另一方面却能以毒攻毒,用以治疗疾病。例如: 蜂毒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人受到100只蜜蜂蜇刺,即可使人中毒,受200-300只蜜蜂蜇刺,可使人致命。但却有很多作用,如祛风湿、消炎、镇痛。副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伴随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另一些作用可能一起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第三章 中医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见书本)阅读详情:
范文四:中医药膳学自主学习作业12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钟小荣1药物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 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粘2性味归经、功效;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国外在研究龙眼时发现其含有一种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这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龙眼是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含铁及维生素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对于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贫血等,则可用龙眼肉加入当归、枸杞、红枣(去核)数颗炖鸡。或每日食用龙眼肉煮鸡蛋,可活血调经,促进体力恢复。
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等。此外,因其葡萄糖含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现代研究,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钙、磷、铁、酒石酸、腺膘呤等,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3组成成分:每100克龙眼中,水分占83%,含蛋白质1.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克和纤维0.4克。龙眼含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镁和铜,有补气益血之功效,对于治疗虚劳羸弱、失眠、健忘效果显著。果肉(干)含水分0。85%, 可溶性物质79.77%, 不溶性物质19。39%, 灰分3.36%.可溶性物质中,有葡萄糖24。91%、蔗糖0.22%、酸类(酒石酸)1。26%、含氮物(其中含腺嘌呤和胆碱)6.309%等.尚含蛋白质5。6%、脂肪0.5%.4应用: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的人群。龙眼除可以直接嚼服、水煎服用外,也可制成果羹、浸酒,还可与白沙糖共同熬成膏剂服用。 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龙眼肉米粥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至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大补气血:以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次一两,加入白糖3克,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3克,碗口罩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5注意事项: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等。此外,因其葡萄糖含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阅读详情:
范文五: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姓名:许明贺 学号: 班级:11中西医结合B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病后求治转向未病先防,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相关行为,尤其反应在饮食文化上。这所谓“药补不如食补”,虽颇有偏激但亦说明一定的问题。王永炎教授曾经说过,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是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治未病”、“民以食为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膳学。所谓中医药膳,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康状况和药食同源的原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既有食品作用又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治疗作用。据文献记载, 我国药膳食疗保健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相传仪狄曾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体。《诗经·风·七月》所谓“ 为此春酒, 以介寿眉” , 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至商代, 伊尹制汤液, 著《汤液经》, 以烹调之法疗疾。《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 “ 阳朴之姜, 招摇.之桂” , 姜和桂都是辛温之品, 有抵御风寒的作用, 又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品。以此烹调成汤液, 既是食品, 又可是汤药, 说明商代已有朴素的饮食疗法, 这已经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型。周朝时, 《周礼·天官》所载的四种医中, 食医居于疾医、疮医、兽医之首。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医学帛书, 相传是战国前的医学著作, 书中谈到了饮料保健的方法, 特别强调了酒和韭的延年益寿和滋补强身的作用, 其中云: “ 酒者, 五谷之精气也, 其人中散流, 其人理也, 彻而周” , 韭“ 春三月食之, 病疾不昌” ( 《十问》)。《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学典籍, 书中提出了系统的食疗学理论, 对我国的食养、食疗和药膳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认为, 饮食的五味必须调和, 不能偏胜, 偏胜则会引起疾病。“ 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弛, 精神乃殃”、“ 是故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腆理以密, 如实则筋骨以精。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在该书中还强调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 《灵枢·营卫生会》说: “ 人受气于谷, 谷人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 《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 “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 夫五味人胃, 各归所喜, 故酸先人肝, 苦先人心, 甘先人脾, 辛先人肺, 咸先人肾” 等论述。《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共收载药物365 种, 其中载药用食物50 种左右, 如酸枣、橘袖、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 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 食药物” ,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 轻身延年” 的功效。说明当时对于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已经给予重视和肯定。东汉著名大医学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不乏有食疗药膳的有关内容, 《金匾要略》著有“食禁” 专篇, 列举了治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和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以及桂枝汤、百合鸡子黄汤等, 这些食疗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至于之后的发展与繁荣更是不计其数,总之中国古代对于药膳的研究可谓百花争鸣。建国以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药膳学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提高而进人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现在,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转变, 老龄社会的到来, 使得传统药膳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运用其防病治病的疗效优势, 已广泛被国内外医学界和家庭所重视。说到此,就应该谈谈药膳的应用以及原则了。首先我们要明了药膳的养正御邪的目的。药膳可养护正气、抵御外邪、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安排药膳、饮食可保证机体脏腑功能的旺盛,正如《灵枢·五味》所言:“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只有“正气存内”,才能“邪不可干”。而药膳发挥了食物的特异性作用,可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葱白、生姜、芫荽可预防感冒,绿豆汤防暑,山楂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大蒜杀菌防治呼吸道和胃肠感染等。其次药膳的治则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针对食物的四气五味等特性对脏腑、气血、阴阳的选择作用来调整脏腑的偏盛偏衰、气血失调及阴阳失衡,使得未病脏腑机能提高、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枸杞猪肝汤预防夜盲症,海带鲫鱼汤预防甲状腺肿大,,番薯玉米羹预防脚气病。《黄帝内经》认为,口渴时服兰草汤,以阻截消渴病的发生。疾病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药膳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根据其传变规律,辨证施膳可防止其传变。药膳食疗可使已病脏腑机能增加,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患者在感受温热病邪时,服用养阴生津之品,防止进一步耗伤阴液,发生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之变。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的比例不断增加,复发率亦随之增高。如瘥后再加以药膳调养,对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有显著疗效。如丹参粥、首乌大枣汤、桑椹茶等可以防止诸如高血压病、心绞痛、脑中风的复发。当归生姜羊肉汤可防止产后恶露不净、腹中绞痛等。再次,必须要强调三因治宜(即因地、因人、因时),科学健康膳食。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使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因此药膳亦应有差异。“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是不同地区的居民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需求而形成的饮食习惯。南方湿多热甚,宜食甘凉、甘寒、辛凉等降火清化之品,忌辛辣、助阳、助火食物;北方地高气寒之地,饮食多热而滋腻,宜辛温、补阳、助火食物。“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天,皆自人为”。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选择不同的药膳,达到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协调而延年益寿。小儿脏腑娇嫩,不宜大寒大热;青年体壮,荤素搭配;壮年以后清淡为主,避免油腻、烈酒、辛辣,以免损伤脾胃;老人多肝肾不足,不宜温燥,更不可过食肥甘咸味,宜温、熟、软的食物;孕妇恐动胎气,不宜活血滑利之品。。《饮膳正要》载:“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通过对中医药膳学的学习以及全面的了解,在老师的频频善诱下,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更增加了对药膳的了解与认知。学着烹饪,学着做菜、做饭,尝试才能出真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合乎规范的材料做出属于自己的药膳。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阅读详情:
范文六:中医药膳学论文论中医药膳在高血压病上的应用摘
要:在21世纪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慢性疾病如洪水猛兽般蔓延开来, 而在目前流行的所有慢性疾病中,高血压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高血压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影响范围很广,致死率也很高,据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而目前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方法参差不齐,致使有的高血压患者不能很好的对症下药,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医学,在疾病治疗上有着其独特之处。中医药膳更是将中药与食物融合,让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滋补身体,排除病患。讨论中医药膳在高血压病上的应用,将有助于在高血压治愈上突破,并且可以以此为例,发展中医药膳在其他病治愈上应用的探究。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膳、治愈方法导入语: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且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 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现代人死亡的头号杀手。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高血压及并发症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家庭、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使高血压已由单纯的个人病痛,转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讨论中医药膳在高血压病上的应用,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一种参考。一、中医药膳与高血压简介(一)中医药膳中医药膳是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学相结合,并以研究药与食的配剂规律、特殊制作工艺及在保健、预防、康复和治愈等方面的应用方法和规律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交叉学科。(二)高血压(1)概念:简单的说,高血压就是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一系列改变。它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具体来说是指在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2)种类:高血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压与续发性高血压。续发 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人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二、高血压致病原因(1)习惯因素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对季节变化忽略添加应季服装。(2)环境因素 (3)其他
1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 避孕药。3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5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 高。三、高血压治愈方法(一)一般疗法:药物,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二)中医疗法食疗方:1.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2.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每日服2次,可作上、下午加餐用,不宜空腹服,7~10日为一疗程。3.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每日服1次,7~10日为一疗程。4.莲子15克,糯米30克,红糖适量。将上3味同入砂锅内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每日早晚空腹服。5.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6.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7.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8.糖、醋浸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饮其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9.水发海参50克,冰糖适量。海参炖烂后加入冰糖,再炖片刻。早饭前空腹1次食。10.海带20克,草决明10克,加水2碗,煎至1碗,去渣饮汤,每日2次。11.煮熟的黄豆浸于食醋中,2~3日后食之,每次10~15粒,每日3次,坚持服食,有降压作用。12.青萝卜切碎榨汁,每次饮用30毫升,每日2次,连服10日为一疗程。
13.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14.何首乌60克,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早晚食之,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降血压之功效。15.淡菜、荠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日煮汤喝,15日为一疗程,对降压有效。16.胡萝卜汁,每天约需1000毫升,分次饮服。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饮胡萝卜汁,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中医绿色疗法另外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 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的膏都石膏枕,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偏方甘菊粳米粥:取甘 菊新鲜嫩芽 或者幼苗15~30 克 洗净, 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 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 、肝 火亢盛之头晕。 芹菜苦瓜汤:芹菜500克、苦瓜6 0克,同煮汤饮用。 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 加砂糖适量,开水冲 服,每日1剂 , 连服 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头晕。 葛根粳米粥: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 参、 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 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 每日 一剂,可以常食。 适 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 渣 ,入 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 , 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 痰 湿壅盛之 头晕。 蕃楸草水:蕃楸草1- 3克,白 开水 500 毫升 , 开水熬制2-3分钟或者直接开水泡制5-10分钟,每日当茶饮用。适应高血压血管硬化者。针对性药膳1、肝阳上亢型药膳高血压肝阳上亢型常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烦躁、便秘、舌红、苔黄等。多由情志忧郁惊怒,肝气不舒,气机上逆所致,可见于高血压Ⅰ、Ⅱ期。 常用的药膳药物有:天麻、石决明、珍珠母、菊花、牛膝、白蒺藜、豨莶草、地龙等,食物有:大米、麦粉、禽蛋、猪肉、鱼类、黄豆、豆腐、蔬菜等。 例如:天麻蒸乳鸽配方:天麻12g、乳鸽1只、绍酒10g、姜5g、盐5g、酱油10g、鸡汤300ml。 制作:把天麻用淘米浸泡3小时,切片,乳鸽宰杀后,除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花。再把酱油、绍酒、盐抹在乳鸽上,将如歌放入蒸杯内,加入鸡汤,放入姜、葱何天麻片。最后,姜蒸杯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约1小时即成。2、风痰上逆型药膳高血压风痰上逆型药膳常见头痛、眩晕、一侧肢体或颜面麻木、不遂、视物模糊、语言不利、失眠、舌红、苔黄浊、脉滑等,多有肝阳化风,挟痰上扰所致。可见与高血压Ⅱ、Ⅲ期和急进型高血压。常用的药膳药物有:天麻、钩藤、牛膝、蜈蚣、全蝎、珍珠母、陈胆量、制半夏、旋覆花、全瓜萎等。食物有:海带、墨鱼、龟、梨、苦瓜、冬瓜、花菜、洋葱、马兰头、白胡椒、木耳、糯米等。 例如:茯苓杏仁炸金蝉配方:茯苓30g、杏仁15g、面粉50g、生粉50g、金蝉30只、盐10g、鸡蛋1个、素油1000g。制作:把茯苓、杏仁打成细粉,金蝉洗净,沥干水分,待用。再把金蝉放入盆内,加如茯苓粉、面粉、杏仁粉、生粉、盐,打入鸡蛋拌匀挂浆,加少许水。最后,把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八成热时,锅离开火口,把金蝉逐个炸黄,熟透即成。3、气虚湿阻型药膳高血压气虚湿阻型药膳常见头目昏晕、胸脘痞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身重困倦、肢体麻木、苔腻、脉濡滑等。多有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致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而成。多见于形体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药膳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扁豆、陈皮、半夏、山楂、草决明、苍术等。食物有:鸡、鸽、鹌鹑、海参、鱿鱼、蔬菜、水果等。 例如:草决明党参蒸鳗鱼配方:草决明12g、党参10g、鳗鱼300g、绍酒10g、姜5g、葱10g、蒜10g、盐5g、鸡汤300ml.制作:草决明打成粉,党参切片,鳗鱼洗净,切3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再把鳗鱼放入蒸盆内,抹上绍酒、盐、姜片、葱段放在鳗鱼周围,草决明煎20分钟,取汁液50ml加入蒸盆内,把党参片芳在鳗鱼身上,加入鸡汤200ml。最后,把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4、肾阴亏损型药膳高血压肾阴亏损型常见头痛、眩晕、耳鸣、头面烘热、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心悸、失眠、苔薄等。可见于高血压Ⅰ、Ⅱ、Ⅲ期。常用的药膳药物有:枸杞子、何首乌、麦冬、玉竹、玄参、生地、龙骨、远志、莲须等。食物有:海带、海藻、淡菜、海蜇、龟、水鱼、鳗鱼、马兰头、花枝、玉米穗、植物油等。 例如:枸杞子猪肾粥配方:枸杞子12g、猪腰1只、大米100g、盐5g。制作:把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猪腰洗净,一切为半,去臊腺,切薄片;大米淘洗干净。再把大米、猪腰、枸杞子放入锅内,加水800ml。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5、肝肾阴虚型药膳高血压肝肾阴虚型常见头晕、耳鸣、闹中空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肢体麻木、;两腿无跟、小便频而量少、大便干烧、舌红、苔少虚大无力等。可见于高血压Ⅱ、Ⅲ期。 常用的药膳药物有:枸杞子、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龟板、地龙、钩藤、莲须等。食物有:龟肉、花枝、海参、白鹅肉、白鸽肉、紫菜、豆芽、青菜、苦瓜等。例如:白菜马蹄汁配方:马蹄100g白菜300g。把白菜洗净,切成丝;马蹄洗净,去皮,切丝。再把白菜、马蹄放入纱布内绞出汁液即成。 苹果柿子汁配方:苹果300g柿子300g。制作:把苹果、柿子洗净,去皮核。债把苹果、柿子切片,剁成泥,加凉开水200ml,有洁净纱布绞出汁液即成。6、阳虚型药膳高血压阳虚型常见头顶冷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质淡胖、苔百滑、脉沉细无力等。可见于高血压Ⅱ、Ⅲ期。常用的药膳药物有:党参、白术、附片、杜仲、仙灵脾、仙茅、虫草、胎盘粉、鹿茸粉、茯苓、山楂等。食物有:猪肉、羊肉、狗肉、牛肉、鸽肉、蛋类、蔬菜、水果、紫菜、淡菜、海带、虾、石斑鱼、鳗鱼等。常用的药膳药物有:枸杞子、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龟板、地龙、钩藤、莲须等。食物有:龟肉、花枝、海参、白鹅肉、白鸽肉、紫菜、豆芽、青菜、苦瓜等。例如:白菜马蹄汁配方:马蹄100g白菜300g。把白菜洗净,切成丝;马蹄洗净,去皮,切丝。再把白菜、马蹄放入纱布内绞出汁液即成。 苹果柿子汁配方:苹果300g柿子300g。制作:把苹果、柿子洗净,去皮核。债把苹果、柿子切片,剁成泥,加凉开水200ml,有洁净纱布绞出汁液即成。6、阳虚型药膳高血压阳虚型常见头顶冷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质淡胖、苔百滑、脉沉细无力等。可见于高血压Ⅱ、Ⅲ期。常用的药膳药物有:党参、白术、附片、杜仲、仙灵脾、仙茅、虫草、胎盘粉、鹿茸粉、茯苓、山楂等。食物有:猪肉、羊肉、狗肉、牛肉、鸽肉、蛋类、蔬菜、水果、紫菜、淡菜、海带、虾、石斑鱼、鳗鱼等。例如:海马鸡
配方:海马20g、鸡1只、姜5g、葱10g、盐5g。制作:把海马洗净;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再把海马、鸡、葱、姜放入炖锅内,加水1000ml,用武火煮沸,文火炖熬1小时即成。7、阴阳两虚型药膳高血压阴阳两虚型常见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腰膝酸软、面色少华、间有烘热、神疲乏力、夜间多尿、气急、舌质淡、脉沉细无力等。可见于高血压Ⅲ期。 例如:附片烧乌鸡配方:附片15g、乌鸡1000g、姜5g、葱10g、盐5g、酱油10g素油50g。 制作:把附片洗净,放入炖杯内煮2小时,待用。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在把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再下乌鸡块,加盐、酱油、附片炒勺,加上汤400ml,再文火烧45分钟即成。四、结语高血压如今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心头病和口头禅,它犹如野火烧不尽的杂草,你的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它再次肆虐,不过在中医药膳这融入几千年文化精髓的“宝药”的精心呵护下,相信魔鬼般的“杂草”终将一日会被根除。阅读详情:
范文七:中医药膳学论文中医药膳之疾病防治中医药膳,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整理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遵循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原则,重视药食宜忌,使药物与食物合理配伍,充分发挥各类食物和药物的功效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寿的目的。中医药膳学从兴起,发展到完善,形成独具特色一门学科,是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医药膳以药膳为主治疗疾病,可药食结合以辅助治疗疾病,还可辨证施膳治疗疾病。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中医药膳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的防治中的作用来展现中医药膳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缺铁性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铁性贫血便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贫血。临床可出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胸闷心慌,食欲减退等症状,其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发生的速度。缺铁性贫血属中医“血虚”、“虚劳”、“黄胖病”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或由于脾胃虚,不能布化精微即铁源供给不足所致;或由于七情变化,思虑过度,精血暗耗所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可分为脾气虚弱、气血两亏、肝肾亏虚、脾肾阳虚证型。 脾气虚弱型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胃纳减少,腕腹胀闷,或伴齿龈出血,或见月经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药膳方:黄芪鸡汁粥1、配方:母鸡1只(重克),黄芪15克,粳米100克2、制法:将母鸡剖洗干净,煎浓鸡汁,将黄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加入鸡汁和药汁煮粥。3、功效:益气血,填精髓。黄芪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对治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懒言短气、中气下陷有良好效果。因此黄芪鸡汁粥对益气补血将有很不错的功效。气血两亏型症状: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唇甲色淡,舌淡,脉细。药膳方:神仙鸭1、配方:鸭1只(约2000克),人参3克,龙眼肉20克,莲子50克,大枣50枚。2、制法:将鸭子去毛、内脏,剁去脚,洗净沥干。人参切片,莲子用水胀后去表皮、去心,大枣去核,龙眼肉洗净。用盐5克、酱油50毫升、料酒30毫升混匀后搽在鸭表面和腹内。将人参、龙眼、莲子、大枣混合后,填入鸭腹,放在砂锅中,上笼用武火蒸至鸭熟即可。3、功效:补气健脾养血。人参具有补气生津,养阴而清虚热,宁神益智的功效;龙眼对人体有滋阴补肾、补中益气、润肺、开胃益脾,可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等;莲子也具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之功效;红枣可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将四者填入鸭腹中蒸食,可充分发挥其补气养血的功效。肝肾亏虚型症状:头晕乏力,低热盗汗,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尿血便血等,舌质红,少苔,脉细弦数。药膳方:甲鱼炖山药1、配方:甲鱼一只(约500克),山药片30克,桂圆肉20克。2、制法:将甲鱼去头尾、爪、内脏,洗净,用开水烫2~3分钟,去背部和裙边上的黑衣,与山药、桂圆肉共入锅中,加水炖熟调味即可。3、功效:滋阴养血。甲鱼味咸性平,可滋阴潜阳,散结消症;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龙眼对人体有滋阴补肾、补中益气、润肺、开胃益脾等功效。三者一同入锅炖煮,可相辅相成,达到滋阴补血的疗效。 脾肾阳虚型症状: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齿印,脉沉细无。药膳方:花生红枣汤1、配方:连衣花生200克,红枣30~50克。2、制法:红枣、花生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3、功效:温补脾肾。花生润肺,和胃;红枣可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两者熬汤有温脾补血的功效,而且其原料易得,做法简单,经常食用对缓解贫血症有好处。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痈疖等。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证型燥火伤肺型症状:口渴引饮,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乏津,脉洪或数。药膳方:玉竹粥1、配方:玉竹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2、制法:用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调味,稍煮一二沸即可。3、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玉竹有归肺、胃经,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因此玉竹粥对润肺生津有功效,且其原料制法简单,可经常食用,糖尿病患者冰糖慎用。胃燥津伤型症状: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烦热汗出,大便干燥,喜饮尿频,舌红苔黄少津。药膳方:葛根粉粥1、配方:葛根粉30克,粳米100克。2、制法:粳米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煮半个小时再加葛根粉拌匀,至米烂成粥即可。3、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渴。葛根粉有生津止渴,抗菌解毒的作用,但葛根粉经常食用会有副作用,应慎用。肝肾阴虚型症状:尿频量多,尿如脂膏,口干唇燥不多饮,形体虚弱,腰膝无力,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药膳方:鳖鱼滋肾汤1、配方:鳖鱼一只(约500克),枸杞子30克,熟地黄15克。2、制法:将鳖鱼切块,加枸杞、地黄、料酒和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煨炖至肉熟透即可。3、功效:滋补肝肾,滋阴养血鳖鱼味咸性平,可滋阴潜阳,散结消症;枸杞子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等病症;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等。将它们一同炖煮可充分发挥它们滋补肝肾的效用。 阴阳两虚型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或小便无度,尿量多于所饮,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药膳方:鲜奶玉露1、配方:牛奶1000克,炸胡桃仁40克,生胡桃仁20克,粳米50克。2、制法:粳米淘净,用水侵泡1小时,捞起沥干,将四物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用小石磨磨细,再用细筛滤出细茸待用;锅内加水煮沸,将牛奶胡桃茸慢慢倒入锅内,边倒边搅拌,稍沸即成。3、功效:补脾益肾,温阳滋阴。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将胡桃仁与牛奶一起做成玉露使用,不但温和味美,而且补肾润肺。高血压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为主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有继发性与原发性之分。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这些疾病一旦治愈,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原发性高血压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是指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可引起血管、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此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此病早期常无典型症状,或仅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烦闷。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等病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内阻、阴阳两虚证型。肝阳上亢型症状:头晕胀痛,烦躁易怒,目眩耳鸣,面赤升火,口苦口干,夜眠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药膳方:芹菜翠衣炒鳝片1、配方:黄鳝120克,西瓜翠衣150克,芹菜150克,姜、葱、蒜各少许。2、制法:将黄鳝活剖,去内脏、脊骨及头,用少许盐腌去黏液,并放人开水中氽去血腥,切片;西瓜翠衣切条;芹菜去根叶,切段,均下热水中焯一下捞起备用。炒锅内加麻油,下姜、蒜茸及葱爆香,放入鳝片稍炒,再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调味勾芡即可。3、功效:清热平肝,利尿降压。黄鳝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保健功能;西瓜翠衣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来治疗口干口渴、咽喉干燥疼痛、泌尿系感染等疾病;芹菜可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利尿消肿、养血补虚、清热解毒。芹菜翠衣炒鳝片这道药膳味道鲜美,而且可以平肝降压。肝肾阴虚型症状: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健忘,心悸乏力,口干舌燥,两目干涩,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质红,苔少,脉细弦或细数。药膳方:枸杞肉丝1、配方:枸杞子100克,猪瘦肉150克,熟青笋50克,猪油100克。2、制法:猪瘦肉切丝;青笋丝;枸杞洗净待用。烧热锅,用冷油滑锅倒出,再放入猪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划散,烹黄酒,加白糖、酱油、盐、味精调味,再放入枸杞子翻炒几下,淋上麻油,起锅即成。3、功效: 滋补肝肾。枸杞子可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等病症,因此这道药膳对滋肝补肾应有很好的疗效。痰浊内阻型症状:眩晕头痛,头目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肢体困重,体倦嗜睡,口多痰涎,舌胖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药膳方:橘皮饮1、配方:橘皮、杏仁、老丝瓜各10克,白糖少许。2、制法:将老丝瓜、橘皮洗净,杏仁去皮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0~30分钟)去渣,用白糖调味。3、功效:理气化痰,祛风通络。橘皮有理气、化痰止咳、健脾胃、祛湿气的药用;杏仁有润肺,清积食,散滞的功效;老丝瓜可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等病症。将三者煮茶饮,可理气化痰,祛风通络,经常饮用有理气清热的效用。阴阳两虚型症状: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药膳方:胡桃糯米粥1、配方:胡桃仁30克,糯米100克。2、制法:将胡桃仁打碎,糯米洗净。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少许糖调味即成。3、功效:调补阴阳。胡桃仁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糯米可补中益气,健脾止泻。胡桃糯米粥性温和,味甘甜,有滋阴补肾的效用。中医药膳具有养生保健,治防疾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药物是祛除疾病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偏于养身防病,重在养与防。药膳在养生、康复中有重要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因症用膳,因时而异,因人用膳,因地而异,不可滥用。阅读详情:
范文八:中医药膳学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经济学院
级:金融一班姓
号:课程论文题目:当归的药用价值课程名称:中医药膳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日课程论文题目——当归的药用价值学
媛(经济学院 金融一班,学号)
要:本文是讲述当归的植物形态,采集,化学成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法与用量,宜忌,选方,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来体现当归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当归,补血物质,药膳一 当归的概述
1.中文名:当归(《本经》)。 2.类 别:根类。3.异名:干归(《本经》)。4.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5.植物形态:当归,又名:薜、山蕲、白蕲(《尔雅》),文无(崔豹《古今注》)。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茎直立,带紫色,有显明的纵直槽纹,光滑无毛。叶2~3回单数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叶鞘膨大;叶片卵形;小叶3对,近叶柄的1对小叶柄长0.5~1.5厘米,近顶端的一对无柄,呈1~2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10~14个,长短不等,基部有2枚线状总苞片,或缺如;小总苞片2~4枚,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2~36朵,小伞梗长0.3~1.5厘米,密被细柔毛;萼齿5,细卵形;花瓣5,白色,呈长卵形,先端狭尖,略向内折,无毛;雄蕊5,花丝向内弯;子房下位,花柱短,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成熟后易从合生面分开;分果有果棱5条,背棱线形隆起,侧棱发展成宽而薄的翅,翅边缘淡紫色;横切面背部扁平,每棱槽中有油管一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花期6~7月。果期7~8月。二 当归的采集一般须培育3年才可采收。秋末挖取根部,除净茎叶、泥土,放在通风处阴干几天,按大小分别扎成小把,用微火熏于令透即得。本品带油性,易霉败、虫蛀,必须贮存干燥处。逢霉雨季节,须用硫黄熏过或适当的烘透。干燥的根,可分为3部:根头部称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气味较弱及断面变红棕色者质次。
三 当归的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亚丁基苯酞、邻羧基苯正戊酮及Δ2,4-二氢酞酐。挥发油成分复杂,单是低沸点部分就有10多种,其中有多种烃类,包括3种萜烯。另含多量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以维生素A主)。根的皂化部分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及不饱和油酸、亚曲酸;不皂化成分中有β-谷甾醇。全草有芳香,可知各部分都含挥发油,而果实含量特多。东当归及北海当归的根含挥发油约,其中苯酞方面,有东当归酞内酯、亚丁基苯酞及蛇床酞内酯、异蛇床酞内酯。此外,还含倍半萜烯类、对-聚伞花素、蔗糖、维生素B12、烟酸、叶酸及β-谷甾醇等。前者还含丁基苯酞及瑟丹酸内酯。两种当归的根及果实的挥发油中还含丁醇及乙酸。四 当归的炮制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酒当归:取当归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锅内用微火炒,取出,放凉。《雷公炮炙论》:五 当归的性味甘辛,温。1.《本经》:六 当归的归经入心、肝、脾经。1.《汤液本草》:七 当归功用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八 当归的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九 当归的宜忌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1.《本草经集注》:十 当归的选方1.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疞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2.治室女月水不通。3.治月经逆行从口鼻出。4.治血崩。5.治血瘕痛胀,脉滞涩者。6.治妇人带下五色,腹痛,羸瘦,食少。7.治妇人怀娠,腹中疞痛。8.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9.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疼痛。10.治产后败血不散,结聚成块(俗呼儿枕),疼痛发歇不可忍。11.治瘈疭、或颤振,或产后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当归、荆芥穗等分。12.治产后腹中疞痛,并腹中寒疝虚劳不足。13.治大便不通。14.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15.治白虎风,疼痛不止。16.治血痢里急后重,肠中疼痛。17.治盗汗。18.治诸疮肿,已破未破,焮肿甚。19.治附骨痈及一切恶疮。20.
治汤泼火烧疮,疼痛甚者。十一 当归的临床应用
1.治疗肌肉、关节疼痛及神经痛。采用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腰肌劳损、肌肉风湿、四肢关节捩伤、关节炎,及各种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胁间神经痛、枕神经痛等),有较好效果。用当归液循经取穴或痛点、敏感点,或腱鞘内注射。针刺入肌层,出现酸、胀针感,回抽无血后,推入药液。一般无副作用,但于腱鞘内注射时,则在注射后数小时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影响功能活动,无需特殊处理,在1~3日内即可消退,并显出治疗效果。禁忌:凡因结核、肿瘤引起的腰背痛或四肢关节痛,局部外伤,化脓性病灶以及皮肤病患者,急性损伤局部瘀血、肿胀严重者皆不宜用。孕妇慎用。2.治疗慢性气管炎 。以当归液注入膻中、肺俞、定喘、孔最等穴。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针刺入(深约1.5厘米左右)后,用摇动针管及轻度提插的手法,使针下产生酸胀感觉,然后缓缓注入药液。3.治疗慢性盆腔炎。用当归组织液行穴位注射,患者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或消失,腹痛减轻,月经正常,均在治疗后6个月内再次受孕。4.治疗月经病。将当归,红花分别浸于酒精中,48小时后过滤,混匀,加酒精至10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每次3毫升,经期停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发育不全等病。5.治疗高血压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当归、红花、川芎等量)加入葡萄糖液内,或复方当归注射液加葡萄糖液,于两侧曲池及足三里交替注射。刺入穴位后,待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再缓缓注入药液。初步观察,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其中收缩压下降汞柱,舒张压下降汞柱;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症状也有改善或消失,个别病例还显示出心率减慢的作用。6.治疗带状疱疹。将当归研粉,依年龄大小服用。治疗儿童带状疱疹,服药后可1天止痛或2天止痛。带状疱疹一般在服药后第3天有部分枯萎,未再发生新疹,第4天结痂,再用当归浸膏片内服。治疗成人患者,亦取得相似效果。7.治疗鼻炎。用当归液于迎香(双)、印堂穴行穴位注射。药液注入后,局部有轻度疼痛及酸麻感,无其它不良反应。治疗慢性单纯性、肥厚性、过敏性鼻炎和副鼻窦炎等。实践证明,当归液穴位注射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抗过敏、止血及调节鼻腔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对消除鼻因性头痛有特效。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参考文献:[1] 李佩文. 细说食疗与药膳[R]. 食品与健康,2008,(09)[2] 王东升. 药膳的起源和发展[R].解放军健康,2010,(01)[3] 蓝毓营. 浅谈中医药膳防治疾病的特色[R].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43[4] 刘北辰. 话说药膳[J]. 保健医苑,2006,(09)[5] 金泉,张思胜,王临青,等. 骨折与中医食疗[J]. 甘肃中医,2003,(04)[6] 张海波. 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02)[7] 刘振文. 食疗歌[J]. 科学养生,2006,(03)[8] 孙会丽. 浅谈中药饮食疗法[J]. 现代中医药,2000,(06)[9] 杨柱,陈学习. 肿瘤食疗理论浅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02)[10] 宿绍敏,周祖贻. 药膳史话[R]. 湖南中医杂志,2008,(05),88—89[11] 黄冬玲. 浅谈中医药膳的特色[R].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4[12] 万德光. 中医的食疗思想与实践[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01)[13] 孙远岭. 食疗治疗儿童腹泻[J]. 现代中医药,1996,(05)[14] 朱澜,李万庆,刘语高,等. 糖尿病低糖食疗临床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04,(08)[15] 罗增刚,周文泉,沙凤桐,等. 中医药膳管理[J]. 中国食品,2008,(24)[16] 苏天聪,陈莉. 肿瘤的食疗与药膳[J]. 河北肿瘤学杂志,2001,(03)[17] 安茂华. 新编益寿食疗歌[J]. 求医问药,2006,(06)[18] 谭兴贵. 中医药膳学[J].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01),1—12[19] 吴家镜. 中华药膳大宝典[J].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1),1—134[20] 吴卓. 布衣饮食丛书食疗保健系列[J]. 成都时代出版社,5[21] 曹丽芬,高巍,曲吉山,等. 药膳与延缓衰老[J]. 黑龙江医药,1996,(04)[22] 张改勤,贾玉颖.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J]. 河南中医,2004,(07)[23] 李正祥,李红霞,李志海,等. 中药标准化工程设想[J]. 中药材,1993,(05)[24] 张振山,刘金成,刘玉山,等. 中医标准化初探[J]. 中医药学报,1993,(03)[25] 赵玉姬. 关于实行中药标准化的浅议[J]. 黑河科技,1994,(01)[26] 潘迪中,陈立勇. 药膳对改善肿瘤的临床意义[J]. 药膳食疗,2001,(06)[27] 王峥涛,胡之璧. 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药学实践杂志,2000,(05)[28] 中国消费者[F].2010,(08)[29] 王庆芝. 试述我国中药标准化问题的迫切性[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7,(03)[30] 邹广珍. 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区别[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8)[31] 赵成林. 应重视中药标准化问题[J]. 时珍国医国药,1997,(03)[32] 吕武清. 中医标准化的现状与思考[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01)[33] 梁玉虹. 药膳与食疗浅议[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8,(02)[34] 周丽莉. 药膳饮食的发展与展望[J]. 烹饪知识,2007,(11)[35] 刘会平. 传统药膳与现代功能食品[J]. 食品工业科技,1999,(06)[36] 刘良. 谈谈糖尿病及药膳调治[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9,(01)[37] 王春华. 药膳不可太随意[J]. 家庭科技,2006,(11)[38] 陈放. 潮州药膳谈[J]. 美食,2002,(06)[39] 曾文. 药膳滋补莫随意[J]. 食品与生活,2006,(03)[40] 杨建宇. 给你一双慧眼看透“药膳迷幻阵”[R]. 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29)阅读详情:
范文九:中医药膳学在当代的应用中医药膳学在当代的应用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的瑰宝数不胜数,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共同孕育的一枝奇葩,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防病治病之有效措施,故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材本身或者在食材中加入特定的中药材,使之具有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生理机能以及色、香、味、形的特点,适用于特定人群的食品,包括菜肴、汤品、面食、粥、茶、饮品等。中医药膳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其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其次,它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再次,中医药膳味道可口,服食方便。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最后,通过药膳可治疗疾病,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个阶段可以用药膳或食物为主加以治疗。一、中医药膳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药膳用于保健养身方面数量多、范围广。养生保健类药膳适用于日常保健,可供各类健康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各种原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体质衰弱、精神疲惫等,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也可用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生理、心理失调。人的健康基于脏腑调和,气血津液充沛,经络通达,即阴阳动态平衡。凡上诉生理基础偏差或偏衰,都会导致健康的损害,但脏腑的气血偏颇不一定引起疾病,而是出现局部或整体功能的不谐,从而出现某些方面的生理、心里偏差,需要进行调节。养生保健类药膳通过饮食来调节脏腑经络,平衡气血阴阳,被认为是养生保健的最好方式。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二、中医药膳在美容方面的应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医虽然在美容方面颇有效果,但通过药膳保健却能发挥中医美容绿色健康的优势,达到美容养颜、防病健身的作用。中医美容包括药膳美容,针灸美容,按摩美容等多种方法,其中药膳美容依据中医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理论,选用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药物和食物,或在食物中加入中药配制而成,药膳可以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功,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面部红润光泽,从而达到美容和保健的双重功效。因此,要想容颜不衰,拥有不化妆的自然美,应重视身体内部的调理。中医药膳对美容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调补心脏可以让面色红润;滋润肺脏可以助肌肤保湿;调畅肝脏可以润肤去斑;健运脾脏可以恢复肌肤弹性; 补益肾脏可以去皱抗衰老。药膳美容在美容保健和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独具特色,显示了其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三、中医药膳可用于延年益寿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食品。它可以使实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尤其是对于当代中老年群体来说,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延年益寿药膳是选用滋补壮阳、扶正固本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此类药膳具有调整阴阳、健脾益气、滋肾补精等功效。可降低胆固醇,维护血管弹性,调节血压,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能力,延年益寿,适用于中老年人。
四、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日常饮食中加入健身养生防病的食品和美味佳肴深受群众欢迎。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并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通过与食物的调配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药膳烹调的特点是以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为主,做到既具补益作用,又具菜肴鲜美的特点,以诱发人们的食欲,从而达到确切的功效。由于药膳食品具有东方特色,富有饮食文化艺术内涵,可在家居、休息、饮宴、娱乐交际、接待宾客、旅游、疗养活动中,丰富饮食保健内容、改进烹调技术、美化人民生活、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中医药膳除上述在生活中的应用外,还应用于瘦身减肥、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方面。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不断提高,中国药膳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运用其防病治病的疗效优势,已广泛被国内外医学界和家庭所重视。尤其近十余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声下,药膳这种寓治养于食的天然食品,倍受青睐,药膳餐馆如雨后春笋,纷纷面世,各种搞高性和普及性药膳书籍不断付梓,专门的药膳机构成立,药膳已开始由中国走向世界,药膳正在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阅读详情:
范文十:中医药膳学第十四讲药酒药酒第十四讲酒具概述药酒,用白酒、米酒或黄酒加入相应的中药材经过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药酒按照其作用大体可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二类。概述滋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风味,可作为一般饮料酒,可以佐餐或随量饮用。治疗性药酒是以治疗或防治疾病为主要作用的药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二、药酒的制作方法浸渍法凡渍药酒,药皆切细,生绢袋盛之,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二、药酒的制作方法渗漉法酿造法为了缓和药性,调和口味,便于服用,还常会使用一些矫味剂或着色剂,常用的如红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三、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配制药酒时,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选用适当的中药,特别注意同名但不同种药材,或同一药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制的功能差异。如牛膝有怀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怀牛膝产于河南,含有多量钾盐和皂甙,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则产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临床应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另如,地黄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长清热凉血养阴,而熟地偏于养血滋阴补肾;当归用须活血,用身则补血;小麦分淮小麦和浮小麦,前者安神,后者敛汗;黄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疮等应生用,用于健脾补中气应炙用。凡此种种,选用均应加以注意。四、药材的选择常见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白术、大枣山药蜂蜜甘草等。常见补血药:当归熟地黄阿胶何首乌白芍龙眼等。四、药材的选择常见补阴药:枸杞子黄精麦冬女贞子石斛墨旱莲黑芝麻百合玉竹等。常见补阳药:鹿茸蛤蚧淫羊藿补骨脂冬虫夏草海马海龙紫河车肉苁蓉杜仲巴戟天仙茅等。四、药材的选择常见祛风湿药:白花蛇五加皮威灵仙桑寄生狗脊防己独活川乌木瓜等。常见治疗胃痛药:佛手陈皮青木香木香枳实枸杞酒【配方】枸杞子200克白酒1kg【制作工艺】将枸杞子去除腐坏颗粒,冼净晾干泡入酒中,密封14天后开始饮用。【功效】益气健胃、补肾强精、消除疲劳。适宜于神疲肢倦、失眠、胃寒、阳痿者。【用法】一日2次,每次口服10毫升,在饮服过程中可向瓶中递加白酒200毫升。人参枸杞酒【配方】人参20克枸杞子35克冰糖40克白酒1kg 熟地10克【制作工艺】1.人参烘软切片,枸杞除去杂质,用纱布袋装上扎口备用。2.冰糖放入锅中,用适量水加热溶化至沸,炼至色黄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备用。3.白酒装入酒坛内,将装有人参、枸杞布袋放入酒中,加盖密闭浸泡10~15天,每日搅拌一次,泡至药味尽淡,用细布滤除沉淀,加入冰糖搅匀,再静置过滤,澄明即成。【效用】病后体虚及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糖尿病患看使用。无病常饮,亦有强身益寿之功。蛤蚧参茸酒【配方】蛤蚧1对巴戟天桑螵蛸各20克人参、肉苁蓉各30克鹿茸6克白酒2000克【制法】将鹿茸切成薄片,人参碎成小段,蛤蚧去掉头足,碎成小块。其余3味药均粗碎,同前药用细纱布袋盛之,扎紧口。再将酒倒入小坛内,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阴凉处,经常摇动数下,经14天后即可开封饮服。【功效】补元气,壮肾阳,益精血,强腰膝。适用于元气亏损,神疲食少,气短喘促,精神萎靡,失眠健忘,心悸怔仲,梦遗滑精,腰膝寒冷酸痛,下肢软弱无力,女子宫寒及肚腹冷痛等症。【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饮10~15毫升。龟龄集酒【配方】鹿茸50克人参100克熟地30克肉苁蓉30克杜仲30克海马50克附片50克蚕蛾10克炮山甲30克锁阳20克急性子20克生地黄40克川牛膝20克补骨脂20克地骨皮20克淫羊藿20克菟丝子20克天冬20克砂仁20克细辛10克硫黄2克石燕50克青盐30克公丁香15克家雀脑10个,大蜻蜓20克甘草10克白酒10千克。【制法】各药洗净,切碎块,装入纱布袋内,放人酒坛,加白酒密封,浸泡15天即可饮用。【功效]大补元阳,固本益肾。适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早泄等症。【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0毫升。【注意]感冒发热、高血压等患者忌服。鹿龄集酒【配方】人参、熟地各15克海马鹿茸各10克肉苁蓉20克白酒1000克。【制法】将人参、鹿茸研为粗末,再与其它药物一起用白酒密闭浸泡1个月,即可饮用。【功效]益气补血,补肾壮阳。适用于气虚及肾阳虚出现的腰膝酸软,性功能衰退,耳鸣,或由于肾阳虚而致的男性不育症。此方能明显地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且对骨髓造血的机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0毫升。【注意]感冒发热、高血压等患者忌服。壮腰补肾酒【配方】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0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制作方法】50度白酒1000克浸泡一个月。【功能】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等。【用法】每次服10毫升。【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蜂蜜酒【配方】蜂蜜120克糯米120克酒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制作方法】将糯米蒸煮至半熟,沥干;加入蜂蜜、曲和水,一同盛瓷罐内,密封,置温处7~10天;启封后,压渣取液,装瓶备用。【功能】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用法】每日3次,每次饭前温服10~15毫升。冬虫夏草酒【配方】冬虫夏草50克白酒250毫升。【制作方法】用白酒密封浸泡冬虫夏草10天,取上清药酒液,装瓶备用。【功能】适用于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以及小儿头发生长迟缓等。【用法】外用。用牙刷蘸药酒涂刷患处,每日2次,每次3~5分钟。养身酒【配方】枸杞子90克黄精65克黄芪32克当归身28克冬虫夏草38克龙眼肉60克人参25克。【制作方法】50度米酒1.5千克浸泡一个月。【功能】补血益气,养身益寿,是温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红润光泽。【用法】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量不宜超过20毫升,老年人以10毫升为佳。【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补气补血酒【配方】人参20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制作方法】用50度白酒浸泡一个月。【功能】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迟来等。【用法】每次服1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人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慢性炎症患者慎用。槟榔露酒【配方】槟榔20克桔皮20克当归10克青皮10克砂仁5克玫瑰花10克黄酒1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上药除黄酒外,共捣成粗末,用干净纱布袋包好,扎紧袋口,放入黄酒中,以文火煮30分钟,加少许冰糖,搅拌使融化。取出药袋,将酒装瓶中,加盖备用。【功能】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型面部黄褐斑。【用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温服。孕妇忌服。红花酒【配方】红花200克白酒1000毫升红糖适量【制作方法】将红花洗净,晾干表面水分,与红糖一同装入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盛有白酒瓶酒坛中,加盖密封,每天摇晃1次,浸泡7天即可饮用。【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养血。用于妇女血虚痛经。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等症。【用法】用于养血补血和血每次5毫升开水调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淤血痛经心绞痛跌打损伤每次20~30 毫升每天2次早晚服活血化瘀酒【配方】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制作方法】50度白酒1000克浸泡1个月。【功能】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用法】每次服10毫升。也可外搽患处。【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化瘀止痛酒【配方】柚子皮(去白)、川芎、木香、香橼皮各等分,酒酿、红糖各适量。【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切碎,研细末,装瓶备用。【功能】行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及腹部胀满、疼痛。【用法】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3~6克以酒酿1小碗,加入红糖适量,搅拌匀,上火略煮,趁热食用。祛风通络酒【配方】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羌活、独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乌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枫荷50克冰糖100克。【制作方法】50度白酒1.5千克浸泡一个月。【功能】祛风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慢性风湿筋骨疼痛,且疼痛多发生于寒冷潮湿天气者。【用法】每日两次,每次10毫升,亦可外搽患处。【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高血压患者勿饮。慢性炎症患者慎用。此药酒含川乌,不能多饮斑秃生发灵【配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上药用纱布袋包扎,在95%酒精中浸泡20天;过滤药液,加入10%斑蟊酊100毫升,10%川椒酊500毫升,充分溶和后,再加入少量5%蓖麻油,搅匀即可。【功能】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用法】外用。用棉球蘸药酒涂擦患处,每日2次。红白酊【配方】红花、白蒺藜、川芎各等份,酒精适量。【制作方法】将上药加工成末,用30%的酒精浸泡10~15天,滤取药液备用。【功能】用于白癜风。【用法】外用。每日2~3次,涂擦患处。服用药酒时应注意①药酒只适用于寒性、虚性疾患,且平日有饮酒习惯者,否则只可酌少量饮服。②一般每次服:小酒盅(约15~30毫升),每日2~3次,不可过量服用。③药酒宜饭前服用。因为饭前胃、肠中内容物较少,药物能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性迅速为人体吸收,较快发挥作用。④高血压、肝脏病、心脏病及小儿、孕妇,以及对酒精有过敏的人不宜服用。⑤药酒久置可有部分沉淀物,系鞣质、粘液质等无效成分。六、使用注意事项1.不宜与水合氯醛合用乙醇能与其生成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致死。2.不宜与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拮嗪、吩噻嗪等酚噻嗪类西药合用这些西药抑制乙醇代谢,使其分解缓慢,并与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相加抑制作用,产生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副作用。3.不宜与优降宁、呋喃唑酮、苯乙肼、异烟肼、灰黄霉素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六、使用注意事项1.不宜与水合氯醛合用乙醇能与其生成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致死。2.不宜与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拮嗪、吩噻嗪等酚噻嗪类西药合用这些西药抑制乙醇代谢,使其分解缓慢,并与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相加抑制作用,产生恶心呕吐、头痛、颜面潮红等副作用。3.不宜与优降宁、呋喃唑酮、苯乙肼、异烟肼、灰黄霉素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六、使用注意事项4.不宜与酶制剂同用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引起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制剂失效。5.不宜与苯妥英钠、戊巴比妥、安乃近等中枢抑制剂,新抗凝、双香豆素、苄丙酮香豆素等抗凝药及降糖灵同用因乙醇使肝脏药酶活性升高,加快这些药物的代谢分解,使药效降低。6.不宜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用这类药物有丙咪嗪、去甲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乙醇的肝药酶诱导作用使药物代谢产物增加,不良反应加重。六、使用注意事项7.不宜与降糖药同用乙醇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降糖作用,使病人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和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病变。8.不宜与中枢抑制药、成瘾性镇静药及部分抗组织胺药同用乙醇能增加药物的镇静作用,加深中枢抑制而导致死亡。9.不宜与呋喃类抗菌药合用能加重后者对神经中枢的毒性。六、使用注意事项10.不宜与胍乙啶、苄甲胍、戊双吡铵等降压药及利尿酸,噻嗪类利尿药同用乙醇能使血管扩张,与这些药同用会加重体位性低血压。11.不宜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抗风湿药及硝酸甘油等抗心绞痛药同用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于,与这些药物合用会增强胃肠道的刺激性,严重者导致出血。12.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乙醇会降低血钾液度,使机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导致中毒。六、使用注意事项13.不宜与二线抗结核药环丝酸同服乙醇可加剧环丝氨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出现头痛、眩晕、嗜睡、精神病状态、视觉障碍、轻瘫、踝部阵挛,并易引起癫痫发作。14.不宜与抗菌药利福平及抗代谢药甲氨蝶呤同服合用则对肝损害加剧。启示录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平衡营养,合理膳食七情致病,放松心态谢谢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营养学学习心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