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苏联 月球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了空间时代的开始。月球成为宇宙探险的首选对象。( )年,

当前位置:
>>>日,“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成功登月。“玉兔”月球车在..
日,“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成功登月。“玉兔”月球车在无大气的月面上行走时,可能遇到的考验是:A.风吹雨打B.荒漠沼泽C.严寒酷热D.雪山沟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 试题分析:月球是一个无大气的环境,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A错;没有大气就没有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温差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没有液态水存在,没有沼泽,B错C对;没有雪山有沟谷,D错。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日,“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成功登月。“玉兔”月球车在..”主要考查你对&&探索宇宙,宇宙的演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索宇宙宇宙的演化
宇宙: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140亿光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现代观测。自古以来,人类就充满了对宇宙的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许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的信息。太空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望远镜、太空探测器、载人宇宙飞船等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现在宇航员还可在太空站上过太空生活呢!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反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100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初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后的38年中,共有385名男女宇航员遨游过太空,他们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最长时间为439天。在这期间,人类也付出了代价,先后有14名男女宇航员在航天飞机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为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宇宙探索:1、人类登月:人类乘宇宙飞船登月球的探测活动。飞到月亮上去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9年,苏联发射的 “月球1号”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在60年代末把人送到月球上探测的计划 ——“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计划的任务包括为载入月球飞行作准备(由“阿波罗”1~10号完成),并进行载人月球飞行(由“阿波罗” 11~17号承担)。日,人类第一次登月,到1972年,美国先后派出6批宇航员,乘座“阿波罗”飞船拜访了月球,共12人涉足过月面。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阿波罗”11~ 17号,每次登月飞行都获得了数目不等的、高分辨率的月球照片,每次登月飞行的实验内容和技术设备都有所发展。“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在月面上安装了月震仪、激光测距仪等,并作了太阳风收集等实验。“阿波罗12号”登月舱携带一辆双轮车,供宇航员考察时装载工具和摄影机之用。“阿波罗”15~17号除了在月面进行实验外,还进行了在环月轨道中的许多测量实验。2、登月历时:6次登月,宇航员在月面停留的时间共约300小时,在月面上探测时间合计80小时,其中“阿波罗17号”在月面上停留75小时,探测时间约22小时。6次登月采集到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70多公斤,有采自月面“海”的和“山”的,有古老的也有新生的。这些岩石和土壤标本是研究月球物质成分、结构及其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珍宝。3、登月收获:宇航员们放在月球上的地震仪记录表明,月球和地球一样,也有一层外壳,其厚度为40~60公里。这个数据是在风暴洋和弗。拉摩洛等地区测定的;月壳下面是月幔。月幔大致又分为三层。上层月幔厚240公里左右,主要由古代“岩浆海”里沉淀下来的较重物质构成。中层月幔厚达480公里以上,这里大概还保存着混沌时代形成原始月球的“胚胎物质”。上述两层都是固态的,但具有可塑性。内层月幔处于局部熔融状态。月球的中心部分是月核,其温度约为1000℃,远远不如地核那么热(地核温度为龙去脉5000℃~6000℃)。月核很可能是熔融的,可能是由低熔点的硫化铁物质构成。对月球的探测还发现月球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月球近侧存在几个“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在“阿波罗”科学实验站里装设了很先进的月震仪器。经探测,月球上也有月震,但月震的次数比地震少得多,释放的能量也远远小于地震。月震很弱,最大的月震为1~2级。除了陨星撞击引起的震动外,月亮离地球最近或最远的时候,由于地球的起潮力作用,常会出现月震。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宇航员带回的月岩样品进行了多种项目的共同研究。经实验室分析得出:月岩中已发现近60种矿物,其中有6种在地面上尚未发现;在月岩和月土中发现了地球上的全部化学元素;没有发现可生存的月球有机物,也无古微生物的证据;在某些月岩中有微弱的剩余磁性;月球样品中存在许多太阳活动事件踪迹;根据样品的同位素分析,得出月球年龄约46亿年。在大部分被月尘和岩屑覆盖的月球表面上,宇航员看到各种形状、大小、出现频率不一的岩石,还发现月球表面散布着一些具有光泽的玻璃物质。月尘在各处的厚度不同,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的地方有5~6米。到达月球的宇航员在漆黑的月空中看到大而发光的地球。月球的探测器还在月球空间拍下地球的照片以及绕观月球和地球的照片。月球上的地球光要比地球上的月光明亮8倍多。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阿波罗”登月成功,是人类科学的结晶,开创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可能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巨大的天文望远镜也将在月球上从没有空气的太空观测天空;人也将可能把月球作为出发到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美国六次登月计划详情:
阿波罗 11号 推进 装置:“火星”V火箭 时间:1969年 7月16日—24日 乘员:阿姆斯 特朗、科 林斯、奥 乐 德林 飞行时间为 8天3小时,首次 载人月球登陆行动,首次在月球行走。“体斯顿,宁静基 地报告,鹰已降落。”日。 降落地点:静 海。 坐标:北0.71度,东23.63度。 太空 行走时间2小时31分钟,树起 了旗帜、安放 了仪器,在登 陆处树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人类首次月 球登 陆处,1969年7月。我们 是为了全人类带着和平之意而来。”月球表 面 行走时间21.6小时,绕月球轨道飞行30次。登月 舱的上升 阶段舱留在了月球轨道,共采集了20公斤的物质。 阿姆 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时 说的话:“虽然对个人来说,那只 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阿波罗 12号 发射: 1969年 11月14日 16:22:00 UTC 登月: 1969年 11月19日 06:54:35 UTC 3°0'44.60"S - 23°25'17.65"W 风暴海 月表行 走时间: 第1次:3小时56分钟3秒,第2次:3小时49分钟15秒,总共:7小时45分钟18秒 月表 停留时间: 31小时31分钟11.6秒 月球 标本质量: 34.35千克
阿波罗 13号 阿波罗13号 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第三艘 载人登月宇宙飞船,在阿波 罗载 人登月计划中是第7次执行载人任务。阿波罗 13号发射于日。阿波罗 13号在计划中是第3次登月的任务,但是由于 飞船在抵达月球前发生的严重故障,无法执行登月计划,3名宇航员最终成功返回地球。
阿波罗 14号 发射: 1971年 1月31日 21:03:02 UTC 登月: 1971年 2月5日 09:18:11 UTC 纬度:3° 38' 43.08" S-17° 28' 16.90" W Fra Mauro 月表 行走时间: 第1次:4小时47分钟50秒 第2次:4小时34分钟41秒 总共:9小时22分钟31秒 月表 停留时间: 33小时30分钟29秒 阿波罗 14号(Apollo 14)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八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三次成功登月的载人登月任务。
阿波罗 15号 发射地点:佛罗里达州 肯尼迪航天中心 LC 39A 发射: 1971年 7月26日 13:34:00 UTC 登月: 1971年 7月30日 22:16:29 UTC 地理坐标:26° 7' 55.99" N-3° 38' 1.90" E 登月舱站立舱外活动:33分钟7秒 第1次:6小时 32分钟42秒 第2次:7小时 12分钟14秒 第3次:4小时 49分钟50秒 总共:18小时 34分钟46秒 月表停留时间: 66小时54分钟53.9秒 阿波罗 15号(Apollo 15)是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九次载人 任务,也是人类第四次成功登月 的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 15号还是阿波罗计划中 首次J任务——与前几次任务相比在月球上停留更久,科学研究的比例更大。 指令长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和登月舱 驾驶员 詹姆斯·艾尔文(James Irwin)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天,在登月舱外 的时间总长为十八个半小时。两位 宇航员驾驶的历史上第一辆月球车使他们在月球上穿越的距离比前几次任务遥远了很多。
阿波罗 16号 发射地点: 佛罗里达州 肯尼迪航天中心 LC 39A 发射: 1972年 4月16日 17:54:00 UTC 登月: 1972年 4月21日 02:23:35 UTC 8°58'22.84"S-15°30'0.68"E 笛卡尔环形山 月表行走时间: 第1次:7小时 11分钟2秒 第2次:7小时 23分钟9秒 第3次:5小时 40分钟3秒 总共:20小时 14分钟14秒 月表停留时间: 71小时 2分钟13秒 阿波罗16号(Apollo 16)是阿波罗计划 中的第十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人类历史 上第五次成功登月的任务。
阿波罗 17号 任务名称:阿波罗17号 登月舱:挑战者 成员人数:3 发射地点:佛罗里达 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LC 39A 发射:1972年12月 7日05:33:00 UTC 登月:1972年12月 11日19:54:57 UTC;20.19080°N-30.77168°E;陶拉斯-利特罗山谷 月表行走时间:第1次:7小时 11分钟53秒;第2次:7小时 36分钟56秒;第3次:7小时 15分钟8秒;总共:22小时3分钟57秒 月表 停留时间:74小时59分钟40秒 阿波罗 17号是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最后 一艘飞往月球的载人太空船。飞行时间为1972年 12月6日至1972年 12月19日,登陆地点 为陶拉斯·利特罗山脉,停留时间为74小时59分,为阿波罗计划 中停留月球表面时间最久的载人太空船。因为如此,采集的岩石 标本也是最多的,为152公斤重。 阿波罗 17号(Apollo 17)是美国国家 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 第十一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六次也是迄今为止 最后一次登月任务。阿波罗 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的夜间 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宇宙的演化: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从整体上看是泡沫状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其间的物质分布也大致均匀。1、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霍金:史蒂芬?霍金,广泛尊崇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著名的《时间简史》的作者。17岁的霍金患病后只能永远坐在轮椅上并且失去了语言能力,这位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残疾人,却依靠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惊人的关于大爆炸和黑洞的理论。2、宇宙的变化发展: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3、宇宙的将来: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剩下我们孤零零的,在一片黑暗当中。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宇宙演化三阶段: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150亿年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大爆炸的整个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突然,这个体积无限小的点在四大皆空的“无”中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人们将大爆炸的瞬间定作宇宙年龄“零”时。
1、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宇宙处在这个阶段的时间特别短,短到以秒来计,称为“太初第一秒”。刚刚诞生的宇宙是极其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迅速膨胀,温度急速下降。宇宙年龄为百分之一秒时,温度降到1000亿摄氏度;宇宙年龄为1秒时,温度继续下降,但仍高达100亿摄氏度以上,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高密的状态,当时除氢核——质子外,没有任何别的化学元素,只有由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混合而成,成为热平衡状态下的“宇宙汤”。
2、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在“宇宙汤”中,原先只有中子和质子等基本粒子,在3分钟时中子和质子之比为1:6。随着整个宇宙体系不断膨胀,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化学元素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中子和质子开始核聚变过程,所有的中子迅速合成到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这一时期还合成了其它轻元素,如氘、氚、锂、铍、硼等,数量较少。各种轻元素的丰度——即与氢的比例在宇宙各处都是一定的。当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摄氏度时,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就结束了。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这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和质子、电子、光子等,光辐射很强,但是没有星体存在。
3、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至今我们仍生活在这一阶段中。这一阶段起始于温度降到几千摄氏度时,此时上述各种原子核开始与电子结合为中性原子,这一过程称为复合。由于温度的降低,辐射也逐步减弱,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又过了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先后形成了各级天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人类也终于在地球上诞生了。
发现相似题
与“日,“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成功登月。“玉兔”月球车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4479191206227268185108154285196647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期入学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国政府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越来越暴露出来。
以上材料均引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1.受材料一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苏俄分别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2分)
2.分析由“直接过渡”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5分)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斯大林模式经济上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哪几次改革尝试?(3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6分)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3月适应性考试文科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扼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
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新局面的出现”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前苏联登月未遂揭秘
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率先留下的脚印曾被称作是“人类作出的伟大的一跃”。30年过去了,下一代的人们似乎特别注重那一壮举的历史价值和技术成就。由于苏联如今已不复存在,冷战从此成为离我们远去的历史,人们往往会忘记两个超级大国太空竞争时代的一些重要事件。 特别是人们把苏联人所受到的心理震动想象得很糟,因为再没有什么比“阿波罗号”太空飞行的成功使前苏联领导人更感到沮丧。事实上在世人眼里,前苏联已经丧失了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所取得的领先地位。1959年,前苏联人把“月球2号”探测器送抵月球,随后尤·加加林(YouriGwine)于 1961年成为太空第一人,探测器飞向火星和水星,宇航员从太空发回信息……这一切使得他们原本有机会缩短与对手之间的差距。 但是,前苏联于1969年7月21日这一天遭受了失败,更糟的是:美国宇航员实现了他们的太空行走计划;前苏联的自动探测器“月球15号”由于其发动机动力不支在月球表面被撞碎,而探测...&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I 957年1(1月4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世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而且也意味着美苏之间的登月竞赛已经悄然展开了 首枚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之后,苏联人没有停止,他们又于1957年¨月3日把栽有小狗“莱伊卡”的人造地球卫星2号送上了天、 然而苏联人后来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与美国“土星”5号相对应,苏联为登月计划设计的推进火箭名为“Nl”号。这种体积庞大的火箭总共试发射过4次,每次_者lj是以悲眉J和灾难收场。 设计“巨无霸”式“N1号”火箭的最初目的,是将代号为“苏联月亮”的卫星送入太空。说它是“巨无霸”绝对名副其实——它的第一级发动机组是3()台使用煤;由和液氧作燃料的大功率火箭发动札 但...&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在莫斯科东南方向2000多公里的丘拉坦(Tyuratam)沙漠地区有一个世界闻名的航天发射场,官方称其为拜科努尔发射中心,是前苏联航天发射试验基地。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显为人知的秘密航天计划—前苏联登月计划曾在这里实施。在美苏之间的相互竞争中,结果是美国人后来居上,成功地登上了月球,而苏联的登月计划则以失败而告终。对于这一失败的航天计划,苏联人一直三缄其口,美国的情报机构则穷追不舍,终于揭开了这一封存多年的惊人秘密。 美苏争霸向太空延伸 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基于各自的目的,在诸多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一直处在一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竞争状态。从陆地到海洋,从地球到太空,都留下了他们你追我赶的沉重足迹。本来一开始前苏联是处于领先地位的,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日苏联又首先将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比格林的太空飞行几乎提前了一年。此事成为当时的苏联人津津乐道和炫耀的资本,《真理报》毫不...&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中国:中国计划在2004年至 2007年间环绕月球进行不接触月 表探察;在2005年至2012年进行 月球登陆探测;在2010年至2017 年之间实现在月球表面着陆,并采 样返回。 日本:2010年之前,日本要研 制出能够在月球进行探险的机器 人;20巧年前,开发出能够使人类 在月球长期停留的一整套技术; 2025年前,开始在月球上建造进 行科学研究的基地。 ...&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据美国国际预测公司 6月 2日报道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 ,印度政府同意投资 745 0万美元 ,执行在 2 0 0 8年发射月球轨道器的任务 ,该月球轨道器将利用极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 (PSLV)发射。据报道 ,该月球轨道器是一个月球探测装置 ,具有 5 m分辨率 ,可对月球表面三维成像和绘图。参加这项任务的组织有 :维克拉姆...&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味二七孟二姜遂倪彭砒狱彭义军公默姨头么么弓澎 铁道旁一群孩子抱起H一1火箭招料管进在玩耍划方案二元发动机推力充分节制(减少)状完 由于任务的亦徐.协宁亦份什下实现的,直至着陆月球。 Hl一JI3计划方案 196。年苏联政府作出了《关于研制大推力运载火箭、卫星、字宙飞船和开发宇宙空间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c.n。科罗廖夫领导的设计局开始了苏联第一个称做H一](英文N和俄文H同音,故西方译成N一1—编者)的超重型运载火箭的设计工作。 当时,科罗廖夫所渴望解决的,是向火星发射无人驾驶的重型行星际飞船(TMK)。H一1运载火箭就是为此而设计的。起初计划由它送往’ 200公里高空轨道的有效载荷质量为70吨.就在这时,美国着手实施“土星5一阿波罗”载人月球考察计划(国威计划).于是苏联便产生了在H一1运载火箭基础上准备载人月球考察(几3)的设想,并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联盟”型飞船无人驾驶绕月飞行.有人驾驶绕月飞行;月球登陆考察。因此把这...&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今年是人类首次登月成功3汀周年。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愿望。但是直到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驾驶的“阿波罗n号”宇宙飞船首次在月面着陆,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月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初步揭开。 月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瑰丽晶莹、诗情画意般的世界,而是一片万籁俱寂的荒漠之地。月球的表面呈灰白色,那里没有空气、水和生命,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密密麻麻的坑穴,上面布满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并闪烁着许多晶莹的玻璃珠。月球的重力很小,只有地球的1/6,人在上面行走得象袋鼠一样蹦跳。在受到太阳直射时,月球表面的温度高达127℃,而夜晚则降到一183℃,是名副其实的“广寒宫”。 尽管是这样的一个荒凉的不毛之地,月球的开发价值却很大。现在初步探知,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有40%的氧,30%的硅,20-30%的铁、锰、钻、钦、铬、镍、铝、镁以及5%的氢等矿物资源,还有放射性元素...&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6613
订购咨询:800-810-661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月球1号在苏联升空日
月球1号在苏联升空日
&&&&&&&&&&&&
&&&&人类太空探索历程&&&&太空探测器(宇宙飞船)的发展历程;&&&&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日,月球1号在苏联升空日,美国也成功有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日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的航天器。日,前苏联火星1号探测器飞越火星,以尝试失败告终。日,美国水手4号行星际探测器飞越火星。日,美国水手7号探测器发回126张照片。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1年前苏联火星2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并发回照片。日,美国水手9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发回7329张照片。日,前苏联火星5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了数天。日,前苏联火星6号和火星7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结果没有公布。1975年,美国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于8月20日和9月9日在火星着陆,发回了5万多张照片和大量的数据。197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9月5日和8月20日发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1989前苏联福波斯1号和福波斯2号探测器于7月7日和7月20日在前往火星的途中失踪。1993美国火星观察者在预定即将到达火星轨道之前失踪。1996俄罗斯“火星―96航天器发射失败。1996火星环球勘探者发射升空,1997年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1998美国发射火星气候探测器。日,探测器与地面失去联系。1999美国发射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欧洲宇航局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太空总署发射“火星探测漫步者-A”探测器。同年6-25发射了“火星探测漫步者-B”探测器。&&&&&&&&航天飞机发展历程:&&&&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能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7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发射任务。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1&&&&&&&& 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423小时53分钟,创造了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记录。日,“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日,“哥伦比亚”号发射,这次指挥它的是艾琳?柯林斯,标志着女性首次成为航天飞机的机长。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结束了长达14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2006年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此次发现号顺利完成国际空间站维修和建设任务,并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名宇航员。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下午2时左右,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机上7名宇航员将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最后一次维护。美国西部时间24日8时39分,“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圆满完成了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一次维护的飞行任务。日(北京时间16日6时3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升空,启程前往国际空间站日本舱安装最后一个组件。2009年8月,美国东部时间28日23时59分(北京时间29日11时59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现”号搭载7名宇航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运送数吨的补给和设备。此前,“发现”号的发射已三次被延迟。25日因为天气状况推迟,随后于26和28日两度推迟,主要原因是装有液体氢的燃料箱阀门出现问题。2009年9月美国东部时间11日晚间7时47分(北京时间12日上午7时47分)发现号开始点火进行变轨,于当天晚间8时53分(北京时间12日上午8时53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着陆。2010年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早上6点21分(北京时间18时21分),美国“发现号”宇宙飞船顺利发射升空,携带7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此次“发现号”除载有4名男性宇航员外,还携带有3名女性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与1名女性宇航员会合,创造史上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员人数最多的纪录,达到4人。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服役近27年的“发现”号将最后一次执行飞行任务。人类上了太空: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飞船用了108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在萨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B?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日,美国发射载人飞船“水星”6号,航天员欧约翰?格伦中校驾驶“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H?行3圈,历时4小时55分23秒,在大西洋海面安全返回。日,苏联发射载有尼古拉耶夫少校的“东方”3号飞船上天。8月12日,苏联发射载有波波维奇中校的“东方”4号飞船上天。“东方”4号与“东方”3号首次在太空实现载人飞船的交会飞行,最近相距5公里,第一次从太空传回电视。日,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中尉驾驶苏联“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48圈,历时70小时50分,19日返回。日,苏联成功发射载3人的第二代载人飞船“上升”1号。航天员科马罗夫、耶戈洛夫和费捷斯托夫驾驶飞船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4小时17分,返回于库斯塔奈地区。这是苏联、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载3人飞行。&&&&&&&&2&&&&&&&& 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列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完成了目视观测、拆卸工作及其他实验。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二代载人飞船“双子星座”3号。飞船乘载着美国航天员格里索姆中校和约翰?杨少校,绕地球飞行5圈,历时4小时53分钟。这是美国首次载2人飞行。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麦克迪维特上尉和怀特上尉的“双子星座”4号飞船,绕地球飞行62圈。怀特到舱外行走21分钟,用喷气装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机动飞行。这是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日,美国发射“双子星座”6号飞船,飞船载有希拉中校和斯坦福尔德上尉。飞船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5小时51分钟。此次飞行是与12月4日发射的“双子星座”7号交会,并保持近距离编队飞行,最近时约0.3米。这是美国载人飞船第一次空间交会飞行。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绕地球飞行6.5圈,历时10小时41分。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日,美国“阿波罗”4A飞船在发射台上进行登月飞船的地面试验。飞船内坐着曾参加过“水星”号、“双子星座”飞船飞行的格里索姆上校、美国第一个完成舱外活动的怀特中校和第一次准备参加太空飞行的查菲少校。突然,充满纯氧的座舱起火爆炸,3名航天员当即烧死。日,苏联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三代飞船“联盟”1号。4月24日飞船返回时,因降落伞故障,飞船坠毁于乌拉尔奥伦波克附近,航天员科马罗夫不幸遇难。日,苏联发射宇宙212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中与后来发射的宇宙213号无人飞船自动对接。这是苏联完成的第一次空间对接。日,美国发射“阿波罗”7号飞船。航天员希拉、艾西尔和坎宁哈姆绕地球飞行163圈,历时260小时9分钟,22日返回。这是“阿波罗”飞船的第一次载人地球轨道飞行。日,美国发射载有波尔曼、洛弗尔和安德斯的“阿波罗”8号飞船。飞船进入距月面112公里的月球轨道上飞行了10圈,时间20小时6分钟,并向地球发回电视。27日返回。这是世界上第一艘绕月飞行的载人飞船。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飞船上载有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3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50分钟的飞行后,进入环月轨道。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2时56分,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19分钟后,奥尔德林跟着也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面插上美国国旗,放置科学仪器,搜集2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共活动了2小时31分40秒。日,苏联发射载有航天员尼古拉耶夫和谢瓦斯基扬诺夫的“联盟”9号飞船。飞船绕地球飞行268圈,历时424小时59分,创造了载人飞行史上的新记录。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礼炮”1号空间站于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共飞行了175天。运行期间对接了两艘“联盟”号飞船,其中“联盟”11号的航天员进站工作了3星期。此后一直到1982年,苏联又连续发射了“礼炮”2~5号空间站和第二代“礼炮”6号、7号空间站。日,苏联发射载有航天员多勃罗沃尔斯基、帕查耶夫和沃尔科夫和“联盟”11号飞船。飞船成功地实现了和“礼炮”1号空间站的对接、在轨运行24天后,在返回途中,返回舱空气泄露,返回地面时,人们发现未穿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全部遇难。日,美国发射载有塞尔南、埃文斯和施密特的“阿波罗”17号飞船。11日到达月球,两名航天员在月面逗留75小时,在月球轨道上释放了一颗卫星。飞船19日返回。这是人类迄今最后一次载人登月飞行,也是“阿波罗”飞船第7次登月飞行。日,美国用“土星”V火箭发射名为“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后与多艘“阿波罗”飞船对接,先后有3批9名航天员到其上工作。原预计“天空实验室”能运行到1982年,但终因空间站故障严重,无法正常使用,其运行轨道急剧下降,于日坠落于南印度洋澳大利亚西南水域。这是美国发射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3&&&&&&&& 日,苏联发射载有拉扎列夫和马卡罗夫的联盟18A飞船,准备与礼炮4号对接。火箭第3级点火不久,正值火箭上升到144公里的高空时,因制导系统发生故障,飞船在空中翻滚,并偏离预定轨道。地面控制中心不得不发出应急救生指令,使火箭紧急关机,返回舱与飞船分离,航天员按应急方案返回,在西伯利亚西部山区安全着陆。飞行只进行了22分钟。这是载人航天以来,第一次因火箭飞行不正常而成功地采取的应急救生措施。日,苏、美发射飞船进行联合对接飞行。首先发射的是载有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和库巴索夫的“联盟”19号飞船。发射后7.5小时,美国“阿波罗”18号飞船载着美国航天员斯坦福尔德、斯莱顿和布兰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成功。7月17日,“阿波罗”18号飞船和“联盟”19号飞船成功地对接。飞船对接状态保持了两天,美苏航天员实现了飞船间的互访。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竞争对手难得的“太空握手”。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此后又陆续建造了“挑战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发现”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仅73秒后即爆炸,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再次遇难。尽管如此,美国航天飞机投入运营22年来,已成功飞行111次,在太空部署过卫星、维修过“哈勃”、完成了无数科学试验,是目前正在建造中的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送工具。日,苏联发射“联盟”T12号飞船升空。船上载有扎尼拜科夫、沃尔克和女航天员萨维卡娅,与“礼炮”7号空间站-“联盟”T10号飞船联合体对接。25日,萨维茨卡娅和扎尼拜科夫一起进行了3小时35分钟的舱外活动。萨维茨卡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此后历时10年,直到日,苏联(俄罗斯)才建成由核心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舱、“光谱”舱和“自然”舱组成的完整的“和平”号空间站。日,“和平”号在绕地球飞行8万多圈、行程约35亿公里、超期服役近10年后,坠毁在太平洋预定海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是20世纪质量最大、载人最多和寿命最长的航天器,堪称“一代天骄”!在“和平”号天马行空近15载中,共接待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航天员100多人次。其中俄罗斯航天员在“和平”号上创造了两项太空飞行纪录:一项是由玻利亚科夫创造的、人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438天的世界纪录,另一项是由阿夫杰耶夫创造的、在太空飞行累计时间达748天的世界纪录。科学家们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包括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空间科学、对地观测等众多领域的成千上万项科学实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着5名美国航天员和2名俄罗斯航天员升空,首次实现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此后一直到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8次对接飞行,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降低了目前正在组装的国际空间站装配和运行中的技术风险。日,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美国女航天员露西德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露西德在太空生活了188天,打破了俄罗斯航天员康达科娃创造的女性在太空飞行的最高纪录。日,俄罗斯用“质子”K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舱送入太空,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日,世界上首位太空游客、美国富翁蒂托搭乘“联盟”TM32号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出发,到国际空间站上旅游观光8天,5月6日返回地面。蒂托此行耗资2000万美元,除了太空观光外,他还负责飞船的一部分无线电通信、导航和供电任务,并与俄宇航员一起执行了对地观测任务。蒂托的太空之旅开创了太空旅游的新时代。日~5月5日,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亿万富翁马克?沙特沃斯也在太空度过了10天的时光,其中8天生活和工作在国际空间站上。&&&&&&&&4&&&&&&&&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 月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