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作用可以分解淀粉,这句话中的“分解”一词是否用得恰当

当前位置:>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1碎屑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2碎屑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3710分钟3小块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4碎屑2滴碘液010分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2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2毫升唾液,对照实验是1号试管.得出的结论是低温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该题要从对照实验的设置和实验变量的确定方面考虑解答.
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分析该学习小组的实验设置可知:1号试管与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比较1号试管与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从4号试管所处的温度环境中可知: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与1号试管以温度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催化能力)的影响;因此4号试管与1号试管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即在4号试管中也要加入2ml唾液;该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4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说明4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比较二者的实验现象可知:低温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故答案为:(1)唾液;2;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2毫升唾液;1;低温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相关试题淀粉在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什么?_百度作业帮
淀粉在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什么?已知淀粉遇碘可以变蓝,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操作试管步骤试管A试管B一2ml淀粉液2ml淀粉液二2ml蒸馏水2ml唾液三37度保温5分钟37度保温5分钟四加入4滴碘液摇匀加入4滴碘液摇匀结果变蓝不变蓝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变量是、.(2)因变量是.(3)无关变量是.(4)对照组是,实验组是.查看本题解析需要登录您可以:(1)免费查看更多试题解析(2)查阅百万海量试题和试卷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唾液淀粉酶 -
中文名称:唾液淀粉酶英文名称:Salivary&amylase,缩写&S—AMY
唾液淀粉酶 -
经胰α-淀粉酶(α-amylase)水解唾液淀粉酶(pancreatic&amylase)是由分泌的一种水解酶,是作用于、、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属于α-淀粉酶的一种。α-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的酶几乎都是分泌性的。此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链。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麦芽糖为主。此外,还有麦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为准是35-50%,但在细菌的淀粉酶中,亦有呈现高达70%分解限度的(最终游离出葡萄糖)。淀粉中的两种连接键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链。主要见于高等植物中(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但也有报告在细菌、牛乳、霉菌中存在。对于象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作用于支链淀粉或葡聚糖的时候,切断至α-1,6-键的前面反应就停止了,因此生成分子量比较大的极限糊精。从上述的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作用方式,分别提出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4-glucanohydrolase)和&α-1,4-葡聚糖-麦芽糖水解酶(α-1,4-glucan&maltohydrolase)的名称等而被使用。唾液由三对大(下颌腺、肋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许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在中性范围内,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值约为4.3~4.8的酸性反应为止。人体的其他组织如卵巢、输卵管、肺、睾丸、精液、乳腺等的提取物中都发现有淀粉酶活性;血液、尿液、乳液中也含淀粉酶。血液淀粉酶中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则来自于血液。&
唾液淀粉酶 -
检测与诊断
&唾液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时,发现有两个主要的同工酶区带及数个次要区带。两个主要区带中的一个和胰腺的提纯物或分泌物电泳的位置相同,因此命名为P-同工酶;另一个和唾液腺提纯物或唾液电泳在同一位置,因此命名为S-同工酶。测定淀粉酶同工酶有助于对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值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220U/L(37℃)&尿淀粉酶&1200U/L(37℃)P同工酶&血清115U/L&尿800U/L&唾液淀粉酶新生儿血清淀粉酶约为成年人的18%,主要为S-型,到5岁时达成人水平;在一岁内测不出血清P-型淀粉酶,以后缓慢上升,在10~15岁时达成人水平。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测定是胰腺疾病最常用的实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室诊断方法,当罹患疾病,或有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时都可引起其活性升高或降低,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尿淀粉酶水平波动较大,所以用血清淀粉酶检测为好,或两者同时测定。淀粉酶活性变化亦可见于某些非胰腺疾患,因此在必要时测定淀粉酶同工酶具有其鉴别诊断意义。血清淀粉酶除来源于胰腺外,还来源于及许多其他组织,所以在淀粉酶活性升高时,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P-同工酶升高或降低时,说明可能有胰腺疾患;S-同工酶的变化可能是源于唾液腺或其他组织。当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而又诊断不清时,应进一步测定同工酶以助鉴别诊断。有许多方法可以测定同工酶,琼酯糖和醋纤膜电泳法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淀粉酶的测定结果受方法的影响较大,不同方法参考值亦有所不同,临床所用方法也较多,因此必须了解所用测定方法和其参考值,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20:37:3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唾液淀粉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