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写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主题的ppt开始语和ppt结束语怎么写,发至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李开复2009年交大演讲全文。李开复,热心教育者,经过写作、网络、演讲,他在崛起的时代,帮助了众多的青年学生,他们亲切的呼唤他&开复老师&。
也许有些人说:开复老师,跟4年前相比,你胖了。我告诉你一个秘诀:就是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做你喜欢的工作。
今天我想讲的题目是&&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主要是我在回顾我的成长和我的一生。在我写我的自传的时候,我想到我的一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事情是我真正想 留下的,想传授给的学生。就像我的自传一样,不想用一些说教的方法,不想用一些如何得到智慧,或者说成长中的七个或十个秘诀。我希望用讲故事一样的轻 松,从我出生到今天,把我一生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希望你们得到十个启发。
一、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这个故事回溯到1961年我的出生,我出生的时候,我的母亲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在43岁的高龄决定生出我。在那个时候,医学等都有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是她还坚决地把我生出来。
在我的父母亲的呵护之下,我成长起来。我的童年非常顽皮,可能你们没有感觉到,其实我觉得有一个调皮的童年挺好的。尤其是在一个父母亲非常爱我,给 我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让我成长。我希望有一天你做父母的时候,你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大的空间。因为这样的孩子是快乐的,也是有创意的孩子。
在这当中,我做了很多有趣的顽皮的事,我记得有一次我的父母亲对我有很大的期望,告诉我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正好我的邻居说,我的池塘养了 100条鱼,多好看什么什么的。我的兄弟姐妹们很怀疑,怎么数也不像,就试着去数,小心的求证,数数它就游走,数不出来。于是我觉得不仅要小心求证,还要 大胆的求证,我们就把池塘水放光了,然后数一数果然只有50多条鱼,我们就高兴的证明了邻居是说谎的,骗我们的。
当然回家之后邻居来兴师问罪,我发现母亲一方面赔罪,甚至赔钱,还是看到有一丝开心。我觉得她是蛮自豪的,她的孩子这么有创意。这么小心的求证,这么的乖,很特殊的方法来做乖的事情。
还有一次,我记得那时候最讨厌的是睡觉,每天晚上9点睡觉,最怕睡觉了。有一次我要想一个办法要今天晚上可以少睡一点觉,于是我把全家的钟、手表都改早了一个小时,全家都晚睡了一个小时,第二天晚起了一个小时。当我姐姐责怪我的时候,我的妈妈还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所以我觉得是这样开明的父母亲,非常的容忍,给了我很大的空间,让我今天如果有什么创意的表现,或者是有什么聪明的表现,很大的程度是我的父母亲让我去尝试,鼓励我的成功,通常不惩罚我的失败。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在父母亲放纵你的时候,也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我记得6岁以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5岁的时候不愿意读幼儿园,我想去学 有意义的事情。大部分的父母亲会说你胡闹,但是我的父母亲回答说:如果你想清楚了,我们就支持你。但是公立的学校不允许5岁的孩子入学,你能考进去就读, 考不进就不读。
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告诉仅仅5岁的孩子,其实你不是父母亲的附属品,你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的孩子。父母亲放权给我,让我做决定。我就好好的去考,于是我考上了台北市一个吉仁小学,非常好的一个学校,进去以后非常得意。
读了一段时间以后,记得有一个阿姨来我家,她说,开复,读幼儿园了吧?我说我读小学了。她说你读得来吗?我说没问题,我还没看过99分呢,就是说每次考试都是100分。我因为这个挨打了。
我讲这个话的时候还没有挨打,我母亲在等着看我什么时候考99。果然不出所料,我下个星期考了90分,母亲打了我。我说:妈妈,90分也不是很糟,为什么打我?她说:我不是打你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你不懂得谦虚。
我今天讲的启发,就是父母亲希望我自信,信任我,让我做选择,但是自信里面不能够失去谦虚,谦虚里面不能够失去自信,这样你才能发展成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人。
你的功课好,很自豪是可以的,去自夸是不对的,不谦虚就是不应该的。既然夸下海口说没有得过99分,我就看你是不是一辈子能得100分,你得不到了一次,我就狠狠的打你一次,让你记得不要忘了谦虚是的传统美德。这是今天第一个启发。
二、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那么在我10岁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从小出国读书的哥哥回到了台湾,他看到了应试教育,他觉得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方法。而且他看到我聪明调皮,他觉得美国更能够启发我的这种创意,他就让我到美国读书。
父母亲说我建议你去,但是要看你自己要不要去。我母亲说,很多世界上了不起的科学家都来自美国,这表示美国的教育是不错的。你要不要去读?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如果我不想读,她还是不强迫我的。我说当然好了,要去读。
伟大的母亲在1972年的时候,陪我到美国去读书。住在哥哥家,母亲不懂英文,在异国度过了7个半年的时间。在美国她很孤独,因为她没有朋友,不懂语言等等。但是她为了我,陪我在美国读书。
美国教育对我相当有启发。我很幸运第一个学校是美国的一个天主教学校,这个学校让我突然感觉到,老师怎么突然不打我了,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非常 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空间,非常信任我,教了我很多事情。右边的照片是我当时的校长,他当时比较年轻,这是他去年的照片。在我去的时候大概是50岁,现在 是80岁左右。他每天中午牺牲了午餐的时间教我英文,从最简单的一个个教起。
另外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我读的好的课程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比如说数学课。当时老师问七分之一是多少,我说我知道,0.142857&,然后老师说我是数学天才,其实是在台湾背的,从小背过的。但是因为老师给你这个鼓励,说你是数学天才,要努力读数学。
在我读化学、读历史那些科目比较困难,因为需要读更多的英文,我的英文不够好,往往考试都无法考完。但老师对我说,开复你拿回家去考,你可以查字 典,可以慢慢的考,别人考试一小时,你可以考一晚,但是我相信你不会去偷翻课本。这句话对我意味深长,这个说明老师对我非常的信任。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 他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做到。后来我对诚信的重视,一部分来自于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非常的感谢。
在学校的时候,我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在读高中的时候开始创业,自己拿资金创立公司,当时我们做很有趣的项目。第一年做了一个绑餐巾的 铜环,也赚了一些钱。后来发现是同学的父母亲各买了几套。这个并不让我觉得自豪,因为这不是真的市场需求做的,而是孩子的父母亲被强迫买的。
第二年我做新公司总裁的时候,我就说要做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我们做了一个T恤,很可爱,几乎每个高中生都买了一件。这个项目得到了全国的盈利最高的公司的奖。回顾当时有点像创新工场给了我们一个平台一样。
高中毕业之后,父母亲陪我去看了几个大学,后来我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在哥大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习成长的生涯。那里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哲学、文 学、音乐等等课程,我发现那里使我第一次接触了柏拉图,很多其他的哲学家、文学家等等。在那里,我上了一门课,叫文言文入门。这里还有课本照片,所以你有 点怀疑,李开复书里面的文言文他是不懂的,其实我在大学里面修过。你可以把懂得的部分到谷歌里面搜索一下。
这些人文课、政治课,今天回顾一下,对我整个人的完整的成长有相当大的好处。我知道交大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工科的学校,但是未来的发展,以后你去做市 场,理解市场,去和老板交流,整个人的均衡的发展,或者所谓均衡的人文教育,对我来说有相当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不是在哥大,而是进入了一个仅仅 有理工科的学校呢,也许我后来做最好的自己,我的文章、书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办法做出来,或者做这么好。
我在哥大有一个很有名的同学&&奥巴马。是不是觉得他越来越帅了?
在哥大的过程中,我上了政治课,在政治课里面邂逅了奥巴马。我们两个上课都不是很专心听老师的好学生,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睡觉,但是我几乎都睡。因为我进哥大的时候,觉得法律、政治、律师是很高尚的,对社会很大贡献,影响力很大的职位。但是我慢慢的发现我对政治课没有兴趣。
在哥大的时候,我也让自己尝试我自己认为有兴趣的课程。比如说作为一个法律系的为什么要选电脑课,我觉得人有时候要尝试有兴趣的东西。如果他的专业 没有成功,他还有一个后路。万一他哪天认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的事,它可以自由选择。万一他遇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对他更有启发。
幸运的是我在大一的时候我选了电脑课,发现我真的非常喜欢电脑。而且这个喜欢不仅是喜欢,是爱。我发现电脑真厉害,比人脑还厉害。没有想到机器可以 被人控制,这个电脑可以写一个程序控制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你变成这样好厉害。有时候人被夸一夸就有自信了,被夸一夸就喜爱了。
我非常相信一个人往往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这就是今天第二个启发。用英文描述一下&&,刚才我所说的,当周围的人说你很厉害,因为你的天 赋,然后你慢慢的喜欢它。如果你对一件事很有兴趣,你会很喜欢,没有天赋也会开发出天赋。99%的时候,你的天赋就是你的兴趣。当你不确定你爱什么的时 候,你不妨想一想你做的什么事情很好。当你做的不好的时候,你无妨想一想,你想做什么事情是匹配是符合的。
三、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1983年我到卡耐基梅隆读博士,在那里我遇到了又一个名人,他就是Randy Pausch教授。我很幸运在每个阶段都能和名人做同学,在哥大是奥巴马,在CMU是兰迪教授。
在卡耐基梅隆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是和系主任学习。当时我去见他的时候,短短的半小时我学到两件很重要的事情。首先我问,NICO,您对我的期望是什 么?我想很多同学也会这样问老师,他对我说很简单,我希望你在狭窄的领域变成世界第一人,没有人能够超过你,你的论文没有人能超越你。
当时对我来说很震撼,因为作为一个学生从来没有想过什么世界第一人。但是他说我跟你解释一下,并不是让你做计算机的第一人,也不是语言识别的第一 人,既然你选定了用统计的方法做语言识别,在这个领域里面,我希望你的论文是最著名的,我希望你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专家。我说我终于懂了。这是我第一个记下 的事情,要给自己一个很高的期望,因为一个博士不能随便的去做。
在我的第一封信里面问,你想戴什么样的博士帽?在那里我提到博士论文是非常神圣的,非常重要的,应该在你的领域应该成为第一人的,当作一个人生的目标,不一定能达到,但至少试着去做。
我把这个想通以后,再问第二个问题,他给我一个很惊讶的答案。我的问题是OK我懂了,谢谢你,我知道了。从CMU带走了我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我的博士论文,因为我是这个狭窄领域里的世界第一人。
他说错,你毕业后带走的应该是你思考的能力。因为你的博士论文做完了,你可能不再做这个题目了,狭窄的领域就结束了,不见得还有未来了。你做博士论 文其实是给你一种培训,让你把独立思考的问题,从无到有的做出来,变成世界第一人,这个过程中你学会了如何拆分问题,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这个能力才是真 正可以延续下去的。以后你碰到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这样的面对它,无论是计算机的问题,研究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只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问 题的方法这才能受用终身的。
所以大家常谈到一句话,传道解惑,老师的职责,其实我觉得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另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当你把一些学到的知识忘掉了,所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当然我们希望不要忘掉,但如果你忘掉了,至少你还可以学东西, 你可以思考。这个时候你是可以思考的人,从教育中得到了最有价值的精髓。每一个项目固然很重要,每个课本很重要,但是思考的能力比教育远远更重要。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博士论文我做的是语言识别。做语言识别的是跟另外一个印度的老师,他也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他对我的影响有一句更重要的话。他本来要我做语音识别, 但是要我用专家系统的方法来做。我做了一年发现这个方法可能行不通。然后我就去找他,他说了一句话,开复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句话对我有一生的影 响。
我们知道,我们以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自由的描述,他更了不起的是,他不只是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他还可以支持你。他不止是嘴里这样说,他做到了。买了最好的机器,买到了昂贵的数据。当时是一个最好的语言识别,后来被授权给很多公司,成为很多公司用的产品。
这句话事后跟记者谈到,他说在科学领域没有老师管学生的理念,每一个人都是探索者,老师和学生是同样一个平台上看问题,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见,当探 讨以后,每一个人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和话,这样反而他能得到更多的结果。跟我站在同一起跑线,他相信这才是我最后能够化科学为结果的方向。
他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胸怀,更多的是领导力,今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我们都是在一个未知数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做管理者做老师的,一定要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发挥,支持他们去探索,甚至可能会犯一些错误。
最聪明的人希望领导给他机会,让他尝试。如果你真的支持这种最聪明的人,他又做了他激情的事情,他成功的概率是最大化的。所以我不同意你,我支持你,不仅仅是这种胸怀,而且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领导力。最终我的博士论文成为语言技术的突破。
五、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在读博士论文的时候,我经过了一些挑战,这个挑战是这样一个过程。当时在暑假,老师给我一个机会,去教一批天才生,我就从每天早上的8点到9点半,教他们如何编程,然后我在黑板上从左写到右。教了8个星期以后,他们学会了,当时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好老师。
一直到有一天,我到老板的办公室拿薪水的时候,才发现在他在桌角有一叠纸,我问那是什么。他说那是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我说我可以看看吗?他说你不要看了。我说没关系,学生对我不满意的时候,我会改进。明年我会教的更好。他说明年你还教啊?
学生给我起了很多外号,这个老师糟糕,从来没有这么差的老师,眼睛只看着黑板,声音我们都听不清楚,各种各样的批判。当时给我了很大的打击,我花了 这么大的精力,我以为我教的这么好,居然教的不好。他们8个星期学会了编程,并不是因为我教得好,而是因为他们是天才,没有我这个老师,他们也可以学的很 好。
我这时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我是不是不要教书了,甚至不要演讲、沟通了,但是我告诉自己说这是不对的。一位希腊的哲人说过,一个有想法的人,如果不能 沟通,等于没有想法。我想了半天,我不能有想法,却表达不好,我也一定要让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要不然别人不知道,等于是白想了。于是我决定要做演讲沟 通,问了很多名师,他们把方法教给了我,我学习了,慢慢才变成一个比较好的演讲者。
我觉得挫折不是对我们的惩罚,而是一个机会。遇到挫折的时候,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这个惩罚我了,心情不好啊,其实这一切都是浪费时间。其实这些挫 折是最好学习的机会,回顾一下我的职业生涯,其实我最好的成长,大部分来自于每次的挫折。我最大的学习成长,并不是来自于我的成功,而是来自于我的失败和 挫折。
中国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北京优视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Umiwi版权所有&&&&京ICP备号
广告招商热线:010-&&商务合作热线:010-6人生需要启发 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人生需要启发 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快乐龙爱飞翔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成长中的十个启发》。我想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把我从小到大的过程描述给大家听,我会从中提炼出“十个启发”,是我经过了40多年接近50年的人生生涯后,感到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东西,也希望对在座20岁的你们有同样的启发。   (一)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   我出生在台北一个非常大的家庭,排行老七。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我的爱有决定性的影响。我的母亲,她对我的爱是一种支持的爱,是一种容忍的爱,是一种夸奖的爱。我在小时候非常顽皮,如果说我今天有一点创意,或多或少可能来自于我的顽皮,而我的顽皮则绝对来自我母亲的包容。   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睡觉,有一天我就异想天开,把全家的钟和表都拨慢了一小时。第二天所有的姐姐起来,气死了,上学的迟到,上班的迟到。只有我妈妈,当她看着我的时候,我感到她的眼光里,有一丝夸奖。可能她觉得这个孩子固然顽皮,但是还蛮有创意的。   我的父母亲从小就告诉我说,应该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于是有一次,当邻居跟我们说他的池塘里面有100条鱼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去小心地求证。因为鱼游来游去,很难数。于是,我就想到了更大胆的一个方法,把池塘里的水放光。放光了以后,一数就知道了,只有50多条鱼。当邻居来兴师问罪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我的母亲一边在赔罪,一边还是有那么一份得意。   母亲对我的包容我非常感谢,但是我最感谢的是他们对我的放权。我觉得人生在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被动,不够主动,不知道自己的主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尤其是在座的同学们,你们的小学初中高中时代,很可能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思走,按照老师的意思走,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机器,是一个附属品,他们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非常庆幸我有一对开明的父母。   还有一件事让我刻骨铭心。在四五岁的时候,我跟父母亲说,我不想上幼儿园了,我要上小学。他们明确地跟我说,我支持你,只要你想好,允许你早一年上小学,但是你也要负责任,你要考好。这是一个开明的父母亲对我的巨大影响,也让我有了自信。早读一年晚读一年没有差别,但是孩子的自信是无价的。   当然父母亲也不是永远放纵的。犯了错还是要惩罚,而且惩罚还是很严重的。有一次,我在亲戚面前夸口 每 一次都考100分,但一个多星期以后我考了90分拿回家。当时我母亲一句话不说,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顿。我不服气。然后她跟我说,你自信,我鼓励你,但是你自大,我就打你。自大就是不谦虚,谦虚是中国人5000年来的美德。我狠狠地打你一次,就是要让你知道谦虚是我们必须有的一种美德。   所以我的第一个启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我终于理解了,我们要自信,但是在自信中必须要谦虚,不是自大,不是自夸,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合适的自信。   (二)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我哥哥在我1岁的时候去美国读博士,我10岁的时候他回到台湾。他看到台湾当时的应试教育,觉得还是带我到美国去比较合适。我母亲又一次给了我选择,她告诉我说,美国有很好的教育,我希望你考虑去美国受教育。当然如果你不愿意走,也是你的选择。当时我选择到美国做小留学生。母亲连续7年,陪我到美国,她每年一半的时间都在美国,让我度过一个非常幸福的不孤独的小学生涯。   在美国的环境里,我感觉又学到了很多。我的老师对我非常照顾,老师们都经常鼓励我,就像我的父母亲一样。当我有什么事情做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夸奖我,鼓励我。有些科目我读的不好的时候,他们居然告诉我说这个历史啊,化学啊考试可以带回家去考,信任你不会偷偷看书。这句话也让我非常震撼,老师不是在怀疑我、监视我、监督我,而是在信任我。在他们的信任之下,我感觉我有一份非常大的责任,我绝对不能作弊。在这样轻松、鼓励、支持的环境下,我从一个刚到美国非常害羞的小男孩,慢慢变成了一个更自信的好学生。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做了第一次的创业。在创业导师的辅导之下,在学校的课程里面做了一个尝试性的创业。我们拿着一根根钢管,做成花色拿去卖钱。我们一帮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之下,做出了几百套管,然后拿回去卖给了自己的父母亲,是靠这样赚钱的。做了一个学期后觉得这么赚钱,不是真的针对用户的需求做的。所以我又报读了这个课,我觉得我还需要再做一次。什么事我觉得都应该做好。第一次我做的是销售副总裁,第二次我做的是销售总裁。我把我的理想告诉了我的同学们,我们在学校了解同学们的需要。当时同学们不满意学校把午餐时间从70分钟改成50分钟。我们就设计了一个T-shirt,上面有一行字:I want longer lunch。longer lunch是一条腊肠狗,非常的长,很可爱,人见人爱的一条狗。这个T恤买得非常好,我们成为了所有的高中创业里的第一名。   高中毕业之后,我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对我的影响是它的人文教育。在哥大,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学哲学或者音乐艺术等等。如果有人问我开复你怎么会写书啊,你的书里还有那么一点点人文思想,那么很大一个程度都是来自于我在哥大的学习。我还建议老师,我们应该读点中国的书。很多人问开复你11岁到美国怎么还能写中文呢?还用孔子、庄子,一定是别人帮你写的。至少还有一点证据,我学过文言文。但是学过不一定记得,不过还有Google在么。如果你只记得一段,学而时习之,你打进去,Google一下,就出来了。   很多同学经常会碰到,当你碰到你没有兴趣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应该更多地找到自己的兴趣。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就要多尝试。尝试很多不同的你可能有兴趣的东西。相信你总会找到的。再给你一个秘诀,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往往你的兴趣就是你的天赋,你的天赋就是你的兴趣。当时我就发现我的兴趣其实就是计算机。因为我在学计算机的时候我发现我学得特别快,编程也特别好,周围的人都特别佩服我。所以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真谛,下一个启发: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用英文说就是:you will love what you good at , you will good at what you love 。因为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非常好,别人就会夸你,你做这件事情就会更有成就感,所以你就会产生兴趣。如果一件事情你有兴趣,你就会整天在想,吃饭洗澡睡觉都会想,于是你就会觉得那是天赋。   (三)思考比传道重要,观点比解惑重要   83年我在哥伦比亚毕业,进入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我们的系主任,Nick教授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我第一次见到他就问他,Nick,你对我们的博士和博士论文有什么要求?他的回答让我非常惊讶。他说,我希望你毕业的时候你的毕业论文在你的狭窄领域里成为世界第一,你的博士论文在你的狭窄领域里成为最好的博士论文。然后我又问他,以后我带走的最重要的资产,是不是就是这篇论文呢?他说不是这样的,因为今后,这篇论文的99%你都不会再碰了,不会再延伸它了,你大概只有1%的可能会延伸它。其实做博士论文的真正意义不是做出一篇理念,而是在做这个论文的过程中你学会了如何思考,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未知的问题,把他化解为你的一部分,然后用科学的方法,用数据的方法去回答,然后证明这个假设。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每一个科学的思考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方向。   我们中国人常说传道解惑,确实老师要传道解惑,但是他告诉我们的是思考的能力比传道更要重要。还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是一个教育家说的。他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当你把一切的知识都忘光的时候,剩下来的那些东西。并不是叫你把东西都忘光。忘光后还剩下什么?就是学习的能力。因为同学们在大学的时候有老师带着你们思考问题,大学毕业后就没有老师了,所以你在大学要学的不是老师如何把技能交给你们,而是学习的过程。当有一天没有老师了,我依旧能学习,这个目标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我的博士论文是语音识别,我做出了这个结果。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导师叫我做的是用专家系统来做语音识别。我也作出了一篇论文,但是发现专家系统不能成为我在该领域非常重要的成果。我认为,还有更好的结果。我多次摸索之后发现,用统计的方法有可能有更好的成果。这是我当时面临的一个十字路口。当我发现我的导师是错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我应该接受他告诉我的专家系统没错,还是委婉地问他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希望他夸奖自己的方法?还是我应该有建设性地告诉他,我不认为这条路走得通,我应该走其他的路?当时我勇敢地追随我心里的感觉和一些用数据告诉我的答案。非常客气地私下向他提出,我不认为你的方法合适,我希望走另外一条路。   我的导师和他的回答深深地影响了我。当时他问完了,想了一下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句话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很奇怪,不同意为什么要支持。多年后,我的导师得到图灵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科学的领域,我们要有胸怀,每个人都是站在同样的起点,都是同样的,所以我没有权利去否定其他人。如果开复认为这个方法是好的并且有激情去做,那么我与其否定他,逼他用我的方法做,我更应该支持他,因为他成功的概率和我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他要做他有激情并且认定的事情,他会花两倍三倍的时间去做,那么他也会成功的。导师给予我的支持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还有经费,机器等,最后终于让我做出来了,我成功了。   我记得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不同意你,但是我用我的生命来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力。那只是一个言论自由的一句话,但我导师的这句话比言论自由更加重要。他是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不但捍卫你发言的权利,还支持你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这种胸怀其实是一种引导,这是我在他身边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我未来在管理里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在他的支持之下,我终于做出了非常好的一批实验。这个语音识别也成了我们公司今天的产品基础。当时做完语音识别之后,语音识别的论文在纽约时报上也有所报道。   (五)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在读博士的时候,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碰到了一些挫折。比较大的一个挫折是在一个暑期的时候,我去教一帮天才的高中生如何编程。只有短短的八个星期,我教会了他们编程。我每天早上八点到学校,下午到实验室去修复他们的程序。八个星期过后60个学生全部都学会了编程。当时我自我感觉非常的好。我去系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发现他的书桌的角落里有一叠纸。那是同学们对我的评语——非常惨不忍睹。学生给我起了各种绰号,说每天8点起来去看开复剧场。他在上面表演,我们在下面睡觉,等等等等,各种不堪的言语都有。当时我受到这个挫折的时候好失望,因为当时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教书的,怎么就得了这么一个结果。我还认为我把这60个人都教会了好厉害啊。后来我终于理解了这60个人8星期里学会编程是因为他们是天才,不是因为我教得好。   但是无论如何我面临着这样一个挫折,我下面该怎么走?是不是应该放弃演讲,放弃教学,把我的时间投入研究,投入编程?但是我想到在哥伦比亚读大学的时候,有位哲学教授说过,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的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我怎么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于是我就找了所有的教授,问他们,怎么成为一个很好的演讲者?他们说要互相接触。上课时就看着最后一排同学,看着他的头顶,他们以为你在看他,跟你多接触。如果发抖,上台用两只手按住讲台就看不出来了。这个习惯我到现在还没有改变,虽然今天我没有在发抖,但手还是情不自禁地放在这个地方了,因为这是老师教我的。   后来从很多挫折中学到了:不要害怕挫折,这是一个学习机会,学习如何不再犯,学习如何做得更好,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调整人生的价值观。因为挫折让你反思,因为反思让你坚定。今天回顾我的一生,我发现我最大的学习机会都来自我的挫折,而不是来自成功。对于曾经遇到的每一个挫折,如果今天你问我是希望它发生还是不发生,我可以明确地讲,我宁可它发生。因为发生了我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而学习对我受用终生。 我在学校教了两年书后,决定离开学校,加入苹果。期间,一方面做技术,另一方面找到学习的机会。这个公司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把用户排在第一位。我要感谢在苹果的六年生涯。苹果当年运营非常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一个科学家到管理者的变换。加入苹果的时候,我本来做的项目是新技术。有一天副总裁告诉我我的项目被砍掉了,但要求我做另几个项目的新的经理。我说你要我做这么多人的经理,我做不来。他说,不用担心,我告诉你,是什么造就你的成功之路。它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成就,工程方面的能力,更多的是你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而好的领导者受人尊敬,受人信任,而他的尊敬信任来自于他发自内心的对其他人的尊敬信任。因他的话我得到一些信心。事隔多年,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特质:他应该是一个好人,要信任别人、尊敬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六)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到1996年,我从苹果到了SGI。当时,SGI还没什么名气。今天的Google building就是SGI建的。SGI曾经是硅谷最红的公司。有人问我开复老师你怎么那么成功,都没有失败?其实我的失败还是很多的。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很酷的三维浏览器,一方面可以有三维的动画,另一方面又有很好的网页的动漫,像今天的flash。这两个客户群我们都舍不得放,最后做了一个很大的产品,试着满足两种用户的需求,但是产品失败了。   失败之后,CEO找到我说,开复,我无法支撑下去了,我们没钱了。然后我说让我试着卖这个公司,他说能卖多少钱?我说应该可以卖多少多少钱。他说好,你可以试着去卖,运营六个月。然后我就走了,他说回来回来,你们团队有多少人啊,我说100人左右,他说卖掉之后,100人全部带走,我说没问题。他说,哎回来回来,说,你也要走。我说OK。最后,好消息是买主找到了,坏消息是买主并没有提供工作。90个人因为我的错误失业了。   当时我觉得非常内疚,非常难过,甚至于心理进入一种抑郁的状态。一个是产品的失败带来的巨大影响,造成失业我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可是最后我站起来了,我回顾当时做这个三维浏览器的过程,这么酷的一个产品,为什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做科学,科学家出生,衡量每一件事都要看是不是用心,是不是很辛苦,是不是前人没有做过?如果是,就赶快来投资,但这只是做科学的方法。做产业辛不辛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所以在这里我学到下一个启发,就是创新本身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七)我们需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离开SGI我就在想下面我要做什么事情?我当时在最有创意的硅谷,理论上我可以在硅谷创业,但是我没有去。我心中有一种声音,这声音就是回到中国。也是受到父亲的感染,我告诉自己说,我应该回到我的故乡。98年我离开SGI的时候,碰巧有一个机会。当时,intel和微软都邀请我去创立他们的研究院。最后我加入了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是在1998年。   在我的号召之下,我的很多朋友,包括张亚勤,还有其他的同事们,也决定回到中国。   到了2000年,我被调回总部,去负责.net的开发。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想说,回到总部的5年,我一直非常怀念在中国工作的这两年的日子。一直在想,我还有没有机会回到中国。同时我也在想,我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继续进步?在微软的前两年我回到了中国,更多地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情,如何在中国做好一件事情。2000年到2005年回了美国,刚开始的几年,在比尔·盖茨身边,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后来慢慢发现,微软是一个大的机器,我只是里面一个零件。这个零件让我感觉自己没有在进步,没有成长,于是我在找一个机会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一些别的事情。   2005年,我看到Google进入中国,而Google是互联网上最先进的公司,他的创新模式被很多人关注。在我之前有几百人跑到Google工作,他们去了以后都非常的快乐,让我有点动心,而且如果Google准备进入中国,我不仅可以进入一个最顶尖的互联网企业,而且可以回到我热爱的中国。我决定离开微软加入Google,但是糟糕的是,微软知道了以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2005年7月,我碰到了人生最大最大的低潮,就是微软决定把我和Google都送上法庭,甚至在我还没有离职的时候,他就把告我和Google的状纸递上了华盛顿洲的法庭。诉状里说我违背了我和微软签订的协议,Google唆使我违背这个协议。当时消息一出来,马上受到媒体的关注。说了很多不真实的话。质疑我说的话,甚至质疑我个人的诚信。最沮丧的是,我不仅被冤枉,被冤枉了还不能出来给自己辩护。因为在法律中,当事人是不能出来讲话的,所以被冤枉又整天看那些负面报导的我又进入了人生的低潮。   再一次,我慢慢地学会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学得更加坚韧。我想到了一句话,这句话一直是我人生的座右铭——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来分辨这两者。不能改变的是媒体的报道,我再怎么解释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不要尝试改变这些没用的。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事情呢?我可以让法官知道我没有犯错,让法官判决我可以在Google工作,所以我应该把一天18小时的时间,一星期7天的时间都投入到这场官司,去搜到所有我能搜到的信息,来提交给我的律师,在法官面前呈现出来,让他知道我没有违约,判决我去Google工作。   这句话终于点醒了我,我浪费1秒钟在媒体BD都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停止看报纸,不再上网,全神贯注地去打一场官司。几天之后,我找到了我需要的证据。法官看到了证据就判定我可以去Google工作。几个月后,微软撤诉。终于我可以到我向往的公司Google去工作了,可以回到中国工作了(八)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与其说在Google是一种工作,还不如说是一种学习。我认为,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第一份工作尤其重要的是要选一份可以学习的工作。无论就业还是创业大学不能教会你所有的知识。进入第一个工作,学习才是最重要的,那么第二个工作第三个工作也是一样。美国曾做过一次调查,一个人一生大概要换四到五次工作。每一次工作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当你发现你前一个工作在原地踏步的时候,就是你换新工作的时候了。来工作还不如来学习。斯蒂夫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看起来很奇怪,它的意思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是我认为的有史以来最好的一篇讲稿。   (九)追随你的心,用它引领你的一生   到了Google之后我非常高兴。我在Google学了很多,学习了如何做好一个精确的搜索,当然这个现在是Google的秘密,不可以拿出来讲,我也学会了一个很好的创新模式,还有我学会了如何打造一个工程师最向往的公司。这些知识都沉淀在我的心里,成为我未来的资本,让我能够在我的世界里走向更高的地方。   Google成功最重要的秘诀是什么?我会告诉你,他最大的成功秘诀其实是管理方法。简单的说就是manage the people you want to manage 。管理更多的是理,而不是要管。在Google我学会了更多的放权,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在Google有20%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项目,而不是公司指派的项目。   聪明的员工喜欢得到老板的夸奖,但不是空洞的夸奖。他要知道自己的老板懂自己的项目。还有最重要的是提供资源让员工无忧。这其实是我在Google学到最多的东西。   为什么我又离开Google了呢?这是我提到的第九个成功的启示:追随我心。追随我心中的声音,用它来引导我自身。什么是追随我心呢?从斯蒂夫的演讲可以看出:你们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和直觉知道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的事物都是次要的。   各位同学,希望你们把这句话记在心中。在今天的世界里,很多人都盼着名盼着利,盼着社会的声音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心中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   我的一生已经从出生讲到了新工厂,做了很多次选择,比如说从修政治改成了修计算机,当时政治在哥伦比亚是前三名,计算机是不排名。但是我的心告诉我说,这是我想要的。我可以选择挑战我的博导,但是我告诉我自己要做就做狭窄领域最好的,所以我不能走错我的路。毕业后,我可以选择做一个副教授并且终此一生,但还是决定参加苹果。苹果当时的一位副总裁说,开复,难道你愿意把你的人生浪费在写一堆废纸上么?还是加入苹果吧。他告诉我,人生在世要试着让世界因我而改变,而不是过最安稳的生活。   最后我在Google做了4年之后,我决定做创新工厂。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决定呢?因为斯蒂夫说过,人生就是一个点,追随我心就是跨越这个点。人不可能预见未来生命的一个点,过完了一生回头看你才会发现你人生中重新选择的点点滴滴是很有联系和关系的。回顾我的一生,我做了很多创新,每一个决定就是追随我心画的一个点。画了点后你就要相信自己,可以画一条曲线,把这些点都联系起来。当我想出了创新工厂这个点子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这次我一定要跟随自己的心去做,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点,它把我过去的每一个点都串联起来了。   创新工厂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我们在里面孵化培养企业。每年会推出5个值得孵化的项目。它不但能帮中国培养50个创新企业,而且可以帮中国培养500甚至5000个了不起的创业者甚至创业家。这样的工作满足了我一生的梦想。   (十)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最后我想讲的是一个更大的题目,我想讲的是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人生就是赚钱,但是我希望在座的同学想想,你要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每个人的人生目的都不一样,有些人的目的是体验人生,有些人的目的是帮助中国打造一个品牌,这些都是很好的目的,那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是世界有你。   在2000年的时候,我写了第一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回馈,后来我写了七封。我感觉到我写这些信是有意义的,我感觉这些信帮助了中国的学生,就像我的每一次讲座一样。于是我告诉自己说,世界上最大的影响力,一个渠道是做科技,另一个渠道就是帮助中国的学生。我曾经考虑过是不是把自己投入教育,我也尝试做一所非盈利的大学。我走遍香港、大陆、台湾,找遍富人,只有一个愿意投资。我曾经以为我可以成功,但是后来发现经费还是不够,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没有办成。但是在办校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   现在我们到了第十个人生的启发,就是人生下来,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这个世界多少因为你而不同,这就是你留下了多少。如果要衡量你留下了多少,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做教育,我可以写书可以演讲,做这一类事情。最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呢?我们不要衡量自己拥有多少,而要衡量自己留下多少,你所留下的东西就是你人生中得到的东西也就是你的理想。我们可以用一种墓志铭的方法来测试一个人他留下什么,他的理想是什么?因为当你想像有一天你离开了这个世界,你的后人来看你的时候,他们会想到哪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你的墓志铭。如果可以的话,我要的是这样一个墓志铭:李开复,热心教育者,经过写作,网络,演讲,创业教育,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帮助了众多的青年学生。他们亲切的呼唤他:开复老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快乐龙爱飞翔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快乐无处不在、期待依旧精彩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结束语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