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黄西个人简介的个人(成长)资料,要英文的

公司全称: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电话:010-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18号国投创意信息产业园北楼1层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 举报邮箱:&&&&&&&&&&&&黄西:从博士到演员 盼成美国喜剧亚裔代言人
中工网来源:
黄西在吉大演讲现场 本报记者 郭亮 摄
  “《莱特曼秀》是在曼哈顿中心的埃德·沙利文剧场录制。这个剧场历史非常悠久,英语世界里所有有名的表演者都在这个舞台上献过艺,从甲壳虫到猫王,从伍迪·艾伦到米奇·赫德伯格。莱特曼先生总是把剧场的温度控制在13摄氏度左右。因为他认为在这个温度下人们比较爱笑……演出结束以后,《莱特曼秀》的领头作家跑到台上来祝贺我。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演出非常成功,我当时感觉,即使那天晚上被一辆汽车撞上,我也会带着笑容。后来一想,不应该这样想,因为我以后还想再到这个舞台上表演。”
  这是黄西在他的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中的一段描述。从一个不敢张口说英文的第一代移民,到如今红遍美国的脱口秀演员,从在夜总会里走出的“菜鸟”,到受邀在美国广播电视记者协会上领衔表演,没有人否认,黄西成功了。这个来自东北那疙瘩——吉林省白山市的中年人,用一口带着东北腔的英语将台下的众老外逗得前仰后合,改变了亚洲人缺乏幽默感的刻板印象。
  今年初,本报曾通过越洋电话对黄西进行了专访。昨天下午,黄西带着他的新书,回到母校吉林大学并发表演讲。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奋斗成长的历程,分享在美国演艺界成功的经验。
  在演讲前,黄西再次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动态·心态 我情绪低的时候就想起那位同学
  2001年年底,黄西开始在波士顿的俱乐部为客人说笑话。在美国,每晚都有成千上万人在各个俱乐部、酒吧、剧场里讲笑话,但能持续三五年的却很少。虽然也经历过挫折和低谷,但黄西坚持了下来,慢慢地以独特的风格获得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
  新文化报:这半年您都在忙些什么?年初我们交流时,您说要在电视剧方面做些事情,有无进展?
  黄西:一直在写一些情景喜剧,后来应出版社的邀请写了本书,(所以)进展缓慢。在美国,做情景喜剧要和作者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这个事情目前还正在做。这有点像找女朋友,找到情投意合的才算好。
  新文化报:包括《洛杉矶时报》在内的美国3份全国性报刊都采访过您,中国的央视也对你进行了报道,您感觉到自己是名人了吗?
  黄西:外在的东西变了点,但内心和以前还是一样的。可能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的程度更大一点。
  新文化报:您如何定义成功?什么样才算取得成功?觉得自己成功了吗?
  黄西: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成功。我举个例子,在我情绪低的时候,总会想起在吉林大学时的一个同学,他的爱好就是高等数学,虽然学得不好还不及格,但他就是爱好这个。最后他补考也过去了,但还在做高等数学题,他就是喜欢做这个。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不一定做成功了才算成功。
  新文化报:是否考虑用自己的名气做点什么?
  黄西:我倒是有个想法,和学英语有关。我听说香港有的教科书把我的照片印在里面,来激励学生好好学外语。我就想将来能不能做一个有意思的漫画,还有动画,这些孩子可以看这些动漫,我编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让孩子比较实用地学到英语,同时能学到英语的单词。目前有这个想法。
  新文化报:有没有想过回国内发展。
  黄西:对回国发展有一些打算,不是很具体。
博士·演员 角色转换太大老婆开始时不理解
  1994年,黄西去休斯敦工作,接着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那之前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教授。此后,他获得了在药业巨头公司生化实验室工作的机会,成为了一名生化科学家,每年有6位数的稳定收入,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
  新文化报:您考GRE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但到了美国却张不开口,这是不是英语学习中的“两层皮”?
  黄西:有这个原因,另外美国人常用的词,经常在书里学不到,我觉得这也是中国英语教学的一个弊病。我们在学校里整天学This is a desk(这是一个桌子),我去美国17年一次也没用过这句话。
  新文化报: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学者还是演员?
  黄西: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从来没把自己看成一个演员,我把自己看成一个能写笑话、表演笑话的一个人,不完全是一个拿着台词上台表演的人。如果说表演的话,我比较喜欢自创的东西。
  新文化报:有没有人说您读到博士不去做科研很可惜?
  黄西:有很多人这么说过。但我在读博过程中,也了解了美国人的文化,了解不同人的心态,这对创作单口相声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新文化报:从学者到演员,这个跨度够大的,又是带着妻子和孩子,有没有觉得自己太疯狂?
  黄西:最开始我太太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你有生化博士学位,还要到酒吧里给别人讲笑话?后来她看我在一个单口相声俱乐部里的表演,觉得我好像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她也不希望我没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发展而抱怨她,所以没反对,当然现在比较支持了。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疯狂,从事单口相声是个逐步的过程,从2002年开始上台表演,一点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了起来。对我来说是个比较自然的过程,外面的人可能没有看到背后七八年的努力,认为这是个突然的事情。
表演·幽默 观众就是乐器
  谈早年的英文段子,黄西说:“他们就是听不懂呀,他们甚至觉得我说的根本不是笑话。”后来,黄西觉得问题应该出在自己的发音上。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他白天在试验室里搞科研,晚上在家里写笑话。黄西说,沿袭了科学的方法。他在一些小场合测试了数百个笑话。他说,就像筛查与癌症相关的基因一样,有时100个笑话中只有一个可笑。
  新文化报:第一次看到你的表演是在《莱特曼秀》中,直观感觉是英语口音中带有明显的中国东北特色,这样一口蹩脚的英语会不会成为您的标签?
  黄西:会是特色但不会成为标签,光靠你的口音逗乐,大家不会笑很久,美国人听东北口音就认为是中国口音,和广东话没什么区别。我24岁才去美国,已经17年了,口音改不掉的。其实我在美国的华人中口音还算不错的。印度人的口音最容易让人发笑,比较逗,有个很出名的印度裔脱口秀演员,他演出的时候经常拿印度口音开玩笑。
  新文化报:您在国内也演讲过,和在美国相比有哪些不同?这是否说明中西方的幽默感不同?
  黄西:我在美国的表演纯粹是笑话,一个接着一个讲。在国内的演讲不完全是笑话,也有一些是自己成长的过程,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和一些中国人在美国的现状。
  新文化报:脱口秀与相声,英语与中文,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区别明显。是否想过将两者融会贯通?
  黄西:没有刻意这样去做,因为我在美国开始讲单口相声的时候,观众里没有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和黑人。对单口相声演员来说,观众就是你的乐器。我讲的笑话属于美式幽默,最近几年我才发现,很多懂英语的亚裔觉得我的笑话要比美式幽默有意思,(这是因为)我骨子里有些中国的东西。诉求·希冀 将少数族裔的故事传递给主流社会
  “美国学术界从来都不缺中国人,但喜剧界还没有来自中国第一代移民的声音。”这是黄西的名言。亚裔移民的心路历程以及面对的困境和歧视,一向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熟知和关注。通过挖掘自己身边的故事,将少数族裔的经历和现状传递给主流社会,这正是黄西正在做的,“我说的有关移民的段子,基本都是真的,主要反映第一代移民的艰苦与不易”。
  新文化报:在美国,可以拿总统开涮,拿州长开涮,但是不能拿什么开涮?
  黄西:不能拿弱势群体、残疾人或少数族裔开玩笑。
  新文化报:在中国,有时和美国恰恰相反,小品会拿残疾人、农民这样的弱势群体开玩笑。
  黄西:每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不同国家的民众能接受的东西也不一样。有一个德国听众对我说,你的笑话里“性”的东西怎么这么少?德国的笑话里喜欢有性的元素。我这十几年在美国,对中国的这种现象不是很了解。
  新文化报:中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美国的最大生源国。这样庞大的群体需要一个代言人。
  黄西:我觉得在美国的每个领域里,都应该有一个亚洲的代言人。在喜剧领域,我希望成为亚裔移民的代言人。我在政治方面没有什么天赋,很难成为亚裔人的领袖,但可以通过我的喜剧反映第一代亚裔移民的生活,希望美国主流社会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不适合在政治领域发展,政客要有信仰和组织能力。
  新文化报:提到演员从政,有一个人和您的经历相似,就是施瓦辛格。他既是第一代移民,又是演员。
  黄西:对,外表不太像(笑)。美国确实有一些喜剧演员成为国会议员的例子,但我没有这个野心,我的主要兴趣在喜剧和电视剧上。
中国·美国 刚到美国时感觉丧失自我
  在美国搞笑界闯荡二十多年的华人搞笑艺人余智敏曾表示,想在好莱坞搞笑圈生存极为困难,“像我们这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搞笑艺人,仍具全国知名度的,就我所知道,仅剩三人”。黄西的经历验证了余智敏的说法。
  新文化报:华裔在美国群体很大,但声音很弱,缺乏存在感。
  黄西:美国的政治、经济权利结构是由白人决定的,黑人当了400年奴隶,犹太人在历史上一直被迫害,所以黑人和犹太人的政治地位要比其他族裔高一些。拉丁裔的人口增长快,美国的政客也更重视。相比之下,亚裔人口少,出来讲话的少,这是亚裔的普遍感受。在中国人刚开始移民美国的时候,有些美国人还想把中国的苦力当成奴隶,后来清政府出面抗议才没成。美国早期也是非常不成熟的社会,黑人到了(上世纪)60年代才有了选举权。
  新文化报:你是否经历过第一代移民的艰辛和不适?
  黄西:非常强烈。刚到美国时,在商店里还和其他人说汉语,我当时对自己发誓,这辈子不会再到另外一个国家。我在中国时觉得外语还学得不错,到美国后,我讲的话别人听不懂,对方的话我也不明白,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有一种丧失自我的感觉。在英语的世界,好像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新文化报:身边的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敌视,合作,还是恐惧?
  黄西:都有。美国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直到他们突然发现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好多人才开始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将要领先美国了,对中国有一种恐惧感。
  本报记者 单桂志
寄语年轻人 我年轻时也迷茫过,不过不是为钱
  新文化报:大学生毕业为工作犯愁,工作后又为房子犯愁,他们称自己是“迷茫的一代”,对他们,您有什么建议?
  黄西:在我听起来一点也不迷茫,他们目标很明确:多赚钱(笑)。可能现阶段大家对钱看得特重,过了这阶段大家就会意识到钱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希望这个阶段快点过去。我年轻时也迷茫过,不过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探索人生意义。我记得尼采说过一句话:“不知道怎样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成长经历:白天是科学家 晚上是喜剧明星
  黄西1970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毕业于吉林大学,主修生物化学。黄西在吉大时就喜欢写笑话和讲笑话,喜欢看单口相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与导演伍迪·艾伦的作品对他的启发很大。
  1994年他来到美国,在德州的稻田大学学习。1996年,黄西在校报做了一名专栏作者,这有助于磨炼他的写作技巧。1999年,他取得生化博士学位。
  2000年,他到麻州剑桥一家制药公司工作,业余报名“笑话写作成教班”。白天他是在实验室做研究的科学家,晚上穿梭在酒吧、夜总会演喜剧。
  2001年年底他搬到波士顿,加入即兴喜剧表演的圈子。移民题材配上外国口音,使他很快成为波士顿人们喜爱的喜剧演员之一,2003年波士顿国际喜剧节,他打入决赛,在300名参赛者中进入前8名。
  日,中国口音极重的黄西亮相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莱特曼秀》,一炮而红。
  2010年3月,黄西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广播电视记者协会宴会上为美国副总统拜登等人表演,逗得拜登大笑,赢得了观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典型段子:逗笑美国人的段子 中国人很难理解
  黄西的一些段子让美国人爆笑,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要理解这些笑话很难,下面这个段子就是典型。
  我好不容易才成为美国公民,为此我不得不去上美国历史课。课堂上他们问我,谁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我想,啊?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劫的原因吗?(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头像出现在美钞上)什么是宪法第二修正案?我还是想,啊?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劫的原因吗?(注:宪法第二修正案保证了美国人有持枪的权利,暗喻持枪抢劫案)还有,Roe vs Wade(罗伊诉韦德案)是什么?我想,是来美国的两种方法吗?(注:“罗伊诉韦德案”在美国是个影响深远的案件,此案首次认可了堕胎权。Roe和row同音,row暗指偷渡来美,Wade意指婴儿“涉水”经过妈妈的身体,出生在美国,从而获得合法美国公民身份。)
·相关文章
&&&&&&&&&&[
]&&&&&&&&&&&&&&&&&&&&&&&&&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黄西- 云百科
您好,欢迎来到云档案!
黄西(Joe Wong),曾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后获得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博士学位,全职工作从事科学研究。美国深夜节目收视率冠军的“大卫莱特曼秀”,日晚上破天荒邀请中国口音极重的黄西(Joe Wong)亮相,以英语讲美式笑话,近六分钟的演出,观众反应热烈。黄西一炮而红。
黄西,吉林省白山市人,朝鲜族,24岁到美国留学,念书取得博士学位,就业结婚生子留在美国。
他20岁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专业。
1994年到美国前在中科院读研。
1999年取得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Rice)生化博士学位。
2000年到剑桥 (马萨诸塞州)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Sanofi-Aventis Genomics Center工作。
2008年取得美国国籍。
日 应求职网站华邻客(TheChineseLink)之邀向中国留学生进行演说
白天,他在实验室正经做研究的科学家,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演员,“下了班,弄好孩子,准备好晚饭,等太太下班回来”,他就穿梭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酒吧、夜总会、俱乐部和大学礼堂,表演他的单口笑话,波士顿是他起家的地方。
黄西在吉林大学 就喜欢写笑话和讲笑话,英文课念到“读者文摘”时,对其中的笑话集锦特别有兴趣。在德州念书时,为了排遣学生生活的艰苦无聊,除了“读者文摘”,他开始读其他的幽默或笑话的书,马克吐温与导演伍迪·艾伦的作品对他的启发很大,让他了解美式幽默与美式笑话。但他在莱斯大学想参加写作创作班却被拒绝,原因是文笔不够好。
1970年,黄西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河口公社,他的父母均是大学毕业,父亲在厂矿工作,母亲是医生。
黄西在读中学时,喜欢逃课,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从来没有想得太多。
上大学时,黄西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省城长春。
理科生在人们的印象里常常是中规中矩,而这样审视黄西就错了。
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如今以幽默出名的黄西,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迷恋过哲学。
到麻州工作后,他利用时间报名就读“笑话写作成人教育班”,但“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但经由这个管道接触到波士顿的喜剧圈,开始了他的表演活动。第一次登台是2002年,他说,“不太容易,因为人家不愿意提供机会……”。他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作,有时写100则笑话,只有一则好笑,最早的听众是黄西当会计师的太太金妍。
他的移民题材,配上货真价实的外国口音,很快就受到欢迎,他打入2003年波士顿国际喜剧节的决赛。
专门帮“莱特曼秀”发掘人才的布瑞尔(Eddie Brill)2005年在波士顿听了黄西的表演,认为他深具潜力。他要黄西不时送给他表演的新材料;观察了三年后,2008年,布瑞尔再到波士顿看黄西表演后,觉得时机成熟,他让黄西设计一套能够拿出来的节目,为“大卫·莱特曼秀”试镜。
与一般秀场不同,在全国性荧光幕上亮相必须精心设计。布瑞尔说,他以多年经验相信黄西终究会大红大紫。两人开始为在“莱特曼秀”节目演出的段子展开合作。黄西说,布瑞尔把他写的几则笑话做次序上的整理排列,更有节奏感,也指导了他一些讲笑话时的节奏感。
日的成功演出后,莱特曼非常欣赏,罕见地拉着乐得不知所措的黄西一起谢幕。布瑞尔认为黄西是自己近几年来所发掘到“最清新、最成功的演出”,非常得意。黄西在麻州的实验室同事大吃一惊之余,都跑来道贺,祝他即将名利双收。
黄西在纽约参加“Comedy Central”电视频道试镜。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华裔喜剧演员上这个节目不算是新闻,但这将是第一位英语非母语的第一代华人,应邀在这个全美最热门的喜剧频道上演出,让邀约已应接不暇的黄西非常兴奋;但他在电话中的口气还是非常冷静,尽管这是他的最爱,“但这还是副业,一直到我能确定走这条路的收入充足稳定之前,还是要努力上班”。
如果能支持生活的话,黄西承认他会考虑改行,因为“学术界不缺我这个中国人”。更重要的是,黄西已对他个人讲美式笑话,产生了一份使命感。
2008年曾回北京在海淀表演的黄西意有所指的说,直到一个民族能开自己的玩笑,嘲讽自己的领袖与政治社会,这个民族才算成熟。除此之外,他希望自己以第一代移民的身分,能够透过自己的经验观察,讲述移民的故事,“移民在社会中是无声的一群,可是移民社会中有许多有意思的事,也有许多被歧视与挣扎的事,就是因为语言与文化的障碍,自己表达不出来,又没有人帮忙表达……”,黄西说:“这是一个机会,我愿意做个移民的代言人,说出移民乐观、奋斗、坚强的一面。”
日晚,在大卫·莱特曼秀上出演。
2009年参加美国环球电影公司《谎言的诞生》的拍摄。
2010年3月的美国电视记者年会上,作为唯一受邀的谐星为总统和全国的媒体代表们表演15分钟的脱口秀。
2011年11月下旬,不到10天内,黄西接连在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8所高校讲述“一个生化博士的喜剧人生”,出版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还在《小崔说事》《鲁豫有约》和《看见》密集出镜,连续接受崔永元、鲁豫和柴静等名嘴专访
2013年加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光线传媒联合制作的《是真的吗?》栏目,在2013年四月末在中央财经频道晚8点播出。
以移民题材为主,有浓重的中国口音
他的脱口秀完全不同于美国的黑人和白人的口水滔滔,而有另外一种喜剧的魅力---全部是最简单的字词,配合以木讷的表情和僵硬的动作,讲那种需要动脑筋才能理解的冷幽默。最别致的是,他是采取停顿和沉默来控制观众,让他们在这个间歇想明白笑话的意思,或者这种沉默无言本身也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人们为了沉默而大笑,这是喜剧大师才有的能力(参考电影《月亮上的男人》前15分钟)。
他使用英文,讲的是美式笑话。他的笑话大部分都有语境上的背景。比如说他讲接受移民官考试的段子,第一个问题是:谁是本杰明·富兰克林?Wong回答说:难道他就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的原因?(本杰明的头像在百元美钞上)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宪法第二修正案(被他误以为是老师给他一个重新考虑,并修正上一次答案的机会)?Wong再次回答说:难道它就是我们小区商店被抢的原因? (然而宪法第二修正案,内容是保证了美国人民有持枪的权利。)第三个问题:什么是Roe Vs Wade?(关于堕胎的历史性案件)Wong 回答:两种来美国的方式吗?(误以为是“ROW(划船)对比WADE(涉水)”)(实际上是讽刺,ROW 暗指偷渡来美,WADE意指婴儿“涉水”经过妈妈的身体,出生在美国,从而获得合法美国公民身份。)
现场的美国人爆笑不已,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要理解这些笑话很难。第一条是因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头像出现在美元上。第二条所说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内容是保证了美国人民有持枪的权利。从Youtube的回帖上看,不单是中国人民理解有困难,就连美国人民自己都够呛,许多耿直的美国人留言提问说:这有什么好笑的?为什么这个人连续两次用相同的答案回答不同的问题?
笑话都需要注释的话,那就一点都不好笑了。即便配上字幕,要让屏幕前的人笑出来,字幕可能一秒内要闪过50个字,这就成为飞眼训练而非一种娱乐了。前来这里的读者已经算是教育程度很高的网友了,即便如此,根据历史统计,不通英文的读者依然在总访问人数的7成以上--这可以通过纯英文帖子和英文视频的点击数和留言数统计得出。(从我个人掌握的信息,美国青年对本国历史知识十分匮乏,那些在听笑话笑的成年人大概是记得怎么回事)
黄西站定后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是爱尔兰人。”全场笑翻,赖特曼也跟着大笑,黄西知道他的笑话题材已触动敏感的美国流行文化神经。
黄西的表演片段在YouTube上的点阅数,两周以来已超过10万人次,留言评论褒多于贬,一致认为很好笑。大家开始打听这位戴着眼镜,满口中国腔英语的黄西究竟是谁?口音这么重,相貌又不出众的人,怎么能上全国电视节目,用英语讲美式笑话,还能让老美笑得东倒西歪?
白天他是在实验室正经做研究的科学家,到晚上就摇身一变成演员,穿梭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酒吧、夜总会、俱乐部和大学礼堂,表演单口相声。
黄西在吉大时就喜欢写笑话和讲笑话,马克·吐温与导演伍迪雷·阿伦的作品对他的启发很大,让他了解美式幽默与美式笑话。
到麻州工作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报名“笑话写作成教班”,经由这个渠道接触到老板顿的喜剧圈开端表演,2002年第一次登台。他努力在笑话题材上不断创作,最早的听众是当会计师的太太金妍。他的移民题材配上货真价实的外国口音,很快就受到欢迎,打入2003年老板顿国际喜剧节的决赛。
段子之一:“我是新移民,当年来美国后,我开着一辆旧车,车后保险杆上贴了不少标语贴纸,我 都不懂,撕也撕不下来,我开了两年之后,才知道其中一张是‘如果你不懂英语,滚回去’。”
段子之二:“我好不容易才获取公民资格,我得去上美国历史课,去回答谁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我都只有啊…的份。去年,我儿子在美国出生,我抱着他,‘哇,你这小子一出生就已经是美国人了,我问你,你知道谁是富兰克林吗?’”
段子之三:“现在我车上贴了‘车内有婴儿’的标语,这可算是一种恐吓,因为有一个大哭的婴儿和唠叨的老婆,我再也不怕死了。”
擅用自己华人背景说笑,黄西在美国搞笑艺人圈内迅速走红。对此,在美国搞笑界闯荡16年,上遍“国家广播电视星期五胜利之光”(NBC FridayNight Lights)与Comedy Central的华人搞笑艺人余智敏(ByronYee),对黄西的抢眼表现直呼难得:“能上大卫·雷特曼脱口秀,是所有搞笑艺人的最高梦想之一。”
话锋一转,余智敏表示,想在好莱坞搞笑圈生存极为困难,挤进去难、持续令人发噱也难。“像我们这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搞笑艺人,仍具全国知名度的,就我所知道,仅剩三人”。
出现在喜剧中心频道与众多电视广告的韩裔搞笑艺人艾咪安德森(Amy Anderson)也表示,当前在全国性搞笑圈活跃的亚裔搞笑艺人多是韩裔,华裔屈指可数,“也许华人个性较韩国人来说与杨澜,还是比较严肃”。也认识黄西的她表示,以黄西的新人之姿表现确实有趣。
在搞笑圈有12工龄历的她说,亚裔搞笑艺人须努力跳脱族裔给人的刻板印象,走出自己风格,否则久而久之,就会被视为没有原创性而被淘汰。“专业的亚裔演员,常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视图”,她说:“在美国搞笑圈里就是有这样不公平的双重标准。”
对此,余智敏深有同感,身为华裔搞笑艺人,过去也常拿自己华人背景说笑:“我在俄勒冈州小镇长大,那里只有三个少数族裔:我一个华人、一个黑人,还有一个聪明人。当我去白人女友家按门铃时,她老爸开门看了我一下说:抱歉,我们没有订中餐馆外卖。”
后来,好莱坞开始要求他用滑稽的中国口音表演,坚持不丑化中国人的他,决定改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父亲当年遭“排华法案”而买出生证的辛酸过去,改编出一剧“纸儿子”(Paper Son),让人观后笑中带泪的演出,为他博得才子好评,而不再只是个“亚裔搞笑艺人”而已。
他苦笑:“美国搞笑圈是很严酷的,好笑就是好笑,不好笑就是不好笑,不分族裔,创新才是搞笑艺人的唯一生存之道。”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云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
您可以在这里创建您所了解的人物及企业词条
知人物,知企业,尽在云百科
热门词条榜
                    
版权归属云档案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证120640号
京公网安备92号-1热门综合其他
时间:日-08日
热门资讯排行
热门展会标签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黄瓜的黄,西瓜的西(表演视频点击率超过1千万次,美国记者年会上调侃副总统拜登,名震北美娱乐圈的华裔笑星黄西的成长故事)
定价:¥29.00
校园优惠价:¥21.75 (75折)
促销活动:
此商品暂时缺货(可留下联系方式,到货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电话号码:
*邮箱地址:
ISBN:7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11 年12月开本:32开页码:263版次:1-1
所属分类:
  正如罗永浩所说:一个中国边疆的农村孩子通过努力奋斗成为美国的生物学博士,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一个中国移民的生物学博士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在美国成为一个走红的脱口秀演员,这可能是史上最邪门儿的美国梦故事。为了考GRE去美国留学,黄西把牛津词典背了8遍;在莱斯大学求学期间他经常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有连续两年的时间只休过一个周末,最后拿到生化博士学位;后来工作期间,他白天去公司的实验室当研究员,晚上去俱乐部说相声;为了能到俱乐部演出,他在大雪天里站在俱乐部外面询问路过的人是否愿意进去听他讲相声。
2009年,一个名叫黄西的华人在美国《莱特曼秀》上说了5分钟笑话,成为第一个在莱特曼秀表演单口相声的亚洲人并一炮而红;2010年黄西受邀到美国记者年会上领衔表演。这是美国相声界及喜剧界罕见的荣誉。之后又参加全美喜剧节,获相声比赛冠军。他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对亚洲人吃苦、能干、聪明但没有幽默感的刻板印象。
黄西出生于中国东北,中学老师说他考不上大学,父亲还给他找了份锅炉房的工作。后来他不仅上了大学,还在美国获得生化博士学位。
2001年,一位美国同事带黄西去了相声俱乐部,虽然他只听懂了其中一半的笑话,但仍然被这种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住了。随后他参加了业余学习班,开始学习单口相声表演。黄西从2002年起登台表演单口相声,开始了他的喜剧马拉松。自此以后,他白天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晚上就变成了俱乐部里表演单口相声的喜剧演员。
《黄瓜的黄,西瓜的西》是著名华裔笑星黄西的第一本书,涉及他在中国的成长、在美国的经历以及从生化博士到单口相声演员的道路。
黄西,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河口公社。黄西从小有礼貌但不是很听老师的话,中学老师说他考不上大学,他上了大学后又在美国获生化博士学位,并获得生物领域专利。
他从2002年起登台表演美式单口相声。2009年成为第一个在美国《莱特曼秀》表演单口相声的亚洲人并一炮而红;2010年在美国记者年会上领衔表演。这是美国相声界及喜剧界罕见的荣誉。之后他又参加全美喜剧节,获相声比赛冠军。
《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第一场 跳得越远,摔得越惨
第二场 打狼的
第三场 铺路
第四场 不辜负给我做棉袄的人
第五场 从人生哲学到科学
第六场 从一厢情愿,到两厢情愿
第七场 1994年黄西发现了新大陆
第八场 我的第一份工作
第九场 跨过梅森-迪克逊线
第十场 我的第二份工作
第十一场 死亡容易喜剧难,但你总得从一个地方开始
第十二场 第一次上《莱特曼秀》
第十三场 记者年会上的表演:你现在是要自私的时候
第十四场 2010年,全美喜剧节
第十五场 一些感想
  黄西用英语说乐,美国人认定他是喜剧天才。喜剧是什么?是左手放大镜右手哈哈镜来观察生活。于是,那些个平常在镜下变得可笑,那些个不平常便加倍地放大和扭曲,喜怒哀乐都变成了可笑。
  ――崔永元
  一个中国边疆的农村孩子通过努力奋斗成为美国的生物学博士,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一个中国移民的生物学博士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在美国成为一个走红的脱口秀演员,这可能是史上最邪门儿的美国梦故事。
  ――罗永浩
  第一次看到黄西表演时,我就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喜剧天才。现在整个世界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艾迪?布里尔(《莱特曼秀》星探)
  我非常荣幸能和像黄西这样极有天赋的相声演员成为朋友。黄西不仅和我一起在很多大学和剧场表演过,还请我吃了一顿汉堡王。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汉堡王。
  ――鲍勃?萨吉特(美国家庭滑稽录像主持人)
  《莱特曼秀》是在曼哈顿中心的埃德? 沙利文剧场录制。这个剧场历史非常悠久,英语世界里所有有名的表演者都在这个舞台上献过艺,从甲壳虫到猫王,从伍迪? 艾伦到米奇? 赫德伯格。莱特曼先生总是把剧场的温度控制在13 摄氏度左右。因为他认为在这个温度下人们比较爱笑。在《莱特曼秀》表演的时候,他们让我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乐队会在我上台的时候演奏这首歌。我选了《纸飞机》,这是MIA乐队的一首关于移民的歌。
  我搞单口相声的一个动机就是想讲有关移民的故事。我总是觉得,尽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移民的故事总是被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讲述的。刚来美国的这些移民或者是没有语言技能来讲述他们自己的经历,或者是工作太繁忙,抽不出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上《莱特曼秀》表演的每个喜剧演员都必须穿深色西装。喜剧界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每次上《莱特曼秀》的喜剧演员都会买一套新西装。《莱特曼秀》每年只会请20 多个喜剧演员,而且只有两三个新手。
  2009 年4 月11 号,我带着太太和孩子去了纽约。我们住在梦幻旅馆,这里离《莱特曼秀》的录制剧场只有一街之隔。当天晚上我去了康米克斯相声俱乐部,最后一次练了那些笑话。
  2009 年4 月12 号,我们在纽约的一家餐馆里吃了早饭,然后就带着儿子去中央公园。午饭以后我想睡个午觉休息一下,但却睡不着。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以后,我太太决定带着儿子出去玩,这样我可以在旅馆里静静地休息一下。我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去剧场看一下环境。《莱特曼秀》的工作人员都对我非常好。艾迪告诉我:“录制的时候,你听到念你的名字后就走到舞台上。在这个蓝色的舞台上有一个淡蓝色的圆点,你就站在这个圆点上表演。艾迪后来又跟我强调,讲话的时候速度一定要放慢。艾迪离开以后,我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问《莱特曼秀》的一个工作人员:“演出结束以后我该怎么办,和大家说再见后就离开舞台吗?”他说:“对!”
  因为儿子很小,所以我太太没有办法把他带到观众席上。我太太就和我去了更衣室,然后又去另外一个房间里等待上场。他们就在那个房间的电视上看表演。我上场的时候我太太非常紧张,她都不敢看电视屏幕。我两岁的儿子在电视屏幕上看见我出现以后非常激动,一个劲儿地喊:“爸爸!爸爸!”没过多久,我太太就听到了一次掌声。这时她觉得可能我的表演效果还不错,然后就开始看电视。
  我在台上开始讲我精心策划过的笑话,每个笑话的效果都非常好。我讲完以后,乐队开始奏乐。我和莱特曼先生握了手后就往台下走。忽然我看见台后有一名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地告诉我:“回去,回去!”我当时就有点糊涂了。转过头来一看,莱特曼先生还在台上等着我。有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在前台伸出他的手做了一个倒数的手势,五、四、三……这时我才知道,我应该和莱特曼先生站在一起,和当天的观众道别。意识到这个以后,我又走回到那个蓝点上面。这时候,观众一阵狂呼。
  演出结束以后,《莱特曼秀》的领头作家跑到台上来祝贺我。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演出非常成功,我当时感觉,即使那天晚上被一辆汽车撞上,我也会带着笑容。后来一想,不应该这样想,因为我以后还想再到这个舞台上表演。
  演出是在4 月12 号录制的,真正播出的时间是4 月17 号。我在录制的第二天还要去上班。上班的时候我就开始回想自己的表演,一整个星期都忐忑不安,总会挑自己的毛病。记得在表演的时候有一个单词应该用现在时我却用了过去时,而且我开始担心,他们是不是会把我的段子从秀里剪掉。
  4 月17 号的时候,喜剧演播室俱乐部搞了一个观看我在《莱特曼秀》表演的聚会。如果你们还记得的话,喜剧演播室俱乐部是在一栋楼的第三层,第二层有一个酒吧,酒吧里面有很多台电视机。当天晚上我决定和我太太以及孩子待在家里。后来其他的相声演员对我讲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有一个单口相声演员还把当天的实况录了下来。他们那天晚上把酒吧里的所有电视都转到《莱特曼秀》,当时有一个酒吧的顾客还非常不高兴,因为他正在看一档体育节目。当莱特曼先生宣布“他经常在喜剧演播室里表演……”时,整个酒吧一片欢呼。
770)this.width=770;' />
同类热销商品¥30.00¥19.5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西个人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