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放在一起

初2的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里的译文,通假字,多译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ゝ浀恢﹏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我)解开衣服想要睡觉,月光从门口照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仿佛有)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把系着的东西解开.记承天寺夜游(5张)  脱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进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语文版课文课下注释为表推测,但无详细解释,或有人将其解释为大概)(原因推测或结果推测,原来是,原因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相与:一同,共同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欲:解衣欲睡. (将要) 欲穷其林. (想 《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住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  盖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答谢中书书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山峰直插云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 青林:青葱的林木 翠竹:翠绿的竹林  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俱,都  7.晓雾将歇 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5 .自:从.  16 .未:没有.  17.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8.奇:指奇山异水.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甲文..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试题来源:山东省同步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文言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4.(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2)山川 月色(月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甲文..”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文言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文言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为什么把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合为一个短文两篇_百度知道
为什么把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合为一个短文两篇
我有更好的答案
都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都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将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放在一起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写自然景物,都是短篇,都是名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因为《短文两篇》所在的单元是挑选了古文中写景的文章,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写景的,刚好又是短文,所以放在一起。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位置: >  >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译文及作者简介
时间: 11:50:23
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
摘要:《答谢中书书》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答谢中书书》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译文: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 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没有能欣赏它的奇妙之处的人了.
  (1)[交辉]交相辉映。
  (2)[颓]坠落。
  (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即指人间。
  (4)[康乐]指谢灵运。他曾袭封康乐公。
  (5)[与]这里指欣赏、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空灵澄澈,水中藻和荇交错相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遂:于是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遂至:于是就到。
  藻、荇(x&nɡ):均为水生植物。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雅致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分页标题#e##p#分页标题#e#
  耳:罢了
  作者简介:
  苏轼(日-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康文岗|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初中英语
饶宇|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英语
井萍|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初中语文
涂健|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 高中数学
张玉新|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化学
耿国庆| 专家教师
辅导科目:高中物理
特别说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答疑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答疑网()上的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