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级教案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 找教案
您当前的位置: →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电子教案
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及册数:《成功之路1》
课数:第1课 课文1
题目:《今天下午你去哪儿了》
教授对象的年级:低年级
制作日期:二零一二年一月
掌握汉语语气词&了&的基本用法,能够运用汉语语气词&了&进行简单的交际活动。
教学课程:
《初级汉语精读》
教学内容:
语气词&了&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环节(第一堂课,师生互相介绍)
(一)复习检查(略)
(二)导入(聊聊天:大家都回来了啊,春节过得好吗?
PPT上突出主要语法:语气词&了&的预现)
(三)生词(教完立刻设置练习,重现生词,马上复习一下&了&)
(四)课文(教完立刻设置练习,重现,注意课文中带&了&的句子)
(五)课文小总结(把课文中含有&了&的句子用高亮的方式抽出来)
(六)语法(立刻练习、重现)
(七)本课大总结。
(八)布置作业。
(九)结束教学。
教案内容:
课前先写的板书: 春节古思蒂去印尼的巴厘岛了。
寒假丁加回国了。
假期以萨去厦门了。
授课过程中写的板书:(下文中提及)上午、昨天、上个月、去年
表示过去的时间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首先我向各位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内容(点PPT)。今天我教第一课的课文一《今天下午你去哪儿了》,在这一课里,主要教语气词&了&的用法。我的说课分以下几个部分(点PPT):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导入、生词、课文、语法、总结、布置作业、结束教学。
首先是组织教学环节。由于是新学期第一次课,可适当问候大家新年好,做自我介绍并安排学生自我介绍,拉近师生距离。
其次是复习。由于本课是开学第一课,所以复习检查听写等用导入分担了。过了个春节,学生也许会因为缺乏在学校的训练而对汉语有些遗忘,可在导入部分用慢速,多说些教过的简单汉语,逐渐恢学生对汉语的熟悉度(点PPT),并在课件上突出今天的主要语法:语气词&了&的预现,这些都是为下部分教学做铺垫。
考虑到本课教授的语言点是语气词&了&,可以先和学生们暖暖场,问一些问题,譬如(重音)&你春节去哪儿了?&&你假期回国了吗?&等问题,并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为后面教学作铺垫(指黑板给老师看)。
接下来是词汇。展示和解释词汇并举:先带着全班一起读2遍。再分组读,每组读1遍。注意两个轻声:&了&和&商量&。生词部分我举个例子吧,譬如生词&后天、前天&可结合以前学过的&今天、昨天、明天&,并采用图片展示技巧(点PPT),用一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挂历来展示和解释。还可结合词的搭配和构词法进行解释,归纳同素词,譬如&饭馆&,先引导学生回顾&馆&是已学过的语素,以前还学过图书馆,所以可以直接鼓励学生自己理解并说出&饭馆&就是&卖饭菜给人吃的地方restaurant&;由馆这个语素又推导出&博物馆&这个新生词,此处可适当延展,再介绍&纪念馆&&师大羽毛球馆&(点PPT)&世博会菲律宾馆&等,延展要考虑到实用度。因为以前学过体育场,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延展介绍&场&和&馆&的不同,为下一课里的生词&机场&做铺垫。说到&越来越&&&,可用&图释法&,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如:小树越来越高了。
举例:①刚才雪很大,现在更大。-----&雪越来越大了。
②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课文)
讲完立即练习,容易用图片展示的词(如后天、前天、历史博物馆、对面)就用图片组织练习;其他词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发卡片给老师看,同时自己举起卡片示范),卡片A面是汉字,B面是拼音,认读时,让学生尽量直接辨认汉字,如果失败,再用B面提示,可以直接把卡片发下去,点名让学生起来读,这样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因为较容易,可增强学生成就感和信心。以前在实践时发现学生把卡片拿反了(示范给评委看一下),要注意及时适当纠正。时间允许的话还可进行小游戏,老师出示卡片(自己举起卡片给评委看),让学生抢答。语料就是课文内容,将生词部分空出,让学生选词填入,即为下个部分讲解课文做铺垫。
下面是课文。先听1遍光盘里的录音,再全班带读1遍(其中像&我和安妮要去东门对面的饭馆吃饭&这样含有几个生词又比较长的句子需要领读2次),然后两组分角色 各读1遍,然后两组交换角色再读1遍,然后我逐句讲解。举个例子,课文第一句&喂,哪位&,注意念&wei2&不是wei4,而且在实际交际中,受过、素质较高的人一般不会这么生硬地说&喂哪位&,可以教一些交际套语,譬如说:&您好,我是某某,请问您是哪位?&还有&我去踢球了,找我有事吗?&也是明知故问的交际套语。再比如说&下午你给我打电话了吗&这句,可以进行词语联想,复习上学期学过的上午、昨天、上个月、去年等等过去时间词的说法(指黑板给老师看),并可以写在黑板上,为下面语法点做铺垫。而&我们想跟你商量一下怎么去&这句可以复习数量补语。(点PPT)值得一提的是,我把课文中带&了&的句子都用课件突出了,为等下语法点做一个铺垫。(别点了)
讲完马上练习。首先,让学生回答几个和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比如&下午谁给谁打电话了?&之类的),以确保他们理解了课文。问题和答案都由学生来完成,提高他们的开口率,把他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如果有错误,等全部问题都回答完了,再改正,以免伤害某一个同学的自尊心。其次,(点PPT)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顺便也可以复习生词。第三,复述课文。我先做个示范,再让学生复述,可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给或不给复述的关键词;也可以用表示逻辑的提示词。最后,(点PPT)把课文中含有&了&的句子用高亮的方式抽出来,过度到语法部分,这样就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到语言点上,而不是为了讲课文内容而讲课文,因为语言有生成性,学生就是要通过掌握语法规则,来创造性地运用目的语。而且这样归纳以后,等到语法阶段,我就可以说:&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刚才学过的这些课文中的句子&然后再来讲解,这样在形式、意义和功能三个层次进行解释。
学习语法点部分:先以旧带新,由易而难地引导学生说出本课语法点。要先学习一般基本式(也就是肯定式),再学习否定式,最后是疑问句的三种形式(时间限制,最后这个疑问式就不讲了)。
语法部分授课用语:
同学们,在讲语法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刚才学过的这些课文中的句子。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一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呢?(点PPT)这个字是&&对,就是&了&这个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先请来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
刚才上新课前老师问大家春节过得好吗?大家的回答都很不错。大家看一看黑板,这些句子中,是不是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对,很好,就是刚才课文中出现的&了&。(粉笔框出来,请大家注意&了&的写法,(点PPT),是两个笔画,课文里不是很清楚。)请问,古思蒂是主语(在【例子】的主语古思蒂上画下划线两条,在句子下方写S,),那去是?(学生答谓语,我说&没错&,下划线一条,写+V,),&巴厘岛&就是?(学生答宾语,我说&很好&,下划波浪线,写+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句子。
接下来,我们读一读例句:(点PPT),
一、 冠琼,请你读第一句(点PPT)&&非常好。
二、 莉茹,请读这句(点PPT)&&很好。
三、 王婧,请你读一读&&(点PPT)很棒。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句子的&了&这个字放在句子后面,这是一样的,那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一样的地方呢?(点PPT)&&下午,上午,星期六下午&&这些词都是?&&(指黑板)已经过去的时间,对,很好,这些都是过去的时间。
所以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板书):(时间词+)S+V(+O)+了,但是有的时候句子里可以只有谓语没有宾语,比如这个句子(点PPT),XX读一读&&非常好。XX读一读下面一句&&很好。有时候,(点PPT)这些过去的时间词也可以放在主语的前面还是后面?&&(后面),很好。比如这个句子,XX读一读(点PPT)&&很好。接下去,XX读一读&&非常好。最后一句,XX读一读&&很好。大家看一看,&下午、上午、星期六下午&这些表示过去时间的词,(点PPT)可以放在主语前面,也可以放在主语的&&后面(点PPT),很好。
(回黑板)那么这个句子后面的&了&是什么意思呢?(点PPT)我们先请淑琴和青青来读一读这个对话,淑琴是A,青青是B&&很好。接下来,我们再请梦倩和艳琳读下面一个对话,梦倩是A,艳琳是B&&非常好。上面这个对话是我们几个月前学的,跟下面这个今天学的对话有什么不同呢?&&对,上面的对话说的是将来的事情,没做的事情,不是已经完成的事情,我们不用&了&;下面的对话说的是过去的事情,我们刚才用了那么多过去的时间词(指黑板),所以我们在句子后面加上一个&了&字来肯定这件过去的事情已经做了。(准备板书)
(1)XX,上午你吃什么&了&?&&很好,我(空格,等下写&没(有)&)吃XX了。
(2)XX,昨天你去做什么了?&&很好,XX去XX了。
(3)XX,上个月你经常去哪儿吃饭?&&好,上个月,XX经常去XX饭馆吃饭(*了)。大家一起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不加&了&?
&&对,因为去XX吃饭是上个月她经常要做的事,如果是过去经常要做的事,句子后面不能加&了&。
接下来,我们读一读例句:(点PPT),XX,读一读第一句&&非常好。XX,请读这句&&很好。XX,请你读一读&&很棒。
刚才我们说的句子都肯定了一些事情已经做了,那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完成呢?这些句子的否定式要怎么说呢?用&没有&还是用&不&?&&对,表示过去的否定用&没有&,&没有&放在哪里?&&很好,(板书)放在谓语前面,XX&没(有)&吃XX。那因为她没有做这件事,不是已经完成的事情,所以句子后面的&了&要&&(板书去掉),非常好。这和刚才我们说的过去经常要做的事情后面一样,都不能加&&(&了&)。
接下来,我们读一读例句:(点PPT),慧琳,请你读第一句&&非常好。素芳,请读第二句&&很好。接下来,梦沣,这句的&没有&放在一还是二那里?是&&,对,非常好。下面一句,是上周六我没吃早饭还是上周六我吃没早饭?大家一起说&&太棒了。
学了肯定和否定的句子,那么用&了&提问题怎么说呢?(点PPT)我们以前学过提问题可以在句子后面加&&(学生答:吗)对,很好。XX,请你读第一句&&非常好。XX,请读这句&&很好。XX,请你读一读&&很棒。
提问题的时候还可以把&吗&换成&没有& (点PPT),XX,试一试这句&&(点PPT)很好。XX,下一句&&(点PPT)很好。这句是?大家一起说(点PPT)&&
提问题的第三种方法(点PPT) 是&S+谓语+没+谓语+O&,比如第一句就变成&上周末 你们去没去看电影?&XX,下一句&&(点PPT)很好。最后一句是(点PPT)&&大家一起说&&太棒了。
知道了怎么肯定、否定、提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怎么回答。肯定的回答是(板书)谓语+了,比如,上周末 你们去看电影了吗?肯定回答是:(板书)看了。XX,下一句&&很好,(板书)来了。XX,接下去回答&&(板书)来了。那否定回答怎么说呢?我们可以就说&没有&。上周末 你们去看电影了吗?(点PPT)没有。昨天麦克来了吗?一起说(点PPT)&&没有。(做口型)去年你跟你的中国朋友见面了吗?(点PPT)&&没有。
最后,(点PPT)我们再来看一看今天学过的&了&。(归纳,直接读PPT)XX,读一读肯定式的这两个句子&&很好。XX,读一读否定式的这两个句子&&很好。下面的是时间关系没讲的。XX,读一读疑问式的前两个句子&&很好。XX,读一读疑问式的第二组句子&&很好。XX,读一读疑问式的最后两个句子&&很好。
(点PPT)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下今天学的&了&。包括例子在内都是同学读,时间关系我就不读了(点PPT)
大家都学得很不错,这是今天的作业(时间关系我也不读了)。(点PPT)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相关资料∷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支  持: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北语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丛书: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联系供应商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最新2016对外汉语教案_对外汉语教学教案_对外汉语综合课_口语_初级_教案信息 由沪江网提供。
热门推荐:对外汉语教案 快上来吧,要开车了
初级汉语精读教案&第四课&快上来吧,要开车了选用教材《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一年级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主编:杨继洲&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对汉字及汉语言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学目的与目标目的: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语言点。目标:熟悉课文并能就文中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进行日常汉语会话。教学时间&共3课时。第1课时:生词、课文、语言点的部分处理。第2课时:复习课文和生词,语言点的处理。第3课时:重复模仿操练,情景会话。教学重难点“不是…吗”的简单反问句;“V.+来/去”简单的趋向补语。教学步骤一、&导入复习《第三课(二)我姐姐下个月就要结婚了》。学习《第四课(一)我给你捎来了一些东西》,由一个“捎”字进入生词学习。二、生词展示与认读按词性归类生词,进行扩展与搭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词,拼音,英文注解。认读生词。教师领读,全班齐读,学生单个读。教师要适当纠音。【生词】&动词(v.)1、捎&shāo&&&&&&&&&&&&&&&&&&&&&&bring&sth.to&sb.Eg.他给你捎来了一封信。2、送&sòng&&&&&&&&&&&&&&&&&&&&&&to&to&give&as&a&to&see&sb.offEg.送礼物;送别某人3、过去&guò&qu&&&&&&&&&&&&&&&&&&to&go&to&pass&by&&&&&&&&&&过去→&&&&&&&&&&&&4、过来&guò&lai&&&&&&&&&&&&&&&&&to&come&to&come&by&&&&←过来5、经过&jīng&guò&&&&&&&&&&&&&&&&to&go&through6、研讨&yán&tǎo&&&&&&&&&&&&&&&&&to&study&and&discuss&&&名词(n.)1、教学&jiào&xué&&&&&&&&&&&&&&&&&teaching2、研讨会&yán&tǎo&huì&&&&&&&&&&&&symposium&3、门口&mén&kǒu&&&&&&&&&&&&&&&&&&entrance4、爱人&aì&ren&&&&&&&&&&&&&&&&&&&husband&or&wife&介词(prep.)1、向&xiàng&&&&&&&&&&&&&&&&&&&&&&in&the&direction&of&形容词/动词(adj./v.)1、辛苦&xīn&kǔ&&&&&&&&&&&&&&&&&&&to&to&ask&sb.to&do&sth.&Eg.&①学习汉语对留学生来说很辛苦(adj.)。&&&&②这件事恐怕要辛苦(v.)您一下了。2、麻烦&má&fan&&&&&&&&&&&&&&&&&&&&&make&troubleEg.&①没有电脑,我的工作会很麻烦(adj.)。&&&&②麻烦(v.)您帮个忙,这个ATM机怎么不工作了?三、学习课文(一)引入课文教师先对课文做简单的介绍后再进入课文主题。教师:课文中,有两个人物林老师和王老师。林老师去台湾开会了,回来的时候路过香港…看一下台湾和香港。(PPT图片展示香港迪斯尼乐园、海洋公园和台湾的日月潭)(二)朗读课文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儿化音和轻音。【课文】(一)&我给您捎来了一些东西(王老师和林老师都住在学校里。林老师给王老师打来了个电话,说她从台湾回来了,还给王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要给王老师送来……)林老师:&王老师吗?我是小林。王老师:啊,小林。你不是到台湾开汉语教学研讨去了吗?林老师:我开完会回来了。昨天晚上刚到家。我回来的时候经过香港,到小赵家去看了看。王老师:是吗?小赵好吗?林老师:挺好的。她让我向您问好,还让我给您捎来一些东西。我想给您送去。王老师:&我过去取吧。林老师:&不用。我正好下楼去,顺便就给您带去了。王老师:那好,你过来吧。(王老师家门口)王老师:辛苦了!还麻烦你跑一趟。外边冷,快进屋来坐吧。林老师:不进去了。我爱人还在楼下等我呢,我们要出去办点儿事。王老师:我送送你。林老师:不用送了,请回吧。王老师:慢走。(三)串讲课文教师通过提问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在串讲中穿插相关语言点,核心句。理解与细节性问题:1、王老师和林老师都住在学校里吗?(是的,王老师和林老师都住在学校。)2、文中是谁给谁打了个电话?(林老师给王老师打来了个电话。)3、林老师是什么时候到家的?她经过香港时,又去看望了谁呢?(林老师是昨天晚上到家的。她经过香港时,去看望了小赵。)4、&王老师过去取东西了吗?(没有)5、&林老师为什么不进王老师的屋里坐会儿?(他爱人还在楼下等他,他们要出去办点事。)6、&林老师到台湾干什么?(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四、语言点(一)反问句你不是到台湾开汉语教学研讨去了吗?“不是…吗”是个反问句。反问句不要求对方的回答。是说话者为了强调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或为了引出下面的话而明知故问。常常和“难道”等词连用。This&is&a&rhetorical&question,for&which&a&reply&is&not&expected.The&speaker&is&emphasizing&the&positive&or&negative&answer,trying&to&lead&the&question&following.扩展练习:1、你不是韩国人吗?怎么会不知道首尔?----我知道你是韩国人2、你不是去过北京了吗?怎么不知道天安门?——我知道你去过北京了3、你不是不喜欢抽烟吗?----我知道你不喜欢抽烟。4、(难道)我有这么笨吗?----我并不笨。(这里“难道”一词也可以省略)(二)简单趋向补语简单趋向补语:动词V.+来/去动作演示:教师从门外进教室,边走边说,“我进来了。”“我刚刚看到某某某同学进来了。”教师问:“刚刚谁进来了?”留学生答:“老师/同学进来了。”教师再从教室走出去,边走边说,“我出去了。”……简笔画(板书):&&&&&&&&&&&&&&&&&&&&&&&&&A&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简笔画。一张是一个人往上走,一张是一个人往下走。教师举例,A上去了,B下来了。如果我认识A,我对A说:请你上来!(我在楼上,A在楼下)我对B说:请你下来!(我在楼下,B在楼上)归纳得出结论,V.+来;V.+去“来”表示动作朝说话人的方向进行;“去”表示动作背离说话人的动作方向进行。&出来/去&&&&&&&&&&&&&&&带来/去&&进来/去&&&&&&&&&&&&&&&送来/去&上来/去&&&&&&&&&&&&&&&拿来/去下来/去&&&&&&&&&&&&&&&借来/去&回来/去&&&&&&&&&&&&&&&寄来/去&过来/去&&&&&&&&&&&&&&&找来/去扩展与替换练习P65(第4题):(1)A:她上来了吗?&&&&&&&&A在:下面&&&&&B:还没有呢。&&&&&&&&&&B在:上面(2)A:麦克从山上下来了吗?A在:山下&&&&&B:他还没下来呢。&&&&&&B在:山上扩展与替换练习P63(第2题&3&):(3)A:林老师在楼上等你呢,快上去吧。B:我马上就上去。楼下&&&&&&&&&&下去里边&&&&&&&&&&进去外边&&&&&&&&&&出去那边&&&&&&&&&&过去学校&&&&&&&&&&回去五、小结和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请写一段话。写中国的一个你去过的地方。请用上简单趋向补语“V.+来/去”。3、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相关资料∷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外汉语中级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