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煤气罐爆炸易燃、爆炸是化学性质吗

煤气防护、救护培训教材;(煤气防护站);第一章:发生炉煤气介绍;一、发生炉煤气生产简介;发生炉煤气是指以无烟煤、焦炭或烟煤作原料,与空气;我公司煤气厂目前生产的煤气,为冷发生炉煤气;二、发生炉煤气的成份;242222主要性质:无色、有臭味、剧毒、易燃、;煤气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煤气的成份,不同成份的煤气其;发生炉煤气的主要性质:;1、易燃易爆:发生炉煤气易于燃烧
煤气防护、救护培训教材
(煤气防护站)
第一章:发生炉煤气介绍
一、发生炉煤气生产简介
发生炉煤气是指以无烟煤、焦炭或烟煤作原料,与空气、水蒸汽混合介质为气化剂在发生器内反应生成的煤气称混合发生炉煤气。(以下简称煤气)
我公司煤气厂目前生产的煤气,为冷发生炉煤气。它的生产特点是原料为无烟煤(也可以用焦炭),煤气中焦油含量少、水质较干净,容易处理水中的酚、油、氰化物和氨等杂质,并能输送给较远的煤气用户,作业环境较干净。
二、发生炉煤气的成份
242222主要性质:无色、有臭味、剧毒、易燃、易爆
煤气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煤气的成份,不同成份的煤气其性质略有不同,但有毒、易燃、易爆是各种煤气的三大共性。
发生炉煤气的主要性质:
1、易燃易爆:发生炉煤气易于燃烧,自身温度在350℃以上,遇到空气即可燃烧。发生炉煤气中一般含有9%-16%的氢气,并含有一氧化碳(CO):20%、甲烷(CH4)等,它们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其爆炸范围很大为20-75%。其可燃成份的爆炸极限如下表:
由于煤气比重为0.8-0.99,较空气轻,易于扩散。当空气中CO含量达到1600PPm时,可致人死亡。室内空气中允许的CO含量为24PPm(30mg/m3)。
3.无色有臭味:发生炉煤气本身无色无味。但由于发生炉煤气中含有少量的焦油和硫化氢、酚等杂质,因此有一定的臭味。
第二章:煤气设施检修的安全规定
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对煤气设施的检修特作如下安全规定:
一、在运行中的煤气设施上动火,设施内煤气应保持正压稳定,只能用电焊进行焊接,动火部位要有可靠接地线。
二、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
1、必须用蒸汽吹扫煤气设施,打开末端放散管,自末端放散管处冒出蒸汽10至15分
钟,经化验合格后才能动火。
2、在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且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有火源。
3、检修动火前要打开所有人孔、放散管,提前放散。
4、将煤气设施内易燃物清扫干净,同时要将设施内部煤气吹扫干净,确认在动火全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才能动火。
5、停气吹扫后,进入煤气设施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个小时,检修动火工作过程中每2小时必须进行一次检测分析。
6、检修工作中断2小时以上必须按第5条的规定分析合格后,才能进入煤气设施内检修。
7、经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
三、带煤气作业(为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等危险工作),不宜在雷雨天进行;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氧气呼吸器,并须遵守下列规定:
1、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2、距工作场所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m以外。
3、不得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如需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四、检修人员进入到煤气区域内对煤气设施进行检修时,应取空气样作一氧化碳含量分
五、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施上动火,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要取得安全主管部门及煤气防护站的书面批准才能进行。
六、在煤气设施附近的场所(如煤气放散管周围40m以内)对非煤气设施进行动火、检修,也应取空气样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其可连续工作时间上表规定执行。
七、不带煤气作业
在堵上盲板进行吹扫后,应采用下面方法检验合格,才允许不戴氧气呼吸器进入煤气设施或管道内工作。
(1)利用一氧化碳微量分析器检验,连续采样两次的分析结果均合格后。即CO&24PPm为合格。
(2)利用一氧化碳快速测定器检验,测定合格后必须再把鸽子放到工作地点10分钟无异常者为合格。
第三章:煤气事故的发生、预防与抢救
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为煤气三大事故。以下我们就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的产生、预防与抢救做简要介绍。
一、煤气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原理:一氧化碳是化学窒息性毒气,一氧化碳中毒是作业环境中的空气与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同时吸入人的肺部,并进入血液,血液中的红血球与空气中的氧作用供氧,一氧化碳则与血液中的红血球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氧血红素,碳氧血红素无输氧能力,而一氧化碳与红血球结合能力较氧大300倍,即红血球先与一氧化碳结合,后与氧结
合,故使血液中的红血球减少,输氧量减少。人体由于缺少氧气,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全身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疲乏、挣扎不动。当红血球减少到零时,使人停止呼吸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
1.煤气中毒的分类,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煤气中毒一般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1)轻度中毒症状:稍有缺氧,呼吸困难,头痛、耳鸣、四肢无力。
(2)中度中毒症状:缺氧严重,呼吸短促,神经系统障碍,痉挛、昏迷状态,全身不能动弹。
(3)重度中毒症状:接近无氧,进入昏迷状态,进而进入休克状态,停止呼吸而死亡。
2.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事故单位应迅速采取以下抢救措施:
1)立即报告煤气防护站,应报告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简况、发话人姓名。
2)救护员(或车间义务救护员)应将中毒者迅速救出危险区,送到空气新鲜处,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人工呼吸或输氧。
3)严禁不戴氧气呼吸器,冒险到中毒区域抢救。
4)立即在险区设岗哨,严禁非抢救人员入内。
煤气防护员接到中毒消息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抢救措施:
1)由携带救护用具,立即前往事故发生地点进行抢救。
2)由值班人员用电话与职工医院联络,请求派医务人员前往急救,必要时,联系救护车前往事故地点。
3)立即报告煤气站、主管职能处室(车间)、安技主管部门。
4)中毒者脱离危险区后,医务人员不到现场之前,应进行人工呼吸或其它措施急救,医务人员来到后,救护员应听从医生指导,配合急救。
5)设法消除危险区的煤气来源。
二、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及抢救
一)煤气着火的预防
① 严格执行煤气设备动火的安全操作规程。
② 设备或管内有可燃物时,尽可能将可燃物清除。如洗涤塔木格填料等,应在动火时,通入循环水,确保填料潮湿。
③ 煤气压力如保证不了动火安全操作要求时,最低不应低于200Pa,绝对禁止在负压情况下动火。
④在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如因放散阀位置较高,抽力过大时,允许一侧敞开,另一侧的放散阀适当关小,减小抽力,以避免一旦着火火势蔓延。
⑤动火时尽可能向管道或设备通入适量蒸汽。
⑥运煤走廊、煤仓附近严禁明火,不准吸烟。
⑦动火操作者在操作时,应另设一人监护,发现着火应立即灭火。
⑧煤气设施着火,除加煤仓可直接将火扑灭之外,如封闭设施内着火应立即用蒸汽灭火,如在设备或管道外着火,内部有煤气时,应由救护从员佩戴氧气呼吸器进行灭火。无关人员要立即撤离现场,指挥人员应在上风向指挥。
二)煤气着火的抢救
1、事故单位采取的措施。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着火事故时,事故单位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①用黄泥堵住裂口,如不见效,可降低煤气压力,但不得低于0.5kPa;仍不见效时,则可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同时再降低煤气压力。
②禁止突然切断煤气来源,以免发生回火爆炸。
③迅速用电话通知煤气救护组及消防队前来抢救。并说明事故地点、时间、简况、发话人姓名。
2.煤气救护组采取的措施。煤气救护组接到煤气着火的事故通知扣,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① 由值班组长带队,携带救护用具,立即奔赴现场参加抢救。
② 根据情况,堵塞着火点。
③消防队应按救护组长的指导,向的管线喷水冷却,严禁向烧红的煤气设备或管道喷水。
在煤气设备或管道20m以内发生火警时,事故单位应通知消防队,灭火时首先保护煤气设备或管道,必要时应联系停送煤气。
三)煤气爆炸
(一)煤气爆炸的形成因素
1.煤气爆炸的化学原理
煤气中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在燃点温度或明火的作用下,即可发生迅速的氧化反应,瞬间内放出大量的热量,可造成压力与温度的急剧增加高,其火焰传播速度达每秒钟上千米至几千米,从而形成煤气爆炸。这种爆炸是一种化学性爆炸。
发生化学爆炸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条件,则不会发生爆炸。因此操作工在操作时,应避免三个条件同时产生。这三个条件是:第一,在密闭的容器内;第二,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这个范围段爆炸极限,空气由79%的氮和21%的氧组成,大部份爆炸是因空气渗入而造成的。第三,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或达到燃点温度。
2、发生炉煤气的爆炸极限
由于发生炉煤气的爆炸上限较高,如在运行中渗入空气,则最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发生炉煤气中氧气的浓度达到4%,即为爆炸气体,相当于混入空气20%。因发生炉为成分有一定差别,所以发生炉煤气是一种很容易爆炸的煤气。
(二)预防爆炸的措施
1.在工艺运行中的预防措施
(1)发生炉煤气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可以在下列情况下形成
1)煤气设备或管道内产生负压,空气从放散口或排水口进入,或因设备焊缝、孔盖的不严密处渗入,当空气在煤气中的比例达到26.7(空气):73.3(煤气)时,即形成爆炸性气体。
2)煤气倒流入空气管道,煤气达到20.7%时,形成爆炸性气体。
3)新生火的炉子、由热备转入生产的炉子或操作状况严重不佳的炉子(火层下移、火层上移、空洞),因气化剂(空气+水蒸气)在炉内未充分地反应,造成煤气中含有较多的空气和氧气。这种情况下煤气并入管网则形成爆炸性气体。
4)由生产转入热备用的炉子,在负压条件下,由泄漏点吸入大量空气,与煤气混合(例如:热备时打开透炉孔盖)形成爆炸性气体。
(2)发生炉煤气的明火或燃点温度可以在下列情况形成
1)煤气洗涤设备严重缺水,造成设备内的煤气温度升高的火花。
2)高温煤气倒流到鼓风空气管道内。
3)高温煤气经加煤机进入煤仓。甚至出现未被熄灭。
4)高压静电除尘器正常工作时,在闪络情况下出现的电火花。
5)煤气设备或管道带煤气动火,有焊接火花掉入内部或焊机地线接在煤气管上。
以上两个条件同时产生即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爆炸,操作者应熟悉处理规程。为防止修理时煤气渗入设备,应有可靠的措施。
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规定,每台煤气炉的煤气并入网路前应进行含氧量分析,含氧量大于1%时,禁止煤气并入网路,电除尘器应设当下列之一发生时即能切断电源的装置:煤气含氧量达1%;煤气压力低于50Pa;蒸汽绝缘子箱温度低于规定值(一般
不低于煤气入口温度加25℃)。为消除明火,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要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三)爆炸的抢救
1、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应采取如下抢救方法:
①若同时发生中毒事故时,应遵照中毒事故抢救规定处理。
②若同时发生着火事故时,应遵照着火事故抢救规定处理。
③立即用电话通知煤气救护组,报告爆炸地点、时间、简况、发话人姓名。
④将爆炸后的煤气设备与煤气来源断开,若已着火,应先灭火,后切断煤气。通蒸汽吹扫设备内残余煤气。
2、煤气设备或管道发生大量漏煤气时,应采取如下措施抢救
①立即让无关人员离开危险区。
②立即用电话通知煤气救护组,报告事故地点、时间、简况、发话人姓名。
③迅速找出漏煤气的原因,加以处理。
④事故单位应立即在险区设岗。
⑤发生中毒或着火时,应按中毒事故的抢救和着火事故的抢救各项措施处理。
凡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时,应由事故单位主管、救护组长负责领导抢救工作,一切现场人员均得听从其指挥。
第四章:救护器材介绍
公司煤气防护站目前配备的救护器材有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和长管呼吸器。以下就常用的两种呼吸器――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做简要介绍。
一、氧气呼吸器
我厂现有氧气呼吸器有四小时和两小时两种型号,两种呼吸器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均一样。
一)氧气呼吸器主要组成部件:口具、唾液盒、鼻夹、面罩、呼气阀、吸气阀、水份吸收器、气囊、自动排气阀、氧气瓶、减压器、自动补给器、氧气分路器、清净罐、压力表、呼气软管、吸气软管、外壳和盖子。
二)氧气呼吸器工作原理
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经口具、唾液盒、呼气软管、呼器阀、清净罐、水份吸收器进入气囊,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在清净罐内被氢氧化钙吸收。另外,氧气呼吸器气瓶中的氧气经高压导管、减压器被送入气囊,与气囊中的气体混合成新鲜空气。当使用者吸气时,气体由气囊经吸气阀、呼气软管、口具进入体内。
三)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维护、保管
1、使用前的检查:
①背带、腰带是否齐全、完好,呼气、吸气软管是否良好,鼻夹松紧程度。
②打开氧气呼吸器盖子,器内各连接部分是否正常。
③打开氧气瓶,观察压力是否稳定,氧气压力一般应在10MPa以上。
④倾听减压阀的定量供氧声音,&嘶嘶&声音为好,其它杂音或无声音均属不正常。
⑤将口具戴好、鼻夹夹好,做几次深呼吸,检查自动补给阀是否给气。
⑥用手动补给阀向气囊内给满氧气,用口具呼吸时,自动排气阀应毫不费劲地往外排气。
2、使用方法:
(1)经认真检查后,将氧气呼吸器背好,呼气软管放在左右肩上。
(2)打开氧气瓶开关,并按手动补给阀,将气囊中废气排出。
(3)带好口具,夹好鼻夹。
(4)做几次深呼吸,无异常感觉后,方可进入煤气危险区域。
3、使用注意事项: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36煤气防护、救护培训教材等内容。 
 煤气防护、救护器材安全管理制度(修订)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目的煤气防护、救护器材的管理,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预防 和消除事故,保障职工在特殊环境作业过程中的...  煤气防护站应知应会手册_人力资源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让其离开煤气危 险区;一旦出现中毒等情况,立即救护...煤气防护站培训复习题答... 20页 7下载券喜欢...  本教材依 据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并参照特钢煤气安全 防护知识培训教材,结合公司实际...活肺器呼吸阀气囊校验囊头带口咽导管 5、现场救护:应同时携带 1-2 个氧气瓶...  煤气防护知识培训一、 煤气的三大事故 1、 煤气着火事故 、①煤气着火事故发生...1)打急救电话、“6472”、“6478”通知煤气防护站,并主动讲清“中毒地点、中毒...  煤气防护站安全操作规程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煤气防护站安全操作规程 ...4、发生煤气事故时,救护人员必须携带好必要的救护 仪器,迅速赶到现场。 5、进入...  煤气防护、救护培训教材 6页 1下载券 煤气防护、救护培训教材... 5页 2下载...加强煤气防护救护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是时代赋予从事生产、组织、管理者的...  煤气防护员安全培训试卷2_冶金/矿山/地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试一、填空题,共...A 钢制 B 铁质 C 铜制 D 都可 2.当煤气中毒者处于死亡状态时,停止救护...  5、负责组织本站员工学习、掌握正确使用煤气防护、救护器材 的基本技能,加强煤气防护、救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督促检查。 6、负责员工对设备运行、巡检、点检、隐患...  煤气防护知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唐山时创驻津西特钢现场安全培训...( )3、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采取人工呼吸的急救措 施...> 【答案带解析】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①蔗糖、②爆竹、③食盐、④煤气. A...
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①蔗糖、②爆竹、③食盐、④煤气.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根据易燃易爆品的定义、生活常识、可常见物质的性质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易燃易爆物是指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等化学物品.
①蔗糖、③食盐均没有可燃性,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属于易燃易爆物;②爆竹易发生爆炸,属于易燃易爆物;④煤气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属于易燃易爆物.
考点分析:
考点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这种爆炸是化学变化.但是,还有一种爆炸不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而仅仅是由于气体的受热膨胀或压强增大而导致的现象;这种爆炸就是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自燃是指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现象、呼吸作用、金属的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和爆炸实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氢气的爆鸣实验、甲烷(或一氧化碳、氢气等可溶性气体)的验纯及燃烧”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按照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顺序,可以说是越来越剧烈.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相同点有两个:(1)都属于氧化反应;(2)都放热.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无色的汽水B.黑色的氧化铜C.蓝色的胆矾D.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在高温条件下,硅可以通过如下反映制备:SiCl4+2H2Si+4HCl,若要得到112Kg的硅,则需要参加反应的四氯化硅(SiCl4)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______g;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______g加水也可稀释成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小云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探究活动一]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锥形瓶A内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试管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如下结论:草木灰中一定含有&&& (选填“硫酸盐”、“碳酸盐”或“硝酸盐”).[探究活动二]资料摘要Ⅰ:多种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呈现各种特殊的颜色,例如下表.化合物所含金属元素钙元素钾元素铜元素灼烧产生火焰颜色砖红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绿色资料摘要Ⅱ:碳酸钾与碳酸钠、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1)同学们认为还必须对草木灰中存在的盐类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进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取草木灰样品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 色,由此得出草木灰含有钾元素的结论.(2)综合上述探究结果,进一步猜测草木灰中含有的钾盐是:a.KHCO3;b.&&& ;&c.&&& 的混合物.(3)小红认为上述猜测&&& 是错误的.理由是草木灰经柴草燃烧而成,&&& .(4)请你写出上述“探究活动一”中,锥形瓶A内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简述草木灰的用途之一:&&& .老师指出:草木灰成分复杂,其中所含其它成分的探究有待同学们后续进行.
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装置B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2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 .(4)用装置C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煤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不?如题!依据是啥?
当然是,煤气属于化学危险品的第五类(易燃易爆类)易燃易爆类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 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例如:液化石油气、硝化甘油、火箭燃料、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三乙基铝、过氧化氢等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下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1) 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2)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3) 需要特别防护的.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煤气当然满足了)
为您推荐:
当然是,煤气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规号23030,属于危险化学品,有毒气体
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煤气、空气煤气 (或称发生炉煤气) ,这些煤气的发热值较低,故又统称为低热值煤气;煤干馏法中焦化得到的气体称为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属于中热值煤气,可供城市作民用燃料。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前者多见于冬天...
好难,加油啊
是不是危险化学品是有条件的,压缩的煤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货物品名表》里都有涉及。不能直接查到的原因是我们所说的煤气是一个混合物而且煤气分好多种,如高炉、转炉、电炉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烃类。这些物质在危险化学品名录里都有但后面都标注(压缩的)...
当然属于!你可以看一下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就知道了。危险化学品定义: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   (一)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  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煤气罐爆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