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2010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泵站设计规范2010word版 邮箱

最新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word文本格式
21:54:45&&&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论: &&阅读量: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 告第60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
表11.4.2& 多层石砌体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
细、半细料石砌体(无垫片)
粗料石及毛料石砌体(有垫片)
注:1 房屋总高度的计算同本规范表7.1.2注。
&&&&&&& 2 横墙较少的房屋,房屋总高度应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11.4.3& 多层石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3m。
11.4.4& 多层石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11,4.4的规定。
表11.4.4& 多层石砌体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m)
楼、屋盖类型
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11.4.5& 多层石砌体房屋,宜采用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11.4.6& 石墙的截面抗震验算,可参照本规范第7.2节;其抗剪强度应根据试验数据确定。
11.4.7& 多层石砌体房屋应在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和每开间的内外墙交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11.4.8& 抗震横墙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大于全截面面积的1/3。
11.4.9& 每层的纵横墙均应设置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宽度宜与墙厚相同,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410,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11.4.10& 无构造柱的纵横墙交接处,应采用条石无垫片砌筑,且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拉结钢筋网片,每边每侧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11.4.11& 不应采用石板作为承重构件。
11.4.12& 其他有关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参照本规范第7章的相关规定。
12&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1.1& 本章适用于设置隔震层以隔离水平地震动的房屋隔震设计,以及设置消能部件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的房屋消能减震设计。
&&&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符合本规范第3.8.1条的规定,其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本规范第3.8.2条的规定。
&&& 注:1 本章隔震设计指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等部件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 &&&&&&2 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器,通过消能器的相对变形和相对速度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减震要求。
12.1.2& 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确定设计方案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外,尚应与采用抗震设计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12.1.3&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 1& 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具体规定,其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最大高度应满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的要求;高宽比大于4或非隔震结构相关规定的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进行专门研究。
&&& 2& 建筑场地宜为I、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
&&& 3& 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 4& 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12.1.4& 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钢、钢筋混凝土、钢-混凝土混合等结构类型的房屋。
&&& 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尚应根据其结构类型分别符合本规范相应章节的设计要求。
12.1.5&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参数应经试验确定。
&&& 2& 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设置部位,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 3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性能符合要求。
12.1.6& 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尚应符合相关专门标准的规定;也可按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进行性能化设计。
12.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2.2.1& 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竖向承载力、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装置及抗风装置组成结构的隔震层。
&&& 隔震支座应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的验算。
&&&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0.20g)、8度(0.30g)和9庋时分别不应小于隔震层以上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0%、30%和40%。
12.2.2& 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应增加由隔震支座及其顶部梁板组成的质点;对变形特征为剪切型的结构可采用剪切模型(图12.2.2);当隔震层以上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不重合时,应计入扭转效应的影响。隔震层顶部的梁板结构,应作为其上部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计算和设计。
&&& 2&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输入地震波的反应谱特性和数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1.2条的规定,计算结果宜取其包络值;当处于发震断层lOkm以内时,输入地震波应考虑近场影响系数,5km以内宜取1.5,5km以外可取不小于1.25。
&& &3& 砌体结构及基本周期与其相当的结构可按本规范附录L简化计算。
图12.2.2& 隔震结构计算简图
12.2.3& 隔震层的橡胶隔震支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隔震支座在表12.2.3所列的压应力下的极限水平变位,应大于其有效直径的0. 55倍和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3倍二者的较大值。
&&& 2& 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阻尼特性变化不超过初期值的&20%;徐变量不超过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的5%。
&&& 3& 橡胶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竖向压应力不应超过表12.2.3的规定。
表12.2.3& 橡胶隔震支座压应力限值
压应力限值(MPa)
注:1 压应力设计值应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计算;其中,楼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舰定乘以折减系数;
2 结构倾覆验算时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对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尚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3 当橡胶支座的第二形状系数(有效直径与橡胶层总厚度之比)小于5.O时应降低压应力限值:小于5不小于4时降低20%.小于4不小于3时降低40%;
4 外径小于300mm的橡胶支座,丙类建筑的压应力限值为10MPa。
12.2.4& 隔震层的布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的底部或下部,其橡胶隔震支座应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间距不宜过大,其规格、数量和分布应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应保持稳定,不宜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其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同时作用下,拉应力不应大于lMPa。
&&& 2& 隔震层的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Kh = &Kj&&&&(12.2.4-1)
&eq = &Kj&j/Kh&&&&(12.2.4-2)
式中:&eq&&隔震层等效黏滞阻尼比;
& &&&&Kh&&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 &&&&&j&&j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的等效黏滞阻尼比,设置阻尼装置时,应包相应阻尼比;
&& &&&Kj&&j隔震支座(含消能器)由试验确定的水平等效刚度。
&&& 3& 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时,竖向荷载应保持本规范表12.2.3的压应力限值;对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应取剪切变形100%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对罕遇地震验算,宜采用剪切变形25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当隔震支座直径较大时可采用剪切变形10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当采用时程分析时,应以试验所得滞回凸线作为计算依据。
12.2.5&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对多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可按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布。
&&& 2& 隔震后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按本规范第5.1.4、第5.1.5条确定。其中,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
&maxl =&&max/&&&&&(12.2.5)
式中:&maxl&&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max&&非隔震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本规范第5.1.4条采用;
& &&&&&&&水平向减震系数;对于多层建筑,为按弹性计算所得的隔震与非隔震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对高层建筑结构,尚应计算隔震与非隔震各层倾覆力矩的最大比值,并与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相比较,取二者的较大值;
& &&&&&&&调整系数;一般橡胶支座,取0.80;支座剪切性能偏差为S-A类,取0.85;隔震装置带有阻尼器时,相应减少0.05。
&&& 注:1 弹性计算时,简化计算和反应谱分析时宜按隔震支座水平剪切应变为100%时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当采用时程分析法时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输入进行计算;
&&&& &&&2 支座剪切性能偏差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橡胶支座& 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 20688.3确定。
&&& 3&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不得低于非隔震结构在6度设防时的总水平地震作用,并应进行抗震验算;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尚应符合本规范第5.2.5条对本地区设防烈度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规定。
&&& 4 &9度时和8度且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3时,隔震层以上的结构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隔震层以上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时,各楼层可视为质点,并按本规范式(5.3.1-2)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沿高度的分布。
12.2.6& 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力应根据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水平剪力按各隔震支座的水平等效刚度分配;当按扭转耦联计算时,尚应计及隔震层的扭转刚度。
&&& 隔震支座对应于罕遇地震水平剪力的水平位移,应符合下列要求:
ui&[ui]&&&&(12.2.6-1)
ui = &i/uc&&&&(12.2.6-2)
式中:ui&&罕遇地震作用下,第i个隔震支座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 &[ui]&&第i个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值;对橡胶隔震支座,不应超过该支座有效直径的0.55倍和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3.O倍二者的较小值;
& &&&&uc&&罕遇地震下隔震层质心处或不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 &&&&&i&&第i个隔震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应取考虑扭转和不考虑扭转时主支座计算位移的比值;当隔震层以上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两个主轴方向均无偏心时,边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不应小于1.15。
12.2.7& 隔震结构的隔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下列措施:
& &&&&1)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竖向隔离缝,缝宽不宜小于各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1.2倍且不小于200mm。对两相邻隔震结构,其缝宽取最大水平位移值之和,且不小于400mm。
& &&&&2)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应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缝高可取20mm,并用柔性材料填充;当设置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
& &&&&3)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应防止可能的碰撞。
&&& 2&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抗震措施,当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0.40时(设置阻尼器时为0.38)不应降低非隔震时的有关要求;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0时(设置阻尼器时为0.38),可适当降低本规范有关章节对非隔震建筑的要求,但烈度降低不得超过1度,与抵抗竖向地震作用有关的抗震构造措施不应降低。此时,对砌体结构,可按本规范附录L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注:与抵抗竖向地震作用有关的抗震措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指墙、柱的轴压比规定;对砌体结构,指外墙尽端墙体的最小尺寸和圈梁的有关规定。
12.2.8& 隔震层与上部结构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隔震层顶部应设置梁板式楼盖,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 &&&&1)隔震支座的相关部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现浇板厚度不应小于160mm;
& &&&&2)隔震层顶部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宜大于一般楼盖梁板的刚度和承载力;
& &&&&3)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应计算冲切和局部承压,加密箍筋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钢筋。
&&& 2& 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1)隔震支座和阻尼装置应安装在便于维护人员接近的部位;
& &&&&2)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之间的连接件,应能传递罕遇地震下支座的最大水平剪力和弯矩;
& &&&&3)外露的预埋件应有可靠的防锈措施。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应与钢板牢固连接,锚固钢筋的锚固长度宜大于20倍锚固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
12.2.9& 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和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采用隔震结构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算。
&&& 2& 隔震层烈下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隔震塔楼下的底盘)中直接支承隔震层以上结构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的刚度比和隔震后设防地震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罕遇地震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满足表12.2.9要求。
&&& 3& 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表12.2.9& 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结构罕遇地震
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下部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
钢筋混凝&框架-抗震墙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12.3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
12.3.1& 消能减震设计时,应根据多遇地震下的预期减震要求及罕遇地震下的预期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可由消能器及斜撑、墙体、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器可采用速度相关型、位移相关型或其他类型。
&&& 注:1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指黏滞消能器和黏弹性消能器等;
& &&&&&&2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指金属屈服消能器和摩擦消能器等。
12.3.2& 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变形较大的位置,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
12.3.3& 消能减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作简化估算,并根据结构的变形特征和高度等,按本规范第5.1节的规定分别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可根掘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按本规范第5.1.5条的规定采用。
&&& 消能减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应根据消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确定,总刚度应为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有效刚度的总和。
&&& 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结构阻尼比和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的总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总阻尼比应分别计算。
&&& 2& 对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情况,应根据主体结构体系特征,采用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或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 在非线性分析中,消能减震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应包括结构恢复力模型和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
&&& 3& 消能减震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应符合预期的变形控制要求,宜比非消能减震结构适当减小。
12.3.4& 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和有效刚度,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 1& 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和非线性速度相关型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应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确定。
2& 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估算:
&a= &&&&(12.3.4-1)
式中:&a&&消能减震结构的附加有效阻尼比;
& &&&&Wcj&&第j个消能部件在结构预期层间位移&Duj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
& &&&&Ws&&设置消能部件的结构在预期位移下的总应变能。
&&& 注:当消能部件在结构上分布较均匀,且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小于20%时,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也可采用强行解耦方法确定。
&&& 3& 不计及扭转影响时,消能减震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可按下式估算:
Ws=(1/2)&Fiui&&&&(12,3.4-2)
式中:Fi&&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 &&&&Ui&&质点i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位移。
&&& 4& 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估算:
Wcj=(2&2/Tl)Cjcos2&j&Du2j&&&&(12.3.4-3)
式中:Tl&&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 &&&&Cj&&第j个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
& &&&&&j&&第j个消能器的消能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 &&&&&Duj&&第j个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
&&& 当消能器的阻尼系数和有效刚度与结构振动周期有关时,可取相应于消能减震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值。
&&& 5& 位移相关型和速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估算:
Wcj = Aj&&&&(12.3.4-4)
式中:Aj&&第j个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Duj时的面积。
&&& 消能器的有效刚度可取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Duj时的割线刚度。
&&& 6& 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超过25%时,宜按25%计算。
12.3.5& 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 l& 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或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应满足下式:
Kb&(6&/T1) CD&&&&(12.3.5-1)
式中:Kb&&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方向的刚度;
& &&&&CD&&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
& &&&&T1&&消能减震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 2& 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总厚度应满足下式:
t&&Du/[&]&&&&(12.3.5-2)
式中:t&&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的总厚度;
&& &&&&Du&&沿消能器方向的最大可能的位移;
& &&&&[&]&&黏弹性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变。
&&& 3&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或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参数宜符合下列要求:
&Dupy/&Dusy&2/3&&&&(12.3.5-3)
式中:&Dupy&&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
& &&&&&Dusy&&设置消能部件的结构层间屈服位移。
&&& 4& 消能器的极限位移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下消能器最大位移的1.2倍;对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消能器的极限速度应不小于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速度的1.2倍,且消能器应满足在此极限速度下的承载力要求。
12.3.6& 消能器的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对黏滞流体消能器,由第三方进行抽样检验,其数量为同一工程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20%,但不少于2个,检测合格率为100%,检测后的消能器可用于主体结构;对其他类型消能器,抽检数量为同一类型同一规格数量的3%,当同一类型同一规格的消能器数量较少时,可以在同一类型消能器中抽检总数量的3%,但不应少于2个,检测合格率为100%,检测后的消能器不能用于主体结构。
&&& 2& 对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在消能器设计位移和设计速度幅值下,以结构基本频率往复循环30圈后,消能器的主要设计指标误差和衰减量不应超过15%;对位移相关型消能器,在消能器设计位移幅值下往复循环30圈后,消能器的主要设计指标误差和衰减量不应超过15%,且不应有明显的低周疲劳现象。
12.3.7& 结构采用消能减震设计时,消能部件的相关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消能器与支承构件的连接,皮符合本规范和有关规程对相关构件连接的构造要求。
&& &2& 在消能器施加给主结构最大阻尼力作用下,消能器与主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件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 &3& 与消能部件相连的结构构件设计时,应计人消能部件传递的附加内力。
12.3.8& 当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提高时,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可适当降低。降低程度可根据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与不设置消能减震装置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之比确定,最大降低程度应控制在1度以内。
13& 非结构构件
13.1& 一般规定
13.1.1& 本章主要适用于非结构构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非结构构件包括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和支承于建筑结构的附属机电设备。
&&& 注:1建筑非结构构件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
& &&&&&&2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指为现代建筑使用功能服务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
13.1.2& 非结构构件应根据所属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和非结构地震破坏的后果及其对整个建筑结构影响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达到相应的性能化设计目标。
&&& 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实现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的某些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M第M.2节执行。
13.1.3& 当抗震要求不同的两个非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时,应按较高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其中一个非结构构件连接损坏时,应不致引起与之相连接的有较高要求的非结构构件失效。
13.2& 基本计算要求
13.2.1& 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时,应按下列规定计入非结构构件的影响:
&&& 1& 地震作用计算时,应计入文承于结构构件的建筑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重力。
&&& 2& 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刚度;对嵌入抗侧力构件平面内的刚性建筑非结构构件,应计入其刚度影响,可采用周期调整等简化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应计入其抗震承载力,当有专门的构造措施时,尚可按有关规定计入其抗震承载力。
&&& 3& 支承非结构构件的结构构件,应将非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效应作为附加作用对待,并满足连接件的锚固要求。
13.2.2& 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各构件和部件的地震力应施加于其重心,水平地震力应沿任一水平方向。
&&& 2& 一般情况下,非结构构件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可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对支承于不同楼层或防震缝两侧的非结构构件,除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外,尚应同时计及地震时支承点之间相对位移产生的作用效应。
&&& 3& 建筑附属设备(含支架)的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1s且其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力的1%,或建筑附属设备的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力的10%时,宜进入整体结构模型的抗震设计,也可采用本规范附录M第M.3节的楼面谱方法计算。其中,与楼盖非弹性连接的设备,可直接将设备与楼盖作为一个质点计入整个结构的分析中得到设备所受的地震作用。
13.2.3& 采用等效侧力法时,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F = &&&1&2&maxG&&&&(13.2.3)
式中:F&&沿最不利方向施加于非结构构件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 &&&&&&&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由相关标准确定或按本规范附录M第M.2节执行;
& &&&&&&&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由相关标准确定或按本规范附录M第M.2节执行;
&& &&&&1&&状态系数;对预制建筑构件、悬臂类构件、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2.O,其余情况可取1.O;
& &&&&&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对本规范第5章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结构,应按其计算结果调整;
& &&&&&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本规范第5.1.4条关于多遇地震的规定采用;
& &&&&G&&非结构构件的重力,应包括运行时有关的人员、容器和管道中的介质及储物柜中物品的重力。
13.2.4& 非结构构件因支承点相对水平位移产生的内力,可按该构件在位移方向的刚度乘以规定的支承点相对水平位移计算。
&&& 非结构构件在位移方向的刚度,应根据其端部的实际连接状态,分别采用刚接、铰接、弹性连接或滑动连接等简化的力学模型。
&&& 相邻楼层的相对水平位移,可按本规范规定的限值采用。
13.2.5& 非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自身重力产生的效应和支座相对位移产生的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按本规范结构构件的有关规定计算;幕墙需计算地震作用效应与风荷载效应的组合;容器类尚应计及设备运转时的温度、工作压力等产生的作用效应。
&&& 非结构构件抗震验算时,摩擦力不得作为抵抗地震作用的抗力;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采用1.0。
13.3&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3.1& 建筑结构中,设置连接幕墙,围护墙、隔墙、女儿墙、雨篷、商标、广告牌、顶篷支架、大型储物架等建筑非结构构件的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承受建筑非结构构件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13.3.2& 非承重墙体的材料、选型和布置,应根据烈度、房屋高度、建筑体型、结构层间变形、墙体自身抗侧力性能的利用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非承重墙体宜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采用砌体墙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 2& 刚性非承重墙体的布置,应避免使结构形成刚度和强度分布上的突变;当围护墙非对称均匀布置时,应考虑质量和刚度的差异对主体结构抗震不利的影响。
&&& 3& 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8、9度时应具有满足层间变位的变形能力,与悬挑构件相连接时,尚应具有满足节点转动引起的竖向变形的能力。
&&& 4& 外墙板的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适当的转动能力,宜满足在设防地震下主体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
&&& 5& 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高度,6~8度时不宜超过0.5m,9度时应有锚固。防震缝处女儿墙应留有足够的宽度,缝两侧的自由端应予以加强。
13.3.3& 多层砌体结构中,非承重墙体等建筑菲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独立墙肢端部及大门洞选宜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2&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或出屋面的烟囱。
&&& 3&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1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 2&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 3&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 4&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 5&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13.3.5&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围护墙和隔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厂房的围护墙宜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砌体围护墙应采用外贴式并与柱可靠拉结;外侧柱距为12m时应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
&&& 2& 刚性围护墙沿纵向宜均匀对称布置,不宜一侧为外贴式,另一侧为嵌砌式或开敞式;不宜一侧采用砌体墙一侧采用轻质墙板。
&&& 3& 不等高厂房的高跨封墙和纵横向厂房交接处的悬墙宜采用轻质墙板,6、7度采用砌体时不应直接砌在低跨屋面上。
&&& 4& 砌体围护墙在下列部位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 &&&&1)梯形屋架端部上弦和柱顶的标高处应各设一道.但屋架端部高度不大于900mm时可合并设置;
& &&&&2)应按上密下稀的原则每隔4m左右在窗顶增设一道圈梁,不等高厂房的高低跨封墙和纵墙跨交接处的悬墙,圈梁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3m;
& &&&&3)山墙沿屋面应设钢筋混凝土卧梁,并应与屋架端部上弦标高处的圈梁连接。
&&& 5& 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圈梁宜闭合,圈梁截面宽度宜与墙厚相同,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圈梁的纵筋,6~8度时不应少于4&12,9度时不应少于4&14;
& &&&&2)厂房转角处柱顶圈梁在端开间范围内的纵筋,6~8度时不宜少于4&14,9度时不宜少于4&16,转角两侧各1m范围内的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间距不宜大于lOO圈梁转角处应增设不少于3根且直径与纵筋相同的水平斜筋;
& &&&&3)圈梁应与柱或屋架牢固连接,山墙卧梁应与屋面板拉结;顶部圈梁与柱或屋架连接的锚拉钢筋不宜少于4&12,且锚固长度不宜少于35倍钢筋直径,防震缝处圈梁与柱或屋架的拉结宜加强。
&&& 6& 墙梁宜采用现浇,当采用预制墙梁时,梁底应与砖墙顶面牢固拉结并应与柱锚拉;厂房转角处相邻的墙梁,应相互可靠连接。
&&& 7& 砌体隔墙与柱宜脱开或柔性连接,并应采取措施使墙体稳定,隔墙顶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
&&& 8& 砖墙的基础,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预制基础梁应采用现浇接头;当另设条形基础时,在柱基础顶面标高处应设置连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其配筋不应少于4&12。
&&& 9& 砌体女儿墙高度不宜大于1m,且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时倾倒。
13.3.6& 钢结构厂房的围护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厂房昀围护墙,应优先采用轻型板材,预制钢筋}昆凝土墙板宜与柱柔性连接;9度时宜采用轻型板材。
&&& 2& 单层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应贴砌并与柱拉结,尚应采取措施使墙体不妨碍厂房柱列沿纵向的水平位移;8、9度时不应采用嵌砌式。
13.3.7& 各类顶棚的构件与楼板的连接件,应能承受顶棚、悬挂重物和有关机电设施的自重和地震附加作用;其锚固的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的承载力。
13.3.8& 悬挑雨篷或一端由柱支承的雨篷,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
13.3.9& 玻璃幕墙、预制墙板、附属于楼屋面的悬臂构件和大型储物架的抗震构造,应符合相关专门标准的规定。
13.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4.1& 附属于建筑的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通信系统、公用天线等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结构类型和变形特征、附属设备所处的位置和运转要求等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13.4.2& 下列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要求:
&&& 1& 重力不超过1. 8kN的设备。
&&& 2& 内径小于25mm的燃气管道和内径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
&&& 3& 矩形截面面积小于0.38m2和圆形直径小于0.70m的风管。
&&& 4& 吊杆计算长度不超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
13.4.3&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与建筑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应使设各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后能迅速恢复运转。
13.4.4& 管道、电缆、通风管和设备的洞口设置,应减少对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削弱;洞口边缘应有补强措施。
&&& 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
13.4.5&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基座或连接件应能将设备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建筑结构中,用以固定建筑附属机电设备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承受附属机电设备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13.4.6& 建筑内的高位水箱应与所在的结构构件可靠连接;且应计及水箱及所含水重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
13.4.7& 在设防地震下需要连续工作的附属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部位;相关部位的结构构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14& 地下建筑
14.1& 一般规定
14.1.1& 本章主要适用于地下车库、过街通道、地下变电站和地下空间综合体等单建式地下建筑。不包括地下铁道、城市公路隧道等。
14.1.2& 地下建筑宜建造在密实、均匀、稳定的地基上。当处于软弱土、液化土或断层破碎带等不利地段时,应分析其对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
14.1.3& 地下建筑的建筑布置应力求简单、对称、规则、平顺;横剖面的形状和构造不宜沿纵向突变。
14.1.4& 地下建筑的结构体系应根据使用要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等确定,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丙类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6、7度时不应低于四级,8、9度时不宜低于三级。乙类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6、7度时不宜低于三级,8、9度时不宜低于二级。
14.1.5& 位于岩石中的地下建筑,其出人口通道两侧的边坡和洞口仰坡,应依据地形、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的口部结构类型,提高其抗震稳定性。
14.2& 计算要点
14.2.1& 按本章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的下列地下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 1& 7度Ⅰ、Ⅱ类场地的丙类地下建筑。
&&& 2& &8度(0.20g) Ⅰ、Ⅱ类场地时,不超过二层、体型规则的中小跨度丙类地下建筑。
14.2.2& 地下建筑的抗震计算模型,应根据结构实际情况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能较准确地反映周围挡土结构和内部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与周围挡土结构分离的内部结构,可采用与地上建筑同样的计算模型。
&&& 2& 周围地层分布均匀、规则且具有对称轴的纵向较长的地下建筑,结构分析可选择平面应变分析模型并采用反应位移法或等效水平地震加速度法、等效侧力法计算。
&&& 3& 长宽比和高宽比均小于3及本条第2款以外的地下建筑,宜采用空间结构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土层-结构时程分析法计算。
14.2.3& 地下建筑抗震计算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地震作用的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按平面应变模型分析的地下结构,可仅计算横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 &&&&2)不规则的地下结构,宜同时计算结构横向和纵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 &&&&3)地下空间综合体等体型复杂的地下结构,8、9度时尚宜计及竖向地震作用。
&&& &&2地震作用的取值,应随地下的深度比地面相应减少:基岩处的地震作用可取地面的一半,地面至基岩的不同深度处可按插入法确定;地表、土层界面和基岩面较平坦时,也可采用一维波动法确定;土层界面、基岩面或地表起伏较大时,宜采用二维或三维有限元法确定。
&&& 3& 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杓、构件自重和水、土压力的标准值及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 4& 采用土层一结构时程分析法或等效水平地震加速度法时,土、岩石的动力特性参数可由试验确定。
14.2.4& 地下建筑的抗震验算,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截面承载力和构件变形的抗震验算。
&&& 2& 对于不规则的地下建筑以及地下变电站和地下空间综合体等,尚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计算可采用本规范第5.5节的简化方法,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p]宜取1/250。
&&& 3& 液化地基中的地下建筑,应验算液化时的抗浮稳定性。液化土层对地下连续墙和抗拔桩等的摩阻力,宜根据实测的标准贯人锤击数与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的比值确定其液化折减系数。
14.3& 抗震构造措施和抗液化措施
14.3.1& 钢筋混凝土地下建筑的抗震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宜采用现浇结构。需要设置部分装配式构件时,应使其与周围构件有可靠的连接。
&&& 2& 地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最小尺寸应不低于同类地面结构构件的规定。
&&& 3& 中柱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2%。中柱与梁或顶板、中间楼板及底板连接处的箍筋应加密,其范围和构造与地面框架结构的柱相同。
14.3.2& 地下建筑的顶板、底板和楼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宜采用梁板结构。当采用板柱一抗震墙结构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构造暗梁,其构造要求与同类地面结构的相应构件相同。
&&& 2& 对地下连续墙的复合墙体,顶板、底板及各层楼板的负弯矩钢筋至少应有50%锚人地下连续墙,锚入长度按受力计算确定;正弯矩钢筋需锚人内衬,并均不小于规定的锚固长度。
&&& 3& 楼板开孔时,孔洞宽度应不大于该层楼板宽度的30%;洞口的布置宜使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仍较均匀、对称,避免局部突变。孔洞周围应设置满足构造要求的边梁或暗梁。
14.3.3& 地下建筑周围土体和地基存在液化土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 1& 对液化土层采取注浆加固和换土等消除或减轻液化影响的措施。
&&& 2& 进行地下结构液化上浮验算,必要时采取增设抗拔桩、配置压重等相应的抗浮措施。
&&& 3& 存在液化土薄夹层,或施工中深度大于20m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遇到液化土层时,可不做地基抗液化处理,但其承载力及抗浮稳定性验算应计入土层液化引起的土压力增加及摩阻力降低等因素的影响。
14.3.4& 地下建筑穿越地震时岸坡可能滑动的古河道或可能发生明显不均匀沉陷的软土地带时,应采取更换软弱土或设置桩基础等措施。
14.3.5& 位于岩石中的地下建筑,应采取下列抗震措施:
&&& 1& 口部通道和未经注浆加固处理的断层破碎带区段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时,内衬结构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不得采用素混凝土衬砌。
&&& 2& 采用离壁式衬砌时,内衬结构应在拱墙相交处设置水平撑抵紧围岩。
&&& 3& 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初期支护和围岩地层间应密实回填。干砌块石回填时应注浆加强。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装饰企业新闻
装饰企业公告
相关分类栏目
装饰行业新闻
频道总排行
家居装修图片
公共装修图片
展示设计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泵站设计规范201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