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肝肝能再生吗与那些基因有关

Nature:再生学之肝脏保卫战 生物谷
生物谷资讯
体验不一样的生物医药资讯平台小鼠和大鼠在生物学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有哪些_百度知道
小鼠和大鼠在生物学中的主要应用价值有哪些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小鼠----------小鼠(mouse),学名:mus muscul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小鼠品种之一:ICR小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小鼠在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小,新生仔鼠1.5g左右,45天体重达18g以上。小鼠体重的增长与品系的来源、饲养营养水平、健康状况、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几个不同品系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曲线见图活动规律: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喜居光线暗淡的环境。习惯于昼伏夜动,其进食、交配、分娩多发生在夜间。一昼夜活动高峰有两次,一次在傍晚后1~2小时内,另一次为黎明前。采食特性:小鼠门齿生长较快,需常啃咬坚硬食物,有随时采食习惯。繁殖特性:小鼠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可根据阴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群居特性:小鼠为群居动物,群养时雌雄要分开,雄鼠群体间好斗,群体处于优势者保留胡须,而处于劣势者则掉毛,胡须被拔光。这一现象与因寄生虫性或真菌性皮炎所致的掉毛相区分。温湿度要求:小鼠对温湿很敏感,一般温度以18~22℃,相对湿度以50%~60%最佳。常用品系近交系(inbred strain):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白色。其乳腺癌发病率低,但对致癌因子敏感。乳腺肿瘤发生率约为10%~20%。有一定数量的卵巢、肾上腺和肺部肿瘤、白血病的发生。肺癌发病率雌性26%,雄性29%。白血病发病率雌性12%,雄性10%。血压与其他近交系小鼠相比为最高,有自发高血压症。老年小鼠心脏有某些病变,雌雄小鼠常有动脉硬化。几乎全部20月龄的雄性小鼠均有淀粉样变。对鼠伤寒沙门氏菌C`5敏感,对麻疹病毒中度敏感,易患慢性肺炎,对放射线极度敏感。富于网状内皮细胞的器官(如肝、脾)与体重相比,所占比值很大。常用于单克隆抗体和免疫学研究。
BALB/c小鼠生产性能好,繁殖期长,一般无相互侵袭习性,比较容易群养。平均寿命:有的记载雄鼠为509天,雌鼠为561天;有的记载雄鼠为648天,雌鼠为816天。平均体重252日龄雄鼠为30 g,雌鼠为28g。C57BL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黑色。C57BL小鼠对Graffi 白血病因子较敏感。对麻疹病毒敏感。乳腺肿瘤发生率低。网状组织肿瘤自发率,雌鼠少于10%,雄鼠为4%。较老的动物中有垂体腺瘤发生。老年性肾硬化症常见。有些亚系有遗传性的脑积水。C57BL小鼠对化学致癌物诱导作用敏感性低,但全身经放射线照射后,淋巴瘤发生率达90%~100%。腰椎六个,有许多骨骼方面的变异。亚系C57BL/He和C57BL/An,与其他的C57BL和C58不同,它们有元素Ce的高效肝分解酶。C57BL小鼠适于穴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的反应性不敏感。于无特殊病原体(SPF)环境中,在用代乳鼠喂养条件下的平均寿命,雌鼠为580天,雄鼠为645天。C3H/He小鼠:C3H小鼠是Strong于1920年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杂交后经连续全同胞近交而育成。C、CBA、CH1和C121等品系亦出于本杂交组合。1930年自Strong处转到Andervont(An)处。经近交繁殖至35代时,于1941年到Heston(He)处,成为C3H/He。到1975年时,繁殖达135+代。目前 C3H/He小鼠已在各地大量使用,形成了许多亚系,如C3H/HeN,C3H/HeJ等。C3H/He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白色。其14月龄小鼠自发肝癌发病率达85%。自发乳腺肿瘤发病率:繁殖雌鼠平均达90%(318日龄雌鼠为100%,234日龄繁殖雌鼠为67%),272日龄繁殖雄鼠为84%。补体活性高。168日龄平均体重:雌鼠为32 g,雄鼠为34g。
封闭群(closed colony),又称远交群(outbred stock):
KM小鼠:即昆明小鼠,一直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被广泛应用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1926年美国Rockfeller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Swiss小鼠。日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从印度Hoffkine研究所引进Swiss小鼠,饲养在中国昆明中央防疫处。由于该小鼠起初引入地是昆明,故称之为昆明小鼠,这就是昆明小鼠品系名称的由来。KM小鼠基因库大,基因杂合率高,目前国内已从KM小鼠远交群中先后培育出不少近交系小鼠。KM小鼠被毛白色,54日龄性成熟,雄鼠体重31g,平均日增重0.55g,雌鼠平均日增重0.37g。平均窝仔数7.25只。断乳存活率82.15%,胎间隔30.9天。肿瘤自发率较高,占淘汰鼠的22%,且从生产第一胎就开始出现。经50多年的选育,现在KM小鼠肿瘤自发率极低。不同地饲养的昆明小鼠封闭群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共同特点是抗病力和适应力很强,繁殖率和成活率高。ICR小鼠 :
Hauschka用Swiss小鼠群以多产为目标,进行选育,以后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1979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动物中心(现本所)引进,1978年北京检定所引进,1983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1979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动物中心(现本所)引进,1978年北京检定所引进,1983年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从瑞士苏黎世毒理学研究所引进。品种特征:毛色白化。适应性强,体格健壮,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较好,,雌鼠自发性畸胎瘤和管状腺瘤发病率为0%~1%,用氨基甲酸乙酯诱发时,11~16天胚胎期畸胎瘤和管状腺瘤发病率为5.9%,离乳个体管状腺瘤和囊瘤发生率为30%,孕鼠为3%。是国际通用的封闭群小鼠, 我国从美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国引进的ICR,各群体之间在遗传特性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差异,在应用时应注意。ICR/JCL小鼠是进行免疫药物筛选,复制病理模型较常用的实验动物。外周血象和骨髓细胞,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良好的血液学实验用动物。已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肿瘤、放射性、食品、生物制品等的科研、生产和教学。NIH小鼠:NIH小鼠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CFW小鼠:CFW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的。被毛白色。该小鼠起源于Webster小鼠,1935年英国Carwarth从Rockeffler研究所引进,经过20代近亲兄妹交配后,采用随机交配而成。LACA小鼠:LACA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的。被毛白色。LACA小鼠其实是LACA小鼠引进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后改名而成的。NIH小鼠:NIH小鼠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的。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突变系(mutant strain)nude小鼠:即裸小鼠。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无毛小鼠。两年后,Flanagan证实是不同与一般无毛小鼠的突变种,取名为nude小鼠。该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该基因位于第11对染色体上,常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将裸基因“nu”导入其他品系小鼠中可获得不同的突变系。常用的裸小鼠突变系有BALB/c–nu、NC-nu、C3H-nu、Swiss-nu等。裸小鼠纯合子(nu/nu)的主要特征:无毛,裸体和无胸腺。新生裸小鼠已无鼻毛为特征,足尖经常收缩呈螺旋样畸形。成年雌性发情期不规则,卵巢小,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诱发排卵,雄性精子为不成盘卷状,新生裸小鼠3周后省长明显迟缓。罗小树纯合子全身几乎无毛,偶见背部有稀疏的带状毛,皮薄有皱褶。皮肤色素BALB\c-nu为浅红色白眼;C3H-nu为灰白色黑眼;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常。裸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和杀伤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T细胞功能。但其B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裸小鼠(6-8周龄)较普通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而有术(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裸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罗小鼠的发现为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模型材料,目前,该小鼠已成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之一。Scid小鼠:即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1983年美国,Bomsa 在近交系C.B-17小鼠中发现该小鼠.Scid小鼠是位于第16对染色体的称之为Scid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导致。Scid 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又毛,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不及正常的30%,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显著缺陷。胸腺多位脂肪组织包围,没有皮质结构,仅残存髓质,主要有类上皮细胞合成纤维细胞构成,边缘偶见灶状淋巴细胞群。脾白髓不明显,红髓正常,脾小体无淋巴细胞聚集,主要有网状细胞构成。淋巴结无明显皮质区,麸皮质区缺失,有网状细胞占据。小肠粘膜下和支气管淋巴集结较少见,结构内无淋巴聚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Scid小鼠,在青年期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恢复,此即为Scid小鼠的渗漏现象。其渗漏现象不遗传,但与小鼠的年龄、品系、饲养环境有关。Scid 小鼠极易斯与感染,在高度洁净的SPF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两性均可生育,窝产仔数为3-5只。Scid小鼠是继裸鼠出现之后,人类发现的有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免疫缺陷动物。在肿瘤学免疫学等研究中,Scid小鼠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应用领域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体小,饲养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产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系、突变系和封闭群,近年来遗产工程小鼠的培育迅速增加,因此在各种实验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1安全性和毒性试验
常选用小鼠进行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的安全新实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还可做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等。2 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效价比较
广泛用于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品的鉴定,进行生物效应实验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3 药物的筛选
筛选试验多半从小鼠做起,筛选各种药物对疾病有无防止作用,通过筛选获得每个药物的疗效效果后,再用其他动物进一步肯定。4微生物寄生虫病学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有敏感性,尤其是在病毒学研究中应用更大。适合于研究血吸虫、疟疾、锥虫、流行感冒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淋巴脉络从脑膜炎、支原体、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5 放射学研究
小鼠对放射线的反应与人的反应有可比性,可用来研究照射剂量、辐射效应等。6 肿瘤白血病研究
小鼠肿瘤发病率高,近交系组织相容性好,肿瘤移植较易生长,因此应用广泛。可用小鼠自发性肿瘤筛选抗肿瘤药物。可诱发各种肿瘤,做成肿瘤模型,进行肿瘤病因学发病学研究。近交系小鼠有些属于高癌系,有些属于低癌系,对研究肿瘤发生,比较方便而有利。7 计划生育研究
小鼠有规律的发情周期、排卵,妊陈有明显指标,易于检测,价格便宜,常用来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实验,很适宜进行避孕药研究。8 镇咳药研究
小鼠又咳嗽反应,可利用这一特点研究镇咳药物,成为必选实验动物。9 遗传性疾病研究
小鼠有多种品系,有些有自发性遗传病,如小鼠黑色素病白化病、家族性肥胖、遗传性贫血等。与人发病相似,可被用作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10 免疫学研究
各种免疫缺陷小鼠,如纯系新西兰黑色小鼠(NZB)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KR/N品系小鼠又补体C5缺损,CBA/N小鼠无B细胞的免疫缺陷等,都是研究免疫机理和免疫缺陷病的良好实验动物。11 老年学研究
小鼠寿命短,传代时间短,使他们在老年学研究中极为有用。很多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可在小鼠上进行。鼠科常用实验品种介绍——大鼠----------大鼠(RAT)学名Rattus norvegicus,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家鼠属、褐家鼠种。生活习性生长发育:新生大鼠体重约5-6颗,45天体重可达180克以上,此时可供试验用。成年雄性大鼠体重可达300-800克,此行可达200-400克。活动规律:大书喜啃咬,白天常挤在一起休息,夜间活动,晚上活动量大,采食量良多,食性广泛,喜肉食。对光照、噪音敏感。繁殖特性:大鼠2月龄性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为19-21天,哺乳期为21天,每台产仔平均8支。可根据引导涂片观察性周期中引导上皮变化,判断性周期中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与垂体激素变化的状态。常用品系SD大鼠: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繁殖性能:产仔率:92~95% ;平均窝产仔数:9.96~12.07只 ;胎间隔:28~52天;离乳存活率:95~98%。Wistar大鼠:Wistar大鼠由美国费城Wistar研究所育成。常用的既有近交系,也有远交群。其被毛呈白色,特征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Wistar大鼠性情温顺,性周期稳定,早熟多产,平均每窝产自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染病抵抗力强。Fisher 344大鼠:简称F344大鼠,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育成。我国从美国国立卫生院引进。书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原发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乳腺癌、脑垂体腺瘤、甲状腺瘤、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病率高。广泛用于毒理学、肿瘤学、生理学等领域。SHR大鼠:又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963年由日本精都大学医学部Okamoto从Wistar大鼠种选育而成。属突变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且无明显原发性肾脏或肾上腺损伤,心血管发病率高。但其生育能力,存货寿命无明显下降。ACL大鼠:ACL大鼠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培育。属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黑色,腹和脚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易发生先天性畸形,肿瘤发病率高。其仔鼠矮小,繁殖力差,胚胎死亡率高。应用领域1 生理学研究
大鼠在生理学研究中以多用途行为特征。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垂体摘除比较容易。可用来进行肾上腺、垂体和卵巢等内分泌研究。利用大鼠对新环境易适应,有探索性,易训练,对惩罚和暗示敏感的特性进行行为学研究和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用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研究消化功能。2 营养学研究
大鼠是第一种用于营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为人类营养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维生素D就是用大鼠研究而发现的。由于大鼠杂食,解剖、生理与人相似,生长代谢快,对大鼠的营养研究广泛而细致,资料极为丰富,常用于维生素、蛋白质缺乏,氨基酸和钙磷代谢的研究3 代谢性疾病研究
可应用大鼠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代谢病4 药物学研究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适合研究心血管药物的药理。研究毒扁豆碱的升压作用。此外,大鼠足趾浮肿法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大鼠踝关节对炎症反应敏感,用于关节炎药物研究。大鼠还是进行药物评价的主要实验动物。5 肿瘤研究
很多肿瘤可以移植到大鼠上进行研究,大鼠易患肝癌,可人工复制大鼠肝癌、食管癌动物模型。可皮下接种淋巴肉瘤。6 遗传学研究
大鼠的毛色变型很多,可用来研究毛色记忆遗传,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由遗传疾病的大鼠,具有与人相似的表现。脑积水、听觉障碍、耳聋、白内障、垂体矮小症、无牙、无胆汁、丘脑下部尿崩症、肥胖与高血压等都是遗传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还可制成相似于人的实验诱发性遗传缺陷疾病动物模型。7 传染病研究
用于研究副伤寒、流感、厌氧菌、假结核、霉型体、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念珠状链杆菌、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等微生物及其引起的传染病。8 某些疾病研究
如支气管肺炎、多发性关节炎、化脓性淋巴腺炎、中耳疾病和内耳炎。大鼠肝切除60%至70%,仍有再生能力,可用于肝外科实验。9 牙科学研究
用变异链球菌接种大鼠口腔,然后喂给含蔗糖食物,大鼠牙齿上的确琅质蛀损在宏观和微观上同人的蛀齿相似,可用来研究龋齿。10 大鼠还可用于计划生育的畸胎学、避孕药研究和放射学研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做实验 原:第:鼠白鼠基序列类差全基组类相似度极高类难治愈疾病白鼠身找相似性状加实验发现治病基第二:实验专用白鼠物意义较培育鼠几乎完全没体差异(理)理没体差异否意味着气质没差异尚明选择纯系实验白鼠主要尽能减少先体差异第三:数量充足许实验需要统计析要求定数量白鼠白鼠特别白鼠工繁殖条件能满足要求物等级白鼠歹哺乳物除体形与其哺乳物进化水平相比并差体形反工繁殖喂养利条件第四:其实实验用猩猩等与更近似物做使用猩猩太昂贵许实验比认知类实验结束需要物杀死检查其内部变化量实验肯定能用比较贵重猩猩第五:由于种型哺乳物受物保护协保护道实验受限制即使用白鼠协仍抗议呢第六:些实验用着些型复杂物做
来自团队:
大鼠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主要用作各面实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肝脏再生研究进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gdcl3对小鼠肝脏再生早期cyp7a1基因转录的影响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
1附属协和医院胸心外科研究所,
2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4,
3美国加州希望之城贝克曼研究所基因调控和药物开发系, CA 91010
USA【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肝脏再生早期氯化钆(gdcl3)通过作用于枯否细胞影响胆酸介导的cyp7a1基因转录的抑制. 方法:
运用gdcl3 (10 mg/kg, iv.) 或pbs (0.2 ml, iv.)
处理c57bl/6小鼠24 h后,切除小鼠70%的肝脏,于术后第1日处死小鼠,收集肝脏,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cyp7a1, tnfα和il6基因的表达. 结果:
肝脏再生的第1日, 与pbs对照组相比, gdcl3处理组中cyp7a1 mrna 的表达降低(p<0.01), 而细胞因子tnfα和il6 mrna 的表达升高 (p<0.01).
结论: 在肝脏再生的早期, gdcl3可增进胆酸介导cyp7a1基因转录的抑制, 这种作用是通过促使枯否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 和il6来实现.
【关键词】& gdcl3;枯否细胞;细胞因子类;cyp7a1基因;肝再生
  effect of gadolinium chloride on cyp7a1 gene transcription during early stages of mouse liver regeneration
&&& huang xiongfei1,2, chen liangwan1, huang wendong3
&&& 1thoraciccandiac surgery institute, affiliated union hospital,& 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4, china,& 3department of gene regulations and drug discovery, city of hope beckman research institute, ca& 91010, usa
&&&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dolinium chloride (gdcl3 ) on kupffer cells regarding the bile acidmediated suppression of cyp7a1 gene transcription during early stages of& the mouse& liver regeneration.& methods:&& twenty four hours before 70% hepatectomy, c57bl/6 mice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gdcl3 (10 mg/kg, iv) or pbs (0.2 ml, iv).& mice were sacrificed at the first day after surgery. livers were harvested and cyp7a1, tnf& ,& il6 gene expressions were measured by realtime rtpcr.& results:& during the first day of liver regeneration, compared to the pbs pretreated mice, the cyp7a1 gene expression wa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p<0.01). in contrast, the tnf&& and& il6 gene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dcl3 pretreated mice (p<0.01). conclusion:&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liver regeneration, the enhanced effect of the bile acidmediated suppression of cyp7a1 gene transcription by gdcl3 is via its stimula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 from kupffer cells.
摘自:   
更多关于“gdcl3对小鼠肝脏再生早期cyp7a1基因转录的影响”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李瀚旻,桂文甲,李晶津,高翔,晏雪生,程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背景:维持正常的肝再生足避免肝纤维化和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 节,中医药调控肝再生主要反映在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肝细胞、间质细胞、骨髓干细胞的增殖调控.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中药左归丸对同种异性骨髓移植小鼠 肝再生相关基因信号通路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件实验,于7-12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肝病研究所完成.材料:SPF级 4周龄BABL/C小鼠,雄性10只,作为供体;雌性80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单纯骨髓移植组、左归丸治疗组,40只/组.小鼠16K v1.0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由上海生物芯片公司提供.芹归丸由熟地、淮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了、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组成.方法:两组受体小 鼠接受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输入供鼠单个核细胞悬液0.2 mL(约2×106个细胞),移植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左归丸7g/(kg·d)灌胃,6个月后取肝组织标本.选用小鼠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提取液氮 冻存肝组织总RNA,利用反转录酶合成掺有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将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筛选样奉之间杂交信号比值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 GenBank ID和UniGene数据库将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按基因本体分类法对聚类的差异表达基因分类,并采用KEGG数据库查询差异表达基因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 要观察指标:差异表达基因谱.与肝再生相关的代谢及信号通路.结果:①与单纯骨髓移植组相比,左归丸治疗组差异表达基因共1 147条,已知功能基因有533条,其中209条基因涉及70种生物化学通路.②在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代谢信号通路中,与肝再生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 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GF β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凋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中Wnt1、EGF、FGF2、FGF16、MAPKK1、E2F、 CSF3、Myd88、sFRP1、sFRP5、CSF2受体、CNTF受体、Caspase 12等基因表达上调,MAPK9、Rac1、GSK3、Wnt10a、IL12a、蛋白激酶C γ、Akt2、Activin A受体等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左归丸调控肝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网络式双向调控肝再生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基因表达.
背景:维持正常的肝再生足避免肝纤维化和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 节,中医药调控肝再生主要反映在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肝细胞、间质细胞、骨髓干细胞的增殖调控.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中药左归丸对同种异性骨髓移植小鼠 肝再生相关基因信号通路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件实验,于7-12在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肝病研究所完成.材料:SPF级 4周龄BABL/C小鼠,雄性10只,作为供体;雌性80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单纯骨髓移植组、左归丸治疗组,40只/组.小鼠16K v1.0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由上海生物芯片公司提供.芹归丸由熟地、淮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了、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组成.方法:两组受体小 鼠接受60Co源γ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输入供鼠单个核细胞悬液0.2 mL(约2×106个细胞),移植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左归丸7g/(kg·d)灌胃,6个月后取肝组织标本.选用小鼠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芯片,提取液氮 冻存肝组织总RNA,利用反转录酶合成掺有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将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筛选样奉之间杂交信号比值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利用 GenBank ID和UniGene数据库将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按基因本体分类法对聚类的差异表达基因分类,并采用KEGG数据库查询差异表达基因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 要观察指标:差异表达基因谱.与肝再生相关的代谢及信号通路.结果:①与单纯骨髓移植组相比,左归丸治疗组差异表达基因共1 147条,已知功能基因有533条,其中209条基因涉及70种生物化学通路.②在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代谢信号通路中,与肝再生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有 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GF β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凋亡、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中Wnt1、EGF、FGF2、FGF16、MAPKK1、E2F、 CSF3、Myd88、sFRP1、sFRP5、CSF2受体、CNTF受体、Caspase 12等基因表达上调,MAPK9、Rac1、GSK3、Wnt10a、IL12a、蛋白激酶C γ、Akt2、Activin A受体等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左归丸调控肝再生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网络式双向调控肝再生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基因表达.
引用量:22
来源:道客巴巴
王刚,刘妍,牟劲松,洪源,邵得志,张耀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摘 要: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并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 方法:分别提取肝脏部分切除术后24h以及对照大鼠肝脏mRNA,以之为模板合成cDNA,称为测试和驱动.酶切消化后将测试分成两组,分别与不同的接头连接,分别与驱动进行杂交,然后混合两份杂交液,加入过量的驱动不经变性进行第二次杂交即消减杂交.之后进行两次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构建差显文库,测序后以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基因全序列,并用软件分析其蛋白结构. 结果:成功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的cDNA差显文库,消减效果良好.将所得的部分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择一个未知序列,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到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并初步分析了其蛋白结构. 结论:确定了大鼠肝再生相关蛋白LRRP1的基因序列,并证明其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高度表达.
摘 要: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并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 方法:分别提取肝脏部分切除术后24h以及对照大鼠肝脏mRNA,以之为模板合成cDNA,称为测试和驱动.酶切消化后将测试分成两组,分别与不同的接头连接,分别与驱动进行杂交,然后混合两份杂交液,加入过量的驱动不经变性进行第二次杂交即消减杂交.之后进行两次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构建差显文库,测序后以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基因全序列,并用软件分析其蛋白结构. 结果:成功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的cDNA差显文库,消减效果良好.将所得的部分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择一个未知序列,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到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并初步分析了其蛋白结构. 结论:确定了大鼠肝再生相关蛋白LRRP1的基因序列,并证明其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高度表达.
引用量:13
来源:维普
许望翔,汪思应,魏汉东,杨晓明
-《生理学报》
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技术 ,研究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后 1h肝组织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建立了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术后 1h再生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该库约含 3× 10 4 个独立克隆 ,其中 95 %以上的克隆含有插入片段 ,长度约 2 0 0~ 70 0bp不等 ,对随机挑出的 5 2个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大多数基因与肝再生调控相关 (38/5 2 )。 10株未报道序列经RNA杂交证实 ,其中 6株与肝再生相关。
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技术 ,研究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后 1h肝组织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建立了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术后 1h再生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该库约含 3× 10 4 个独立克隆 ,其中 95 %以上的克隆含有插入片段 ,长度约 2 0 0~ 70 0bp不等 ,对随机挑出的 5 2个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大多数基因与肝再生调控相关 (38/5 2 )。 10株未报道序列经RNA杂交证实 ,其中 6株与肝再生相关。
来源:豆丁网
王阁,冷恩仁,胡辂,王军,房殿春,张咏,贺...
-中华消化杂志
目的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生成素(HPO)迅速增加,该文观察人重组肝细胞生成素(rhHPO)和肝部分 切除(PH)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将Wister大鼠分为PH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和序列分析,检测 2/3PH后1 h及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体系的选择性基因表达.结果EST库中的大部分为瞬时早期反应基因,发现一种新的可能与肝2生调控相关的Tec基 因,Northern杂交证实2/3PH可迅速诱导Tec基因的表达,其表达高峰为术后l~2 h.HPO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体系中可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c-fos、LRF-1和Tec等)表达.结论HPO和PH可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 因表达,首次报道Tec基因是一种与肝再生调控密切相关的早期反应基因.
目的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生成素(HPO)迅速增加,该文观察人重组肝细胞生成素(rhHPO)和肝部分 切除(PH)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将Wister大鼠分为PH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和序列分析,检测 2/3PH后1 h及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体系的选择性基因表达.结果EST库中的大部分为瞬时早期反应基因,发现一种新的可能与肝2生调控相关的Tec基 因,Northern杂交证实2/3PH可迅速诱导Tec基因的表达,其表达高峰为术后l~2 h.HPO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体系中可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因(c-fos、LRF-1和Tec等)表达.结论HPO和PH可迅速诱导瞬时早期反应基 因表达,首次报道Tec基因是一种与肝再生调控密切相关的早期反应基因.
来源:道客巴巴
马海涵,初同伟,廖维宏,伍亚民,邵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摘 要: 目的:分析新生大鼠损伤后再生时运动皮层神经元基因表达变化以探讨相关的再生机制.方法:新 生大鼠脊髓双侧半横断后即刻单侧胚胎脊髓移植,术后3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大鼠双侧运动皮层神经元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差减cDNA文库,通过蓝白斑 实验和cDNA斑点杂交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真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发现25个全新的EST片段,在GenBank中登陆并获得注册.结论:新生大鼠皮 层神经元轴突中断后的再生过程中有基因表达变化,变化的基因可能与神经元再生有关.
摘 要: 目的:分析新生大鼠损伤后再生时运动皮层神经元基因表达变化以探讨相关的再生机制.方法:新 生大鼠脊髓双侧半横断后即刻单侧胚胎脊髓移植,术后3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大鼠双侧运动皮层神经元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差减cDNA文库,通过蓝白斑 实验和cDNA斑点杂交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真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发现25个全新的EST片段,在GenBank中登陆并获得注册.结论:新生大鼠皮 层神经元轴突中断后的再生过程中有基因表达变化,变化的基因可能与神经元再生有关.
来源:豆丁网
刘玉刚,初同伟,周跃,钱奕明,付建军
-《重庆医学》
摘 要: 目的克隆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主导修复的相关基因,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机制。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通过PCR筛选、杂交验证、同源性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地克隆了17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鉴定了11个,发现6个新基因片断,在GeneBank登录并获得注册。结论所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关节软骨细胞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机制奠定了基础。
摘 要: 目的克隆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主导修复的相关基因,探讨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机制。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通过PCR筛选、杂交验证、同源性检索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地克隆了17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鉴定了11个,发现6个新基因片断,在GeneBank登录并获得注册。结论所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关节软骨细胞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机制奠定了基础。
来源:道客巴巴
成军,王刚,刘妍,邵得志,张玲霞,陈菊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克隆大鼠肝再生相 关基因LRRPl的人的同源基因,阐明LRRP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肝脏再生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立的核 苷酸数据库(GenBank)以及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搜索分析软件(BLASTN),以大鼠的LRRPl的cDNA序列作为参照,对于人的同源性 cDNA序列进行搜索分析,寻找人的LRRPl的同源基因序列.利用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同源蛋白序列的搜索分析,阐明人LRRPl蛋白 质一级结构与已知蛋白序列的同源性,从而根据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相似性,对于新克隆基因进行功能方面的预测分析.应用在线软件的分析,对于人LRRPl蛋白 质一级结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氨基末端序列是否具有信号肽序列,以判断人LRRPl蛋白是否是一种可以分泌表达的蛋白;同样对人LRRPl蛋白质一 级结构序列进行在线软件的分析,对于人LRRPl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以及其他类型的修饰位点进行预测.结果:人的LRRPl的编码基因由 480nt组成,编码产物由159aa组成.人LRRPl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与人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D、牛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D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 79%(126/159),78%(123/156).人LRRPl是一种分泌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N-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豆蔻脂化 修饰位点.结论:人LRRPl蛋白是一种新型的琥珀酸脱氢酶的亚单位编码基因.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克隆大鼠肝再生相 关基因LRRPl的人的同源基因,阐明LRRP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肝脏再生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立的核 苷酸数据库(GenBank)以及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搜索分析软件(BLASTN),以大鼠的LRRPl的cDNA序列作为参照,对于人的同源性 cDNA序列进行搜索分析,寻找人的LRRPl的同源基因序列.利用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同源蛋白序列的搜索分析,阐明人LRRPl蛋白 质一级结构与已知蛋白序列的同源性,从而根据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相似性,对于新克隆基因进行功能方面的预测分析.应用在线软件的分析,对于人LRRPl蛋白 质一级结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氨基末端序列是否具有信号肽序列,以判断人LRRPl蛋白是否是一种可以分泌表达的蛋白;同样对人LRRPl蛋白质一 级结构序列进行在线软件的分析,对于人LRRPl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以及其他类型的修饰位点进行预测.结果:人的LRRPl的编码基因由 480nt组成,编码产物由159aa组成.人LRRPl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与人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D、牛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D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 79%(126/159),78%(123/156).人LRRPl是一种分泌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N-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豆蔻脂化 修饰位点.结论:人LRRPl蛋白是一种新型的琥珀酸脱氢酶的亚单位编码基因.
许晓光(综述),李芳(审校)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摘 要: 神经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再生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与轴突再生的相关基因的研究为阐明轴突的再生机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重要依据。本文着重概述了GAP-43、BDNF、SPRR1A、Reg-2等基因参与并调节了轴突再生的过程,并探讨了其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
摘 要: 神经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再生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与轴突再生的相关基因的研究为阐明轴突的再生机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重要依据。本文着重概述了GAP-43、BDNF、SPRR1A、Reg-2等基因参与并调节了轴突再生的过程,并探讨了其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
来源:道客巴巴
因肿瘤、外伤、放射性骨坏死、骨髓炎、牙周炎或先天疾病等导致的颅颌面骨缺损直接影响口腔颌面部修复,颌骨缺损修复时新骨形成的质量、速度和长期稳定性与 种植义齿修复息息相关。多年来,临床医师和研究者们尝试利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细胞或/和生长因子介导的组织工程技术、屏障膜及骨牵张等临床 技术,在修复颌骨或牙槽骨缺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骨缺损修复的理念更倾向于——结合细胞及活性分子的骨支架材料植入机体后能引导及促进机体自 身组织的再生修复,因此,设计模仿骨再生生理机制的骨缺损修复方案至关重要。根据颅颌面膜内成骨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在骨缺损修复初期能促进血管再生的碱性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在骨缺损修复中后期能调控其下游信号通路促进新骨再生的信号分子SonicHedgehog(Shh),目的是通过对 这两种关键因子的调控,模拟机体骨缺损修复过程,探寻理想的促颌骨缺损修复方案。方法是利用腺相关病毒高效稳定的感染效率及四环素调控系统对外源基因的开 关作用,构建重组病毒rAAV2-Shh及rAAV2-tet-off-bFGF;将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继而将这种转基因 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形成可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骨;并通过在四环素衍生物Dox的调控下,体外检测双因子时序表达和三维培养对细胞生物学性状、胞 内成骨因子水平的影响;最后将这种可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大鼠颅骨缺损区,通过Dox调控使骨缺损修复初期bFGF过表达,中后期以Shh表 达为主,组织学观察双因子时序调控对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形态学检测新骨形成面积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显示,bFGF协同Shh的分阶段治疗能促 进大鼠颅骨缺损区血管再生及新骨形成,新生血管的密度与新骨面积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这种双因子时序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技术,可以模拟机体自身骨修复 不同阶段的生理过程,能更好的促进大鼠颅骨缺损再生修复。
因肿瘤、外伤、放射性骨坏死、骨髓炎、牙周炎或先天疾病等导致的颅颌面骨缺损直接影响口腔颌面部修复,颌骨缺损修复时新骨形成的质量、速度和长期稳定性与 种植义齿修复息息相关。多年来,临床医师和研究者们尝试利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细胞或/和生长因子介导的组织工程技术、屏障膜及骨牵张等临床 技术,在修复颌骨或牙槽骨缺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骨缺损修复的理念更倾向于——结合细胞及活性分子的骨支架材料植入机体后能引导及促进机体自 身组织的再生修复,因此,设计模仿骨再生生理机制的骨缺损修复方案至关重要。根据颅颌面膜内成骨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在骨缺损修复初期能促进血管再生的碱性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在骨缺损修复中后期能调控其下游信号通路促进新骨再生的信号分子SonicHedgehog(Shh),目的是通过对 这两种关键因子的调控,模拟机体骨缺损修复过程,探寻理想的促颌骨缺损修复方案。方法是利用腺相关病毒高效稳定的感染效率及四环素调控系统对外源基因的开 关作用,构建重组病毒rAAV2-Shh及rAAV2-tet-off-bFGF;将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继而将这种转基因 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形成可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骨;并通过在四环素衍生物Dox的调控下,体外检测双因子时序表达和三维培养对细胞生物学性状、胞 内成骨因子水平的影响;最后将这种可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大鼠颅骨缺损区,通过Dox调控使骨缺损修复初期bFGF过表达,中后期以Shh表 达为主,组织学观察双因子时序调控对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形态学检测新骨形成面积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显示,bFGF协同Shh的分阶段治疗能促 进大鼠颅骨缺损区血管再生及新骨形成,新生血管的密度与新骨面积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这种双因子时序调控的基因增强型组织工程技术,可以模拟机体自身骨修复 不同阶段的生理过程,能更好的促进大鼠颅骨缺损再生修复。
来源:道客巴巴
研究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之一,关节软骨损伤后不能得到良好修复及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在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使损伤部位形 成永久性的透明软骨关节面。根据文献报道,软骨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去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因此,寻找软骨细胞去分化的激活因子和诱导机制成为解决关节软 骨损伤后自然修复的关键问题。据国外文献报道,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关节面中透明软骨含量达80%以上,修复组织的结构和耐久度均接近正常关 节软骨,而成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只有少量纤维软骨组织修复。推测在幼年和成年动物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存在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导致修 复结果不同。研究具有明确软骨再生修复能力的动物模型损伤软骨局部早期的基因表达,有可能发现软骨再生修复的关键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其修复机制,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的差减基因片断文库,筛选克隆主导幼年新 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自然修复的相关基因,为后续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和研究平台。 方法:采用一步法和Plant RNAout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损伤关节软骨组织总RNA,采用SMART与SSH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膝关节软骨修复过程中差异表达基 因。具有亲子关系的50周龄成年新西兰雌性白兔及其子代8周龄幼年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共3对。用直径3mm钻头在膝关节股骨关节面背侧造成直径3mm 深3mm的关节软骨组织及软骨下骨的缺损,取损伤后4周损伤部位关节软骨修复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幼年新西兰白兔的修复组织为Tester组,即检测子;成 年亲代雌性新西兰白兔的修复组织为Driver组,即驱动子。用Rsa I酶使cDNA切割成为具有平头末端的小片段后,将Tester分为两份并分别在其平头末端连上不同的接头Adaptor1或Adaptor 2R,与酶切后的Driver进行两轮消减杂交和两轮抑制性PCR扩增,富集差异表达基因,并将PCR产物与pMD19-T载体进行T/A连接,连接产物 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经蓝白斑实验初步筛选,挑选阳性克隆,阳性克隆菌扩增后建立消减cDNA文库,PCR验证阳性克隆插入片断,并送上海生物 工程公司测序。测序结果通过Chromas软件去除载体序列及插入片断两端的接头序列得到EST片断,用DNAStar 5.01对EST片断进行分析,去除冗余的重复序列得到差显基因片断,并在Gene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验证差 显基因表达情况,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选择有意义的目的基因片断进行后续全长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结果:用一步法结合plant RNAout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和稳定性好,成功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用SMART与SSH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 关节软骨修复过程中差异表达cDNA文库。蓝白斑实验获得223个阳性克隆菌落,随机选择64个克隆进行PCR验证,90%克隆均有插入片断。共送217 个阳性克隆测序,成功测序199个。测序后分析得到20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其中1个为单引物扩增序列,通过同源性检索鉴定了13个(其中包括1个载体序 列和6个无意义基因,分属于线粒体基因、核糖体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和管家基因等),发现6个未报道基因片断。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证明,20个差 异表达基因片断中有18个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组织表达,2个假阳性差显片断被排除。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与其亲代雌兔比较,特异性表达的 基因有3个,均为未报道基因序列,9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包括3个未报道基因片断。差显基因片断均在GeneBank登录并获得注册。 结论: 1、一步法结合plant RNAout的总RNA提取方法,简便、快速、经济,适合富含多糖的关节软骨组织小量高质量的总RNA提取。 2、用SMART和SSH相结合的办法成功的构建了含有199个克隆的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修复组织cDNA差异表达基因文库。 3、分析文库中的基因,发现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4周,基因表达较成年兔明显活跃,差异表达基因包括钙离子结合蛋白、皮质稳定素4、I型胶原α2 链、XI型胶原α1链等。部分基因与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4、发现了6个未报道EST序列,在GenBank中成功注册。 5、反向Northen斑点杂交提示有3个差显EST片断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特异性表达,而成年新西兰白兔不表达,此部分基因很有可能是主导幼 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修复的相关因子,进一步研究这3条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之一,关节软骨损伤后不能得到良好修复及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在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使损伤部位形 成永久性的透明软骨关节面。根据文献报道,软骨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去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因此,寻找软骨细胞去分化的激活因子和诱导机制成为解决关节软 骨损伤后自然修复的关键问题。据国外文献报道,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关节面中透明软骨含量达80%以上,修复组织的结构和耐久度均接近正常关 节软骨,而成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只有少量纤维软骨组织修复。推测在幼年和成年动物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存在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导致修 复结果不同。研究具有明确软骨再生修复能力的动物模型损伤软骨局部早期的基因表达,有可能发现软骨再生修复的关键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其修复机制,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幼年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的差减基因片断文库,筛选克隆主导幼年新 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后自然修复的相关基因,为后续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和研究平台。 方法:采用一步法和Plant RNAout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损伤关节软骨组织总RNA,采用SMART与SSH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膝关节软骨修复过程中差异表达基 因。具有亲子关系的50周龄成年新西兰雌性白兔及其子代8周龄幼年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共3对。用直径3mm钻头在膝关节股骨关节面背侧造成直径3mm 深3mm的关节软骨组织及软骨下骨的缺损,取损伤后4周损伤部位关节软骨修复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幼年新西兰白兔的修复组织为Tester组,即检测子;成 年亲代雌性新西兰白兔的修复组织为Driver组,即驱动子。用Rsa I酶使cDNA切割成为具有平头末端的小片段后,将Tester分为两份并分别在其平头末端连上不同的接头Adaptor1或Adaptor 2R,与酶切后的Driver进行两轮消减杂交和两轮抑制性PCR扩增,富集差异表达基因,并将PCR产物与pMD19-T载体进行T/A连接,连接产物 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经蓝白斑实验初步筛选,挑选阳性克隆,阳性克隆菌扩增后建立消减cDNA文库,PCR验证阳性克隆插入片断,并送上海生物 工程公司测序。测序结果通过Chromas软件去除载体序列及插入片断两端的接头序列得到EST片断,用DNAStar 5.01对EST片断进行分析,去除冗余的重复序列得到差显基因片断,并在Gene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验证差 显基因表达情况,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选择有意义的目的基因片断进行后续全长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结果:用一步法结合plant RNAout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和稳定性好,成功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用SMART与SSH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 关节软骨修复过程中差异表达cDNA文库。蓝白斑实验获得223个阳性克隆菌落,随机选择64个克隆进行PCR验证,90%克隆均有插入片断。共送217 个阳性克隆测序,成功测序199个。测序后分析得到20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断,其中1个为单引物扩增序列,通过同源性检索鉴定了13个(其中包括1个载体序 列和6个无意义基因,分属于线粒体基因、核糖体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和管家基因等),发现6个未报道基因片断。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证明,20个差 异表达基因片断中有18个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组织表达,2个假阳性差显片断被排除。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与其亲代雌兔比较,特异性表达的 基因有3个,均为未报道基因序列,9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包括3个未报道基因片断。差显基因片断均在GeneBank登录并获得注册。 结论: 1、一步法结合plant RNAout的总RNA提取方法,简便、快速、经济,适合富含多糖的关节软骨组织小量高质量的总RNA提取。 2、用SMART和SSH相结合的办法成功的构建了含有199个克隆的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修复组织cDNA差异表达基因文库。 3、分析文库中的基因,发现幼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损伤后4周,基因表达较成年兔明显活跃,差异表达基因包括钙离子结合蛋白、皮质稳定素4、I型胶原α2 链、XI型胶原α1链等。部分基因与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4、发现了6个未报道EST序列,在GenBank中成功注册。 5、反向Northen斑点杂交提示有3个差显EST片断在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特异性表达,而成年新西兰白兔不表达,此部分基因很有可能是主导幼 年新西兰白兔关节软骨修复的相关因子,进一步研究这3条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道客巴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能再生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