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高度尺图片

高度尺的使用方法
高度计是针对众多工业应用领域及检测机构进行设计的各种量程的高精度仪器。广泛适用于多种应用,其应用包括精密工件检测、多点检测、测量设备监测和位置测量等众多领域。高度计采用高精度光栅作为测量基准,选用玻璃基体的增量式光栅尺,所以测量支持大测量范围,对震动和冲击不敏感,并具有确定的温度特性。
中文名高度尺的使用方法
仪器包括高精度光栅装置、密珠导轨的测量杆装置、高性能的高速采样等。
高度计采用高精度光栅作为测量基准,选用玻璃基体的增量式光栅尺,所以测量支持大测量范围,对震动和冲击不敏感,并具有确定的温度特性。
增量光栅尺的扫描方法为光电扫描,因此无机械接触也无磨损。电子设备对输出信号进行细分至纳米级的极小测量步距,从而确保一个信号周期内微小位置误差。
气压高度计
气压高度计是在航空 物探测量时,安置在飞机中,利用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通过观测气压测量飞机飞行 海拔高度(又称 绝对高度)的仪器。
大家都知道水中的
压强仅由水深决定,P=ρgh,潜水员可简单的从当前的压强估算出自己的下潜深度。大气压与此类似,是由地表空气的重力所产生的。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地表的空气厚度减少,气压下降。于是可以通过测量所在地的大气压,与标准值比较而得出高度值,这就是
气压高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设海平面处大气压为P0,所在地大气压为P,则海拔高度h=(P0-P)/(ρ*g)。初中课本讲到这里就打住了,但水是液体,密度随温度和压强变化很小,而大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压强都逐渐降低,导致密度下降,不考虑这一点的公式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假设密度随高度均匀下降, 海平面处h=0,ρ=ρ0,大气层外边界处h=r(大气层厚度),ρ=0,故有ρ=ρ0(h0-h)/h0,则海拔h处的
大气压是对h0到h处的 大气质量求和,因为是 线性关系,用 等差数列的知识就可以求出海拔h处的大气压应为
P(h)=ρ0(h0-h)^2/(2h0),而海平面处的标准大气压P0和
空气密度ρ0均是已知的,取P0=100kPa,空气密度ρ0=1kg/m^3,可由此算出h0=20000米,于是海拔高度的表达式应修正为
h=h0-sqrt(P/P0)。
这样算出的海拔是否符合实际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检验,不过地球大气的厚度还是很容易查到的,然没有确切的边界,但至少是在500公里以上,而这里给出的估计值只有20公里,问题出在哪里?其实我们的估计并没有错,对地表大气压有贡献的气体厚度确实只有几十公里的量级,更确切的说,
大气质量的99%集中在地表30km以内,其中5.6公里内的就占到了50%,100km之上的高层大气虽然对 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但其密度已经相当低了。
当然,这种 线性关系的假设只是很粗糙的近似而已,由 流体静力学平衡条件可以得出,
大气密度是随海拔升高呈指数式下降的,不过,这句话也只在大气静态稳定时才近似成立,NASA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近地大气温度和压力的
经验公式,所有的气压式高度计都是利用机械或电路来再现这些气压与高度间的对应关系,但是由于 气候变化所造成
空气密度差异就完全无法估计了,这是此类高度计的通病。因此在需要高度精确值的场合还是用基于立体几何的GPS好了。
高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开始使用前,用干燥清洁的布(可沾少许清洁油)反复擦拭保护膜表面。
2)工作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0,防止含水份的液体物质沾湿保护膜表面。
3)不准在任何部位上施加电压(如用电笔刻字),以免损坏电路。
4)正确设置测量起点(见使用方法),除非更改设置,否则不要随便按ON/O键,以免发生测量错误。
5)测量爪尖端锋利,防止碰伤。
OFF/ON/ZERO--开关和清零键HOLD--保持键ABS--相对和绝对测量转换键mm
/in--公英制转换键TOL--公差带键SET--置数键
1)分辨力:0.01mm2)重复性:0.01mm3)技术标准:JB)最大响应速度:1m/s5)电源:扣式电池,电压1.55V
使用专用导线,可将测量结果输入电脑或专用打印机。接口工作方式:同步串行。数据:二进制编码,宽度24位,每数据发送二次,周期300ms(快显状态20ms),传输时间0.5ms。引线:数据D、时钟CP、电源
。数据脉冲幅度:0电平≤0.2V,1电平≥1.3V时钟CP:90KHz,高电平有效。
带表高度尺使用方法1)擦干保护膜表面(见注意事项),清净底座和测量爪的工作表面,按结构示意图安装测量爪并锁紧。
2)清净平台工作面,将高度尺置于其上,松开锁紧螺钉,移动尺框,检查显示屏和各按键工作是否正常。
3)设置测量起点
一般情况下,以平台表面为测量零点进行测量。
步骤如下: 移动测量爪与平台表面轻微接触(测力约3-5N,以保证测量准确性),显示值应为零,否则按ON/O键使显示为零。
特殊情况下,如用高度尺测量较大的工件而测量范围不够时,可用垫块将高度尺底座升高,此时的测量零点仍为平台表面,测量起点可选垫块的表面或工件的某表面。如以前者为测量起点,应预置垫块的高度值(应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确定该值)。如以工件某表面为测量起点,则应预置该工件表面的高度值(设计值或实际值,依实际需要而定)。
当显示不正常(不显或闪烁),应更换电池。按箭头方向取下电池盖,更换新电池,三丰量具的高度尺的使用说明_划线器_中国百科网
三丰量具的高度尺的使用说明
    三丰量具 -高度尺的使用说明 1,三丰量具高度尺使用前,应确保底座没有毛刺。毛刺会影响划线和测量和稳定性。如查出现毛刺,可使用油磨刀石去除。2,三丰量具高度尺-请保持滑块弹簧以及主尺基准面的清洁。灰尘堆积可能影响滑动的效果。3,三丰量具高度尺-固定坚固螺丝以防划线时滑块移动。4,三丰量具高度尺-固定滑块紧固螺丝时划线器的边缘可能会移动多达0.001毫米。请使用检验用指示表测量移动的幅度。5,三丰量具高度尺-划线器安装支架,划线器测量面以及底座基准面之间的平行度为小于等于0.01.测量时避免向前或向后移动划线器,因为移动可能会导致读数误差。6,三丰量具高度尺-使用精细的供应以保证准确调整至最终位置。7,三丰量具高度尺-游标卡尺读取进可能产生视差,请务必从正规方向读取刻度值。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5047|回复: 10
用带表高度尺可以测量垂直度嘛?
本帖最后由 jackline 于
22:11 编辑 ! i$ D" G- e) R( w% N
' [+ i" [. D* V# Z! X$ b/ B# {8 `&&g
测量轴中心线和端面的垂直度4 L: X+ _5 X9 z! Y7 _
两轴颈放V型块上,高度尺表头垂直放,高度尺尺身不动,上下移动测头
不知这方法可行嘛?
也行,也可转动轴,测头不动。
相对。如果你的公差很大,就可以
确实,公差大了还好,如果较小,误差很大
两件V型块精度、轴颈尺寸的一致性都会影响到检测精度。建议在平台上先测一下等径轴几个点的高度,这样可以减少一点。。。" V) P: x- O" }1 h$ z
精度高的建议不用这个* z* `4 f2 {0 ]
想精度高的话,可以用影像测量仪,肖生
也行,也可转动轴,测头不动。两件V型块精度、轴颈尺寸的一致性都会影响到检测精度。建议在平台上先测一下等径轴几个点的高度,这样可以减少一点,精度高的建议不用这个。
高度尺不动,上下移动测头,这样打垂直度要先验证一下你的高度尺尺身与底座是否垂直。我用的高度尺在300长的大概就有7丝不垂直。如果工件精度要求不太高的话我就这样打垂直度,不过要将尺身的垂直误差加以修正。
要考虑尺身本身的垂直误差,你还不如把工件直接放在机床上拉垂直误差呢,一般小平磨,坐标膛,坐标磨都可以保证。
我要认真学习 发表于
22:27 : W% {, _% ?( H
要考虑尺身本身的垂直误差,你还不如把工件直接放在机床上拉垂直误差呢,一般小平磨,坐标膛,坐标磨都可以 ...
所以我才说精度不高时才这样检测啊,平台检测垂直度需要利用标准V型块或是标准方箱将基准要素校平行后翻转90度,使基准要素平行于平板,然后检测被测要素对平板的平行,最后数据要处理到实际作用长度或是图纸标注长度上,这才是平台检测垂直度的正规检法。
工作时间:9:00-17:00
Powered by此商品已成功放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有
件商品,总计: 0.00元双柱带表高度尺的使用操作方法
  双柱带表的使用操作方法
  双柱带表高度尺的使用方法:
  1、置零
  2、使用前擦凈底座和量爪工作面。
  3、松开锁紧手柄。
  4、转动测量手柄 粗调: 快速转动手轮 微调: 缓慢转动手轮使量爪工作面和基准面接触。
  5、转动表盘,置零。
  6、按下计数器上的置零键,使计数器读数为零。
  7、在完成以上操作的前提下,便可进行高度测量或划线。
  8、读数方法 如果以基准面为准向上测量,则读数为计数器上面的窗口读数值与表的读数之和。
  如果以基准面为准向下测量,则读数为计数器下面的窗口读数值与表的读数之和。
  相对测量: 首先测量一个参考件再转动表盘置零并将计数器置零,最后测量工件并直接从计数器和表上读取数值。
  六、注意事项
  1、保持清洁、防止碰撞,以免降低测量精度。
  2、用后要降低尺框,但划线量爪底面与基准面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可低于底座底面。若长时间不用时,拆下划线量爪,并在划线架底面、划线爪上、立柱及底座上涂上少量防锈油。
  操作时正确方法: 用手捏住手轮柄沿着动高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划线框和划
错误方法:用手捏住手轮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移动划线框和划线量爪
  正确的移动方法:
  错误移动: 禁止抓固定架或立柱移尺,否则将降低测量精度
  正确移动: 一只手托住固定架,另一只手托住底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度尺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