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常用的解题技巧

高一必读:
各科辅导: |
高二必读: |
各科辅导: |
高三必读: |
各科辅导: |
单元作文: | | | | |
体裁作文: |
教学资源: |
各科复习: |
知识考点: |
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高中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大全
资源简介:
约49850字。
  选择题专题:选择题的分类与解法探讨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侧重对中学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且选择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40%—50%。由此看出,选择题在高考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属高考试卷中稳定、成熟的题型。这些题目创设的情境平和,设计的难度平衡,设问平实,有利于稳定学生的考试心理,有利于学生发挥出正常水平。选择题按试题内容及考查形式可15个类型。它们是:1、定性选择题,2、定量选择题,3、识图选择题,4、类推选择题,5、组合选择题,6、配伍选择题,7、分类选择题,8、比较选择题,9、评价选择,10、填充选择题,11、排列选择题,12、改错选择题,13、信息选择题,14、母子选择题,15、渗透选择题。下面分几个专题就这15类型分析其对应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专题一、定性选择题
  定性选择题是指由题给条件判断给定的化学常识、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具有的关系或性质。这类题给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或容易混淆的概念等选项,以考查学生对化学常识、重要的化学概念、原理或化学事实方面理解的准确程度及对容易混淆的相似材料的辨别能力。其解题方法主要有:
  (1)直选法
  直选法是充分利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从题给条件出发经过判断或推理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例1](全国高考题)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污染问题,因SO2的排放可以产生酸雨,使环境受到污染,因此选A是正确的。分析其余选项,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与氮氧化物有关;造成臭氧空洞的原因主要是氟氯代烃;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答案:A
  [评注]&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考查能力的层次虽不高,但考查的内容是与环保有关的问题,既考察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说明化学是与实际相结合的。由此题可以联想到还有许多可以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氮的化合物(NOx)、碳的化合物(CO)、大量的酸性气体、砷化物、碳氢化合物等;苯酚等有机物、重金属盐等。
  [练习]
  1、(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   &)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解析]&CO2不会污染空气,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内容,故选C。
  答案:C
  [评注]&本题不仅是考查学生的化学常识,而且可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增强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全国高考题)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 &(    &)
  A.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B.闪电时空气中的N2可变为氮的化合物
  C.添加少量某物质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D.在一定温度、压强下石墨可变成金刚石
  [解析] 水与燃料油在组成上最大的差异是前者不含碳,后者含碳量较高,显然“添
  加少量某物质水变成燃料油”必然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故选C。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高中化学常见习题解题方法
我的图书馆
高中化学常见习题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减轻学习任务,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一定要涉及的就是化学知识的解题和运算.如何选择解题方法,既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又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运算过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量守恒法定量守恒几乎是贯穿高中化学和物理的一个最常见的概念,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会看到,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多种守恒的情况,然而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化学种常见的方程式,它所遵循的就是守恒定律,在日常的解题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守恒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例如,在化学的方程式中有很多关于守恒的关系定式,包括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体积、质量、物质的量,而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得失的电子数、原子数都应当是守恒的.  例1 ( 2010年全国卷)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 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  (A) 1:2 (B) 2:3 (C) 3:1 (D) 5:3  解析:这足2010年全国卷的一道化学题,这道题就可以使用守恒来解决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n( PCl3)=x mol,n(PCl5)=y mol,由P元素有:x+y=0.25/31≈0.008①;由Cl元素守恒确3x+5y= (0. 314x')/22.4≈0.028②,联立之解得:x=0. 006,y=0.002,故选(C).这道题的解题核心就是守恒问题,同时也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但守恒问题是这个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法.二差量解题法差量解题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解答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的要求和内容,根据问题中所涉及的原理和变量进行差量计算.  例2 (2013年江苏卷)CO(g)+H20→CO,(g)+H1(g)反应并放热.现有3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Ⅱ、Ⅲ,在1.中充入1 mol CO和1mol H20,在II中充入I和1 mol CO,和1nl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H2O.7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I{)容器l、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l  解析:若温度恒定,容器I、Ⅱ等效,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两者温度不等,容器I温度大于700 °C.容器Ⅱ温度小于700 ℃,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容器Ⅱ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I中CO的转化率相应减小,容器Ⅱ中CO,的转化率同样会相应减小,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 1.答案为(C)(D).三化学方程式法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郁足十分复杂的,这时候化学方程式的作用就得以充分的发挥,化学方程式简单,明了,能够有效地使复杂的题型变得简单,化学中的很多实验和方法法都是建立在对等的条件下,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再例如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就连化学方程式的前后都是辩证而统一的,掌握好方程式的对等关系,在进行题目的分析,根据方程式进行解题.  例3 (2010上海市高考)由5 mol Fe2O3,4 mol Fe3O4和3 mol Fe0组成的混合物,加人纯铁1 mol并在高温下和Fe2O3反应。若纯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混合物中FeO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4:3 (B)3:2 (C)3:1 (I))2:1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计算知识.分析题给混合物和高温 -发生的反应,可知当Fe203+ Fe= 3Fe0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确6 mol Fe0、4 mol Fe203,则Fe0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当发生反应:Fe20 3+Fe+ Fe0=Fe2O3时,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2 mol Fe0,4 mol Fe203,则Fe0与Fe2O3,的物质的il}之比为1:2;当两反应均存在时,Fe0与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处于两者之间,故(B)(C)可能.这道题就是基于化学方程式的一道典型题目,把几种可能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列出来,然后从最大值最小值去分析,使其因果关系显得十分明显、简单,从而迅速地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四极限法极限判断是指从事物的极端上来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该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确定了事物发展的最大(或最小)程度以及事物发生的范围.这种方法,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一般是处理混合物计算时使用,就是假定混合物只含有其中一种成分,通过定量计算,可以得出某些数据的取范围.  例4在标准状况下H,和Cl,的混合气体Al,经光照后完全反应,所得气体恰好能使6 mol的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列的( )  (A)6= a/22.4  (B)6>a/22.4  (C)6≥a/11.2  (D)6编辑 | 小简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