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比例为2:3:4的三个部分,M是AD取ab的中点m,已知CD=12cm:

已知:B、C两点顺次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12,求:(1)MC的长(2)AB:BM
小三300lYi
设AD长为x,列方程:12:x=4:(2+3+4),解得x=27,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MD=1/2AD=27/2,MC=MD-CD=27/2-12=3/2.AB:BM=2:((2+3+4)/2-2)=4: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答案:解析:
  解:设AB=2k,则BC=4k,CD=3k.(这样设可以简化运算)
  ∴AD=2k+4k+3k=9k.
  ∵CD=6,即3k=6,∴k=2.
  ∴AB=4,BC=8,AD=18.
  ∵M是AD的中点,
  ∴MD=AD=×18=9,(中点的性质)
  ∴MC=MD-CD=9-6=3.
点评:如果题目中给出了线段的长度比,那么设公比k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常称为设k法或设参数法.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所示,数轴上两点A,B分别表示实数a,b,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A、aB、bC、D、
科目:初中数学
矩形O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6,0)、C(0,3),直线与BC边相交于点D.(1)若抛物线y=ax2+bx(a≠0)经过D、A两点,试确定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以点A为圆心的⊙A与直线OD相切,试求⊙A的半径;(3)设(1)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OD交于点M,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以Q、O、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CD相似?若存在,试求出符合条件的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0)、B(0,1),∠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一点D.(1)求D点的坐标;(2)如图所示,A、B两点在x轴、y轴上的位置不变,在线段AB上有两动点M、N,满足∠MON=45°,下列结论(1)BM+AN=MN,(2)BM2+AN2=MN2,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成立,请你判断哪一个结论成立,并证明成立的结论.
科目:初中数学
已知一个圆心角为270°扇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所示,A、B两点触地放置,搬动时,先将扇形以B为圆心,作如图所示的无滑动翻转,再使它紧贴地面滚动,当A、B两点再次触地时停止,半圆的直径为6m,则圆心O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m.(结果用含π的式子表示)A.6πB.8πC.10πD.12π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0m,则A,B间的距离为(  )A.15mB.25mC.30mD.20m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根据比例关系求得AB=6m,BC=12m,则AD=27m,然后由线段中点的性质来求MD的长度,则MC=MD-CD.
解答:解:∵AB:BC:CD=2:4:3,∴设AB=2xcm,BC=4xcm,CD=3xcm,∴3x=9,解得 x=3,∴AB=6cm,BC=12cm,∴AD=AB+BC+CD=6+12+9=27(cm),又∵点M是AD的中点,∴MD=12AD=13.5(cm),∴MC=13.5-9=4.5(cm).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数学
直线AB上有一点C,小亮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C点上,使三角板在AB的一侧挪来挪去,如图①,他说一定有∠ACD是∠ECD的余角.他的话对吗?说说理由.当三角板越过AB后,如图②,∠ACD是∠ECB的余角的什么角?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在△ABC中,∠C=90°,过A点沿直线AE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连接DC,若AE=BE,求证:△ADC是等边三角形.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10,AB=12.以B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交AC于点G,DF⊥AC,垂足为F,交C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2)求CD的值.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AOB是直角,射线OC从OA出发,以每秒8度的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射线OD从OB出发,以每秒2度的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当OC与OA成一直线时停止转动.(1)秒时,OC与OD重合.(2)当OC与OD的夹角是30度时,求转动的时间是多少秒?(3)若OB平分∠COD,求转动的时间是多少秒?并画出此时的OC与OD,写出图中∠AOD的余角.
科目:初中数学
某公路检修队乘车从A地出发,在南北走向的公路上检修道路,规定向南走为正,向北走为负,从出发到收工时所行驶的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3,-9,+4,+6,-10,+5,-3,+14.(1)问收工时,检修队在A地哪边,距A地多远?(2)问从出发到收工时,汽车共行驶多少千米?(3)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若每行驶l千米耗油0.15升.公路检修队检查到第四处的加油站时,刚好油用完,加油时发现比上次加油时油价下跌了0.2元/升.检修队从A地出发到回到A地,共用油费64.98元.问此次加油的油价是每升多少元?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OD=120°,AB=2,那么AD的长为(  )
A、4B、C、2D、2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D、E分别是线段AC、CB的中点.(1)若AC=3cm,BC=2cm,求线段DE的长.(2)若DE=1007cm,求线段AB的长.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提供了某手机专卖店甲、乙两种品牌手机近几年的销售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品牌手机销售增长比较快的是种品牌的手机.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cm,求CM和AD的长.
设AB=2xcm,BC=5xcm,CD=3xcm所以AD=AB+BC+CD=10xcm&&&&&&&&&&&&&&&&&&&&&&&&&&&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AM=MD=AD=5xcm所以BM=AM-AB=5x-2x=3xcm&&&&&&&&&&&&&&&&&&&&&因为BM=6&cm,所以3x=6,x=2&&&&&&&&&&&&&&&&&&&&&&&故CM=MD-CD=5x-3x=2x=2×2=4cm,AD=10x=10×2=20&cm.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由已知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所以设AB=2xcm,BC=5xcm,CD=3xcm,根据已知分别用x表示出AD,MD,从而得出BM,继而求出x,则求出CM和AD的长.
本题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扫描下载二维码点B和点C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线段AD的中点,CD=12cm.(1)求MC的长 (2)求AB:BM的值
由题目可以知道 AB:BC:CD=2:3:4而CD=12cm,所以AB=6,BC=9,AD=6+9+12=27M是中点,所以MD=27/2=13.5,MC=MD-CD=1.5同样,BM=AM-AB=13.5-6=7.5,AB:BM=6:7.5=0.8
AB=6,BC=9这是怎么求出来的
AB:BC:CD=2:3:4,可以拆分成2部分
AB:CD=2:4=1:2
比例是前后对应的 ,按照顺序对应起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ab的中点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