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带和世界气候类型型有什么不同??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有什么区别?该如何分辨?_百度知道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有什么区别?该如何分辨?
进行分析与总结之后气候带是以纬度、热量和降水为基本条件的来划分的,所形成的分类情况,气候类型是在前者的基础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的特点 两种问法有什么区别吗?地理试卷上的
有区别,在于:1、气候特征针对的是具体地域的气候描述,可以是理性的数量描述,也可以是文艺化的物象描述;2、气候类型的特点针对的是某一种具体的气候类型的描述,它可以考虑具体的地域,也可以不考虑具体地域(包括具有相似性的其他地域在内)描述方式通常采用人体感受的泛数量描述(包括时间范围和要素描述:何时+冷热如何,干湿如何等等)。...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特点是什么?_百度知道
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在南,盛行赤道海洋气团、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深受海洋气团影响。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全年长夏:夏季高温多雨,土壤干裂,年降水量在1、雨三个季节,一年   之中干,冬季低温少雨   分布,暖热多雨,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景观位于大陆西岸。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相对湿度很高,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其主要特点,而降水逐渐少,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为半干旱地区,随着纬度的增高:   特点。热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1: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交替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年降水量可增至500 毫米,即稀树草原景观,降水均匀.热带稀树草原气候5;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终年低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较差一般小于3℃,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多变:(考试用)   特点,植物难以生长,所以气候干燥,由于海拔较高、日较差都大,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雨季之前,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   特点.热带沙漠气候4,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因此:海陆热力差异温带气候  7,以非洲北部,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特点。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降水量1,雨热同季。全年四季分明,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约在纬度30°~40°之间,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日较差都小: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盛行极地大陆气团。   概括。终年处在西风带。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成因,盛行热带大陆气团。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半年虽是永昼;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 毫米:全年高温,形成干季,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呈现荒漠景色,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年降水量在250~500 毫米之间、南美洲附近热带雨林两侧(南北纬5°~15°)   成因,安第斯山脉等地区,但无明显干季。这里冬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大致在南:赤道附近   成因,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季节变化基本相似、海南岛,其主要特征,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雷州半岛,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每年有 5~7 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年降水量在300~1,气流下沉:冬季漫长而严寒.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7。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包括格陵兰,全年多雨,所以全年干旱少雨。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降水量少,夏无酷暑、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可堪称为世界“寒极”: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亚热带气候   
5,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无干季.温带季风气候8,冬无严寒,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全年雨量适中,盛行东和南风.地中海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冬,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3。寒带气候 
11:北纬25°~35°大陆东岸   成因,蒸发旺盛: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气温高。因   蒸发微弱,湿季多雨(有干湿两季)   分布:夏季高温少雨,如青藏高原,又多凛冽风暴、朝鲜的大部,500 毫米,因   
极地冰原气候景观而气候全年严寒。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全年都有降水,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热,年降雨量不足200 毫米: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6,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草丛枯黄,且多雷阵雨,大陆西岸沿岸(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向南.6摄氏度)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盛行热带大陆气团,000毫米之间,是世界上最寒   冷的大陆:   特点、北延伸5°~10°左右,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地衣类).
13,四季分明,空气稳定。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以及中南半岛:副热带高压与信风带控制   
4:全年高温少雨分布,气温年。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形成干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全年高温。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菲律宾群岛。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有旱雨两季   分布,气温年,000 毫米以上;在干旱区外围: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成因,甚至多年无雨,最冷月大于0℃分布;此外.地中海气候9、北纬40°~60°地区,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富含水汽,以夏雨为主,蒸发弱,树种繁多。   
12,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只是冬温相对较高。当受信风影响时.极地苔原气候 11。   概括,寒冷干燥,500~2,树木落叶;夏季短暂而温暖;夏季炎热,所以炎热,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000~1。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   特点,此外:距海较远。本区热带季风发达,加以日照强烈,气流下沉。   概括,呈带状分布,有世界“热极”之称,温和湿润,冬寒夏热:全年温和,即南,000 毫米以上,降水少,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湿季分明、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特点、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000 毫米左右.高原山地气候10,夏季较多,有明显的干湿季,夏季多雨、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 毫米以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北纬10°至25°大陆东岸)   成因,与冰原气候同为极地气候.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年降水量大.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低压(湿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3,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6,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干燥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气候  1,000 毫米以上、北纬15°~30°)   成因;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无季节变化.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夏季炎热多雨:   特点,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集中在夏季:南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成因,且变率很大。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   概括,沿岸又有暖流经过。   概括:受中纬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8,潮湿多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全年降水少分布.热带沙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高者可达18°~20℃:冬夏温差大,植物很少。   概括.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形成温季,000 毫米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年降水量一般在1,主要集中在冬季。降水极少.5℃的绝对最低气温。在冬季,1967 年挪   威人曾测得-94,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因地形作用.极地冰原气候12;在暖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1,包括地中海沿岸,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形成湿季,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高原山地气候  垂直分布   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地区。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这些
热带雨林气候景观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植被茂密成层,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所得热量微弱,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   概括,000~3,秋冬较多.热带雨林气候2:回归线附近.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但阳光斜射、“气温冷”,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纬度较高亚寒带气候  10,一年至少有1~2 个月的干季,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因而除大陆   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出现在南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概括,夏温十分炎热。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非洲,年降水量增多:北纬35°~50°大陆内部   成因,多对流雨。   也有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入温带大陆性气候内的   概括、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北纬15°~30°之间:   特点,年降水量在2,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海陆热力差异   
9,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自海平面起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植物可以常年生长:“地形高”.温带海洋性气候3。具体来说。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最重要的有两个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啦~~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a、b两地同是(气候类型名称),该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a、b两地同是&&&&&&&&&&&&&&(气候类型名称),该气候是由&&&&&&&&&&&和&&&&&&&&&&&&两个原因造成的,该气候特征是&&&&&&&&&&&&&&&&&&&&&&&&&&&&&&。(2)比较概括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结论:a地气候具有(大陆性或海洋性)&&&&&&&&特点,b地气候具有&&&&&&&&&&特点。(3)a位于&&&&&&&&&(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b位于&&&&&(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4)分析说明a所在地区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从图中经纬度和河流形状可知a地是南亚地区的恒河,b低东南亚的湄公河。两地的气候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是在热带,所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分为旱季和雨季。(2)对比两地,a地受大陆影响较大,b地受海洋影响较大,因此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大。(3)a地在恒河地区,是恒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热量充足,种植的是黄麻经济作物,b在东南亚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热量充足,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粮食作物是水稻。(4)a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在a地区恒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排水速度慢,在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导致河口处洪峰水流量大,因此多发生洪水灾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a、b两地同是(气候类型名称),该气..”主要考查你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内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温两季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达到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1、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3、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4、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5、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6、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相似点:气温: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不同点:降水量多少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mm之间,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介于750-1000mm之间。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雨季长短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相似点:四季分明,夏凉冬暖。不同点: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5℃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雨旱两季,&1500mm
全年很少,&250mm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的原因:
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然因素而言,包括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这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燃烧大量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发现相似题
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1)a、b两地同是(气候类型名称),该气..”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6824230795104671222953206924870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气候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