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西"这个词花的量词词

量词部分-假期作业
量词时表示事物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两大类。
一、名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词,多和数次结合用在名次前作定语。分为专用名量词、借用名量词两类。
1.专用名量词包括
1)个体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个体),
如:一个人,两位先生,三张桌子;
2)集合量词(表示事物的集合体,用于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事物),
如:一堆东西,两群人,三套衣服;
3)度量词(度量衡的计算单位,表示长度、高度、距离、重量、面积、体积、等级(风力、地震、质量、水平)等),
如:一尺、两米、三斤、四平方米;
4)不定量词(表示不确定的数量),
如:一些人,一点儿水
2.借用名量词:名词临时用作量词,多由表示身体部位或容器的名词充当
& 1)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一头(脸、手、身、脚…..)汗
& 2)表示容器的名词:一杯(瓶、盒、听、碗、箱、盆、盘…)水
二、动量词:表示动作或变化的次数单位的量词,分为
1.专用动量词(表示动作或变化的量)
如:批评了一通 ,看一场球赛,研究一番
2.借用动量词:名词临时用作量词,多由表示身体某个部位或所凭借的工具的名词充当
& 1)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
如:吃一口、看一眼、踢一脚
& 2)表示所凭借的工具的名词:
如:打一针,切两刀,写三笔
1)& 个,最常用的量词,主要用于
一个人;两个杯子(盘子、碟子、瓶子);三个苹果(梨、桃等水果);四个玩具,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两个鸡蛋、三个馒头、四个饺子;一个国家(省、市、县、区、乡、镇、村);两个故事等
多用长条物,可弯曲的
如:毛巾、领带、蛇、路、河、胡同、腿、腰带、鞋带、绳子、鱼、船、面包等
(注“羽毛”量词为“根”)
用于跟人有关的东西
如:一条人命、四条汉子、我们一条心
用于分类事项或抽象事物
如:规定、原则、法律、经验、消息、新闻、妙计、计策、标语、罪状、措施、出路、路线
3)& 根 :用于细长的物体。
如:竹竿、甘蔗、棍子、油条、冰棍、葱、绳子(也可用条),线(也可用条),电线、头发、竹子、黄瓜、草
4)& 线: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于“一”,表示极少。
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生机
5)& 艘:用于体积大的机动船只
如:轮船、客轮、货轮、军舰、航空母舰、科学考察船
(注:手划的小船用“只”)
用于平面或有平面的物体
如:地图、床、桌子、纸、照片、脸、纸、相片、唱片、大饼
用于某些可以张开的东西。
如:嘴、弓
用于某些农具、乐器
如:犁、古琴
7)& 贴:膏药一张叫一贴
如:一贴膏药
8)& 颗:多用于颗粒状物品
如:珍珠、宝石、星星、牙齿、种子、心、珠子、子弹
9)& 粒:用于小的颗粒状物品
如:种子、米、沙子、花生、芝麻
10)&&&&&&&&&&&&&
块: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
如:石头、玻璃、黑板、橡皮、肥皂、肉、面包、布
11)&&&&&&&&&&&&&
滴:用于液体
如:眼泪、水、汗、酒、油
12)&&&&&&&&&&&&&
声:表示发音发出的次数
如:哼了一声、一声雷鸣
13)&&&&&&&&&&&&&
席:用于谈话或酒宴等
如:一席话、一席酒
14)&&&&&&&&&&&&&
本:多用于装订成册物
&&&&&如:书、词典、杂志、地图、影集、账
15)&&&&&&&&&&&&&
篇:用于文章、纸张、书页等
如:一篇论文、两篇小说、三篇稿子
(注:诗词、戏剧的两次不能用“篇”)
16)&&&&&&&&&&&&&
册:用于书的数量
如:第三册、上册
17)&&&&&&&&&&&&&
则: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如:寓言、新闻、消息、试题
18)&&&&&&&&&&&&&
期:用于分期的事物
如:这是最后一期杂志、银行分期付款买车
19)&&&&&&&&&&&&&
棵:多用于植物、蔬菜等
如:树、草、花、白菜
20)&&&&&&&&&&&&&
支:用于直硬细长的非生物
如:一支钢笔(笛子、蜡烛、香、笔)
&&&&&&&&&&&
如:一支队伍(生力军、文化新军、教师队伍)
&&&&&&&&&&&
用于歌曲、乐曲
如:一支歌(乐曲)
21)&&&&&&&&&&&&&
类:用于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
如:一类学校、二类产品
22)&&&&&&&&&&&&&
种:表示种类,用于人或所有事物。
如:这种人(朋友) 各种意见(建议、看法、条件、情况、商品、价格、困难)
23)&&&&&&&&&&&&&
床:用于被褥等。
如:一床毛毯、两床被子
24)&&&&&&&&&&&&&
顶:用于某些有顶的物品
如:一定草帽、一顶帐篷
25)&&&&&&&&&&&&&
部:用于车辆或机器
如:汽车、机器、电话
26)&&&&&&&&&&&&&
台:用于“戏”以及某些机器设备类
如:一台冰箱(电视、计算机、录音机)、一台戏、一台歌舞节目
27)&&&&&&&&&&&&&
堵:用于“墙”
如:一堵墙
(不能用于“门”)
28)&&&&&&&&&&&&&
扇:用于门、窗等
如:一扇门(窗户、屏风)
29)&&&&&&&&&&&&&
幅: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一幅油画、两幅布
30)&&&&&&&&&&&&&
届:用于定期的会议
如:第三届运动会
用于毕业的年级
如:他是07届毕业生
31)&&&&&&&&&&&&&
道:用于江河和某些长条形的东西
如:一道风景线、一道光、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
&&&&&&&&&&&
用于门、墙等
如:砌了一道围墙、三道门
&&&&&&&&&&&
用于命令、题目等
如:一道命令、两道题
&&&&&&&&&&&
如:办理护照要经过几道手续、制造汽车要几道程序、应聘要过几道关
32)&&&&&&&&&&&&&
门:用于亲戚等
如:一门远亲
&&&&&&&&&&&
用于功课、技术等
如:一门技术、一门课
&&&&&&&&&&&
用于军事武器
如:两门炮
33)&&&&&&&&&&&&&
名:用于有某种职业或身分的人
如:一名教师、两名职员、三名党员
&&&&&&&&&&&
用于表示名次
如:他得了第一名
34)&&&&&&&&&&&&&
位:用于人(含有尊敬语气)
如:一位老师、两位朋友、三位客人、四位先生、多位旅客
(注:“人”本身不用“位”)
&&&&&&&&&&&
“位”前面可以有“诸”“各”“列”等词语
如:各位同学、诸位先生、列为首长
35)&&&&&&&&&&&&&
员:用于武将
如:他可是队里的一员虎将
36)&&&&&&&&&&&&&
口:用于家庭人口
如:这是五口之家
&&&&&&&&&&&
如:他家养了一口猪
&&&&&&&&&&&
用于有口的某些东西
如:一口锅、三口井、
&&&&&&&&&&&
如:两口棺材
&&&&&&&&&&&
用于跟口有关的动作或事物
如:将一口普通话、喝三口水、吸一口气
37)&&&&&&&&&&&&&
头:用于某些动物
如:一头牛、两头驴、三头猪、四头大象、几头牲口
&&& 用于大蒜
如:一头大蒜
38)&&&&&&&&&&&&&
匹:用于马、骡子、骆驼
&&&如:一匹马、两匹骡子、三匹骆驼
(其他家畜都有特定的量词,不用“匹”)
用于整卷的绸缎,棉麻织品及其他纤维织品,幅长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如:一匹布、两匹丝绸
39)&&&&&&&&&&&&&
只: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之一
如:两只手(眼睛、耳朵、脚)&&&
一只鞋(袜子)
&&&&&&&&&&&
用于某些动物
如:一只鸟(鸽子、鸡、猫、狗、兔子)
&&&&&&&&&&&
用于某些交通工具
如:一只小船(雪橇)
40)&&&&&&&&&&&&&
份(分):整体中的一部分
&&&&&&如:尽一份力量、分成五份
&&&&&&&&&&&&&&&&
用于搭配成组的事物
如:一份工作(礼物、饭)
&&&&&&&&&&&&&&&&
用于报刊、文件
如:一份杂志、一式两份
&&&&&&&&&&&&&&&&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如:我可没那份闲心& 、看他那份高兴劲儿
41)&&&&&&&&&&&&&
项: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如:一项声明、几项决议、一项议程、(任务、措施、研究成果、支出、规定、议
案)、逐项进行、分项列出
42)&&&&&&&&&&&&&
度:次,多用于书面语
如: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幕了、那部电影曾几度获奖
&&&&&&&&&&&
表示地球的经纬线、温度、电量的单位
如:气温20度、用两度电
&&&&&&&&&&&
43)&&&&&&&&&&&&&
阵: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限用“一”)
如:一阵雨(风、疼痛、掌声)、闹了一阵、笑一阵、干一阵、玩一阵、说一阵、
忙一阵、想一阵
44)&&&&&&&&&&&&&
段:用于时间、路程
如:一段时间(路程、距离)
用于音乐、戏曲、文章、话语的一部分
如:这首歌曲有四段、文章的第三段、她说了一段话就走了
用于曲艺,表示完整的节目
如:一段相声、一段评书
用于长条东西分成的若干部分
如:一段铁路、一段木头、一段绳子
45)&&&&&&&&&&&&&
件:用于个体事物
如:一件事、两件衣服、三件行李
46)&&&&&&&&&&&&&
起:用于案件、事故。
如:一起交通事故、三起盗窃案
47)&&&&&&&&&&&&&
桩:用于事情
如:这桩婚事定下来了、一桩桩不顺心的事让人烦心、小事一桩
48)&&&&&&&&&&&&&
层:用于重叠、累积的事物。
如:三层楼、里三层外三层
&&&&&&&&&&&
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思想、含义、理由等事物。
如:多了一层顾虑、两层意思、上层人物
&&&&&&&&&&&
用于覆盖在物体表面上的东西。
如:河面上结了一层冰、桌子上落了厚厚一层土、天又不是很冷,你怎么穿了这么多层衣服。
49)&&&&&&&&&&&&&
点:用于事项。
如:两点建议、三点要求、几点希望
&&&&&&&&&&&
用于表示时间单位
如:三点一刻、六点、十点半
50)&&&&&&&&&&&&&
宗:多用于较重大的事物
如:一宗交易、一宗大事
51)&&&&&&&&&&&&&
笔:用于账目、款项、交易
如:存了一笔钱、谈了一笔生意
&&&&&&&&&&&
指汉字的笔画
如:字要一笔一画地写、这个字有几笔?
&&&&&&&&&&&
用于书画艺术
如:这笔字写得真不错、平时也能画几笔
52)&&&&&&&&&&&&&
片: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如:两片面包、三片药、一片红叶、一小片牛肉
&&&&&&&&&&&
用于地面、水面等(面积、范围数)
如:一大片新楼、一片绿地、一片汪洋、一片白雪
&&&&&&&&&&&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心意等(限用“一”)
如:一片丰收景象(新气象、真心、欢腾、掌声、真情)
53)&&&&&&&&&&&&&
派:用于派别
如:各派学者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阐述
&&&&&&&&&&&
用于景色、气象、语言、形式、声音等,数词限用“一”
如:好一派北国风光、祖国一派新气象、一派大好形势、一派胡言
54)&&&&&&&&&&&&&
所:用于房屋
如:一所房子、两所住宅
&&&&&&&&&&&
用于学校、医院等
如:一所学校、两所医院
55)&&&&&&&&&&&&&
家:用于家庭
如:一家人家(人)
&&&&&&&&&&&
如:一家商店(饭店、公司、工厂、银行、医院、旅行社等)
56)&&&&&&&&&&&&&
座:大而固定物,多用于建筑
如:山、桥、楼房、塑像、水库、城市、塔、碑
57)&&&&&&&&&&&&&
间:用于房屋的最小单位
如:一间教室、几间宿舍、一间客厅、两间房子
58)&&&&&&&&&&&&&
把:用于有把柄的器具
如:刀、椅子、扇子、伞、壶、剪刀、钥匙、锁、梳子
&&&&&&&&&&&
表示能用手抓起的部分数量
如:两把花生、三把米、几把土
& 用于表示某些抽象事物
如:努一把力、加一把劲、一大把年纪
&&&&&&&&&&&
用于手的动作
如:推一把、帮他一把、拉他一把
59)&&&&&&&&&&&&&
班: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如:下一班飞机、从大连到青岛的客轮一周有几班?
(火车的量词不用“班”,用“列”)
60)&&&&&&&&&&&&&
节:用于细长的植物的一段
如:一节竹子、两节甘蔗、三节藕
&&&&&&&&&&&
用于电池、火车车厢等
如:两节电池、十节车厢
&&&&&&&&&&&
用于文章的段落
如:这篇文章分为三节
&&&&&&&&&&&
用于课程在时间上的划分,四十五分钟为一节
如:第二节课
(注:不能用于课程类别)例:他这个学期选了四门课。
61)&&&&&&&&&&&&&
架:用于某些跟支架有关的机械、乐器等
如:一架显微镜 、两架照相机、三架钢琴、四架飞机
62)&&&&&&&&&&&&&
面:用于扁平或能展开的东西
如:一面锣、两面鼓、三面镜子
&&&&&&&&&&&
用于会面的次数
如: 我们见过几面
63)&&&&&&&&&&&&&
款:用于样式种类。
如:一款新装、两款西式点心
64)&&&&&&&&&&&&&
盘:用于形状像盘子的东西。
如:一盘磁带、一盘棋、一盘香
65)&&&&&&&&&&&&&
回:用于事情,相当于“件”
如:没有这回事
&&&&&&&&&&&
用于小说,评书等,相当于“章”
如:《红楼梦》共有一百二十四回
66)&&&&&&&&&&&&&
场:戏曲中的较小的段落,一出戏中小于“幕” 的片段(读第三声)
如:新编的一出京戏有十二场
&&&&&&&&&&&
戏剧演出,体育活动等完整地进行一次为一场(读第三声)
如:看场电影、一场球赛、一场舞会、一场歌剧
&&&&&&&&&&&
用于考试等(读第三声)
如:考了一场阅读
&&&&&&&&&&&
用于雨、风、病、灾、农事活动等(读第二声)
如:刮了一场风、下了两场雨、生了场大病、发生了一场风波、受了一场虚惊
&&&&&&&&&&&
用于某些言语和行为(读第二声)
如:一场争论、一场辩论、哭了一场、大脑了一场、一场激烈的斗争、大干一场
67)&&&&&&&&&&&&&
场次:(复合量词)表示演出若干场数的总和
如:一个月演出四十场次
68)&&&&&&&&&&&&&
手:指某种技能或本领。
如:他还留了一手、他露了两手 、他做得一手好活儿
69)&&&&&&&&&&&&&
出:传奇剧本结构上的一个段落叫“一出”。
如:这本传奇故事总共四出。
&&&&&&&&&&&
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
如:她录下了自己演的几出戏
70)&&&&&&&&&&&&&
股:用于气体、气味、力气等
如:一股冷气(香味儿、劲儿)
1)团:用于成团的东西。
&& 如:一团火(棉花、乱丝、毛线、棉花糖)
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状态
如:一团糟、一团和气、大人孩子哭成一团、一团混乱、抱成一团&&&&&&&
2)打:十二个叫一打
&& 如:一打铅笔有十二支
3)套:用于搭配成组的器物
&& 如:一套房子、两套家具、全套邮票
用于机构、制度、本领、办法、言语等
如:两套班子、一套章程、几套方案、一套办法、一大套空话
4)捆:用于捆起来的东西,相当于“束”
&& 如:一捆草、两捆报纸、三捆行李
5)束:用于某些捆在一起或聚集成把的东西
如:一束鲜花、一束稻草、一束头发、一束阳光、一束文稿
6)列:用于成行列的事物
&& 如:一列队伍、两列火车
7)轮:用于日、月
&& 如:一轮红日、一轮明月
用于循环进行的事物活动作
如:这是第二轮比赛、我比你大一轮(一轮是十二岁)、多轮谈判后,双方达成协议
8)排:用于成行列的东西
&& 如:一排牙齿、两排小树、三排平房
9)副:用于成套的东西。
&& 如:一幅手套(对联、眼镜、牌、棋)
用于面部表情
&& 如:一副笑脸、一副面容、一副面孔
10)双:用于左右对称的某些人体器官
如:一双手(脚、眼镜、耳朵)
用于某些成对使用的东西(多为穿戴在肢体上的)
如:两双袜子(鞋)、三双筷子
11)对: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两个人、两个动物或事物。
如:一对夫妻(鸽子、手镯、翅膀、沙发、矛盾)
(注:“对”有时只是“双”的意思,不含性别、左右、正反等因素
如:一对傻瓜、一对梳子
有相同的两部分连在一起的单件物品不能用“对”或“双”
如:一把剪子、一副眼镜、一条裤子等,不能用“对”、“双”
跟肢体、器官有关的东西,一般用“双”。
如:一双手、两双袜子
跟肢体、器官无关的东西,一般用“对”
如:一对金鱼、两对矛盾
(眼睛、翅膀及可以用对,又可以用双))
12)群:用于人或动物
如:一群孩子、一群马
13)批:用于大宗货物或多数的人,多为有组织的
如:一批学生、一批货物
14)伙:用于成群的人(多有贬义)
如:一伙歹徒、一伙流氓
15)拨:用于人的分组
如:你们分拨去参观
16)帮:用于成群的人。
如:那帮人在看什么?
17)堆: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
如:两堆垃圾、一大堆人
引申用于抽象事物、形容数量多,数次限于“一”
如:这里有一对问题没法儿解决、一大堆工作等着我呢、说了一大堆,没有有用的。
18)挂:用于成串的东西
如:一挂鞭炮、两挂辣椒
19)串:用于连贯起来的事物
如:一串项链(钥匙、葡萄、珍珠)
1)& 长度:分、寸、尺、丈、厘米(公分)、毫米、米、里、公里
2)& 容量:毫升、升、公升
3)& 重量:钱、两、斤、克、公斤、吨
4)& 面积:分、亩、公顷、平方寸、平方尺、平方米
5)& 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不定量词:“一点儿”、“一些”
一点儿:可修饰名词,作定语,表示数量少,也可用“一些”。但是,“一点儿”可用于祈使句或能愿动词“想”或“要”后面,“一些”不行
&&&&&&&&&&
如:我去买点儿东西吃(一些)
&&&&&&&&&&&&&&
冰箱里还剩点儿菜(一些)
&&&&&&&&&&&&&&
你还是吃点儿东西吧(*些)
&&&&&&&&&&&&&&
你要喝点儿什么呢?(*些)
&&&&&&&&&&&
可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a)重叠后作状语,表示数量少,常构成“一点儿(一)点儿+动词”形式
&&&&&&&&&&&&&
如:土地被沙漠一点儿(一)点儿吞食掉了。
&&&&&&&&&&&&&&&&&
词汇需要一点儿(一)点儿地积累
&&&&&&&&&&&&&&&&&
意志被一点儿(一)点儿地磨平了
&&&&&&&&&&&
b)用在否定副词前,表示完全否定,常构成“一点儿+(也/都)+否定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式
&&&&&&&&&&&&&
如:这件衣服一点儿也不漂亮
&&&&&&&&&&&&&&&&&
我一点儿都不明白
&&&&&&&&&&&&&&&&昨天的作业我一点儿也没做
&&&&&&&&&&&&&&&&&
这件事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
c)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程度轻微的意思,常构成“动词/形容词+一点儿”形式(可省去“一”)]
&&&&&&&&&&&&&
如:这本说我看过一点儿
&&&&&&&&&&&&&&&&&
他的情况我知道一点儿
&&&&&&&&&&&&&&&&&
孩子长高了,衣服短了点儿
&&&&&&&&&&&&&&&&&
他的病已经好一点儿了
2)& 一些:可修饰名词,作定语,表示数量少。
如:我去买些东西吃
&&&&&&&&&&&
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些朋友
&&&&&&&&&&&
这些礼物都是朋友送来的
&&&&&&&&&&&
晚回来了好些人。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程度轻微的意思,常构成“动词/形容词+一些”形式。(可省去“一”)
如:他的情况我知道一些
&&&&&&&&&&&
语法学过一些
&&&&&&&&&&&
他的病好些了
&&&&&&&&&&&
今天比昨天冷一些
有点儿:是“有一点儿”的省略形式。“有点儿”修饰名词时,是“动词+量词”的省略形式,不是副词。
如:杯子里还有点儿果汁
&&&&&&&&&&&
冰箱里有点儿面包,你先吃吧
&&&&&&&&&&&
他最近有了点儿变化。
另外,“有点儿”作副词时,修饰表示消极意义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轻微,常构成“有点儿+动词/形容词”形式
如:我有点儿讨厌他
这次考试有点儿难
我有点儿不舒服
我还是有点儿不放心。
动量词&&&&&
步:用于棋类竞赛
如:这步棋走得不对、他想了半天才走了两步棋
用于走路、跑步的次数
如:他跑了几步停下了、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次:表示动作的重复,着重之动作的次数。
如:游了几次泰山、商量过两次
用于可以重复出现的事物
如:这是千载难逢的一次机遇、三次会谈都没达成共识
遍:表示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着重指动作的全过程
如:这本书学过一遍、我给他讲了一遍事情经过
回:表示动作反复进行,相当于“次”
&& 如: 他去过那儿一回。
趟:只用于表示行走意义的动词
如:我去了一趟上海
& 表示公共汽车线路时,不用“趟”,应为“路”
如:331路汽车在学校门口有一站
顿:一般用于吃饭或斥责、打骂等不好的动作
如:我昨天吃了一顿西餐、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下儿:一般用于短时间的动作
如:她拍了我一下儿,走了出去、他要了两下儿头,叹了口气。
番:表示种类,数词限于“一”
如;另有一番滋味、别有一番风味
用于心思、言辞、过程。表示次数,数词限于“一”“几”
如:花了一番心血、费了一番唇舌、做过一番劝解、见过一番世面、经过几番风雨、费了几番周折、祝福了我一番
用于费力较多、用力较大或过程较长的动作。表示“回”或“遍”
&& 如:教训了一番、检讨了一番、三番五次打电话
(自主量词)用于打麻将或斗纸牌和(音胡)时的计算
&& 如:一番、两番、三番
用于动词“翻”后,表示加倍。
&& 如:粮食产量翻两番
局: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叫一局
如:下了一局棋、第二局比赛已经结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些东西 算数量词吗?
▍Juつixn°
些不能算是量词,量词本身是可数的是确定的,而些不满足条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教职成司函【号&|谁能告诉我有关食物的量词形容食物的我不小心没打OK?
唯yui一777
除了公制、市制的有关重量、长度和容积单位以外,还有(一)点、(一)口、(一)匙、(一)撮、(一)捏、(一)片、(一)个、(一)根、(一)条、(一)块、(一)把、(一)张、(一)筷头、(一)勺、(一)碗、(一)“大海”、(一)锅、(一)碟、(一)盘、(一)罐、(一)瓶、(一)杯、(一)管、(一)盒、(一)包、(一)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的量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