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 ;-) 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用心创造滤镜
扫码下载App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7509)|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1074',
blogTitle:'在makefile文件中,@$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blogAbstract:'\r\n\r\n\r\narchclean:& & & & & @$(MAKEBOOT) & clean或者checkbin:& & & & & @ & /bin/ture& & & & & @ & true这里面@$和@代表着什么意思啊?\r\n&\r\n$(MAKEBOOT) & & 是变量 & MAKEBOOT & 的值,@表示在make时不输出make的信息(类似Windows下的echo & off)。\r\n&\r\nmakefile文件出现“ARCH := arm”,请问“:=”代表什么意思??\r\n我正在看vivi的makefile文件,其中有一句是:[b]ARCH := arm[/b]请问那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哦?我只知道在makefile文件里面,使用变量时,是用的\"=\"这个符号。那这里的\":=\"是什么意思呢?',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6,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当前位置:
>>>运算符号△的含义是a△b=a,a≥bb,a<b,则方程(1+x)△(1-2x)=5的所有..
运算符号△的含义是a△b=a,a≥bb,a<b,则方程(1+x)△(1-2x)=5的所有根之和为(  )A.-2B.0C.2D.4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当x≥0时,1+x≥1-2x,∴1+x=5,解得x=4;当x<0时,1+x<1-2x,∴1-2x=5,解得x=-2.所以方程(1+x)△(1-2x)=5的所有根之和为4+(-2)=2.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运算符号△的含义是a△b=a,a≥bb,a<b,则方程(1+x)△(1-2x)=5的所有..”主要考查你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 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 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 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 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7、分、小数运算时不能嫌麻烦; 8、不要跳步,一步步仔细算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一般解法:⒈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依据:等式的性质2 ⒉ 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 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依据:乘法分配律 ⒊ 移项:把方程中含有 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依据:等式的性质1 ⒋ 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⒌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依据:等式的性质2
方程的同解原理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⒈认真 审题(审题)  ⒉分析已知和未知量  ⒊找一个合适的 等量关系  ⒋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   ⒌列出合理的方程 (列式)  ⒍解出方程(解题)   ⒎ 检验  ⒏写出答案(作答)
例:ax=b(a、b为常数)? 解:当a≠0,b=0时, ax=0 x=0(此种情况与下一种一样) 当a≠0时,x=b/a。 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注意:这种情况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而属于恒等方程) 当a=0,b≠0时,方程无解(此种情况也不属于一元一次方程) 例: (3x+1)/2-2=(3x-2)/10-(2x+3)/5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得: 5(3x+1)-10×2=(3x-2)-2(2x+3) 去括号得: 15x+5-20=3x-2-4x-6 移项得: 15x-3x+4x=-2-6-5+20 合并同类项得: 16x=7 系数化为1得: x=7/16。
注:字母公式(等式的性质) a=b a+c=b+c a-c=b-c (等式的性质1) a=b ac=bc a=bc(c≠0)= a÷c=b÷c(等式的性质2) 检验 算出后需检验的。 求根公式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是 基本方程,教科书上的解法只有上述的方法。 但对于标准形式下的一元一次方程 ax+b=0 可得出求根公式x=-(b/a)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一个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例如﹕不等式x-5≤-1的解集为x≤4;不等式x﹥0的解集是所有正实数。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将不等式化为ax&b的形式(1)若a&0,则解集为x&b/a(2)若a&0,则解集为x&b/a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不等式的解集一般是一个取值范围,但有时需要求未知数的某些特殊解,如求正数解、整数解、最大整数解等,解答这类问题关键是明确解的特征。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如x=1是x+2&1的解①不等式的解是指某一范围内的某个数,用它来代替不等式中的未知数,不等式成立。②要判断某个未知数的值是不是不等式的解,可直接将该值代入等式的左、右两边,看不等式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是;否则不是。③一般地,一个不等式的解不止一个,往往有无数个,如所有大于3的数都是x&3的解,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如|x|≦0,就只有一个解,为x=0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①不等式的解集一般是一个取值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每一个数值都是不等式的一个解,不等式一般有无数个解。②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两方面的意思:解集中的任何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解集外的任何一个数值,都不能使不等式成立。(即不等式不成立)③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的表示出来,如不等式x-1&2的解集是x&3,可以用数轴上表示3的点左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位置上画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这一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类似,只是在利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时,要改变不等式的符号。有两种解题思路:(1)可以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设法将未知数保留在不等式的一边,其他项在另一边;(2)采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顺序: (1)去分母 (运用不等式性质2、3)   (2)去括号   (3)移项 (运用不等式性质1)   (4)合并同类项。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运用不等式性质2、3)   (6)有些时候需要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 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2的解集是x≤3。   (2)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
发现相似题
与“运算符号△的含义是a△b=a,a≥bb,a<b,则方程(1+x)△(1-2x)=5的所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4725531636427783225819128741473462|| ||, 这个数学符号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是求范数的意思。给你列出几个常用的范数吧:
若x=(x1, x2, x3,..., xn) 则有:
1-范数:║x║1=│x1│+│x2│+…+│xn│  2-范数:║x║2=(│x1│^2+│x2│^2+…+│xn│^2)^1/2  ∞-范数:║x║∞=max(│x1│,│x2│,…,│xn│)
我看过你那个文献,里面指的是2-范数。 祝你好运~
提问者评价
谢谢各位这么迅速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数学符号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这表示范数。
在线性代数里面,表示长度。例如矩阵x=(x1,x2,x3),则长度|| x || =(x1^2+x2^2+x3^2)^0.2
中的“逻辑或” 规则: true||true=true true||false=true false||true=true false||false=false 例如:
if (x & 5.0 || x & -5 /*x 大于5或x小于-5*/ { y = 25.0 ;}
else {y = 5.0 *}; 其实|和||可以互换,原因是C/C
会自动将int类型与bool类型互相转换,true转为1,false转为0。不知是否正确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数学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数学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09-03-10 &
数学符号的来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数学符号的种类  (1)数量符号:如:i,2+i,a,x,自然对数底e,圆周率π。  (2)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对数(log,lg,ln),比(:),微分(dx),积分(∫)等。  (3)关系符号:如“=”是等号,“≈”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 ”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反比例符号,“∈”是属于符号,“C”或“C下面加一横”是“包含”符号等。  (4)结合符号:如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横线“—”  (5)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绝对值符号“‖”  (6)省略符号:如三角形(△),正弦(sin),余弦(cos),x的函数(f(x)),极限(lim),因为(∵),所以(∴),总和(∑),连乘(∏),从n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r)(n) ),幂(A,Ac,Aq,x^n),阶乘(!)等。  (7)其他符号:α,β,γ 等数学符号的意义  符号 意义  ∞ 无穷大  π 圆周率  |x| 绝对值  ∪ 并集  ∩ 交集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恒等于或同余  ln(x) 以e为底的对数   lg(x) 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 上取整函数  ceil(x) 下取整函数  x mod y 求余数  x - floor(x) 小数部分   ∫f(x)dx 不定积分  ∫[a:b]f(x)dx a到b的定积分  &&远远大于号  &&远远小于号  ? 包括  ⊙ 圆   φ 直径  β 贝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般用作角度, 其实单个字母都是没有意义的, 就像我问你a是什么意思一样, 这只是个希腊字母而已 一般指该集的补集,补集的符号非常混乱,有的在上方加一杠(即一条横线),有的右上方加一撇,有的右上加字母c(一般认为是小写),有的前边加一个~(即波浪号),有的前边加一个CU(C代表一个像C的字母,U代表全集,写成下标形式)业内没没有统一标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数学符号含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5    更新时间:     —dash 破折号‘ ’single quotation marks 单引号“ ”double quotation marks 双引号( )parentheses 圆括号[ ]square brackets 方括号《 》French quotes 法文引号;书名号...ellipsis 省略号¨tandem colon 双点号&ditto 同上‖parallel 双线号/virgule 斜线号&ampersand = and~swung dash 代字号§ division 分节号→arrow 箭号;参见号+plus 加号;正号-minus 减号;负号±plus or minus 正负号×is multiplied by 乘号÷is divided by 除号=is equal to 等于号≠is not equal to 不等于号≡is equivalent to 全等于号≌is equal to or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等于或约等于号≈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号<is less than 小于号>is more than 大于号≮is not less than 不小于号≯is not more than 不大于号≤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号≥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号%per cent 百分之…‰per mill 千分之…∞infinity 无限大号∝varies as 与…成比例√(square) root 平方根∵ because 因为∴hence 所以∷equals, as (proportion) 等于,成比例∠angle 角⌒semicircle 半圆 重排一下: +  plus 加号;正号 -  minus 减号;负号 ± plus or minus 正负号 × is multiplied by 乘号 ÷ is divided by 除号 = is equal to 等于号 ≠ is not equal to 不等于号 ≡ is equivalent to 全等于号 ≌ is equal to or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等于或约等于号 ≈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号 < is less than 小于号 > is more than 大于号  is not less than 不小于号  is not more than 不大于号 ≤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号 ≥ 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号 %  per cent 百分之… ‰ per mill 千分之… ∞ infinity 无限大号 ∝ varies as 与…成比例 √ (square) root 平方根 ∵  because 因为 ∴ hence 所以 ∷ equals, as (proportion) 等于,成比例 ∠ angle 角 ⌒ semicircle 半圆 ⊙ circle 圆 ○ circumference 圆周 π pi 圆周率 △ triangle 三角形 ⊥ perpendicular to 垂直于 ∪ union of 并,合集 ∩ intersection of 交,通集 ∫ the integral of …的积分 ∑ (sigma) summation of 总和 ° degree 度 ′ minute 分 ″ second 秒 ℃ Celsius system 摄氏度 { open brace, open curly 左花括号 } close brace, close curly 右花括号 ( open parenthesis, open paren 左圆括号 ) close parenthesis, close paren 右圆括号 () brakets/ parentheses 括号 [ open bracket 左方括号 ] close bracket 右方括号 [] square brackets 方括号 . period, dot 句号,点 | vertical bar, vertical virgule 竖线 & ampersand, and, reference, ref 和,引用 * asterisk, multiply, star, pointer 星号,乘号,星,指针 / slash, divide, oblique 斜线,斜杠,除号 // slash-slash, comment 双斜线,注释符 # pound 井号 \ backslash, sometimes escape 反斜线转义符,有时表示转义符或续行符 ~ tilde 波浪符 . full stop 句号 , comma 逗号 : colon 冒号 ; semicolon 分号 ? question mark 问号 ! exclamation mark (英式英语) exclamation point (美式英语) ' apostrophe 撇号 - hyphen 连字号 -- dash 破折号 ... dots/ ellipsis 省略号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单引号 && double quotation marks 双引号 ‖ parallel 双线号 ~ swung dash 代字号 §  division 分节号 → arrow 箭号;参见号 (1)数量符号:如 :i,2+ i,a,x,自然对数底e,圆周率 ∏。 (2)运算符号: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比(∶),微分(d),积分(∫)等。 (3)关系符号:如“=”是等号,“≈”或“ ”是近似符号,“≠”是不等号,“>”是大于符号,“<”是小于符号,“ ”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符号,“≌”是全等号,“‖”是平行符号,“⊥”是垂直符号,“∝”是正比例符号,“∈”是属于符号等。 (4)结合符号:如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括线“—” (5)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绝对值符号“‖” (6)省略符号:如三角形(△),正弦(sin),X的函数(f(x)),极限(lim),因为(∵),所以(∴),总和(∑),连乘(∏),从N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所有不同的组合数(C ),幂(aM),阶乘(!)等。 符号 意义 ∞ 无穷大 PI 圆周率 |x| 函数的绝对值 ∪ 集合并 ∩ 集合交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恒等于或同余 ln(x) 以e为底的对数 lg(x) 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 上取整函数 ceil(x) 下取整函数 x mod y 求余数 {x} 小数部分 x - floor(x) ∫f(x)δx 不定积分 ∫[a:b]f(x)δx a到b的定积分 P为真等于1否则等于0 ∑[1≤k≤n]f(k) 对n进行求和,可以拓广至很多情况 如:∑[n is prime][n & 10]f(n) ∑∑[1≤i≤j≤n]n^2 lim f(x) (x-&?) 求极限 f(z) f关于z的m阶导函数 C(n:m) 组合数,n中取m P(n:m) 排列数 m|n m整除n m⊥n m与n互质 a ∈ A a属于集合A #A 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任意号任意号来源于英语中的any一词,因为小写和大写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将其单词首字母大写后倒置,如图所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属于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一种从属关系 ∏求积符号 ∑求和符号 ∕相当于除号÷ √算术平方根,如±2的平方是4,那么4的算术平方根是2 ∝正比于,常见于物理学,如a∝b说明当a增加,b也增加 ∞无穷 表示一种趋向,+∞表示不断变大的趋势 ∟直角符号 ∠角符号 ∣绝对值符号与除号 ‖平行 刻画两直线的关系 ∧交符号 逻辑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命题同时发生则命题成立 ∨并符号 逻辑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命题有一个发生则命题成立 ∩交符号 集合基本符号,表示两个集合同时满足 ∪并符号 集合基本符号,表示至少满足一个集合 ∫不定积分符号 微积分基本符号 ∮积分符号 微积分基本符号 ∴所以 ∵因为 ∶比例符号 ∷比例 ∽属于符号 集合基本符号 刻画两个集合间的从属关系 ≈约等于符号 ≌相似符号 刻画集合图形的基本特征 ≈约等号 刻画两个关系式之间的关系 ≠不等号 两者存在差异的地方 ≡同余符号 数论基本符号,表示两个整数除以同一个特定的整数余数相等,例如5=2×2+1,7=2×3+1,那么5≡7 (mod 2) ≤不大于 关系符号 前者小于或者等于后者 ≥不小于 关系符号 前者大于或者等于后者 ≤远小于等于 关系符号 前者远小于后者或与后者相等 ≥远大于等于 关系符号 前者远大于后者或与后者相等 ≮非小于 同≥ ≯非大于 同≤ ⊙圆 ⊙O表示圆心为O的圆 ⊥垂直 刻画两直线或空间间关系 ⊿三角形 ⌒反三角函数 sin正弦函数 Cos余弦函数 tan正切函数 cot余切函数 sec正割函数 csc余割函数 log对数 ln自然对数 lg常用对数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们利用“智能ABC”中提供的自定义词组功能,可以把经常使用的数学符号,定义为“新词”,来提高我们的录入速度。 具体做法是:启动“智能ABC”,右键点击输入法提示条最左侧的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中“定义新词”,在“新词”框中输入所需定义的词;在“外码”处输入代码,点击[添加]按钮。以后利用“u+外码”即可直接输入自定义词组。例如词组定义为“±”(加减号),外码定义为“jjh”,则输入ujjh时,即直接输入了“±”。本人已把下列常用数学符号,定义好词组,供大家直接使用。 ±(加减号) ——外码:jjh -(减号) ——外码:jh ×(乘号) ——外码:ch ÷(除法) ——外码:cf √(对号) ——外码:dh °(度) ——外码:du ⌒(弧) ——外码:hu ℃(摄氏度) ——外码:ssd ∠(角) ——外码:jiao ≡(恒等) ——外码:hd ≌(全等) ——外码:qd ≈(约等) ——外码:yd ∽(相似) ——外码:xs ≠(不等) ——外码:bd ≤(小于等于) ——外码:xydy ≥(大于等于) ——外码:dydy ∵ 因为 ——外码:yw ∴ 所以 ——外码:sy ⊥ 垂直 ——外码:cz ‖(平行) ——外码:px Δ 三角形 ——外码:sjs ⊙ 圆 ——外码:yuan π 圆周率 ——外码:yzl φ 直径 ——外码:fai α 阿尔发 ——外码:aef β 贝塔 ——外码:beid Ω 欧姆 ——外码:om ∑ 西格玛 ——外码:xgm ∞(无穷大) ——外码:wqd
常用数学符号的输入与一些约定 1、几何符号 ⊥ ‖ ∠ ⌒ ⊙ ≡ ≌ △ ° |a| ⊥ ∽ ∠ ∟ ‖ | 2、代数符号 ? ∝ ∧ ∨ ~ ∫ ≤ ≥ ≈ ∞ ∶〔〕〈〉《》「」『』】【〖 3、运算符号 × ÷ √ ± ≠ ≡ ≮ ≯ 4、集合符号 ∪ ∩ ∈ Φ ? ¢ 5、特殊符号 ∑ π(圆周率)@ # ☆★○●◎◇◆□■▓⊿※ ¥ Γ Δ Θ ∧ Ξ Ο ∏ ∑ Φ Χ Ψ Ω ∏ 6、推理符号 ← ↑ → ↓ ↖ ↗ ↘ ↙ ∴ ∵ ∶ ∷ T ? ü 7、标点符号 ` ˉ ˇ ¨ 、 · ‘’ 8、其他 & ; § ℃ № $ £ ¥ ‰ ℉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Γ Δ Θ ∧ Ξ Ο ∏ ∑ Φ Χ Ψ Ω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数0123:o123 〃 ? ? ? 符号 意义 ∞ 无穷大 PI 圆周率 |x| 函数的绝对值 ∪ 集合并 ∩ 集合交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恒等于或同余 ln(x) 以e为底的对数 lg(x) 以10为底的对数 floor(x) 上取整函数 ceil(x) 下取整函数 x mod y 求余数 {x} 小数部分 x - floor(x) ∫f(x)δx 不定积分 ∫[a:b]f(x)δx a到b的定积分 ∑[1≤k≤n]f(k) 对n进行求和,可以拓广至很多情况, 如:∑[n is prime][n & 10]f(n) ∑∑[1≤i≤j≤n]n^2 lim f(x) (x-&?) 求极限 C(n:m) 组合数,n中取m P(n:m) 排列数 m|n m整除n (m,n)=1 m与n互质 a ∈ A a属于集合A Card(A) 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α β γ δ ε ζ η θ ι κ λ μ ν ξ ο π ρ σ τ υ φ χ ψ ω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 为了方便,也做些约定! x的平方,可以打成x^2 (其它的以此类推) x+1的开方,可以打成√(x+1),记住加括号; x分之一,可以输入1/x;如果是x+1分之一,请输入1/(x+1),分子、分母请加括号 && 或 && 表示不等于 例:a&&b 即 a不等于b; &= 表示小于等于(不大于) 例:a&=b 即 a不大于b; &= 表示大于等于(不小于) 例:a&=b 即 a不小于b; ^ 表示乘方 例:a^b 即a的b次方 , 也可用于开根号,例: a^(1/2) 表示a的平方根 * 表示乘…… / 表示浮点除 例:3/2=1.5 \ 表示整除 例:3\2=1……1()广义括号,允许多重嵌套,无大、中、小之分,优先级最高。 例:((2*(-2))*3)*1 就是 {[2*(-2)]*3}*1 下标x2可以表示为:x(2) 运算规则: 1、两运算符号不可相邻 例如:负b份之a表示为 a/(-b) 这种情况括号不可以省略 2、运算顺序:乘方→乘除→加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