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五六年级、初一初二)该不该自己保管最早的压岁钱钱?

孩子该如何使用自己的压岁钱?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孩子手中或多或少都有零用钱,再加上刚刚过去的春节,孩子们手中有不少压岁钱。有不少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花钱如流水,不是买零食就是买玩具……一时之间家长们对于如何引导管理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及零用钱的话题展开了热议。那么家长究竟该不该给孩子零用钱?到底给多少合适?如何才能引导孩子理性地使用零用钱呢?
压岁钱现状:
伴随着春节、寒假的结束,如何处理孩子手中的压岁钱,成了孩子欢喜家长担忧的社会问题。压岁钱怎么处理已经成为“过年后遗症”,如果处置不当,不仅压岁意义荡然无存,而且还将导致不会理财的孩子们大手大脚花钱,形成彼此攀比的行为。
对于孩子手中的压岁钱,不少家长以往都是以“帮你把钱存起来,给你长大后用”为说辞接管压岁钱。而现在放权给孩子,已经越来越成为家长尊重孩子和孩子个人追求自主权益的体现。但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学校、家长同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以避免出现压岁钱演化成为“过年后遗症”的尴尬。
零用钱现状:
在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90后”一代消费状况及与美日韩之比较》 的调研报告披露,中国父母给的零用钱偏高了。
此次调研的一大任务,就是摸底“90后”的钱袋子。被调研对象多为就读于国内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1-3年级的在校生,而调研样本范围则覆盖北京、上海、宁夏、辽宁、陕西和湖南等六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名学生。
调研显示,2010年,中国大城市高中生每月获得的零花钱平均为250元,比三年前月均185元的水平,已经整整提高了三分之一。进一步的同城比较表明,北京孩子每月可支配的零花钱最多,约每月303元;上海次之,为270元。而湖南和辽宁分别为222元和226元。
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惜“举债”也要当场买下。在解读这一行为时,专家认为,相当一部分“90后”孩子属于冲动消费型,而这又与他们“来钱比较容易”有关。“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难以逃脱学校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孩子考试分数越高,给的就越多。但在美、日、韩等国家,孩子要得到零花钱,与学习没什么关系,必须多做家务、参加劳动。”
如果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月均“250元”这个数字上。2009年中国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7000多元,月均收入约1400多元。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数已占本国居民月平均收入比例的17%!而这个比例在日本和韩国分别是2.8%和2.3%,在美国为4.7%。
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结果:
近一段时间,有关南京一小学生捐3万压岁钱设立慈善基金的新闻受到人们的关注。
南京丁家桥小学五(1)班的李云轩同学今年12岁,当家长提出要给他买一根压岁金条时,李云轩却提出要把打算买金条的3万元捐出去,给需要帮助的人。南京丁家桥小学举行的一场名为“丁小义工在行动,善爱浇灌幸福花”的活动,会上李云轩发出了奉献爱心的倡议。李云轩表示,设立“李云轩慈善基金会”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帮助更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年年底爸妈为我过十二岁生日时,问我想不想要一根漂亮的龙年金条为本命年压岁,当时我不想让父母为我花这么多钱,就拒绝了。寒假期间,我在中央电视台《温暖2012》慈善义捐节目中看到贫困的同学因为没钱住校,上学要爬两座山走七八个小时,每天却只吃一顿饭,看得我们全家人都流下了眼泪。他们那么艰苦却还微笑着面对镜头,说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和希望,我当时真的很想去帮助他们!”小云轩感慨道。为了能为身边贫困的同学做些事,小云轩跟妈妈商量,将准备用买龙年金条的3万元钱换成一个个“希望”。于是,在寒假里,小云轩跟妈妈来到南京市慈善总会,注册了自己的个人慈善基金——李云轩慈善基金。“我想帮助身边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虽然我的能力很有限,但是只要能尽到自己的努力,就很满足了。”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三万元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李云轩妈妈告诉记者,她觉得这样做很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就给孩子灌输乐于助人的思想,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孩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在南京慈善总会,小云轩一家人拿出了慈善基金中的一万元用于资助来自于高淳农村的,与其年龄相仿的两位小学生。“一来,我希望在我们的资助下,这两个孩子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二来,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在和他们一起成长的同时,分享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艰辛,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李妈妈告诉记者,剩余的两万元他们将资助丁小的贫困学生家庭。“我们与学校初步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每学年选出十位贫困生进行资助,每人200元,虽然钱不是太多,但对我们来说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在李妈妈眼中,慈善绝不是捐钱这么简单,平时她经常会带着小云轩参加义工活动,像社区、福利院、医院等,都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让孩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快乐,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据我了解,李云轩同学的家庭并非富裕家庭,但是他能有这样的善举真的让人赞叹。”丁家桥小学张义宝校长表示,学校马上要迎来110周年校庆,开学时就启动了“争创百年盛典形象大使”的活动,其中就包括选拔礼仪文明形象大使、阳光运动形象大使以及德行成长形象大使等。而李云轩这样的孩子就是德行成长形象大使的候选人。近年来,丁家桥小学将品德教育融入到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从学校成立社区义工志愿中心,到参加各项慈善活动、公益活动,学校始终不渝地倡导学生们要怀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据了解,南京自2009年推出可以设立个人冠名的慈善基金。这种个人冠名基金的捐赠形式与以往不同,捐助者以“留本捐息”的方式向市慈善总会认捐一定数额的资金,认捐起点为1万元。捐助者每年把认捐数额的利息捐出来,捐满认捐数额为止。“截止到现在,有358人成立了以个人名义冠名的慈善基金,而其中80%都是家长用自己孩子的名义进行冠名的。”南京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说,很多家长作为成长礼物为孩子设立慈善基金。“我们希望家长给孩子设立了慈善基金以后,能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爱心去真正帮助他人。”&
但同时也有男孩因不满父母代管压岁钱,赌气出走流浪五天的事情发生。
齐齐哈尔市初一学生小伟(化名),因其两天就花了300多元。父母就把2000多元压岁钱都要了下来,称“代为保管”。
小伟人小脾气大,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从大年初五到初九,整整在外流浪了5天。兜里只有200多元的小伟,从齐齐哈尔一路流浪到沈阳,流落到沈阳站候车室时,已两天没有吃饭。
小伟出走后,全家人包括亲朋好友全部发动起来,全城寻找小伟。为此,父亲四处刊登寻人启事,报警,并求助当地媒体,但都无消息,没想到竟然出现在沈阳。
1月31日,男孩瑟瑟发抖地蜷缩在沈阳站候车室的长椅上,被沈铁民警发现救下,2月1日,男孩父母赶到沈阳接走儿子,并表示将归还儿子的压岁钱,但要引导他正确消费。
开学第一课:
中小学开学,怎样使用压岁钱成为开学第一课。如天河区先烈东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学第一课就是“如何使用压岁钱”,
通过竞赛、故事、捐助等形式进行压岁钱专题教育,培养孩子们合理的金钱观。先烈东小学的主题班会还开展爱心超市活动,引导孩子用压岁钱买同伴的书籍,并捐钱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重庆一中学也开设财商课程,“过去学校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商,后来又增加了情商,现在我们要培养新时代的复合人才,还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该中学主任说,财商课的主要内容都与钱有关,像如何用压岁钱或零用钱进行理财,购物时如何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等。
通过财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物质观,与传统意义上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是极其吻合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其课程设置循序渐进,“走进财商”一节让学生了解财商的重要性,“走进金融”一节让学生了解银行、债券、汇率等,“走进保险”一节则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而在“精明我当家”一节中,学生们要“当家”一周,制订家庭理财计划,处理好购物时“需要”与“喜爱”的关系。
最吸引人的是老师还将使用模拟炒股软件,给学生们讲解股票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们尝试着模拟进行操作,体验一把股票投资的乐趣。学校负责人表示,模拟投资股市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一种投资渠道,它更能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经济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也有网友提出,首先要学校和家长加强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对孩子的压岁钱进行管理和引导。家长可以采取让孩子回味春节压岁场景体味亲情和长辈关爱、引导孩子用压岁钱干一件有意义的事等方式,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体会压岁钱的意义,并学会科学选择有意义的、对自己健康成长有帮助的、能满足自己生活和学习需求的消费,科学的管理和使用压岁钱,并及时将压岁钱使用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压岁钱发挥真正的作用。其次是学校要利用开学后收心教育的机会,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的时机,对学生开展“如何花好压岁钱”专题教育,用主题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广播、师生讨论等方式,宣传科学而理性的理财花钱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储蓄理财,学会用优先的压岁钱去干有意义的事,充分发挥压岁钱的重要意义。也可以采取奉献爱心、科学选择文具用品等方式,让学生把压岁钱化在最有意义的地方。更关键的是,全社会都应该抓住青少年压岁钱消费的时机,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文化宣传和媒体等可以加强干预性教育引导,工商、税务、公安等应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尤其是网吧等特殊场所监管,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不理智消费等等。
国外对比:
据了解,美国首富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大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而且要求严格。他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一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事先作出预算并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减少。洛克菲勒用这种办法,使孩子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学会精打细算、当家理财的本领,他们的后人成年后都成了经营的能手。这个已繁盛了六代的家族成为“世界财富标记”。家长可以效仿洛克菲勒,为孩子树立理财观念,理财从管理零用钱开始。家长切勿以为给零用钱保是件小事,给钱不是关键,关键是给了之后告诉孩子如何支配。
在英国,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进银行等金融机构。
在法国,法国的家长大多在孩子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独立银行账户,并划入一笔钱。当孩子有了独立账户后,法国家长不会定期给零用钱了,而是借助一些特别的日子,如节日、生日等不定期地给零用钱。
在日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让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钱。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
教师、专家意见:
某小学老师表示,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是可以的。每个月的零用钱控制在100元以内即可。“现在孩子还小,没必要给太多。多数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合理地支配零用钱,一旦零用钱多了容易出现攀比的现象。比如,我们班不准学生带饮料到班上,怕到时候有的学生嘴馋,没心思在学习上,另外防止出现攀比现象。”其实最关键的不是该不该给,关键是一定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零用钱,如何管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有专家表示“家长不用纠结于该不该给孩子零用钱。”适当地给孩子些许零用钱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和独立意识。
“零用钱数额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家庭经济情况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但并不是家庭越富裕给的零用钱就多,只要家长、孩子觉得数额合理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规划孩子使用零用钱,家长在给零用钱时,要告知孩子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比如不宜去网吧、不宜买路边不卫生食品等。只要孩子使用零用钱没问题,家长就不必干预太多。”
此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钱。比如,孩子有了零用钱后,家长可以帮孩子在银行建立一个账户,鼓励孩子每月把多余的零用钱存进银行。这样,孩子不仅懂得如何支配零用钱,还会知道储蓄,帮助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 (转载网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不知不觉,春节7天长假已结束,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在过年期间长辈都要给孩子压岁钱或者买新衣服。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子的压岁钱也跟着水涨船高,一年比一年多,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上万元。那么,这部分压岁钱该怎样花销呢?对此,记者在我市展开调查发现,许多小朋友的压岁钱都被父母以代管的名义“没收”,自己拿到手的只有几十元,对此不少小朋友表示非常不满。
  现象:
  父母要管 孩子抵触
  “每次爷爷奶奶给了我红包,转手就被父母没收了,我连红包里有多少压岁钱都不知道。”12岁的李海铭向记者抱怨,从自己开始记事起,每次过年长辈发的压岁钱基本都是被父母没收,自己从来没有“权利”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对此,李海铭非常不满,每次他向父母提出意见时,父母总会以自己还小,不懂得理财,暂时帮他保管为由,将他的压岁钱全部没收。
  今年上初三的女孩袁梓珊这两天正跟妈妈赌气,原因是妈妈把她的压岁钱全收走了,理由是快中考了,不能分心。“就因为中考,我连自己压岁钱都不能安排吗?”袁梓珊有些郁闷地告诉记者,母亲说女孩子大了,身上钱太多,就会想着买这买那,这样容易分心。眼看要中考了,为了不让她分心,就把她的压岁钱没收了。
  袁梓珊说,与其不能安排自己的压岁钱,还不如不发给她,名义上是发给自己的压岁钱,实质上却是发给了大人。袁梓珊还告诉记者,自己身边好多朋友的压岁钱都被父母以各种理由强制没收了,大家都非常不满父母的这种“强盗”做法。
  压岁钱本来承载的是一份祝福,一份心愿,现在却成了令很多家庭头疼的东西。市民黄女士有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今年春节,女儿收到了三千块钱的压岁钱,记者询问她这笔钱是怎么管理的,黄女士非常坦然地说:“当然是我管着了,孩子那么小,给她就会乱花掉了。再说,压岁钱本身就是父母给出去,别人再给过来,归根结底还是我的钱。”
  黄女士说,孩子还小,不懂得理财,给孩子太多钱,会让她养成坏习惯,因此黄女士将女儿的压岁钱全部没收了。不过,黄女士表示,孩子的压岁钱她都给孩子留着了,给她开了一个账户,以后孩子大了,懂得理财了再还给她。
  黄女士还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没收了孩子的压岁钱,这几天孩子都很不高兴,跟自己堵气。
  家长:
  怕孩子乱花钱
  为孩子代管属正常
  近日,网上一则报道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一位母亲在“压岁钱”话题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自己的女儿才5岁,按惯例是由家长代为保管压岁钱,不料孩子说这种做法“侵权”,可以上法院起诉母亲。
  家长帮助孩子管理压岁钱,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可如今却变成不少家长头疼的事。家住市区沙湾路的张海强对记者说,今年过年他拿出了3000多元压岁钱,分别给了自家孩子、亲属家的孩子、朋友同事家的孩子。
  “压岁钱的价码一年比一年高,去年一个100元,今年最少得200元。”张海强说,“人家给你孩子多少,你也得差不多啊,算下来,我的年终奖等于发给了儿子,儿子则把压岁钱视为私有财产,要自己支配,如果不给他,他就不吃饭,跟我赌气,这让我非常头疼。”
  今年36岁的王女士说,她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过去,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由她保管,去年,在孩子的强烈抗议下,她的思想有些动摇,决定将“权力”下放,也算是试验一番。
  结果没想到,在一次偶然中她发现,儿子竟背着她学抽烟,她非常震惊,严厉追问后,儿子才交代说,烟全是用压岁钱买的。为此,今年潘女士下定决心,再不能放松警惕了,今后所有压岁钱必须上交。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部分家长都表示,怕孩子用压岁钱滥买零食、沉溺网络,甚至购买不健康的书籍和玩具,染上一些坏毛病。而孩子手里有了钱,“争富斗阔”的攀比现象也多起来,请客、送礼等成人化消费方式也开始在孩子中间流行。因而,为孩子保管压岁钱,实属应该,也是必须做的。
  孩子:
  我的压岁钱 我做主
  父母的苦心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压岁钱的管理,孩子们却有自己的看法。
  今年上初二的杨涛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的压岁钱都被父母全数没收,他觉得父母太不相信他的自理能力,不过今年,经过他的辩驳,父母还是把掌管压岁钱的大权交给了他。
  “其实今年的压岁钱我早就计划好怎么花了。”杨涛说,前两天,他征得父母的同意买了一台点读机,因为英语不太好,他想尽快赶上去,剩下的钱预备给父母各买一份礼物。至于跟同学在外玩游戏的钱,是他计划剩下的几十元零钱,“适当地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吧,老是学习,压力太大了,老师不也经常说要劳逸结合吗?”
  对于压岁钱,中学生秦璐璐则认为,它不仅是一笔钱,还代表着长辈对孩子成长的深切祝福,也是孩子们期盼的新年礼物,这原本是属于孩子的,大人不应该简单没收了事,自己的压岁钱应该自己做主,合理安排。
  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很爱看书,每年自己的压岁钱,有一部分用来买自己喜欢看的课外书,剩下的一部分则在母亲的引导下存了起来。秦璐璐说,母亲给她开立了一个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几年下来,自己也学会了不少理财小常识。
  和秦璐璐相比,另一位初一学生许期波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父母坚决不同意把两千多元压岁钱给他保管,现在他还和父母闹着别扭。
  “压岁钱是长辈们给我的,是属于我的私有财产,他们凭什么拿走啊?而且我又不是乱花钱的孩子,也想自己安排下自己的压岁钱,可惜,父母一点都不相信我。”许期波有些无奈地说道。
  专家:
  适当管理孩子的压岁钱
  培养孩子理财能力
  孩子的压岁钱究竟该谁管?我市某中学心理老师毕恒婧说,她既不赞成孩子乱花钱,也不赞成家长全数收回代管,尤其不赞成家长任由孩子乱花钱、不闻不问的做法。毕恒婧认为,家长应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压岁钱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干脆把压岁钱全部收缴,或者是帮忙保管,或者是用来补贴家用。这样处理虽然干净利索,却很难得到孩子的认同,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形成矛盾,也是不可取的。”毕恒婧说,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并非是“不劳而获”。别人给了自己压岁钱,父母也给了对方的孩子压岁钱,这个钱,说到底还是父母的劳动所得。让孩子明白了压岁钱的性质之后,就可以通过教会他们正确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借以培养他们的金钱观和理财观了。
  对于孩子的压岁钱,毕恒婧提倡的做法是,让孩子把钱清点好,由父母帮孩子开设一个理财账户,把钱存起来。如此可让孩子初步了解理财的重要性。在建立理财账户之后,再指引孩子做好收支记录,商量好何时可动用,如在学校交费、购买书籍的时候才用,教会孩子“收支要平衡,要有结余”的理念。
  (雅安日报记者 蒋阳阳)
loading...
[编辑:姜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早的压岁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