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代武职官网

清朝文职、武职官员官阶_名人资料网
当前位置: >
清朝文职、武职官员官阶
来源:中国历史 作者:名人
一.清朝的&官品&
&& 清朝的官品既保留了满族的传统称谓又保留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九品中正制&的官僚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起源于曹魏时期,当时将士人按才能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以后又将官员的尊卑也分做九等亦称九品。北魏时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先将各品分为正与从,即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再将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分为上下阶,即自正四品上阶,一直至正九品上阶、正九品下阶、从九品上阶、从九品下阶。这样就由最初的九个等级发展为三十个等级。
&&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官职制度保留了九品之中分正从的部分废除了上下阶,而且文职武职完全一致成为整齐划一的由正一品到从九品的十八个等级。中央朝廷文武职主要官员的品级排列顺序如下: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正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宗人府理事官,太医院院使通政使司参议、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六部郎中、各部院司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大理院典薄。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各部院衙门笔帖式。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 只有九品之内的职务才叫&官&,称为&流内&。九品之外没有品级的叫&流外&,或收&未入流&,就不是&官&,而是&吏&了。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9佟⒌老夭执笫埂
武职官员: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文官服饰标识一览
二.清朝的&官阶&
& &阶&是与品有关或者说是由品派生出来的另一套等级制度,始于唐代。是用做标志官员身份与级别的称号,亦称&阶官&。清朝时阶官与品级完全对应,官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如果低品的官职加授较高的品级就得授予较高的阶官。如知县,按例为正七品,当年若被加封五品衔就得授予正五品的奉政大夫的阶官,可以使用五品官才能服用的服饰。有时完全无实职的人也可以得到阶官的称号可以使用其服饰。清朝的文武阶官亦各有18级。
1.正一品:光禄大夫
2.从一品:荣禄大夫
3.正二品:资政大夫
4.从二品:通奉大夫
5.正三品:通议大夫
6.从三品:中议大夫
7.正四品:中宪大夫
8.从四品:朝议大夫
9.正五品:奉正大夫
10.从五品:奉直大夫
11.正六品:承德郎
12.从六品:儒林郎
13.正七品:文林郎
14.从七品:征仕郎
15.正八品:修职郎
16.从八品:修职左郎
17.正九品:登仕郎
18.从九品:登仕左郎。
1.正一品:建威将军
2.从一品:振威将军
3.正二品:武显将军
4.从二品:武功将军
5.正三品:武义都尉
6.从三品:武翼都尉
7.正四品:昭武都尉
8.从四品:宣武都尉
9.正五品:武德骑尉
10.从五品:武德佐骑尉
11.正六品:武略骑尉
12.从六品:武略佐骑尉
13.正七品:武信骑尉
14.从七品:武信佐骑尉
15.正八品:奋武校尉
16.从八品:奋武佐校尉
17.正九品:修武校尉
18.从九品:修武佐校尉。
如果您觉得名人资料网清朝文职、武职官员官阶这篇文章很好,请告诉您的好友,一起分享!收藏!
评论/建议/挑错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1)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1)
提 要:北宋时期,在政坛上存在着突出的“文不换武”现象,即文臣一般不愿改换武职,武将又通常难于跻身文官之列。于是,不仅昔日“出将入相”之说在北宋消失殆尽,而且士人群体也遗弃了“投笔从戎”的观念。这一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完全在于宋初以来不断压制、歧视武将和过度抬高文官地位的结果。由此,遂加剧了当时社会中“重文轻武”风气的流行。   关键词:文不换武 文臣 武将 重文轻武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出将入相”之说,文臣改任军职、武将转为文官的现象不足为奇。如:西汉大将周勃以主管军事的太尉之职转任丞相,唐初宰相徐世藜付瘸鑫潮笞芄艿鹊取T谡秸甏乇鹗敲褡逦M鲋剩娜松砩匣够岜欧⒊觥巴侗蚀尤帧钡暮狼樽称缣剖疲骸澳俜虺ぃぷ饕皇樯!钡奖彼问逼冢缁嵘先闯て诖嬖谧盼墓俨辉父娜尉啊⑽浣庇凶某嫉南窒螅奈渲浠恢俺鱿至讼嗟贝蟮恼习U庖幌窒笪抟墒且松钏嫉纳缁崾肺侍狻R藕兜氖悄壳肮谕庋Ы缟形从凶郏┯心上壬摹端未匚那嵛浞缙男纬伞罚ㄔ赜凇堆Я致肌返3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黄宽重先生的《中国历史上武人地位的转变 :以宋代为例》(载于《南宋军政与文献探索》,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0 年版) 两文对此问题有所涉及 ,但无全面 论述。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希冀有助于加深宋代社会政治史的研究。 一  有关北宋时期“文不换武”的记载相当多,试先列举几个文官不愿转换武官的代表性例证如下:   其一,开宝五年冬,宋太祖有鉴于因西川武将处置不当,而引起农民起义、士兵造反不断的局面,便考虑派遣懂军事的文臣前往管军。太祖问宰相赵普:儒臣中有无“武勇兼济”者?赵普遂推荐左补阙、知彭州辛仲甫,认为其“胆辨宏博,纵横可用”。于是,太祖当即将辛仲甫改换武职,任命为西川兵马都监,同时令辛氏进京接受考察[1]。   从史料记载来看,辛仲甫算得上是一名难得的人才。他出身于五代时文官之家,自幼好学,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后周时,辛仲甫进入武定节度使郭崇幕府。宋朝建立后,他继续在郭氏手下任职。辛仲甫精于吏事,多次妥善处理了疑难案件。宋初,郭崇遭人诬陷,太祖派人前来查验。郭崇接受辛仲甫的建议,冷静配合朝廷使者,遂幸免于难[2]。更难得的是,辛氏作为一名文官,其武功竟然超群。据说,他初投军时曾向郭崇学习射箭,但以后郭崇在射术上反要拜他为师。如此一来,辛仲甫在当时文臣中便颇有一些武名。辛仲甫入京后,宋太祖亲自在宫中对其进行测试。史称:辛仲甫手持“劲弓”,毫不费力就射中靶心。他又穿戴全副坚甲,行走如披“单衣”。太祖对辛氏的武功大加赞赏,便鼓励他认真对待军职,以后可授与剌史之位。然而辛仲甫却深感遗憾,他向太祖委屈地申辩道:“臣不幸本学先王之道,愿致陛下于尧、舜之上。臣虽遇昌时,陛下止以武夫之艺试臣,一弧一矢,其谁不能? ”表达了他钟情文官、轻视武职的心情。太祖只得加以劝勉:“果有奇节,用卿不晚。”[3]辛氏只得悻悻地走马军营。但以后,他却仍然转回文官队列。   其二,宋真宗咸平时,陈尧咨状元及第,名噪一时。此后,其仕途颇畅,屡迁至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翰林学士。据记载,陈尧咨不仅文辞出众,而且在射术上有名于当世,有“小由基”(春秋时著名射士名养由基)的佳号[4]。“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保持来往,但辽使到开封后,常挟能骑善射之长蔑视宋朝。真宗为了挽回脸面,也打算在文臣中寻觅“善弓矢、美仪彩”者,以陪伴对方出入靶场。于是,有人就推荐了陈尧咨。真宗有意让陈氏转为武职,便托人给他带话:“陈某若肯改武,当授节钺(即节度使)。”按:节度使为当时武将最高军衔,俸禄甚至优于宰相。但当陈尧咨将此事禀告其母后,陈母大怒,一面杖打其子,一面愤愤地责备道:“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叨窃厚禄,贻羞于阀阅,忍呼?”此事遂寝[5]。   宋仁宗天圣时,由于陈尧咨与执政大臣不和,遭到谤言。结果,“方以词职进用”的陈氏,突然被宣布改为与原官地位差不多相等的宿州观察使的武职,调任知天雄军。这显然属于排挤贬逐之举,自然引起状元出身的陈氏的强烈不满。史称:“尧咨内不平,上章固辞。”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为了安慰他,特亲自加以召见,“敦谕之”。陈尧咨无奈,只得屈从。后其虽官至节钺,却终于未能像两位乃兄那样步入中书,只能抱恨死于地方衙门。值得注意的是,陈尧咨晚年性情极为暴躁,所谓“多暴怒”,动辄便对属下挥舞大棒。这又很可能是其极度失意情况下宣泄积怨的一种表现[6]。   其三,宋仁宗庆历中,左司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范仲淹与文臣韩琦、庞籍及王沿共同主持西北四路对夏战事。也许是出于鼓励军队士气的考虑,宋中央突然下令,将范仲淹等四位文官统帅的文职同时改为属于武职的观察使。范仲淹接到这一任命后,上书坚决辞之。他向皇帝这样说道:“观察使班待制下 ,臣守边数年,羌人颇亲爱臣,呼臣为‘龙图老子'。今退而与王兴、朱观(二人均为观察使衔带兵将领)为伍,第恐为贼所轻”。史称其言辞“甚切”。由此可见,即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虽勇于指挥作战,但也不愿充任武职。继范氏之后,庞籍和王沿也先后上表坚辞,“不肯拜”[7]。当时唯有韩琦接受了任命,他在给天子的上启中表示了忍辱负重的意思:“虽众人之论 谓匪美迁 , 在拙者之诚独无过望。盖以寇仇未殄,兵调方兴,宵旰贻忧,庙堂精虑,使白衣而奋命尚所甘心……”[8]。不久,宋仁宗只得又恢复了四人原来的文职。无独有偶,据《宋史?张旨传》记载,当时一名叫张旨的地方官坚守城池,打败了西夏军。事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推荐其“鸷武有谋略”,宋廷遂改任其为武职,但张氏同样“固辞”,此事只得作罢。   其四,宋哲宗元v时,苏轼曾几次向皇帝举荐一名“不幸”沦为武职的文士。据苏轼的奏文可知,有一位名叫何去非的文人,在先朝曾六次落第。元丰五年,才以特奏名的途径通过了省试。何氏虽屡挫于科场,但却饱读兵书,善于论军谈兵。在最后殿试时,宋神宗对其兵学见识颇为欣赏,便问他可否充任武职。何去非“不敢违圣意”,遂被迫接受了右班殿直、 武学 教授之职。以后迁至 武学 博士,先后著有《何 博士备论》、《司马法讲义》及《三略讲义》等兵书。苏轼与何氏相识后,叹服其才学,认为其识度高远,有补于世,于是在元v四年初向哲宗上奏推荐何氏。苏轼在上奏中称:何去非“虽喜论兵,然本儒者,不乐为武吏”。苏轼建议允许其换为文资,仍做太学博士,“以率励学者,稍振文律”[9]。以后,在苏公的关心下,何去非虽转为文资性的承奉郎,但毕竟因为有武职出身的背景,所以被差遣到徐州任州学教授,官职明显降级。如苏轼所说:“比于博士,乃似左迁”。次年十月,苏轼再次上奏替何氏鸣不平,希望朝廷能重用何去非这样的有用之才[10]。然而,以兵学见长的何去非最终不过做到州通判之类的地方官。诸如此类记载,在北宋可谓不胜枚举。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北宋文臣中普遍存在着以从军为耻的观念,少有愿意改换武职者。更有意思的是,景德初,尚书左丞陈恕临终前因为其长子曾私用了自己的钱财,为了发泄不满,竟向真宗诉说不肖之子常与无赖交友,又好习武,所以请求将其黜为外地军官。不过,真宗考虑到丞郎以上文臣子弟不宜沦为军伍,还是授以陈恕之子外州司马之职[11]。 二  就北宋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而言,不能说没有接受,甚至主动要求换武的文官,但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既不多见,其结局又常常相当凄惨。如:   其一,宋初文坛俊杰柳开,虽以进士出身入仕,但因性情豪爽,厌烦地方官的案牍琐事,遂在太宗朝上书要求进入军旅,报效沙场。于是,柳开由殿中侍御史的文职改换为崇仪使的武职,一度到河北前线任职。然而,以后柳开却难以施展抱负,只能辗转、困顿于地方,最终死于七品如京使的武职之位。不仅如此,柳氏因为有了从武的经历,最终还在士大夫笔下留下了嗜杀,甚至喜食人肝的传闻[12]。   其二,宋仁宗登基初,先朝强于吏才的吏部侍郎、三司使李仕衡,官拜尚书左丞。但李氏因年高且患足疾,难以继续担当重任,不久便被改为同州观察使的武职,出知陈州。之后,李仕衡受到女婿、枢密使曹利用狱案的牵连,被贬为左龙武军大将军的闲职,遭到分司西京(洛阳)看管的下场,抑郁而终[13]。   其三,天圣时,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李维在使辽期间,曾奉辽帝之命即席而就《两朝悠久诗》,颇得对方的赞赏。还朝后,仁宗依惯例欲擢李维为枢密副使。但有人指责李维在辽国写诗时“不当自称小臣”,有辱本朝体面。结果,李氏仅得到刑部尚书的虚衔。史称:李维在翰林之位上任职已久,“厌书诏之劳”。加上遭到此次意外打击,心灰意懒,便拒绝接受新头衔,而援引昔日李士衡故事,要求改换武官。李维遂出为相州观察使。不料,李氏换武的任命公布后,立即引起了一片非议。有言官上奏弹劾道:李维“以词臣求换武职,非所以励廉节”[14]。按:北宋观察使虽名位不显赫,更无实权,但俸禄却不薄。如李维所任翰林学士承旨的官职,月俸钱不过120贯,而观察使的月俸钱则为200贯,其俸禄与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基本相同[15],这种俸制规定是宋初收兵权时给武将的一点经济补偿。所以,身居清华之位的李维仕途受阻后,转求观察使的举动,虽在情理之中,却不免遭到文臣的蔑视。   其四,宋仁宗庆历时,右侍禁蒙守中“自陈不愿为武吏”,被允许改换为大理评事的文职。不过,蒙氏的出身、经历却非一般,其早年曾进士及第,景德初不幸“陷契丹”。以后回归本朝,才被授以武职[16]。在对夏开战期间,还有种世衡、张亢两位文官因为关心国防,多次提出用兵方略,而被转换为武职。种、张二人可谓北宋少见的有为边臣,但却最终遭到压制,仕途坎坷,至死未能显达[17]。   如果说北宋时文臣主动改换武职的现象极为少见的话,那么武官转为文官的事例就更为稀有。北宋人孙逢吉所著《职官分纪》和南宋人江少虞所著《宋朝事实类苑》都有武臣换文的记载,但所记仅有一例,即:宋太宗朝,钱昱曾由白州刺史的武职换为秘书监的文职。钱氏迁官至工部侍郎后,又再度转换为观察使的武职[18]。其实还有几例值得一提:太平兴国初,吴越王举国归宋,吴越王之子钱惟演因其特殊的出身背景,被朝廷援引惯例授以象征性的武官之职。但钱惟演自幼善诗赋,不甘心于武名,遂向朝廷献上诗文,请求转换文职。后在皇帝的直接过问下,钱氏由右神武将军改为太仆少卿[19]。另如:还是太宗时,夏竦因“父殁王事”,获得三班差使的低级军职。不过,夏竦自恃能文,不愿居于军人之列。他便以诗文拜献于宰相李沆马首,倾吐了向往文职之意。终于在李沆的荐举下,夏竦跳出军营,改任某县主簿[20]。与当时文官转武职后的凄惨结局相比,钱、夏二氏由武转文后,都仕途颇畅,乃至位极人臣。这又从反面证明了当时“文不换武”之风的存在。   北宋元丰时期,为了振兴武备,改变国防颓势,曾一度打破常例,允许武官申请考核词赋水平,凡能通过测试者,便可换为文资官衔。宋神宗此举,显然有打通久已隔阂的文臣武将之间的关系,以减弱歧视武人的偏见。如宋 神宗曾对主管吏部的官员说:“三代、两汉本无文武之别 ”。[21]但是,进入宋哲宗元v之时,各项变法措施先后遭到清算,武臣换文资的制度也自然被视为一种弊政。元v二年,朝中文臣们便议论:武官通过考词赋换文资后,“待之至厚”,乃产生了请托、侥幸的“恶习”。于是,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这一制度被废除。用朝臣的话解释便是:“故不得不革,非有他也。”[22]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1)相关推荐
[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1)]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48174" data-title="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1)"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职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