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考研真题与信息系统大一教材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2013级及之后)
北京邮电大学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0.5年,实践教学时间必须保证不少于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论文研究及撰写时间为1-1.5年。
2.培养方式:
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1 教学安排
2.1.1课程教学:
学生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每学期开课课表,在第一学期初合理制定贯穿整个硕士学习阶段的培养计划。无特殊情况,所有列入培养计划中的课程都应修满并通过。
2.1.2实践教学:
各学院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方向,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到有专业实践条件的机构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2 指导方式:
一般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另一位导师来自专业实践单位且专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另外,也可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2.3在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工作等各个环节,都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课程设置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非学位课包括必修环节和选修课。必修环节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必须的技能而设置,选修课则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设置。
每一位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照规定至少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
3.1 学位课
3.1.1公共必修课
3.1.1.1 政治理论课:3学分
政治理论课包括两门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和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18学时)。
3.1.1.2 基础英语:3学分
基础英语共54学时,3学分,分为基础英语(听力)(36学时、2学分)和基础英语(写译)(18学时、1学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报到后须参加英语水平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划分。成绩排名在前15%者免修基础英语,并按照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基础英语的成绩,记入该生成绩单。具体折算办法根据当年英语水平考试的实际情况确定。
3.1.2基础理论课:至少修满3学分
主要为数理类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物理方法。
3.1.3专业基础课:软件工程领域至少修满6学分,其他工程领域至少修满4学分。
3.1.4专业课:至少修满4学分
3.2 非学位课
3.2.1必修环节
3.2.1.1 专业实践(6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应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专业实践学习,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以在工程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活动应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实践结束后,由实践活动所在企业就研究生实践学习情况给出鉴定,学生根据实践内容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并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表》,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备案,记6学分。
3.2.1.2 知识产权与信息检索(1学分)
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培养和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检索技能,获取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1.3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无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时应成立由同领域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的企业导师组成的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根据、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科学论证,写出篇幅不少于5000字的书面报告并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应定期向导师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并在论文开题半年后,进行阶段报告。阶段报告在本课题组进行,同时聘请本领域的其他专家参加。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报告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成果,听取与会人员的审查意见,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同时写出篇幅不少于6000字的书面报告并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报告》,于第四学期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
3.2.1.4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1学分)
研究生院会在每年秋季学期初公布学术及职业素养类系列课程。学生应以学期初公布的课表为准。
3.2.2选修课
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具体培养目标的需要选修,培养方案中不再指定。
4.学位论文要求
4.1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4.2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4.3 论文正文一律使用中文书写,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文字图表清晰整齐,标点符号正确。论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要引证原著,并加附注。凡需保密的论文应写明密级。
4.4 论文一般应包括: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文、英文)、综述、研究内容、难点分析、特色描述、方案设计、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结论、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
4.4.1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的文本样式详见北京邮电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
4.4.2论文摘要应概述论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篇幅不少于500字。
4.4.3论文的综述部分应比较全面地介绍有关课题前人已有的工作,并对其有所评述,还必须清晰阐明论文的选题背景、依据、意义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4.5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分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及项目管理四种类型。具体要求详见《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
5.答辩申请
5.1 申请答辩资格
5.1.1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并修满规定的学分。
5.1.2按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阶段报告,并将报告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
5.1.3导师同意。
5.2 申请答辩程序: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应在答辩前三周提出答辩申请,经所在学院教务部门初审同意后,填写《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审批材料》。
6.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6.1 论文评阅
6.1.1由导师会同导师所在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确定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论文评阅人两名。
6.1.2论文评阅人应由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担任。
6.1.3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名来自校外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6.1.4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
6.2 论文答辩委员会
6.2.1答辩委员会组成:由导师会同导师所在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确定聘请五至六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委员会设主席一人,秘书一人(由我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秘书协助答辩委员会工作。
6.2.2答辩委员会委员资格
6.2.2.1答辩委员会委员应由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担任。
6.2.2.2 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6.3 论文答辩
6.3.1答辩前三周,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寄给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委员。待评阅意见全部返回,且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组织答辩。
6.3.2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举行(须保密的除外)。
6.3.3答辩过程中,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能正确回答与论文有关的或涉及本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问题。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按评分标准对学位论文予以成绩评定,并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当表决&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时,方可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报送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6.4 学位授予
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所申报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投票表决,获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票者,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并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本《基本要求》经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自2012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起执行。
电子与通信工程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1、领域简介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电子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利用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及计算机设计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通信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工程技术。
本领域依托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电子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直接为电子与信息通信领域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主要面向: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的设备与运营、信息处理系统与设备、广播电视系统与设备、电子仪器仪表、集成电路与微电子系统、电子、光子及光电子元器件、微波器件、设备与系统、电子材料与纳米材料等。
2、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从事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设计运营、维修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2.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有社会责任感;
2.2& 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覆盖范围和专业方向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2.3&& 具有解决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较为复杂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问题。具有从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研究与开发、设计与策划、运行与维护、经营与销售、管理与领导等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工作的能力;
2.4&&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
3、研究方向
信息处理技术、 通信网技术与智能服务、电子信息系统、无线和移动通信技术、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多媒体技术
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至少3学分)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Probability Theory and Stochastic Process
应用泛函分析
Applied Functional Analysis
Scientific Computing
近世代数及其应用
Modern Algebra with Application
图论及其应用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数学物理方法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Physics
矩阵理论与方法
Matrix Theory and Methods
(至少4学分)
通信网理论基础
Basic Theory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信息论基础
Information Theory
现代数字通信
Moder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检测与估值理论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Theory
Coding Theory
现代信号处理
Modern Signal Process
电磁场与微波理论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Microwave Theory
(至少4学分)
宽带通信网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光纤通信系统
Optical Fibre Communication System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光网络技术
Optical Networking Technology
信息网络安全技术
Security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Network
Web Search
VLSI系统设计与CAD方法
VHDL and ASIC Design
Sense Technology
天线与电波传播
Antenna and Propagation
硬件综合实验
Integrated Hardware Experiments
根据实际需要选修,在此不再指定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
Cours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计算机技术
(Computer Technology)
1、领域简介
计算机技术是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制造和软件开发并使其应用于各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与其它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网络通信技术背景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计算机技术人才。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计算机工程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能力,能够承担专业工程技术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等工作。
3、研究方向
通信软件工程、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与灾备技术、服务计算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与智能信息处理
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至少3学分)
高级数理逻辑
Computational Logic
数值与符号计算
Numerical and Symbolic Computation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Probability Theory and Stochastic Process
近世代数及其应用
Modern Algebra with Application
图论及其应用
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信息科学原理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至少4学分)
现代软件工程
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
程序设计方法学
Programming Methodology
高级操作系统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
计算机通信基础
The Basis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The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vanced The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算法分析与设计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Formal Languages and Automata Theory
Knowledge Engineering
现代密码学
Modern Cryptography
专业课(注1)
(至少4学分)
现代服务科学原理与技术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for Modern Services&
多媒体计算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ultimedia Computing
计算语言学基础
Foundation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嵌入式系统
Embedded System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Data Warehouse & Data Mining
Gridding Comput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Extraction(IR & IE)
Information Retrieval &Extraction(IR & IE)
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英文)
Computer Network
计算机网络原理
Principles of Computer Networks
分布式计算环境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宽带通信网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软件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
Software Quality Control and Project Management
DSP&FPGA嵌入式系统设计
Embedded system designing
信息安全技术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信息隐藏理论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Hiding
网络安全技术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
Network Management Principle and Technologies
增值业务技术
Value-added Service Technology
选修课(注2)
根据实际需要选修,在此不再指定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
Cours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注1:所选课程若未针对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门开课,可选择为学术型工学硕士所开同名课程,否则须选择针对计算机技术全日制工程硕士所开课程。
注2:可选择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工学硕士所开设的选修课或实验课。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1、领域简介
机械工程是主要从事各类机械装备设计和生产制造技术的重要工程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渗透,领域的研究范畴也在不断拓宽和发展,日益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领域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修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并与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工程领域及力学学科密切相关。
2、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机械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研究方向
机械学与CAD/CAM;机器人技术;电接触与机电元件可靠性;机电系统控制与自动化;机械振动、设备状态监测与监控;工业设计与工业工程&&&&
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至少3学分)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Probability Theory and Stochastic Process
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Method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lgorithm
科学计算与编程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Programming
Advanced Algebra
(至少4学分)
Analytical Mechanics
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Signal Processing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
产品设计理论
Product Design Theory
电子材料学
Electronic Materials 
机械动力学
Dynamics of Machine and Mechanism
Finite Element Method
系统建模与仿真
System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至少4学分)
现代邮政技术
Modern Posts Technique
电接触理论及应用
Electrical Conta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先进制造技术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机构分析与综合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Mechanism
机器人视觉
Machine Vision 
工业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系统
Industry Computer Network and Control System
复杂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Design Method of Complicated Machine Structure
多体系统动力学
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s
根据实际需要选修,在此不再指定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
Cours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Logistics Engineering)
1、领域简介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
2、培养目标
本领域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和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现状及本学科的动态,能从事科研工作和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研究和解决本专业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为邮政、信息、制造企业和物流公司等行业培养和输送具有跨工学、管理学两类学科的高级复合型专门技术人才。
3、研究方向
物流设备及自动化;物流系统信息化与网络化;物流系统分析、规划、设计与仿真;供应链管理
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至少3学分)
应用统计学
Applied Statistics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Probability Theory and Stochastic Process
Operations Research
(至少4学分)
系统建模与仿真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物流信息技术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物流系统工程
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至少4学分)
现代邮政技术
Modern postal technology
高级物流学
Advanced Logistics
面向对象技术与C++编程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and C++ Program
先进制造技术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物流配送中心设计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design
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实际需要选修,在此不再指定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
Cours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集成电路工程
(Integrated Circuit Engineering)
1、领域简介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它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关键作用,其重要性和产业规模仍在迅速提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紧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点,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
2、培养目标
具有全面、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的学术训练,科学实践能力,具备领域内研发的基本能力和独立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创造型人才。具体包括:
2.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有社会责任感;
2.2&& 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科学和技术宽广坚实的理论和系统专门的知识,了解国内外物理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等某一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掌握电子科学、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
2.3&&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的研究;
2.4&& 具有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能力;
2.5&&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应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
2.6&& 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好。
3、研究方向
微电子学、光电子学、通信集成电路、通信电子
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至少3学分)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Probability Theory and Stochastic Process
数学物理方法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Physics
微电子学基础
The basis of microelectronics
半导体器件物理
Semiconductor Device Physics
(至少4学分)
ASIC/SOC设计方法学
ASIC/SOC Methodology
模拟集成电路理论与设计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theory and design
数字集成电路理论与设计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theory and design
现代电路与系统
Modern Circuit and System
通信网理论
Theory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信号处理理论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至少4学分)
VLSI系统设计与CAD方法
VLSI System Design and CAD
系统测试及可测性设计导论
Introduction to System testing and testability design
嵌入式系统及智能终端
Embedded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低功耗集成电路及应用
Low-power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applications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电路设计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Design
数字逻辑的FPGA实现
FPGA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logic
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体系结构
Microprocessor/microcontroller architecture
RTOS运用原理
RTOS principle
Integrated Circuit
根据实际需要选修,在此不再指定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
Cours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Project Management)
1、领域简介
项目管理是在完成项目的活动中,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科学技术和市场等资源,以实现对项目的科学管理。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设工程、通信工程、制造工程、农业工程、国防工程等工程行业。
&&& 项目管理领域主要包括:项目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
2、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我校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达到:
2.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具有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2.3&& 掌握一门外国语。
3、研究方向
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大型复杂工程项目集成与控制、项目评价与决策、项目统筹与优化、(IT)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
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至少3学分)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运筹与决策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Decision Making
(至少4学分)
项目管理概论
Project Management Overview
企业信息系统
EnterpriseInformation System
高级管理学
Advanced Management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
Financial Management
(至少4学分)
项目计划与控制
Project Planning and Control
项目质量管理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项目成本管理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项目风险管理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Proje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项目集成与多项目管理
Project Integration and Multi-project Management
IT项目管理案例
IT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项目管理软件与应用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Project Management-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管理研究方法论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
市场营销学
E-commerce
Strategy Management
电信竞争与管制
Telecommunication Competition and Regulati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实战领导力与执行力
Practical Leading and Executive Ability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学术及职业素养类课程
Cours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Software Engineering)
1、领域简介
软件工程是利用计算机及电子元器件实施信息的采集、转换、传输、运算、分析、存储、显示、打印、记忆、反馈、控制等软件程序的设计、制作、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工程技术领域。它涉及各工业、农业、国防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和军事装备的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也涉及社会和其它领域,如管理信息化、城市的数字化、办公室自动化、文艺、宣传及其它信息传媒的智能化。因此,软件和硬件(包括计算机、集成电路及其它电子元器件)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软件产业和硬件产业共同构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领域,依托北邮在通信领域的深厚背景,与国内外多家著名通信公司、运营商紧密结合,在面向通信领域的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科拥有两个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共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0人,本科、硕士毕业生历年就业率保持100%。通信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于2010年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培养目标
面向软件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本领域培养的学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2.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诚信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愿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2 &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或市场开拓能力。
2.3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3、研究方向
通信软件、 企业信息化、移动互联网
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非学位课包括必修环节、经管人文类课程和选修课。必修环节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具有必须的技能而设置,选修课则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最新发展而设置。
每一位攻读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照规定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获学位课学分不少于2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ublic Political Theory Studies
Basic English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English
理论课(至少3学分)
高等工程数学
Higher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高级数理逻辑
Computational Logic
(至少6学分)
面向对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Object-Orient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 of Database& Systems
算法分析与设计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高级操作系统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至少4学分)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现代通信网络
Moder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分布式计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
软件过程改进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软件测试技术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经管人文类
经管人文类
(至少2学分)
Art Appreciation
商务谈判技巧
Business Negotiation Skills
EnterpriseManagement
经营决策管理
Operation Decision& Management
市场营销学
Marketing Management
管理经济学
Managerial Economics
通信产业经济学
Telecommunication Economics
论文写作指导课
Guide to Thesis Writing
通信软件开发技术
Technology for Communic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电信业务与网络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Networks
高级计算机网络
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
Java EE企业信息化平台
Java EE 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及软件
New Generation Operations Systems and Software
Java Programming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
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及其管理
EnterpriseIT Infrastucture & its Management
电子商务系统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增值业务技术
Value-added Service Technology
下一代网络技术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Network Management
互联网服务质量管理与测量
Internet QoS management and measurement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
Modern information retrieval
C++ Programming
云计算技术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技术
Intelligent Termi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Web应用开发技术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设计
User Experience Design for Mobile Internet Product
Software Assurance
网络软件设计
Network Software Design
XML 与Web Service
XML &Web Service
数据仓库与知识发现
Data Warehous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信息和网络安全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Security
(11学分)
Practical training
软件工程实践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 Course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Proposal and Progress Report
学术与职业素养系列讲座
Lecture Series on Academic and Occupational Quality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注:以下学分由研究生导师给出:
学术与职业素养系列讲座(1学分)、软件工程实践(6学分)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工商管理硕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主要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面向:信息化社会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从事或拟从事管理方面工作的人才以及个人创业者。
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项目始于1998年,由经济管理学院举办,是教育部批准开办的第三批MBA项目和中国最具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MBA项目之一。依托母校学科管理优势,根据北京邮电大学&十二五规划&要求,北京邮电大学MBA以&技术+管理&、&科学+艺术&为理念,以&创新&为驱动,旨在培养具有领导潜力与创造性执行力的职业经理人和社会精英。
2、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为依托,重点教授MBA学员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拥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领导潜力与创造性执行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3、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学习方式和在职学习方式,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全球形势课、管理核心课、整合实践课和选修课五大类。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规定至少修满45学分,其中必修课和必修环节须达到37学分。选修课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报学校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执行,同时报研究生院备案。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1.公共课(7学分)
Presentation Skills
Time Management
Business Etiquette
TeamBuilding
管理实践模拟
Management Practice Simulation
商务英语(Ⅰ)
Business English Ⅰ
商务英语(Ⅱ)
Business English Ⅱ
学位论文指导
How to Write Thesis
2.管理理念课(6学分)
社会主义理论
Socialism Theory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Macro Economy in the World
信息产业趋势
Information Industry Trend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Business Ethic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领导力与执行力
Leadership and Implication
3.管理核心课(21学分)
管理经济学
Managerial Economics
数据、模型与决策
Data, Model and Decision-making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ccoun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Marketing Management
Operations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商业统计学
Business Statistics
4.整合实践课(3学分)
Career Development
创新与创业管理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Case Study
商业计划书写作
How to Write Business Plan
(二选一)
Living Case
5.选修课(至少8学分)
Marketing Planning
Internet Marketing
Services Marketing
社会化营销
Social Network Marketing
Channel Management
消费者行为学
Consumer Behavior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Market Investigation
博弈论与战略营销
Game Theory and Strategic Marketing
行为经济学
Behavioral Economics
Business Intelligence
Electronic Commerce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Mobile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跨国企业管理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anagement
国际商务谈判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跨文化管理
Cross Culture Management
全球化商务管理
Global Business Manage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Tax Planning
小微企业成长路径与管理
Micro-Enterprise Growth Path and Management
产品创新管理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Corpo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
ChinaInput-Output Theory and Practice
企业项目管理方法
Project Management
决策与判断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ERP沙盘模拟与价值管理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and Value Management
投资与证券
Investment and Stock
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务报表分析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Accounting
Risk Management
Commercial Law
6、学位论文及答辩
6.1 &答辩申请: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按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后,经导师同意,方可申请答辩。应于拟答辩前三周提出答辩申请,经济管理学院MBA教务初审同意后,填写《北京邮电大学硕士专业学位审批材料》。
6.2& 论文评阅:答辩前,由两名相关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论文,其中一名来自于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被聘为评阅人。两名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全部返回后,且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组织答辩。
6.3& 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三至五名相关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若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参加则至少为四人),其中至少有三人是硕士生导师,至少有一人来自于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同时确定答辩委员会秘书一人,协助答辩委员会工作。
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举行(须保密的除外)。答辩过程中,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应能正确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以及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问题。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按评分标准对学位论文予以成绩评定,并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当&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建议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报送经济管理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6.4& 学位授予:经济管理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所申报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人员进行投票表决,获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票者,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并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上述具体操作,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本方案经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自2012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起执行。
工程管理硕士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决策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实施中的管理;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等。
工程管理硕士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2、培养目标
2.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2& 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2.3 &掌握一门外国语。
3、研究方向
大型工程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集成与优化、工程项目评估与决策、工程项目资源配置与统筹、工程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Political Theory
Basic English
Specialized English
(至少3学分)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运筹与决策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Decision Making
(至少4学分)
工程管理概论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verview
高级管理学
Advanced Management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
Financial Management
(至少6学分)
工程造价与管理
Engineering Cost And Management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
Engineering safe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工程质量管理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工程集成管理与控制
Proj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工程团队建设
Engineering team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工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Engineering Management-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通信工程施工技术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工程管理案例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actice
管理研究方法论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
企业信息系统
EnterpriseInformation System
市场营销学
E-commerce
Strategy Management
电信竞争与管制
Telecommunication Competition and Regulation
工程创新管理
Engineer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实战领导力与执行力
Practical Leading and Executive Ability
Professional Practice
知识产权及信息检索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前沿课题讲座
Thesis proposal report and interim report
论文开题与阶段报告
Lectures on forefront topics
6、学位论文及答辩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本方案经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自2012级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起执行。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本专业定义为口笔译翻译硕士,主要培养翻译学硕士,旨在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能不断适应国际竞争和挑战的人才。本专业学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成为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本专业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通信的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以通信系统为大本营,为信息通信领域输送翻译人才。
2、培养目标
2.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2 &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口笔译技能及宽广的百科知识。
3、研究方向:
主要是笔译方向,培养以笔译为主的口笔译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5、课程与学分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分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方向必修课程,此外根据每学期具体情况另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每学分对应18学时,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0学分。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也可选修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所有选修课。
至少修满30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程英文名称
政治理论课
Conspectus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中国语言文化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至少6学分)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笔译理论与技巧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口译理论与技巧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s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至少8学分)
中外翻译简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ion
科技翻译实践(英-汉)
Practi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lish-Chinese)
科技翻译实践(汉-英)
Practi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English-)
英汉比较与翻译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ranslation
文体与翻译
Stylistics and Translation
第二外国语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计算机辅助翻译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翻译批评与赏析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Commerce
Translation in Foreign Affairs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Legal Works
跨文化交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ght Interpretation
中国典籍外译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of Economy and Commerce
国际政治与经济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y
Translation of News Reports
6、学位论文及答辩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6.1 &翻译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科技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6.2 &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
6.3. &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7.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7.1& 申请答辩资格:首先应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并修满规定的30学分;其次要按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阶段报告,并经导师同意后将报告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
7.2 &申请答辩程序: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应在答辩前三周提出答辩申请,经所在学院教务部门初审同意后,填写《北京邮电大学翻译硕士学位审批材料》。
7.3 &答辩委员会组成:学位论文评审采用匿名评审的方式,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人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7.4 &学位授予: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修满30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院审查并提交学校同意才能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本方案经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自2013级翻译硕士研究生起执行。
公共管理硕士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项目由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学科优势,旨在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要求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要求,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3、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社会组织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年,分为全日制学习方式和在职学习方式,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5、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5.1学分要求
根据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颁布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北京邮电大学MPA专业学位教育采取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
5.2课程设置
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北京邮电大学MPA教育开设核心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四个基本模块的课程。其中,核心课17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专题讲座与社会实践2学分。每个学分学习一般需16课时。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详见下表。
课程英文名称
必修核心课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The Socialist Practice and Theory
公共管理英语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ish
公共管理学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公共政策分析
Public Policy Analysis
社会研究方法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信息安全管理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专业必修课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专业必修课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
专业必修课
方向必修课(至少4学分)
当代中国政府研究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行政管理方向必修
政府绩效管理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行政管理方向必修
公共安全概论
Understanding Public Security
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必修
危机管理与应急机制
Crisis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必修
网络社区管理
Online Community Management
公共信息管理方向必修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governance
公共信息管理方向必修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
Understanding Soci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社会组织管理方向必修
非营利组织管理国际比较
Nonprofi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社会组织管理方向必修
选修课(至少9学分)
社会网络分析
Analyzing Social Network
危机公关与媒体沟通
Crisis Response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社会组织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公共部门的领导与决策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of Public Sector
组织管理理论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heory
环境冲突解决与协作
Environmental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Collaboration
公共组织财务资源管理
Financi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公共项目评估与管理
Public Project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道德争议与公共政策
Moral Controversies and Public Policy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Social Problems in China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
Chinese Traditional Governing Thought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Social Practice
备注:必修环节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内容及要求包括拓展训练、实地考察、参加讲座及我院组织面向MPA同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讲座与论坛等。社会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6、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6.1 答辩申请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按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后,经导师同意,方可申请答辩。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应于拟答辩前三周提出答辩申请,经公共管理学院MPA教务初审同意后,填写《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审批材料》。
6.2 论文评阅
答辩前,由两名相关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论文,其中至少一名需要来自于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被聘为评阅人。两名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全部返回后,且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组织答辩。
6.3 论文答辩
由不少于五名相关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至少有三人是硕士生导师,至少有一人需要来自于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同时确定答辩委员会秘书一人(由我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协助答辩委员会工作。
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举行(须保密的除外)。答辩过程中,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应能正确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以及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问题。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按评分标准对学位论文予以成绩评定,并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当&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建议授予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并报送公共管理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6.4 学位授予
公共管理学院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所申报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人员进行投票表决,获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票者,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并授予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上述具体操作,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完成。
本方案经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自2013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起执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邮通信考研真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