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二化学弱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
中国电视先锋榜
CCTV频道排行榜
卫视频道排行榜
CCTV栏目排行榜
卫视栏目排行榜【图文】高二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二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62.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高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高中化学-高二化学教案电离平衡--电解质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利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教材设置该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强、弱电解质概念,进而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基础。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化学键理论,都是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建立两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层次上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温故而知新,便于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决定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插图和表格,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电离平衡常数,是对电离平衡的定量描述。根据K值,可以判断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比较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对电离平衡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为下一节水的离子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学到对平衡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方法。教法建议  指导学生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复习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分类(酸、碱、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类型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为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学生迁移化学平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习电离平衡。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电离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电离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改变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独立寻求答案,获取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在本节的教学中,不宜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地灌输知识,这不仅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地使用电教手段,借助电脑动画,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醋酸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特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电离平衡常数的教学,要重点介绍其意义,使学生学会运用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而不应涉及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这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思路上完全一致的。
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 电解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  2.电解质分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方法与实例。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2.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1.基础知识导学(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插入演示实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问题讨论:(1)是非辩论。  ①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非电解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③单质是非电解质。(2)哪些物质是常见电解质?它们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是不是电解质?为什么?   、氨气溶于水都能导电,是电解质吗?  氯化氢和盐酸都叫电解质吗?(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有关,即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非绝对数目)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讨论:试比较0.1L 2mol/l盐酸与2L 0.1mol/l盐酸,哪一种导电能力强?(4)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指导阅读后填表或讨论)&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可逆过程,具有电离平衡。电离程度几乎100%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实例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强酸: 强碱: 低价金属氧化物: 弱酸: 弱碱(
、大多数难溶碱如
)电离方程式
  2.重点、难点剖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但认为除电解质之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如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后,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如
等溶于水都能导电,但
是非电解质。它们导电的原因是:
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并非
直接电离出来的。  (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离子浓度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大小的决定。所以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3.思维发展与反馈  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  A.0.5mol/L的硫酸&&&&&&&&& B.0.5mol/L的醋酸溶液  C.0.25mol/L的盐酸&&&&&&&& D.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①能导电的是(&&& )       ②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溶液&&&& & B.
&&&&&   C.液态
&&&   D.液态
  E.蔗糖溶液  F.液氨&&&&& G.氨水&&&&&&& H.
溶液  I.石墨&&&&&&&&&&& J.无水乙醇2.把0.05mol
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3.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ABCD强电解质
布置作业第一课时P60一、填空题(1)P61二、选择题1.2.P61三、板书设计第一课时一、电解质,非电解质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表格填空&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 & 化合物类型与结构& & 电离过程& & 电离程度& &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 实例& & 电离方程式& & &探究活动  钠与饱和
溶液反应,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运用电离平衡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将钠投入到盛有饱和
溶液的试管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原因1.将钠投入到盛有饱和
溶液的试管中& & 2.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 & 提示:  在高一学过钠与水的反应,在这时学生能够准确的描述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如:立即与水反应,浮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的溶成闪亮小球。对于
溶解度很小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因此在总结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存在问题。  本题的重点在现象的解释上,即用初中学过的溶解平衡与刚学过的电离平衡等知识来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同学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得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在水中全部电离,以Na+与OH-形式存在。而
溶于水后,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
浓度增大后,电离平衡向左边移动,
浓度减小,所以
的量会增加,而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所以会析出【高中化学】弱电解质是如何电离平衡的?
起始是电离速率大于缔合速率,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离子浓度越大,缔合速率越大,最终两个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物质浓度大小不变,达到电离平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电离是速度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
扫描下载二维码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新人教版,选修四)导学案:31弱电解质的电离(2份)&&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学会区分强弱电解质。2:认识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物质结构的关系;3: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重点、难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旧知回顾】⒈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①.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②.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③.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④.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思考2】下列物质中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____________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小结】a、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化合物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时,才是电解质。c、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d、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学习过程】一、强弱电解质【实验探究】(观察试验3-1:)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1mol/LHCl1mol/LCH3COOH与镁条反应现象溶液的pH值实验表明:盐酸和醋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及pH都有差别,说明两种溶液中的的浓度不同。相同体积、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H+的浓度却不同,说明HCl和CH3COOH的不同。即在水溶液中,HCl电离,CH3COOH电离。[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1、定义:强电解质:如:。弱电解质:如:。练习1、判断下列物质,属强电解质的有哪些?属弱电解质的有哪些?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CH3COOH⑤NH3?H2O、⑥Cl2、⑦Cu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的关系【思考3】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aCO3属于强电解质,而Fe(OH)3属于弱电解质;CH3COOH、HCl的溶解度都很大,HCl属于强电解质,而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何关系?怎样区分强弱电解质?3、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例〗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氨水解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A中加入NaOH使自来水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B中加入NaOH与等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等量的NaCl,离子浓度不变;C中加入NaOH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强电解质,使离子浓度增大;D同C项;答案:B练习2、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物质,使溶液导电能力增强的是()[来源:Z|]A盐酸中通入少量NH3B氨水中通入少量HClC醋酸中通入少量NH3D盐酸中加入少量AgNO3练习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②、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③、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④、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⑤、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总结归纳】: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________,只与其在溶液中的___________有关。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化合物类型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弱酸、弱碱、水和极少数的盐,化学键类型电离程度在溶液中存在微粒形式电离过程(可逆或不可逆)归纳: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大多数盐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强碱(完全电离)强酸电解质弱酸极性键――共价化合物(部分电离)弱碱水电离平衡方程式的书写:①、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符号选用“=”如:HCl==H++Cl-,Na2SO4==2Na++SO42-②、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符号选用“”如:CH3COOHCH3COO-+H+;NH3?H2ONH4++OH-多元弱酸的电离应分步完成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溶液的酸性主要是由第一步电离决定的。而多元弱碱则一步完成电离方程式。练习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OOH:[来源:]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溶液中中)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融时)H2CO3:;Fe(OH)3:【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B.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它是非电解质C.固体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状态下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D.胆矾虽不能导电,但它属于强电解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能力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能力强3.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OH)2Ca2++2OH-B.NaHCO3===Na++H++COC.H2CO32H++COD.Na2SO4===2Na++SO4.下列有关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相等B.达到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可能发生移动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5.有弱酸A和B,当其浓度均为0.01mol?L-1时,A中的c(H+)约为B中c(H+)的2倍。现有两种不同浓度的A酸溶液a1和a2,以及0.01mol?L-1的B酸,已知三种溶液的pH从小到大依次为a1、B、a2。则( )A.a1的浓度必大于B的浓度B.a2的浓度必大于B的浓度C.a1的浓度必小于B的浓度D.a2的浓度必小于B的浓度6.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弱酸HCNHFCH3COOHHNO2[来源:Z#]电离常数6.2×10-106.8×10-41.7×10-56.4×10-6则0.1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HCNB.HFC.CH3COOHD.HNO27.可以说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乙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B.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C.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0.1mol?L-1的乙酸溶液pH>18.在25℃时,0.1mol?L-1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它们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6.4×10-6mol?L-1、1.8×10-4mol?L-1、6.2×10-10mol?L-1、K1=4.3×10-7mol?L-1和K2=5.6×10-11mol?L-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HNO2B.HCOOHC.HCND.H2CO39.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HIn(溶液)H+(溶液)+In-(溶液)(红色) (黄色)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现有浓度为0.02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HCO3溶液 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④D.②③⑥10.已知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少量CH3COONa11.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②H2O③HCl④CH3COONa(固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2.在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c(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H(s)B.加入盐酸C.加蒸馏水D.升高温度13.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1氨水至0.01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B.C.D.c(OH-)14.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据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H+的物质的量②电离程度③中和时所需氢氧化钠的量④醋酸的物质的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B.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中大D.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拓展提升】16.已知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HClOH++ClO-,达到平衡后:(1)要使HClO的浓度增大,可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填代号)______。A.SO2 B.NaHCO3 C.HCl D.NaOH(2)由此说明在实验室里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Cl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5℃时,50mL0.10mol?L-1醋酸中存在下述平衡:CH3COOHCH3COO-+H+,若分别作如下改变,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1)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平衡将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加入少量0.10mol?L-1盐酸,平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加入20mL0.10mol?L-1NaCl溶液,平衡将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将6gCH3COOH溶于水制1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经测定溶液中含CH3COO-为1.4×10-3mol?L-1,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Ka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参考答案】1.D 2.C3.D [Ca(OH)2为强电解质;NaHCO3电离产生Na+与HCO;H2CO3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不可一步完成。]4.C 5.D6.B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c(H+)越大,pH越小。]7.D [A、C项只能说明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比较其相对强弱;B项仅说明乙酸酸性比碳酸强;D项由于0.1mol?L-1的乙酸溶液pH>1,说明乙酸未完全电离,为弱酸。]8.C [相同温度时,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小,浓度相同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就小。][来源:Z&]9.C [由电离平衡看出,要使指示剂显红色,平衡必须左移,即应加入H+。在题中给出的试剂中,只有①和④能提供H+。]10.B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离平衡移动的理解,侧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1.D [由题意可知,要使反应速率减小,而不改变H2的量,则要求c(H+)减小,而n(H+)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或加CH3COONa。]12.D [加入NaOH(s)、蒸馏水、升高温度均能使平衡右移,但加入NaOH、蒸馏水时c(H+)减小,升高温度时c(H+)增大。]13.A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右移,n(OH-)和n(NH)增大,但c(OH-)和c(NH)减小。A、B、C各项中,分子、分母同乘溶液体积,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4.A 15.B16.(1)B(2)由于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c(Cl-)很大,平衡左移解析 A、D直接与HClO反应,使c(HClO)减小,C中加HCl,使c(H+)增大,抑制了平衡向右移动,使c(HClO)减小;在饱和食盐水中,c(Cl-)很大,使平衡Cl2+H2OH++Cl-+HClO左移,从而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17.(1)向电离方向移动 增大[来源:学+科+网Z+X+X+K](2)向电离方向移动 减小(3)向离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 增大(4)向电离方向移动 减小解析 对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以CH3COOHCH3COO-+H+为例),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化学平衡的减压扩体,平衡向粒子数增大的一方(即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中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若加入冰醋酸,CH3COOH分子的浓度增大,平衡也向电离方向移动。18.0.1mol?L-1 1.99×10-5mol?L-1 变大...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