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反应中①N2 +O2==2NO ②2NO+O2===2NO2 ③4nh3 so2+6NO==5N2+6H2O

(2011o湖北模拟)在8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2NO+O2?2NO2,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n(NO)/mol
0.07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O2表示从0~2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015mol/(L.S);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65%.(2)若升温到850℃,平衡后n(NO)=n(NO2),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放”)(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ED.A.容器内压强不变&&&&&&&&&&&&&&&&&&&&&&&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C.n(NO)=n(NO2)&&&&&&&&&&&&&&&&&&&&&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F.v(NO2)=2v(O2)(4)若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NO)=0.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平衡一定正向移动B.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一定量的NO气体C.NO的转化率一定增大D.可能是缩小了容器的体积(5)假设在一定条件下0.2molNO气体与氧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放出热量akJ,此时NO转化率为80%,写出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O(g)+O2(g)2NO2(g);△H=-12.5aKJomol-1.考点:;;.专题:.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s时反应达平衡,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0.07mol.(1)根据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根据v=计算n(O2).根据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求出参加反应的NO的物质的量,根据转化率的定义计算平衡时NO的转化率.(2)升温到850℃,平衡后n(NO)=n(NO2),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n(NO)=n(NO2)=0.1mol,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正逆速率相等(同种物质表示速率)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表示速率),各组分的浓度、物质的量、含量保持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4)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NO)=0.06mol,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或移去部分NO,平衡向逆反应进行.(5)由题意可知转化的NO为0.16mol,放出的热量为akJ,所以2molNO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2.5aKJ,据此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物质状态,△H的符号、数值、单位.解答:解:(1)根据方程式2NO+O22NO2,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0.08)mol=0.06mol;所以20s内,以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015mol/L.s;由表中数据可知,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s时反应达平衡,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0.07mol.参加反应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0.07mol=0.13mol,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100%=65%.故答案为:0.0015mol/(L.S);65%.(2)升温到850℃,平衡后n(NO)=n(NO2),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n(NO)=n(NO2)=0.1mol,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3)A、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所以随反应进行压强减小,当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B、反应混合物都为气体,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自始至终不变,故B错误;C、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n(NO)=n(NO2)可能相等,条件不同n(NO)=n(NO2)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D、有颜色气体为二氧化氮,颜色不变,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D正确;E、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总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E正确;F、自反应开始v(NO2)为v(O2)的2倍,所以v(NO2)=2v(O2),不能说明达平衡,故F错误.故选:ADE(4)A.移去部分NO,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故A错误;B.加入了一定量的NO气体,平衡向正反应进行,移动的目的是减小NO增大趋势,但平衡时物质的量比原来多,故B错误;C.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NO)=0.06mol,比原平衡小,若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此时改变条件不可能是增大NO的物质的量,若一定量的NO气体,平衡向正反应进行,移动的目的是减小NO增大趋势,但平衡时物质的量比原来多,NO的转化率一定增大.若移去部分NO,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可等效为开始加入的NO少些,氧气不变,与原平衡相比,NO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小了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NO的物质的量减少,故D正确.故选:CD(5)转化的NO的物质的量为2mol×80%=0.16mol,放出的热量为akJ,所以2molNO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12.5aKJ,所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g)+O2(g)2NO2(g);△H=-12.5aKJomol-1.故答案为:2NO&(g)+O2(g)2NO2(g);△H=-12.5aKJomol-1.点评:考查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平衡状态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难度中等,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河东教育】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通用)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练习(二)[数理化网]&&鲁科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练习(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1:27、C1:35.5、Ca40、Cu:64、Mg:24、S:32、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B.酸雨C.光化学烟雾D.臭氧空洞2.对于易燃、易爆的、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ABCD物质的化学式浓HNO3CCl4P4(白磷)NH4NO3危险警告标签腐蚀性易燃的有毒的爆炸性3.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14N+→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B.14C和C60是同素异形体C.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D.地球上活着的生物体内,由于新陈代射作用也存在14C4.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大时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CO2+H2OH2CO3B.6nCO2+5nH2O(C6H10O5)n+6nO2C.NH3+CO2+H2O+NaCl=NaHCO3+NH4ClD.CaCO3+CO2+H2O=Ca(HCO3)25.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的检验方法为:将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或者用沾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玻璃棒靠近容器口B.氨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沸点:NH3<PH3<AsH3D.用水吸收NH3用右图装置可防止倒吸6.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H]4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A.①③④⑤⑥B.①和⑥C.只有①D.只有⑥7.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易溶于水8.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B.①变乳白色②不变浑浊 C.①变乳白色②变乳白色 D.①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9.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人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10.下列反应中,能说明NH3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2NH3+2Na==2NaNH2+H2B.8NH3+3Cl2==6NH4Cl+N2C.2NH3+3CuO==N2+3Cu+3H2OD.4NH3+6NO==5N2+6H2O11.已知四羟基合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AlOH]4-+HCO3-=Al(OH)3↓+CO32-+H2O现将足量CO2通入K[AlOH]4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12.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CO2 B.NH3 C.NO2 D.Cl213.11.9g锡与100mL12mol?L-1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为8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8.96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是()A.SnO2?4H2OB.Sn(NO3)4C.Sn(NO3)2D.Sn(NO3)2和Sn(NO3)414.氮气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高压等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能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这是因为()①此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②此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③此反应可能是氮分子不必先分解成为原子④此反应前可能氮分子先分解成为原子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5.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02、N204),混合气体共O.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A.30B.42C.50D.6616.10mLNO与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5mL(相同状况),则CO2和NO的体积比不可能为()。A.1:1B.2:1C.3:2D.1:2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7.(12分)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有查阅资料中发现,常温下氯气可以氧化氨气获得氮气。该小组由此设计出制取氮气的思路:实验室现有如下试剂及仪器:试剂:①饱和食盐水②浓硫酸③浓硝酸④浓盐酸⑤碱石灰⑥二氧化锰⑦浓氨水仪器:(见图)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制N2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生成0.5molN2,转移的电子数是mol。(2)用以上仪器(可重复使用)连接成制纯净Cl2、NH3的装置,按照前后顺序把图中的编号填入下表中,并写出对应仪器里试剂的编号。(下列空格不一定填满)制Cl2仪器仪器制NH3仪器仪器(3)当反应装置里的氨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时,尾气里一定含有氨气;当反应装置里的氯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时,尾气里一定含有氯气。18.(8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次实验: 实验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Na2O2,在通入CO2之前,关闭K1和K2.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X后,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的液面上,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乙: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甲,观察到木条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装入Na2O2后,通入CO2前,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2)在实验甲中,试剂X是,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在实验乙中,试剂Y是________.(3)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4)试管Ⅲ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5)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________(填编号,多选扣分) A.大理石B.小苏打C.烧碱D.盐酸E.稀硫酸F.稀硝酸(6)CO2和Na2O2的反应机理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19.(7分)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请填空:(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最高化合价为。(2)B的化学式(分子式)为,B的晶体类型为。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3)C的化学式(分子式)为,D的化学式(分子式)为。20.(10分)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组成N4H4(SO4)2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SO42-和N4H44+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极易吸收N4H44+,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N4和N2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同种单质 B.同位素 C.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2)N4H4(SO4)2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3)已知白磷、NH+4、N4H4+4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NH+4的结构式为(→表示共用电子对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白磷(P4)的结构式为。请画出N4H4+4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2NH3NH4++NH2-。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NH4+生成N4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填a或b)21.(8分)有关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不加热也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据此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2)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量A的浓溶液与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为什么?(结合图给信息回答)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22.(7分)现有含NH3为1.7mg?L―1的废水300m3(密度为1g?cm―3),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处理。(1)方法一:把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2O2+NH3===NO3-+H++H2O,6NO3―+6H++5CH3OH→3N2↑+5CO3↑+13H2O.若用此方法处理,假设每步的转化率为100%,需要甲醇多少克?(2)方法二:对废水进行加热蒸发(假设NH3全部蒸发出来),所得NH3用一定量空气氧化(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80%),发生的主要反应有:4NH3+5O24NO+6H2O,4NO+3O2+2H2O===4HNO3,副反应有:4NH3+3O2===2N2+6H2O.产生的混合物的组成为:NO27mol,O218mol,N2225mol和少量的HNO3(高温下NO和O2不反应),求NH3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各是多少参考答案及解析1.A[解析]闪电是自然现象。2.B[解析]由于CCl4中碳元素呈+4价,所以CCl4不可燃,相反可以作灭火剂。3.D[解析]14C为碳的一种原子,C60为碳的一种单质,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g/mol。4.C5.D[解析]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玻璃棒靠近容器口检验氨气,故A错;氨水能导电,不是氨气本身电离,所以NH3不是电解质,即B错;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NH3高于PH3,即C错。6.D[解析]CO2与Na2CO3、CaCO3的反应生成NaHCO3、Ca(HCO3)2,与②Na2SiO3③Na[AlOH]4④C6H5ONa⑤Ca(ClO)2反应生成酸性比碳酸弱的四种物质。7.C[解析]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氧原剂,C是还原剂,每生成2molAlN,N2得到6mol电子,氮元素应为-3价,从氮化铝的性质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可判断其难溶于水。8.B[解析]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气体为NO2和CO2,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NO2和水反应了,因此CO2可和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主要发生NO2和石灰水反应,故无沉淀。9.C[解析]要使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中气体压强要显著下降,即气体B要被液体A大量消耗。10.B[解析]要能说明NH3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则该反应中既要生成铵盐,又要产生高价态的含氮物质。11.A[解析]发生反应依次为:CO2+Ba(OH)2=BaCO3↓+H2O,[AlOH]4-+HCO3-=Al(OH)3↓+CO32-+H2O,CO2+BaCO3=Ba(HCO3)2,故生成沉淀先增加,后溶解。12.A[解析]在溶液中NO2和Cl2可以将SO2氧化成SO42-即可产生BaSO4可沉淀,而NH3可与SO2反应生成(NH4)2SO3,(NH4)2SO3可与反应产生BaSO3沉淀。13.A[解析]由氮元素守衡可知后来溶液中的氮与气体中的氮之和,恰好和原来100mL12mol?L-1HNO3中的氮相等,可见锡元素未与氮结合。[答案]A14.C[解析]:氮分子中存在N≡N,键能很大,非常牢固,通常情况下很难断裂N≡N键成为氮原子与其他物质反应,如果氮分子能与这种物质容易反应,只可能是氮分子不必先分解为氮原子这种情况;另外化学反应中放热反应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综上所述正确选项应为C选项。15.C[解析]该题用极值法来求解,首先N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所以A选项是不可能的。假设混合气体中NO和N02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有以下关系:X+y=0.05解得x=0.0053x+y=0.06y=0.045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4.4。假设混合气体中是NO2和N204,其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x+y=0.05解得x=0.04x+2y=0.06y=0.0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5.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满足44.4<M<55.2。16.D[解析]本题涉及到的混合气体通过时,体积变化的计算及讨论问题。2CO2+2Na2O2=2Na2CO3+O2(1)2NO+O2=2NO2(2)(1)+(2):2CO2+2Na2O2+2NO=2Na2CO3+2NO2(3)SV2222由此可得出下列推论:,反应按(3)式进行后,剩余NO体积不变化,反应后。根据上述讨论,现已知气体通过后体积为原来的一半,故应满足(1)、(2)两种推论结果,A、B、C均符合,只有D不符,故答案为D。[点评]:由本题的解,可得到如下有关混合气与反应体积变化的重要结论:,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积的1/2;,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原混合气体的1/2。17.(1)2NH2+3Cl2=6HCl+N2(或8NH2+3Cl2=6NH4Cl+N2)3(每空1分)(2)制Cl2仪器ADD仪器④⑥①②制NH3仪器C(或A)E仪器⑤⑦(或⑦)⑤(每个组合2分,共8分)(3)(每空1分)18.(1)防止Na2O2受潮(1分)(2)浓硫酸除去CO2中的水CO2的饱和溶液(或水)(每空1分)(3)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1分)(4)除去混在氧气中的过量二氧化碳.(1分)(5)B、E(2分)(6)(2分)19.解析:由“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可知A为硅,于是可以完成(1);由B+C(碳)Si+E可猜测B为SiO2,E为CO;SiO2与Ca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aSiO3,SiO2与Na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SiO3。于是便可作答。答案:?1?;+4(每空1分)?2?SiO2;原子晶体;2C+SiO22CO↑+Si(每空1分)?3?CaSiO3;Na2SiO3(每空1分)20.(每空2分)(1)D(2)不能(3)(4)8NH3+4CsOH=N4+4CsNH2+6H2↑+4H2O(5)a21.(1)HNO3;Fe(NO3)3;NO2。(每空1分)(2)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沉淀。(1分)(3)3Fe+8H++=3Fe2++2NO↑+4H2O。(2分)(4)不能。根据图中反应③,NO遇浓硝酸可转化为NO2。(2分)22.(1)由反应:2O2+NH3===NO3-+H++H2O,6NO3-+6H++5CH3OH→3N2↑+5CO2↑+13H2O得关系式:6NH3――6NH3-――5CH3OH――3N2↑废水中:n(NH3)=设每天处理废水需xkg甲醇根据关系式6NH3――5CH3OH6mol5×32×10-3xx=0.8kg(2分)所以需甲醇0.8kg.(2)NH3转化为NO的转化率为:(2分)设所用空气为ymol,生成的HNO3为xmol,根据N原子守恒有:27+225×2+x=0.8y×2+30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②联合方程①、②,解得故NH3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为(3分)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三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doc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三化学总复习单元综合能力测评试卷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A)
说明:本套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Na~23,S~32,Cl~35.5,K~39,Mn~55,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下表的空格里,共50分)
题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分)
]1. 下列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 H++OH-=H2O 表示的是
A. 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镁和盐酸
C.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 澄清石灰水和硝酸
]2. 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Fe+4H2O
Fe3O4+4H2↑
B.4NH3+3O2 纯
C.2Al+2NaOH+2H2O
2NaAlO2+3H2↑
D.CuO+CO
]3. 下列各组离子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Cl-、Na+、I-
B. Mg2+、NO3-、K+、Br-
C. H+、Na+、F-、ClO-
D. K+、NO3-、Na+、CO32-
]4. 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5.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反应符合离子反应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挥发性物质)中的
]6.“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商品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
A. 无铅汽油
B. 无磷洗涤剂
C. 无氟冰箱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化学:第三、四章复习 典型例题及模拟试题(鲁科版必修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lcl3 3naalo2 6h2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