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数学上册R第十一章单元测试卷

当前位置: &>&&>&&>&
第十一章三角形复习题
文件类型:
资源类型:
资源大小:
资源等级:
资源文本内容预览:
第十一章三角形复习题(新课标)选择题: 1.如图,△ABC中,∠C=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D. 145°2.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由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C. 无数多个
D. 无法确定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D. 4种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6.下列可能是n边形内角和的是(
D、960°7.已知△ABC中,∠A=80°,∠B、∠C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A. 130°
C. 130°或50°
D. 60°或120°8.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是(
D.120°9.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引10条对角线,则它是(
A.十三边形
B.十二边形
C.十一边形
D.十边形10.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第11题图11. 设三角形三边之长分别为3,8,1-2a,则a的取值范围为(
 )A.-6<a<-3
B.-5<a<-2
C.-2<a<5
第10题图12.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5,则周长c的范围是(
)A. 1<c<9
B. 9<c<14
C. 10<c<18
D. 无法确定1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周长满足,则这样的三角形有(
D. 5个14.如图,在△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并且CD、BE交于,点P,若∠A=500
,则 ∠BPC等于(
第16题图15.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 且S △ABC=4cm2,则S阴影等于(
D.cm216.已知:如图,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的高,则∠DBC=( 
D.30°二、填空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n边形的外角和是
2.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1,x,5,则整数x=
.3.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1cm,三边长的比为2U3U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
.4.在△ABC中,若∠AU∠BU∠C=1U2U3,则∠A=
.5.从n(n>3)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
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
个三角形.6.如
下载地址(如遇到一个下载地址无法下载,请换另一个进行下载)
------分隔线----------------------------
本册资源导航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_免费试题试卷下载
> 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试题大小〗93K
〖试题版本〗新人教版
〖试题下载〗
〖解压密码〗
【试题简介】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试题下载说明】
1.下载后须要解压,建议使用WinRAR 3.30或更高版本解压本站试题。
2.本站试题主要为DOC格式,须安装有Word才能打开。
3.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4.本站部分试题为网上搜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人教初二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人教初二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人教初二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x人教初二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有答案)(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 cm,2 cm,4 cm&&&&&&&&&&&&&&& B.8 cm,6 cm,4 cm& C.12 cm,5 cm,6 cm&&&&&&&&&&&&&& D.2 cm,3 cm ,6 cm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和10 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15 cm&&&&&&&& B.20 cm&&&&&&& C.25 cm&&&&& D.20 cm或25 cm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4.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  )A.小于直角  &&& B. 等于直角 &  C.大于直角  D.不能确定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可分为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任何一个内角都有可能是钝角或直角C.三角形外角一定是钝角D.在△ABC中,如果∠AB∠C,那么∠A60°,∠C60°6.(;重 庆中考)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360°&&&&&& C.540°&&&D.600°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 D.以上皆不对8.已知△ABC中,,周长为12,,则b为(&&& )A.3&&&&&&&&&&& B.4&&&&&&&&&&& C.5&&&&&&&&&&&& D.69.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B=AD=DC,∠B=80°,则∠C的度数为(&&&& )A.30°&&&&&&&&&&& B.40°&&&&&&&&&&&&& C.45°&&&&&&&&&&&& D.60°1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平分线相交成的角的度数是(&&& )A.45°&&&&&& B.135°&&C .45°或135°&&D.以上答案均不对二、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广州中考)在 中,已知 ,则 的外角的度数是&&&&&& °.12.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 °.13. 若将边形边数增加1倍,则它的内角和增加__________.14.(;呼和浩特中考)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___&&&&&& .15.设为△ABC的三边长,则&&&&&& .16.如图所示,AB=29,BC=19,AD=20,CD=16,若AC=,则的取值范围为&&&&&& .
17.如图所示,AD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一条对角线,则∠BAD =_______°.18.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36°,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__________条.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一个凸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的和为2 7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0.(6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 cm和30 cm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21.(6分)有人说,自己的步子大,一步能走四米多,你相信吗?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说明理由.22.(6分)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两边长均为,第三边长为,若该三角形的边长都为整数,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23.(6分)如图所示,武汉有三个车站A、B、C成三角形,一辆公共汽车从B站前往到C站.(1)当汽车运动到点D时,刚好BD=CD,连接AD,AD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中有几条?此时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2)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E时,发现∠BAE=∠CAE,那么AE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在△ABC中,这样的线段又有几条?(3 )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F时,发现∠AFB=∠AFC=90°,则AF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 24.(8分)已知:如图,DG⊥BC,AC⊥BC,EF⊥AB,∠1=∠2,求证:CD⊥AB.25.(8分) 规定,满足(1)各边互不相等且均为整数,(2)最短边上的高与最长边上的高的比值为整数k,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比高三角形,其中k叫做比高系数 .根据规定解答下列问题:(1)求周长为13的比高三角形的比高系数k的值.(2)写出一个只有4个比高系数的比高三角形的周长.&第十一章& 三角形检测题参考答案1.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知能组成三角形的只有B,故选B.2.C&& 解析:因为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腰只能是10 cm,所以此三角形的周长是10+10+5=25(cm).故选C.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4.C&& 解析:因为在△ABC中,∠ABC+∠ACB180°,所以所以∠BOC90°.故选C.5.D&& 解析:A.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斜三角形又包括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所以A错误;B.等腰三角形只有顶角可能是钝角或直角,所以B错 误;C.三角形的外角可能是钝角、锐角也可能是直角,所以C错误;D.因为△ABC中,∠A∠B∠C,若∠A≤60°或∠C≥60°,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相矛盾,所以原结论正确,故选D.6.C&& 解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 ,当 时, . 7.C&&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钝角三角形的高有的在三角形的外部,所以答案选C.8.B&& 解析:因为,所以.又,所以故选B.9.B&& 解析:& .&&.10.C&& 解析:如图所示:∵ AE、BD是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 ∠OAB+∠OBA=90°÷2=45°.两角平分线组成的角有两个:∠BOE与∠EOD,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BOE=∠OAB+∠OBA=45°,∴ ∠EOD=180°-45°=135°,故选C.11.140&&& 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40°,则∠C的外角为 .12.270&&&& 解析:如图,根据题意可知∠5=90°,∴ ∠3+∠4=90°,∴ ∠1+∠2=180°+180°-(∠3+∠4)=360°-90°=270°.13.&&& 解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因为 边形与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和,所以内角和增加.14.27°或63°&& 解析: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①所示,&.
第14题答图当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②所示: &.15.&&& 解析:因为为△ABC的三边长,所以,,所以原式=16.10<<36&& 解析:在△ABC中,AB-BCACAB+BC,所以1048;&在△ADC中,AD-DCACAD+DC,所以436.所以1036.17.72&& 解析:正五边形ABCDE的每个内角为& =108°,由△AED是等腰三角形得,∠EAD= (180°-108° )=36°,所以∠DAB=∠EAB-∠EAD=108°-36°=72°.&18.35&& 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则,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十边 形.因为边形的对角线的总条数为,所以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为.19.分析:由于除去的一个内角大于0°且小于180°,因此题目中有两个未知量,但等量关系只有一个,在一些竞赛题目中常常会出现这种问题,这就需要依据条件中两个未知量的特殊含义去求值.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为自然数),除去的内角为°(0<<180 ),根据题意,得∵ ∴ ∴ ,∴ .点拨:本题在利用多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到方程后,又借助角的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到了这个多边形的边数.这也是解决有关多边形的内、外角和问题的 一种常用方法.20.分析:因为BD是中线,所以AD=DC,造成所分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就在于腰与底的不等,故应分情况讨论.解:设AB=AC=2,则AD=CD=,(1)当AB+AD=30,BC+CD=24时,有2=30,∴ =10,2 =20,BC=24-10=14.三边长分别为:20 cm,20 cm,14 cm.(2)当AB+AD=24,BC+CD=30时,有=24,∴ =8,,BC=30-8=22.三边长分别为:16 cm,16 cm,22 cm.21.分析:人的两腿可以看作是两条线段,走的步子也可看作是线段,则这三条线段正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就应满足三边关系定理.解:不能.如果此人一步能走四米多,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此人两腿长的和大于4米,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他一步不能走四米多.22.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再求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 0<<6-, 0<<.&& 因为2,3-x均为正整数,所以=1.&& 所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2,2.&& 因此,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3.分析:(1)由于BD=CD,则点D是BC的中点,AD是中线,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由于∠BAE=∠CAE,所以AE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由于∠AFB=∠AFC=90°,则AF是三角形的高线.解:(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有三条中线.此时△ABD与△ADC的面积相等.(2)AE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中角平分线有三条.(3)AF是△ABC中BC边上的高线,高线有时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有三条高线.24.分析:灵活运用垂直的定义,注意由垂直可得90°角,由90°角可得垂直,结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只要证得∠ADC=90°,即可得CD⊥AB.证明:∵ DG⊥BC,AC⊥BC(已知),∴ ∠DGB=∠ACB=90°(垂直定义),∴ DG∥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A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 ∠1=∠ACD(等量代换),∴ EF∥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EF=∠A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EF⊥AB(已知),∴ ∠AEF=90°(垂直定义),∴ ∠ADC=90°(等量代换).∴ CD⊥AB(垂直定义).25.分析:(1)根据定义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进行分析;(2)根据比高三角形的知识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只有4个比高系数的三角形的周长.解:(1)根据定义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此比高三角形的三边是2,5,6或3,4,6,则k=3或2.(2)如周长为37的比高三角形,只有4个比高系数,当比高系数为2时,这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9、10、18或8、13、16,当比高系数为3时,这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6 、13、18,当比高系数为6时,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6、18,当比高系数为9时,这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2、17、18.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投稿:冯嵷嵸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如果△ABC和△DEF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__全等, 如果△ABC和△DEF不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
校园安全,警钟长鸣——国旗下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提起“安全”两个字,也许你们会说,怎么又提安全?班主任老师天天讲安全,爸爸妈妈天天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学校隔三差五还搞安全讲座,可这几年来也没发生什么安全事故呀!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我在…
维普资讯 CAM P US文 / 英锋 王目前 , 育 管 理 信 息 化建 设 中 存在 的 教一‘ 准 与规 范 " ‘ 标 些 问题 集 中 体现 在 以 下几 个 方 面:1 缺 .少一 套 完 整 的…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如果△ABC和△DEF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__全等, 如果△ABC和△DEF不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__全等.(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不”) 2.如图1,△ABC≌△ADE,∠B=100°,∠BAC=30°,那么∠AED=______. 3.△ABC中,∠BAC∶∠ACB∶∠ABC=4∶3∶2,且△ABC≌△DEF,则∠DEF=______. 4.如图2,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______”.
5.如图3,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_. 6.如图4,AC,BD相交于点O,AC=BD,AB=CD,写出图中两对相等的角______.
7.如图5,△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
8.地基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相同的两幢楼上分别住着甲、乙两位同学,有一天,甲对乙说:图5 图6
“从我住的这幢楼的底部
到你住的那幢楼的顶部的直线距离,等于从你住的那幢楼的底部到我住的这幢楼的顶部的直线距离.”你认为甲的话正确吗?答:______.
9.如图6,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4,BD=8,△ABD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为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7,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B.AE?AF F C.△APE≌△APF
D.AP?PE?PF
2.下列说法中:①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②如果
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③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
3.如图8, 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结
BF,CE.下列说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
正确的有(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A.形状相同
B.周长相等
C.面积相等
5.如图9,AD?AE,BD=CE,∠ ADB=∠AEC?=100?,∠ BAE?=70?,下列结论错
A.△ABE≌△ACD
B.△ABD≌△ACE
C.∠DAE=40°
D.∠C=30°
6.已知:如图10,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7.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11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
) A.60°
D.95° 8.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惟一画出△ABC的是(
A.AB=3,BC=4,CA=8
B.AB=4,BC=3,∠A=30° C.∠A=60°,∠B=45°,AB=4
D.∠C=90°,AB=6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9分)
1.(本题8分)请你用三角板、圆规或量角器等工具,画∠POQ=60°,在它的边OP上截取OA=50mm,OQ上截取OB=70mm,连结AB,画∠AOB的平分线与AB交于点C,并量出AC和O C 的长 .(结果精确到1mm,不要求写画法).
2.(本题10分)已知:如图12,AB=CD,DE⊥AC,BF⊥AC,E,F是垂足,DE?BF. 求证:(1)AF?CE;(2)AB∥CD.
3.(本题11分)如图13,工人师傅要检查人字梁的∠B和∠C是否相等,但他手边没有量角器,只有一个刻度尺.他是这样操作的:
①分别在BA和CA上取BE?CG; ②在BC上取BD?CF;
③量出DE的长a米,FG的长b米.
如果a?b,则说明∠B和∠C是相等的.他的这种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4.(本题12分)填空,完成下列证明过程.
如图14,△ABC中,∠B=∠C,D,E,F分别在AB,BC,AC上,且BD?CE,∠DEF=∠B
求证:ED=EF.
证明:∵∠DEC=∠B+∠BDE(
), 又∵∠DEF=∠B(已知),
∴∠______=∠______(等式性质). 在△EBD与△FCE中,
∠______=∠______(已证), ______=______(已知),
∠B=∠C(已知),
∴△EBD≌△FCE(
). ∴ED=EF(
5.(本题13分)如图15,O为码头,A,B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OA,OB为海岸线,一轮船从码头开出,计划沿∠
AOB的平分线航行,航行途中,测得轮船与灯塔A,B的距离相等,此时轮船有没有偏离航线?画出图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6.(本题15分)如图16,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 (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所有对应角; (2)设∠AED的度数为x,∠ADE的度数为
y,那么∠1,∠2
的度数分别是多少?(用含有x或y的代数式表示)
(3)∠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找出这个规律.
一、1.一定,一定不 2.50° 3.40° 4.HL 5.略(答案不惟一)
6.略(答案不惟一) 7.5 8.正确 9.8
二、1.D 2.C 3.D 4.C 5.C 6.A 7.C 8.C 三、1.略.
2.证明:(1)在△ABF和△CDE中,?∴△ABF≌△CDE(HL). ∴AF?CE.
(2)由(1)知∠ACD=∠CAB, ∴AB∥CD.
3.合理.因为他这样做相当于是利用“SSS”证明了△BED≌△CGF,所以可得∠B=∠C.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BDE,CEF,BDE,CEF,BD,CE,AS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5.此时轮船没有偏离航线.画图及说理略.
6.(1)△EAD≌△EA?D,其中∠EAD=∠EA?D,∠AED?∠A?ED,?ADE?∠A?DE; (2)?1?180??2x,∠2?180?-2y; (3)规律为:∠1+∠2=2∠A.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如果△ABC和△DEF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__全等, 如果△ABC和△DEF不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如果△ABC和△DEF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__全等, 如果△ABC和△DEF不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练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如果△ABC和△DEF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__全等, 如果△ABC和△DEF不全等,△DEF和△GHI全等,则△ABC和△GHI____…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2015秋 畅响双优卷八年级数学上R 人教版/优化版 新课程标准新教学理念 金牛教辅来自海淀黄冈教育一线教研成果 编著/侯胜斌单元复习卷 单元测试卷 专项测试卷 期中期末卷
给“2015秋 畅响双优卷八年级数学上R 人教版/优化版 新课程”的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设置标签(自定义标签空格分隔,最多4个标签)
&使用我的比购网账号自动登录“”
&不使用比购网账号登录
(也可在""进行设置)
&&&&&&&&&&&&&&&&
设置降价提醒
一旦商品降价,您将收到邮件,第一时间获知价格变化。
设置提醒:
自定义商家
当当图书音像
通过51比购到淘宝、京东等500多家商城购物,最低价还能再省50%!
或用以下账号登陆:
Copyright (C)2009-.All Rights Reserved. &&&&沪公网备:2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