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是什么的标号低指的是什么低

化学问题.(1)用符号和数字表示硫酸根离子 (2)矿泉水显什么性 (3)工业采用碘化钾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碘酸钾,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映的化学式是什么 (4)聚氨指在燃烧时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化学问题.(1)用符号和数字表示硫酸根离子 (2)矿泉水显什么性 (3)工业采用碘化钾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碘酸钾,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映的化学式是什么 (4)聚氨指在燃烧时
化学问题.(1)用符号和数字表示硫酸根离子 (2)矿泉水显什么性 (3)工业采用碘化钾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碘酸钾,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映的化学式是什么 (4)聚氨指在燃烧时会大量释放有毒烟气这种气体用化学式来表达是什么 (5)mg(oh)2的阻燃原理是什么
(1)用符号和数字表示硫酸根离子化学符号:SO4-2 (2)矿泉水显什么性 弱碱性(3)工业采用碘化钾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碘酸钾,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反映的化学式是什么 化学式KI+3H2O=(通电)KIO3+3H2↑(4)聚氨指在燃烧时会大量释放有毒烟气这种气体用化学式来表达是什么 HCN(5)mg(oh)2的阻燃原理是什么受热后Mg(OH)2=MgO+H2O,Mg(OH)2吸热分解,放出H2O汽,既可隔离空气,又使MgO、Mg(OH)2膨胀成蜂窝状,更好地隔热.MgO本身对热还极稳定,可做炼钢炉耐火砖.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答案】分析:(1)可设出溶液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质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来列式解答;(2)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3)根据c=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解答:解:(1)设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V&1.84&g?cm-3&98%=0.5&L&1&mol?L-1&98&g?mol-1,V≈27.2&mL.故答案为:27.2;(2)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因此使用仪器的顺序为:⑤④②⑥⑦⑧⑨,故答案为:⑤④②⑥⑦⑧⑨;(3)①用以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造成溶质偏少,浓度偏少,故答案为:偏低;②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一旦冷却下来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高;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滞留在刻度线上的液体会下落,造成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答案为:偏低;④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造成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高.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难度不大,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e(填写序号).a.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左边托盘内,右边托盘放砝码b.用纸槽往试管里装粉末状药品时,试管应先横放再直立c.试管、烧杯、量筒、集气瓶都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玻璃棒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e.闻气体气味时,应取一瓶盛满气体的集气瓶,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闻气味(2)实验室需用1000mL&0.1mol/L标准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0mL容量瓶.②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d(填写序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③配制1000mL&0.1mol?L-1&Na2CO3溶液的实验步骤如下:a.计算应称取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10.6g.b.称量碳酸钠固体.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d.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碳酸钠固体,冷却.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为abdcfe(用序号表示).
科目:高中化学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蒸馏烧瓶②冷凝管③烧杯④容量瓶(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④(填序号)具体检查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立,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不漏水,将瓶正立,瓶塞旋转1800,重复上述操作.(3)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蒸馏或分馏;使用时进水口为g(填f或g).现需配制800mL&0.2mol/L&NaOH溶液,某该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6.4克NaOH固体,其中装置II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该同学操作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称量NaOH应为8g.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NH4Cl→NH3
A或C(1)上述气体中,从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Cl2,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H3+2H2OCa(OH)2+2NH4ClCaCl2+2NH3+2H2O.(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的空格中.(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应选择的试剂为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4)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制取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NH3,制取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从侧面照射,若出现光亮的通路,则证明样品是纳米级,否则不是.(5)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①需要用量筒量取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66.7mL;②实验室提供有如下仪器,为完成配制需要选择的仪器为(填序号)ACFGH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100mL烧杯H.100mL容量瓶③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BC(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并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点和刻度线相平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NH4Cl→NH3
A或C(1)上述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Cl2(填气体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NH3,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l2+2NH3↑+2H2OCa(OH)2+2NH4ClCaCl2+2NH3↑+2H2O.(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表的空格中.(3)若用上述制备O2的装置制备NH3,则选择的试剂为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或生石灰等).(4)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①需要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66.7mL(精确到0.1mL)②实验室提供有如下仪器,为完成配制需要选择的仪器为ACFGH.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G.10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③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BC(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5)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l2,画出收集装置图.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综合练习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50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
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时,将灼烧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
C、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量筒
D、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实验需水浴加热:①乙酸乙酯的制备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E、配制1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浓度偏低:①溶解后烧杯未多次洗涤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③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
F、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G、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H、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2CO3、Al2(SO4)3、NaCl、NaHSO4
I、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下列三组液态混合物: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乙酸乙酯和乙醇
J、实验室保存少量液溴和白磷常用水封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明矾制取Al2(SO4)3晶体和K2SO4晶体.
①实验室除明矾外,已备好的用品有蒸馏水、氨水、pH试纸,还缺少的试剂有________.
②制得Al2(SO4)3与K2SO4物质的量之比小于________.
(3)“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可使仪器不漏液或不漏气.在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分液漏斗;③细口试剂瓶;④广口试剂瓶;⑤集气瓶;⑥滴瓶;⑦酸式滴定管;⑧碱式滴定管,肯定用不到“磨砂”处理的有(填序号).
(4)碱式氯化铜(不溶于水的绿色结晶)是一种农药,化学式为:CuCl2·3Cu(OH)2·xH2O.为验证其组成并确定X值,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几步实验
①取ag碱式氯化铜的晶体制成粉末.
②将晶体加热至确认质量不再变化为止(铜仍为二价),冷却后称其质量为bg.
③另取ag碱式氯化铜的晶体,溶于足量硝酸中,得到溶液.
④向③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最后得到纯净固体,称量为cg.
若以上操作均正确,试回答下列问题:
A、将晶体制成粉末,所用的主要化学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以上四步中,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有________(填序号)
B、步骤②灼烧后得到的固体应为:________.
C、步骤④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晾干→称量(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请填写下列空白:①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③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br]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C.使用催化剂D.降低温度?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④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____;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____.(2)工业生产中产生含SO2的废气,经石灰吸收和氧化后制成硫酸钙,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水泥等.已知25℃时,Ksp(CaSO4)=7.10×10-5.向0.100L含CaSO4固体的溶液中加入2.22gCaCl2粉末充分搅拌,假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CaSO4固体的质量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Ksp(CaSO4)将____.-乐乐题库
&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知识点 & “(1)t℃时,将2molSO2和1mol...”习题详情
10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9%
(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请填写下列空白:①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AB&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oL-1omin-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16Lomol-1&(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③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AD&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C.使用催化剂D.降低温度?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④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向右&;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向左&.(2)工业生产中产生含SO2的废气,经石灰吸收和氧化后制成硫酸钙,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水泥等.已知25℃时,Ksp(CaSO4)=7.10×10-5.向0.100L&含CaSO4固体的溶液中加入2.22gCaCl2粉末充分搅拌,假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CaSO4固体的质量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Ksp(CaSO4)将不变&.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兖州市三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①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来判断;②平均反应速率v=△c△t,平衡常数K=[SO3]2[SO2]2[O2];③根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来回答;④根据Qc和K之间的关系来回答;(2)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和Ksp的影响因素来回答.
解:(1)①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A.对于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发生变化,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B;②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知道,当放出热量为39.2kJ时,生成三氧化硫的量为2×39.2196=0.4mol,则消耗二氧化硫和氧气的量分别是0.4mol和0.2mol,所以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v=△c△t=0.4mol2L2min=0.1mol/(L/min),达到化学平衡时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量分别是:2mol-0.4mol2L=0.8mol/L,1mol-0.2mol2L=0.4mol/L,0.4mol2L=0.2mol/L,所以K=[SO3]2[SO2]2[O2]=0.220.82o0.4≈0.16L/mol,故答案为:0.1mol/(Lomin);0.16L/mol;③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即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故A正确;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即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但是能降低了SO2转化率,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也不会改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C错误;D.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故D正确;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当恒容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E错误;故选AD;(4)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和原来平衡的量一样再投料,则相当于压缩体系为原体积的一半,所以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向右;②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则Qc=C(SO3)2C(SO2)2oC(O2)=(0.62)2(1.82)2×0.82≈1.39L/mol>K,所以平衡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向左;(2)根据沉淀溶解平衡:CaSO4(s)?Ca2+(aq)+SO42-(aq),当增大钙离子的浓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硫酸钙的固体质量减小,但是Ksp(CaSO4)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此时Ksp(CaSO4)不变,故答案为:增大;不变.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来回答,难度不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与“(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相似的题目:
三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如下:2A(g)+B(g)?2D(g)+Q,相关条件和数据见下表.
&实验Ⅰ&实验Ⅱ&实验Ⅲ&反应温度/℃&800&800&850&达平衡时间/min&40&10&30&c(&D&)平衡/moloL-1&0.5&0.5&0.15&反应的能量变化/kJ&Q1&Q2&Q3&请回答:(1)实验Ⅲ,反应进行到30min时的平均速率v&(D)为&&&&.(2)实验Ⅱ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填序号).a.c(A)=2c(B)&&&&&&&&&&&&&&&&&&&&&&&b.2v(D)正=v(B)逆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4)对比上述实验,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Q&&&&0(填“>”或“<”),并将Q、Q1、Q2、Q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若实验Ⅰ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由1mol&A和1mol&D组成的混合气体,则平衡将&&&&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新平衡状态时c(D)为&&&&moloL-1.
在一个不传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单位时间内有nmolA2生成的同时有nmolB2消耗v正(A2)=2v逆(AB)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1)t℃时,将2molSO2和1mol...”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3(2011o山东)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8NH3&催化剂△7N2+12H2O也可以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omol-12NO(g)+O2&(g)?2NO2&(g)△H=-113.0kJo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kJomol-1一定条件下,将与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映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与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的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2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请填写下列空白:①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③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br]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C.使用催化剂D.降低温度?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④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____;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____.(2)工业生产中产生含SO2的废气,经石灰吸收和氧化后制成硫酸钙,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水泥等.已知25℃时,Ksp(CaSO4)=7.10×10-5.向0.100L含CaSO4固体的溶液中加入2.22gCaCl2粉末充分搅拌,假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CaSO4固体的质量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Ksp(CaSO4)将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t℃时,将2molSO2和1mol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kJomol-1.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9.2kJ.请填写下列空白:①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下同)____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生成SO3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③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_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br]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C.使用催化剂D.降低温度?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④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判断下列情况下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再通入1.6molSO2、0.8molO2、0.4molSO3,____;再通入0.2molSO2、0.2molSO3,____.(2)工业生产中产生含SO2的废气,经石灰吸收和氧化后制成硫酸钙,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水泥等.已知25℃时,Ksp(CaSO4)=7.10×10-5.向0.100L含CaSO4固体的溶液中加入2.22gCaCl2粉末充分搅拌,假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CaSO4固体的质量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Ksp(CaSO4)将____.”相似的习题。(2012o本溪)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验证“铁生锈的条件”及除锈方法的实验.
【试验一】验证“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3枚无锈的洁净铁钉,如图所示分装在不同条件的试管内.
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一团棉花球上
试管底放干燥剂,在一团干棉花球上放铁钉,塞紧胶塞
(1)请填写实验Ⅱ的实验条件铁钉放在冷却的蒸馏水中.
(2)实验Ⅲ中可以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是氧化钙(任写一种).
【拓展与迁移】查阅资料得知,铜在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也会生锈,借鉴“铁生锈的条件”的验证实验,请设计出验证“铜生锈的条件”应做的实验将铜分别放在二氧化碳,氧气中(任写出其中的两个实验,要求只写出加入到试管内的物质).
【实验二】某同学从工厂中找来一些生锈的生铁屑,做除铁锈的实验.
取一定量生锈铁屑放在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拓展与迁移】反应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同学们又想探究剩余黑色固体的成分,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中一定有碳;
猜想二:黑色固体中一定有铁.
做出猜想一的理由是碳是黑色固体、不与硫酸反应.
假设猜想二正确,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预期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生成
猜想二正确
解:【试验一】(1)由控制变量法得出实验Ⅱ的实验条件是:铁钉放在冷却的蒸馏水中;
(2)实验Ⅲ中可以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有生石灰等;
【拓展与迁移】由控制变量法分析验证“铜生锈的条件”应做的实验有:将铜分别放在二氧化碳,氧气,水中等;
【实验二】稀硫酸与铁锈反应生成了硫酸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拓展与迁移】由于碳是黑色的固体、不与酸反应,所以,做出猜想一是黑色固体中一定有碳;由于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实验设计方案是: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生成.可得出黑色固体中一定有铁的结论.
故答为:【试验一】(1)铁钉放在冷却的蒸馏水中;(2)氧化钙;【拓展与迁移】将铜分别放在二氧化碳,氧气;【实验二】Fe2O3+3H2SO4=Fe2(SO4)3+3H2O;【拓展与迁移】碳是黑色固体,不与酸反应;稀盐酸,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生成.
【试验一】(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Ⅱ的实验条件;
(2)根据常见的固体干燥剂分析;
【拓展与迁移】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验证“铜生锈的条件”应做的实验;
【实验二】根据稀硫酸与铁锈的反应,写出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与迁移】根据生铁的成分及碳的性质分析剩余黑色固体的成分;根据铁与盐酸的反应分析、设计实验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