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汤重人才爱鸟 网开三面的译文

求 网开三面 文言文翻译
商汤见到在四面设网捕获禽兽的人祝祷,祷词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里钻出来的,从四面八方来的,都要进我的网里来.”商汤说:“唉,够了啊,不是夏桀哪会这么干?”汤于是解开网的三面,只留一面,重新教他祝祷说:“以前蜘蛛蝥虫结网捕食,现在人们也学会了,所有的生灵想向左的就向左,想向右的就向右,想往高出飞的就往高处飞,想要往下钻的就往下钻,我只捕取那些自取死亡的.”汉水南岸国家的人听说了说道:“商汤的仁德遍及禽兽了啊.”于是四十个诸侯国来归顺商汤.有的人放置四面堵牢的网未必能捕到鸟;商汤去掉了三面网,只放置一面,却网罗到了四十个国家的人心,不单单是网鸟这么简单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网开三面”典故的原文解释_百度知道[网开三面]这篇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者,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释译:商汤外出,见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个可以吧。。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其文曰:「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堕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禽(罹)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熟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扫描下载二维码名人爱鸟的故事-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名人爱鸟的故事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5:34:41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名人爱鸟的故事”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名人爱鸟的故事”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名人爱鸟的故事,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有关名人养鸟,保护鸟的小故事。500字以内解决方案2:  自古名人多爱鸟。这里举几个现代名人爱鸟写鸟的故事。
  林语堂先生认为,自然界中美的东西很多,鸟就是其中一种。他说:“孔雀、鹦鹉、云雀和金丝雀唱着不可摹拟的歌儿。宇宙间没有一样东西比鸟更好。”
  梁实秋先生在世时,爱鸟但不养鸟,对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的小品文《鸟》,开篇便是“我爱鸟”三字,表达了简洁浓烈的感情,酷似热恋人的海誓山盟。他爱鸟,不独是喜听鸟的婉转歌唱,也爱鸟的形体。他认为世界上的动物数鸟最俊俏。在《鸟》中,他不惜花大量笔墨,维妙维肖地描写各种各样枝头鸟的体态,观察之细致,比喻之贴切,无人匹敌。
  秦牧先生最喜欢的鸟是云雀(百灵鸟)。他说:“对于这种羽毛并不美丽,而歌声嘹亮的小鸟儿,我每每怀着一种近乎景仰的爱慕心情。”秦牧先生最爱听鸟鸣,他曾在《南国鸟节》一文中写道:“它们真是出色的歌唱家,叫得那么美妙、神奇,有时竟唱出一串长长的颤音,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今年48岁的任建国是原吉林市钢厂氧气车间的操作工人。1996年6月,他因厂子不景气而下岗,每月领取200元生活费,而妻子王淑云早于他4年下岗。家里一下子断了经济来源,夫妻俩整日愁眉不展。
  一天,老任从外边一进屋就兴奋地向妻子说:“老婆,我找到一个活儿啦!松花江边有个无名岛,游人都愿意去那儿玩。我们不如买两条小船去那儿出租。10年前我在厂子采砂船工作那阵学会了过硬的摆船和游泳功夫,我还可以当义务救生员。这样咱不有钱赚了吗?”妻子也满心高兴。于是,他们用东凑西借的800元钱买了两艘旧船,经过简单地装修后正式营业了。
  无名岛(后被命名为“长白岛”)位于松江大桥上游江中心处。这里江岸平坦开阔,青草茵茵,绿柳掩映。长白岛距江岸边二三百米,面积仅有300余平方米,岛上长满了草木,还有十分茂盛的芦苇,夏季景色宜人,更有成群的野鸭子。每天都引来不少游人前来。
  任建国夫妻满以为生活因此会有起色,谁料刚开业不几天,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暴发了,大水冲上了小岛,吓跑了游人,投资打了水漂儿,还欠了不少债,夫妻俩相拥而泣。
  妻子只好回家打些零工,并租出本就狭窄住房其中的一间以维持生活。老任没有走,他舍不得与自己朝夕相伴的松花江,舍不得这两条凝聚着一家人希望的铁船,更舍不得他刚刚认识的野鸭子。
  那是他刚来长白岛几天,有一天早晨5点他来到江边游泳。刚上岸,远远就看见两个青年追打一只受伤的野鸭子,只见一青年抓起野鸭子,“咔嚓”一下就把野鸭脖子扭断了,然后迅速塞进一个塑料袋里急忙骑车走了。
  只一瞬间,任建国震惊了:这么可爱的动物,竟被人摧残了……他想了几天,终于下了决心: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来保护这些水鸟!
  从此,他开始细心地观察和了解野鸭子的生活规律、习性、食物等,尽可能地保护它们不受伤害。
  摆船工成了义务护鸟人
  老任家住在市钢厂住宅楼,距长白岛至少15公里,他每天骑车得走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刚开始时,野鸭对他很害怕,一见他来就飞跑了。后来见他无伤害之意,还和它们微笑、打口哨,就慢慢不飞了,距他20多米远处跟着他游泳。
  冬天,吉林市的气温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在天气寒冷的时候,野鸭由于无处觅食,便常常站在岛上哀鸣。老任就从家里带来一些玉米粒,撤在岛上。可第二天他发现野鸭子根本没有吃。老任想,看来它们不吃这些,便跑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后来才知道江中的野鸭子分别是绿头鸭和斑嘴鸭,以水藻和小鱼虾为食,偶尔也吃一些细碎的谷物。于是,他就到市场上买一些小鱼虾、玉米糁儿带到岛上。
  野鸭们开始不敢接近老任,总是等他走了才去吃,到后来就大摇大摆地来吃了。只要老任一出现,它们就开始欢快地鸣叫。
  从那时起,老任就和野鸭们成了要好的朋友,每天早晨,他必须去江边会会那些野鸭。一天不见,就会觉得缺了些什么似的。
  春天来了,野鸭们要迁回大兴安岭、西伯利亚等地。飞走之前的几个早晨,那数百只野鸭都会恋恋不舍地围着他叫个不停。
  一晃几年过去了,老任对野鸭子的准确返程日期了如指掌,对各种水鸟也都有了相当的了解,甚至只要有水鸟在头上飞过,他就知道是什么类别。一旦看见他不认识的,便去市林业局找专家咨询,或者到图书馆去查资料,直到弄懂了为止。
  老任一边惨淡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一边做着保护水鸟的工作。夏天,到江边游玩的人特别多,看见江中有野鸭了,就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在野鸭孵化期间,常有人游到岛上去偷野鸭蛋。
  有一次,两个游人从岛上偷了4枚野鸭蛋,老任硬逼着那两个人把野鸭蛋送回岛上。还有一天晚上,有个人偷偷上岛捡了一口袋野鸭蛋,被好心人发现并报了警。追回的20枚野鸭蛋被送到江南公园进行孵化,却没有孵出一只野鸭来。老任说,如果野鸭蛋被人手摸过,这蛋就废了。想到每年人为损失的野鸭蛋就达100余枚,老任心如刀绞。
  从此以后,老任在野鸭孵化期间,干脆住在了江边的一个小铁棚子里,晚上一有动静,他就拿着手电出去巡逻。4个月下来,老任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
  10年守护野鸭8000多只
  在看护水鸟的过程中,也有人质问老任是哪个部门的,凭什么管这事。老任就问答说,什么也不凭,伤害野生动物就是犯法。
  老任的执著感动了松江冬泳队的队员们,他们也义务看护起了野鸭子,队伍的壮大更增强了老任做护鸟员的决心。他把自己用来出租赚钱的一条船专门拿出来做了护鸟船,一旦江中水鸟有了险情,他就驾船去营救。寒冬季节,尤其数九的时候,由于气温寒冷,野鸭不爱活动,它们身下的水常常结成冰碴,寒风一吹,冰碴托着野鸭就可能移到岸边的冰块上冻住,导致野鸭死亡。老任每天必须到江边巡视好几次,如发现有野鸭被冻在冰上,他就顶着严寒游到野鸭跟前,拿着小锤轻轻砸下托着野鸭的冰,捧回岸上的小铁棚子,把鸭毛上的冰暖化,再把野鸭放回江中。
  每年的4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野鸭产蛋孵化的日子。在3个月里,老任每隔两三天都要去岛上,仔细记录野鸭蛋的数量,捡拾岛上的垃圾。而到了4月,为了更好地保护野鸭顺利生产,老任就带着行李住进江边他的铁棚子,一去就是4个半月,直到野鸭全部产蛋孵化完。就这样,每年的4月10日前后,他都孤孤零零地一个人骑车带上行李搬进铁棚子。女儿和妻子劝他过完“五一”节再去,他说:“那就晚了!再不去野鸭子会受伤害的。”
  妻子开始时不理解,气得边哭边说:“你简直是个疯子!”
  在任建国10年多的精心呵护下,松花江上、长白岛一带的野鸭子愈来愈多。每到夏天,长白岛上及周边浅滩上多种水鸟云集。吉林市鸟类环志保护站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在松花江不封冻江段共发现有越冬水禽12种,总数有8000只以上,隶属三目三科。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两种,数量最多的种类是赤麻鸭和绿头鸭两种,总量可达4000只以上。其次为鹊鸭和普通秋沙鸭,两种相加近千只。值得一提的是绿头鸭在江中滩岛上繁殖,有逐年增多的现象。从1994年见到的3只,发展到现在己达3000多只,长年不走,已成为这个城市的独有的留鸟。
  江中野鸭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一是江水污染经治理后逐年变清,水中生物增多;二是江城人们的保护意识空前增强,人为干扰和乱捕滥猎现象大幅度减少。现在有很多水禽可接近人20米而不飞走。被任建国亲自保护、挽救的野鸭就达2000只,而他10 年来精心守护的长白岛已有各种野鸭8000多只了。
  护鸟成了名人也成了穷人
  下岗这10年来,老任本是靠租船来谋生的。不料却因护鸟、救人而将主业变成了副业,副业变成了主业。租船这行业只有七八两个月有赚头,一入秋冬就没人租了。最好的年头是1997年,一年也就三四千块钱。更难办的是,护鸟与租船往往是矛盾的:七八月正是游人最多的时候,而此时野鸭也在孵化,就怕人惊吓,老任就一遍一遍地劝游人不要到岛上乱跑,不要抓野鸭蛋等。多数游人还能理解。一旦碰见打歪主意的人,他干脆就托故不出租了。由此收入大减。妻子后来见收入减少,他又这么固执,很不理解,时常争吵。老任也不争辩,但依然如故。
  那一年岛上闹老鼠,老鼠专吃野鸭蛋,老任没敢向妻子要钱,只好向冬泳的朋友借了200元买鼠药。他偷偷地攒了半年多才还上钱。
  救人更是搭钱的事。有多次救人时给被救者救生衣,人救上岸后被送往医院或接回家,救生衣极少能有人归还。8年来他搭进十七八件。这些年,如果不是出租半间房子每月有300元收入,真不知一家人如何生活,全家人几年也不买一件新衣服,他们的衣服也都是亲友送的。9岁的女儿每月伙食费60元,车费40元,还得买50斤大米,其余才是日常花销。去年5月到9月间,老任到江边铁棚去看护水鸟,几乎每天三顿都是买三元钱的包子来填饱肚子。女儿“六一”到江边铁棚去看他,他给女儿买的节日礼物,竟也是一元钱的包子!老任说:“现在一想到包子就想吐!”
  省内几家媒体介绍了他的事迹后,老任成了名人。在赞扬、敬佩声中,也有人不理解他,说他是 “呆子、傻子”,连亲友都说他“没正事、一个大男人养不了家”等等。老任对此从不反驳,“有时我确实觉得自己是有些傻,一个人男人养不了家,是让入瞧不起,我不怪别人!我母亲退休金才300元,却怕孙女受委屈,每月拿出100元给我们。唉!45岁的人,还让70岁的母亲帮助,我真是没能耐啊!有时也真想不干了!可就是觉得自己离不开这条大江和这些水鸟。”
  他想护鸟和维持生活都不耽误
  感动于老任的精神高尚与物质贫困,一些好心人纷纷伸出援手。一位小学校长亲自找到他,请他到学校担任收发员,月薪400元。老任一想到收发工作是全天在岗,江边的野鸭谁来管呢?于是婉言谢绝。还有一个陌生人给他介绍一份打更的活,每月350 元,同样被他谢绝了。这些他都没敢告诉妻子,但他非常感谢这些好心人。
  就在几天前,一个家住很远的70多岁的老大娘,为了省钱没有乘车,竟走着去长白岛。她手里拎个小板凳,走累了就坐下歇歇,走了一个多小时,歇了十几次才走到江边,哆哆嗦嗦地拿出100元钱递给老任:“孩子,你光为了别人做好事了,家里那么苦。这钱给你闺女买点好吃的吧!”
  老任连忙推辞说:“大娘,你这么大岁数还来看我,这钱你留着花吧!”不料这位大娘却说:“怎么?报纸电视上说的是假的……”本不善言辞的老任连说:“不,不是……”他只好收了下来。他对笔者讲述这件事时眼圈红了。
  2005年6月,吉林市一家美容院的老板梁惟玲女士感动于任建国的奉献精神,聘请他为“荣誉员工”,从即日起每月给他开工资300元。不用上班,只希望他将护鸟进行到底。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日,吉林市九三学社900多位会员捐资2万元,为长期住在小铁棚子护鸟的任建国用塑钢建造了一间新的护鸟之家,任建国终于有了像样的栖身之处。
  当笔者问及他以后的打算时,他说:“护鸟肯定是要坚持到底的,因为这已是我一生离不开的生活目标。但日子也要过好,不然我就对不起妻子和女儿。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在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开发这方面帮我安排个稳定工作,能让我护鸟和维持生活都不耽误,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民主与法制时报》特约撰稿 高伟杰 发自吉林省吉林市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商汤(生卒年不详),本名子履,别称成汤、天乙、大乙、唐、武汤,庙号太祖,谥号武王,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南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定国号为&商&。在位17年,缓和阶级矛盾,稳固政权,国力日益强盛;死后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家族背景
  商族兴起于黄河下游的商丘。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亩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个商侯时,曾两次迁徙,一次是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次是由殷又迁回商丘。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
  即位为君
  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汤又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甲骨文中称作唐、成、大乙、天乙。金文和周原甲骨文中称作成唐。天乙、大乙、高祖乙是商族的后人祭祀汤时所称的庙号。在古书中还被尊称作武王。
  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
  夏桀初继位时,曾有振兴夏王朝的雄心和抱负,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众诸侯畏惧而臣服。桀被不断的军事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自比为太阳,开始变得暴戾无道。贤臣关龙逢多次进谏,桀甚为愤怒,将关龙逢处死。太史令终古把占卜的凶兆,哭泣着送给桀,桀不屑一顾。终古逃到商国,商汤大喜,将此事遍告诸侯,商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
  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将商丘扩建,称为亳邑。汤定居于亳,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就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本来商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史记&殷本纪》、《集解》),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的邻国葛开始。
  商汤灭葛
  葛国(今河南宁陵)是亳西面的一个方国,在夏王朝所属的方国中并不算大。葛伯忠实于夏桀,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视为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愿执行了。汤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原因。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商使回报给汤。
  汤听使者回报说葛伯之所以不举行祭祀是没有牲口,就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商汤相信他的谎言,居然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来吃了,仍然不祭祀。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作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汤得知葛伯是不关心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亳毫人提供饭食。汤派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板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塌地的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购物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诸侯、方国就自愿归顺汤,汤对归顺的诸侯、方国都分别授以玉珠作冕冠的玉串和玉圭。显然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国王的权力。这样,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所以有&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之说(《&滕文公下》)。
  贤相辅佐
  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今河南商丘市)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
  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趁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他们都很有才干,看见夏桀的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淫乐,引起了人民的咒骂,诸侯的叛离,深知夏王朝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他们想解救人民的痛苦,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推翻夏桀的统治才能办得到。他们看见商的势力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了商汤身边。
  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伊尹卧底
  商汤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了争取民众和与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势,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军事战略上,他在贤臣伊尹、仲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剪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
  伊尹向汤出谋,由他亲自去夏王都住一段时间,观察夏朝的情况。汤准备了方物(土特产)、贡品,派伊尹为使臣去夏王都朝贡。伊尹带着随从、驾着马车、驮着方物、贡品来到夏王都。伊尹在夏都,取得夏王妃妹嬉的宠信。三年后的一天,妹嬉对伊尹说,桀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两日并出,相互搏击,一日胜,一日不胜。伊尹认为,这是灭夏的时机到了,迅速回到商都,告诉了商汤。
  伊尹向汤献计说:&夏自禹建国以来,已经历四百多年,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天子。虽桀暴虐无道,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威信,故不能很快伐桀,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于是伊尹和仲虺商议后,向汤献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伐桀,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夏王朝的势力,等待时机。汤接受了伊尹的主张,做了积极的准备。
  商汤被囚
  时逢百年不遇的大旱,商王国赤地百里,但商汤决定发兵。夏桀举行盟会,有缗国未到,并且公开叛乱。夏桀决定先灭有缗,再灭商。与有缗的战争使夏桀尽失精锐之师。
  自夏桀灭有缗氏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忠实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但这三个方国执意以商为敌,他们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
  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商的势力,于是派使臣至商召汤入朝,汤没有拒绝就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汤已来到,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释放汤。夏桀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也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夏桀囚汤之事在诸侯、方国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纷纷投奔商,愿助汤灭夏,同一天就有五百个诸侯到汤那里去任职。
  挥师东进
  汤回商以后,被囚禁的痛苦经历使商汤更坚定了灭夏的决心。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和顾国的事。经过一番谋划和准备之后,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商所有。[16]
  商灭昆吾
  夏桀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忠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入民入商。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消息传到夏都,桀召九夷之师攻商,商汤见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知道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商汤知道时机不到,就马上向桀请罪,卑辞厚礼表示臣服,恢复进贡,去掉了桀心中的芥蒂,赢得了等待时机的时间。一年后,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桀为虐,与商为敌,九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
  兴兵伐夏
  公元前1766年,商汤在景亳誓师,宣告夏桀的罪行。商汤正式兴兵伐夏。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夏桀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夏军士气低落,人有怨心。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上凶中八下文)(今山东定陶北)。三*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即摩师东进。商军和三*军在(成耳)(今山东汶上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军,杀了三*伯,夺取了三*伯的宝玉和财产。夏桀见三*又被汤所灭,仍就带了那五百残部向南逃走。汤和伊尹率军紧迫不放,夏桀逃到了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商军追至南巢,夏桀又想从南巢逃跑,但是刚走到城门口就被商军捉住。
  汤将夏桀流放在南巢的亭山,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亭山。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因为韦、顾、昆吾和三*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寻耳)。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照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寻耳)举行了祭天的仪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汤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灭昆吾和夏桀。
  汤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到了亳。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长们部纷纷携带方物、贡品到毫来朗贺,表示臣服于汤。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大会于亳(《逸周书&殷祝》)。
  建立商朝
  汤经过二十年的征伐战争,最后灭了夏王朝,统一了自夏朝末年以来纷乱的中原,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势力所及,远远超过了夏王朝。就连远居西方地区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来朝见,都说商汤是他们的君主。汤灭夏后奠定了商王朝疆域的基础。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四百多年前夏禹建国时在涂山大会诸侯时,&执玉帛者万国&。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这些上万的&诸侯&由于兼并、融合,到汤建国时,只有&三千诸侯&。但是这时商汤统治的地域远比夏禹时大。
  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汤自己也只居于诸侯之位,表示谦逊。&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史记&殷本纪》)。也就是在&三千诸侯&的拥护下,汤作了天子,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
商汤的故事
  见伊尹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个曾做过奴隶的人。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而问他,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而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网开三面
  商汤有一次外出,看见在一处茂盛的林子里,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捉飞鸟的网,东南西北四面挂的都有。待网挂好后,这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入我的网中来。&汤听见了以后,非常感慨说:&只有夏桀才能如此网尽矣!要是如此的张网,就会完全都捉尽啊!这样做实在太残忍了。&就叫从人把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商汤也跪下去对网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飞,想往右跑的,就往右飞,不听话的,就向网里钻吧。&说完起来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兽也要有仁德之心,[22] 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还是少数,我们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听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称颂说:汤真是一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就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成语故事。
  :&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桀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佐治,可谓贤相。
●人物生平
●  家族背景
●  即位为君
●  商汤灭葛
●  贤相辅佐
●  伊尹卧底
●  商汤被囚
●  挥师东进
●  商灭昆吾
●  兴兵伐夏
●  建立商朝●商汤的故事
●  见伊尹
●  网开三面●历史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汤重人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