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删掉的百度文库中的“高中历史资料员一本通通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重点知识”,pdf版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一本通(样书)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一本通(样书)
总评分5.0|
浏览量1105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人教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的分析__--__以“新文化运动”为例.pdf 3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分类号——
牟中唯j『鬣夫兽
硕士学位论文
全塾壑垒垒蕉壑主士盈童塾丝鱼些筮亟查
二丛!!盘塞丝鎏堑::煎型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日刿亟士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至叠教堂r历史J
指导教师姓名:
硕士学位论文
人教版和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论文作者:车汶瑾
指导教师:孙泽学教授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⑧MASTER’STHESIS
ComparativeStudyHigh
TextbookofPEPandY_ueluEditions
——iUustratedthe
by example
CulturalMovement,’
S曲·mitted诹PQrtinl
Fu绗llmem对theRequirement
FortheM。A
De哥ee诫H{st0哪
PostgraduatePI.ogram
andCulture
CoUegeHistory
CentralChina
Universi够
Supervisor:Sun
AcademicTitle:Professor
April,2014
硕士学位论文
⑧MASTER’STHESI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重点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历史一本通整合多版本教材深度解析重点知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9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复习教案: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合【人教版】【教案】_甜梦文库
复习教案: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合【人教版】【教案】
2015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教材深度解析与整合 必修一 专题一(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夏商周政治制度概述 (1)夏朝(公元前 2070 年建立):①王位世袭制:禹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从此,原 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②影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传子, “家天下”制 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②神权和王权密 切结合,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③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 手段主宰国政。 (3)西周:①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东征,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 西周。②周王采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一套比商朝更为严密的控制体系。 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权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 广建子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演变而来。 (3)原因:①西周疆域广阔,需要加强统治,巩固固政权;②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4)内容:①受封者: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和氏族首 领,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其中,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周王子弟是分封的 主体。②义务:受封诸侯有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 务。③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的权利。④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形成了对周 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6)消极影响: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被破坏。政治史中国的政治制度1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 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 3.宗法制 (1)概念: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渊源 于氏族公社的父系家长制,西周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左传》记载: “天子建国,诸侯 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①周天子作为嫡长子为天下大宗,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③特点: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周天子、诸侯、卿大 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等级森严;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4)作用: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 防止在权利的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社会,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 国同构”的特点。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③宗法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如“单位”的“家族化” 、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都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 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表” ,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 表现;宗法制是“里” ,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和基础。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的统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公元前 230――221 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 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 咸阳。 1.形成条件: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①国君称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从中央到 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以皇 位世袭制、终身制、皇权至上和天下独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 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的官制为基础,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丞 相,为“百官之首”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太尉, “掌武事” ,主管全国 军事;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系统。②九卿:分2 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一些部门专门负责皇室事务,体现了“家国 同治”的特点。 (3)郡县制: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①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 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组织。②作用: 郡县制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打击了地方分裂势 力,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统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 3.特点: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的确立。 4.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①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 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并得到不断改革和完善。②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 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作用:形成皇帝的独断专权和秦朝的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朝很快被 农民起义的大风暴推翻。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权力很大。②汉武 帝:为削弱相权,频繁更换丞相;重用左右亲信近臣 (侍从、秘书),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 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 形成“中朝”与“外朝”相抗衡的中央政治制度。相权削弱,君权加强。③东汉光武帝:正 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中央虽设有三公,但“事归归台阁” 。 (2)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①渊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的三 省已成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进一步完备。②内容: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中书 省掌决策,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 ,负责执 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草拟)→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③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 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主管相关事务,3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 远。 (3)宋朝: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②鉴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教 训,宋初采取增设管理机构以加强皇权的措施。设枢密院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设参知 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把相权一分为三,便于 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①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替代三省,统领六部行使宰 相职权;②以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等地区。 演变特点:①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从汉朝起,为解决皇权与 相权的矛盾,历代王朝不断改革丞相制度和完善中央机构,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②君权 与相权的矛盾,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 度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与朝廷对抗。②通 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 ,王国问题逐步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③东汉 末年,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朝中后期,设置许多节度使。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 越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元朝:①背景:为适应疆域辽阔的现状,并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②内容:全国设十大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行省之下,设路、府、 州、县。除十大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二是宣政院 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③监管:行省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权力都受到中央节 制。对行省官员,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办法加以控制。 (4)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5)清朝:省、道、府、县四级。 影响:①分封制、封国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诸侯势力的膨胀破坏了国家 统一和社会安定,造成长期动乱;②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经过不 断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③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 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4 步基础。 共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结果都在 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3.监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中央行政机构的 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手下的官员承担。 (3)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元时期的御史台、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清朝的都察院 等。 评价: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成熟。初期的职能是监督和促进地方官员履行职责, 后期成为职权上高于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②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 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受制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过程: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 (2)评价: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权位。评价:官吏 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②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 的选官制度。评价:这种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③九品 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 ,对当地人物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 依据。评价: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④科举制:考 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评价: (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 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有 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 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也是统治者笼络人才的手段。 (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表现 (1)明朝: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背景:明太祖认为,宰相位高权重, “威权专断” ,威胁君权,是历代祸乱的根源。影响:中 国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原因:丞相废除后,明5 太祖“躬览庶政” ,政务繁多,分身无术;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形成:明 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正式确立。发展: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 替皇帝起草答批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 众臣。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首辅权 力很大,但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 帝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①康熙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 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军机大臣。最初目的:及时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起初称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根本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 事效率高。评价: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 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密折制: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大员密 折奏事。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影响 ①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 展和文化繁荣。②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 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而同一时期西 欧国家已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③总之,从秦朝到唐朝,积 极作用是主要的;从宋朝到清朝,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特别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危害尤为严重。④中央集权制度是祖先留 下的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有精华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 〖点拨〗宗法制的历史溯源和影响:(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 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因此,夏商政治制度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宗法制即宗族法规, 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 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这种制度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 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把“国”与“家”密切 的结合在一起。(3)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辅之以礼乐制 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6 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拨〗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 的决策方式,主要由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行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中央 与地方的关系,行政权、财权、军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但两个概念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2)两大基础:经济基础:分散的小农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 想。 (3)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不断改革地方 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特点:皇权至上原则;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 免;皇帝掌握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 ;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积极方面: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 领土完整。②经济: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社 会经济的发展。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④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 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 (6)消极方面:①政治: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 发展的因素。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文化: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④长期的人治 传统: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和人浮于事的现象。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 年间的列强侵略 1.鸦片战争( 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 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日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7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③导火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 年 8 月)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银元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开创了列强对中国 勒索赔款的先例。 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 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4)《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 、 《虎门条约》) ①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土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 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 社 会 性 质 的 变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化 主 要 矛 盾 的 变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 化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 命 任 务 的 变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的双重任务。 化 革 命 性 质 的 变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直接原因: “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 时间 条约 内容8 1858 年 《天津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 10 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 条约》 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 200 万两白银,英商损失 200 万两白银。 1860 年 《北京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 条约》 两国损失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沙俄侵占我国东北、西北地区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4)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权益;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 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 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扩张野心膨胀, 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转移 矛盾。③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 (3)《马关条约》(1895 年 4 月)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白银 2 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财政和外交。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 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 ①对中国而言: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 露;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 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斗争、义和团运动。②对日本而言:巨额赔款和大量权益大 大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扩张更加疯狂。③使远东格局发生变化:日本的地位迅 速上升,一跃成为远东的重要国家,而中国的地位大幅度下降;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年) (1)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天津之战,攻陷北京。1901 年,签订《辛丑9 条约》 。 (3)《辛丑条约》(1901 年 9 月) 赔款⒋5 亿两白银,本息合计⒐8 亿 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两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不 使馆区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严重损害了中国 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的主权;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 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 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 下。 要地 惩办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禁止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列强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的财政陷于破产;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 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1 年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 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1878 年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新疆, 粉碎了英、 俄企图分裂新疆的阴谋; 1884 年,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坚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3)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官兵英勇抗战。黄海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邓世昌、 林永升等壮烈殉国;李鸿章“避战保船” ,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台湾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反对日本割占台湾,显示出他们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5)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实现,使列强认识到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 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年) 1.侵华原因 (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 年日本“东方 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侵略方针;1936 年又制定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国策基准”侵10 略方案。 (2)现实原因: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困境;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 为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欧美各国正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侵华进程 (1)局部侵华() ①1931 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为日本 殖民地。在东北制造“满洲国”(1932 年 3 月成立);②1932 年,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 国民党 19 路军奋起抵抗;③1935 年,制造“华北事变” ,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 ①1937 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妄图在 3 个月内灭亡中国。②1937 年,发动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③1937 年 12 月,南京沦陷。④ 1938 年,占领徐州(5 月)、广州、武汉(10 月)。至此,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3.侵华罪行 (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 年制造了旅顺大屠杀。(2)1900 年组成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无恶不作;镇压义和团运动。(3)从 1931 年起,日本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值伪“满洲国” 、汪伪“国民 政府”等傀儡政权;制造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用中国人进行活体细菌试验,进行细菌 战、毒气战;对沦陷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实行“以战养战” ;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实行“三光政策” 。 4.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全国各阶层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①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②国民党爱国将领积 极抵抗(注意教材史实);③中共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④1935 年青年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掀起一二?九运动。⑤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 使国共双方由内战走向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①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不断 高涨的推动;中共的倡议和促成。②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以民 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5 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12 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 年西安事变发生 后,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11 战争爆发后,特别是八一三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表示“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中共将红军 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 建立。③意义: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抗战,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四大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枣宜会 战(1940 年 5 月)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4)敌后战场:中共在 1937 年 8 月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 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争,创造了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百团大战(1940 年 8 月)等辉煌战绩。陕甘宁边区(首府: 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两个战场的关系: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 配合,相互依存,共同抗日,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 (5)在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八路军、新四军 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45 年春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毛泽东思 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 基础。 5.抗战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以及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这是有 利的客观条件。(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 胜利的根本原因。(3)广大爱国华侨的积极支持。(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 6.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 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折点。(2)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 心,并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抗日战争的特点 全国各阶层人民广泛支持、参与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群 众,并以大局为重、抛开党派之争;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 因;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 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2 专题三(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客观原因: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2)主 观原因:理论来源――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基础――拜上帝教。 2.过程 1851 年金田起义(爆发))――1851 年永安封王(初建政权)――1853 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 大震)――1853 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军事全盛时期 (1853 年到 1856 年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56 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59 年颁布 《资政新篇》(治国方案)――1864 年天京陷落(失败标志)。 3. 《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1)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 (2)内容:①土地分配: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 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从而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 受私, 物物归上主” 的原则, 实行圣库制度, 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国库(最能体现平均主义)。 (3)目标: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①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落后性:把 小农经济作为理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趋势。③空想性:平均一切社会财富,绝对平均主义,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 4. 《资政新篇》(1859 年洪仁\提出) (1)性质: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 化改革。 (2)内容:①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 选举;②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鼓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③文教上, 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④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3)评价:①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由于缺13 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战争环境,并未实施。 5.失败和功绩 (1)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 势力的联合剿杀。 (2)经验教训: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 的指导,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二)辛亥革命 1.历史背景 ①清政府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 济基础;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思想武器;③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特别是同盟 会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④三民主义提供了革命纲领;⑤一系列武装起义提供了经验教训, 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⑥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武汉新军中坚持发展革命力量;⑦清政府 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起义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 2.革命团体和政党 (1)兴中会:①成立:1894 年、檀香山。②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③影响:在 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促进了其他革命团体的建立。 (2)同盟会:①成立: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②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③意义:是第一个全国性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过程 (1)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熊秉坤、金兆龙率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 府,史称“辛亥革命” 。(2)民国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 。(4)清帝退位:1912 年 2 月,宣统 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5)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 时大总统。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①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实质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② 三权分立:确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14 独立行使。③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 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 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5.历史意义 (1)功绩: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③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 的里程碑。⑤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2)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失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 有根本改变。 (4)败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 纲领,没有真正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是将政权拱手让给善于伪装的袁世凯。 (三)新民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1)背景 ①国际因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十月革命的 胜利给了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②国内因素: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不休;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使无产阶级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出现了一批新的知识分子;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过程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口号 时间 中心 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1919 年 5 月 4 日―6 月初 北京 1919 年 6 月初―6 月底 上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废除二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15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爱国主义是运动的主旋律; ②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④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 主与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⑤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特点:五四运动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相比,不同点在于:①领导者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思想的知识分子;②广大人民直接参与,包括学生、工人和市民,其主力先是学生,后是工 人。③斗争态度坚决,毫不妥协。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③组织 和干部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921 年 7 月)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规定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3)中共“二大”(1922 年 7 月)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制定 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③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3)伟大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 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②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力量强大而凶残。无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 级孤军奋战都无法战胜敌人。辛亥革命和“二七惨案”的教训都表明了这一点。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二七惨案”的教训;孙中山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认识到了人民16 群众的力量,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撮合;1923 年,中共“三大”正式 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3)合作的标志 ①召开: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②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确 立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③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实 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北伐战争 ①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③进程: 1926 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 广州迁往武汉,北伐战争得到工农群众大力支持,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④结果:基 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5)革命失败 失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原因:①客观上:敌人力量强大;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 革命。②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功绩: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4.土地革命战争()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武装起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②1927 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 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1927 年 9 月,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 毛泽东率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中共赢得农民的衷心拥护。 军事斗争: 年,红军先后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 。 政权建设: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理论建设: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 合起来。三者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条件;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核心内容; 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②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③理论文章: 《中 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井冈山的斗争》 。17 (2)红军战略转移 原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过程: 1934 年 10 月, 长征开始。 1935 年 10 月, 中央红军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①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肯 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②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是中共从幼稚 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 革命的种子,保存一大批骨干,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 的历史意义。 5.抗日战争() 内容祥见专题二 6.人民解放战争() (1)背景 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战争进程 人民解放战争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追歼残敌四个阶段。战争进程非常快, “一年一个样,四年大变样” 。 ①第一年(1946 年 6 月~1947 年 6 月)基本特点: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解放军防御。解 放军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②第二年(1947 年 6 月~1948 年 9 月)基本特点: 解放军展开反攻,国民党军队转入防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③ 第三年(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月)基本特点: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战略决战,通过辽沈、淮 海、 平津三大战役, 歼敌 150 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④第四年(1949 年春~1950 年夏)基本特点:渡江战役、追歼残敌。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 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18 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 必要的前提;③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④ 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问题。(1)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而不是国民党单独 领导,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右倾主要表现在保守、妥协、退让; “左”倾则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噪冒进、急于求 成,貌似“革命” ,更容易迷惑人。两者都有危害性, “左”倾的危害性更大,中共的历史也 证明了这一点。(3)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没有根据本国 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 。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走中国特色 的革命道路。(4))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军事上的“左”倾错误所致,并不能由此 认为中共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5)伟大的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 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1)军事上:1949 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2)政治上:七届二 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3)组织上:1949 年召开的七届二中 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七届二中全会 (1)召开:1949 年 3 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2)内容: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 策;确立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3)意义:解 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向为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3.新政协的召开 (1)时间:1949 年 9 月在北平召开。(2)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3)内容:通过了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共同纲领》 ,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确立了国名、首都、国旗、国歌。(4)《共同 纲领》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地位:暂时代行 全国人大的职权;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为新中国的建立做19 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4.成立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 期;(2)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又一重大事件,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 年) (1)主要议题:制定宪法。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正 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 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意义:①一届人大的召开,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共 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过渡状况。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③标 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共“八大”(1956 年) (1)内容:健全国家法制,做到“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 拜。(2)影响: “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一系列“左”倾错误使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贯彻执行。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连续 8 年没有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名存实亡。 4.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文革”结束后,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 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1980 年,邓 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强调必须解决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体现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3)1982 年修改的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5)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确定下来,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6)一个以宪法20 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 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政协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职能变化 1954 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组织继续存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存在轮流执政 的问题。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3.发展到新阶段 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 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严重被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 摧残,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一切活动。 5.发展壮大 “文革”结束后,政协制度得以恢复,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发展壮大。1982 年中共“十二 大”提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具有中 国特色的政协制度进一步完善。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和地位 (1)原因:①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 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政 策: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②在各少数民族聚 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政治制度。 2.过程 (1)1949 年“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都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2)我国共有 5 个省级自 治区:内蒙古(1947)、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 年)。(3)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21 视和加强民族工作,198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3.意义 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 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形成过程 (1)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和实行 “三通”的呼吁;(2)同月,邓小平访美,宣布我们再也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全国 人大的呼吁和邓小平的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3)20 世纪 80 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这一构想,正式成为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内容 (1)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2) 目标:实现祖国统一。(3)目的: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4)关系:两种制 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和平相处。(5)意义: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有 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是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 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方式。 3.港、澳回归 (1)时间:1997 年 7 月 1 日和 1999 年 12 月 20 日,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2)意义: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 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为国际社会解决 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3)回归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一国两制”的构 想符合港澳实际;港澳同胞热爱祖国;英、葡两国放弃传统的殖民政策,顺应了时代潮流。 (4)基本原则: “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严格遵循香港、澳门行政区基 本法。 4.台湾问题 (1)过程:①打破坚冰:1980 年后,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22 ②“汪辜会谈” :1992 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 ,史称“九二共识”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 :1995 年 1 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 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 领性文件。④《反分裂国家法》 :2005 年 3 月全国人大通过,为遏制“台独”提供了法理依据。 ⑤“陈江会” :2008 年 11 月初,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赴台访问,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 坤签署四项协议,包括两岸实现直接空运、海运、邮政。2008 年 12 月 15 日,海峡两岸举行 空运、海运、邮政首发式。历经 30 年后, “大三通”基本正式实现。 (2)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①有利因素: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 心愿;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制定了《反 国家分裂法》 ;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特别是 2008 年 5 月国民党执政后,两岸政 党对话和协商机制已经形成;港澳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和范例。②阻碍 台湾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专题五(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关系 1.背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当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 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 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2.外交政策和内容 (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 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③“一边倒” ――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3.重大外交成果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 动。(1)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另有英国、荷兰等 8 个国家承认新中国。(2)最突出的成就是 1949 年 12 月至 1950 年 2 月,毛泽东、周恩来赴苏 访问,并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 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友谊,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3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毛泽东提出了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思想。 据此, 周恩来于 1953 年 12 月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 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1)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 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2)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 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②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的会 员逐年增多,要求恢复中国席位,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③美国霸权 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 联大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恢复中国席位。 (2)意义:是 70 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最主要标志;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 的破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打 破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2.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1)过程:①1971 年 4 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友好交 往的大门;同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华;②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 联合公报》 ,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 20 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8 年 12 月,两国发表《建交公报》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 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 、废除“共同防御条 约” 、从台湾撤军;④1979 年 1 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⑤1982 年,两国签署 “八? 一七 公报” 。表示“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从而提供了 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③苏联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④根本24 原因: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 (3)意义:①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 流与发展。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③成为中国对外关系 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背景: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 响;③日本国内友好党派、团体的不懈努力 (“以民促官”)。④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 利益。 (2)过程: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 年,双 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 (3)影响: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②对于两国关系的 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重要意义。④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 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新时期重大外交活动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平与 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 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3)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2.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地 解决;②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③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问题的谈判;④倡导联合国安 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 年 9 月)。 (2)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外交活动:①1980 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的席位;②2001 年底,正式加入 WTO。 (3)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①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在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重视发展同东盟的关系, 中国已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双方就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 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 年 6 月),这是一个由中俄25 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成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对加强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 作用。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 也是近代民主和法制的起源。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 人文精神的源泉。 (一)希腊的民主政治 1.地理环境 (1)特点:①古希腊文明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以海洋为依托属于海洋文明。海 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有利于航海业发展;②山地为主,耕地缺乏,不适合发展农业; ③希腊半岛重峦叠嶂,把希腊人分隔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形成了城邦小国寡民 长期独立自治的特征。 (2)影响:广泛的海外贸易、大规模海外殖民、相对稳定的小国寡民状态,使古希腊形成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于希腊 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2.城邦政治 (1)城邦含义:公元前 8―6 世纪,希腊出现了 200 多个奴隶制小国。它一般以一个城市 为中心,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史称城邦、城市国家,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彼此分立,联系密切;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 语言文字,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 (3)政体类型:大致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雅典和斯巴达是最著名的城邦,雅典 以民主制著称,斯巴达则实行贵族制。 (4)城邦影响:①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在小国寡民的形势下,公民有较多 机会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十分珍视自身的政治权利,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②有比较 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城邦既是商品集散地,也是文化中心,创造出富含民主 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3.希腊的公民 (1)地位: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26 (2)构成:通常由成年男子构成,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妇女、奴隶、外邦人 被排斥于公民之外。 (3)特征:①城邦大多重视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城邦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教育的主要 目的就是培养合格公民;②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 动,追求智慧与平等。③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将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叛国者被 剥夺公民权, “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 4.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 (1)梭伦改革(公元前 6 世纪初) ①背景:雅典 4 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一切大权;新兴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 要求发展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 ②内容:颁布“解负令” ,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 4 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 ,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和参 加“四百人会议” ;设立雅典最高法院―― 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特点:实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 ④影响:改革未能彻底化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 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 6 世纪末) ① 内容: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会议” ,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相当于 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对一些野心家 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 ②影响: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 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 5 世纪) ①内容: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 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 力机构; “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为鼓励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发放津贴。 ②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 5.雅典民主政治的地位27 (1)发展进程 ①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 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②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 家作主”的政治制度。③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基本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利相互制约(公民 大会有立法权,陪审法庭有司法权,五百人会议有行政权,三权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 (3)局限性 雅典民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存在明显缺陷。①从范围上:只对一部分人即成年 男性开放,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因此,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②从性 质上: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③从方式上:抽签选举和轮流坐 庄的参政方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④后果上: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 (4)进步性 ①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率 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发展过程 (1)罗马法的概念 公元前 6 世纪末―公元 7 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目的:维护和稳 定帝国统治。 (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 449 年) ①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②内容: 相当广泛。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和原始、落后 的古老习俗。③意义:它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第一部有章 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3)公民法 ①概念:从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的统称。②适 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狭隘性。③特点:注28 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而涉及个人财产 等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4)万民法 ①背景:从共和国到帝国(公元前 27 年建立),不断对外扩张,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需要给外邦人必要的司法保护;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万民法体系。②适用范围:罗马统治范围 内各族人民。③特点: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 经济和民事纠纷。④地位:逐步取代公民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⑤代表: 《民法 大全》 。公元 4 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 的最终完成。 (5)自然法 ①含义: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是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②意义: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这种抽象司法概念的发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③代表人物: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④核心思想: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 享有某些基本权利,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2.作用与评价 (1)变化特点: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成文法到 自然法。 (2)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作用 罗马法为维系和稳定罗马的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①罗马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②万民法以广泛的 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 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③影响: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古 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是近现代资 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它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与民族的永 恒价值。 〖点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希腊民主政体的比较 (1)两种政体的不同点:①中国秦朝以来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 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②在古希腊城邦国家,执政官是选举产生的,权力受到 元老院等机构的制约。中国古代,大臣和各级官吏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国君、皇帝权力至29 高无上唯我独尊。 (2)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①古代中国和希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其政治制 度都为后世所沿袭。②中国的农业和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文学艺术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3)两种政体各有利弊:①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 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政体后来逐渐成为束缚人类自由 平等意识和社会进步的障碍;②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拥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但把权力交给所 有的公民,不需要管理者具有专长和学识,这种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 之一。 〖点拨〗中西早期政治制度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原因 (1)不同发展方向:①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8―3 世纪)的中国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均处于 分裂状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混战、国家分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从分裂 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古希腊是小国 寡民、城邦林立。城邦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形成差异的原因:①就地理条件而言,中国地处黄河、长江等流域,平原多,为形成 统一提供了可能性,为农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国家统一, 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②希腊山多、港口多,这一地理环境适宜工商 业和航海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协作的民主精神,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民 主政体。专题七(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1. 《权利法案》的制定 (1)背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①议会的由来:13 世纪初,英国贵族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 ,以限制王权, 保障贵族特权和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随着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终 于在 1640 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传统上,英国议会有同意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 收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②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 的议会最终取得胜利,斯图亚特封建王朝被推翻。1688 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0 结束。1689 年,议会制定《权利法案》 。 (2)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确保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4)《王位继承法》 1701 年,议会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 。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和 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5)意义:这些法令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后来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 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 宪制逐步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①内阁的名称来源于枢密院――国王直辖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 个小密室里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商讨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②乔治一世时,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就需要一个人来主持会议。1721 年,担任财政大臣、下议院 多数党领袖的沃波尔(华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位首相。③18 世纪中 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 ,只是国家最 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2)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多数派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 政府成员名单,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②内阁成员 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③由于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 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3.1832 年议会改革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陈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不适应英国的现实, 不少衰败城镇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力,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没有自己的代表。(2)内容:降低了选 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了“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席位。(3)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民主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 4.议会中的“第三院”31 ①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②内阁几乎垄 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部分立法权,还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③内阁权利开始膨胀,被称 为议会的“第三院” ,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5.君主立宪制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君主“统而不治” 。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权力。②议会权 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③内阁掌握行政 权,对议会负责。④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2)作用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 级政治民主化道路,对社会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②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 制的国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新的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这一模式。 (二)1787 年美国宪法 1.制定背景 ①1781 年开始实施的邦联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州保 留很大权力,国家权力极为有限,面对一些重大问题常常力不从心。②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成为美国统治集团的共识。 2.主要内容 (1)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发 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出,每届任期 4 年,对宪法负责。对立法由 否决权,但国会若以 2/3 以上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 部队总司令;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国会分参、众两院。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监督财政 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和 法律最高解释权。 3.评价 (1)局限性 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②黑人按五分之三来计算各州人口总数,印第安人则不计 算在各州之内,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③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进步性32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在权力结构 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中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 外两项权力的制约。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防止了专制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 民主。③较好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政府构成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 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 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 裁的出现。(3)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5.两党制的形成 美国经历了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发展历程,到 19 世纪后期确立起今 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 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政策也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 益。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曲折历程 法国政体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 年)― 第一共和国(1792 年)―第一帝国(1804 年)―第二共和国(1848 年)―第二帝国(1852 年)―第 三共和国(1875 年, 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第四共和国(1946 年)―第五共和国(1958 年到今天)。 2.政局特点 政局动荡不安,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3.共和道路曲折的原因 (1)内因 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 派之间斗争不断。②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③法国小农经济发 达,君主制传统根深蒂固。④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 对弱小,而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⑤保皇派分为三个派系,相互倾轧,不 能形成合力。⑥广大工农群众、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 (2)外因:当时欧洲封建势力异常强大,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33 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4.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背景 ①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②资产 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③1875 年 1 月,国民议会以 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内容 ①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 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 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③《马赛曲》为国歌,7 月 14 日为国庆 日。④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但共和之路并不平坦。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3)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保皇派势力,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全确立;为 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还需进行长期的斗争。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 (1)背景 ①19 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宰相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实行“铁血政策”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统一大业。1871 年 1 月,德意志帝国建立。 (2)特点 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原因:①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 统一,近代化过程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普鲁士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 义传统。 2.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①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②确 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解散议会和 决定对外政策。③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34 力。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所立法案须经皇帝批准才能有效。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 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作用较小。 (2)特点 ①皇帝和宰相权利较大。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 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评价 ①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民主立 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家统一和君主 立宪制的确立,使德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 19 世 纪末,德国已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点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两种模式分析 (1)民主化模式――英、法、美。基本特征:①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实行普选制。②实 行真正的政党政治。③形成了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是真正的立法机构。 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都经历了一场大规 模的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扫荡了旧的统治势力,使人民接受了革命的洗礼;②以天赋 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启蒙思想为武器。 (2)专制主义模式――德、俄、日。基本特征:德国实行的是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主义; 俄国则一直坚持沙皇专制,整个近代根本就没有设立过真正的议会;日本实行的是天皇体制, 1889 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没有相对成熟的资 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②德国通过王朝战争、俄国通过 1861 年改革、日本 通过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背景: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工人阶级在经济上日益贫困,在政治上享有 的政治权利也十分有限;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 锐起来。 (2)内容: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 1831 年和 1834 年法35 国里昂工人起义、1936 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 1844 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结果:三次工人运动失败了,但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 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说明无产阶级的斗争只有用科学的革命理论做指导, 才能取得胜利。 2.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①时间:19 世纪初。②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主要内容: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人剥削人的现象深恶痛绝;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设想。 (3)意义:空想社会主义无法实现,但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是非常重要的,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 (4)局限:不能科学的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到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寄 希望于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因而是空想无法实现。 3.革命导师的活动 (1)马克思在大学期间,参加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 法思想,后来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2)1843 年,马克思来到巴黎,巴黎生活是 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原因是: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 接参加了工人活动。(3)马克思在 1844 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第一次指明无产 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表明马克思已经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 变为共产主义者了。(4)1845 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次会晤,两位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 同的战斗历程。 4.马克思主义诞生 (1)诞生条件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②阶级基础:19 世纪 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③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本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