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含水层厚度富水性

不同含水岩组的富水性等级划分[1] -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不同含水岩组的富水性等级划分[1]
导读:反映地下水形成特点以及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岩性时代、水质、水量变化规律,要求综合水文地质图在野外工作阶段及时确定含水岩组的分布界线及各类水点的位置和富水,少数地区也可以依据类比法确定岩组相对富水性的强弱,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则应以井(孔)涌水量的大小圈定,各类双层含水层结构以及下伏含水层顶板埋深及富水性,地层划分主要依据含水岩组需要适当简化合并,在同一岩组类型中以颜色的深浅或色调线条的不同方向表示该
&&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8.2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
8.2.1目的及任务
1:5万综合水文地质图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普查、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等野外资料的综合反映。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目的是全面、系统、清晰地反映工作地区的水文地质规律,阐明地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埋藏条件,反映地下水形成特点以及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岩性时代、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地下水资源分布,并提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措施,圈定地下水开发远景地区,为今后的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要充分、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力争具有科学性、地区性、综合性、实用性、艺术性。为提高编图精度,要求综合水文地质图在野外工作阶段及时确定含水岩组的分布界线及各类水点的位置和富水性界线等。
8.2.3内容及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
(1) 主图(1:2.5万或1:5万平面图,并附图例)。
(2) 剖面图。
(3) 辅助图件。
(4) 说明书。
主图反映多种水文地质因素,并有重点地突出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基本原则是,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考虑水资源的综合评价,突出地下水资源远景区,兼顾一般水文地质条件。潜水与承压水,松散岩层和基岩的含水岩组皆表现在一张图上。若下伏有主要含水岩组则以隐伏型加以表示,并有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控制水点,以便尽可能反映较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
主图的主要水文地质内容
(1) 含水岩组的分布。一般是数个含水岩层的集合体,且常处在不同的层位,因而要求以地质时代确定含水岩组的垂向顺序。
(2) 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由于比例尺和研究程度所限,除以水点资料圈定外,少数地区也可以依据类比法确定岩组相对富水性的强弱。研究程度较高,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则应以井(孔)涌水量的大小圈定,其富水程度的指标数则在图例中标明。
(3) 反映含水层的顶底板的埋藏深度,潜水、浅层承压水或深层水水位埋深,各类双层含水层结构以及下伏含水层顶板埋深及富水性。
)地下水化学类型及矿化度的表示。地下水矿化度分级、热矿水、肥水和超标的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
(5) 典型的自流水盆地。自流水盆地的界线以及自溢区均以特殊形式表示。
(6) 地层(或岩体)代号及其界线。地层划分主要依据含水岩组需要适当简化合并,或进一步细分至段。
(7) 地质构造表示。与地下水有关的深大断裂带、断陷盆地、深大断陷带等。
(8) 地表水系。注意水文地质要素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以及区域地下水径流与地表水系的关系。
(9) 代表性的控制水点。如著名的泉、有代表性的井(孔)。
8.2.4表示方法
8.2.4.1 单层结构含水岩组表示
(l) 采用底色法,按照不同的色序表示不同含水岩组类型及其分布,在同一岩组类型中以颜色的深浅或色调线条的不同方向表示该岩组的富水性的强弱。下伏含水岩组的顶板埋深可用等值线表示。
(2) 用花纹符号表示咸水、微咸水和超过规定标准的有害微量元素,大面积咸水可用灰色图例表示。
(3) 用与含水层时代相同的色序等值线表示地下水位埋藏深度。
(4) 用地质图例规定的地层符号和界线圈闭岩层分布范围。
(5) 图面上控制水点(井、泉、孔),应表示出孔深、含水岩组涌水量、水质、水位等有关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8.2.4.2 多层结构含水岩组的表示方法
松散岩类孔隙水多层结构含水岩组,一般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或浅层水与深层水上、下两层的双层结构或上、中、下三层结构。岩溶水多层结构含水岩组有被第四系含水层覆盖的覆盖型岩溶水,隐伏于其它地层的埋藏型岩溶水。因此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与隐伏碳酸盐岩类岩溶水,或者碎屑岩类裂隙水与隐伏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组成的双层或三层结构形式。
表示方法:
(1)双层结构的表示方法是采用宽、窄条相间,宽条代表上部潜水,窄条代表下部承压水,富水性用不同色调表示。如果是三层含水组则可采取等值线(注明富水性等级)或编制镶图以及其他方法加以表示,并仍以色调区别富水性等级。以宽窄条表示下部含水组的顶板埋藏深度,用不同色调反映富水性大小,宽窄条相间反映上下层结构。
(2)把双层结构含水组的上部含水组视为一个空间,在图的同一个层面上表示;而把双层结构的下部含水组视为另一个空间,作为另一个层面表示。第一个层面采用底色法以不同的色块图例表示不同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强弱;第二层面的松散岩类下部含水组或覆盖在其它地层下的隐伏岩溶水,则根据它们的富水性级别和含水组顶板埋深,分别设计不同方向的晕线图例,用区域法表示。二者是叠置关系,而不是组合关系,它们之间的图例都是独立存在的,从而在平面图上反映两个层次。对于隔水层,可用棕色方格表示。
8.2.5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
松散孔隙水
(1) 浅层淡水或潜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5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 m3/d
(2) 深层淡水或承压水顶界面埋深――采用绿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5 000 m3/d
1 000~5 000 m3/d
&1 000 m3/d
(1) 裸露型(水位埋深小于50 m)――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 m3/d
(2) 覆盖型或埋藏型灰岩顶板埋藏深度――蓝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单井涌水量&5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 000 m3/d
(1) 基岩裂隙潜水――水位埋深小于50 m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 &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 &100 m3/d
基岩裂隙潜水及承压水顶板埋深――红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1000 m3/d
100~1000 m3/d
(1) 冻结层上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
单井涌水量 ≥100 m3/d
单井涌水量 &100 m3/d
为了反映地下水的形成,平面图上必须反映出含水地层断裂及褶皱构造,表示出基岩产状及断层的走向延长方向和性质;沿储水构造界线,加绘蓝色小圆点表示储水构造形成的富8.2.5.6线)线条表示。若复杂可做辅助。
8.2.5.7控制性水点
控制性水点(孔、井、泉),一律按规定的符号用蓝色表示,矿泉水采用桃红色,钻孔及各种集水建筑物用红色表示。图面上一般应有控制水点5~l0个/dm2,包括钻孔l~4个。
所谓含水岩组是指含水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岩层,归为同一含水岩组,多属于含水岩层的集合体,反映了地下水赋存的空间条件。
8.2.5.8富水性等级划分
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等级的划分,要根据各含水岩组的结构、埋藏条件与补给来源等综合因素,结合勘探孔或生产井资料划分(表8-2)。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资格考试、党团工作、工作范文、文档下载、旅游景点、办公文档以及不同含水岩组的富水性等级划分[1] 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岩层“富水性”及评价方法探讨
岩层富水性是水文地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特别在编制综合性水文地质图件中,岩层富水性更是一项必须反映的内客。因此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对此有过不少论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但是随着水文地质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在实际应用中,对“富水性”的涅解含混不清,使用上也比较混乱。有必要对“富水性”赋予确切的含义,并尽可能制订出统一的评价方法,以便统一名词概念和指导生产实际。根据前几年的工作体会,本文将对此做些探讨。一、“富水性”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富水性”这一术语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人的(俄文为BOHOO6。。。HOC。。),我国水文地质界一直沿用。在五、六十年代,地下水资源评价尚处于初级阶段,还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那时认为哪个地段(岩层)打出的井孔涌水量大,则那里就富水性强,打出的井孔涌水量小,富水性就差。所以通常把井孔涌水量大小作为评价指标。由于井孔涌水量大小既与含水层渗透箭力和井孔揭露含水层的厚...&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岩层富水性评价是编制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一直受到水文地质界重视。在五六十年代,富水性是指含水岩层向人工或天然的排泄点输导水量的能力。一七卜年代以来,地下水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采橇大于补给敏的供水水源地增多,人们开始广泛深入地探讨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含水岩层富水性一与地卜水资源的联系自然就密切起来。同时,对“富水性”也相应有r新的理解,赋予新的含义,认为富水性强首先应表征地下水资源丰富程度,富水性弱则首先应表征地下水资源贫乏程度。实际应用中“富水性”要用地下水资源定量指标来表征。 笔者认为,突出地下水补给量在评价岩层富水性的胜导地位是必要的。因为采补是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一个水源地必须有补给保证,才能维持长期开采。但确定了补给模数,还不足以解决弓!水建筑物可能的出水录问题。作为供水水源地,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开采条件,即可以通过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取水工程把地下水取出来,所以含水岩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导水能力...&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本文对潘西煤矿19煤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潘西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以往突水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六个影响因素;对采场煤层底板应力状态及项、底板岩层运动规律做了分析;综合大采深(采深≥650m)条件下矿井底板破坏深度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以及大采深矿井实际突水资料,对大采深条件下的煤层底板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原始导高带及采动导高带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分析了煤层底板的综合阻水性能,对潘西煤矿19煤底板岩层的阻水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断裂构造突水机制,包括断层的原始导水性及采动活化特点,从力学角度分析了断层的增展机制及其对突水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含水层的富水性、构造影响、水压、隔水层阻水性能等因素,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方法建立矿井底板突水预测模型,对整个矿井进行了突水危险性分区;对采场突水条件进行了分析,将采场底板条件划分为三种模型,并建立了相...&
(本文共100页)
权威出处:
一、引言 含水层某区的富水程度是一个模糊概念。依据富水程度对含水层进行富水性分区是一个模糊事件。对这一事件,以往,人们总是根据含水层的导水性能和释水性能硬性地规定几条界线来处理。例如单位涌水量多大,含水层多厚、颗粒大小等等。这种划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下水的赋存、运移规律。但是,它存在明显的不妥之处。首先,它对模糊事件的处理采用了简单的、确定型的方法。其次,它对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因素考虑得也不甚全面。这就不可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也不可能对含水层的富水区作出正确地划分。笔者认为,含水层富水区科学的划分方法应该是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模糊数学方法。用模糊数学提供的特殊工具来处理模糊事{‘卜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就是这方面的一次偿试。二、含水层富水性的综合评 判项目 目前,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往往仅依据含水层的导水性能和释水性能的好坏(含水层水j乒方向导水和垂直方向释水的强弱)来划分,对地下水的再生性能和可利川忆.考虑甚少。...&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宿南矿区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发生了多起“底含”突水事件(宿南矿区“四含”与“底含”对应)。区内多年的开采实践表明,对于不同开采范围内留设的煤岩柱类型、煤岩柱高度的尺寸,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其原因是“底含”富水性对于合理的煤岩柱留设具有相当大的影晌,不同矿区“底含”的富水性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四含”形成时期的沉积特征与富水性程度之间又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确定合理的煤岩柱类型和尺寸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的赋存条件和富水性,即“底含”的水文地质特征。是从这一目的出发,以宿南矿区祁南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影响“四含”的沉积相与富水性研究,以期为解决宿南矿区水平开采时“四含”水的防治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一、研究区概况宿南矿区位于宿州市东南部,属宿州市祁县镇、西寺坡镇和固镇湖沟镇管辖,矿区中心位置距宿州市约25km,目前有桃园、祁南、祁东煤矿等3对生产矿井。祁南煤矿地下底层分层清晰,井田范围内揭露的地层有石炭系、二迭系、第三系和第...&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在研究新生界第四含水层“四含”对于第一水平上覆安全煤岩柱留设类型的问题上,充分考虑了新生界的“底含”、风化带水文地质特征,而且还提出运用相似模拟、数值分析、建立耦合模型等方法,来确定不同煤岩柱类型及其高度的留设方案[1-5]。文献[6]通过钻孔探放水,对涌水量变化进行分析,以此来评价含水层富水性程度;文献[7]从漏水孔、抽水孔试验资料与下伏地层之间的关系以及富水性与构造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含水层的富水性规律等等。以上研究表明,探明和正确评价新生界松散层底部“四含”的厚度分布、岩性组合、富水性等特征,对于确定留设安全煤岩柱类型,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充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8-10]。1研究区概况孙疃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孙疃集是其中心位置,向北东距宿州市约23km(见图1)。孙疃井田内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25~27m,一般26m左右。本矿位于童亭背斜...&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1 概述三灰水的防治是滕南矿区各矿井的重要防治水工作。由于三灰水突水时来势猛,危害大,规律难以掌握,因此在防治水工程的布设时,往往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不清,致使工程造价太高,或者是由于对三灰水估计不足,造成突水事故的发生。五灰在滕南矿区,由于其厚度小,一般不富水,如柴里、蒋庄、田陈等矿,但在高庄矿井1999年4月探邵集断层带时发现五灰富水,且水量较大,因此矿井在西五采区开拓过程中,为了达到安全顺利的穿过三灰、五灰含水层,特提出本研究课题。2 三灰富水性的分析研究2 1 三灰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案三灰是承压含水层,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和岩溶富水,富水性极不均一,矿区内单位涌水量最大5 24L/s·m,最小几乎为零,相差极大。浅部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向深部富水性逐渐减弱,一般以静储量为主,动储量有限,能够疏干。在三灰水防治方面,以往的工作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推测的多,查清的少。由于缺乏准确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往往造成防治方案盲目,针对性...&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含水层富水性及对边坡开挖影响研究_教育科学博览杂志社
电话:+86-8
电话:+86-8
电话:+86-8
最新关注话题
&&&《教育科学博览》杂志由中国教育科学协会主管,教育科学博览杂志社主办, 1999年创刊,是一本反映国内外最新教育科技进展、最新政策与发展动态及国内外各类科技教育活动信息的国家级学术...【】
含水层富水性及对边坡开挖影响研究
作者:梁泽鹏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总指挥部&&北京市&&100000)
摘要:&&为实现边坡的安全开挖,基于昆明南站新生界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新生界含水层水质情况、渗透系数(K)及贮水系数(u*)的特征,分析了新生界含水层的富水性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新生界富水性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南站新生界含水层为弱-中等富水性含水层,对边坡开挖有一定影响,要做好排水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富水性&&基坑开挖&&渗透系数&&贮水系数&&水质分析
Study&on&the&Effect&of&Water&Abundance&in&Aquifer&to&Slope&Excavation
Liang&Zepeng
(General&Command&of&China&Railway&Construction&Corporation&Limited&&&Beijing&100000)&
Abstract&&In&order&to&achieve&a&safety&side&slope&excavation,&based&on&the&hydrogeology&condition&and&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of&Kunming&South&Station’s&bottom&aquifer&of&unconsolidated&formation,&it&discusses&the&water&quality&condition,&coefficient&of&permeability&(K),and&water&storage&coefficient&(u*)&of&the&unconsolidated&formation&and&researches&the&water&abundance&condition&of&the&fourth&aquifer.&On&this&basis,&the&effect&of&water&abundance&in&aquifer&to&slope&excavation&was&given.&The&results&show&that&the&Kunming&South&Station’s&bottom&aquifer&of&unconsolidated&formation&was&a&moderately&water-rich.&It&had&certain&influence&on&slope&excavation&and&waterproof&and&drainage&measures&should&be&well&done.
Keywords&&Water&&Slope&&nbs
教育科学博览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本站资料。
客服电话:8 传 真:8 投稿信箱:(网上投稿三个工作日内回复)通常采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地下水的富水性_百度知道
通常采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地下水的富水性
富水性是指岩层能给出水的能力。学科:水文地质学词目:富水性英文:water yield property释文:含水层的出水能力。一般以规定某一口径井孔的最大涌水量表示。它是衡量地下水开采时含水层出水量的标志。根据含水层中一定降深条件下的井、孔涌水量、含水层的富水性可划分为俯供碘佳鄢簧碉伪冬镰强富水的:最大涌水量&10升/秒;富水的:l~l0升/秒;弱富水的:0 1~1升/秒;贫水的:0 01~0 1升/秒;富水性复杂的:各井、孔、泉最大涌水量相差悬殊。也有按每小时出水的吨数进行划分的。农业供水中为了使用方便,将含水层富水性划分为可供l0英寸、8英寸、6英寸、4英寸、3英寸(1英寸=25 4毫米)水泵抽水的或可供水车取水、人工取水的等。--------------------------------------------------------------换算方法及公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富水性指数法--《煤炭学报》2011年07期
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富水性指数法
【摘要】:为了查明矿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以平朔井工一矿4煤顶板含水层为例,在分析确定影响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基础上,充分挖掘矿井基础地质资料,采集各主控因素数据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各自专题层图,并对多源地质信息进行复合叠加处理,运用非线性(如人工神经网络等)或线性(如层次分析法等)信息融合方法,确定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的各主控因素"权重"系数,建立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的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评价模型,计算确定富水性指数,最终实现对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提出其分区划分方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P208;P641.461【正文快照】:
从剖面上看,煤系地层顶底板和其间往往沉积分布多个充水含水层(组),煤层与含水层(组)相互沉积、相间赋存。矿井在建设和煤层开采过程中必然要揭露、破坏或扰动顶、底板这些含水层,故矿井出现涌(突)水现象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的涌(突)水问题是否会引发矿井水灾、甚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武强;张志龙;张生元;马积福;;[J];煤炭学报;2007年11期
武强,黄晓玲,董东林,殷作如,李建民,洪益清,张厚军;[J];煤炭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丽,张继贤,乔平林,燕琴;[J];测绘通报;2004年02期
曹金亮,韩颖;[J];地下水;2005年02期
张继伟;黄歆宇;王红旗;;[J];海洋技术;2006年01期
冯启言;周来;杨天鸿;;[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张红日,吕大炜,宫红月;[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年01期
李德忠,赖达金;[J];煤炭科学技术;2004年03期
周林飞,孙舸,谭艳芳,高云彪;[J];人民珠江;2005年04期
刘勇,巫锡勇;[J];四川建筑;2004年05期
章仁俊;陶晓燕;朱九龙;;[J];生产力研究;2006年09期
刘广润,刘吉平;[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金玲;[D];长安大学;2004年
尹尚先;[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
左文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谢久兵;[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陈天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景继东;[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泽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孙美玲;[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张静;[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丁晓球;[D];新疆大学;2003年
严丽娟;[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陈开圣;[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张凯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王道平;[D];中南大学;2004年
游达;[D];中南大学;2004年
蒋廷臣;[D];长安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家林,钱鸣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施龙青,韩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项远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3年05期
靳德武,马培智,王延福;[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年06期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J];煤炭学报;1996年03期
王经明;[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施龙青,韩进,宋扬,张伯平,张希平,卜昌森;[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武强,陈珮珮,董东林,孙卫东,魏迎春;[J];地震地质;2002年02期
司海宝,杨为民,吴文金;[J];煤炭工程;2004年10期
韩崇昭,朱洪艳;[J];自动化学报;2002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温淑瑶,马占青,周之豪,马毅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左人宇,龚晓南,桂和荣;[J];东北煤炭技术;1999年05期
武强,陈珮珮,董东林,孙卫东,魏迎春;[J];地震地质;2002年02期
李雪平,唐辉明,陈实;[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谢芳;;[J];科技广场;2006年08期
李家祥;[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4期
武强;庞炜;戴迎春;俞佳;;[J];煤炭学报;2006年03期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段水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1期
胡昌平,周永红;[J];图书馆论坛;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龙;[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新慧;王刃;;[J];全球定位系统;2007年05期
郑晓娟;赵素霞;;[J];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06期
杜辉;;[J];铁道勘察;2010年03期
樊哲文;刘木生;沈文清;林联盛;;[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戴水财;朱建军;张学庄;唐利民;;[J];北京测绘;2007年01期
戴水财;朱建军;张学庄;唐利民;;[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韩密;陈国旭;董高梅;;[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12期
李国胜;郭兆成;;[J];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周潮;南晓娜;;[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孙华芬;赵俊三;肖龙山;;[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雯;;[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徐建民;汪海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徐驰;姜琦刚;李远华;邢宇;;[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杨育军;;[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阿拉腾图雅;玉山;;[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马丹;郑锴;涂振前;;[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梁琳;;[A];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5年
缪爱兰;王淑香;;[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缪爱兰;王淑香;;[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梁京涛;王军;王猛;马晓波;江煜;杨铭军;;[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郝芳 钱丽苏 孙长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邹志鸣;[N];中国测绘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目;[D];武汉大学;2005年
程雄;[D];武汉大学;2009年
於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苏斌;[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标;[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李桂荣;[D];新疆大学;2008年
胡超;[D];中南大学;2011年
钟伟;[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张久川;[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詹中泽;[D];西南大学;2012年
张淑萍;[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王静宇;[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王利鹏;[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李行;[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水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