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想咨询出国打工加拿大留学的情况(加拿大),有经验的哥哥姐姐请帮忙在线等

中学生怎么出国留学,福建留学有没有同行的,去加拿大_百度知道
中学生怎么出国留学,福建留学有没有同行的,去加拿大
提问者采纳
再加上手续繁杂,我也有去找过.. 国外文凭认证是国家专门针对海外留学认证的机构......。因为时间紧迫,有些关系还是没打得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出国留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去旅行社办,都不用你操心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父母说叫我去留学啊,我还是个高中生,所以肯定得先上加拿大高中不是吗?_百度知道
父母说叫我去留学啊,我还是个高中生,所以肯定得先上加拿大高中不是吗?
那麻烦大家给介绍下啊,去什么样的学校好一些。我打算读完高中接着申请大学的。
提问者采纳
是得在那边读完高中再申请大学的
建议你去达英国际学院,这是一所私立学校,那里语言课开学期较多,而且有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语言课程。这个对于留学生是个好条件哦。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是的,如果你在中国没有完成高中课程,基本上是到加拿大继续就读高中课程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上加拿大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加拿大达英国际学院吧
还不错,你可以去那里读,那里提供安大略省10年级以上的高中课程,然后顺利毕业后可以申请加拿大任何一所大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中毕业留学美国和加拿大的常见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毕业留学美国和加拿大的常见问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
> 日记+经验
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日记+经验栏目,提供与日记+经验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将自己移民新西兰的新鲜见闻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而且去年出国留学网小编去新西兰度假的时候发现,新西兰的确是一个可以慢慢体验生活的地方,可以写写东西,思考人生。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位新西兰移民的新西兰移民日记。
新西兰创业移民日记
经过了1个多月的准备,12月1日终于开业了,开在一个小的SHOPPING
CENTRE里面,开业第一天和第二天才做了几十元营业额,有点晕,然后慢慢上升。整体看比预计的要略差。到今天为止快一个月了,总算是保本的。每天的店铺开支是200纽币,平均毛利也是200纽币,等于白做。这里工资比中国要高,15元每小时,每周40小时,就是600元每周。
传说中新西兰适合创业的说法并不属实,不要说创业移民,就是当地人创业的成功率也比中国做小生意要低。
新西兰做再小的生意,都需要律师,会计,保险,POS机,门头,电话等,就要大几千纽币了。中国开创个一个人的小生意费用不超过1000人民币,算下来才200纽币而已。办很多事都有花样,一言难尽,遍地是坑。不是自己经历,就算在NZ住10年,也无法了解。你怕偷可以买保险,但偷还分好多种,白天偷了是不赔的,就算全部符合要求,垫底费,就是国内的不计免赔就要几千纽币,还是白偷。和大公司合作必然有合同,而合同和实际操作的标准有较大区别,主动权始终在大公司手里,类似与中国的立法严而执法松。大公司效率低确能长期生存,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在于制度,保护强者欺凌弱者的制度。其本质倒有点象中国的国企。两者都不能做到长期创新和优化管理,但确能保证利益。在中国私企告国企可能法院不受理,在NZ穷人告富人根本付不起律师费。中国人是直接耍懒,洋人是彬彬有礼的耍懒,本质是一回事。
新西兰华人最赚钱的是各种中介,租房,卖房等提供专业信息与服务的赚钱是应该的。移民中介主要工作就不是提供信息了,信息移民局网站都有,不懂也可以直接打电话问,就算不懂英文,找个懂的帮忙也用不了多少钱。移民中介的实际作用是帮客户包装,说白了就是作假。这些人拿到PR后好多成了寄生虫,把全家老人孩子都弄过来,尽全力向新西兰索取。以弥补前期付出的代价。都这么搞法,NZ就逐步沉沦。如果美国的主流文化是精英主义的话,其实中国也是。父母都希望孩子努力向上,成为社会的栋梁,在给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NZ不是。部分人不是也没关系,多数人不是的话就难办了,总得有人被吃吧。所以有儿子的移民来NZ要三思,男孩子不是非要杰出,但也不是非要平庸不可。前段时间北岸大批老样人集会,口号是让亚洲人回亚洲去,我深表理解。
这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到处鸟语花香。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什么样的人都有。除了中国人,泰国,韩国,缅甸,柬埔寨,非洲,印度等国的穷人移民过来的也很多,本来就是大杂烩,也就谈不上排外或排华了。基本规律是穷国移民去富国。NZ当地人移民去澳大利亚的人数也屡创新高。从来没见过美国移民来NZ的。据说来的一般1年内又回去了,所以看不到。有些人原计划是拿了NZ的CITIZEN后去美国,但由于07年美国修改了法律,限制外国人去美国工作,这些人就只能留在NZ了。
移民并不都幸福,但都不愿意说出来。这个就象旅游一样,花钱买罪受,自己还不后悔。除了不后悔,回到家还要跟别人吹嘘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虽然NZ的生意难做,但预计做到盈余难度不大,早期登录的创业移民的业绩逐步好转。现在店里请了个小伙子,15刀每小时,每周40小时,做的挺好的,我很满意。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新西兰留学生活日记分享,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出国留学网为你详细解答。
新西兰对外的宣传语叫做&100% Pure
NewZealand&,核心词是Pure,一拳击中全球化大潮中被&不纯洁&裹挟的人们的脆弱的心灵。不过我在想,如果把100%
Pure改为麦当娜同学著名的Like a Virgin是不是更性感、更吸引男同志们一探究竟呢?
几年前我曾经拜访过新西兰,由于时间关系,旅游地仅限北岛,不过,虽然只有短短十天,已经让我忍不住要称呼它为&我的故乡&了&&顺便透露一下,回国后我曾写过一篇游记,标题叫做《心在那里,似羊在山上》,个人认为这是本人写作史上最烧包的一个标题,而且我乐于被人称为烧包。
带领我饱览如画风光的,是从首都惠灵顿特地赶来的一个当地导游,在我呆在新西兰的十天里,他开着红色的丰田卡罗拉带着我,两个人即走即停,即停即走,心态之闲散,完全可以用放羊来形容。而我作为一个来自云南高原、见惯大自然杰作的人,也动辄被当地壮美、纯洁的风光所折服。
此外,新西兰人对运动的爱好,也让人叹为观止。其运动项目之多、参与人数之广,绝对让号称&体育强国&的中国人汗颜。而且,新西兰人的运动是快乐的、与自然打交道的,不像中国人以金牌为本,前半生花钱挣金牌,后半生花钱养伤病。看着街头一张张红扑扑的脸、一个个健硕的小伙子,你会觉得空气中都弥漫着朝气。
最让人享受的,是新西兰人的&纯洁&。开车的时候,凡到路口,凡有车辆或行人,开车的人一定会将车刹停,并做出&你先过&的手势;在路上溜达,凡遇到行人,一定会热情地招呼&你好&(当然,他们说的是新西兰英语);无论是服务别人或者接受服务,一定会说&Thank
You&;无论旅游景点的客流有多高,一定不会有满地的垃圾或者&Tom HasBeen Here&、&Tom Loves
Mary&等&墨宝&。总之,你可以干干净净地去一个地方,然后再干干净净地回来。
这样的地方在新西兰比比皆是,而且,那都是普通人每日活动的地方,而不是像西藏一样,神秘得宛若在与神灵对话。能把俗人荟萃的地方保留得和圣地一个水准,确是新西兰的伟大之处。
我始终认为,有些地方是不用实地去的,比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动动鼠标就完成旅行,而且感觉差异不大;但有些地方确是要&御驾亲征&的,它满足的不是大脑,而是心灵,而信息化的脚步不论迈得多大,也始终不能够解决灵魂的问题。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爱尔兰留学日记经验分享,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出国留学网为你详细解答。
刚来爱尔兰留学的学生将会被安排住在Host
Family家里,住了四周后一般都会自己找房子住,因为住在家庭里面费用太高了,一般都在四百磅左右,而且一般都是住在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
现在找房子倒不是很困难的事,在一个象学生中心(USIT)的地方有一块交流板,中国人可以在上面贴纸条,交流住房的信息。一般在家庭里住了两个礼拜后可以开始找房子,如果有四五个朋友一块想找房子的话,可以在板上写上自己的要求,一般有House和apartment等,前者一般比较大,有多个房间,后者则象国内的商品房似的,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等。如果只是有一两个人想一块找房子的话可以去板上找那些只想招一两个人入住的信息,一般都会找到。平均的房价在一个人一个月120-200爱磅。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单考虑房价,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象离中心的远近、房子所在地是否安全、房子其他住的人是不是值得信赖、房子设备是否齐全等,都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租的房子里面房东都会给配上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烧水机(效率特别高)、炉灶和淋浴设备,都挺方便的。这里都是用的电,没有煤气什么的,电费不是很便宜,不过水是完全免费的,而且达到直接饮用标准。这里的气温还行,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也不是很热,屋里有电暖气,都是单独开闭的。来这里的朋友没有必要带锅什么的,愿意的话带双筷子就行,刀叉什么的很便宜这里,不过菜刀有点贵&&这里的电压是250V,50HZ的,国内的电器都能用,如果带电器的话,可以带一些充电电池(5号和7号),很重要的一点,这里的插头和国内的插头不一样的,最好从国内带一个转换插头过来,看清楚图片上插头长什么样子,别买错了哦&&根据我的经验,最好再带一个带两相和三相的多用插头过来,一般都会用得上的。
一般来这里后的一两个星期之内,学校都会帮助学生开办银行帐户的,开完帐户后可以把随身带的美元存入银行,不过存的时候就都转换成爱磅了。也可以留一些美元不存进去,回国什么的都能用到的。(点击这里看银行信用卡)街上到处都是提款机,取钱很方便的。帐户办完以后就可以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啦&&落地签。一般来说落地签需要在到达爱尔兰的一个月之内办理,很多学校都不协助学生办理,得自己去移民局(照得不大好)办理。办理落地签需要带着护照、两张相片、银行开出的存款证明(一般需要1500以上的爱磅存款)以及学校开的介绍信,因为移民局办理落地签的地方不大,而每天去人的都很多,所以得很早就去那里排队,先扯一个号,然后等着叫到自己的号的时候去窗口,有的时候上午扯的号会一直等到下午,不过一般来说落地签都没什么问题的,英语实在不行的可以叫上朋友一块帮忙,受理后一两个星期之内绿本就会邮到你填的住址(一般都是家庭地址)。办完落地签之后所有要办的事就差不多了,切记的是绿本千万不能弄丢,否则会麻烦多多&&来学校一周左右,学校会把保险卡发给学生,一般来说学生证和保险卡都得带身上,随时有可能用到,而绿卡和护照则得好好保存在家里。
一般来说刚来这里的时候学生都会买月票坐车。上图左上角那种是专门给外国留学生办理的月票,需要拿着学生证到票局购买,价钱是44磅,可以坐任何BUS和火车,当然不能坐出租车^_^,这种票可以坐四个礼拜。右上角的那种是专门用来坐DART的票
留学生活在外人看到的光鲜背后往往充满着酸甜苦辣。接下来出国留学网小编与您分享一篇耶鲁大学毕业的大牛考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历程。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利用到德国波茨坦大学任教的机会,在欧洲晃了一年,又回到美国。与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已经在名字当当响的大公司任职,踏上了锦绣前程的正轨;有的即将进招牌闪闪亮的研究生院、医学院读书;有的本事更大,在做这一切的同时,还没耽误了结婚生孩子。我对自己的未来盘算一番,盯住了读法学院。
读本科时就听学哥学姐说过,很多文科毕业生在难以确定自己未来究竟该干什么的情况下,常常选择去读法学院。看来我就属于这种情况了!仔细想想,障碍倒也不少,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那不菲的开销。一年学费就是三四万美元,还得加上生活费。拿奖学金?难于上青天,顶尖的法学院甚至根本不设奖学金,最多是帮你贷款。 3年下来,不少法学院毕业生身负10万到20万美元债务,于是不得不违背追求社会正义的初衷,给大律师事务所卖命,拼命赚钱还债。
&法律博士&实际上是&法学学士&
看了有关介绍才知道,原来一般人说的&法律博士&,并不是真正的&博士&,尽管它叫作&Juris Doctor&,简称&J.D.&,其实是一个学士学位,拿到这个&法学学士&学位之后,还可以再接着拿硕士(英语中叫L.L.M),甚至是博士----那才是真正的&法学博士&!
不过,一般的美国律师,拿个&法学学士&就够了,很少有人去接着攻硕士博士的,就算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对于挂牌开律师楼的事业似乎也没什么太大帮助。连哈佛、耶鲁法学院的教授们,大半也只有&法学学士&的学位。
那么,是谁在读这些法学硕士和博士的学位呢?我不禁好奇地去查询了一番。原来,大部分是国际学生,他们先在本国大学拿到了&法学学士&学位,然后考进美国的法学院来拿法学硕士甚至法学博士,再回本国去,或者教书,或者当律师或法官。
不过,尽管J.D.只是美国法学界起码的学位,但它的含金量比一般学士学位高出不知多少。
这个J.D.学位之难拿也是众所周知的。在申请这一关时就得经过筛选----被&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专科协会。律师申请执照之类的事都由它管)认可的法学院只有187所,每所的名额有限,每年都有大批学生申请了多所法学院,最后却两手空空。尽管学习只有3年,但压力很大,说得邪唬一点,得死去活来脱几层皮。在次一点的法学院,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后是否能端得上一个饭碗。所以在法学院,同窗之间刀光血影,恶性竞争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正上法学院的朋友给我讲了不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恐怖故事,什么在交论文前夕图书馆的必读参考书被人故意藏起来啦,自己收得好好的笔记忽然不翼而飞啦之类的事,让我汗毛直竖。
我看过的不少书还正色提醒:法学院是专科学院,教学内容相当偏,法学院的学位对跨进法律界的人不可或缺,对于别的职业来说一点用都没有,甚至还可能起副作用:雇人的企业、机构看到你花了大钱拿到了法律学位却不去当律师、法官时,会对你这个人的常识、判断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号。我拿着机票乘上了开往美国的飞机。
来到了美国。第一感觉就是好荒凉。机场出来一路上都是杂草和土坡坡。我想可能是因为洛杉矶以前是沙漠地质的原因。而且高速公路两旁都是垃圾。谁说美国人爱干净啊?!我看不然。
出机场的时候看到咯那个来接我的Jenny.看起来好土啊。她男朋友也是。感觉有点像落魄青年。
LA的阳光真的不是吹的。洒在身上感觉暖阳阳的。一点都不会觉得热。时而会吹来清凉的微风。那叫一心旷神怡啊。经常生活在阴郁天气下的成都人到了这里就会充分地体会到阳光是怎样洒下来的!~
随后。她们带我去了一个又小又破又旧的手机店。买了手机。换了手机卡。
到了Bank of America.把户头开了。把钱存进去了。
反正一下午Jenny就带到我到处转。这样很好。因为这样的话。我就不太想会睡觉。时差很容易就调过来咯。坐在车里的时候。我观察了LA的公路地形。我不知道为什么。LA有许多的陡坡。开车的时候也是上坡下坡地。搞得有点像在山里开车。传说中那美国处处别墅的情景也真的出现在了眼前。道路两旁全是一栋一栋的别墅。只有在downtown才看得到想中国那样的高楼。但是这里的downtown没有中国的安全。什么抢劫,贩毒的,枪杀案,基本都在那边。所以当地的美国民众一般都不会去downtown.Jenny也劝我没事儿别忘downtown跑。这让我十分想念春熙路的繁华啊!LA街上行人出奇地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据说这里的人买车就跟买手机一样容易。所以LA几乎每个成年人出门都开车。未成年人有成年人开车接送。爽啊!~
最后。我到咯我寄宿家庭。Julie 的家。
Julie 和 Greg
俩夫妇都都是大好人!。带我参观了我的房间。感觉还可以。是双人上下床。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待留学生。所以她们就紧到问我这样合不合适啊,那样可不可以啊。真勒有一种到咯自己家的那种温馨的感觉。她们家好漂亮啊!~还有游泳池!!他们睡房间在二楼。一楼主要是客厅啊,厨房啊,洗衣间啊。储藏室啊,等等等等,看下来我觉得他们家房间好多哦~在中国的话。应该算是富人过得生活了吧。~晚餐给我吃了美味的pizza.(刚开始我还以为他们的晚饭会有很多FOOD没想到美国人的晚饭如此之简单。)可惜的是。我没吃完。因为我在飞机上吃的太多了。真的不好意思浪费她们的食物。
对不起了啦~~。
最最后。我就去睡觉哈。
以上是留学美国留学生日记,希望能对有意赴美国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
声明:作者写这篇文章真正的目的不是来记事,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对新到大学没买车的同学给予一些帮助。
为什么是历险记而不是游记呢?因为过程历经千辛万苦,现在想想,真的是年少胆子大。现在我就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历险记吧!
原定计划在感恩节的前一天到达芝加哥,酒店定的是在密歇根大道上的万豪酒店。因为提前预定的原因,价格比较合适。房费150刀一晚,我们4人定了两间房2晚,定金交了600刀左右。
去的车次是定的灰狗快运(美国比较知名的客运公司),原定早上7点45发车,发车地点在拉法叶火车站。每个人是47刀从西拉法叶到芝加哥(我就读于普渡大学,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西拉法叶市)。
到了去芝加哥的前一晚,我们因为觉得还要走到拉法叶火车站坐客车,要起很早,而且想到到车上可以睡觉,于是除了一个人睡了5小时(这伙计就是后面有中国驾照的伙计),其他的人都玩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5点半,4个人便出发了。基本都是背着包,出了一个开挂的拖了个箱子。结果大天早上很大的雾,我们经过一个小时的步行来到了拉法叶火车站,通过其他朋友知道我们前面一班车刚刚走,那个朋友说很奇怪为什么前面一班晚点了。我们想可能是大雾吧,也没多在意,晚一点无所谓。结果这一等就是8点半。本来没人的车站已经有将近30多个人。看着车来了,所有人满心欢喜(实在是太冷了,都冻成木头了),本以为可以上车了。戏剧性的事件就此发生。上了将近7个人时,司机说人满了。我们剩下的这群人就很是奇怪,为啥都没有上车人就满了呢?!所有人带着气愤和抱怨,但是司机只是说你们必须等下一班,没有个出合理解释。(车票上有明确条文指出,如果客运汽车坐满,乘客需要等待下一辆的到来。)而下一班车是下午3点班,而且不能保证一定有座位。我们跑到火车站去查去芝加哥的火车,火车每天去只有一班,而且早在6点多就已经走了。如果我们当日无法赶到芝加哥去酒店check
in,房费依然会扣除。
美国街头站牌
于是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租车去。这就意味着车票全都报销了。不过为了不让房费也报销,我们还是决定这么做。作为普渡学生一般都会知道在普渡机场那边有一家租车店是全美连锁的。在普渡对的中国留学生凭中国驾照和普渡翻译件就可以进行租车。那天却很不巧,正好那天因为临近感恩节不营业,我们事先都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我们决定到拉法叶那些租车店去租。美国公共交通就是一坨屎,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所以我们又是凭自己的手机去靠脚走到店子。这一去又是1个半小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到了店子本满心欢喜的想到基本能解决了,结果意外的是,没满21岁是不能租车的,而且在拉法叶租车必须有印第安纳驾照。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普渡的租车公司因为和普渡大学有协议所以才可以让普渡国际学生租车。我们4个一下子傻眼了,没有交通工具可以让我们去芝加哥了。
左右寻思,我们最终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拼钱买辆二手车!为什么需要买车呢?因为买车没有年龄限制的,而且美国规定如果是私有汽车,可以用中国驾照和翻译件暂时性驾驶(没事儿别这样干。万不得已才行。作者只有一个印第安纳州学员驾驶证,而身边那个朋友有中国驾照和翻译件。)
决定过程中大家的意见还是偏向当
我自小在北京长大,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没出过远门,外面的世界对于我来说很陌生也很好奇。记得那是2003年刚过完春节,我便开始踏上了俄罗斯留学的征程,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与我同行的是14名中国留学生,其中5名和我是一个学校,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成为了我日后的同学。
我们经过8个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下午3点抵达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因为当时没有直达圣彼得堡的飞机,所以只能先到莫斯科然后转乘火车前往圣彼得堡。随后经过半个小时的行李搬运,坐上了送我们去火车站的大巴。火车是晚上12点发车,老师先安排我们在中餐馆吃过晚饭,然后利用等火车的间隙,带我们游览了莫斯科的夜景,并在莫大前的观景台合影留念。而当我再次来到此地时,已经是5年以后,毕业回国之前同学们自发组织的旅行了。
一天的奔波疲劳让我一上火车就很快的进入了梦乡,等我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了。3月的俄罗斯依旧很冷,冬天的积雪尚未消融,透过车窗看见两旁的雪景非常漂亮,可当时还不知道夏天的俄罗斯更加的迷人。由于我们并不是去同一所学校,所以在火车到站后互相留下联系地址便暂时分别,各自乘上了学校派来接我们的校车。
我们终于到达了学校,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日星期二上午十点。我们下车后,老师帮我们安排宿舍,我们住在预科楼5楼,2人一个房间,一个套间由2个房间组成,共用一个浴室和厕所,并且有独立的厨房供学生做饭使用。而且每个楼层还有一部免费的公用电话,在当地购买长途卡后就可以随时往国内打电话了。
等我们安顿好后已经接近中午,老师带我们到学校的餐厅吃午饭,餐厅提供的是俄餐,这让有些刚到俄罗斯的学生很难适应。我记得放到我座子上的是一盘黄米饭,两块&黑列巴&和一杯酸奶油。不过我倒觉得无所谓,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就应该让自己尽快适应环境,包括饮食。
在之后的一周时间里,老师在协助我们办理入学和落地签等手续的同时,也带我们熟悉了学校周边的环境和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当老师把课表和落地签交到我们手中时,对我们说:&孩子们,出国留学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尽量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随时可以找我。&而我们也开始了真正的留学生活。
然而初到彼得堡那种兴奋的心情很快就被孤寂感打败,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和学习挫折,更使人彷徨和消沉。虽然来俄罗斯之前就做好了&吃大苦、受大罪&的准备,但是当来到了彼得堡,进入技术大学的预科班之后,还是遇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麻烦,首先就是语言。对于俄语一点基础没有,最初几天根本听不懂。但我们的班主任玛利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非常耐心细致,一一教授我们每个人,使我们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与她对话的时间。不到万不得已她从来不说英语,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尽快学会俄语。
在俄语课上是什么都可以聊的,老师也会为了增大学生的词汇量而提出各种各样的讨论题目,比方说天气、饮食、政治、时事、艺术、文学、旅游、经济、风俗、城市建设、历史等,只是必须用俄语。有时我们抱怨俄语难学时,她就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汉语不是更难学吗?&为了尽快过俄语关,老师还会经常带你去游览城市、名胜古迹和博物馆。
除了语言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在国内时,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都不动手。来到这里,没有人可以依赖,只好上街比葫
出乎意料的多、极致的发挥
这个店有280平,分上下两层。上面卖货、下面是仓库和做午饭的地方。这个店面在米兰的&个体户&中不算小了。以至于很多老外都赞叹它的大。当推开门的刹那,中国店特有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因为,一些仿皮的鞋和包,都让这狭小而不透气的屋子里充满毒气,再加上刚装修不久的味道,让人头疼,以至于这十几天里我的衣服总是充满着这些味道。
店里有着密密麻麻的衣服、包、鞋和各种小玩意。他们总是把有限的空间发挥到极致。毕竟每周都要进新货、每天都在补货...。
以前我们认为这种店的东西都不好看,不会有人来买,没想到生意却很火爆。每天10点开门、晚上8点多9点关门,10几个小时几乎不断人。尤其4:30-6:30期间,人潮汹涌...。
二、各色的人
我在这里天天可以见到不同的人。
有黑的、有白的、有不黑不白的。
有男的、有女的、有不男不女的。
也许是因为靠近半黑区(就是棕色皮肤的),所以来店里的大多都是这种肤色的人。他们大多是打工一族,没有什么钱,所以大多都到中国人开的店里买东西。便宜是中国店的最大特色。他们很喜欢看,看完后会挑一、两件比较便宜的,再经过无数次的讨价还价买回去。也许不该这么说,但确实这种人有很多都是小偷。从便宜的到贵的、从小的到大的都有被偷的,气愤但却无可奈何。意大利本地人大多是老太太来,她们如果买衣服比较好说,因为她们的体型也就两、三种衣服可以穿进去。本地的年轻人,看的比买的多,大部分衣服都看不上。而我们中国人,却很少来。原因?不是我说,这里的衣服什么的还真的没几件好看的。
各国都如此,女人比男人喜欢逛街。而这里比国内更多了另一种喜欢逛街的人,那就是不男不女的人。长着男人的五官,却有比女人更&S&的身材。这种人我们统称他们为&人妖&,但他们却没泰国人妖的媚。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大概60多岁长的有点像KFC的&老爷爷&,留着长长的头发、画着妖艳的妆、挺着硕大的胸、翘着肥大的臀部,一说话就翘着兰花指....。据说,他们一部分人是&妓女&,我想到现在也没明白,难道现在不流行找女的,也不流行耽美,开始流行人妖了么?但无论怎样,做生意的只管赚钱。他们的银子就很好赚,只要看上连试都不试,一般拿上就走,利索的不行。
各国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各国审美的差异?
在我们国人看来,这些衣服也就是地摊货甚至地摊货都不如的,在他们看来美到不行。一双绿色或者黄色漆皮的鞋子,我敢发誓在国内卖肯定会陪死,然而在这里卖的却很好。当我们中国人看到一件饰物有很多钻一看就是假的,我们肯定不会买,但他们看到亮晶晶的就会很喜欢。
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如果穿上紧紧的帖在身上、勒出一陀陀肉,我们绝对认为太小了,而他们却认为这样很漂亮,真是衣服仿佛第二层皮肤般紧裹在肥肉上,诚实如我,实在说不出你太漂亮这种话,我只想说的你赶紧脱了吧,别糟蹋这衣服了。而裤子看起来很紧了,却还要再小一号...。。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但有时衣服也需要人的烘托
昨天,有个颓废女在快要关门的时候,进来买衣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买了个遍。她
作文标题: 《高考达人经验交流专场》有感
关键词: 高考 专场 初中初一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本日记是关于初中初一的日记,题目为:《《高考达人经验交流专场》有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高考达人经验交流专场》有感漯河市实验小学 五(5)班 孙睿康7月5号,我和妈妈参加了2011漯河高中《高考达人经验交流专场》。高考达人经验交流会在市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大部分是高一高二的学生和家长,我是跟着老妈蒙混进去的。漯河高中,是我们市最好的高中了,离我们家步行五分钟即到。理科全市前十名漯河高中占九名,600分以上漯河高中就有248名,最高分李艺璇姐姐以706分的成绩夺得市理科状元,全省第五名。文科全市前十名漯河高中占九名,600分以上漯河高中有52人,最高分朱紫薇姐姐以667分的成绩夺得市文科状元,全省第三名。全校18人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有一个班52名学生,除了4名是二本分数,其他48人都是一本分数线以上,600分以上就有42人。(我将来要进这个班,就旱涝保收了,遐想~美梦~中)陈一刚老师的发言给我的印象最深刻,抑扬顿挫、掷地有声,直听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只记住了三点儿:1、听课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课堂一定要聚精会神听课。2、要善于总结、归纳。3、遍地散网,重点捕鱼,滴水石穿、狼攻击吼。对待学习,态度决定一切,知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对于命运,强者抗命,弱者服命。一个人的能力很大,不要让习惯束缚你。他还举了个例子:跳骚可以跳到它身高的300多倍,而实验者把它放在一个杯子里,上面盖上盖子,跳骚仍按常规向上跳,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后来跳骚学聪明了,它只跳到盖子的位置,再也不往上跳了。后来,实验者把盖子取走,而跳骚仍懒懒地只跳到盖子的位置。从这个例子中,你能悟出些什么呢?后来,好几个大姐姐、大哥哥都发了言。他们介绍了他们的学习方法以及给学弟学妹的建议。他们不是我想象中的书呆子,而是语言风趣幽默,性格活泼开朗。我好羡慕他们哦,眼巴巴盯着他们看。老妈点着我的头说:“小子,眼珠子掉下来了。七年后的今天,你也能坐在台上发言吗?”我是比较自信的,注意“比较”两个字O(∩_∩)O。可是在如此优秀的姐姐哥哥面前,我是不得不心虚的,我答非所问:“哦?我还是想想四年后我怎么先考进漯河高中吧?”是呀,我家离漯河高中近在咫尺,不上不是忒亏了~~?定下目标:四年后的我,一定要上这个高中的。努力,从现在开始。
美国的&十大令人厌恶的粗鲁行为&有哪些,而你又是否做到了。
1. 职场歧视
2. 危及他人安全的不规则驾驶或野蛮驾驶
3. 抢别人功劳
4. 看不起服务人员
5. 嘲笑或议论他人的种族、性别、年龄、生理残疾、性取向和宗教
6. 儿童行为过激
7. 乱扔垃圾(包括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不清理宠物粪便)
8. 滥用残疾特权
9. 在禁烟区吸烟或未征得不吸烟者同意就吸烟
10. 与人交谈、约会、开会时打电话或发短信
10-24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07-0908-0804-2403-1101-2812-1502-2502-2501-0101-01
12-12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09-3001-01
编辑推荐专题
联系编辑:胡先生
联系邮箱:(#替换@)
联系电话: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国打工加拿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