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某人请教问题钢结构拆图方面的问题

请教一个关于钢结构稳定性计算的问题 ?
这个217.3大于215(Q235)
1.07% &5% 这是说稳定验算可以吃5%的失效概率么?哪里可以找到依据?
按投票排序
3非常赞同的观点我上课的时候,一律回答不可以。谁可以告诉我什么叫做失效概率?谁告诉我什么叫是小概率?谁告诉我差5%,失效概率会增加多少?谁告诉我失效概率如果5%,对应可靠度降低了多少?先不说规范是否必须严格遵守的问题,这些问题我都没看过文献报道过,我不知道为什么可以理直气壮的说5%以内可以接受。再说了,为啥要去抠这个5%省这5%,能省多少钱?省下来的钱能变成设计费不?出事故后责任是谁的?另外题主对于失效概率的理解是错误的,大家都没有好好学习可靠度,失效概率如果有5%,可靠度指标不知道低到哪里去了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所以是不正确的。这种考试的辅导书互相抄来抄去,错误的地方太多了。所谓的失效概率、强度折减、荷载放大等等,在规范层面已经考虑在内,并且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按照规范设计的目标,比较的不是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和需要的承载力,而是考虑种种情况之后的最终可靠度和安全性。所以根据规范的公式,满足就是满足,不满足就是不满足。超了1%一样也是不满足。实际的设计里,几乎没有人会认可这样的说法。算出来的配筋是 11.5,你配 3 根 22,实配 11.4;验算的等效强度是 217,超了215 一点点。你有什么依据说这些是满足要求呢?为什么不用4根20呢?为什么不换一个大一点点的型钢截面呢?或者用厚一点点的钢板组合构件呢?能多花100块钱吗?安全问题重于泰山。超了1%不算超,就算你能说服你自己,你能说服同行吗?能说服审图吗?能说服业主吗?将来能说服法院吗?那些坚持超一点点无所谓的,建议您去思考一下 dependable strength 和 probable strength 的定义。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比的到底是哪个强度?对于一般的构件,probable strength 可能是 ideal strength 的 1.2~1.3倍,dependable strength 是 ideal strength 的 0.75~0.9 倍,也就是说,probable 是 dependable 的 1.3 倍甚至更高,那为什么你们的标准是 5% 而不是 30% 呢?就说这个整体稳定,规范写的多清楚,5.1.2-1,。我数学不好,反正我不认为这个式子等于 工程实践不是做应用题,合理的设计环境里大家都应该按规范设计、按合同办事。业主拿钱找你设计,要的是安全合理的解决方案,要的不是没有设计依据带来的麻烦。如果你坚持这样设计,将来出了任何问题,你有把握用1.05约等于1这个说法来说服法官和律师吗?
补充一下这个答案,也回答一下 的评论。一个房子在设计的时候,有依情况而不等的安全系数,有各种乱七八糟的load combination,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其实是28天测的,说是5000psi,其实会更高,看了施工方的mix design就知道。钢筋的设计强度是60000psi,但其实Mpr会高出这个强度达25%。在算地震荷载的时候,还要把另一个方向的30%加进来。也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垮了,要么它承受的荷载远远超出了它的capacity,要么这个设计有很严重的缺陷,而绝不可能是少了那1%我记得本科的时候,教混凝土的教授(James Wight,当过ACI318的chair,很牛的一老头)经常告诉我们,结构不是rocket science,不要老是追求精确。有一道例题就是capacity比load少了一些,他直接在下面标注OK。而且他还经常说,谁在作业和考试里用了三位以上有效数字,他就扣谁的分。工作之后,公司里的senior engineer们也一遍遍地影响着我的这方面的观念。我想,谁也没法保证他们总是100%正确,但是他们都是几十年的老教授老工程师,我借鉴他们的原则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说到law suit,房子只要出事,owner和他的lawyer就很有可能起诉。他们不会说因为你有个地方少了1%而起诉而没有少的地方就不起诉。至于那几根柱子的1%会不会让你败诉,不会,因为你的设计有没有问题不是律师说了算,也不是owner说了算。法官也得听specialist的,而这些specialist也是professional engineer。当然, 不愿意在这样的设计上签字盖章,这也一点问题也没有。他的选择一点没错,完全正确,当然我也相信我没错。其实有些事情没有那么非黑即白的,即使是在工程领域。话说回来,在有的情况下,甚至不能把钢筋加得太强。比如seismic moment frame,梁的flexural rebar不能过强,因为在抗震设计下,梁的shear reinforcement是要保证强过flexural的。如果你flexural太强(而且这里得用Mpr),你会发现你很难满足shear,因为截面一定的时候,shear capacity是有上限的。增加截面的话,你就会发现这里clear height太低了,那里少了一个停车位了(owner可不管你结构上有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Phi*Mn = 98%Mu是比110%Mu更好的选择。以下原答案:不太赞同 的回答,有点太学院派了,真正做设计,没有办法总是弄得这么完美的。写一点自己的看法和经历一起探讨探讨。事实上,有的时候多加一点点真的会多花很多钱,而不是“100块钱”。比如,一个seismic moment frame,一排柱子都用12根#9,就有那么一根柱子,Mu/(phi*Mn)=1.01,怎么办?把这个柱子变成12根#10?工人会有不小的几率mess up everything,因为就这一根柱子的配筋跟别的不一样,他们晕了。事实上这种事情不止一次发生。那全部换成12根#10?我想contractor会来找你麻烦的。现在Design-Build这么流行,大家的利润空间都很薄。增加截面?你增加一个柱子的截面,施工的用不成他们现成的模板,就得重新定做新的模板,那材料钱,人工钱(在美国这可是个大头)又该怎么算呢?同上,如果到时候告诉他们,说“一点点都不能超过”,我想contractor是不会接受的。就那么点利润啊,何况又不是不安全事实上,即使是非常严苛挑剔的DSA Plan Checker,也会对这种情况放一马,何况一般的Building Department。记得有一次一根柱子配出来Phi*Mn/Mu大约是0.995吧,我拿去问Senior Engineer说怎么办,他差点一口水没喷出来,说“That's EQUAL!”理论上,我也希望自己经手的每一个结构构件强度算数上都是100%完美的,但实际工作中却仍然偶尔有做不到的时候。并且有时候我非要追求&=100%,搞不好还会被老家伙们笑。
若果在设计中,我同意 徐老师 ,因为规范叫钢结构 设计 规范。既然叫规范,就是规定的范本,当前行业的标准。如果这5%可以吃掉,为什么规范不直接考虑进去呢?若果规范不考虑进去,作业人员又使用,不相当于潜规则了么?那如果5%可以,那你说5.1%可不可以,我说才0.1%呀,吃了。5.1%可以,那5.2%可不可以,又吃了。吃着吃着就吃出事了。若果在验算中,我认为这5%的验算浮动是更科学的。每个人员每种荷载的验算方法有所不同,这5%的浮动可以考虑在误差范围内。比如车桥耦合,抗风荷载,这些全国每个高校每个人员每种方法每次计算可以说都不一样,那么这样的验算误差也算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浮动吧!
5%这个说法的确一直存在,很多老师和工程师也都在用。我当时上课时,自己对这个5%的理解是计算允许误差。在以前手算的年代里,所有计算过程避免不了精度问题。计算过程很长的话,最后误差的积累可能很大。不同的人计算结果很可能不一样,所以在工业界就存在这个一个5%的规则,方便设计,审查的人对比结果。但,现在结构基本都电算了,这个5%的行业规则的合理性就很有问题。具体到题主的稳定性问题,也就几个公式,5%实在不是一个合理的规则。
个人观点:
如果是做题目,5%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题目一般前提条件明确(比如构件的几何尺寸、初始偏心、残余应力等条件明确)。该判别公式中的左右两侧效应值、抗压强度设计值均考虑了分项系数的影响,而单拿抗压强度标准值来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取的是单侧置信下限,而且根据型钢、薄壁型钢的材料强度统计(参见文献2,P31),结构构件材料性能与标准试件材料性能比值的平均值是1.08,变异系数是0.08左右,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是做设计,肯定不能这么抠,因为施工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偏差,比如构件的初始变形大(但是在验收标准上限内),残余应力大(如桥梁施工中的焊接工艺差,火焰切割构件等导致的),最后你能用、敢用到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要比这个215小多了。参考文献:(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_)附录部分(2).《土木工程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
.5/94.1e2=212.5 小于215,满足要求麻痹,刚才编辑那么多,一发一下少了好多,我重写。肯定有人说,我这个0.5不准,那我请问你规范那些柱子曲线就测的准?你abcd归类就合理就准?那我还敢用规范表格内插,那能准?那中国规范和国外规范不同,中国一定最准?土木工程,实践第一,有个毛好纠结的。再来点干货,你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去算稳定,你拿精确计算公式算算,再和后面查的表对比下,尤其内插结果,还纠结什么百分之一百分之五?我能说你们真矫情么?一口一个设计,你去工地看看怎么施工怎么监理的,那还不把你们吓尿?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都减下来了,你那点算个啥?
不完全同意朱博士的意见钢结构一般不会超0.8设计值,但是混凝土的情况设计配筋和计算配筋相差不到5%,至少在我做过的项目或者接触过的项目中,这不是一个问题,审图的也不会提。当然这是工程界不成文的一条规矩,目前我还没有看到那本权威书上说5%可行。但是我个人认为结构设计本身就不是那么精准到毫厘之间的学科,或者就算是完全按照理论假设的情况计算,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人工操作的误差也会影响到实际配筋的情况。当然实际工程中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为了迎合业主方的恶趣味扣含钢率,要么就是考虑实际施工中钢筋下料的情况让配筋更合理。这种情况能避免就避免,配筋还是要配够,省得找麻烦。~~~~~~~~~~~~~~~~~~~~~~~~~~~~~~~~~~~~~~~~~~~~~~~~~~~~~~~~~~~~~~~~~~~~~~既然前面的答案说了这么多,那我也继续说一下。由于目前大家都比较懒,很多情况下配筋是靠程序自动生成的,这种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实配钢筋面积小于计算配筋面积的。而且即使施工图设计阶段出现了这种问题也好说,按审图的意见手指动几下在图上改正过来就行了。但是对于已建项目就很麻烦,尤其是商业项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由于商业公司或者营销部门没有介入,也就是设计建模时取得墙荷载,梁荷载等是按建筑方案阶提供的商铺划分输入的。但是等该部分施工建设完毕后,商业公司或者音效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对商铺做重新划分,这时候荷载就有可能出现变化,需要结构设计师去核对,根据核对的结果该加固的地方就需要加固,该改造的地方就需要改造,而这个时候就带来了5%的问题。差别较大的地方自不必说,碳纤维,粘钢,更甚者加大截面,总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那么差别不大的地方呢,5%,2%,1%的差别是不是也值得这么去搞?当然作为设计方的设计师为了规避风险,保守起见完全可以只要是不足的地方都采取加固措施。那么作为业主方的工程师就要凭经验判断是否需要这么做。其实说句实话什么钢筋,混凝土,甚至碳纤维,钢板这些材料成本,站在开发商的角度来看都是渣渣钱。真正要命的是工期,若按上述凡事不足之处都需要采取加固的方案,那很可能就造成了竣工延误,竣工延误带来的后果就是开发商需要根据于各小业主之间签订合同中规定的交付时间进行赔偿,这个钱不是那点材料钱能够节省得回来的。大家都说开发商是爷,其实在开发商眼中这些小业主才是真爷。再说下规范。规范当然是权威,需要从业人员严格准守。但是就我们国家目前的规范来说,仍然有许多灰色地带,有些也许是遗漏,有些就是编制人员为了避免争议故意绕开。但是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那些规范上未涉及到的问题,工程师就只有靠经验去做判断了。总不能说“对比起,规范上没写,有事请找建科院”。总的来说,我们为什么会默许5%的存在。因为在99%的情况下我们会严格准守计算配筋面积去实配钢筋,但是在那1%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严格执行带来的隐患更大(不仅仅是安全方面)。
楼上几位都是从强度的角度考虑的问题,而这道题是稳定问题。应该从稳定理论考虑。我想请问:这里求出来的217是真实存在的应力吗?稳定验算公式算出的的这个“应力”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力/面积”所得到的应力。此“应力”非彼应力,即使从强度角度考虑这个5%是正确的,用在稳定问题中,也是错误的。
这5%在现行的规范或者规程中都找不到出处,只是在个别的教科书或辅导书中出现过,所以做设计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刻意抠这5%的。另外,如果你满屏的应力比都是1.05,即使是验算或者是审核,也肯定不会让你过的。一组构件中的个别构件达到了1.05,而其他构件还处在能够接受的水平,如果你经验够丰富,分析过程够严谨,也可以接受,从而可以不增大这一组构件的截面。毕竟我们做设计都是按照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的,没有考虑构件进入塑性阶段,假设结构满载(这种机会很少),个别构件进入塑性阶段也是可以接受的。ps:虽然验算公式中考虑了截面塑性发展系数,但这个系数只是考虑部分截面进入塑性,而在塑性设计中,截面的塑性毛截面模量是考虑了整个截面进入塑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二级建造师,安装预算员,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工程师,医疗审批建设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析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浅析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38:3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析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官方公共微信求详细的钢结构拆图步骤!!_百度知道
求详细的钢结构拆图步骤!!
弟在学钢结构拆图!!请高手详细介绍一下拆图的步骤!!,看着一大张图纸不知从哪下手
提问者采纳
确定结束后进行拆图、将檩条的檩托板放在刚架上 确定天沟等位置 并且看檩托板与刚架端头板是否干涉等4、系杆、吊车梁、系杆等放样连接板 放在主钢放样图中看是否有干涉3:1、檩条、一般顺序是柱、其他夹层等主钢、梁、构件购买困难的问题等应与设计院及甲方沟通5、根据蓝图中刚架进行放样 确定主钢构件尺寸并确定是否有干涉2不知道你使用什么软件拆图 是纯cad呢还是xsteel或者其他什么软件一般的步骤就是、维护、放样中发生干涉的问题、支撑、支撑
提问者评价
谢谢!我用的是CAD!!
相关专业回答
当然要先熟悉钢结构的各个部件了;要掌握各部件是如何连接的;也要学点实践,到钢结构的生产车间了解一 下加工工艺,到安装现场看看安装过程; 最主要的一点是多看图集。要分为柱子、梁或屋架、纵向支撑、横向支撑、柱间支撑、屋面板,顺序应准从由下至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钢结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钢结构拆图经验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钢结构拆图经验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某人请教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