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成就

李子彬: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任重道远
  /    /    /  
李子彬: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任重道远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西部开发办网站
一、五年来,西部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效显著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是:
(一)中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五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国家投入带动了社会投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国民经济发展逐年加快,从2000年到2003年,GDP增长分别为8.5%、8.8%、10.0%、11.3%,预计2004年为12%左右。与全国地方年均增长速度的相对差距,从1.5个百分点降到0.8个百分点。
(二) 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五年累计,西部开工建设6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2700亿元。交通干线建设方面,五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00公里;建设铁路新线2824公里,复线1518公里,电气化铁路1779公里;青藏铁路累计铺轨777公里;建成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23个,在建项目13个。西电东送工程,累计开工项目总装机容量3600多万千瓦,输变电线路13300多公里,新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建设任务提前一年完工,建成输变电线路6400多公里。西气东输工程,仅用二年半的时间,于日全线完工并全线商业供气。建设了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安排160亿元对115个灌区进行了改造、建设了535个节水示范项目、完成了62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5年,安排投资71亿,解决了西部3200万人饮水问题。国家投入46亿,将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102万贫困人口实行了生态移民。安排10亿元,用于农村96万户沼气池建设。解决了969个无电乡通电问题,使6.8万个行政村通了广播电视。
(三)生态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到去年末,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陡坡耕地退耕还林1.18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7 亿亩。从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采取休牧、轮牧、以草定畜等方式恢复草原)工程,累计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9亿亩。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长江上游水污染治理、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项目进展比较顺利。许多地方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绿化舍饲圈养结合起来,不仅改善了生态,有的地方粮食产量还有所增加,并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农民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当然也有一些地方解决得不够好,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五结合"工作。
(四)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五年来,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了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教育方面,国家累计投入150多亿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65亿元,加强西部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和开发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对外开放和东西部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五年来,西部地区的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棉花、畜牧、旅游等产业,以及部分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在全国市场上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西部地区五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多亿美元,加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实际利用外资接近150亿美元。东部地区已有1万多家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东西合作方兴未艾。
(六)有效地拉动了国内需求,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战略性调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西部地区为东中部地区提供了大量能源、矿产品、特色农产品等资源,有力地支持了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同时,西部开发和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设备、材料、技术和人才,又为东中部地区企业"西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大量的投资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东中部地区也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交通干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大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加快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而且促进了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西部地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资最多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干成了许多事关西部地区长远发展并惠及全国的大事。西部广大人民群众从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看到了美好前景和光明未来,进一步增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毫无疑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绝不仅仅是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而是实现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西部开发五年的实践,证明了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指导方针是正确的。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我们格外珍惜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良好开局,格外珍惜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格外珍惜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积极性。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三农"问题相当突出,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扭转,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还在发生,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上述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几百年来积累的老问题,也有的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是五年、十年、二十所能解决的。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的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
二、"十一五"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开发的各项工作,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力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西部地区农业人口比重高,产业化程度低,城乡差距更大。要继续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节水灌溉,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严格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的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休养生息。继续拓宽农民外出务工等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继续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力争在2007年以前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是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公路、铁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及农村公路网;继续加快水利设施建设,重点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快建设现代通信网络,强化普遍服务。改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努力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是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坚持把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妥善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四是按照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扎实抓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确保到2007年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加快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基层计划生育网络。加强西部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建设,建设西部开发技术支撑平台。加大对西部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西部开发人才政策。
五是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依托优势资源,建成重要能源、矿产开采和加工基地。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加强规划指导,进一步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走消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技术开发区和重点城镇集中,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是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把改革开放作为西部开发的根本动力。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向西部地区。
三、积极探索,努力把握西部大开发的规律性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定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探索西部大开发的规律性,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效性。
一是处理好国家支持和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从西部大开发这几年的实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离不开国家在建设资金、项目布局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开发的基础和切入点。这项工作基本上属于公益性事业,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因此,必须抓紧研究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专项资金渠道,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其他资金等多渠道、多方式的西部开发投资的长效机制。但从根本上看,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要靠西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不屈不挠地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是处理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西部大开发,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市场经济的特点,把政府作用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以及教育、卫生等传统上由计划配置资源的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要结合西部地区实际,继续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趋利性和盲目性,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
必须加强西部开发的法制建设,借鉴一些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抓紧《西部开发促进法》的制定、颁布实施。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资金渠道、组织机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等,用法律和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把西部开发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证西部大开发稳定、持续地推进。
三是处理好重点开发和全面发展的关系。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规划指导和工作协调,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要继续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指导方针,依托交通干线重点加快一批中心城市的发展,形成带动周边地区和城镇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培育西陇海兰新线及呼包银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集中力量建设好西部地区国家和省(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
四是处理好加快发展和更好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更好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
[  ] [  ] [ 
 ] [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开局良好 基础坚实——西部大开发10年成就回顾_财经频道_新华网
开局良好 基础坚实——西部大开发10年成就回顾
日 19:42:09
【字号 】【】【】【】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刘铮、郑晓奕、江国成)西部大开发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这一战略付诸实施已经10年了。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日前考察宁夏时指出的那样,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取得了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10年将成为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
  西部地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初步遏制
  “不再追求GDP增速的全国第一”——今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定,再度引起了人们对西部经济大发展的关注。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经济总量从全国第24位跃居第15位。
  10年来,西部地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
相关阅读: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西部大开发10年成就回顾:开局良好 基础坚实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部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西部地区的就业人口2008年达到2亿人,比2000年增加2229万人。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累计对西部地区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1994亿元。  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送电到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即便是西部地区偏远农村的群众,也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惠。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想都不敢想能够住上这样的新房子。”今年刚刚喜迁新居的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农民强巴次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06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实施旨在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的安居工程,每户补助1万余元。  西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西部地区的扶贫资金累计达到598.1亿元,西部贫困发生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从2001年的5535.3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2648.8万人。  “10年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和欠发达状况不可能在10年的时间里根本解决。把西部地区建设成经济发达、山川秀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部,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记者刘铮、郑晓奕、江国成)
(责任编辑:罗旭)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8008条
评论6102条
评论5248条
评论5220条
评论449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八:对外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
  党的十六大以来,西部地区(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培育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合作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
  
  一、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货物贸易快速增长。2011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857.5亿美元,是亿美元的8倍,年均增长26.1%;占全国比重由2002年的3.7%,上升至2011年的5.1%。其中,加工贸易发展更为迅速,从2002年的32.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86.5亿美元,年均增长31.7%。
  (二)货物贸易结构日趋优化。10年来,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结构不断改进,尤其是机电和高新技术贸易发展迅速。年西部地区机电产品进出口额从69.3亿美元增长至772亿美元,年均增幅达30.7%;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从20.7亿美元增加至415.1亿美元,年均增长39.5%。
  (三)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年,西部地区服务进出口累计为863.26亿美元,年均增速20%。近年来,西部地区对外技术贸易方兴未艾,2011年进口合同数为1145份,合同金额为50.27亿美元,占全国总金额的15.6%,比上年同比增长62.4%。
  (四)公平贸易竞争环境得到有效维护。西部地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有效应诉国外贸易救济调查,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国政府依据国内产业申请发起涉及西部产业的救济调查,如2006年和2010年先后对欧盟马铃薯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对帮助企业脱困解难、扶持西部产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营造公平稳定的贸易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不断加强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监测企业数量达到1228家,基本建立了本地区产业安全数据报送体系。西部地区在农产品、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对重点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变动情况和发布预警报告。
  二、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外商投资稳步发展。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由2002年的20.1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15.7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21%,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0.3%上升至2011年的10%。年,西部地区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700家,使用外资金额477.1亿美元。
  (二)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2年西部地区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所占比重为53.8%,之后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2012年前三个季度降至25%;同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快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重由0.7%上升为6.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比重由0.6%上升为4.3%,批发零售业比重由3%上升为4.6%。
  (三)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2008年国家启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和新设工作以来,已有15家西部地区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家园区批准新设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设立了新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
  (四)投资软环境日益改善。2008年“两税合一”后,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鼓励类项目在日之前继续保留了税收优惠,并对在西部地区鼓励类领域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境外投资者给予政策支持,免交10%的利润汇出税。2010年,国务院批准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鼓励外资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措施。国家两次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因地制宜引导外商投资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
  三、“走出去”步伐加快
  (一)对外投资稳步推进。2011年西部地区境内投资者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0.6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420%,年均增长超过20%;截至2011年底,西部地区企业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88亿美元。此外,广西、云南、重庆等省(市、区)在印尼、马来西亚、老挝、韩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取得初步成效。
  (二)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快速发展。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9倍,年均增长29%;2011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4万人。截至2011年底,西部地区企业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60亿美元。
  四、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一)对外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西部地区成功举办了多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乌洽会”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有效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经济合作平台,拓展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渠道。
  (二)国际无偿援助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年我国共接收多双边无偿援助近24亿美元,执行援助项目近400个,其中大部分安排在西部地区,涉及扶贫开发、节能环保、灾后重建等领域;安排大湄公河和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关专项资金通过研讨、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了贸易便利化项目合作。
  (三)对外援助项目顺利开展。我国在促进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国内西部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实施援外项目。2008年至今,西部地区企业共承担实施了援外成套、物资和技术合作项目共124个,主要涉及道路、学校、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生产生活和紧急救灾物资等;承担援外培训项目148期,培训学员约4000人,培训内容涉及经贸、通信、文化体育、农林牧渔、能源矿产、交通运输等西部地区具有一定行业优势的领域。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部大开发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