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建设中 建筑勘探的费用怎么收取的? 因为大多建筑都是一层或两层,与多层或高层勘探区别在哪儿啊?

日&&&& 阅读人数:
(上接2月27日)
3、结构体系和材料
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骨架,是建筑形成的根本。人类利用天然土、木、石和烧砖瓦建房延续了数千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结构体系是随着19世纪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利用钢材形成排架、框架、桁架、网架结构体系,利用混凝土和钢筋形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建筑造型、建筑设计和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更高,一些新的结构体系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开始渐渐形成了建设高层建筑的相关技术。高层建筑出现后,传统结构技术就不能满足需要了,因为传统结构随建筑高度对材料的需求率不仅仅是线性增长,而是多次方增长的。因此,在高层建筑发展过程中,核心筒、巨柱、巨型支撑、伸臂桁架等构成的结构体系应运而生,逐渐解决了高层建筑需要的结构造价更低、性能更好的需求。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从结构上来说,目前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结构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材料强度也在提高。值得关注的是,混凝土强度越大就越脆,不利于抗震。因此,有人在混凝土内加钢板或型钢,或在外面用加密箍筋、在钢管中注入混凝土以增加其抗震性能。目前,我们完成的最高建筑高度约五六百米,如果需要达到更高的高度,比如1000米的大楼呢?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说完全没有问题,但需要成本和材料的更多投入。我们怎么才能把楼房建得又高、投资又省呢?这就需要新材料、结构的新形式。
4、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高层建筑造价高,使用维护费用也高,将来拆除改造的成本也会高。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并从建造、使用、维护、改造、拆除的全过程来考虑。节材、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是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有利于“节材、节能、环保及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和建造、维护、使用、改造、拆除方式,必定是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怎样使在高层建筑里面生活的人更舒适,建筑更节能?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新建建筑竣工面积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但是,目前99%的既有建筑和95%以上的新建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建材生产和运输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6.7%。笔者认为,工程质量严重参差不齐、建造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现场施工建造方式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先进性表现在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的建造方式和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建筑质量、提高节能产品在建筑中的集成程度、节约劳动力、缩短建造周期,是实现国家既定的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全寿命过程的低碳排放指标、实现建筑产业技术创新和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1、如何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的市场
第一,就结构体系而言,与钢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最大的缺点有两个:一是重量重,因此,运输吊装的成本一定比钢结构高;二是连接一定比钢结构难。两种结构体系各有优点,就看哪种体系的技术更先进、更能让市场接受。
第二,政府的政策导向很重要。一是在税收方面是否有优惠;二是容积率方面,有的地方已经有政策导向;三是资质方面的导向。现在做钢结构的企业一般都只拥有钢结构制作的资质。事实上对建筑项目,目前涉及的资质主要有设计、施工、总包等资质。就钢结构来说,应有涵盖设计和施工的资质。
第三,培育市场。市场上,老百姓不关心房子是钢结构的还是混凝土的,只关心房子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这就需要培育市场,我们一定要以这两点为导向。另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可以从相对简单的工业建筑或通用建筑开始,例如,工厂、学校、医院、办公楼、公租房、宿舍等。相对来说,这类建筑的使用要求比较低,对它的适用性和舒适性要求也低一些。而商业化住宅是老百姓最大的投资,每个人对它的要求就都很高,做起来也就最难。
第四,市场模式。要做到工业化建造,市场模式就不能是业主去委托设计,然后业主拿着设计方案再找施工单位加工、建造。目前宝钢的模式是正确的,一定要有建筑集成供应商,真正把建筑当做一个产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有了这样的集成商,才能把建筑这个产品研究好、管理好。行业需要更多的像宝钢那样的企业。集成供应商不需要每个部件都自己做,关键是把系统设计好,部品设计好,安装规划好,然后分解给各个部品供应商。
第五,要做些示范工程。以前我们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用钢结构造住宅,效果不好,反而给社会留下了一些负面印象。目前,我们必须要造一些效果好的示范工程,向社会展示钢结构可以做得既好又便宜。(未完待续)(作者:同济大学教授& 李国强)(来源:中国建设报)
关键字:学术;多地违法建筑野蛮生长 出租获暴利致屡禁不绝 - 市场 -邢台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多地违法建筑野蛮生长 出租获暴利致屡禁不绝
来源:经济参考报
&&北京市人济山庄小区里26层高楼上加建的&空中别墅&,在网民强力&围观&下刚刚被责令拆除,江苏苏州一栋居民楼又曝出&空中园林&,另外湖南衡阳一栋大楼楼顶被曝加建了25栋别墅。
&&&楼高高&、&楼加加&、&楼薄薄&、&楼贴贴&&&城市违法建筑&没有最牛,只有更牛&。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批奇形怪状、暗藏巨大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泛滥成灾,违法建筑已成为城市痼疾。
&&究竟是什么原因助长了违法建筑滋生蔓延、野蛮生长?为何执法部门长期监管仍未消减这一现象?《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城中村&成为违法建筑重灾区
&&南宁市西乡塘区的万秀村、秀厢村、秀灵村一带是南宁最大的&城中村&集中区,也是违法建筑最多的区域之一。根据南宁市相关规定,民房最高只能建四五层,但&城中村&大部分房屋都超过了这个高度,有的达到七八层,十多层甚至二十层的房屋也不少见,一些违法建设正在施工中或刚刚封顶。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万秀村看到,村民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建房,&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多边形建筑形式。村中有一栋&五角大楼&,据目测,这栋楼最窄的一面墙宽不足2米。记者扮租客进入室内发现,这栋楼的厨房是三角形,走廊为梯形。
&&还有村民利用三角形土地建设&三角楼&。有一栋&三角楼&占地面积目测只有三四十平方米,却建起了7层高的房屋。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城中村&里不少建筑都是紧贴在一起,部分建筑的窗户与旁边楼房窗户相对,中间间隔二三十厘米,根本无法开窗。
&&违法建筑在土地使用上&见缝插针&,但土地利用还是相当有限,更多的建筑通过&长高&以扩大使用面积,市民称之为&楼加加&。《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埌东六组、麻村等地看到,原本只有4层高的建筑物,不少楼房在上面加建了三四层。由于加建的部分比原建筑更宽,粉刷颜色也不一致,远看就像一朵朵蘑菇。
&&在广西柳州,牛车坪村、渡口村、基隆村,违法建筑也十分普遍,经常可以看到新建或在建的房子。这些房屋大多在五层左右,部分已建好房屋的门口挂出了&出租&联系电话。
&&去年底,柳州市柳南区红阳路冒出一栋高达9层楼的建筑。经城管部门调查,去年6月,当事人拆除原有的3层建筑,随后在原址建设&九层楼&,总建筑面积达804平方米。建房者还预留了电梯井,已购置电梯准备安装。目前这栋楼已被强制拆除。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发现,在不少住宅小区,也存在违建现象。南宁市枫林路&金龙理想1号&小区楼顶被40多户业主违法加盖一至两层楼,有业主多方投诉反映未果。据了解,加盖楼层始于2009年,当时只有个别人在建,后来不断有人跟风加盖。规划部门曾对这些违建的楼层进行拆除。但被拆除后不久,仍有人继续违建。
&&违法建筑存巨大利益
&&&违法建筑与&中国式过马路&一样,在不少路段,特别是规划的重点工程区域&凑够一撮人就开始建设违法建筑&。&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左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果不及早打击,违法建筑很快就会形成一片。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城中村&不少违法建筑用于出租获利,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城务工或做小生意的农民,是这些违法建筑的主要租客。
&&在南宁市万秀村,一间20多平方米的单间,月租可以达到450元,而在更靠近市中心的琅东六组、麻村,月租则可达到600元。记者按照村里的小广告联系房东,房东提醒说&要租最好现在就定下来,到6月底大学生毕业季,这个价就租不到房子了。&
&&在广西柳州一拆除违章建筑现场,执法人员算了一笔账:建一栋五层楼的普通砖混结构毛坯房,成本约六七万元,如果每层2间,5层就有10间,每间每月租金350元,一年就有4.2万元,不到两年就可回本赢利。
&&违法建筑明显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去年4月29日,位于南宁市五一西路105号伟康市场内的一栋8层在建楼房突然发生倒塌,而该建筑即为没有任何建设手续的违法建筑。无独有偶,今年5月11日,位于南宁市银海大道英华学校一栋在建大楼楼顶东侧模板发生坍塌,南宁市建委调查发现,这一建筑楼未经相关部门报批,属违法建设。
&&执法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违法建设缺乏规划、建筑质量不高,或是侵占了消防通道、绿化带等公共空间,特别是很多城中村房屋密布、租客众多,存在消防、交通、治安等隐患。尤其是消防通道被挤占后,发生火灾时消防车根本进不去,后果不堪设想。
&&注册一级建造师杨世春指出,擅自加盖会增加楼体荷载,减少楼房寿命,破坏楼体的防水保温层。若私盖房是钢结构,遇到极端天气,易被刮塌。若顶楼平台上原本的避雷针遭破坏,受雷击时将对全楼居民造成危险,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部分官员参与违法建设
&&&一些村干部、村委会竟然参与违法建筑,这成为打击违法建设的难点。&有执法人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一些村委会本应参与打击违法建筑,却变成了违法建筑的&保护伞&,对违法建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村干部甚至参与到违法建设中,成为&内鬼&。
&&近日,柳州警方破获一起打着&合作开发&旗号在村集体土地上非法建房出售出租的案件。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治安大队侦查员张志强介绍说,犯罪嫌疑人韦中集在柳南区红桥路建了48套房子,并以10多万到30多万不等的价格出售了多套。警方调查发现,韦中集与柳南区新云村委7组签订了一份&合作开发使用土地合同&,随后开始建设房屋,并将多间房屋转卖、租赁给他人,非法获利。韦中集名下的&房开公司&向新云村7组支付了33万元的&合作资金&,这笔钱按人头数分发给村民。
&&日前,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香兰村委在香兰大道违法建设的门面被拆除,这些门面耗费上百万元,共计51间、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离奇的是,在得知违法建筑将被拆除,村委却以解决&办公场所紧张&为由拒不停工,还挂出了&柳北区长塘镇香兰村计划生育协会&等几块牌子,企图阻止拆除。
&&今年3月20日,柳州市柳南区对该区渡口村一栋高达6层、违法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大型违章建筑进行拆除,这栋楼也是村委实施建设,投资达270多万元。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主任是村民选出来的,如果出现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参与违法建设的情况,政府部门对其约束的办法还比较有限。&柳州市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彭平义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村委建设的违法建筑涉及村民&分红&,在拆除行动中,一不小心就会遭到村民围攻,极易造成群体事件。&我们到&城中村&对违法建筑调查取证,有几次就遭到村民围堵,不得已只能请公安部门来救我们。&
&&其实&内鬼&还不止村委会,由于违法建筑利益巨大,一些执法人员被腐蚀拉拢,为违法建设者提供便利,有些公职人员甚至直接参与违法建设。
&&柳州市日前查处了湘桂铁路扩能改造中里应外合,通过违法建筑骗取高额补偿款案件,9名&内鬼&和6名&外鬼&被采取强制措施。
&&在柳州打击违建&风暴行动&中,由市纪委发出《关于开展共产党员及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问题专项清查工作的通告》,严打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违章建筑的违纪违法行为,并请市民监督举报。在此项行动震慑下,有288名党员及国家工作人员主动申报了参与违法建筑的情况,并主动拆除。柳州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蒋勇说,打击违法建筑,要&内鬼&&外鬼&一起打。
&&后期治理须多管齐下
&&违法建筑是全国许多城市的顽疾。据了解,广州市目前有违法建筑面积接近1亿平方米,数量庞大,清拆速度赶不上违建速度;今年以来,广西柳州市采取&风暴行动&强力拆除违法建筑,目前已拆除了120多万平方米,但估计违法建筑还有约200多万平方米。
&&由于违法建筑泛滥,缺乏有效监管,既带来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隐患,又扰乱城市规划、建设秩序,更损害社会公平、破坏城市形象。城市疯狂&种房&的背后固然是利益驱动,但与此同时,查处违法建筑执法周期长、违法成本低、城市违法建筑存量大也是监管查处难的重要原因。
&&&从发现违法建筑到进入强制拆除程序,最快也要4个月左右,这么长时间一些违法建筑早就封顶完工了。&左崖说。据了解,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对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行动要等到当事人法定起诉期(3个月)届满后才能进行。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查处时间跨度太长,经常出现程序走到一半,违法建筑却已经建好了的尴尬局面。目前,柳州市创新执法程序,对发现的违法建筑立即实施查封,取得了一定效果。
&&&按照刑事案件立案标准,违法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占用农保地5亩或占用集体土地10亩以上,才能对违法当事人进行逮捕。&彭平义说,违法建筑是多数人一起建设,分摊下来很难达到立案标准,使得违建者有恃无恐。
&&根据《城乡规划法》及相关规定,对违法建设者罚款只是违法成本的5%至10%,而未对执行费用承担问题进行明确,拆违费用只能由政府承担,使得拆违成本高。违法建筑被拆除后,除了损失点建房材料费外,没有其他损失,对违建者利益触动不大。
&&除此之外,部分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参与违法建设,用&分红&捆绑村民利益,导致违法建筑有恃无恐;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较少而且慢,需要建房住的农民较多,城中村建房手续又难以办理,造成农民无证建房行为增加。
&&一位地方干部透露,有的地方为实施重点项目,&超常规&推进拆迁工作,对违法建筑也给予补偿,刺激了&种房产业&滋长。还有些官员拆违决心不够大,总担心影响稳定,因而对违法建筑采取&怀柔&态度,想将&麻烦&留给继任者,也是违法建筑打击难的重要原因。
&&在南宁裕宾路北端,一年时间内,有三栋民房楼先后加建了二层半到三层。期间不断有微博网友连续发帖反映这一问题,却一直无执法部门介入。直到3栋&楼加加&全部建成并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后,当地才出动1200人的执法队伍强制拆除。原计划历时三天拆完,不料拆除难度太大,耗时一周才拆完。2011年,记者在对广西贵港市耸立于闹市区近三年的违法建筑进行调查时,当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给出的解释竟是&未接到群众举报&。
&&基层干部建议,应缩短查处拆除违法建筑的法定时限、加大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惩处力度、从法律上规定违法建设者应承担强制拆除费用,从而提高查处违法建筑的效率、增大违法建设的违法成本。
热日 09:58
热日 10:42
热日 10:00
热日 09:57
热日 09:19
热日 09:45
热日 09:45
热日 09:35
热日 17:17
热日 15:26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与盛行,旅客户一直是住宿业的重要客源,这次,在线短租把目光瞄准了这一市场。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当前位置:&&
报料热线:114
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保护农村文化
中共湛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邓碧泉
编者按:最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碧泉同志的理论文章《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保护农村文化》分别发表在《求是内参》、《求是》和《南方日报》上。文章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抓好新村建设规划、农村单体建筑采用楼体屋面、做好“水”文章(积天然雨水用于灌溉)等建议,对保护农村乡土建筑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有指导意义。现转载此文。
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碧泉(中)在遂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戴珍(左一)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吴村文化中心(资料图 李志鸿摄)
  碧海银沙网讯 (图/碧海银沙综合 文/邓碧泉 编辑/棱 枫 王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但也离不开新村建设。中央制定的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就有“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近年来,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多形式、多模式的新村建设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村建设改变了广大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在新村建设中也严重存在忽视农村文化的现象,致使建起来的新村、新屋缺乏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势必破坏我国农村的乡土文化,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就有丧失的危险。这种现象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1、村场规划设计缺少文化内涵。现在许多老村场的改造为了把村道搞得笔直,而不顾古树名木、村中古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把全村原来多年自然形成的分散有序的村民民宅拆掉,都集中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许多新村场的建设,本来地形地貌依势延绵很美,但非得推到一个水平线上,统一设计、统一修建,建成好像城里产业工人宿舍、部队营房的样子,一排排、一列列。更加让人担心的是,这些一排排统一样式而没有个性表达、缺乏民俗内涵的“房子”,却往往被人们视为“天堂”,认为搬进这种房子,就是“住楼房了”、“进城了”。
  2、单体设计有全盘西化的危险。在一些新屋建设中,农舍建筑大多数是“火柴盒式”的小楼,没有院子,没有绿色。农舍设计没有考虑民俗文化、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农村人对房屋的功用要求,基本上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复制品。既没有地方特色又不实用。它不仅简单乏味,而且布局杂乱无章,有的甚至基本安全性能也令人担忧。这种房子除了“住”,别无内容。往往陷于“国人食之无味,洋人见之可笑”的尴尬处境。
日,邓碧泉在坡头农户家中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资料图 宁庆兵摄)
  3、不懂得保护山水环境。许多农村把七、八米宽的村道全部填满水泥钢筋,大小村道水泥硬底化,到了夏天整个村落都热气蒸腾。人们对金属、水泥、玻璃格外向往,对绿色田野、山林疏远或回避。只要有可能,就毫不犹豫地把长满茂密草木的土地,改造成水泥柏油路面。宁愿花钱打井取地下水灌溉,对自然而来的雨水视而不见,让其白白流走,或随烈日蒸发。尤其是对瓷砖陷入狂热痴迷,有的不是用在厨房或卫生间,而是外墙装修,配之以铝合金门窗、蓝色玻璃。特别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许多人总认为金属、水泥、玻璃才是富有、阔气、文明的象征,而绿色、田野、山林却关联着痛苦、愚昧、落后、“土里土气”。
  笔者走过全国许多农村所见,以上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省市,而是全国性的问题。曾经以南方水乡、中原村落和塞外游牧生活为代表的风物各异的中国广大农村,现在几乎被清一色、缺乏个性的水泥建筑所覆盖,而以依顺自然、追求地方个性为审美特点的中国文明,受到严重的挑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人们的一时冲动。而是因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建筑文化理论中的一些元素被迷信化后,引起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全盘否定所致。毫无疑问,当人们在失去传统建筑文化,又没有接受现代人文与美学观念熏陶之时,便出现了建筑观念上的空白,而在西方建筑思想与技术的冲击下,使我们一度迷失在钢筋混凝土的西式建筑中,以致竞相出现了大面积的建筑垃圾的矗立。这种建筑可以说是一种对自然的一种侵犯或漠视,既没有整体规划,又没有顾及自然形态。事实上,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传统建筑文化理论中,虽不全是精华,但也不全是糟粕,它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子,最基本的是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如建房筑屋一般都是坐北向南,这是根据地理、气候的环境,为避风、采光而做出的选择。屋院建设依山形地貌顺势延绵,并建在山南水北向阳处,而不会建在山北水南背阴地里。实际上这都是顺乎自然、注重生态的表现。因此,作为规划设计部门应当重新认识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领会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
  传统的中国是农业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与伦理观念都强调对自然倍加呵护,特别是传统的建筑文化理论,对中国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人们顺应自然而生活的理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基本的理念是规避自然力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冲突,使自然环境不对人形成伤害,哪怕是潜在的伤害或影响都会被考虑到。它使人的居住环境安处在自然山水之中,并与之形成一道道怡然的风景。所以说,传统建筑文化理论与“生态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和谐,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可见,生态文明背后有经济生态文明,有文化生态文明,还有政治生态文明。一句话,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生态文明,而不是仅仅去谈自然生态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理论,则首先关注人的宅居环境。所谓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它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中国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徽州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等,都是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产生的有代表性的乡土生态建筑模式,都是在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总能令人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日,邓碧泉在遂溪调研新农村建设,参观“千年古井”,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古村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资料图 李志鸿摄)
  当前,首先要从观念层面充分理解中国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重新认识乡土建筑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千百年来乡土社会孕育的一种感觉,就是一个“土”字(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土是生命之本,是文明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是文化再造和复兴的基础。中国的各种建筑,从雄伟的皇宫到简朴的农舍,本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的一部分。村庄的布局有一种随遇而安、依势延绵的生命性格。一张古老村庄的地图,就是一幅山水画,是一个由生命、信仰、价值、伦理交织而成的美妙结构。农村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农村建筑是一种感受,有一种自己主体的自信自豪的情感。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素有一种恋家的情结,因而人们不仅注重房子的居住功用,而且将房子与“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联。房子的样式,就是“家”的样式,是“规矩”、“修养”的一部分,是“心性”的体现和延伸。即便是最普通的农舍,也是一层层由内而外的“伦”的一个物理层次,它不是单纯的一个“器具”,而是对应着、承载着、具体表现着一个人性的“家”。而宅基地,就是这一家人的立足之地,在这种“天、地、人”浑然一体的格局中,人们踏踏实实,知道自己要什么,感觉发自内心,而不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捕风捉影。世代形成的一处处依山傍水的房舍,洒脱的院落、含蓄的小桥、通达的道路,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聚散依依……一个个村场、一个个家族人脉与地势、山势、水势融为一体,行云流水、气韵生动。它是农耕文明的体现,是千百年来的农村文化的积淀。“一条大河波浪宽”、“谁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每个中国人都喜欢传唱。中国农村建筑是中国人爱国爱乡的起点,是其人生的第一感受。从审美观来说,传统民居中蕴含的成熟的审美情趣,远高于今天粗制滥造的一堆“工业品”、“复制品”。即使一间破败的老屋,它的结构、外形、细节也是千锤百炼的文明结晶,凝聚着世代的亲情和关爱,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底气。我们绝不能买椟还珠,丢掉自身固有的文化内涵。建筑是体,文化是魂,文化没了,就是魂不附体,就像人没有性情、没了性别、没了理念。只有从观念层面上解决生态文明、农村建筑文化的问题,才是长久的治本之策。同时,也要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着力解决当务之急。
  1、要抓好新村建设规划。一是规划部门要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认真搞好农村整体规划。要对农村山、水、田、林、路、电综合考虑,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二是要由有资质的规划部门来搞规划。当前不少农村也搞规划,但很多是不懂规划的人在搞规划,个别镇干部,给农民新村场打打“格子”,或者村干部几个人拉拉几条“直线”就算是规划。农民们认为干部开口说的就是科学合理的规划,照建不误。三是各地应有一些硬措施,在新村场建设中保护好农村的古树名木、农村古建筑以及原生态的地形地貌。这样一来,村道不一定是笔直的,但保护了农村的文化和生态美感。
  2、农村单体设计和建筑应提倡中西结合的建筑方式。即主体结构可采用西方建筑的方式方法,在建筑格局上还是应该传承传统的风格和民族特点。这是因为,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越来越少。况且几十年来,西式建筑已在农村占了上风,农村建筑楼房化已是遍地开花。它对节约用地有积极可行一面。但农村楼房建筑不应是“火柴盒”式,应是楼体屋面,中西结合。楼体就是多层建筑,但农舍是种田人生产生活的地方,单体设计上要有院子,要有绿色,不然农民的生产农具就无处放置,没有仓库农民收割回来的稻谷、番薯等粮食就无处堆放。屋面,就是传统建筑,木结构瓦顶。屋面比照平顶结构的好处很多。平顶钢筋水泥结构的顶层,还要加隔热层、防渗层,又容易深积雨水,使楼层要承受沉重压力。木瓦结构轻便,不仅能防风挡雨,而且节约建筑成本,又能及时泄水,保证楼体安全,坚固通风耐用,俗话说“有千年屋,没有百年楼。”木瓦结构的顶层,因为是高层,还可以采用木窗,屋内儒雅文静,屋顶安装玻璃瓦(俗称灯窗),白天不用开灯,节约能源和电费。更重要的是具备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如北京的友谊宾馆,南方的客家民居、潮汕民居、徽派建筑等等,其建筑布局和风格是为老百姓所普遍乐意接受。
  同时,吸收乡土建筑就地取材的优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继承乡土建筑多年积淀,业已形成的一套建筑手段和技术,因为手段与技术同材料及建筑环境的关系极为紧密,继承可以是在去粗取精的前提下进行,对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作相应的修改,使其为整个建筑过程和最终效果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服务。传统的中国农民一生想办好两件大事,一是建一座屋,二是给儿子找媳妇。办了这两件事就算完成了作父母的任务,退居“二线”,让儿子各当其家了。所以农民把大半生乃至一生的积攒都用在建屋上。我们有责任为农民设计好这座“屋”,引导农民建好这座“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3、通过示范引导农民增强生态文明自觉和生态道德观。新农村建设,在实质上就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位一体。发展是硬道理,是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农民兄弟懂得这个道理。但在发展过程中,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并不可能自动实现。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必须有正确的对策措施和实际行动。而具体行动的背后支撑,就是生态文明自觉与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就是人类自古至今形成关于善待自然、善待生态的共同理念。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尤其要注意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起浓烈的生态文明自觉与生态道德观。现在许多村道八米、十米宽都铺满水泥,既浪费又不环保。村道要通车辆、路通财通无可厚非,但村道水泥路能会车(3.5米)即可,道路两边不必全铺上水泥,经济允许的可铺生态砖、煤渣砖,即便留空,让其自然长草或种上一些遮荫树、果树也远比铺上水泥有文化、实惠得多。
  中国是缺水国家,特别是雷州半岛西部长年干旱。像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土地肥沃,地温水腻,老百姓形容,只要有水,扁担插下去都能发芽。前几年,省里支持改水治旱,这个县迅速改变了面貌。这个地方不是没有雨水,而是土地渗透、天气炎热蒸发快。像一些干旱地方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农民又不懂得珍惜水,不做“水”文章。如对来自于自然的恩惠无动于衷,对降淋于村巷的雨水视而不见,宁愿花钱打深水井用十分珍贵而有限的地下水灌溉,而不懂得把村中的雨水积起来使用。在新村建设中,一般都在村巷修有下水道,完全可以使每个村(有条件的每个家庭)都建设地下蓄水池,将村巷雨水集中藏于地下,以备干旱时使用。干旱地区农作物基本是采用微灌、滴灌,一百立方水可灌很大的种植面积。这样既有经济效益,又增加“水”的文化含量,何乐而不为?
  人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文化就是人的活法。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意义重大,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概括,它强调并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共赢。只要我们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自觉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生态文化,新村建设就会朝着健康、文明、可持续的方向科学发展,就会给农民子孙后代造福。
(04-08 12:52)
(04-08 16:42)
本文已被阅读过4474次,最近七天3次,
今日 3 次。
已有1个网友对本文发表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 碧海银沙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碧海银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碧海银沙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碧海银沙网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碧海银沙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碧海银沙网站《图读湛江》编辑部 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