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 英语代替

以毒治癌:中医药逆袭香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以毒治癌:中医药逆袭香港
本报记者李兮言 发自广州、深圳
在中国大陆,中医药这些年饱受争议。缺少临床科学的验证,是中医药被质疑的一个重点。
但在西医占绝对主流地位的香港,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原标题:以毒治癌:中医药逆袭香港
本报记者李兮言 发自广州、深圳
在中国大陆,中医药这些年饱受争议。缺少临床科学的验证,是中医药被质疑的一个重点。
但在西医占绝对主流地位的香港,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仅寻常百姓使用中药,中医药也开始逐步走入公立医疗体系。在历史悠久的西医重镇香港大学诚医学院,内科学系讲座教授、徐福全基金教授(分子医学)邝沃林在过去16年,利用传统的中药药材砒霜成功研制出制剂对抗血癌,并用现代医学方法验证疗效,获得国际专利。一些接受欧美现代医学教育的西医也开始接受中医课程,并与中医展开合作,在中风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肿瘤病人舒缓治疗以及痛症三个范畴着力。
&用西医来评估中医,这对中医走向世界是必要的,国内在这方面做的有待提高,特别是科学基础方面。但其实中医中药有自身规律,不一定完全可以用西医配对。&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医学院助理院长(研究) 沈剑刚告诉时代周报,&所以港大不仅开展临床研究,也开展基础研究。我们希望东西方医学能够相融合,中药能够找出证据,在不同学界中得到认可。&
砒霜治癌效果显著
邝沃林虽然是西医出身,但对中医有浓厚兴趣。他认为如果传统医学中观察到好的治疗手法,可以用现代医学手段去证实是否有效。邝沃林团队研制的口服砒霜制剂就是一个例子。
这种针对急性血癌的口服砒霜四年前在美国申请全球专利被获批准。口服砒霜也成为首只完全由香港研发的处方药物。砒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亚砷酸,含有剧毒,但同时也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本草纲目》早有记载砒霜是&大热大毒之药&。中国民间用于治疗淋巴结核与癌症的有效验方中多含有砒石、砒霜(详见《含砷中药治疗白血病研究》,刊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10月第18卷第10期)。
砒霜治疗血癌,并非港大最早发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国内民间医生利用砒霜治疗肿瘤的资料记载。邝沃林告诉记者,这些记载最早得到了国内医生的重视,包括前卫生部部长及其夫人陈赛娟,以及马军、沈志祥等医生共同合作,据此研制出注射砒霜制剂治疗某一种白血病。研究论文在90年代中期在国外期刊发表,但后来却因此被美国抢先注册专利。
邝沃林自己开始注意砒霜治疗方法,是从国外期刊的论文开始。不过,其实港大医学院早于上世纪40&50年代就曾使用砒霜为血癌病人治疗。邝沃林的团队于1998年翻查医学院有关记录,萌生研发口服砒霜的念头。2000年成功研发口服砒霜,应用于临床血癌治疗研究;翌年,首次供予病人服用,代替静脉注射砒霜。而这些口服砒霜最快将在明年得到大规模生产。
相对化疗严重的副作用,砒霜制剂的副作用多为头痛、胃痛等,不会影响心脏。而口服砒霜制剂,相对注射砒霜,病人无须住院,只需拿取经配制的口服砒霜回家自行服用。同时口服砒霜相对进口的注射砒霜制剂,价钱要更为便宜。邝沃林告诉记者,静脉注射砒霜每月的治疗费用高达约40万港元。
尽管从中医传统药物出发,但邝沃林十多年间做了大量的现代医学临床科研,证实口服砒霜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病人的疗效尤其显著,病人5年存活率达85%,超过了骨髓移植及化疗。&现代医学对处方药的要求非常严格,依靠中医理论研发的处方药物,在香港只有这一种。至于其他未能成为处方药的中药制剂,在国际上想要得到认可会很困难。&邝沃林表示。
回归后中医药的&登堂入室&
在香港,类似的中西医结合或是参考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例子已经很多。事实上,一个大规模的中医药推广已在香港铺开。
香港民间对于中药的接受度相对西方要大得多,但在港英时期,由于时任政府对于中医药的否定,中医药在香港一直难&登堂入室&。自回归之后,香港政府开始逐步推行中医药治疗。1998年,香港大学、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三所大学均开创各自的中医或中医药学院,中医药教育至此纳入香港的正规高等教育系统。而自1999年起实施的《中医药条例》则为香港的中医药规管提供了法定基础。
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政府设立专责管理公立医院及相关医疗服务的法定机构,以下简称&医管局&)推广中医,主要通过开办中医诊所和设立中医临床教研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旨在推广中西医会诊,另一方面则希望推动中医循证医疗的发展。&在香港中西医临床结合完全不成熟,很多病人在看西医的同时,也不敢说自己在看中医。中医有很多治疗方法未必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透过认真的临床科研,能证明中医的疗效。&高永文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如是说。
根据医管局提供给时代周报的资料,医管局过去十多年主导成立了中医数据库以便于实行中医循证医疗以及在部分中医优势领域内进行临床研究。同时委托本地大学的中医药学院举办中医师职前及在职培训项目及中医学证书课程,在香港,已经有部分西医参与了课程学习。
经过十多年发展,现下在九龙、港岛、新界共18个行政分区内,每一个区内都设有中医诊所。公立医院内虽暂无专门的中医部,但已有超过20间公立医院实行&协定医疗&&相互转介&等三种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同时,全港各区先后成立了17间中医教研中心。
港大中医学院助理院长沈剑刚就参与了上述向西医从业人员教授中医课程的项目。&由于历史原因,中医在香港西医中亦存在着争议。中西医之间沟通单靠行政是行不通的,你必须看到了另一方的优势才能走向它,相互了解之后才能有所研究。&沈剑刚说。
港大李嘉诚医学院是亚洲最早开始西医教学的医学院,但近十多年来也开始研究中医药,并将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在港大深圳医院开设中医专科门诊及中医转介服务,并计划将经验用于将在2017年启用的私营港怡医院。
沈剑刚本身在内地读中医出身,亦曾攻读生物物理博士学位,之后赴美研究,于2001年加入港大医学院内科系。因为有跨学科的背景,他深谙科学验证的重要性。因此在未来开设的港大深圳医院及港怡医院中医服务,都会采用传统中医药治疗、中西医验证方法验证的方式。&这一模式与现下内地的&中西医结合&不同的是,我们会使用传统中医的方法去治疗,而不是同时将西医的治疗方法加入,因为这样你很难分清楚病人的反映、效果到底是哪种治疗造成的。但是评估体系则是使用中西医的方法,看看能否找到中医有效的证据。&沈剑刚介绍。
事实上,中医药缺乏科学严谨的临床数据验证,正是中医药被诟病的一个重点。深圳北大医院的医生王宇(化名)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与西药相比,中药、包括中成药缺乏一个严格的临床试验过程,很多中药的副作用至今尚不明确,却令患者误认为&无副作用&。
针对此,沈剑刚及港大中医学院做了很多临床研究。中医药学院的临床部使用安慰剂对照、双盲对照(双盲是科学方法的一种,目的是避免研究结果受安慰剂效应或观察者偏向所影响)等方法观察疗效,并与西方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这些临床验证也得到香港医管局的支持,并设立资助经费鼓励中医开展临床科学验证。不过,与内地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不同的是,香港政府对于中医药的推广态度显然要谨慎得多。推广中医药也不似内地的政府主导模式,而是采取了政府-大学-非政府组织三方合作的模式。
尽管医管局会有项目资助费用供中医研究申请,但这些与西医所得到的大量、常规的支持完全不同。沈剑刚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医管局推动设立的中医诊所,其所需要的资源其实并不是由政府公共医疗项目开支买单,而是医管局与非政府组织、大学合作发展。
&在香港,中医药还没有真的进入公共医疗体系,这也是我们正在不断争取的东西。原因很多,其中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执行相关政策的人本身是西方医学训练背景,他对中医药的认知也需要一个过程。&沈剑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然,中医药自身也要证明他的药性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非政府组织在其中的作用。事实上,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在香港并不成熟,中西医之间也缺乏沟通。基于此,于1963年创办香港防癌会在2009年起就与浸会大学合办中医药中心,并于2012年9月创香港第一间&中西医结合化疗中心&,肿瘤病人在看西医同时,会根据病情被转介中医,两位医生及时沟通,共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中医药仍需科学验证就在香港中医药大有&逆袭&之势的同时,内地的中医药却受到愈来愈多来自国内的质疑。中医药在内地的盛行,除了与传统使用习惯相关外,政府推行起着关键作用。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建起,赤脚医生潮开始兴起,并带动了针灸及中草药的应用。
由于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本着减少医疗开支的原则,政府开始大力推广中草药。官方舆论也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开展群众性的草药草医运动&,中草药运动由此兴起。&中草药方便易得,经济廉价,在农村广大的农民群众中有使用传统和习惯。它的使用,一方面是减轻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使农民群众治疗一般的疾病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另一方面是大大减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详见杨念群的《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一书)
多次公开反对中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就此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在内地的盛行仍与国内现代医学医疗资源不足有关。&中国的科学仍相对落后,农村医疗条件差,根本培养不出这么多医生。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只能鼓励中医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的中医,何祚庥认为,疗效根本就不清楚,缺乏科学鉴定。
何祚庥认为,科学需要大量的实验结果,科学验证中常使用的方法诸如大量事例、对比、双盲,在中医药中很少见到被使用。&国内医院管理部门不按照科学方法去检验,却说科学定义不一样,这就不科学了。&何祚庥说。
在国内,&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模式较为普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丘和明告诉时代周报,目前全国中医院校课程设置中,中医与西医的课程数量比例为6: 4,而西医院校学生也可以选修中医课程。这一模式也导致了&到底是中医在起作用还是西医在起作用&的质疑。支持中医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两者之长,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中医在&浑水摸鱼&。
沈剑刚同样认同中医药需要科学验证的说法。&比如中药、西药同时使用是否影响代谢,是否产生毒性,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中医在争论中才会有进步的空间,但是每一个争议,反对中医的人也同样需要拿出证据。中医药已有几千年历史,很多我们现在无法去评估疗效,但是你不能因此全部否定。&沈剑刚说。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PN04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其他类似试题
没有相关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张亭栋教授砒霜救治白血病 揭秘砒霜治病原理砷剂口服剂
日期: && 编辑:凯玲 && 来源:老男人
砒霜还能治病?在多数人的认识里,砒霜就是一种毒药,然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砒霜也是一种中药,只要用的合理、科学,毒药也可以变成良药。据悉2015年的求是奖已于19日诞生,83岁的张亭栋教授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他是成功使用砒霜救治白血病的奠基人,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砒霜是如何治病的。
  有报道指出,香港已开发出口服砷制剂。直至1998年,哈尔滨和上海相继出现运用静脉注射亚砷酸以治疗急性粒性白血病的成功个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香港就已使用口服砷剂来治疗疾病。但随着其他新药物的出现,砷剂反而慢慢被取代、被遗忘了将近半个世纪。1998年起,香港重新开始研究口服砷剂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经过两年试验,2000年研究小组成功研发了安全的口服砷剂,并应用于白血病治疗研究中。与静脉注射相比,口服砷剂病人无需住院,剂量容易调整,毒性温和,可长年使用,而且价格低廉,可大量节省医疗开支。
  他们曾对56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复发患者使用口服砷剂治理,其中98%获得痊愈,由于可长期服用,患者五年存活率达70%,效果比化疗和骨髓移植好。用这种口服砷剂治疗时,给予病人的量约为200毫升,是两星期的剂量,不会引致中毒。成年人要一次喝1公升这种制剂才会中毒。但有关研究人员仍强调,这种制剂"运用到临床还在准备过程中",他们认为未来口服砷剂将有可能代替静脉注射砷剂。另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一些大的肿瘤专科医院也已开发出医院内口服砷剂。
近日在陕西西安的纺织城客运站外发现一起奇怪的事件,一名中年女在民间存在着很多的治病偏方,有些方子超乎常人的想象,很多人在近日山东建筑大学某校区内一辆外来车在操场上玩漂移时,汽车失控9月20日早晨,我国全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于山西太原成功发这一阶段难民事件一直在发酵,据悉有一批难民在过境丹麦的时候曾近年来,我国一些人类精子库频发“精源”告急的消息,似乎捐精者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羊城第一牛: 比肩青蒿素:三氧化二砷的前世今生
赵霞 双鹭药业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 - 雪球&:比肩青蒿素:三氧化二砷的前世今生 赵霞 双鹭药业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由于对新型抗疟药---青蒿素研究开发的突出贡献荣获该奖项,成为中国获诺贝尔医学奖第一人。青蒿素的开发应用被誉为自数世纪前发现奎宁以来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它的发现让人不禁联想到中药的另一重大发现---三氧化二砷,一种源于中国民间的癌症治疗效果显著的药物,被一些学者誉为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现,给全球白血病病人带来了福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说:“三氧化二砷,堪称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一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砒霜(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治癌最早见于五千年前的骨头书(即骨甲文);神农氏当年尝百草治病,除发现砒霜毒性、用途,亦发现克制及中和砒霜药物,令砒霜可作药物救人;明朝李时珍更在《本草纲目》清楚记载:砒石又名信石、砒霜,可治烂肉、蚀瘀及腐瘰。数千年来,在砒霜未被列为危险药物之前,中医师多会用它医治肿瘤。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已有医院用它来医治癌症。后来,随着治癌新药物不断涌现,这种土法渐渐被人遗忘,药方也吿失传。到了九十年代,内地医院发现,砒霜进入血癌细胞后,会使不正常蛋白质加速分裂及死亡,疗效类似现在的标靶治疗。另外,在19世纪的施蒂里亚(现在的奥地利南部和斯洛文尼亚北部),那里的农夫们经常摄取一定剂量的砒霜,用以增强他们的体魄。17世纪的英国,砷的多种化合物被用来制取防腐剂。1909年发现的一种砷化合物---砷凡纳明长期被用以治梅毒、雅司病及其他螺旋菌感染,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青霉素所代替。砒霜的使用已经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但是在治疗一些寄生性的疾病时,仍然少不了砒霜的帮助。血液病专家张亭栋教授作为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于今年9月份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张亭栋等人发现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但其治病机理还难以表达清楚;而王振义等科学家发现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砷剂对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也显露出可喜疗效。1994年后,陈赛娟夫妇与哈尔滨的同道共同组织了攻关小组,通过两年的努力,发现即使是对维甲酸耐药的复发APL患者,用砷剂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仍然达到80%以上。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还表明,砷剂治疗白血病是通过使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和部分分化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且砷剂能直接降解引起APL的PML-RAR蛋白质。这样,陈赛娟陈竺夫妇用现代研究的手段科学地阐述了中药砒霜“以毒攻毒”的机理,使得砷剂治疗白血病为现代国际主流学术界所接受。相关的首篇论文于日在《BLOOD》杂志发表。次日,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道:“应用维甲酸治疗APL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个研究小组又有了令人震惊的发现。”。随后的研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使APL致病蛋白质发生降解,故两药之间不仅没有交叉耐药性,而且有可能产生协同作用。1996年12月,全美血液学大会在美国召开,张亭栋和时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陈竺受邀参加。陈竺发言时详细介绍了砷剂治疗复发的白血病症15例,其中14例获得完全缓解,当时,会场轰动了。1998年之后,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具有治疗作用。陈赛娟夫妇在2000年启动了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应用治疗初发APL的临床试验,最近结果表明四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5%以上,成为迄今成人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最好疗效,APL也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在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陈赛娟牵头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自然科学特等奖,这是2012年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中的第一个特等奖。她用砒霜治疗白血病,为国际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功典范。陈赛娟团队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血液界称之为“上海方案”。血液界最前沿的杂志《血液》(Blood)在邀请他们撰写综述文章时高度赞扬该团队,主编来信称:“这种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原为快速致死的疾病变为可治愈,这几乎完全归功于你们小组的工作。”青蒿素由中国人发明,但中国仅仅扮演原料供应国的角色,处于价值链的最末端。青蒿价格十分低廉,但青蒿素的提取却费时费力。2012年国内青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为元/公斤,但同期青蒿素的销售价格和出口价格仅元/公斤。疟疾流行的非洲国家因经济基础薄弱,无钱购买青蒿素制剂等抗疟药,只能依赖WHO等国际组织出钱采购,而两大外资药企瑞士诺华公司和法国赛诺菲公司则是联合国指定的青蒿素制剂的供应商,正是借助其国际援助的资金优势,长期在非洲疟疾控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我国早已消除了疟疾,国内药企国际化道路之前也未重视青蒿素的国际认证,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基本上被关在WHO的大门之外。意识到处于价值链末端的不利地位后,虽然也曾做出过一些努力,但国际化仍困难重重。与青蒿素不同,三氧化二砷主要用于肿瘤的治疗。三氧化二砷是目前全球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也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其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其他肿瘤中的应用也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癌症作为全世界人类最大的致死原因,发病率逐年升高。最新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5人死于癌症,人的一生中患癌概率为22%,且肿瘤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由世卫组织下属的官方癌症机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组织编撰的新版《世界癌症报告》中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三氧化二砷作为一种古老的中药,对癌症病人的副作用小于常规的化学疗法。最近的研究还显示,少量的砷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能促进蛋氨酸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头发、皮肤和指甲的生长紊乱。美国官方开办的大福克斯人体营养学研究中心药剂研究师埃里克·乌图斯认为,少量的砷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但他补充说,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要盲目地“采取有潜在危险的方式”补充砷元素,“改善基本饮食习惯要好得多”。由此可见,三氧化二砷由于其良好的临床疗效使其在众多药物中脱颖而出,逐步被国内外学者所认识,其在多种肿瘤中的应用也仍在继续探索中,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其市场空间也将稳步上升。(双鹭药业:赵霞)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提醒 | 在相信海鲜和维C 一起吃会产生砒霜?食物相克不靠谱!-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微信扫一扫阅读
提醒 | 在相信海鲜和维C 一起吃会产生砒霜?食物相克不靠谱!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20:36:02
年关将至,聚会增多,饮食错误搭配,也就是坊间流传的“食物相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近期,饮食错误搭配――“食物相克”的资讯泛滥,不少深圳人对此充满疑惑。对此,深晚记者采访了深圳市疾控中心、市二医院营养科、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等多位专家,他们认为“食物相克”机理解释杂乱,文献记载对有食物不宜同食及其依据等均无明确说明。现代科学研究从营养学、生理学和毒理学等角度,多认为“食物相克”不可信。
董先生课堂 民间相克食物说法无科学依据当前,网络上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非常多。比如,“海鲜不能与维生素C同吃”,原因是有些人认为海鲜里的砷会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形成砒霜。这种说法认为,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人体并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三氧化二砷,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对此,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主管医师吴小敏认为,砒霜确实是三价砷,维生素C也确实是还原剂,把五价还原成三价,听起来似乎也是合理的。海鲜里的砷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无机砷的含量在海鲜里最多不超过总砷含量的4%,其中多是五价砷,少量是三价砷。而占主体地位的有机砷的危害非常小,它们基本上会被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要想通过海鲜中的砷还原,达到口服砒霜致死量的下限,至少要一次性吃掉106公斤的虾。“另外,海鲜又属于特别容易致敏食物,但这和相克没关系。”吴小敏说。 吴小敏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些人说红萝卜和白萝卜不能同吃,会用看似科学的理由说明一种抗坏血酸成分会破坏维生素C,但实际上抗坏血酸就是维生素C本身,而会破坏维生素C的成分是抗坏血酸酶,即使它存在,也只是阻碍维生素C吸收而已,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食相克食物未有不良反应试市疾控提供的数据显示,为检验“食物相克”到底有没有依据,中国营养学会也与兰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试验。
兰州大学的试食试验选择兰州地区志愿健康人60名,分别试食5对典型的“相克食物”。结果显示,试食7天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受试者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均未见异常,均未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人体试食试验,同样证实了“食物相克”没有科学依据。 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先导者之一郑集教授,也曾对“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等14种传说“相克”的食物进行实验。据吴小敏介绍,郑教授首先用动物实验,最后自己亲自食用,结果证明这些食物均无“相克”现象。“只要做到合理搭配、平衡膳食,营养素之间的作用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吴小敏称。 吴小敏告诉记者,其实,食物与食物之间是不存在相克的,人与食物之间却可能存在“相克”。食物被污染、过敏体质、一些偶合现象等个案的发生,可能是导致大家相信食物相克的主要原因。曾经有人因吃了菠萝咕K肉后满头大汗,奇痛难耐。按照“食物相克”的说法,那必定是菠萝与猪肉相克了,但事实上是个人对菠萝过敏。 饮食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从理论上说,食物都是可以吃的,我们不能说什么样的食物搭配就是错的,而且传统的中医和西医营养学的说法也不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必须因人而异来说。”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王晖告诉记者,她日常接诊的患者,都是个人体质与某些食物相悖出现问题的。 王晖举例说,有个患者因下肢关节红肿疼痛来就诊,细问才知道,他每天晚上不吃主食只吃水果,然后喝了酒,吃了海鲜,这个患者本身就是酸性体质,海鲜诱发了痛风。还有一个女患者,本身属于湿热体质,一下吃了很多牛羊肉,就诱发了脸上长痘。 王晖提醒,饮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季节、地点来选择,食疗也同样如此。比如,大家熟知的川贝雪梨,对某些人可能具有止咳润肺的功能,但有的人服用反而会加重咳嗽。“饮食要遵从适当原则,注意量和度,有慢性病的人尤其要注意。”王晖说。 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汪栋材表示,中医讲究营养均衡,通俗的说法就是各类食物都吃,重视食物的多样性,但吃时最好先辨明体质。 汪栋材介绍,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养生除了看气候等外部条件,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个体条件,也就是个人体质,进行个性化养生;尤其是体质偏颇的市民,更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补,否则不但达不到进补效果,甚至有可能损伤身体。他建议市民在进补前先到医院测体质,在了解自身体质之后,再根据医生指导养生。 知识讲堂春节健康饮食谨记四点 传统节日饮食讲究的是大吃大喝以示欢庆,营养学认为这种习惯并不科学。每年春节期间或节后,因饮食而诱发的各种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时,在此提醒大家注意春节饮食的一些问题。 1.多吃饭少喝酒。酒能增加节日气氛,每次饮用50克为限,酒肉不能代替主食,应保证每餐主粮不少于100克。 2.多吃蔬菜少吃肉。正常成人每天吃肉类食物150克~200克即已足够,过量无益。如以豆制品(50克~100克)代替部分肉类食物则更有利于健康。保证每天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难,但是不要将瓜类、茄果类、根茎类、菌、藻类等列为蔬菜之外。同时每天要适当进食100克~200克新鲜水果。保证三餐,少吃零食。多吃家常便饭,少进餐馆。
3.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应当提倡不油腻、不太咸、不过甜,食物口感清爽,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4.少吃火锅。火锅易使人摄食过量,也存在许多饮食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最后,提醒大家春节要像平常一样坚持每天一杯奶。 链接小孩吃柿子不要过量
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医师肖东介绍,每年秋季柿子上市时,都能接诊不少因过量食用柿子或是和海鲜同食造成腹痛及结石的患儿。肖东提醒,柿子含有较多果胶和鞣酸,过量食用和与海鲜同食容易形成结石,家长要警惕。另外,街边的“5毛钱”食品也不要吃,爱吃街边劣质小吃胃肠道无法消化,从而形成肠道梗阻的病例非常常见。 提醒急性胰腺炎与饮食有关 有一种肚子痛要注意!吴小敏提醒说,深圳人要注意急性胰腺炎和消化不良等常见的 & 节日病 & 也与饮食有关。在节日的急诊中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比较多,尤其是过去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脂肪肝的病人,节假日过多进食油腻及高脂肪食品,特别是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要注意及时就诊。 节日里嘴是最忙碌的,最累的则是胃和肠。吴小敏指出,当你过多地 & 进口 & 蛋白质、脂肪如鸡鱼肉时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出现胃部饱胀不适、反胃欲吐、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在节日期间每餐前吃 3 至 4 片酵母片,或用中成药神曲冲开水慢饮 有助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
深圳晚报|给生活更多希望微信ID:szwb826长按二维码关注深圳晚报 采写 | 记者 周倩 雷燕编辑 | 吴浩敏
微信号:szwb8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氧化二砷 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